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活中的民俗文化

生活中的民俗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活中的民俗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活中的民俗文化

生活中的民俗文化范文第1篇

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基地2处,国家级、省级、市级代表性传承人73人[1]。这些具有浓郁胶东民俗特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于胶东大地,承载着先辈的情感,体现了具有胶东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烟台市民俗博物馆于2012年11月16日正式对外开放,民俗博物馆的建立正值全国上下弘扬地域民俗文化之时,为胶东文化的复兴与繁荣昌盛贡献了力量。烟台市民俗博物馆的馆址设在福建会馆内,福建会馆又称天后行宫,由福建船帮商贾集资而建,自1884年(清光绪十年)动工,至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建成,前后耗时二十二载,时称“鲁东第一工程”,是一座供奉海神娘娘(天后圣母)的具有典型的闽南风格的古建筑。福建会馆是一座雕刻艺术殿堂,雕刻的花、鸟、人物就有1000多幅,栩栩如生,堪称建筑艺术宝库中难得的精品。1958年,福建会馆被辟为烟台市博物馆,北门上方石匾馆名为郭沫若手书。1996年,福建会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烟台市民俗博物馆在此建立,福建会馆不仅仅作为传承妈祖文化之庙宇,也将作为一座民俗博物馆为向世人展开一扇展示胶东民俗之门。

二、民俗博物馆在传承地方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传承与弘扬地方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民俗博物馆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不同,民俗文物与传统博物馆中的器物也具有本质区别,因此民俗博物馆在传统意义上的展陈文物的同时,除其所具有的展示的功能外,也兼具保护和传承地方民俗文化的功用。

(一)民俗博物馆在展示与传承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文化与已经文字化、实体化的文化样式不同,它具有活态性,与人和人的活动密切相关。因此,如高丙中所言:“文化是具有公共性的,文化是一定人群所共享的,同时,这一特指的文化具有成为共同体全体享有的倾向和可能性,恰恰是这种可能性使文化不像那些私有性的事物一样因为占有的人越多而使每个人的占有份额越少,相反,它会因为享有的人越多而越有价值,越受到尊崇。[2]”民俗博物馆的建立对于展示和弘扬地方民俗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民俗文化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这些平时他们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聚成传承传统的民俗文化,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作用力,影响更多的人,成为一种公共文化体系,这便是民俗博物馆在展示和传承民俗文化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烟台近代家居陈列”为例,其分别展示了封建官僚家庭、买办家庭、文人家庭和普通百姓家庭四个代表性家居陈设。使得观众可从中领略或奢华优雅或质朴纯粹的烟台民俗文化,体味不同阶层民俗生活的丰富内涵,从各个家庭的家居生活中窥见烟台开埠后多元文化并存之民俗风貌,从民俗文化中领略老烟台的公共文化生活,感受烟台作为中国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在历经近现代历史的浸染后所具有的各个阶层的日常生活情景。

(二)民俗博物馆在宣传与保护地方文化方面的功能

民俗博物馆承载着地域社会内民俗文化的宣传与保护功能,民俗文化具有活态传承的特点,因此民俗博物馆中展示的民俗文化也具有其独有的特质,民俗博物馆力求将民俗文化的动态展现出来,通过丰富的展陈手法,将地域社会内百姓的日常生活与民间信仰通过再现与还原的形式展示出来,将民俗文化的活态呈现在观众的面前。通过适合民俗文化的展陈方式,民俗博物馆在宣传和保护地方文化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老百姓们对于自己生活中的民俗事项司空见惯了,而将这些民俗还原于生活,通过展览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来,能够起到唤起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的记忆,宣传和保护地方民俗文化的功能。以烟台民俗博物馆的妈祖文化陈列为例,该展览展示了北方区域中独具特色的妈祖文化,妈祖信仰作为一种民间信仰形式,在沿海地区民众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无形的文化财富,其承载着丰富的民众精神需求,该陈列推陈出新展出妈祖相关民俗文物十余件,并通过形象生动的展陈设计,将妈祖信仰这一民间信仰呈现给观众,从妈祖由来,湄洲神女的传说故事开始,将妈祖历朝历代受到叠奖褒封的情况以及有关妈祖的民间传说故事展现出来,通过电子翻书等高科技手段,打造了一个民俗文化视觉的盛宴。

