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设项目管理内涵

建设项目管理内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设项目管理内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设项目管理内涵

建设项目管理内涵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 信息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幅度和速度也随之加快,建筑施工项目作为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重点内容,也在近年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同时实施多个大型建设项目。建筑施工项目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是发挥建设项目投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维护国家经济长期繁荣稳定的关键,对建设项目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管理理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也开始向信息化与集成化方向发展。

一、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内涵

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是以实现建设项目目标为目的,根据目标管理的内容和理念,将现代信息技术嵌入建设项目的建设方式、业务流程、管理方式与组织方式,开发并运用适用于建设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对建设项目从设计阶段到竣工验收建设周期全过程的在信息化环境中进行集成管理,从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加强对项目的执行控制力度。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是项目管理的先进理论与思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体现,强调对建设项目的集成化与精细化管理,其主要包括以下特征。

1、项目信息管理。完整的项目信息是项目管理的基础,项目信息化管理应该对项目信息的管理做到集中化、数字化、完整性、一致性、安全性和可检索性,实现项目信息的集中统一管理和便捷的使用。

2、项目信息共享。建设项目往往涉及多个参建单位,由于项目各参建单位的分散性,使得各参建单位在信息共享与沟通方面存在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项目信息化管理需要实现项目信息在项目参与各方中的共享,使项目参与各方随时随地查看项目信息,并根据项目信息对项目进行管理,从而更好地对项目进行控制。

3、辅助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活动中存在许多重复性工作,项目管理人员往往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完成,信息化管理根据管理理论,利用信息技术将重复性的管理工作程序化,并且利用计算机实现智能管理,可以大大节约项目管理人员的精力,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二、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是近年来顺应建设项目日趋扩大、技术日趋复杂、对项目目标的控制日趋严格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建设项目中引入信息化管理,是促进建设项目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的基本保证,也是我国今后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具有重大意义。

1、促进了工程管理变革。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当代社会最具活力的生产力要素,其广泛应用多引发的信息化和全球化正在迅速地改变着传统工程建设行业的面貌。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以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出现为标志,大大提高了工程管理中信息的处理、存储的效率,也极大地提高了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加速了信息化建造技术的发展。所谓信息化建造技术,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施工,以便于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的过程,其重点是对建造过程进行信息化控制。

3、推进建设企业信息化进程。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要求建设项目各参与方实现信息化客观上对建设企业信息化产生的巨大的需求,进而推进建设企业信息化的进程。目前,建筑业企业正在进行以优化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企业改组和改造,各建设企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达到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高企业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三、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管理观念落后。多数项目管理人员与参建单位在信息化管理方面观念陈旧,很多时候还是依靠传统的管理方式进行,对建设信息的特性与关联性认识不足,制约了信息化管理的实施,同时也降低了管理效率。

2、管理软件功能不全,设计不合理。现有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多数只是实现了项目管理的部分职能,如质量管理、计量支付等;同时,软件开发与项目实际建设过程脱节,没有经过认真分析调查就盲目开发,造成软件不能充分满足项目建设管理的需要。

3、信息化管理无法彻底实施。由于建设项目管理人员与参建单位对信息化管理认识不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信息化管理实施不够重视,无法发挥项目管理系统的作用,同时又没有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导致信息化管理只是一句空口号,并没有彻底实施。

以上分析可知,尽管我国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已经提出很久,但始终无法得到充分实施。究其原因,最根本的就是建设管理人员认识不够,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规划,无法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建设信息有效地提取、划分、处理、沟通,也就导致各种项目管理系统软件形同虚设,同时,在信息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中不注重贯彻实施。

四、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运用的建议

建设项目管理内涵范文第2篇

【关键词】代建制 政府投资项目 传统建设管理模式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基础设施等公共工程项目建设有着迫切的需求,但公共工程项目由国家单一投资、政府组织建设的传统模式难以满足这一需求,且政府对公共工程项目的垄断专营带来的效率低下、管理混乱的问题亟需解决,如何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各地、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逐步建立和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2004年7月国务院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改进建设实施方式”,“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建设实施,严格控制项目投资、质量和工期,竣工验收后移交给使用单位”。这一决定一经便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时,也加快了我国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实施“代建制”的步伐。

