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基础决策

管理学基础决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基础决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学基础决策

管理学基础决策范文第1篇

一、从会计学的发展来看

会计学是随着经济管理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人们总是很关心其拥有的财富及变化情况。从原始会计到官厅会计,再到现代会计,经济管理的需要始终是会计发展的动力。

复式簿记之所以产生于十四五世纪的意大利,是因为当时的商人、冒险家和银行家们需要借助账目来管理借贷关系、计算损益并在合伙人之间进行分配。工业革命发生后,为了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尽早收回在固定资产上的投资,折旧会计才从无到有、从粗糙到精致地逐步发展起来。同样,为适应管理上对成本计算精确性和成本控制的需要,原在账外进行的成本计算被纳入了复式簿记体系,形成了成本会计,也完善了财务会计。20世纪30年代以后,由于社会各界对“自由放任”的会计实务提出了不少批评,甚至将经济大萧条归因于会计信息的虚假,因此,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由会计职业团体或政府制定会计准则,规范会计实务。这充分表明会计不但对于微观管理有用,对于宏观管理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然会计发展的动力根植于经济管理,作为反映会计实践客观规律的会计学就必然深受管理实践的影响。管理学是关于管理的本质和管理的发展规律的科学,因此,管理学也应当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从管理学的发展来看

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一般认为产生于20世纪初。此后,管理学的若干重大突破和重要学派都对会计学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1911年,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论述了“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后来发展成为标准成本制度和预算控制。管理学中的行为科学流派形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它从“复杂人”的假设出发,研究了需要理论、期望理论、领导理论等。相应地,在会计领域产生了责任会计、行为会计等,并大量地运用行为科学学派的研究成果。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创立了决策学派,提出了“管理就是决策”这一著名论断。不同的决策需要不同的成本数据,企业内部管理需要不同于对外报告所用的方法来计算成本,于是变动成本法应运而生,并成为决策会计中分析和控制成本的重要手段。现代管理学中的数量学派主张用数学模型解决企业管理问题,它对会计学发展的贡献表现在建立存货控制模型、销售预测的线性回归模型等方面。质量会计学直接体现了质量管理与会计学的有机结合。正是由于当代管理理论“丛林”式的发展,才使会计学形成了今天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庞大的体系。

三、从会计的职能来看

按照马克思“过程控制与观念总结”的论述,我国学者把会计的职能概括为“核算与控制”两个方面。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核算主要是指事后核算,也就是记账、算账、报账的总称。但即便是这种狭义的“核算”,也绝不可能脱离管理而存在。核算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同时它又为其他管理提供有力的帮助。比如,成本核算提供了成本的结构及其变动的信息,对外可作为制订售价的依据,对内则是成本分析、考核、控制等的前提。管与算从来就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管算结合,算为管用。现代会计的核算职能还包括事前和事后核算,这样,会计就参与到顶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各项重大的管理活动之中了。

控制是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会计控制是对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方向、流量、时间以及结果等所进行的规划与调节。它包括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与事后考核和评价。显然,会计控制是一种综合性的企业管理活动。要搞好会计控制,必须遵循管理学揭示的客观规律。

有人认为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与监督”。对于“监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否成为会计的一项基本职能,理论界尚有争议。笔者认为,会计监督是通过会计工作的记录、计算、分析和检查来实现的,是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检查、督促的一项管理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等方面的监督,促进各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会计监督也是一项管理的职能。

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会计还有其他的职能,如参与决策。会计决策可以理解为对会计原则、理论、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其实质是为了以最适宜的反映来实现最有效的控制,在管理总体中发挥会计的最大作用。广义的会计决策是指会计人员为了解决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把握机会而制定和选择活动方案的过程。一般认为,会计人员仅处于参与的地位,着重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分析决策的经济可行性。会计职能的发展也说明,会计是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既然会计的核算、控制、监督、决策都是一种管理的职能,那么,管理学成为会计学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自然而然、不言而喻的了。

