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蒙古族的民俗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4-297-01
新课程提出,作为人文精神培育的教育,我们必须在学前教育中,渗透自己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让民族情结扎根于儿童的心田。因此,基于这样的理论依据,我们开展了“蒙古族民俗文化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渗透的实践研究”教研课题,在实践研究中,我深深感受到,将民俗文化资源渗透于新课程,不仅丰富了课程内涵,更赋予了教材新生命与活力。
一、幼儿园开展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
蒙古族是的主体民族,自古以来生活在广袤的蒙古高原上,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作为21世纪成长起来的幼儿,他们生在内蒙古,长在内蒙古,在蒙古族歌声中长大,但对蒙古族的民族文化知之甚少,特别是蒙古族幼儿过着与汉族人没有区别的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的推移,他们就会缺失本民族的东西,淡忘本民族的特征。作为在蒙古族地区长大的孩子,特别是蒙古族孩子,应该让他们了解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主要特点及民俗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让民俗文化得到“回归”,更利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我们之所选择“以蒙古族民俗文化为切入点,丰富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原因有两点:1、我园位于包头市昆都仑区,地处内蒙古中部地区,是包钢唯一的一所民族幼儿园,有蒙、回、汉、维等民族幼儿300多名,对幼儿进行主体民族文化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也是幼儿发展的需要。2、针对现有教材地区性教育不突出,教学内容不系统、不全面等问题,想通过课题的研究,找到适合本园实际、便于实施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以达到增强教师、幼儿的民族意识,尊重蒙古族民俗文化,增进民族团结,把蒙古族民俗文化传承和发展下去的目的,从而形成自己的蒙古族民俗教育特色。
二、以蒙古族民俗文化为切入点,丰富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
蒙古族民俗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为此我们选取蒙古族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幼儿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渗透到幼儿园的艺术领域之中,采取幼儿喜爱的方式,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幼儿理解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和特点,从而激发幼儿热爱蒙古族民俗文化的情感,愿意在艺术活动中进行大胆表现与创新。
1、以创设育人环境为切入点,让幼儿感受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 园所结合教研课题和办园特色,为幼儿创设具有浓郁蒙古族特色的教育环境:利用晨间接待,早操时间,园所利用多媒体广播系统,为幼儿和家长播放蒙古族乐曲,并定期更换,营造蒙古族音乐氛围,让幼儿感受蒙古族乐曲的悠扬;利用园所外墙进行蒙古族抽象浮雕的制作,蓝色的墙白色的浮雕,给人以美的遐想。
