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成人教育调研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首先,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更新缓慢,理论与社会现实脱节。利用这样的教学内容使受教育者学习的理论知识不能与社会现实问题相联系,对于自身所困惑的社会现实问题没有相应的理论进行解释,这样直接影响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的实现。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经常出现命题和概念等机械堆积,缺乏理论逻辑的承接。教师在讲解过程中缺乏严格推理,又缺少对社会现实的评判,极大地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最后,教学内容的设置没有考虑成人教育对象的实际状况和特点。
2.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单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和手段单一,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这种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追求教学的程式化,忽视成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种灌输式教学方法注重理论教学,缺乏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使受教育者不注重理解和消化,也不会在实际生活和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只是学会了死记硬背,严重制约了教学效果和学校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开始利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但仍然按照落后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样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
3.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和标准只是注重理论知识的考查,对于成人教育对象的思想素质以及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没有有效的考核方式;并且考试目标不明确,题目偏难;对于学习效果评价手段比较单一,知识重视考试成绩,将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考核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和方式,充分发挥考核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二、提高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对策
1.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
首先,采用互动教学的方式。在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成人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引导教育对象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主动参与教学的程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互动教学方式的运用要根据具体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例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辩论;可以根据理论知识论述周围发生的事件等。其次,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在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中,要恰当地选用社会中的典型案例来辅助抽象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其中可以让成人教育对象根据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对自己选用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教师最后进行适当的评讲。采用典型案例分析方法可以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具体化,激发成人教育对象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有效提高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和质量。
2.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是提高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成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作为教学活动主导者的教师要敢于探索和创新,将单一、机械、陈旧的考核方式转变成全方位、多元化、具有时代性的科学的考核方式。制定考核评价的体系要坚持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实现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开卷考查和闭卷考试、平时表现与卷面成绩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等。此外,考核评价还要综合考虑成人教育对象的调研报告、社会活动、论文成果等多个方面,全面评价成人教育对象的学习成果和思想政治综合素质,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正作用。
3.优化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首先,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建立适合成人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规划要依据成人教育的规律与特点,使成人教育对象能够获得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充分实现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具有的价值。其次,教学内容的设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现实问题,全面分析和理解现实问题所隐含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理论思想。最后,教学内容的设定要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并且教师要注重对成人教育对象所关注的社会问题要能够进行透彻的讲解,对新问题与新情况能够具有预见性,提高成人教育对象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4.提高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教师的综合素质直接关系到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首先,要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坚定信念,信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不断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不断学习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最后,优化教师队伍,建立一支具备较高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合格的专业的教师队伍,改变成人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三、结语
关键词: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社会服务功能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053-04
