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事工作意见和建议

人事工作意见和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人事工作意见和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人事工作意见和建议

人事工作意见和建议范文第1篇

首先,我从自己的角度谈一下对工作的认识和自己的规划。我之所以选择,源于自己对资本市场,尤其是一级市场的热爱。在我心里,买方项目经理是一个门槛很高的职位,不但需要对行业深刻的解读,对财务娴熟的运用,还需要运筹帷幄的谈判技巧和资源整合能力。作为地方龙头国企的控股公司,在资源嫁接整合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一点从源源不断的项目来源和充裕的投资资金上可以看出来。因此,给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剩下的就是尽己所能,不断进步实现梦想的同时为公司创造利润了。

短短一个月,我先后多多少少接触项目,行业跨越教育、旅游、医疗,业务类型涵盖股权投资和资产重组,目前主要辅佐经理从事医疗行业的投资。医药行业是一个专业化极强的行业,对生物、医学专业知识要求较高,同时,也是个被严格监管的行业,也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有一定解读。基于以上经历的认识,我给自己在工作上提出了几点要求:

一、用“匠人精神”做行研。用心专研、学习、关注相关行业;

二、乐于请教,向周围同事不断学习;

三、不盲从、对投资项目有自己看法

对于部门的内部管理,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拙见。既然部门是为成立公司所搭建,就应当像公司一样搭建内部管理架构。建议部门内部按照前台(业务)、中台(运营)的结构搭建,业务类分设投资岗和融资岗,运营类设立运营管理、风险控制、投后管理三岗位。每个岗位系列可设SA(经理)、Analist(分析员)等层级。组织架构的搭建可参考PE,投行、咨询类公司常用的MD体系。

对于目前部门项目管理,可采取设立节点、任务下沉的方式。根据项目的特点在启动时便设立相应关键时间点,把时间点内具体的任务下放给项目经理控制。

部门目前投资行业主要是大健康、教育以及能源材料。个人认为,在选择行业时应当结合自身优势、区域特色和宏观发展。部门未来应当是做立足四川、重点西部、辐射全国的PE.因此。结合川、渝的发展,部门在做好大健康、教育、能源的同时,可逐步扩展至消费升级和高端制造两块。在业务层面,可采取投行+PE模式,投行业务一方面可利用政企关系优势做通道业务,另一方面按可涉水非牌照投行类业务(FA).

为了树立自己品牌,除强化业务的同时应当做好对外专业、统一的形象宣传。例如使用同种风格的PPT模板、邮件地址。

人事工作意见和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秘书;教学管理;高校 

 

一、高校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教学质量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秘书是系级教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实施者,各项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安排者,作为联系教师和学生、教师和教师,系与系教学工作的桥梁和纽带,渗透教学计划管理、运行管理、质量管理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因此其地位独特,作用不容忽视。 

1.助手参谋作用 

教学秘书直接管理教学事务,获取信息快捷而可靠,可以尽快纠正教学过程中执行任务的偏差,不仅协助系主任处理系里的具体事务,如教学工作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落实与检查、评价与改进等,还应该积极调查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方案、采取新措施,主动为领导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在必要的情况下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系领导的决策创造条件,起到参谋的作用。 

2.组织协调作用 

教学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在这个蓬大而又相互牵连的网络中,教学秘书处于枢纽位置。在教务管理工作中,教学秘书负责组织、落实各项教学工作,教学主管领导的工作一般是决策性、全局性、统筹性的,而面向广大师生的、具体的工作却由教学秘书直接管理和落实。如排课、调课、征订教材、落实教学计划、安排各类考试、学生成绩管理、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查、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管理、核算教师工作量及教学津贴等等,都要由教学秘书组织完成。同时,由于教学管理的许多活动呈现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教学任务的完成是由许多部门共同完成的,教学秘书也是教师、学生和教学职能部门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具有上传下达、协调左右、互通情况、沟通信息、改善关系、合理统筹的作用,其协调职能发挥得好坏将对系(院)的教学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协调不好,就会造成混乱,或者导致矛盾,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3.服务保障作用 

