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范文第1篇

阿尔法狗接连打败李世石、柯洁,无人驾驶汽车从科幻慢慢变为现实,人工智能正在全世界如火如荼地“跑马圈地”。我们正在被一个前所未有的以智能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型社会裹挟着前行。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在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要积极探索,紧跟前沿,才能在这波智能化浪潮中不致被淘汰。本书通过丰富鲜活的企业案例,帮助我们梳理分析人工智能及其相关的机器学习、超级计算、云端服务、网络安全等前沿领域的发展现状及方向,总结这些企业在智能时代下的应对之策及成功经验,为之后企业的发展转型等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

作者简介

余来文,江西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创业导师、野文投资董事长、文字传媒董事长,《商业智慧评论》和《创业管理评论》出品人,并任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理工大学、香港公开大学、澳门城市大学、亚洲城市大学等外聘MBA课程教授或创业导师。曾在海王集团、远望谷股份、飞尚集团等公司工作,历任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为大洁王集团、南华西集团、铜川矿务局、陕西煤业集团等公司提供管理咨询。先后在《管理科学》《北大商业评论》《销售与管理》《中国经营报》《CHINA DAILY》以及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等杂志报纸200余篇。出版《智能革命:人工智能、万物互联与数据应用》《分享经济:网红、社群与共享》《共享经济:下一个风口》《互联网:商业模式颠覆与重塑》《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思维2.0: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企业商业模式:互联网思维的颠覆与重塑》等30多本图书。林晓伟,江西财经大学管理学博士,现为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福建省“新世纪”人才。先后在《系统管理学报》《经济管理》《国际贸易》《当代财经》《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现代管理科学》等国内核心刊物2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与编写《智能时代:人工智能、超级计算与网络安全》《电子商务:分享、跨界与电商的融合》《互联网思维2.0:物联网、云计算与大数据》《企业商业模式运营与管理》《物流学》《财务管理》和《会计学》等图书。主持福建省级课题4项,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9项,参与诏安县农业和扶贫“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产业互联网、企业商业模式。

1 第1章 智能时代

2 开章案例

6 1.1开启智能时代

7 1.1.1 Mr Smart——我的智能生活

13 1.1.2智能时代之认知颠覆

18 1.1.3人工智能——工作“终结者”

19 1.1.4新产业的催生——“智”家帮的兴起

25 1.2迎接崭新的智能社会

25 1.2.1“数字化”——智能社会的“快引擎”

26 1.2.2“信息化”——智能社会的“大动脉”

27 1.2.3“网络化”——智能社会的“高速路”

28 1.2.4“集成化”——智能社会的“点金石”

29 1.2.5“公共化”——智能社会的“新时代”

32 1.3智能生态——智能时代的终极奥义

32 1.3.1传统工业逻辑的颠覆式创新

36 1.3.2人人创造,智能时代新分子

37 1.3.3用户“双力”:参与力创造力

38 1.3.4“智”之大器之智能整合

39 1.3.5未来人工智能生态圈

42 1.4智能时代的内核

42 1.4.1人工智能之先发“智”人

45 1.4.2超级计算之千手“算”音

46 1.4.3云端服务之无上“云”法

47 1.4.4网络安全之“安全”卫士

51 章末案例

56 第2章 人工智能

57 开章案例

62 2.1人工智能:让机器更聪明

62 2.1.1人机大战:阿尔法狗与柯洁

64 2.1.2人工智能与智能机器人

67 2.1.3机械思维向左,智能思维向右

68 2.1.4人机融合:超人类智能时代

72 2.2人工智能新认知

75 2.2.1解密人工智能

76 2.2.2重要的是数据,而非程序

77 2.2.3淘汰的不仅是工作,更是技能

80 2.2.4超人工智能时代

82 2.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

82 2.3.1数据驱动智能革命

85 2.3.2数据挖掘:从大数据中找规律

86 2.3.3大数据的本质:数据化

89 2.3.4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永恒动力

90 2.4人机融合:连接未来

93 2.4.1人工智能之“星际迷航”