近年来,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日益推进,福建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制约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人才匮乏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也给福建省医药类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支持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院校要坚持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人才培养与技术服务相互促进。到2015年,实现高职院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与年培训规模大体相当,把高职院校建成区域、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员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应用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继续教育中心。”作为医药高职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医药成人教育如何准确定位、办出特色,提升成人教育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是2005年由福建医药学校独立升格的公办高职院校,隶属于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学校在1985年就设立了成人函授部,开办成人中专函授教育;1997年起与福建经济干部管理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联办了大专函授;随着海西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能型医药人才提出大量需求,2008年开始自办成人大专函授教育,并与沈阳药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联办成人本科函授教育。学院不断拓展成人教育服务功能,服务海西生物医药建设,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很多影响高职院校成人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发挥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对成人教育投入不足
虽然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成人教育极大的发展空间,但社会上仍把成人教育看作“次等教育”、“二流教育”,许多省份包含福建省在内的成人函授教育均没有给予生均财政补贴,对成人教育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为此,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把有限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用于应对不断扩张的全日制办学,而把成人教育看成是高职院校的“副业”,在教育资源配置、硬件设施投入和教学质量管理等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成人教育开发教育培训项目、拓展培训教学点、招生改革等后继乏力,影响了服务社会功能的发挥。
(二)非学历培训缺失
当前,高职院校举办的成人教育基本上还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包括高职专科函授,与本科院校合作的专、本科函授和网络教育等,职业准入培训、岗位职业能力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仅占很小的比重。近几年来,福建省医药类高职院校能为社会提供的非学历培训项目,基本上是与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行业协会(学会)合作开展的职业准入培训,如职业技能鉴定等,在借助“校企合作”平台面向行业企业需求开发创新培训项目方面缺少深层次的研究和探索,导致有限的岗位职业能力培训项目对社会从业人员吸引力差,社会反映冷淡。一些实用性强、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培训,如执业药师资格培训、“qa、qc”等质量控制人员资格培训等,大多数由政府职能部门直接提供给社会;国家计划安排的“三农”培训工程,如中药栽培技术、中药加工技术等,由于管理体制、利益驱动等种种原因,高职院校难以拿到此类培训项目;高层次培训项目,如“职业经理人培训”等因缺乏品牌实力,难以与区域本科院校抗衡;而为企业、为“三农”服务量身定做的培训项目由于开发难度较大、经济效益难以立竿见影,高职院校主动开发的积极性不高。所以,非学历培训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成人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
(三)人才培养模式陈旧
一是高职成人教育的计划下达和招生录取都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计划由政府职能部门下达,招生由省级招生部门负责。高职院校在成人教育专业设置、自主招生、教学点设置等方面还依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全方位政策扶持和指导。二是当前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也以全日制高职教育为蓝本,教学模式与知识结构没有突出“成人
、“职后”、“应用”的特点,总体上照搬普通高校的做法。导致成人教育学制刚性、教材匮乏、内容空泛、方法陈旧,教师在有限的面授时间中满堂灌输,重知识理论传授、轻能力培养,实践性、职业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成人职业发展的需求,无法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教学质量都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提升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办学理念,构建现代成人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成人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辐射能力的重要载体,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重要平台之一,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办学活力的重要体现。高职成人教育要办出特色、办出效益、办出活力,学校的决策层和职能部门必须创新成人教育办学理念,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变单一的学历补偿教育模式,拓展发展空间,将成人教育纳入学校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在资源配置、硬件投入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统一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具体计划,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让成教学员享受到高职院校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优质的管理服务。基于这种认识,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海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结合高职教育特点,确立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面向农村、行业和企业培训为重点,坚持全日制教育与非全日制教育并重、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主动为海西生物医药经济建设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构建“技术培训+学历教育”的多元化成人教育体系,把成人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大力推进“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员工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继续教育中心”的建设。
(二)注重内涵建设,提高成人教育办学质量
推进管理模式创新成人教育本身是一个多样化、开放性的教育体系,具有业余性、分散性、自主性、自学性的特点。福建省医药行业成人教育的培养对象主要是在职人员,分布在“三品一械”的生产、检验、流通部门,脱岗学习时间有限,工学矛盾突出。这就要求医药类高职院校在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兼顾成人教育的特点,充分考虑在职人员学习时间的特殊要求,采取灵活多变的培养模式和管理模式,采用个别辅导、集中面授与自我学习相结合、现场答疑与网络教学配合等教学方式,确保成人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推进学制管理创新,积极推行“弹性学制”、“学分银行”等举措,适应成人学习特点,满足成人学习需求,确保成人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此外,还要进一步改革成人教育考核评价方式,采取“形成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相结合;对于专业技能性考核应提倡现场操作的考核方式,要求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项技能操作;在评价人员构成上,除授课教师外,还应包括成人学员的领导以及同行职工代表等,突出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加大专业、课程改革力度一是要根据海西生物医药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充分利用与台湾地区的“五源”优势,引进台湾高职院校营养保健、运动康复、美容保健等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成人教育示范专业,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二是要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改革,课程体系要体现成人教育的特点,使其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实用性等特点。课程内容要充分反映本专业最新成果、能使成人增长岗位核心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能。三是课程内容要与职业技能鉴定融合,依托学校或者地方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如中药专业的成教生毕业时获得中药调剂员证书、医药商品购销员证书等。四是改进教学方法,发挥多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在成人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解决成人学习中的路途距离问题和工学矛盾问题。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和视频,建立网络学习平台,通过e-mail进行教与学互动;通过网络“bbs”平台发贴交流增进师生间、同学间的联络;通过“qq群”对话等方式进行实时咨询与辅导。五是加大教材建设。组织行业企业、学校中既有扎实理论功底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根据行业特点,渗透专业最新研究成果,编写出具有地方特色、符合高职成人教育要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教教材。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要提高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应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制。一是规范成人高等教育管理机构、管理队伍建