管理也是一种服务。教学秘书从事的工作是教学行政管理即教学管理,是对教学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是系(院)级教学秘书的一项日常性的工作,也是教学秘书工作的重点所在,其主要目的是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学秘书扮演的是“服务教学、服务教师、服务学生”的角色,应该加强与教师、学生的沟通,主动为广大师生着想,及时反馈教学信息,切实做好本职工作,真正把服务落实于各项教学管理工作中,为日常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如:教师的教学工作进度、课堂教学的考勤和质量监控、教学工作量的核算、教研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试成绩的及时记录;学期中和学期末做的教学工作总结,考试后的教学质量分析等,教学秘书都必须熟悉掌握,并组织力量,合理安排,切实实施。 

二、关于做好教学秘书工作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教学秘书不只是“收发员”、“通信员”、“勤杂工”,必须认识到其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有人说:“教学秘书是半个系主任”,此话不无道理。因而,作为教学秘书不应存在自卑感,要充分发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教学秘书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1.创新理念,提高认识和服务意识,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 

理念创新就是指从事教学秘书工作的人员要冲破长期以来部分人的偏见,热爱本职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系教学秘书放弃了所学的专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管理工作上,与同期从事专业的教师相比,他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部分高校的领导缺乏对教学秘书工作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轻视教学秘书在基层教学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学校在教学秘书人员配备、业务学习、岗前培训、工作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不够重视,在客观上造成从事教学秘书工作的人员有自卑心理,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也不安心自己的工作,寻找机会离开原工作岗位去谋求自身的发展。这种境况要求在学校解决其自身存在问题的同时,高校教学秘书必须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认清自己从事的工作在高校生存和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忠于职守,在教学秘书岗位上不计较个人得失,乐

于奉献,全心全意为党的教育事业服务,真正担负起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担,通过出色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2.加强学习,提高管理水平和综合能力 

教学管理既是行政管理,又是学术管理。教学秘书首先要熟悉本单位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体系,了解各科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熟悉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才能及时协助系领导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当好领导的助手、参谋。其次,要学习管理科学知识,尤其是教育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的专门知识,只有具备了这方面的知识,才能建立紧跟时代脉搏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实现“内行”管理。最后,教学秘书要协助领导管好教学工作,除具备相应的业务知识以外,还要具备较强的综合、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必须不断地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掌握网络信息、数据库操作、文字处理技术等,以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 

3.创新工作方法 

科学的工作方法是教学秘书顺利完成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也是教学秘书工作能力强弱的重要体现,有了科学的工作方法,教学秘书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教学秘书工作的特点看,配合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其工作方法必须实现创新。第一,教学秘书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做好服务性、辅、协调性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敢于突破条条框框,努力探索教学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思路,做到与俱进,不断提高。第二,在掌握教学管理规律的基础上,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第三,理清头绪,分清主次,集中汇报,重点处理。第四,必须有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任何时候都不可有丝毫的疏漏和懈怠,做到静心、耐心、细心。第五,要深入教师和学生中,一方面了解他们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另一方面有些常规性的工作可以交给他们去做,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师生工作的积极性,又减轻教学秘书的工作压力;第六,在教学管理各环节上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行“电子教务”,即一些临时性的事务通知,及一些教学管理文件,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出去,师生都养成从校园网上查看教学管理信息的习惯,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快捷、更高效。 

人事工作意见和建议范文第3篇

近日,福建省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福建省委九届十次全会、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及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2013年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研究部署2014年工作。福建省副省长徐钢出席会议并讲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钟维平主持会议并作工作报告。省直有关单位领导,福建省人社厅、福建省公务员局、福建海峡人才市场领导,省直单位人事(干部)处负责同志等在主会场出席会议。