四、从会计学的理论体系来看

现代会计包括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提供信息的目的和方式不同。

财务会计中包括许多管理学的内容。例如,现金内部控制上应当坚持职责分工、定期换岗、收支两条线、发票收据连续编号等原则,目的是使会计人员互相牵制、以利稽核;会计上采用永续盘存制,在财产清查的基础上进行账实核对,可以及时发现资产的被盗、变质、毁损等情况,加强管理;会计的凭证审核、试算平衡、账账核对、账证核对等,既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也是对有关凭证反映的经济业务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对有关账户所记录的资产、负债等的真实性进行验证。上述这些都是管理活动。

管理会计主要包括决策会计和责任会计两大部分,其核心是决策会计。管理会计的创建和发展,本身就是为了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充分体现了会计与管理的高度统一。现代管理学认为,管理的重心在经营,经营的重心在决策。因为经济发展要求企业管理必须合理化、科学化,对外部环境要具有灵活反应和高度适应的能力。如果决策失误,那么执行中的内部管理工作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决策会计正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大量吸收管理学的科学成果而形成的,并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随着高新科技迅猛发展,信息社会、知识经济的出现,管理会计中又出现了引人注目的作业成本制和成本企画。作业成本制既包括成本计算也包括作业管理,成本企画既继承了传统目标成本制的优点,又与零库存、零瑕疵的适时弹性制造系统融为一体,它们都充分地表现出会计的管理属性。

五、若干问题辨析

管理学是20世纪初才形成的,在此之前能说管理学是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吗?作为会计学基础的是什么管理学派?会计学的管理学基础与经济学基础有无冲突,它们的关系如何?对此笔者认为:

1.管理思想的萌芽不迟于会计思想。而且,现代会计主要包括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而“管理会计”这一术语在1952年世界会计师联合会上才获得一致认可,由此管理会计学才真正成为一门学科。

2.作为会计学基础的管理学是一个体系,既不是其中某一派,也不是所有的管理理论都可以直接引用到会计学中来。

所谓“理论基础”,强调的是管理学为会计学提供研究思路、理论前提和方向等;同时,也不否认会计学的发展又反过来充实了管理学的内容,验证了管理学的某些原理。

管理学基础决策范文第2篇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宏微观经济学》是高校管理类研究生的通开基础课,对管理类研究生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与经济学研究生的经济学课程存在显著差异。分析了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

关键词 :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3.015

*基金项目:武汉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学科通开课《宏微观经济学》建设项目资助

收稿日期:2014-12-16

经济学在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社会和市场中理性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商学院的学生,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经济学(宏微观经济学)一般都被设定为必修课程,这一课程设置是非常科学合理的,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将会奠定坚实而持续的理论素养基石。武汉大学向来注重对学生的复合型培养,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上,鼓励宽口径、多学科、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硕士)的通开课,《宏微观经济学》被设置为最为核心和基础的课程之一。这既是基于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特征与功能的考虑,更是出于对当前社会及市场对研究生毕业生的学科背景需求的回应。《宏微观经济学》在武汉大学管理类研究生课程体系中开设已有较长时间,在给管理类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经济学思维素养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方面的问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作者基于长期的教学经验及思考,结合研究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对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本课程教学的改革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全国同类院校的教学改革产生些许启发。

1 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宏微观经济学》的必要性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系统学习《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其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经济学的特征与作用

经济学,是经世济民的学问,对于科学揭示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内在规律和正确理解人们的行为,具有深刻而独到的指导作用。清华大学钱颖一认为,“现代经济学代表了一种研究经济行为和现象的分析方法或框架”。具体来讲,经济学研究的焦点问题主要是各种间接机制(如价格、激励)对经济人行为的影响,并从“均衡”、“效率”、“福利”等视角展开分析。这些分析视角与方法,能使学习者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保罗·萨缪尔森在巨著《经济学》中提到,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他们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进行分配。另一位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则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财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因此,经济学对管理类研究生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对自己和别人作为理性个体的思考上,更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如何解决用稀缺资源满足无限的需求方面发挥重要的决策指导功能。