三、民俗文化繁荣背景下的民俗博物馆发展创新

生活中的民俗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民俗文化 邻里 动画创作

一、引言

中国动画运用了中国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特色,动画形象都非常的丰富生动,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得到推广、发扬。中国动画在中国动画从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80 年多年的漫长历程。尤其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取得了巨大成绩,并开始形成中国动画自己民族风格。[并创作出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体现各个方面的文化,如从中国四大名著中而来的《大闹天宫》、寓言故事的《东郭先生》等。

二、运用分析

(一)中国民俗文化中的邻里关系

中国民俗文化。人类在历史中创造和积累的文化成果是证明人类文明的重要依据,也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因素。其中民俗文化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文化中也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中国有着悠久的五千年的文化历史,民俗文化有历史也有着自己的文化传承,民俗是社会最为基本的文化元素,在不断的社会发展中被人们所保存下来,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与不同结构的和有创造力的文化标志,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拥有他独特的魅力。民俗就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古老传统文化,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产生,经由历史积淀而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审美取向。早期的中国动画是从神话寓言、神话故事等中取材,以民间艺术的形式民俗工艺手段为主要创作手法,这也是在中国动画的发展中都可以见到的邻里关系。在这些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中,邻里关系又是这其中历史最久,影响最广的,也是跟随了中国文化成长的中国特色的文化之一。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自然也就文化产生的主体。那么社会的发展就必须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那么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一定的关系,其中就有特色、最具代表的就是邻里关系,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就有一句话来:“远亲不如近邻”,就足以看出中国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邻里关系是在一个很高的地位上。

随着中国现在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加快,城市化的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不断的扩大,商品房成为人们居住的主体,形成了一个个的新兴社区。一些学者的研究则认为商品房社区是由不同职业,在不同单位就职的陌生人组成的居住生活共同体,居民的各种社会活动圈是分离的,一般是早上从居住地去公司,下班后在娱乐区参加娱乐或交际活动,深夜返回居住地,社区仅仅是居住空间,精神生活不在社区,对社区的依赖性很小,人们的生活焦点在私人的小天地,地域和邻里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环境。

所以在目前的邻里关系在这种生活方式下,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被很多客观的因素所替代,现在邻里关系中充斥着淡漠,有老死不相往来的发展趋势。

那么以这个题材为动画创作中的主要民俗文化元素,可以切合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历程及发展中所存在的体制及人际关系的一系列问题,可以引起共鸣触发人们的反思,给人们一个对民俗文化的再认识。

(2)动画中的民俗文化元素。在早期动画的基本表现是民间的一种影视形象,他主要是体现的是文化、习惯、道德和某种等,也体现了民俗文化的背景,也反映出了人们对审美的一种反映,依靠民间的各种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体现了民间艺术的品味。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其形式也也是不断变化的,有些则被淘汰在现代的艺术形式之下,有些跟随着文明不断的发展更新,随着审美观念的变化将这种艺术手段通过动画作品的形式而体现出来。如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等都可以从中间周到这些早期动画的影子。

在这些民间艺术的动画形式中也记录了地域文化、民俗的历史,体现着这中间的传统思维,展示了地域与整体、个体与主流,并反过来影响着民俗文化和以民俗文化为基本的民间艺术形式的表现。让这些民间艺术形式不断的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逐渐带领民间文化艺术脱离困境。

中外动画民俗文化运用的不同。民俗文化艺术是埋藏在人们生活之中的,艺术作品的取材也是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有着人们主观的因素,也有着客观的表现,都是以具体的某一文化形式作为重要的依据,反映着这个民族的具体的习惯、特点、文化。世界各国的民俗文化由于生活习惯,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式各异,那么在处理这些具有当地文化特征的民间艺术作品的时候,其手段和表现形式是不同的,所以有各自发展变化而来的艺术形式自然也是不一样的,具有各国地域自己的特色。

在各国民俗文化艺术的影响下所形成发展而来的动画作品有着各自的语言,如中国的动画反映的是中国的具有寓意性和教育性的指导性的为主的动画作品,让人在故事中去分辨对错,明白是非,如《三个和尚》和《天书奇谭》等。国外动画中发展最快,最具有代表的就是日本动画,尤其是这几十年中,日本动画都有着飞速发展,日本动画中反映的是日本人所崇尚的武士道精神,几乎很多动画都是暗藏在这种民俗文化的精神的影响之下的,如《足球小子》和《灌篮高手》等。