2、以实施艺术教学为切入点,让幼儿体验民族文化的生动质朴 没有创新实践,便没有继承和拓展。为此,园所采取多媒体课件教学、观片活动、手工制作、艺术欣赏、美术绘画、社会实践等方法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拓展幼儿思维的想象力,让他们了解到不同特色的蒙古族民俗文化,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创造出他们独特的艺术作品来。
3、以各种活动内容为切入点,让幼儿参与蒙古族民族文化教育 课堂是幼儿艺术教学的主阵地,也应是与蒙古族民俗文化资源整合的最自然和谐的平台。教师根据课堂及教材的需要,合理地利用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资源,与教材进行整合,为蒙古族民俗文化教育资源注入新鲜内容,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继承,同时,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蒙古族民间美术是草原文化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是蒙古族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蒙古族民间美术总能反映出一定的群体意识和审美倾向,它与北方民族的原始艺术也有着难分难解的关系。
蒙古族民间美术种类很多,包括服饰、刺绣、雕刻、金属手工艺、蒙镶、鞍具、剪皮、毡绣、剪纸等。草原上的民间艺人技艺高超,在从事民间美术活动的同时,还大量地参与到宗教及官府的艺术活动中,如为寺庙作泥塑、雕刻、壁画,为王公府邸的建筑进行彩绘及各类美术装饰活动。因为与牧民生活紧密相连,蒙古族民间美术具有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特点。主要包括:一、实用性民间美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陶瓷、铜器、服饰、家具、马鞍具、金银器皿、敖古尔、哈布特格等;二、陈设、观赏性民间美术:一般不具备实用功能,主要用于美化生活环境,如壁毯、壁饰、寺庙彩画、泥塑、雕刻等; 砚、带有精神寓意及民族标志的民间美术:如岩画、民族图腾及标志、巫术及宗教用具、苏力德徽帜等。 蒙古族民间美术早期审美意识的形成和草原流行较广的敖包民俗与“博文化”;活动分不开。可以说,蒙古族古老的原始敖包民俗文化的发展过程,孕育了他们的原始美术活动和色彩审美意识,同时,蒙古族“博文化”;也为蒙古族造型艺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活动,蒙古族民间美术本身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不仅为牧民们提供实际的生活服务,并以艺术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情感,从而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活过程。 自古以来,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创作者均为牧民,而其传播交流均与蒙古族婚礼习俗和盛大的“那达慕”;集会分不开。蒙古族姑娘们18岁开始学习刺绣荷包、绣花帽和靴子等,按照习俗订婚后要为婆家每人做一件刺绣礼物、为自己心爱的人绣8个飘带烟荷包。可以说,学习刺绣是蒙古族妇女的必修课,她们从小就向母亲学习、聪明的姑娘们还会向附近的刺绣能手讨教。刺绣技艺的好坏成为评判姑娘生活能力和聪明程度的标谁之一。
善绣者总是受人喜爱,因此也促进了民间刺绣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集会,带有浓郁的游牧民族特色的一个盛大节日。除了将喜庆热烈的气氛传播给大家,“那达慕”;还成为不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合。每逢此时,牧民们都从四面八方赶来,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中采购物资,开拓眼界,结交朋友。因此,牧民们和民间艺人们都会拿出精心制作的民间工艺品在“那达慕”;活动中展示交流,这就大大促进了蒙古族民间美术的制作和交流。