1.2 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

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关系,也要求管理类研究生必须重视和学好经济学课程。尽管经济学与管理学表面上泾渭分明,在大多数大学的学科设置上都将两者分开(如设立独立的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但经济学与管理学的关系超乎了一般意义上的学科关联,其内在的学科精神与追求是一致的,即都致力于解决社会稀缺资源的利用和配置,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一方面,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基础,管理学是经济学的实践应用的产物。尽管现代管理学已经吸收了诸多学科的精华,成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但几乎所有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专家都认同经济学是管理学的学科基础,离开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管理学的学科大厦将不复存在。只有深刻认识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的密切联系,才能正确理解管理学中的许多理论与原理的真正内涵,也才能真正理解和接受管理学的实践行动要求,提升组织管理绩效。

另一方面,管理学是经济学实践化的产物。作为一门理论性的学科,经济学研究注重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重视解答“是什么”以及“为什么”的问题,而管理学研究的主要是“如何做”的问题,注重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而经济学更重要地具有指导作用。如经济学家探讨的问题更多的是经济运行规律、经济现实分析及发展趋势等,而管理学者和管理实践者探讨的是企业或其他类型组织管理者应该如何行动。但是管理学关注问题的解决时,又离不开经济学理论的支撑和指导,这是许多经济学背景的毕业生后来成为知名企业家的内在原因之一。

此外, 经济学还为管理学提供了分析方法借鉴。钱颖一提出,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视角、参照系或基准点和分析工具。现代经济学理论的训练应从这三方面入手,而审视当前的管理学教学和研究, 也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这些分析方法和工具。只有掌握了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研究生, 才能运用和拓展这些方法, 去分析和研究管理领域的问题。

所以,管理类研究生开设《宏微观经济学》,既有学科关联的要求,更有从理论到实践的必要,开设好这门基础课程,对于提升管理学研究生的培养水平,具有决定性意义。

2 当前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现状与问题

尽管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基本都开设了《宏微观经济学》,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重视,也没有建立大致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即便是管理类研究生群体,由于不同细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征的差异,也并未形成对本门课程的统一理解。结合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实际,发现在当前该课程教学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需要引起主讲教师与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

2.1 过于注重经济学理论推导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经济学的理论性较强,较为注重理论原理、公式、模型的推导和计算,而如果不注重这些方面的训练,似乎又很难让学生了解经济学理论内在的原理及其依据,不能知其“所以然”。所以,经济学的教材充满了各种图表、数据、公式、模型、方程等,具有典型的数理和工程特征,这与管理学科的相关专业课程相比,理论推导与数理计算的工作量所占比重高出许多,让部分管理类研究生无所适从,学习过程感觉较为困难。

2.2 忽视不同专业特征与要求

管理类研究生是一个包含多个专业的研究生群体,具体而言,包括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等专业。尽管都统属于管理类专业,但每个专业都有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要求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宏微观经济学》的学习方面,比如,财务管理、会计学专业对研究生的要求可能更多地涉及生产、成本、利润等方面内容,而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等专业则对消费者均衡、市场结构等经济学内容较为倚重。在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堂上,教师一般容易忽略也难以将这些专业差异体现出来,而是进行统一讲授,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各专业研究生打好相关经济学的内容基础。

2.3 忽略学生的本科学科背景

当前,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同一高校录取研究生的本科学校和专业背景差异也日渐突出。在管理类研究生中,本科背景的差异格外显著。根据教学经验发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类研究生的本科专业背景中,理工科占40%左右,经济学或管理学本科背景的研究生占50%左右。那么,不同本科背景,使学生形成了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模式,对经济学中许多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视角及深度千差万别,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也有差距。当前的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也基本忽略了学生的这种背景因素,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导致学生在接受程度和效果上参差不齐,甚至部分学生产生抱怨的现象。

上述问题,在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较为普遍,并引起了相关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的关注,但当前鲜有教师和教学主管部门采取行而有效的系统措施进行解决,因而成为困扰管理类研究生培养中的一大难题。