中国动画的现状。中国的动画现阶段发展明显的滞后,追究主要原因,我们发现这主要是由于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断层,老一辈的动画人已经退出动画创作的舞台,新一代的动画创作人刚刚涉足这个领域,造成了这个现状的主要原因。

新一代的动画人在动画的制作技术、硬件设施都高于过去的情况下为什么反而没有促使中国动画的蓬勃发展,关键是缺乏创新的意识,现阶段我国出品的大部分动画作品都或多或少有着模仿的痕迹,如:动画创意上、制作手法上、特技特效处理方式上等,很大一部分被局限于国外的创作模式下了,没有自己的特色。

纵观现在,中国动画要想有自己风格,自己的特色,那么还是要吸取老一辈动画人的创作理念,从中国本身的特点出发,那就是中国拥有的几千年的文化,只有从这一方面,才是中国所独有的,才是真正能给中国动画到来希望和发展的因素。

在现在这样一个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很多东西已近不是那个国家,那个地域所独有了,一切都在相互的融合,互相支持,一起发展,所以国外的动画人也在寻找创作的灵感,与众不同的素材,也看上了中国的文化,还创作了很多关于中国题材的动画作品如:《花木兰》、《功夫熊猫》等,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在动画中的作用、意义和特殊的吸引力。

而现在一些外在的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往往过多的去强调历史的东西,过分的注意的形式上的东西,不加分析的借鉴或者可以说是照搬照套,这就形成了一种创作的重复,表面意义上的延续,其实真正意义上的复制。那么我们现阶段就更应该去理解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了解自己的民俗,去发掘能创作的动画元素。而且我们还有着自己特色的表现技法,如皮影、木偶、水墨画技法等等,都是我们在动画创作中可以依托的中国化元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过去老式的动画形式在不断的被人们所遗忘,在现代强大的视觉冲击力的推动下,以往的民间艺术形式在退化,有很多非常有特色民俗文化正在消失、褪去,失去原有的意义变的很概念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让中国这种依靠民俗文化形式的民间艺术消失,还要让这种古老而有价值的民俗文化的表达形式保留下来。但是中国动画不能一味的依靠民俗文化,要民俗文化中寻找我们所能发展和借鉴的地方,要利用民俗文化用新的表现形式来对民俗文化做动画的阐述,用现代精神与理念去体会,去创作,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是自己的创新,要做到创作上有新观念,技术上有新特色。

不能仅仅有这种艺术形式的外表,更重要的是隐藏在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下内涵,要用本质的东西去感染人,打动人,不但有华丽的民俗文化外衣,还要用意义深刻的民俗文化的灵魂。

(三)作品中的运用

这部作品《上邻下舍》就是用邻里关系作为主线,用动画的语言来表现这个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交际关系。这个动画短片叙述的是楼上的大婶和楼下的老太太的邻里之间发生的一些故事,也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能遇到的,通过这样的日常小事可以反映出中国的最基本的民俗文化特色。

故事发生一栋老式的即将拆迁的大楼上,故事由楼上大婶晾晒一件滴水的床单开始,水珠滴到了楼下正在休息的老太太的头上,继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故事不但发生在白天还在夜晚继续,由于对逝去的老伴的挂念,老太太无法睡眠,拉起了她与老伴生前最喜欢的二胡,想借以表达自己的怀念和哀思。而楼上的大婶由于年轻,生活的习惯也与老太太有所差异,习惯晚上看电视来消遣时间。声音相互影响,在各自音量的不断的提高中的竞赛中,二人的矛盾也随之升级。

在双方声音的较量之后,老太太站到椅子上用自己的拐杖去敲打房顶,表示自己的抗议,大婶也将自己的电视摔在地上,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动画作品中利用人们在遇到邻里之间事情的时候的正常反应来体现这部动画创作的主题。