95 2.4.2机器学习与人工神经网络

96 2.4.3超越未来:人工智能之深度学习

101 2.4.4 人工智能之前世今生

102 2.4.5 人机融合:未来ING

104 章末案例

109 第3章 超级计算

110 开章案例

114 3.1大话超级计算机

114 3.1.1 超级计算知多少

115 3.1.2 从数据到超级计算的飞跃

117 3.1.3 大千世界,“数”在掌握

119 3.1.4 数据流——“超算流体”

122 3.2时代新宠——超级计算机

123 3.2.1 超级计算,未来国之重器

124 3.2.2 超算之不得不懂

126 3.2.3 大国超算之超常发展

132 3.3超级管理

132 3.3.1 数据收集——“超管”之“核基础”

132 3.3.2 数据存储——“超管”之“核聚变”

133 3.3.3 数据处理——“超管”之“核爆炸”

136 3.3.4 超级计算安全

137 3.4表演时间:超算之应用舞台

137 3.4.1 互联网应用:“互联”的二次方

140 3.4.2 电子政务应用:政务“超算”跨时代

141 3.4.3 精准医疗应用:超算医疗,快,准,狠

145 3.4.4 智能交通应用:数据出行,悠哉,享哉

146 3.4.5 金融投资应用:“超算”致富经

149 3.4.6 新零售应用:“超”未来,“算”零售

153 章末案例

159 第4章 云端服务

160 开章案例

164 4.1云服务——“云”上境界

164 4.1.1 走进“云”化时代

168 4.1.2 享受云生活

172 4.1.3 幕后英雄——云计算推动“团队”

173 4.2直击云计算

174 4.2.1 云计算为何物

178 4.2.2 云计算从哪里来

179 4.2.3 虚拟化,一切皆有可能

181 4.2.4 云计算未来规模

183 4.3双重界:云计算与虚拟网络

183 4.3.1 云计算与虚拟网络关系

184 4.3.2 云服务之“虚化”技术

189 4.3.3 虚拟服务器——“虚化”技术承载终端

193 4.3.4 多云大融通——云存储设备

195 4.3.5 有备无患——云资源备份

198 4.4“三云”家族: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

199 4.4.1 公有云——“云”家必争之地

201 4.4.2 私有云——私享“云端”之上

203 4.4.3 混合云:公私合并——“云端”最强音

207 4.5云应用——“云端”的机智强大

207 4.5.1 云应用:极致“云”风暴

210 4.5.2 云应用、云服务与云计算

211 4.5.3 AI云运用=“云端”最强音

212 章末案例

218 第5章 网络安全

219 开章案例

223 5.1直击网络安全

223 5.1.1 计算机安全——21世纪的重点“安全区”

224 5.1.2 网络安全:居安思危,严阵以待

227 5.1.3 安全攻击之“四面”埋伏

228 5.2不得不知的网络安全

229 5.2.1 网络安全之认知“大充电”

232 5.2.2 网络安全风险之危机四伏

236 5.2.3 网络安全的“威胁危邪”

241 5.2.4 安全管理“六板斧”

242 5.3网络“歪脑筋”:犯罪与黑客

243 5.3.1 网络犯罪——犯罪“新境界”

246 5.3.2 黑客攻击:高智商罪犯的攻击

247 5.3.3 黑客攻击“六”手段:智、快、狠

250 5.4无处不在的安全管家——网络安全管理

250 5.4.1 网络安全“密匙”:加密安全

254 5.4.2 保密系统:守口如瓶,从一而终

256 5.4.3 智能防火墙——安全防护之智能乾坤

260 5.4.4 网络安全未来式:量子通信

264 章末案例

270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范文第2篇

就我国目前的高职院校的教育状况来看,因为这些院校在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设备方面与普通院校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这些院校在传授知识的时候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为了进一步保证高职院校中的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专业性教育,对它们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计算机网络这一教学体系更是如此,这主要是因为这一体系所涵盖的知识点不仅多而是十分复杂。

2.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教育的时候存在的一些问题解析

我国现在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在体系上存在很大的问题,不仅仅是师资力量的欠缺,而且教学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另外,现在的教师更多的是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的应用,这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院校与学生双方面的失败。因此,采取适当的方法对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3.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育模式现状的措施介绍

前文已经简单的介绍了我国高职院校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教育的时候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为了保证我国这些院校的学生能够接受更好的专业教育必须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措施。所以,文章接下来将会具体阐述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育模式现状的举措。