设,建立一支熟悉成人教学规律、乐于奉献的成人教育管理队伍,提高服务意识和管理水平。二是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建立一支既精通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健全学历教育、非学历技能培训的考核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成人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
(三)构建多元模式,提高成人教育的社会服务能力
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要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改革单一的学历教育模式,构建符合成人特点和适应社会岗位层次多元化需要、灵活多样的成人教育模式。这是高职成人教育健康发展的出路。
实施联合办学战略,开展学历教育工作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近年来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不断进入各就业岗位,给社会人员带来了提高学历的压力。在此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只有向更高学历层次发展,才能满足社会成员对于继续教育的需求。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必须照顾本区域中小企业初、中级人才学历偏低的问题,想方设法拓展办学思路,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优势互补,合作双赢,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多层次的办学格局,构建成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为此,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不仅积极探索与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省内外高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或校际联合开展“3+2+2”(三年制高职+两年本科+两年硕士)培养专业硕士试点,还进一步加强与台湾高职院校的合作交流,探索与海外院校、教育机构开展联合办学新模式。
建立灵活开放的职业培训网络高职院校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就必须着力构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密切联系的开放式培训体系,建立灵活开放的职业培训服务网络。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在福州保健品化妆品检测中心、厦门生物制药中心工业园区等大中型企业举办教学点(培训中心),组建行业继续教育中心,实行“送教进厂”;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充分借助“政行校企”合作平台,与国家部委和行业协会、学会合作,引进行业企业急需的职业资格考证培训,进行“订单式”非学历培训,如连锁药店店长培训、车间工段长培训等;加强与省内外生物医药企业深度合作,探索共建融实践教学、产品生产、社会服务与培训和技能鉴定为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依托学院职业技能鉴定站为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和职业技能鉴定服务,如质量管理人培训和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员、化学检验工等职业技能鉴定。
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提升,农村转移就业人口的职业教育与培训问题日渐突出。高职院校要积极投入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同时使高职成人教育直接进入为“三农”服务的大市场。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与柘荣职业技术学校联合培养中高职药学技能人才的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为契机,与“中国太子参之乡”柘荣县政府合作,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太子参栽培实用技术培训”、“太子参遗传育种技术培训”、“贮藏与加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等,让农民掌握中草药植物引种栽培、育种,中草药销售与管理,技术开发推广等。以农民为中心开展创新与创业教育,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武夷山齐云峰自然博物园合作组建中药实训基地,集科研、科普、教学、旅游、休闲、养生保健于一体的药用植物博览园,为农民工转移就业开展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训,提高了农民收入和生活质量。
开展有社区特色的专题培训高职院校要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参与到社区服务,把高职强项延伸到整个社会。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社区卫生院、养老院、社区活动中心等为平台开展中草药真伪鉴别培训、药物的配伍禁忌培训、合理使用抗生素培训、科学选择保健品培训、药妆知识培训、运动康复保健培训等活动,深受社会好评。
开展对口院校支援培训高职院校成人教育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双师型”师资队伍优势,利用学院的教学设备、设施,定期通过交流研讨、举办师资培训班、共享网络资源等方式开展对口院校支流活动。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通过对口院校支援,为新疆昌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福建工贸学校、柘荣职业技术学校等职业院校培训教师,培养学生,促进区域医药类职业教育协调发
展。
(四)创新管理体制,实现成人教育可持续发展
创新管理体制,探索和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确立教育培训现代管理体系的项目开发流程:(1)开展市场调研,形成调研报告。(2)了解潜在学员或拟招生对象,甚至学员所在单位对培训的需求和要求,确定培训目标。(3)制定培训项目策划书和实施方案。(4)实施教育培训与教学活动。(5)进行教育培训效果评估,了解学员的反馈信息、意见及建议。(6)对教育培训项目进行总结和持续改进。转变以往成人教育的办学思路,变成主动适应和满足学员及相关利益方的需求,从而更好地保证成人教育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提高教育培训项目对学员及所在组织产生的效益。
进一步完善成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管理制度,梳理各项管理流程,制定各项工作的管理规范和标准,做到培训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成人教育和技能培训的规模和质量。
建立合理、科学、执行流畅的内部管理激励机制,尤其在新开发项目上给予灵活的机制和优惠的政策,鼓励教学系部参与开拓新项目,在统筹兼顾下,充分调动学院各部门和教师的办学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院校成人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结合院校机构设置的实际,对各职能部门进行优化资源调配,提高成人教育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在目前形势下面临着种种困难,但只要我们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加强内涵建设,拓展成人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各自的办学优势,提升社会服务功能,主动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高职院校的成人教育必将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超融.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发展现状和策略[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1):123-125.
