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商设计未来规划

电商设计未来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商设计未来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商设计未来规划

电商设计未来规划范文第1篇

长期以来,全球运营商的网络部署以“技术驱动”为主导,标准化的技术演进路线可以有效支撑确定性业务的价值实现。然而,电信业如今正迎来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运营商的网络、业务和运营模式正在被重构。

显然,在这个重构的时代,过去的网络部署逻辑已经被彻底打破。只有以“商业价值实现”为核心规划未来网络,才能在不确定的未来占据先机。

从技术驱动转向商业驱动

智能社会的到来,给整个ICT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机会。统计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球的联接数将达到1000亿,智能终端达到400亿部,一年产生的数据量达到180ZB,85%的应用将在云上部署。

可以预见,在人口红利、语音红利完全消退、流量红利渐渐消退的背景下,整个ICT业还将享受r值更高更广的联接红利、数据红利和云应用红利。

为了拥抱这些红利,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正在加速,而这也引发了产业的变革和重构,智能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成为全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汪涛讲道,电信运营商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业务不确定性、商业模式不确定性和技术标准不确定性。

业务形态方面,IT与CT的深度融合、万物互联以及4K/VR/5G/AI等新技术的出现,让运营商的基本业务形态更加丰富多样。

商业模式方面,由于人口红利和流量红利的消退,运营商需要以合作发展、生态共赢的方式来创新商业模式。

技术标准方面,SDN/NFV等新技术、新标准层出不穷,但对于电信网络的价值仍不明确,标准化、商业化进展缓慢。

面对种种不确定性,运营商网络重构如何落地?“回归本质,运营商的网络设计需要从技术驱动向商业驱动转型。”汪涛表示。

何谓商业驱动?汪涛阐释,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时代,运营商拿着锤子,却不知道钉子在哪里;而以商业驱动为核心,需要钉钉子,什么都可以是锤子。

汪涛进一步指出,“云化网络将是全球运营商应对不确定性未来的关键。”通过打造敏捷、智能、高效、开放的全面云化网络架构,可以帮助运营商构建以商业驱动为核心的未来网络,实现网络资产价值的最大化。

三方面构建云化网络

华为认为,在云化网络下,网络架构被分为三层:最底层为标准的连接层,以DC为中心,具备大带宽、低时延、泛在连接三大特征,用架构的确定性来管理技术的不确定性;中间层为智能的适配层,具备控制管理、业务编排、能力开放三大特征,实现低成本迭代,降低试错成本,从而应对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最上层为灵活的应用层,具备敏捷创新、数字化和多元化三大特征,实现业务和应用的持续快速创新,从而应对业务的不确定性。

针对如何构建云化网络,汪涛提出要从以下三个层面推动落地。

首先,从商业价值出发,重点考虑投资规划能否支撑商业成功,进而确定技术的演进路线。建议运营商优先考虑B2B场景的增收,并优化B2C业务体验;为最终用户提供“ROADS”体验,低成本快速迭代,以敏捷创新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其次,以目标架构牵引,实现网络的逐步演进。云化网络的规划要充分考虑运营商现有的网络基础,并与商业规划进行匹配,采取逐步演进的策略,实现新老业务的充分互通。

最后,构建统一的云化网络架构。云化网络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需要业界共同定义,才能实现稳定的统一架构。业务层要吸收OTT/IT的灵活和敏捷优势,屏蔽技术的不确定性,支持业务灵活创新;网络架构层要实现标准化,使能互联互通,降低互通的复杂度。

电商设计未来规划范文第2篇

较之这一愿景,目前中国家具企业却显得过于传统与封闭。即使近几年互联网思维被广泛运用到传统行业,并成就了诸多“传奇”,但家具行业由于其特殊性,并没有完全没赶上互联网热潮的“快车”。

注重电商运营

虽然家具行业站在“跨境电商”的风口上,但对于其他传统行业来说已经晚了一步。不过,在未来的全球市场环境下,家具行业更需要通过互联网思维打破信息不平衡,传统营销方式和理念。未来3~5年,互联网将给传统家具行业带来致命冲击。