关键词:东土默特地区;民俗文化;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一、多民族的迁入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多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瑰丽的中华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论大小,所在地区,各民族文化在不断渗透不断交融的过程中,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自己的力量。
和其他民俗文化一样,清代以来东土默特地区的民俗随着历史的发展,传承的进程,同样发生着变异。清早期,土默特地区的主要民俗是蒙古族的游牧民俗,接下来,汉族的农耕民俗逐渐融入其中,满族的民俗,回族的民俗也随之加入移民的行列,新鲜的血液总会带动新的变化,各种民俗在碰撞中互相转化,结果就是土默特地区的民俗文化具有渗透性,渐进性,多样性等特点。
阜新蒙古自治县在1958年正式成立,早在1637年蒙古人建立过土默特左旗扎萨克。更早的是,在这美丽的地方曾经居住过古老的民族,在医巫闾山之北,库昆河之南,伊柯翁格勒大山之东,绕阳河之西,历史上被称为“蒙郭勒津”的地方,东土默特左翼人民以畜牧为主,世代居住。后来“蒙郭勒津”从一个部落的名字变成了地名,近代人民称它为“蒙古贞”。
清代初期,东土默特地区逐渐有汉族,满族和回族移民迁入进来。汉民族主要是农耕需要和逃难;满族是随王公贵族陪嫁的随从或平民;而回民主要是经商来到了这里。随着各民族的迁入,该地区的民俗也发生了变化。
二、各种民俗的变化
(一)饮食习俗的变化:“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于任何一个人,一个社会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因自然环境,历史继承,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而这种习俗又随着民族自身的发展及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明末,土默特地区居民的饮食仍以肉类及奶类为主,少数食用汉族移民带来的小麦,玉米,豆等粮食作物。清中叶以后,田野尽辟,土默特居民完全以农为业,其饮食逐渐与汉人相同。土默特地区蒙古族逐渐以汉族移民带来的粮食作物为主,与汉人饮食相同,但传统的饮食也有保留。阜新土默特地区处于海拔1000一2300米之间,气候基本为大陆性的半干旱型。另外长期食用肉食品,极为油腻,使得人们体内的热量很多,营养的汲取也极不平衡。茶里含有多种维生素,还含有钠,钾,铁,铜,磷,氟等28种矿物质,茶是该地区生活必需品。
(二)居住习俗的变化: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从原始社会的山洞到现代社会的高楼大厦无一不是这种需要的反映,从房屋及其变化上我们可以发现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区域的许多信息,如自然环境的作用,建筑材料的变化,民族之间的影响等。
明末,土默特地区的板升出现了,但还是以居住穹庐为主。到了清代,东土默特地区民众的居住开始发生了变化。清初,据张鹏翩的《奉使俄罗斯行程录》记载:“此二日所见蒙古皆有土屋”。另外居住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满族的住宅“皆为官建,官兵所居,均为瓦屋,无土房。还有窑洞,窑洞多出现在大青山以南的黄土高原上,那里土层深厚坚硬且纯净,适宜挖窑而居。近山住户多凿崖为窑居住,像清水河县环境皆山,乡村皆依山挖洞,居住窑房。
还有房屋设计构造也多种多样。蒙古族虽然多数住在平房,但富者或官宦在西北方均有佛堂或家庙。汉族平房设计其墙壁多用土坯垒成,屋顶专用泥土抹,盖其形式则前低后高,一面出水,其格局以北为正房,东西为厢房,或四盖房为四合院,但房内必有土炕通连。满族平房屋顶呈马鞍形,为两出水的小瓦房,“一户两间半,一明两暗,中间隔扇,里屋为倒炕。院有小门楼,进门有影壁,旁立索罗杆。”
(三)服饰习俗的变化:服饰被称为人的第二层皮肤,也是一个民族的包装和标志。如同饮食和居住一样,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同时又是社会生活中较突出,较敏感的部分。
清代以前,东土默特地区居民以游牧业为主业,加之塞北地区气候恶劣,因此衣着服饰设计均要考虑骑乘和御寒的需求。清朝土默特王公贵族等上层人士,服饰都是满化的。封爵任官的男人们都需要穿清朝的的官服,补服,马褂,红缨帽等,女人们穿旗袍。