3.1.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育模式现状的措施之一就是将教学内容与实践相互结合

一般来讲,高职院校的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计算机网络的专业知识往往更加注重理论教学,而这样一来就会使得原本就比较枯燥的知识更加无趣。因此,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所选择的方案必须能够将实践和理论完美结合。而且,相比于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网络技术更倾向于操作以及应用。所以,在教授这一课程的时候选择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案不仅仅能够使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案能够让学生更快更熟练的掌握这门课程实际操作的技术知识。当然,为了更好的融合这两种教学方法,高职院校还应该在定期定时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践教学,比如说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习等等。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还应该及时更新学校的教务系统以及信息技术,保证能够跟上时代最新的变化。

3.2.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育模式现状的措施之二则是注重教学方法

虽然将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是个不错的改革措施,但是,在进行这一步骤的时候还需要教师能够按照科学、正确以及有效的方式实施,以免出现差错。首先,在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时,教师应该意识到他们是课堂上的主体,因此,在授课的时候应该提前做好相关的环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备课。其次,教师在传授这些知识的时候应该对这些知识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并且能够结合这些课程存在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当然,还应该找出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方法。然后,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还应该与时俱进,及时的寻求这一技术最新的知识以及视频资料,以此来达到科学合理的教学。

3.3.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育模式现状的措施之三则是因材施教

不管是高职院校当中的学生,还是普通院校的学生,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特色,而且这些学生的基础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时候应该根据这些学生不同的特点而设置适合他们学校的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当然,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这一门课程的知识结构肢解,在分好层次的同时再向学生传授。这样一来就能够使这一课程在被教授的时候能?蛞坏愕愕纳钊耄?也就是递进式的学习方法,也只有这一才不会因为急功近利而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另外,高职院校在接受学生的时候可以先对其做一个测试,并且根据测试结果对其分配适合的教师,以此来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而且,这样也不会使其感受到学习差异。

3.4.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育模式现状的措施之四则是建立健全实训环境

虽然前文已经介绍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的重要性,但是,如果高职院校当中没有适合的实训环境也会导致问题的出现。因此,为了彻底避免这些问题出现的现象,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健全相关的技术操作实训环境。首先,这些院校应该将内部供学生上机操作的机房进行升级完善,尤其是计算机内部安置的系统,这主要是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享受上机体验,并且适应时代的变化。而如果院校内部的机房设备老化,则很容易导致学生操作的失误。其次,这些院校还应该将网络设备进行升级完善,尤其是与防火墙以及服务器等设备。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还应该加大投资的力度,从而引进更加现金的计算机设备以及网络实验设备。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实训环境,从而提升他们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范文第3篇

1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1]。本课程的内容涵盖数据通信技术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两部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具体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组织形态、构建方式、协议设计及实施运行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针对现实世界的问题,选择有效的通信系统与网络结构。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综合性强,与工程技术结合紧密,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综合性,要求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网络原理,同时还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2]。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目前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型的人才比较缺的,但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造成企业招不到人,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局面。主要是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企业的不相符,或是考试成绩高分,但实际到企业发现自己基础知识差,动手能力达不到企业的标准,这与我们培养方式以及考试方法有很大的关系。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注重培养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3]、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2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法

针对以外该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知名大学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的教学改革方案。

2.1 理论课教学改革方案

理论课在讲授过程中全面推行“多元化”教学法

“问题式”教学法:发现问题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起点,所以“问题式”教学法是许多现代所提倡和推崇的科学方法。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正确使用“问题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素质,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围绕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索,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精心组织多种方式、多种目的、多种层次的问题,具体归纳如下:

1)教师自问自答:作为问题或一段内容的引入,让学生明白相关知识点的应用场景;

2)教师把某一问题先引出,给学生留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带着兴趣听课;

3)教师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判断并回答: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师ppt课件多采用动画效果:具有动画效果的课件,可让学生在视觉上产生新鲜感,学生被动画效果所吸引,易激发其听课兴趣和跟上课件动画演示效果的思路,避免开小差。