一、国内学界对代建制内涵的阐述

代建制是一种由中国本土发源、从地方自发成长起来的项目管理方式,目前仍在进一步实践、完善之中。由于到目前为止尚未出台国家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作为依据,因而人们对代建制的内涵界定众说纷纭,并不统一。以下是国内学界对代建制内涵理解的几种观点。

乌云娜、牛东晓认为,代建制将政府投资无收益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与使用单位分离,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经过规定的程序,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管理公司或具备相应工程管理能力的其他企业,投资人或建设单位组织和管理项目的建设。代建制由政府选择有资质的项目管理公司作为项目建设期法人,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组织管理,促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职能分离,通过专业化项目管理最终达到控制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

尹贻林、阎孝砚认为,代建制是指为了实施对于政府投资公益性项目建设的有效管理,建立科学的责权分担机制,而根据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规定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或其他方式,从具有相应代建资质的项目管理企业或专业机构中选择合格的代建人,政府作为投资人和业主以代建合同的方式,将投资项目实施建设的全过程委托其管理,并支付相应代建费用的项目实施管理方式。

钱寅泉、汪宝国、王仪融等认为,代建制是“建立专业化、社会化的工程建设代建制项目管理模式(工程管理公司),工程管理公司(代建方)受投资方的委托,依据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委托合同,对投资方投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的组织管理”。

胡昱、严竞浮认为,代建制即政府主管部门对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按照使用单位提出的使用要求和建筑功能要求,通过招投标的市场机制选定专业的工程建设单位(即代建人),并委托其进行建设,建成后经竣工验收备案移交给使用单位的项目管理方法。

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特点

代建制是将建设项目委托专业机构管理的一种项目建设管理模式。在我国,代建制主要是指将政府投资项目委托给有资格、熟悉建设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具备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的代建单位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制度。

代建制作为一种新的投资建设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城市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初步总结其创新之处(见表1)。

三、实行代建制的现实意义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行代建制,实质上就是工程建设管理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这也是保证政府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的基本要求,是代建工程实施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实行代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具体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形成市场建设管理竞争机制,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政府投资效率。代建制以招投标形式,引入多个代建单位进行建设管理服务的投标竞争,促进了投资主体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效率和效益。

2、实行代建制后,投资、建设、管理和运营集中于一个大系统的格局被打破。同时政企不分、行业垄断也被打破,要承接建设前期和建设期代建任务必须通过竞争,从而有利于鼓励代建人降低费用、加强投资控制,从而提高工程建设效率和政府投资效益。

3、实行代建制后,可转移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的部分风险,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由于有了专业的建设人,各政府职能部门就可以精简其基建处,削弱其具体的项目建设管理职能,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提供公共行政服务、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维护社会公平上来。

4、有利于发挥代建人专业化管理的优势。代建人作为专业化、社会化的建设管理单位,具备较强的技术、组织和管理能力,并保证其专业化技能和信息得以有效地积累和持续地发展。代建制作为强调专业化管理的建设模式,有利于保证政府投资项目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

四、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虽然近年来国内代建制项目试点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由于推行代建制是对政府投资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尚没有符合我国国情的现成模式可以借用,因此目前仍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没有一个规范的代建制操作程序和完善的管理办法;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界定代建人的资质等级;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法律支撑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简要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制订和完善与代建制相关的法规与政策。法律上应明确代建单位在项目建设中是独立承担责任的法人,是代表政府利益的,要给予其相应的权利;明确与建设风险转移相应的法律依据,代建单位在工程竣工验收前风险自担;明确具体的工程考核标准和监督制度;明确实行担保和保险的制度。

2、政府要加强对代建人的监管,进一步规范决策机制。在政府投资管理中,要加大前期工作的力度,逐步推广全过程代建模式。要加快培育规范代建制市场主体,建立责权分明、制约有效、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不断提高投资效益与管理水平。