在二人彼此对抗过后,又返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双方的对抗也在持续着,一晚上由于路灯的故障,楼梯很昏暗,老太太在出门的时候由于看不清,不小心摔倒在地上,这一幕正好被大婶看在眼里,由这一幕让大婶想到了很多…,大婶于是将灯泡换掉了,而换灯泡的一幕又非常巧合的被老太太看在眼里,也激起了这个垂暮之年的老人心里一份情感——邻里之情。

邻里之情被这样的事情释放了,二人开始互相迁就,互相照应,生活开心而和谐。

整个作品通过中国民俗文化中最基本交际的关系邻里关系为依托,为主线,用邻里之间的小事,这些真诚而细微的表现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交际关系,意在找回在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加快,城市化的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不断的扩大,商品房成为人们居住的主体,形成了一个个的新兴社区同时而丢失掉的人与人最基本的交际关系这一民俗文化。也体现出动画的创作在取材于民俗文化元素时的一个试探性的运用,意在用现代的手法去表现基本的民俗文化特征。

生活中的民俗文化范文第3篇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

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

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

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

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2]柯玲.中国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6.

生活中的民俗文化范文第4篇

乡村凭借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别致的自然环境,吸引了诸多现代都市人的青睐,成为当前体验真实的乡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创新形式。乡村民俗文化是在历史长河发展中,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创造出的一种群众性文化成果,是一种适应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程序化生活惯例和行为模式,是群众所有的文化积淀。将乡村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载体,融入乡村旅游内容,重视乡村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开发保护,将利于塑造乡村旅游品质,打造乡村旅游胜地,对乡村旅游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一、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塑造乡村旅游品质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是现代民俗文化的根基,不仅包括村落规划、历史遗址、各类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舞蹈、武术、杂技、美术、戏剧、曲艺、音乐、医药、民族语言、民间文学、生活民居和传统技艺等各类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不仅要恢复、保持乡村原有建筑面貌,还应挖掘具有模式性、传承性、集体性现象的民俗文化展示。

乡村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生不息的深厚文化现象,表现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是群众性的集体文化积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都市人往往选择在乡村旅游,可以接触到和自己所处地域不同的风土文化,通过真实的体验让游客感受到完全不同的一种乡村民俗文化环境。乡村旅游的魅力就在于可以给游客以全新的民俗文化体验,让游客可以接触到现代民族的深处,回到原始生态的生活,实现大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可以从精神民俗、制度民俗和物化民俗三层面入手,其中精神民俗是指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增加游客的民俗文化感知,即在乡村旅游中增加民俗文化内容的展示,让游客在乡村美景中还可以体验到具有原生态的民俗风情,真实感知乡村民俗文化的魅力,如传统节日、风情民俗、宗教仪式、民间歌舞、建筑风格、婚丧嫁娶等;制度民俗是指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将乡村旅游和民俗文化结合,增强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参与度,让游客在参与体验中感知民俗文化,如地方娱乐、婚俗过程、节庆活动、竞技参与等;物化民俗是指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让游客直接参与体验物化民俗文化内容,如购买土特产、饮食品尝、田园活动、歌舞观赏等。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产品作为乡村旅游的内容,塑造乡村旅游高品质。

在乡村旅游建设中,加强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的互动,将乡村民俗文化的内涵融入乡村旅游,将乡村民俗文化作为促进乡村旅游长足发展的源动力,塑造乡村旅游品质也离不开挖掘乡村民俗文化的支撑,乡村民俗文化也因乡村旅游的发展而更加丰富、深化。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塑造乡村旅游品质,是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主动力和创新的方向。

二、传承乡村民俗文化,打造乡村旅游胜地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很多都市人或者他们的祖辈都是从乡村出来的,和乡村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多数的都市人都有着独特的乡村情节。当前,发展乡村旅游,吸引都市人的不仅仅是乡村的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更多的是乡村民俗文化,给都市人带来悠闲自在的自然环境和浓郁和谐的人文气息。乡村旅游胜地的发展不仅需要有独特的自然田园风光,还需要有传承的乡村民俗文化,吸引都市人享受乡村休闲旅游。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经济步伐加快建设的同时,大自然和人类活动之间不可避免的遭遇冲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往往存在违背自然、人文发展规律的行为,打破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给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带来污染。而自然规律的认知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对人类非理有着警示作用,避免遭受人类破坏。乡村民俗文化蕴含的理念和精神,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对人文环境的改善,对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保护乡村民俗文化,不仅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也是现代农业背景下保护文化遗产的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乡村的支撑,乡村悠久的发展历史已经融入乡村各领域,是自然发展规律下大自然和人的和谐,注重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是乡村旅游创新发展重要理念,在现代生活中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从乡村角度看,乡村文化对多样性生物维系、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保障、资源持续利用均有重要现实价值;从民俗角度看,民俗文化对生活环境保护,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特色的传承,和谐社会的建设均有重要基础作用。以乡村旅游为导向,挖掘乡村民俗文化,以乡村旅游在载体,以乡村民俗文化为内涵,实现乡村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和乡村旅游持续长足发展有积极作用。