随着农耕化的推进,长至脚踝的蒙古袍显然已不适合田间的耕作劳动,为了劳动耕作方便,逐渐改穿汉族短装,服饰是汉化的。清代土默特居民衣服材质的种类更多了。以前以家畜皮,野兽皮为主,得到一些丝,帛就很是荣耀。清代羊皮虽然是衣服主要用料,但各县的民众多为农民,服饰极为简朴,衣服原料,都以土布为主。 清代土默特居民的帽子,鞋种类增多。
(四)婚姻习俗的变化:婚礼,是人生仪礼中的一大礼,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具体到东土默特地区亦是,有以下几点:
第一,清初土默特部订婚是不需要媒约。只要两家满意,男女相亲见面后,双方父母都同意,就可以由男方向女方家下聘礼。“夷中嫁娶,惟以两姓相欢,男女年相若者,遂尔配合,乌睹所谓媒约哉”。
关键词 锡伯族 贝伦舞 历史 生活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70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锡伯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舞蹈,并进而形成独特的舞蹈艺术风格与特点,贝伦舞是锡伯族优秀舞蹈的代表之一。贝伦舞是锡伯族民间舞蹈的泛称,它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包括锡伯贝伦、蝴蝶舞、烧茶舞、拍手舞、行礼舞、招媳妇舞等十余种舞蹈,每种舞蹈都有其特定的基本动作,并且配有专门的舞曲。
1 贝伦舞的演变历史
早期的锡伯族主要生活在东北的大兴安岭一带,他们把狩猎捕鱼当做自己主要的谋生手段,在这期间,他们创造了用贝伦舞表达对图腾的崇拜以及抒发自己对生活的热爱。每当捕到猎物的时候,他们的心情就非常兴奋,他们一边燃起篝火,一边烧烤食物,还会拿起心爱的东布尔来弹,手舞足蹈地表达对收获的喜悦之情。他们可以即兴表演所见的飞禽走兽的各种姿态,再后来经过世世代代民间艺人的精心加工,逐渐形成了具有浓郁锡伯族风格特点的民族舞蹈。
到了明代中叶,锡伯族向东迁移到了嫩江流域定居,在这期间,锡伯族与科尔沁蒙古之间发生紧密的交流与联系,贝伦舞也在这期间得到了升华,从原始的形态中开始脱颖而出。
2 贝伦舞的舞蹈形态及特点
贝伦舞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其舞动形象生动鲜明,舞蹈多用于即兴表演,以自娱自乐为主,舞蹈形式可以为独舞,也可以以男女对舞的形式出现。通常,锡伯贝伦可分为硬贝伦与软贝伦两大类,硬贝伦属于男性的舞蹈,它的动作刚健粗犷,气势豪迈又不失诙谐,给人一种阳刚之美。软贝伦则主要是女性的舞蹈,舞姿柔美婀娜,给人一种阴柔之美。这些舞蹈几乎风靡于锡伯族的每个历史时期,刚柔结合,各显其彩。在每个锡伯族家庭都几乎无人不晓,无人不舞。贝伦舞有一些基本动作,如步伐多变、踢踏旋转,有弓箭步、叉腿前点步、后点步,还有大蹲、小蹲、叉腿、大跳、小跳、大跪、小跪等。上身动作有单手叉腰、双手叉腰、胯部摇摆、甩手、动肩、弹手腕等。在表演中舞蹈者也可以即兴发挥,使舞姿更加优美动人。
贝伦舞有较多的踢踏动作。其颠步富有弹性,不管是单颠还是双颠步,踢踏转身动作一般都是用脚后跟控制,带动全身。在舞蹈表演中舞蹈者常常将愉悦的情绪自然地流露出来。例如当反手手腕叉腰的动肩踢踏转身时,非常幽默地扫视舞场四周,以达到与观众自然和谐地交流。
贝伦一般不在舞台演出,只是锡伯族民间的舞蹈。因而舞蹈者通常不用化妆。在农闲时候,民间艺人们聚在一起,喝上几杯美酒,便乘兴起舞。为贝伦舞伴奏的乐器一般是锡伯族特制乐器“冬不尔”,这种乐器节奏感强,音调深沉有力。
由于锡伯族长期生活在草原上,对动物具有独特的感情,锡伯族人可以对动物的动作进行模仿,造型独特,姿态逼真,因此贝伦舞的很多动作都来源于动物。另外,贝伦舞的动作还来源于生产生活,其中很多都是表现锡伯族人劳动生活的场景,比如“烧茶舞”就表现出了人们劳作时的愉悦之情和收获时的喜悦之心。由于锡伯族与其他马背上的民族一样善于骑射,因此生活中在腿与脚的运用上就比较少,表现在舞蹈上即是贝伦舞主要以上肢动作为主,上身动作变化繁复。
3 贝伦舞文化内涵的研究
3.1 对自然的膜拜
锡伯族主要以狩猎与捕鱼为生,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要顶礼膜拜大自然,他们认为自然界是高于一切的。所以,在锡伯族的文化娱乐方面,他们会注意观察山水草木间的细微变化,模仿各种动物的姿态,使之形象化。