近几年,在跨境电商涌动之下,亚马逊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许多扶持政策,不断降低中国卖家的准入门槛。

当然,亚马逊只是一个平台,并不完全是家具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必经之路。对没做过跨境电商的家具企业而言,其往往难以判断自己的产品是否适合在亚马逊或其他平台上销售。这恰恰是电商运营的战略性步骤,从精心选品到合理设计产品和营销品牌规划,一个都不能少。

工厂想为自家产品投入海外市场做出努力,所需的不仅是海外群体大数据分析,更需要有专业团队的指导,这样才能将走出国门的每一步走稳当、走踏实。有了专业团队的指导,工厂只需专注做好自己产品的品质即可。

其实,对跨境电商的运营工作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商”字。跨境电商的“商”与传统贸易行业的“商”本质区别在于:跨境电商的精髓在于给消费者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所以,工厂千万不要产生误解,认为跨境电商只是营销手段,只是锦上添花的技巧,因为运营才是成功做电商的基础和根本。

把控物流风险

电商设计未来规划范文第3篇

群众回归理性,唐狮电商却 “感觉终于赚到钱了”。今年光棍节日销售额达到2500万元,毛利率达到45%~48%,是参加“双十一”以来战绩最好的一年。“说明我们找对方向了”。对主流平台频繁的营销活动,唐狮如今有所保留,“我们和平台方面也总在协商运营节奏的问题,‘大促’不是不参加,但必须要有规律”。唐狮诞生于1995年,定位于年轻群体的休闲服饰品牌,立志成为中国服饰界的“可口可乐”。唐狮电商经历了从卖库存的“富二代”到“创二代”,再到如今追求高用户黏性,力争成为“富一代”。

慢工

唐狮初涉电商业务时,与其他传统企业如出一辙,单纯追求规模和销售额,“2010年‘双十一’破了1000万元,公司很开心,然后目标提到明年2000万元,再下一年3000万元……”规模导向砸了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就是狂热地想“抓住机会”。

然而做大之后,结算效益时成绩单却并不好看。“那时月销售2000万元,40%的毛利率,扣税以后净利润只有600多万元,成本却有700万元。”戴不堪回首。另一方面,冲量导致过量生产,产销率不够理想,现金流的问题随之而来。当头棒喝,清醒过来。唐狮电商意识到,必须摆脱传统大卖场模式的束缚,转而寻求电商业务特有的价值。“这两年,我们在找盈利模式”。唐狮也发现,如今消费者的兴趣选择越来越小众化、分众化,相比传统追求规模效益,“小而美”的品牌定位更有市场,比如“果壳GUKOO”。

“果壳GUKOO”是一个华尔思丹内部研发的家居服品牌,定位在20~35岁的年轻群体,2013年9月份上线。目前果壳业务还隶属华尔思丹,“明年就会独立出去”。“果壳”之前已经有成功分立的案例――雪地靴品牌“涉趣”,在“双十一大促日”刷新了单款10万双的销售纪录。

唐狮对规模和节奏的心态转变是巨大的,戴成其自我解嘲,“原来有朋友来了,总说你看仓库100多人,1.7万平方米,现在完全不敢说,觉得太大了,货太多,很丢人”。

更小而紧凑的组织,更高的工作效率,大家工作开心,收入也不错……唐狮电商理想中的转型有互联网创业公司的意思。因为采访,戴成其错过了与其团队开“2014年秋装新品”规划的会议。散会后员工陆陆续续走出来,戴不时截住一个,询问会议情况和员工个人进展。戴成其拍拍自己的腿,摸着腿上的唐狮牛仔裤,向一位设计师反馈“用户体验”:“你设计的牛仔裤品质还有提升空间,保暖性还可以。”

唐狮前进的方向是更高的毛利率,这有赖于提升产品品质,深耕细分市场。做好产品的关键,在唐狮电商看来,并不单纯是性价比。“一件衣服好不好,也可以跟价格无关……不能说我是做休闲服的,我的产品就马马虎虎”。经过严苛的成本核算,在实物制造方面的成本和大牌相差不会很大。配料和设计最终不是问题,戴表示,“主要的问题还是我们想不想做。”唐狮要致力于提升产品品质,未来会在设计和原料上渐渐向大牌靠近。