3、培育代建市场,规范招投标市场。大力发展工程咨询业,从质量和数量上加强综合性的工程管理公司的培育,早日形成代建市场。进一步加大政府的采购力度,全面推行招投标制度,通过公平竞争,选择技术力量雄厚、装备先进、管理水平高的代建机构。

五、小结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是指将政府投资的非经营性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与使用单位分离,政府选择有资质的项目管理公司作为项目建设期法人,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组织管理,促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职能分开,通过专业化项目管理最终达到控制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代建制的实行有利于建设市场的完善和扩大开放,有利于工程建设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更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解决效率低下和人、财、物资源的浪费,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但是在推行代建制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这就要求有关参与各方努力地转变观念,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逐步提高认识,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良好的代建队伍,创造一个健康、公平、竞争的代建市场。在实践中冷静思考,认真研究和总结经验,用市场经济的思维来解决项目代建制推广中出现的新问题。通过实行代建制,努力改善建设市场环境,推动我国建设行业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乌云娜、牛东晓: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制理论与实务[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2] 辽宁立杰咨询有限公司:项目代建制的制度、管理与实践[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 尹贻林、阎孝砚: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理论与实务[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4] 宋建辉、李纯涛、张震:“代建制”在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探索[J].建筑设计管理,2007(1).

[5] 韩同银:对政府投资工程实施“代建制”相关问题的探讨[J].建筑经济,2007(1).

建设项目管理内涵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规划;实施

1 引言

随着我国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多,对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管理方式存在诸多弊病,已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的要求。建设单位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开始着手转变管理模式,推进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同时建设单位应提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并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从根本上解决过去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作用

2.1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概念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是指在目标管理的内容和理念的基础上,以建设项目传统技术为依托,在建设的方式、管理组织、流程等方面加入现代信息化技术,同时创新管理方法和模式,使建设项目的整个流程都实现信息化,进而高效、有序的完成建设项目的目标。

2.2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的作用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改革过去施工管理中的不足,完善工程管理方式。传统的以人为主体的管理方式显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病,为改变这一现状,国内很多企业内部加快了在项目管理方面改革的步伐,开始把信息技术融入项目管理中。现代的信息化技术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使整个项目组织置于信息化管理方式之下,促进了项目信息的高效传播。(2)促进了建设技术的信息化。如今,随着建设成本的不断增加,建设单位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工程质量不断降低,因此,增加建设项目中的技术含量,成为建设单位的共识。现阶段把信息技术融入建设技术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仅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程质量,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今后,建设单位应有意识发展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竞争力。(3)促进了企业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项目要求参与者及时把握实时信息,因此,现代建筑企业内部不断优化管理结构,不断加快信息化管理的节奏,使企业内部实现了管理的规范化,这也无形中促进了现代企业信息化改革的进程。

3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规划与实施

3.1 系统规划

在系统规划阶段,首先是确定项目的实际情况,如项目目标、项目环境及现行系统的状况。其次,对企业内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同时考虑阻碍新系统开发的条件和开发新系统的优势、可能性。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和各方面的条件,确定开发方案,并核查这些方案的可行性。在方案审议通过后,编制成任务书,并组织人员实施新系统开发计划。

3.2 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阶段是整个系统开发的关键环节,其任务是分析调查现行系统,指出现行系统的缺点和局限性,并对其业务流程进行详细描述,初步确定新系统的开发目标。在现行系统的基础之上,确定新系统的逻辑功能设计方向,同时初步建立逻辑模型。

3.3 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阶段又称为物理设计阶段,分为总体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总体设计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分析阶段的逻辑模型,结合实际要求,对逻辑模型的具体技术方案进行总体分析设计,其次是对系统的各个环节的具体功能进行设计。

3.4 系统的实施

系统的实施是指实施新开发的系统,包括购置合适的设备、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程序编写等过程。

3.5 系统的运行和评价

即对已经运行的系统进行维护及评价,要及时记录系统的运行情况,对系统进行修改和评价工作,此外,还应对其进行推广等工作。

4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案例分析

4.1 案例概况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农业基建项目信息化管理,并在意识转变制度建设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农业部以农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实施为“抓手”和“着力点”,大力推进农业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进程,对我国各地深入推进农业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现以农业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为例进行分析。