“讨论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同学们针对某个问题产生了疑问,通过大家的集体的参与,分享和批判彼此的想法,有争议的地方老师进行很好的引导,最终求得对问题的解决以及对问题的明晰。在这里同学们变成了主体,老师则作为一个辅体助其达到目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项目驱动”教学法:以一定社会文化为背景,以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待处理事件为目标,通过操作来实现特定目标的过程。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指由教师根据当前教学目标设计并提出“项目任务”,针对所提出的项目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该项目任务的思路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边学边练,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在教学中的具体步骤如下:

1)提出项目:项目的教学内容是“如何组建校园网络”。

2)分析项目:组建校园网络,要求学生要先规划认识校园网的拓扑结构,以及相应的网络互连设备。该项目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入手,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学生可以去学校网络中心了解相关的技术知识。

3)边学边实践:在该项目的学习过程有理论学习、实验室学习、实训室技能训练以及到市场去调查了解,这样在学习中实践,从实践中再学习,使学生的学习与市场相结合,学生深深感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4)完成项目:这个项目可以是学生一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是组合成一个小组共同完成。这个项目的完成还必须要上网查找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汇总分析。

5)总结:由教师主持,总结这个项目的完成情况,对项目报告中学生的创新之处提出鼓励,对项目报告中的不足提出建议,对项目报告中问题最多的地方进行讨论。对项目报告完成得好的同学,要他上台演示和讲解,使同学们的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2 实验课教学改革方案

实验课实施“提前讲授实验知识与实体与模拟软件交叉结合练习”

实验课除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消化所学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践,掌握某知识点的实际应用情况,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自主实验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然而在有限的课时中如何合理安排实验进度,是需要教师认真思考才能实施的。

提前讲授实验知识:

1)整理评估本学期的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并制定出本学期的实验计划和知会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2)在每次实验课开展之前,依据本次实验课的复杂情况,利用理论课时间提前介绍本实验的知识点,让大家在有限的上机实验中,更加熟练地完成并掌握其知识(如在涉及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时,可以提前把网络层的ip地址知识给学生讲解)。

实体与模拟软件交叉结合练习

1)在配置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实验中,由于实验室实体设备资源有限,目前,传统的做法是学生分小组进行配置实验,然而有限实验时间里,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配置实验实体设备,只能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分工完成本实验内容。为了让每位学生都有亲自动手锻炼的机会,可先让学生熟悉真正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实体设备,对它们产生感性的认识之后,再在资源足够机房采用模拟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 5.3.3”进行实体模拟配置,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熟练掌握配置的相关命令知识。

2)待学生对相关配置命令掌握比较熟练的情况下,再让学生到真正的交换机和路由器设备实体上进行配置。

2.3 作业教学改革方案

作业实施课后习题与网络工程师真题相结合

传统布置作业方法是基于课本的课后习题,但为了增强实用性和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可参考历年网络工程师考试的真题,依据课堂的进度,布置相应真题的作业加以巩固练习。一方面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为今后网络工程师考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3 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核心课程

一、引言

《网络综合实训》作为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高级工)下厂实习前的一门主要的核心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将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进行有机整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现职业技能教育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融合。本文主要以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作为切入点,使用“项目驱动”的方法作为教学改革突破口,根据企业具体工作岗位需要,将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技能融汇到实际的项目实训当中。

二、现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传统的教学安排中,由于学生毕业前要进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的高级工的鉴定考试,该鉴定内容由理论和技能两部分构成;所以一般都让学生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再完成技能部分的训练,教学目的较为单一,为了通过考试学生对抽象的专业知识往往“死记硬背”,对技能部分也只针对性的掌握与考试相关的内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很难调动,逐渐失去了学习专业的信心,专业学习也就成了学生的负担,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2.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网络综合实训》作为一门核心课程,主要是由若干子知识项目模块构成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简单地将各个子知识模块进行再次的梳理学习,各个实训项目通常是根据每门课程的重要知识、能力来设计。项目模块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和整体思路,各个知识模块之间难以有机衔接。实训模块由于知识的单一性而造成了技术的离散,学生在碰到实际复杂的专业技术问题往往素手无策,无从下手。