生活中的民俗文化范文第5篇

过程中,无论是培养对语文课的兴趣,还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采取适当的重视民俗文化教学方式,以此来扩大学生的文化知识面,让初中学生了解我国历代灿烂的民族文化,来激发

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现状

(一)学生对民俗文化知识的了解甚少

据了解,我们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知识了解非常少,比如清明节、端午节、二月二龙抬头、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除夕等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学生并不了解节日的意义是什么,节日的背后是有着怎样的故事背景。而现在的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重阳节等其他的民俗节日。

(二)学生对民俗观念的淡漠

学生对民俗观念知识的淡漠与缺乏,主要的责任还是在于传授给学生知识教师身上。在大家共有的教育模式下,为了能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取得好的成绩,绝大多数教师的教育

中心,还放在文字的积累部分与语文文字分析的部分,却很少有教育知识来反映语文学科的人文素养。即使教师注重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更多的还是受到了孔夫子思想的影响,教育学生“明人伦”作为重要的教育。所以,这就更无法与创造和欣赏民俗文化相联系了。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给学生讲解一些民俗文化故事,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在语文教育中接受并理解民俗文化知识,这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做的事。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学,根本不是为了几年后从学校毕业时复述他背熟的东西,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所以,民俗文化的教育有着它自身的优势。

二、培养学生中学语文鉴赏的形式

(一)民俗文化阅读课

通过开办鉴赏民俗文化的阅读课,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阅读课的内容参入一些诗词的阅读,与不同时代的小说作品的理解与戏剧类的阅读,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去其糟粕,取其

精华”。民俗文化课的开办,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民俗文化的意义与社会内涵。

(二)民俗文化调查课

由于地域性的不同,所以有着不同的传统礼仪与生活风俗等,要学生了解社会与研究社会的现象,很有必要对民间深厚的民俗知识进行探索厚学习。我们教师必须组织一些调查活动,深入民间生活进行搜索,带动初中学生的社会实践与观察的能力,让学生走进民俗文化的的社会现象中去,体验调查活动的生活,探索人类的创造性,以及流传至今的各种传统物质

文化、行为习惯、神话传说,谚语文化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三)民俗文化讨论课

阅读,收集民俗文化,由于长时间的蔓延,或有限的读者,采访者水平问题,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完整的情况。根据一些问题,实行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从语言、节日、文学作品等作为讨论的切入点,对出现的民俗文化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以致达到学生深入了解民俗文化的目的。

(四)民俗文化作文课

民间文化欣赏是利用各种民俗文化知识,实事求是的进行分析,将分析的过程与最后的结果,综合理解转换成自己对民俗文化知识的见解,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民俗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作文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联想力、想象力,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三、民俗文化在初中教学中的作用

(一)熏陶作用

民俗文化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结晶,它也是语文教学传承美德的重要部分在无形之中,让学生接受民俗文化的熏陶。比如:清明节的祭祖扫墓、为祭屈原包粽子的端午节,大年三十的守岁等,都是表达了我们的民族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刻情感,在体验生活中教育学生传统民俗文化知识以滋养学生的心灵。

(二)解读作用

如苏轼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文化在历史的演变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已经深深的扎根于人们的心里。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对其情景,以及所处的场合,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做描述,能够深刻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和独具匠心的创意作品,协助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三)扩大学生视野

风俗种类的繁多,极具有包容性,从时间到空间,从存在到虚构,没有民俗知识涉及不到的。民俗的综合特征额知识性,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范围,解决学生作文没有话题可写的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