另外贝伦还具有原始生殖崇拜的性质。如“耶尔克尔德克”也被称为扭屁股舞蹈,这是一种由男性表演的舞蹈,表演形式有单人、双人与多人。
3.2 对古代生活场景的再现
民族学资料证明,舞蹈同歌唱一样,它在原始时代人们的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在狩猎、种植、收割,还是择偶、嫁娶、生育、丧葬、祭祀,氏族的乃至部落的成员都要跳舞,以表达他们的思想感情。
艺术来源于劳动实践,而越是古老的艺术,越是贴近最原始的生产劳动。锡伯族也不例外,其舞蹈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锡伯族经历了早期山林文化时期,生活主要以渔猎、猎取野生动植物为主,他们的传统渔猎文化不仅在原生态的民俗文化中存在,同样也在贝伦舞中有所体现。比如新疆的锡伯族不仅擅长捕鱼,且善烹制美味的鱼类食品,这就在它的乌克兰中有所体现,另外,古代的锡伯族还经过了长期的狩猎活动,因此他们逐渐熟悉各种动物的习性以及形态特点,由此贝伦舞中的舞蹈动作也有很多模仿动物的部分。
3.3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民俗学家张紫晨认为:“民间风俗为舞蹈艺术提供了内容、气氛和表现环境,而舞蹈又是民俗文化整体中有形传承的重要表现。特别是民间舞蹈,往往与民间风俗互相渗透、结为一体。”贝伦舞作为锡伯族民俗活动中最绚烂的一部分,与锡伯族的民俗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是锡伯族民俗文化的结晶。
如过去的西北边塞,自然环境十分寒冷,这就造就了锡伯族人们的饮酒习惯,进而渐渐地形成了锡伯族特有的酒文化。其中一种贝伦舞,“梭克托火贝伦”描绘了舞者从喝酒、微醉、大醉直到醉倒的过程,整个舞蹈滑稽幽默,让人十分容易地体会到锡伯族的文化氛围。
3.4 与其他文化的融合
草原上的各个民族之间,民间舞蹈中一些相同的特点,如游牧民族都把马视为上天赐予的良驹,他们把对大草原的热爱,都表现在刻画马的形象上,锡伯族和蒙古族、哈萨克族一样,都在自己的舞蹈中融入很多与马有关的动作以及场景。
曾经有一段时间,锡伯族处于科尔沁蒙古的统治之下,在这段时期锡伯族与科尔沁蒙古族在文化上相互渗透、相互交流,锡伯族贝伦舞在原始形态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蒙古族舞蹈的特点,并重新整理组合,使贝伦舞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锡伯贝伦最早就被称为蒙古贝伦,后来才改为锡伯贝伦,从锡伯贝伦的舞蹈动作和形式上,可以发现蒙古族舞蹈“萨吾尔登”的舞蹈特点。现在,锡伯族贝伦舞在与其他新疆兄弟民族的交流中又产生了新的特点、舞蹈语汇与表现手法。
4 结论
锡伯族贝伦舞不但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艺术地再现了锡伯族的社会生活、生产劳动、风俗习惯,反映了锡伯族人民的思想感情、民族心理、生活理想和审美追求,极大地丰富了锡伯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贝伦舞承载着锡伯族很多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欢乐,是锡伯族民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2008年贝伦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现了我国对传承和发展锡伯族文化艺术的重视程度。
参考文献
[1] 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庄孔韶.人类学概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白山黑水间的人文画卷
查干湖,中国第七大淡水湖,位于中国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市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它的名字出自蒙古语“查干淖尔”,“查干”为白,“淖尔”为湖,查干淖尔就是白色圣洁之湖的意思。