钟维平厅长在工作报告中要求,要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福建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对人社工作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明确要求,准确定位,立足岗位,主动作为,注重协作,及时跟进,大胆探索,努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推向深入。一是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二是加快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三是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四是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五是进一步健全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六是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七是加强系统自身建设。

会上,徐钢副省长在肯定过去一年全省人社工作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指出,重新组建的人社部门工作要创新思维方式,树立人社部门是“经济部门”“民生部门”“改革部门”的理念,激发人才活力,促进人力资本与经济要素高效融合;统筹兼顾不同阶层利益诉求,完善和维护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和长期、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职能,抓住事关长远的一系列问题,做实基础性工作。

徐钢副省长要求,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之年,要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主线,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配置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人群就业服务工作,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要进一步推动养老、医疗保险全覆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社保资金监管。要完善人才工作推进机制,优化人才使用和服务机制,建立人才统筹发展机制,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要进一步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创新公务员管理机制。要加强安置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安置任务。

(福建省人社厅)

人事工作意见和建议范文第4篇

一、工会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师德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引导教职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教育工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和优势,利用各种方式引导和促进教职工自身素质的提高。学校工会要随时把握教职工的思想脉搏,掌握疑点和热点,定期不定期地召开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听取他们不同的意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困难和要求,能解决的问题坚决及时处理,不能解决的也要及时向教职工解释,以取得他们的谅解。

第二,加强教师的凝聚力工程。学校工会要积极开展文明组室创建活动,激发广大教师的集体荣誉感,树立文明规范的良好意识。除了配合学校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之外,还要精心组织教职工合唱团、舞蹈团、棋类、教工之家等精彩活动,进一步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使广大教职工知行结合、同心同德,增强献身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树立师德榜样,营造有利于师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先进典型的事迹体现了优良教风,反映了当代先进人物的理想追求和精神风貌。要运用各种传媒、渠道,特别是教师节的庆祝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组织全体师生员工学习师德榜样,通过典型来引导、带动全校的师德建设,在浓厚的尊师、爱师、学师、促师氛围中,使教师受到关怀、鼓舞、鞭策、激励,更加安心本职工作,热爱教育事业,为培养人才多作奉献。

二、工会在促进教职工综合素质提高中的作用

教育工会有自身的特色,教师肩负着“育人”的神圣使命,面对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要求,广大教师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了时代的发展和自身的知识之间所形成的越来越大的差距,所以,想方设法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工会工作的“第一要务”。

三、工会在推进学校改革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要发展,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创新。而改革发展措施、制度的出台和实施,都必须得到工会组织的大力支持。学校“教师考核方案”、“绩效工资的分配”等重大改革措施的制定,首先应通过工会了解教职工对改革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制订改革方案,提交教代会;工会要发动教职工围绕方案提出议案,然后提交教代会表决通过,学校组织实施。通过教代会通过的方案,教工欣悦执行,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推动学校改革的发展。

四、工会在加强校风建设中的作用

学校校风是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是师生员工言行举止的准绳和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对学生的培养和成长起着极为重要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学校在校风建设中,工会组织要积极参与学校有关制度的制定,组织教职工参与促进校风建设的各项活动。我们发动全校教职工开展了“学校发展五年规划”大讨论,还同党支部组织开展了“我是人民教师,我奉献”的演讲活动,提出了“我是二中人,二中以我为荣”的人格品德和人格形象要求。通过这些教育活动,教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五、工会在民主治校制度中的作用

学校工会要全面贯彻上级关于“校务公开”的意见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学校校务公开,开辟校务公开栏,定期向全校教师全面公布学校党建、财务、职评、教学、招生、岗位聘任、经费开支、评先等学校整个工作运转的情况。学校工会还应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倾听老师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六、工会在校园文化中的作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需要,更是提升教育内涵、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工会可开展“教工教研组排球赛”、“教工乒乓球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形式各异的年级组活动;同时应定期走访、看望离退休教师,对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七、工会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