3 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对策思考

3.1 科学设定教学内容

经济学内容丰富,涵盖广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因此,传统的经济学教科书一般都包含从宏观到微观、从基本概念到原理和应用、从消费者到厂商的完整体系。而这些,对于管理类研究生教学来讲,并非都是直接相关的,不同部分的内容对于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以及未来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划分重点层次,并把握好不同部分内容的深度和详略程度,使得学生掌握本学科领域亟需的宏微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为专业学习研究和未来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比如,对于大部分管理类研究生专业来说,宏观经济学中的“国际联系”等内容就可以省略。

3.2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管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除了理论学习之外,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的锻炼。这方面的要求对于管理类研究生的教学也同样适用。然而,现阶段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管理类研究生难以真正通过参与组织管理实践,运用和检验所学理论知识,从而提升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这个角度来说,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应该在强调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更加强调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发展实践之间的紧密结合,通过理论学习分析经济实践现象,通过分析实践现象验证和强化理论知识,实现二者良性互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3 突出经济学的决策指导功能

管理类研究生学习《宏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运用经济学理论知识和逻辑指导个人和组织的决策。而经济类研究生学习经济学课程的直接目的并不在于指导决策,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进行经济问题研究。因此, 作为管理类研究生《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应在向学生清晰阐述经济学理论的来龙去脉和理论内容基础上,突出其在经济决策中的运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特别是决策原则和决策依据的分析。因为,正如赫尔伯特·西蒙所说,“组织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大部分管理类研究生未来工作都会是组织管理,因而对于决策的方法、过程要求较高,而《宏微观经济学》课程,则是其进行管理决策的工具。

总之,管理类研究生的《宏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面临着较为突出的问题,应该引起高校主讲教师与管理部门的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切实提高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钱颖一.理解现代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

管理学基础决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模式;管理学课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279-02

引言

实践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最根本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巩固并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通过实践教学,可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并能将其灵活运用,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为顺应世界管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培养国际型、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需要,对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合理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安排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从目前来看,这个环节仍然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管理理论知识后,往往缺乏足够的机会和时间来锻炼提高其应用能力。管理学是所有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核心基础课程,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管理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其具有一般性、历史性、学科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因此要求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经典与现代、基础性与先进性的关系。它不仅强调管理理论的学习,还强调管理技能的掌握,以及管理智慧的提升。因而,如何坚持“注重基础、强化实践、追踪前沿、不断创新”的教育理念和“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式的教学风格,已成为当前我国管理学课程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构建了一种能有效提高学生能力的、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体系。

一、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作用

实践教学模式之所以能够进入管理学课程的教学课堂,并越来越得到管理类专业教学界的广泛认同,主要是因为它对国际型、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是培养应用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管理类相关专业,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行政管理、旅游酒店管理等,都是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管理类相关专业人才,是要求具有极强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该类人才不同于偏重基础理论性知识的掌握的研究型人才,与后者相比,一方面,它更注重应用理论性知识特别是应用型知识的掌握,关键在于如何将理论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另一方面,管理类相关专业人才更注重自身对理论的领悟能力、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实践驾驭能力的训练。

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正是基于此,培养学生掌握对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建立管理的基本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善于识别管理问题,能够将一个管理的实际问题抽象成为一个理论问题,再寻找相应的理论依据,据此分析、判断实际问题,并得出相应的分析结论。

(二)是培养复合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

任何组织的管理活动都是多种管理职能的综合,既包括统筹全局、展望未来的计划职能;也包括:为组织的经营提供所必需的原料、设备、资本和人员的组织职能;使本单位的所有人做出最好的贡献,实现本企业的利益的指挥职能;让机构与资源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收入与支出保持平衡,材料与消耗成一定的比例,即让事情和行动都有合适的比例的协调职能;要证实组织的各项工作是否已经和计划相符,随时指出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以便纠正并避免重犯的控制职能。作为一名统揽全局的职业管理者,仅仅掌握某一方面的职能、某一局部的知识,是很难满足其工作角色要求的。总之,我们培养的应该是复合型管理类专业人才,而不是单一型人才。