查干湖以其水域广阔、湖水清澈而闻名。在广阔的松嫩平原上,查干湖碧波浩渺的湖面如同一颗清透的水晶镶嵌在前郭尔罗斯大草原间。查干湖区自然条件极为优越,水草丰美,是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驻牧渔猎的理想家园。辽代时,这里被称为“鸭子泺”,是契丹贵族渔猎生活的理想之所。出身草原民族的契丹人在建立辽王朝后,保留了草原民族四时迁徙的习俗,在辽皇帝的四时捺钵活动中就有所体现。从辽圣宗皇帝至天祚帝的7代帝王间,其“春捺钵”的场所就在查干湖区。元代成吉思汗在此祭祀湖泊神灵,成为“放生泡”,一度严禁捕鱼,并逐渐衍生出一套祭湖祭天的仪式。到了清代,由于清王朝对祖先发祥地实行保护的封禁政策,从1661年起,东北地区被限制开发,这也为位于东北大地腹心的查干湖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因蒙古王公在清王朝建立过程中的卓越贡献,清朝统治者将查干湖区域赐给蒙古王公,查干湖也因此成为蒙古王公的私人驻牧地。从成吉思汗到清王朝,查干湖成为东北地区蒙古民众重要的生息繁衍之所,这也是蒙古民族与查干湖结下不解之缘的原因。东北的封禁局面直到清王朝后期才被打破,关内人口的巨大压力使得大量的人口出关谋生存,查干湖的神秘与美丽才再一次为人们所了解。 冬捕鱼群
如今,查干湖的民俗传统和渔猎文化相结合,在查干湖美丽的冬季,形成了独特的冬捕习俗。每当数九严冬、百色归一,人们都可以欣赏到渔民们呼喊着高亢的渔家号子,在冰封雪飘的查干湖上撒网捕鱼的场景。当渔获丰收盛景和民俗文化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共同构成一幅美丽的人文画卷之时,就是查干湖、也是东北最热闹也最迷人的时节。那响亮的渔家号子响彻苍穹,唤起每一位亲历者对东北渔猎生活情景的追忆。
查干湖冬捕的草原人文情结
查干湖冬捕习俗以其悠久、完整的历史积淀,神秘、神奇、神圣的特质,成为东北渔猎文化的代表。追根溯源,现今查干湖冬捕习俗来源于两大草原民族长期文化积淀和传统人文情结的影响。
首先是头鱼情结,它源于中国古老的草原民族――契丹人和其冬捕活动中著名的“头鱼宴”。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疆域东达海滨、南越燕山、北控朔漠、西及西域,幅员万里。契丹人是草原民族,因而辽代帝王家保留了草原民族“居处无常,四时转徙”的传统,其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捺钵体制也是辽王朝皇帝和臣僚共商国是、打猎习武,接见属国、部族首领朝拜的国事活动,形式严谨而隆重。《大金国志》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宋、金史料记载了辽王朝时期契丹人四时捺钵的情形,其中春捺钵的地址为辽代的长春州,就位于今查干湖地区。辽代帝王春捺钵之时仍是春寒料峭,辽廷组织大规模的凿冰取鱼、逐鹰猎雁,并将收获的第一尾鱼称为头鱼,即刻入帐烹调成“头鱼宴”,献给皇帝、臣僚以及各地首领,共同品尝头鱼之鲜美。辽代头鱼宴既是政治活动,也是契丹民族渔猎习惯的展现。在捕捉头鱼活动中,度过严冬补充食物,运动冬季中疲困的身体和在冬捕中收获的喜悦由此传到民间,衍生为每年严冬时节,各部落的人们都要进行冰上捕鱼活动,延绵千年并流传至今。
其次是古老的祭湖仪式,它源于中国北方另一个草原民族――蒙古族。蒙古族有自然崇拜的传统,这源于蒙古族古老的萨满教信仰,因对天地山川等自然物的崇拜,形成了祭天祭山祭水等习俗。查干湖冬捕中的祭湖仪式就源于这一传统民族习俗。1211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进攻金王朝的东北区域,行至泰州之时,为烟波浩淼的查干湖所震撼,感叹自然神灵的赐予,站在查干湖边的青山头上,行九九礼,对日九拜,对湖九拜,高颂祭词,祭祀湖泊神灵。成吉思汗此次祭湖影响深远,日后逐渐形成了祭湖仪式,这也是现在查干湖冬捕过程中进行祭湖仪式的根源,并进一步衍生出“祭湖醒网”的寓意:祭湖祭天,保佑万物生灵永续繁衍,祭网以唤醒沉睡的渔网,保佑渔民张网下湖,顺畅平安。
东北传统渔猎文化的代言人
查干湖丰富的渔业资源和丰沛的水资源,使得本地区形成了以渔猎为主要生产生活方式的渔猎文化。从查干湖青头山的史前文明渔猎遗迹看,以渔猎为主导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一代又一代东北先民间传递,为在此生息、繁衍的东北先民提供生活生产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