对于唐狮电商,“冲击一年3亿元销售额或100%的增长率”已经都是浮云,要“慢慢来”,“我们2014年的业绩目标不增长”,戴成其告诉《东方企业家》记者。

在商言商,不追求增长,有些离经叛道。何况唐狮电商上面还有东家。华尔思丹独立运作唐狮品牌的电商业务,和它同属博洋服饰集团下的品牌电商公司共有十个。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唐狮电商“小而美”的理念并不被所有人认同。兄弟公司之间销售增长和效益考核的竞争很有压力。但经过与老板沟通,还是确定了唐狮电商未来的基调:不求走得快,而是走得稳、走得远。

内功

“阿里要把大的生态圈做好,我们要把电商公司的内循环做好”,戴成其对《东方企业家》记者解释道,无论线下还是线下,共通的一点,“只有存货处理能力强大的下水道系统支撑,才敢相对激进地发展,否则风险会很大。”

一般而言,线下渠道清库存的路径,是从正价店的留余库存到仓库,再卖给特卖店包括门店和超市系统,甚至是海外市场的打包。即使是80%的产销率,如果零售总额30亿元,在成本占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仍会有高达2亿元的存货,“可能今年羽绒服卖得不好,存货无法处理,那明年就挂掉了。”

一开始唐狮电商就是卖存货,但开始投放新品,就需要重新界定各个渠道的作用。“这是公司健康运营的需要”,戴举例道,“可能唯品会全部做新品能达到1亿元的销售额,但是对不起,我只要5000万元”。目前唐狮入驻了包括天猫、唯品会、当当、京东、1号店、V+等网络平台。在渠道体系的规划中,每个渠道承担一部分使命,并不要求某个渠道做到最大化,关键是整体上多渠道协作完成总的销售指标。“这也是与过去不同的,”戴成其说,“过去可能给某个渠道非常高的指标”。

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在分渠道的规划下,甚至考核方式也相对独立。“天猫渠道2014年的规划是全部做新品”,戴成其解释道,需要控制天猫团队的人力成本约占公司利润8%~10%的水平,以实现这一目标为销售量的考核依据。“而唯品会渠道主要处理5000万元存货,就是要亏损500万元”。

以亏损为目标是否影响员工的士气?戴补充说,“有的年轻人可能觉得自己的渠道不受重视,但其实对公司而言价值是一样的,只有一个新品渠道,没有存货处理模式,也完蛋。”唐狮的电商团队目前拥有超过50%的客服转化率,除了挂钩销售指标,还有赖于严格的培训和考核。诸如对“消费者最常遇到什么问题”以及“如何解决”,为了保证客服能够应付快节奏的互联网和问题层出不穷的“亲们”,唐狮的考核中还设有一项“随时抽背”。另一方面,不少电商的运营备受客服和仓储人员流失的困扰。客服面对的“压力山大”,但唐狮的客服流失率并不高。“我们意识到或许公司今年做2亿元,但对员工没有实惠,所以我们现在更关注从员工个人出发。”华尔思丹公司1号楼底层的墙上贴着“员工成长史”,连同右侧详细评比规则和众多明星员工的形象一起展示。

个性

大牌有高客单价优势,而一些“淘品牌”能做出“秒杀店”,高产销率令传统品牌羡慕。戴成其坦言,过去唐狮做了很多年,最令人“纠结的地方”就是品牌形象。作为大众品牌,产品卖不贵。“赚不了多少,也可能会亏损,在生死之间挣扎。”

对于品牌设计,戴成其对宁波本地的一家特色面馆感触颇深,“跟普通的兰州拉面挨着,但能卖出35元~40元的价位。”他分析说,这家面馆找了一家创意公司策划,整个店面,从装修到碗、盘、筷,以及服务员的打扮,都具备很强的文化主题性,卖的不是面是“腔调”。