4.2 农业部农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我国农业部曾明确提出建立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并投入运行,而且配套开发了“农业建设项目答疑服务平台”、“农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员交流平台”、“农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短信平台”,设立了技术支持部门,有专人负责系统日常管理与维护。目前,农业部基本建设项目实现了在信息系统内部的申报、评审和批复,以及进行投资计划管理、实施管理、验收管理、资产移交管理的统计分析等,基本覆盖了项目管理全过程。

4.3 农业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规划与实施

4.3.1 农业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基本条件

开展农业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是一项科学系统的工作,要对照农业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内涵和基本特点,审查是否具备了基本条件,即是人才基础,要有一批既具备系统农业建设项目管理知识,又能熟练使用信息网络的专业人员,同时,相关主管部门应设有相对独立的技术支持机构,保证信息化管理工作稳步推进;二是运行平台。要设计开发农业建设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并配置可满足需求的各项软硬件设施,确保信息系统可高效稳定运转;三是运转机制。要建立农业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机制,包括培训机制、监督机制、纠偏机制、反馈机制、考评机制等。

4.3.2 农业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实施步骤

按照现代管理学基本方法,结合农业建设项目管理实践,开展农业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应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调查研究。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调研方式,开展农业建设项目现行管理调查研究,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以及开展信息化管理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初步达到统一认识、目的;二是试点试行。在调查研究基础上,选取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或项目作为项目信息化管理试点,在实践中探索解决农业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三是全面推广。在事权范围内,全面推进农业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并围绕需要,进一步加强设施建设、机制建设、队伍培训,保障信息化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四是考核评价。及时开展农业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考核评价,并将考评结果充分应用到项目绩效管理投资安排决策等方面,使之成为做好农业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抓手”。

5 结束语

信息化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项目管理方式,在我国基础建设投入持续增长与建设项目管理要求逐步提高的形势下,要提高建设项目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就必须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运用最新项目管理理念,健全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式,积极推进我国建设项目由传统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变。

参考文献:

[1]杨增辉.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的规划与实施[D].中南大学,2011.

建设项目管理内涵范文第4篇

(1)根本导向问题。在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如果内部协调不力、没有形成合力,则最终很难完成信息化建设项目。这就必须要求项目管理组织必须明确工作基本准则和导向,在项目管理全过程都必需加以强调,否则,对项目管理的进度和成效将有极大的影响。(2)组织结构上的问题及其解决。作为项目管理的组织保证,项目组的组织机构对项目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组织结构是项目管理的骨架,其功能是沟通信息、协调矛盾、控制进度、维持运转和指挥决策等。作为一个日常生产经营工作任务较重的农业企业,不可能成立项目式的项目管理组织,该项目的管理组织成员是由各部门抽调搭建成的,项目的项目组是矩阵式的组织构架,矩阵式组织构架既有项目组织注重项目的特点,而项目成员又是某一职能部门的成员,从而造成协调上的不利因素。

二、信息化建设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保障措施

1.农业企业必须做好业务流程的再造和完善。(1)流程重组的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分析设计阶段及实施阶段。首先是项目的初始阶段。这时应明确项目的内涵及意义,并由项目团队将需要改进的流程与企业的经营结果如提高利润率、降低成本等直接联系起来,使企业认识到改进流程的意义。然后,正式进入流程的分析及设计阶段。先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列出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找出现状与理想之间的差距,并在其中架设桥梁。然后据此设计出流程的各个步骤及衡量的标准。最后,提出从现状转化到理想状态的实施计划。最后,是流程的实施阶段。设计完流程并非万事大吉,实施阶段是关键。在这一阶段,要先定义实施的组织结构,与相关部门及员工沟通,并提供培训。(2)在流程改造的过程中,有几点关键因素必须注意:一是必须有高级管理层的支持,二是最好是由相关部门的代表设计,而不是完全依靠外力,这样才能保证新流程容易被接受、可实施性强。