人事工作意见和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职业教育 教学改革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最有效的途径。工学结合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工学结合的实质是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学习的内容应与工作任务一致,在专业教育的过程中完成职业化的基本训练,这种训练的基本方法是“教学产”一体化。校企合作是实现工学结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也是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措施,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职业教育应当遵循的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探索和实践,使我院在密切与企业合作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制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工学结合课程并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强化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教学管理等,将机电工程系建成安阳职业技术学院一个品牌。

一、现状分析

我院在安钢职工大学基础上创建,有得天独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基础。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通过企业的参与修改教学计划,改革课程体系,为普招的学生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学院现有一部分实习基地,但是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来说还不够,必须增加实习设备和实训基地,尤其是更多企业参与的实训基地。

二、改革内容

1.在我院,机电工程系试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和实施,完善教学计划。

2.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转变。

3.结合新校址的建设,完善我系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4.积极开展学生通过半工半读,实现免费或低费接受职业教育的尝试。

5.以就业为导向,部分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参与校外生产实践,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三、改革目标

1.改革教学计划,加强实践环节,保证至少50%的实训和实习时间。

2.以工学结合为基础,开展顶岗实习工作,加强实习管理,保证实习效果。

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在机电工程系逐步展开,实现与安阳市5~10家企业、河南省内5~10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实质性开展工作。

4.完善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四、实施方案及实施方法

1.牢固树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要认识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

2.紧贴区域经济需求,对开设专业进行可行性实训调查。

3.选择一批设备工艺先进、管理水平高、适合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发挥学生创造力的优秀企业,学院与企业订立合同,以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机制和形式开展高职教育,依靠企业建立、巩固和发展校外实习基地,为高职学生提供必需的实习场地和毕业环节课题等,让学生接触企业的生产实践或工程项目,熟悉现代化生产工艺,并掌握先进的技术与设备,缩短“过渡期”,使学生一毕业就能直接顶岗。

4.机电工程学院与行业企业专家紧密结合,成立“专业委员会”,共同审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及实践环节内容和学时的安排等,使教学计划突出高职特点,更能适应行业的实际需要。实践环节占教学总学时的近50%。

5.模拟企业生产现场环境开展实践训练与技术培训。采取校企一体、产学协作的方式共建校内实训基地。针对机电专业的特点,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实习、实验设备。考虑学校实习、实验环境和企业生产环境的有效接轨,力求学校实习、实训的环境氛围接近现代企业的生产环境氛围。

6.充分利用企业、社会的职业技术鉴定资格权限,为高职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资格及岗位等培训与考核创造条件。

7.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以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

8.培养与引进并举,专职与兼职结合,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是形成在本专业(行业)中具有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队伍。(1)学校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制订教师进修培训计划和评估标准。要鼓励教师主动下企业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2)组建“校企互通、动态组合”的兼职教师队伍。拓宽兼职教师来源,建立校外兼职教师数据库,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上课。形成一个良好的培养、选拔、引进和科学的管理机制。

9.针对工学结合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工学结合”对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信息反馈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

五、取得的成果

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通过本项目的有效实践,极大地缓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矛盾;有效地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积极地推进毕业生就业,达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

1.使专业培养目标贴近一线需要,推进就业。校企合作通过学校与企业间的交流,在生产实践中帮助学生把学到的书本知识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学生在企业参加生产实际工作,掌握生产设备的操作,熟悉专业知识及行业背景,通过校企合作,因地制宜地为社会培养需要的紧缺人才。

2.促进教师深入一线,提高“双师”素质。教师深入企业第一线,能及时了解就业形势,明确办学思路;能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对所需人才规格的要求;能把掌握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提高自身工程技术实践素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3.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让学生置身真实生产一线环境,加强能力训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另一个作用,是为学校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学生能在生产一线真实的工程、技术环境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在实践中学习,掌握技术、提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