电商设计未来规划范文第4篇

深度与全面

深度和全面的网络优化成为了目前中国移动具体需求的两个方向。在优化数据的采集来源上,网络优化逐渐向深度扩张,由简单手机采集向规模路测方向发展。韦再雪介绍,通过手机采集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有较大程度的局限性,比如手机采集的数据多数是在道路上得到的,无法代表广大的覆盖范围内的状况。对于路测来讲,如何才能选择足以代表网络状况的测试路线一直是运营商关注的重点。

广度上,网络优化除了路测外,从协议入手进行网络优化是目前主流的思路。据悉,利用协议交互接口过来的数据,充分将空中接口Abis/Iu-b的数据利用起来,能够更好地为网优服务,使其优化的结果更为全面和合理。目前网管数据采集,Abis接口数据采集等方法都有对应的产品和商用。

考核优化工具的标准

无线网络规划需要对预测的站点和小区进行实地勘测,并配以设备厂商的系统参数,用规划工具对网络进行仿真预测和验证。TD规划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TD-SCDMA技术,如智能天线,不同厂商的无线资源管理算法、接力切换、联合检测、DCA等。3G系统优化中主要修改的系统参数主要有导频功率参数、功率参数、接入参数和切换参数四类,这些不同于GSM系统的优化需求都是摆在优化服务提供商面前的指标。

目前中国移动也开始关注自主研发的网络规划优化工具或考虑用第三方的工具。北京邮电大学韦再雪博士表示,由于网络优化需要结合各个设备供应商的具体设备参数,因此中国移动在选择网络规划服务提供商的时候,主要看重的是他们的规划优化的工具是否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是否自己掌握相关技术,是否与国内设备供应商保持着紧密合作。据记者了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规划软件已顺利地被众多的设备厂商、规划设计院和运营商选用。

把握未来

电商设计未来规划范文第5篇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互联网用户在全球已经是第一位了,我国互联网用户达6亿多,普及率45.8%;网络经济已经达到6000多亿人民币,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1万7千亿人民币;在全球的十大网站当中我国占有三个――百度、腾讯、搜狐。另外我国网民每周上网的时间是25小时,大概每天3个多小时,所以中国互联网发展应该说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互联网对人类,对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虽然我国互联网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现有网络仍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我国应尽快抓紧在未来网络领域的研究和规划,积极探索新的网络架构,快速解决问题。

现有网络架构面临挑战

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我这里面就谈两个挑战,谈两个挑战,对我们在面对这样一个挑战面前,我们怎么去发展我们的网络,设计我们的网络。

第一个挑战就是传统网络结构的不灵活导致了不太适应现在新业务的需求,使得网络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从而整个价值链也产生一些问题。

第二个挑战就是互联网流量飞速增长,传统的网络架构已经难以适应未来海量流量增长的需求。

我国腾讯微信用户已经达到6亿,每个月活跃的用户达到大概是3.5亿多,平均每年增长125%。OTT业务发展如此迅速与互联网不按流量收费这种模式有很大的关系。

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上,运营商都在做OTT业务,而忽视基础网络。运营商现有的网络无法承受暴增的网络流量,信息冗余传输严重,新业务的发展定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信令风暴也给运营商网络带来冲击,为了保证语音等通信,2013年三大电信运营商投入超过100亿元扩容信令网,但即便如此,网络的负荷基本达到90%。移动网是很方便的,但为了机器间通信还要再建网络,这些都是网络结构不灵活带来的不合理。

应构建差异服务能力网络体系

互联网之所以有这么快速的发展,最本质的是跟互联网的开放性有关。传统电信运营商的模式是对固定的用户提供服务,OTT出来以后,因为不收费,就把互联网、传统运营商用户完全吸引到OTT的业务。OTT业务出来以后,实际上是“羊毛出在猪身上”,出在运营商身上。当运营商出不了那么多羊毛时,最重要的一个解决思路就是OTT的业务会面临着提供差异化服务的需求。据调查,85%的用户,他们都认为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他们愿意额外交费。下面这些数据,都是因为网络的延迟对收入,对流量带来的一些影响:亚马逊的网络延迟每增加0.4秒,全年的损失达到16亿;雅虎每增加400毫秒的延迟,就可以增加9%的流量。

我们运输系统有普通的马路,大家因为堵塞建了高速公路,我们火车为了速度更快有了高铁,为了便宜有海运,为了能够更快我们有飞机。但我们的网络有没有这样的服务呢?