[2]旭仁其木格.高职院校成人教育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2):60-62.
[3]李寿和.高职院校成人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2009(11):22-23.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 成教全日制学生 教学改革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历年成人教育招生计划和招生人数在浙江省高校名列前茅,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全国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现有各类成教学员23000余人。同时,该校现有自学考试助学专业20余个,是浙江省自考委批准的省自考助学单位,浙江省自学考试全日制助学优秀院校,浙江省自考专科专业主考学校属地化试点高校;该校进一步实践“精细管理,有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同校同待遇”政策,为广大普高、中职、技校毕业生学子提供全日制高等教育机会。多年来,成人教育在该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该校的成人教育在上规模的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抓质量。笔者以旅游管理专业全日制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深入的调研,并提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设想。
一、问卷调查概况
笔者于10月8日对旅游管理专业全日制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5份,收回45份,均为有效问卷。
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学生对学校满意度调查表》,共有20个调查项目。内容主要有对校园环境的满意度、对学风校风的满意度、对食堂满意度、对宿舍满意等、对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对学校师资力量的满意程度、对师德师风的满意度、对学校教学管理及课程安排的满意度、对学生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同学关系的满意度等。另一部分为15个开放性问题,内容涉及到学生对学校、旅游分院的评价,也涉及到对学生自身的评判。比如,您觉得自己过去由于什么原因,导致了高考不理想?您选择这个学校的原因主要有哪些?您觉得在大学里,主要收获到了些什么?您对学校最满意的事情,请写出3件?您对学校最不满意的事情,请写出3件?您对课程设置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您对教学方式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您对考试考核方式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吗?等等。
二、问卷调查的结果
(一)问卷调查的总体结果
第一,经统计,如果按照5分为满分计算,本专业该班的学生对该校教育的满意度为4.12分,处于良好的水平。对问卷中的20个项目的选择,有38.24%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或者满意,有34.12%的学生选择一般,有17.64%的学生倾向于不满意或者非常不满意。
第二,学生对学校总体的评价,仍然停留在学校规模大,他们的话语中强调“大”。
第三,学生对对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对学校师资力量的满意程度、对同学关系的满意度总体较高,没有出现不满意甚至非常不满意的选择。
第四,成教的学生比较注重人际关系。其一,有41.18%的学生提到,他们是因为有同学介绍或者有同学在本校读书,而选择了该校。这说明学生对学校的较高满意度可以直接为学校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这是一个值得充分重视的现象。其二,学生们普遍提到在大学里最主要的收获是友谊,用学生的话说,交到了一帮“损友”、“多了丁点姐妹”。其三,他们对学校师生对他们的态度敏感。虽然总体上,他们认为老师和班级之外的同学对他们是友好的,但是他们仍然指出少数人对他们态度傲慢,不友好。
总体来讲,学校和分院对旅游管理专业自考学生教育、教学的满意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有些问题亟待改善。
(二)重点问题分析
1.学生认为导游考证课程的教学和辅导不够
旅游管理专业的成教生,在过去五届学生中,每届大约有50%的学生报名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这些学生是比较有上进心的。但是,学生认为对这些课程的课堂教学和辅导不够,一方面有的课程只开设一学期,比统招生少;另一方面成教生没有全国导游证考试考前辅导实训。
2.学生相当期待课程设置改革
有29.41%的学生强烈建议学校给他们开设体育课,有17.65%的学生希望学校考虑能让他们也参与选修课的选修。另外,学生比较集中地反映,希望在给成教生安排课程时,多一些实践课和户外课。
3.学生对考试考核方式意见较大
学生们纷纷提出,他们的课程除了1门课之外,其他的都是闭卷考试。学生们的意见较大,他们希望对他们的课程考核方式,一部分课程可以采取非闭卷考试的形式,比如增加口试考核的课程数量。
三、旅游管理专业全日制成教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形成针对性的激励机制,引导优良学风
成教的学生,基础有别于高考统招的学生,但是他们也有他们心理的需求。学校可以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以激励这些学生。成教生恐怕更需要激励,通过激励使学生更有发挥其能动性、创造性,来充分展现自我。比如院方可以考虑对第一次就考出全国导游证的学生,给予精神和适量的物质奖励。对第二次考出导游证的学生,张榜表彰等。