3.课堂实训教学的局限:近几年在我院现行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大多数的实验都是在虚拟环境下进行的仿真教学或者利用单一的网络设备进行教学。例如,思科公司的Packet Tracer就是广为使用的模拟器软件。虽然该软件搭建模拟实验环境十分方便,对于学生熟悉网络命令有很大帮助,但却导致了学生对实际网络设备的认知和操作能力的不足,对真实网络环境感到陌生,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往往连基本的网络连接都会出错。

三、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发展非常快,为了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要,我们的职业教育方法必须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展开,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使得理论学习、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三者能够融合,不仅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还要突出对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方法主要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项目驱动教学法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对象,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其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带着兴趣来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的不再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项目驱动模式下的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老师的角色从传统的“单一型”向“双师型”转变;学生也化被动为主动;教学组织的形式也更加多元化不仅仅局限在课堂。

四、网络综合实训项目驱动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1.职业岗位能力分析:为了使《网络综合项目实训》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更加合理,教学内容更加符合企业具体工作岗位的需求,我院计算机教研组深入企业,充分调研,与企业工程师们座谈,

了解行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我们还对福建几个重要城市的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和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6.42%的用人单位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定位在具备熟练的网络规划、集成、配置、调试、管理与维护能力方面。所以计算机网络专业从其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未来工作岗位主要以网络组建(组网)、网络管理(管网)和网络应用(用网)等三大岗位为主。

2.项目情景的设计:在调研结束后,我们根据岗位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工作行为分析,结合我院计算机网络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我们精心设计了六个工作项目。分析出来这些工作项目主要用于指导搭建课程结构,工作任务、工作行为则用于构建课程教学内容,为了让工作任务,我们还为每个项目构建了真实项目背景。这六个项目由简单到复杂,前后之间有一定的重复和交叉,将不同的技术能力分散到各个项目中,通过反复多次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技能。具体的项目包含:项目一构建中小型办公网络、项目二构建大型单核心网络、项目三构建多区域网络、项目四构建安全网络、项目五构建无线网络、项目六部署服务器,每个项目还有具体的任务分解包含了计算机网络专业专业技能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这里由于篇幅问题就不详细展开说明。

3.项目实训环境的重新规划:为了能够建设一个具有教学、研究和实验功能于一体的专用网络实验室,我们跟业内著名的IT公司微思合作,在他们的帮助下对原有的机房做了重新的规划设计。重新规划的网络机房机房网络设备分成10组,每一组配备6台电脑并安装Vmware软件,可以满足windows、Linux系统服务配置训练;同时每一组配备一个立式网络机柜,机柜内堆叠实训网络设备,满足网络配置与维护;在机柜群中间还整加了一个中心机柜用于连接各个小组的机柜,中心机柜本身配置双出口链路,通过组合可以模拟真实的工作环境,完成较为复杂的网络组网实验。每组机柜的设备包含:cisco 2960(2台)、cisco 3560(1台)、cisco2811(1台)、cisco 1841(2台)、无线AC(1台)、无线AP(2台)、防火墙(1台)。

4.项目任务的组织实施:通过企业的调研我们发现,目前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领域主要采用项目经理负责制。为了实现学生学习模式与企业工作需求“零距离”对接,我在本门课程的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 。首先对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表现进行调查和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差异对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同时兼顾考虑男女比例的分配,尽可能的保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每个小组设项目组长一名负责任务的分配,协调组内关系和任务完成进度;登记员一名负责考勤,检查登记组员完成情况,组员若干主要完成任务的实施。在具体的任务实施过程中,首先由老师做项目背景的做介绍并把任务分给各组的小组长;小组长在收到任务后组织小组成员进行组内讨论,并根据组内成员的特点进行任务的分发,其次各个小组成员在收到任务后,根据任务的要求依次完成需求分析、地址规划、网络拓扑、项目实施、项目报告几个环节;最后在项目完成后由老师组织各个小组,分别进行项目汇报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做相应的总结报告,整个项目全部完成后再按照同样的流程进行下一个项目的训练。

5.课程项目的成绩考核:成绩考核对整个教学过程起到导向、检验、反馈等多重作用。在本门课程中更多的是体现对学生能力的考核,所以我用过程考核方式取代传统的笔试考核。所谓的过程考核,就是指将把整个实训过程做为考核的对象,项目组成绩=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创新能力,每个学生的项目成绩=项目组成绩*系数(系数由项目组组长根据成员表现给出,系数不能大于l)。职业素质重点考察学生的出勤情况、是否有安全事故等;职业能力主要是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创新能力指的是学生能否能运用新理论、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