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正是基于此,引导学生能在系统学习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在不同管理情景中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案的一般管理技术和实践技能,以培养出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于一体的职业管理者。

二、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总体思路

1.按照管理学独特的学科特点,融“经典与现代”、“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对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包括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材、习题、案例、团队练习、教学相关资源等。 教学内容上重点把握基础理论与前沿融合、理论与案例并重,探索学习者与教学者之间的教与学方式的创新,按“理论+实践”驱动型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比例为2:1,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理论教学注重课程知识结构的提炼,同时,引入国内外管理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有意识地向学生提供大量扩充性、相关性学习资源,包括管理学名著、管理理论前沿、中外企业案例、国内外管理期刊、企业网站资源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精心设计并采用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培养其综合管理技能,通过案例教学、团队练习、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管理(专题)辩论等方式组织实践教学,设置真实的管理情景,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积累管理实战经验,为培养学生综合管理技能提供实践的舞台。

3.建立新的管理学课程考核评分标准。采用“理论考核+案例分析考核+综合技能考核”综合给出课程总分。其中,理论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案例分析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团队练习、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占20%。

(二)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内容体系

管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以培养职业管理者为主要目标,针对管理学的核心知识点,设计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形式,如案例教学、团队练习、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管理(专题)辩论等形式,为学生们设立高度仿真的管理情景,使他们处在管理者的职位上思考问题,从而调动自身的所有知识和潜能解决问题,获得未来企业环境中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和管理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与协作精神。

1.案例教学。即选择各核心知识点所对应的典型案例,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之中,进而组织学生对管理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案例选择兼顾了典型示范、应用实战、现实新颖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如借鉴哈罗德.孔茨《管理学》中案例改编的“甜美的音乐”(考察学生对管理技能、管理者角色等知识点的掌握)、考察学生对X、Y假设、需要层次理论和双因素理论等知识的理解的“油漆厂工人为什么闹事”、考察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以及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的“王厂长的会议”等。通过教师对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获取相关的理论知识,尽快进入管理角色。

2.团队练习。根据班级人数,每个团队由若干名学生自由组合而成,并为每次讨论指定一个不同的主要负责人或主发言人,根据所给具体情况按要求进行练习。要求学生完成的团队练习主要有:(1)每个团队上网或拜访两个不同类型的组织,如政府机关与企业,比较不同类型的组织在目标的设定与计划方面有何不同。(2)请每个团队登陆各自感兴趣的公司网站,选取某一公司作为实例,画出该公司的组织结构图,简述该公司采取什么样的组织结构设计,说明是如何得出这一结论的,并预测未来企业部门化的趋势是怎样的。(3)分团队讨论怎样才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以使学生在考试中的作弊行为减少到最低限度。并按给出的不同情形分别给出各自的控制手段与建议。

3.情景模拟。通过将实际出现的问题浓缩到某个虚拟时空,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情境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决策模拟游戏——合同执行决策,通过模拟练习,加深对科学决策理论基本观点的认识。

4.角色扮演。设定某个场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某一类管理问题的能力。如情景面试:有效的领导者。

5.管理(专题)辩论。将某一知识点或管理现象设置成论题,进行班与班之间、班内组与组之间辩论,通过必辩和自由辩等形式,来体现组内成员间的默契与配合。如“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的管理(专题)辩论。

三、结论

管理学基础决策范文第4篇

一、《管理学》实训教材模式

1.构建“管理职能+管理技能培养单元”的实训结构模式。针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要求与管理学科的特点,按照管理职能对管理者实施管理的程序与功能设计宏观结构;按照管理技能培养单元设计微观结构,实现了按照管理过程教学与注重技能培养的统一。

2.从“说”实训转变成“做”实训,创建“情景”式实训方式。主要是安排学生“实际去做”,以基层管理岗位实际管理实务或模拟管理作为训练方式,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在仿真情境下模拟实际管理。