另外,笔者认为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优秀学生转入浙大学习的政策,也值得学校借鉴。城市学院在当年所有在籍全日制本科一年级学生,规定每年从一年级学生中推荐同级学生总数0.5%-1%的学生,从二年级开始转入浙江大学相关(相近)专业继续学习。这批学生特别优秀,不仅关乎成绩,而且考察个人综合素养。
(二)优化课程设置
第一,对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4门课,课时要充足,尽量与统招生一致。同时,为成教生增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考前实训,以进行强化训练和辅导。
第二,根据前文所述,为成教全日制的学生,开设体育选修课、以及一两个学期的公共选修课,是有必要的。
第三,结合他们比较喜欢实践性强和社会性强的课程,针对旅游管理全日制成教生,在不影响他们的自考教学的前提下,可以安排一些更加实用的教学内容。比如在旅游礼仪课中增加服饰搭配、化妆等实践环节。另外,增加一些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面的课程,比如旅游客源国知识、旅游目的国家知识这样的课程。又如,针对成教生往往对创业比较有想法,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多增加一些电子商务的内容,以开阔他们的眼界。
(三)改变教学方式
针对成教生,对于一些课程,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式。比如《模拟导游》这门课,教师完全可以安排学生对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中涉及的双龙洞、侍王府等景区,以及金华市区沿途讲解中涉及到的主要道路进行踩线。或者,教师可以将班级分成六个组,分别对金华市区的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旅游要素进行实地调查,拍下照片、视频,制作DV,然后在课堂上汇报,作为这门课的考核材料。这样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通过导游资格考试,提高教学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就是以一个具体案例事实与情景的描述为手段,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以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能力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作为对传统讲授教学法的突破,其强调教学过程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因而对教学环境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种教学方式对成教生是比较有效的。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尽量多地运用案例。比如《旅游政策与法规》这门课,其内容是法律、法规等法律规范性文件的条条款款,其中有一些内容还非常抽象、难懂。如果结合生活中的案例,学会们就容易产生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
(四)改革考核方式
对于成教生课程的考核方式,学校目前坚持闭卷考试的方式,但是这样的效果其实并不好。建议对于一些课程可以采取开卷考试、大型作业、现场面试、情景剧角色扮演、课程小论文、调研报告等多种形式的课程考核方式。
以上设想未必成熟,但是对学生学情的调查研究,在我们这个生源下降、高校面临竞争压力的当下,是必需的。这也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希望以上的调查结果和观点,对学院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剑萍.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
【关键词】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
笔者于2013年8月对云南省景谷县大有为食品有限公司进行实地走访调查。该私营企业成立至今,持续20年屹立不倒并再创佳绩,与其“以质取胜、诚信为本”的企业态度不无关系。作为普洱市创办最早、发展最稳健的果汁饮料龙头企业,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动企业的发展,也成为该企业继续稳步前进的重大课题。
一、公司概况
云南省景谷大有为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占地面积9900多平方米,资产总额4972万元以上,以生产热带纯天然果汁饮料为主,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私营企业,拥有景谷、元江两个饮料厂5条生产线,近20个品种,果汁年生产能力在2万吨以上,年均销售额2313万元,年均利润200多万元,年均缴税金额115万元,是该县纳税大户之一。公司设有办公室、销售部、采购部、财务部、生产车间、文化建设站等多个部门,固定在职员工80多人,其中高中学历占60%,大专学历占30%,本科学历占10%。
公司曾荣获“95年度中国昆明科技成果暨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会”金奖和银奖、“第八届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中国著名品牌”、“中国消费者满意特优品牌”等多项荣誉称号。大有为有牢固的文化建设:每周有例会报告近况;每月有固定“员工课堂”,讲授相关企业知识和心灵休养提高课程;每季度有政府相关文件学习活动;每年有企业对内、对外交流的各类大小型文体活动。年终总结评选优秀员工,优秀党员等模范员工。企业生产制度、卫生制度、员工守则、奖惩制度等多项企业相关制度齐全且责权分明。