《网络综合实训》课程的项目驱动教学模式在我院09、10、11、12级计算机网络应用高级工专业的学生中实施,学生4个班次,共173人参加,教学效果反应良好。课程的实施从具体的工作项目出发,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得到大幅的提高,出勤率也由原来的82%提高到了96%以上,项目实训的完成率达到98%,优秀率更是高达58%。在每学期均进行了学生评教活动,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用性强,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良好,学习兴趣浓厚。学生学习之余参加企业举办的“微思杯”网络技术大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得到企业的充分认可。

六、结束语

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脱节的情况下孕育而生的改革措施。该模式通过选取“网络工程项目”来创设“工作情景”,通过项目驱动分组展开实训,通过解决一些企业实际工作所碰到的网络项目来实现学生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结协助精神,这将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在企业尽快的适应工作需求。

参考文献

[1]冉德君,罗志平.应用型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综合实训”设计研究[J].昆明学院学报,2012,34(3):73-78.

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计算机 教学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043

计算机作为新世纪的产物,如今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非常普遍地存在。人们在生活中也在广泛地运用着这一新兴产物来为自己的工作、生活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纵观今天的社会生活,计算机的运用是一大特色,公司、企业、学校、家庭等等都在使用计算机。因此,人们从小就在接触有关计算机的常识,初中阶段的学生也都掌握了最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术。然而,我们的教材在一定程度上远远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计算机知识早已被学生们所熟知。面对这一现状,我们的计算机教学成果想要得到有效提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以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经过近几年的初中阶段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工作,笔者觉得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成果。

首先,初中计算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要面对现实,变通地运用运用教材,结合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的实际情况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现实表明,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熟知计算机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然而教材上的内容显然脱离了中学生的实际。因此,面对这一现状,计算机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摆脱教材的束缚,寻找新的教学点,但要记得不能脱离教学大纲。教师可以在课标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的实际情况确定课堂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计算机课堂教学活动中学到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然而,当前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实际,在施教时只是对教材照本宣科,这种教学方法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面对自己已经掌握了的计算机知识,只会在课堂上做其他的事情。教师面对学生的反应应该积极做出调整,对于学生确实已经掌握牢固的知识点大可不必再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赘述。例如,计算机键盘的基本操作、word的基本操作方法、使用internet上网的途径等等,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早已经学会,因此,不需要教师再进行讲解。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只需要抓住学生掌握薄弱的环节进行讲解即可。

其次,在日常的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们的计算机教师可以深入到学生之间,了解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熟知情况,寻找最适合所教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计算机知识的需求之处,以便作为拓展延伸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

教学是由师生双方共同合作完成的,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完成之后,还要积极深入到学生当中,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真正的掌握程度,寻找出最适宜学生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一些难度系数比较高的技能,教师可以作为课外拓展知识介绍给学生,让部分感兴趣、有能力的学生继续进行钻研。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在同一个班级内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不同的。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中等难度或者稍微容易一些的知识点作为课堂教学内容,这样既照顾了基础不好的学生,也可以让计算机知识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从中受益。这种方法在我们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积极采用。教师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就可以顺利地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也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技能。

再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理论性的知识只需学生略作了解,不需要完全掌握,以减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顺利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特别是初中计算机课程,更是需要学生多进行实际的操作,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最终掌握好所学技能。现阶段的初中教育中,由于人数众多,机房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因此,在计算机上机课堂上出现了多名学生共同使用一台电脑进行操作的情况,这极其不利于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对于巩固理论课堂上的知识内容亦是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学校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打造良好的硬件和软件设施,以帮助我们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可收获到真才实学。同时,对于理论性的知识,教师不需要过分强调让学生去记忆,学生只需要对实践技能有所掌握即可。因为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样一来,学生学习计算机时的课业负担也就大大减轻了,他们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有激情和活力。

最后,教师在完成了日常的教学活动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计算机知识竞赛,采取多种形式来检验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的情况,考察学生的真实能力,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