3.构建能力单元式实训体系。实行强化能力培养的单元式训练。在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确立管理学教学课程能力培养目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分解,设计若干个培养能力单元训练,即以一项(组)能力培养为一个实训单元,以系统打造与培养所需的若干个能力;再由若干个训练单元组成训练阶段,也就是各章的实训。

二、《管理学》实训教材采用的教学方式

为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培养其综合管理技能,教师要精心设计并采用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管理游戏、角色扮演、管理(专题)辩论等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积累管理实战经验,为培养学生综合管理技能提供实践的舞台。

1.案例教学——教师根据管理学的理论知识选用相关的管理实践案例,全面描述某一经营或管理的背景和过程。在实训中,将学生置身于特定的管理情景之中,之后组织学生对涉及到的管理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案例选择应兼顾典型示范、应用实战、现实新颖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2.团队练习——每个团队由3-4名学生自由组合而成,并指定一个主要负责人或主发言人,根据所给具体情况按要求进行练习。每个团队可通过上网或走访企业以了解考察对象的管理模式与管理中的问题,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反思促使学生获得相关的管理知识。团队练习的目的在于团队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为了提高学生的发现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中理论、概念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情景模拟——通过将实际出现的问题浓缩到某个虚拟时空,让学生置身于这种情境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学得更轻松,用得更有效。

4.管理游戏——让学生亲身体验决策的过程,采用决策游戏“合同执行决策”,揣摩决策的技巧。如在讲授决策部分时,通过管理游戏的练习,加深学生对科学管理决策理论基本观点的认识,同时能够掌握科学决策的方法。

5.角色扮演——设定某个场景,进行角色分配和扮演,并制作成管理情景剧或小电影。对涉及的管理学知识点进行展示、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某一类管理问题的能力。

6.教学影片——在组织综合性案例“海尔的崛起”分析时,辅以双语教学影片“CEO”播放。

7.管理(专题)辩论——将某一知识点或管理现象设置成论题,进行班与班之间、班内组与组之间的辩论,通过必辩和自由辩等形式,来体现组内成员间的默契与配合,当然,前提是组内成员必须有多次的赛前交流。

三、《管理学》实训教材设计的原则

1.培养学生自主管理和控制的能力,具备基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比如说,自信心、勇气、较高的修养和鲜明的个性风格、善于自我情绪控制,等等。

2.培养学生具有现念和现论应用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环境、能够搜集到有效信息、并且正确处理与运用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在筹划计划方案与做决策时富有创意。

5.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调能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较好地把握沟通与协调人际关系的原理与艺术,并能够应用于实践之中。

管理学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模式,以模拟实习,使学生了解组织管理中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及控制)在实际管理活动中的应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通过参观实习,达到加深对课程的了解,拓宽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之目的。

管理学基础决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据分析模型 管理学课程群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56-01

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20世纪至21世纪初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之一。管理学课程群,是包括《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沟通管理》、《组织行为学》等课程的集合,是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核心课程群。其共同点在于通过管理现象、挖掘其中各要素的关联性,进而总结管理规律,做出管理决策。也就是说,通过管理学课程群的训练,目的在于锻炼学生利用既有数据和模型,分析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发掘特定情境下管理特征、支持企业决策的能力。由此,对数据的分析、解读能力,无论对管理学学科的发展,还是提高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他们的市场竞争能力,无疑意义重大。

一、当前管理学课程群教学存在的不足

作为兼具理论性、实践性双重特性的管理学课程群,在实际教学中明显地表现出不足:“重理论、轻实践”;“重介绍、轻分析”;“重西方、轻中国”。

(一)“重理论、轻实践”。概念解析、理论介绍和案例教学构成了目前管理学课程群教学的主体,教学组织过程单一,主要表现为“讲述概念――介绍理论――案例分析”。教学的侧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理论,进而运用该理论分析案例,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培养学生通过实践手段检验管理理论是否适用,以及从管理现象中挖掘管理方法、提炼咨询建议的能力。而这正是企业管理实践中需要的核心能力。