二、有关公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调查内容及分析
公司董事长杨元富对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持肯定态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他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公司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一)公司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与实施情况
公司董事长杨元富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不仅是事实,更应是公司内在的自我约束。大有为高度重视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企业文化之中。
一是订立目标,坚信理念。公司科学发展的标准:企业管理严、员工素质高、产品质量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质量理念:要有强烈的食品安全责任感,质量第一,卫生第一,消费者健康第一。正是“大有为”向每一个员工传达着这样的信念与目标,严格员工管理制度,严格产品质量把关,把消费者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才得以稳步向前。
二是思想重视,态度积极。在管理层传达“三学习三提高”主题实践活动精神,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学习业务技能,提高领导班子多方能力。董事长杨元富一直强调,公司每个员工都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逐一解决公司在决策、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科学的问题,提高公司决策和经营管理的科学性,使公司逐步进入良性发展。
三是形式多样,教学结合。大有为食品有限公司专门设有文化建设站,主要负责企业宣传网站建设,企业新闻撰稿,企业文化宣传栏布置、企业诗词、歌曲写作等企业文化建设。“教学结合”即教:企业经常外聘相关心灵讲师对员工进行团队意识培养,生活常识教育等知识讲座。学:结合员工思想道德建设手册,员工自我学习、自我总结,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和企业向心力与团队凝聚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公司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一是重视民主决策。每项改革,每个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参会研究充分权衡利弊,听取和吸收各方面的意见,保证决策的科学性。二是进行内部体制改革。大有为严格深化企业内部体制改革,明确上下层职权,分权到部门、到个人,企业内部职权分明并不断优化;三是完善管理制度。公司对原有制度进行了改革: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岗位的职能职责,任务目标和奖惩标准,设立了专职的制度监察人员,依照公司的规章制度对各部门岗位进行实时监督和考核奖惩。四是凝聚人心的企业理念:勇于创新,是企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时刻虚心学习、大胆创新,是每一个员工的职责。
三、加强私营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企业管理制度,灵活员工职责分配
陈旧的制度导致员工工作缺乏工作动力,固有的体制实行起来不能灵活应对,涉及范围太窄。很多员工认为自己在公司的发展空间小,不能够很好的体现自身的价值。现有市场发展迅速,对于制度应给予相应的改善使之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比如可以融入绩效工资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建立双向沟通的模式,让员工与企业间形成良好沟通
企业对于自身企业文化要有深入的了解,对于员工要给予人性化的管理,不定期了解员工对于企业的看法,并认真的考虑或接纳意见。企业应给予员工更多积极的关注,可以公开的鼓励员工,挖掘他们的潜在的能力。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方能使企业内部运作顺畅,增加企业效益。
(三)共生共荣,建立员工相互帮扶制度
大有为公司人员构成层次相对不平衡,面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有教“有”类,根据员工接受能力,分层次进行教育。可以同时创造企业文化特色如:人本文化特色、整体文化特色等,让员工参与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特色,使企业文化深入人心。
调研中笔者深刻认识到企业文化实质是以企业管理哲学和企业精神为核心,凝聚员工归属感、提高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企业文化运作的一部分,应以人为本、以价值观塑造为核心的文化管理,是对人的管理与对物的管理的有机结合。一个企业具有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组.江苏省非公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调研报告[J].河海大学学报,2004,(12)
制定培训计划,组建师资队伍
为了确保培训项目的落实,街道办发文,成立由街道分管农业和教育的副主任为组长,农村成人学校校长、朱门社区主任为副组长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成校校长、朱门社区主任挂帅的培训项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及一系列管理制度。