互联网就像普通马路一样,不按流量收费是合理的,因为你提供不了类似于高铁、飞机、高速公路更好的服务,这也就体现了差异性的服务的需求。我国应该探索新的网络架构,构建具有差异能力的未来网络体系,这样可以使电信运营商根据用户个性化需求,实现计算、存储、传输等网络资源灵活调度,构建具有不同服务能力的虚拟网络,进而打造健康的产业生态链。

高通曾经根据2011年全球互联网流量是2010年的一倍这一现象,预测未来十年互联网流量将是现在的1000倍。这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但如果不久的将来真出现了这样的局面,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架构,什么样的技术来解决这样一个挑战?光SDN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从国内网络的情况看,运营商每年带宽的扩容,不管是电信还是联通都是翻番,而且本地网和长途网都是90%以上的利用率,我国互联网非健康状况的情况下是80%多,真正健康的状况只有百分之十几。

未来网络要简单、开放、可扩展,要高效灵活地调用网络信息的资源,能够比较高效灵活的使用网络的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且要与现在的互联网兼容――再好的架构如果不能与现在互联网资源兼容、融合,也难以适应未来互联网高速发展的需求。

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提出服务定制网络,通过SCN这样的未来网络架构来解决当前面临的以上两大挑战。SCN的核心在于,基于网络控制与数据交换分离,可以灵活构建不同服务质量等级的虚拟网络;信息内容可以有序调度,内容贴近用户部署,并解决信息重复传输的问题。这个网络架构,既可以解决现网面临的问题,如OTT业务冲击、网络架构不灵活等,又符合未来网络的发展趋势。

建网络强国需掌握核心技术

未来网络已经成为网络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涉及到国家信息安全和巨大的产业前景,是各国战略竞争制高点,目前国内外在未来网络领域都已经开展了大量工作。

美国上个月在争论在重新立法,立法重新讨论网络中立法的争论,争论本质是不知道是该站在运营商这边还是服务商这边。现在普遍担心的是现在网络提供商提供不了普遍的、更好的服务质量,担心你不是提高了服务质量,而是利用了服务质量――不降低质量就要给钱。美国最后FCC决定运营商网络不能降低你的服务质量水平,在这个基础上,你就要提供更好的服务,允许运营商额外收费。然而现在的运营商不管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提供不了这种差异性的服务。这就是为什么要网络变革,为什么要解决现在网络的挑战最根本的原因。

核心技术的缺乏使我国互联网面临严峻的不安全风险。我国互联网一直受到西方敌对势力的监视和攻击,安全运行存在严重隐患,国家安全也受到威胁。

当前,国内外在未来网络领域开展了大量工作。据悉,美国在未来网络方面已投入超过3亿美元,参与单位超过100家,几乎囊括了美国所有顶尖机构。欧盟从2006-2013年投入了20亿欧元研究未来网络,支持100多个项目,部署未来网络的计划。

我国未来网络相关研究基本与国外同步,并且国务院已正式将未来网络试验设施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长期规划。2011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南京)未来网络创新中心,并与国际未来网络知名研究机构GENI(美国)、OneLab(欧盟)签署合作协议。2013年2月,以SDN、云服务等为内容的未来网络被正式立项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年12月20日在国家工信部领导下,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牵头,协同三大运营商、CCTV、华为、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计算所等36家单位组建了我国首个全国性的未来网络产业联盟――“中国未来网络产业创新联盟”,挂靠于通信标准化协会。2013年8月,我国首个未来网络实验网在南京开通。目前,已开发出组网体系架构、关键设备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