(二)“重西方、轻本土”。“重西方、轻本土”,同时“重介绍、轻分析”是目前管理学课程群教学的另一不足。作为“舶来”的管理学学科群,经典管理理论和最新研究动态均建构在西方国情和人文实际基础之上。对于传播的这些西方知识,倘若未经“检验”一味接受,必将导致理论和现实的脱节,会出现理论在中国“水土不服”的情况,“为中国企业管理实践导航”更无从谈起。“检验”的实质是西方理论本土化的过程,即在中国管理情境中,必须对西方理论进行审视,从其中吸取营养、获取能量,将其本土化后再指导管理实践。然而,当前的管理学课程群教学重视介绍管理现象,而轻视通过变量分析深入挖掘管理现象内在的关系和逻辑,从而容易使管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重视西方经验和理论,忽视将管理理论中国化、本土化的过程,关键是缺乏对“中国情境”的解读能力。

二、开展基于数据分析模型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应对上述教学方法带来的弊端,通过中国情境下的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则是根本途径。这是因为:

第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呈现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等特点,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方法、手段受到极大地挑战,谁具备整理、分析“大数据”的能力,谁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脱颖而出,为企业、为个人创造价值。正因为如此,目前具有数据分析能力的毕业生日益受到各类企业的青睐。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能够增强学生实践技能,使学生具有更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更强的就业竞争能力。

第二,就学科发展的角度而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中国现象的分析日益受到重视。管理学也是如此,应摒弃全盘“西方主义”、“拿来主义”的态度,应重视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经验、管理规律的探寻。由此,基于数据分析的对“中国情境”的挖掘、以及“中国情境”下管理的创新是管理学教师实验教学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基于数据分析模型的管理学课程群教学内容设计

(一)基础数据库资源建设模块。基础数据库资源是管理学课程群实验教学的前提。

第一,设计基于数据分析模型的管理学课程群教学数据库。这个数据库是包含若干中国企业管理的案例,可称之为“实训订单”,“实训订单”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管理环境、企业战略、企业组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财务管理、企业营销、企业生产运营管理等。这些“订单”是学生进行数据分析所依赖的数据库。“实训订单”的数据,既可以来源于上市公司的对外披露数据,也可以是走访调研取得的一手数据。

第二,建设管理学课程群教学的数据分析系统。这里的数据分析系统不是一个单一的数据处理软件或应用系统,而是一个致力于将目前主流的数据分析工具SPSS、Eviews、STATA等根据各自处理数据的优势集合而成的综合化系统,是一个根据具体的管理问题,寻找一种与之相匹配的分析模型的过程。例如,带有时间序列的企业人力资源预测,建议采用Eviews 6.0中的ARIMA分析模型,利用无时间的截面数据分析变量相关性时,建议采用SPSS 20.0中的方差分析等。目的在于锻炼和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分析模型解决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资源建设模块

第一,根据已有的管理问题数据分析“实训订单”,寻找一种与之匹配的分析模型。如前文所述,对于一个特定问题,尽可能要找到一种满意的与之相匹配的分析模型,以提高管理咨询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这是企业管理咨询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需要。

第二,将“实训订单”和具体的分析过程按照教材建设的思路形成并完善,以供后期学生进一步学习以及教师教学参考使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基于数据分析模型的管理学课程群教学改革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基础训练阶段。这个阶段重点教师向学生讲授数据模型的分析方法、步骤、检验过程、适用环境等,以及如何从“实训订单”中提炼合理的“因变量”、“自变量”、“中介变量”、“调节变量”、“控制变量”,即案例分析模型的建构。

第二阶段是案例分析阶段。这一个阶段的重点是将学生从暗示型案例分析提升到无边界案例,让学生在一个没有明确问题导向的案例中寻找突破口,以培养和提升学生识别问题的能力。

第三阶段是综合提升阶段,增加管理问题的复杂性,激发他们尝试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模型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合作的方式,从依赖辅导逐渐转变为独立设计,实现综合应用能力的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