学校组建了一支以教材编写专家组为班底的核心师资队伍,聘请金陵科技学院毕兆东教授和社区农业主任王寿荣作为兼职技术教员,成立了一支既符合学历和专业要求,又有丰富的理论素养和厚实的实践经验的校级讲师团,保证了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大大提升了菜农的种菜技能和综合素质。
面向培训对象,充实培训内容
由于培训对象侧重基层,除了社区农业主任和少数技术人员外,有90%是直接从事大棚蔬菜种植的菜农,讲师团结合学员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技术需求等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指导性、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培训计划,教材编写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真正将技术送到最需要的农民手中。
培训内容以实用技术为主,社区300多亩春季大棚茬口生产中,番茄、黄瓜和辣椒的生产面积占到70%左右。从2011年开始,聘请市区级专家技术人员对春季大棚相应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校级讲师团成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将种植新技术送到农民手中。
在培训过程中,注意时间紧贴农时。比如,大棚番茄、黄瓜的播种期一般在二月底至三月底,培训就选择在2月中下旬,使农民在生产前就可以受到系统的培训,并向农户发放培训资料,巩固培训成果,将学到的知识及时运用到生产中去,减少了遗忘,提高了培训效果。在蔬菜换季时,聘请市讲师团毕教授开设换季蔬菜种植技术的讲座,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解决实际困难。
完善培训过程,满足群众需求
由于土地征收后,许多农民转为菜农,他们亟需技术,更缺乏领头雁。我们实施了“三培双带”工程,即,强化对大户、示范户、辐射户的培训,加强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大户带动示范户,示范户带动辐射户,以“传帮带”的形式,吸纳众多菜农参与培训,培养技术骨干和带头人。培训组成员深入农户、田间地头进行走访调研,了解菜农的需求,倾听他们的声音,求得在培训内容、方法上满足他们的愿望,提高培训的实效。
江宁区五朵金花之一的朱门农家,其餐饮业主蔬菜需求主要以自产为主,对他们的培训,力求做到采购蔬菜不出户,且彰显农家蔬菜特色。因此,在培训中要注重培训与试验、示范相结合,除了技术培训外,成人学校安排了4个大棚番茄、黄瓜高产高效示范点,并在播种、定植、开花坐果、果实膨大、采收贮存等关键时期组织农民进行技术观摩,巩固培训效果。另外,建立了2个试验点,开展适宜品种、适宜播期、适宜密度等试验工作,进行技术总结和探索,实现试验、示范、观摩培训的有机结合。
促进培训实效,提高农户收益
项目培训促进了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产业化、市场化,带动了一部分农民从事运输、加工、营销、餐饮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了地方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蔬菜基地完全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各类绿色蔬菜有效地满足了城乡居民对优质、营养、安全蔬菜的需求,蔬菜平价超市的开张,提升了本社区蔬菜的自给率,尤其是淡季供应,有效抑制蔬菜价格的涨幅。随着种植规模扩大,销售渠道还会延伸,辐射到周边蔬菜市场供应,满足更大市场需求。
两年里,我们不断推广新品种,以“干着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的理念开展推广工作,推广的品种有:苏椒、杭椒等辣椒系列;765—茄子;苏青4号丝瓜;反季节蔬菜西红柿、新品种黄瓜、豇豆等。这些新品种产量高,西红柿亩产高达5000公斤以上,辣椒亩产超过1500公斤。去年冬春早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茄子、辣椒、瓜类、豆类产品比常规露地蔬菜提前上市一个月左右,而且去年四五月间蔬菜价格一路走高,给菜农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也挽回了灾害造成的损失。
同时,不断植入新技术,如“大棚+小拱棚”冬季育苗技信,便捷、有效、省时、省力;多品种蔬菜套种技术,节省了土地资源;马铃薯免耕栽培模式运用,既解决了秋季稻草秸秆的有效利用,节约种植成本,还提高了种植效益,据测算,正常情况下马铃薯种植的效益是常规麦油的4—6倍,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种植效益的最大化。讲师团的毕教授还两次为菜农讲解如何防治病虫害,并深入现场察看,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培训后,学员们普遍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以三名典型学员为例:培训前,种菜大户唐金喜种植面积145亩,特色蔬菜有豇豆、茄子、丝瓜、黄瓜等,2010年,保本略亏;培训后的2011年,每亩净增500元左右,纯收入增加72500元;培训后的2012年,每亩估计增收700元左右,纯收入将增加101000元。虽然利润不多,但每年解决了100多人的就业问题。示范户方家明,种植面积6亩,主要特色是育苗、蒿子,培训前的2010年,保本微利,每亩纯收入6000元,3亩共18000元;2011年,通过培训,降低生产成本,每亩纯收入7000元左右,3亩共21000元;2012年,扩大种植面积至6亩,通过培训,再降生产成本,并且营销出路开阔,减少了零售时间,降低了营销成本,每亩纯收入8000元左右,6亩共收入40000多元。辐射户汪忠友,荷花社区人,种植面积2亩,特色有西红柿、辣椒和花菜,培训前,毛收入5万元,净收入3万元,共需180个工日;2011年,通过培训,提高生产效率,只需150工日,毛收入6万元,净收入4万元;2012年,培训后,再减用工人次,只须130工日左右,毛收入6万多元,净收入约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