2.组织结构上的问题及其解决。(1)在企业内部必须明确信息化建设项目负责人与企业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职责,确保项目负责人与职能部门负责人之间的权利平衡。在矩阵式项目组织结构中,项目组成员一般接受两方面的领导:项目组负责人和原所属部门负责人,一般情况下,成员对所属部门负责人的忠诚度更高,因此,必须明确项目组成员在项目组内部的汇报关系,这样有助于项目组成员对项目责任心的建立。(2)有效沟通和调节双方矛盾。为了确保项目在时间、资源、效能上的合理平衡,项目组负责人必须与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沟通,除了让职能部门负责人站在公司全局的高度上理解和认识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重要性,项目组更必须帮助职能部门负责人充分了解项目各阶段所处的环境、工作任务、对资源的需求、项目进展等等,从而使职能部门对项目组和项目有充分的认识,了解项目的资源需求,从而帮助项目组的工作顺利进行。(3)确立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机制。在项目管理的实际工作中,随时都会遇到项目组和职能部门之间的矛盾,要注意到,不是所有的矛盾都是容易解决的,或者说不是所有矛盾都是可以通过沟通解决的。当两者的矛盾难以解决时,必须有一个机制来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性,这就从机制上确保了项目管理工作的优先性,从而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结论

建设项目管理内涵范文第5篇

一、公路建设项目的意义

公路建设是一个国家主要的基础建设部分,只有交通便捷、道路畅通了,社会生产才能有序进行。公路建设项目一般是指,建成后可以发挥其使用价值和投资效益的一条公路,一座独立的大、中型桥梁或隧道。安全、便捷、舒适的公路交通是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础保障和动力。因此,公路的建设、公路网的完善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作用十分巨大,不仅会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强的拉动性、带动沿线的经济增长,还会在政治、文化、教育、环境等各个社会生活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随着国家对公路建设项目投资的增大,如何能更好地实施公路建设项目,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对于我们人均资源严重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公路建设项目在实施中,面临着诸如建设质量、成本、安全、施工环境等方面的各种挑战,如何在面对挑战的同时更好地去工作,更好地对公路项目的实施进行管理,成为公路建设者的一个关键问题。众所周知,目标确定后,人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参与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资本的效能。就整个项目实施而言,只有管理者的思想上去了,项目的顺利实施、科学推进才能成为现实。只有管理者的思想觉悟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防止偷工减料等现象的发生,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做到公路建设项目按照时间节点如期竣工,及时投入使用,造福于社会。

三、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方法

(一)搞好任务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励作用

为实现任务教育的目标,要着重讲清四点:一是单位党委对该项目的重视情况,以此来激励全体管理人员做好工作。二是项目建设给单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激发管理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增强管理人员为单位作贡献的荣誉感。三是项目管理对项目建设的重要性,激励管理人员积极投身工作。四是管理者个人要搞好项目管理,既让单位党委看到管理者较强的工作能力,又能充分体现管理者的个人价值。

(二)搞好思想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要想为项目建设服务,就要结合管理者的业务工作一起去做。否则,就不能充分发挥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引导管理人员进一步强化“三个意识”的工作,尽快实现“三个转变”。一要进一步强化面向意识。要从传统的靠领导指示干,转变为主动去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难点问题。过去,施工单位找上门“求”我们解决某一方面问题的次数较多,这说明我们“走出去”、主动服务的意识还不够。因此,要贴近项目现场实际,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强化面向意识的首要位置。二要进一步强化成绩意识。公路建设项目具有点多、线长的特点,有时一项工作任务需要多人去做,虽然安排人手足够,但因责任划分不明确,造成龙多乃旱的局面。即使最终工作能够完成,在工作人员全部“吃大锅饭”的环境下,参与的所有人员就会被动工作、不积极,有问题去协调,没问题时不考虑,对工作没有预见性。三要进一步强化素质意识。要做好项目管理,就要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工期,就要在提高管理人员的个体素质上下功夫。除正常的监督学习外,还要紧紧抓住例会、碰头会、点评会等机会,从点滴入手,提升管理人员素质。同时,还应该做好一人一事工作,即从思想上、生活中与工作中每一个细节、情感上真诚对待每一位管理人员,切实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听取管理人员合理的建议,促进管理工作和谐发展。

(三)搞好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严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