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俗典籍文字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范文第1篇

敦煌遗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收藏最丰富的古代文献庋藏,其意义和价值堪与任何一次文化发现相媲美。然而,愚昧无知的王道士和腐败昏聩的清朝各级官员有眼不识金镶玉,都没有认识到这些遗书的价值所在,将其视若敝履。即使时任甘肃提学使的学者叶昌炽已经意识到了这批遗书的文化价值,也没有尽到应有的监管责任,致使后来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俄国人鄂登堡、美国人华尔纳、日本人桔瑞超等东西方文化强盗以探险的名义,从王圆箓手中盗买走大量的敦煌经卷。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流散至海外的敦煌遗书达3.5万件,约占所有文物的三分之二。

敦煌遗书的内容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其中以宗教典籍最多,约占整个庋藏的80%以上,除了大量的佛教典籍,还有数百件道教典籍、景教典籍和摩尼教典籍,内容包括经、律、论、疏释、伪经、赞文、陀罗尼、发愿文、启请文、忏悔文、经藏目录等。宗教典籍以外的世俗文书,虽然总量不大,但内容却很丰富,涉及古代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社会、民族、语言、文学、美术、音乐、舞蹈、天文、历法、数学、医学、体育等诸多方面。

从近千件有纪年的汉文写本所知,敦煌遗书所存文献的年代上起魏晋,下至元代,其间两晋、梁、陈、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后梁、后唐、后晋、后周、北宋、沙州回鹃、西夏、元朝等10多个朝代的文献都有所保存,时间跨度达600多年。年代最早的是公元393年(后凉麟嘉五年)后凉王相高所写的《维摩诘经》,最晚的是公元1002年(北宋咸平五年)敦煌王曹宗寿编造帙子的写经题记,绝大部分汉文写本写于中唐至宋初。汉文典籍经、史、子、集中,除一部分是极为罕见的古写本,更有不少佚失千年以上的古书,如《隶古定尚书》、郑玄《论语注》、皇侃《论语义疏》、刘向《说苑》第二十卷及属于小学类的韵书、字书等。大量的官私档案文书,是研究中古历史、社会生活、风习民俗、寺院经济等的第一手资料,如唐代的《律疏》《公式令》《神龙散颁刑部格》《水部式》等,使人们对唐代法令及其在古代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获得了全新的认识。符、牒、状、帖、榜文、判辞、过所、公验、度牒、告身,多是古代官府的原始档案。大批户籍、计帐、手实文书的发现,反映出北魏至唐中叶实行近300年之久的“均田制”以及相关的户籍、赋役制度的实际情况。各种各样的租佃、借贷契约,放良文等,使人们对中古时代的社会和阶级关系认识得更加深切。寺院文书反映着寺庙的生产和生活。各种社约则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中古社会的民间社团、教团组织及其活动。张、曹二氏归义军政权时代的各种遗书,可了解敦煌地方史,敦煌石窟的凿建与发展,敦煌同邻近各民族的关系,以及敦煌和河西诸郡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各种地志、官私谱书也是稀世之珍。文学作品中,既有中原文人传世佳作的抄本和佚作,如韦庄《秦妇吟》,300余首王梵志诗等,更有不曾传世的地方性俗文学作品,如诗词、赋、变文、讲经文、押座文、俚曲、因缘、儿郎伟等。科技史方面的天文历算、医药术数价值极高。如《全天星图》,是现知全世界最古老、星数最多的星图。医药文献中则有久佚的医书和医方。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范文第2篇

摘要:文章以洛阳市图书馆为例,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办主题展览馆的优势和必要性,对洛阳市图书馆开办主题展览馆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找出开办主题展览馆工作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中图分类号:G25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6)12-0011-02

洛阳的文化历史久远,有关洛阳的文化典籍收藏很多。洛阳市图书馆地方文献特藏部就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这方面资料的场所。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洛阳,了解洛阳的地方文化,拥有大量文献书籍和文史资料的洛阳市图书馆放宽思路、创新服务,率先开办了公共图书馆的主题展览馆。笔者对主题展览馆开展工作以来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利于今后工作的改进与发展。

1开办主题展览馆的必要性

1.1创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需要

洛阳地处河南省西部,古称豫州,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城市。洛阳既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被国务院首批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洛阳是河南省第二大城市,华中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黄河沿岸中心城市,也是中国最佳休闲城市。为了让世界更多地了解洛阳的历史及文化,洛阳市政府早在2012年就提出要创建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洛阳市图书馆紧跟时代步伐,率先开辟主题展览馆,把洛阳的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展现给大家,助推洛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洛阳的历史文化久远,洛阳市图书馆有关洛阳的历史资料和地方文化典籍收藏很多,为主题展览馆提供了丰富的展出资料。

1.2提升全市人民群众综合文化素质的需要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文明的窗口,代表着一个城市的文化,而文化又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洛阳市图书馆藏书非常丰富,如:河洛图书、地方志、唐三彩、牡丹画等,这些都是洛阳人值得骄傲的,但是却很少有人细细地品读过这些作品。洛阳市图书馆开办主题展览馆,就是要把洛阳的特色历史文化展现出来,让读者细细去品读,从而提升全市人民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提升其作为洛阳人的自豪感,提高全市人民的凝聚力,为建设更美好的洛阳而共同奋斗。

1.3繁荣地方文化学术研究的需要

公共图书馆不但要收集整理资料,更要把这些资料提供给读者,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但要从市民的精神风貌来展现,还应从其城市图书馆的进步及繁荣状况来体现。洛阳市图书馆的主题展览馆的展览形式是用图片配文字说明展现其地方文化,这种方式不仅直观地将当地文化展现给读者,还可以启发其灵感,使其更深入地挖掘地方文化,从而繁荣地方文化学术研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文化成果。

2主题展览馆的开办情况

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也为了使图书馆收藏整理的资料让更多读者看到,洛阳市图书馆集思广益、创新开展了多期主题展览。主题展览馆自开展以来,每天都吸引大量的不同群体、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们前来参观,有效地提高了馆藏文献资料的使用率。

2.1主题展览馆的选题

每一期主题的展出,都离不开选题,确定选题是主题展览馆的首要任务。2015年,我国政府把每年的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胜利纪念日”。为了响应9月3日“中国人民胜利纪念日”和大阅兵活动,也为了在和平时期警示人们不忘历史,洛阳市图书馆主题展览馆相继开展了4期与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有关的主题展览。如:“纪念中国胜利70周年图片展”“纪念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图片展”“纪念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专题文献展”等。同时洛阳市图书馆也开展了一些具有洛阳地方文化特色的主题展,如:2016年1月1日―2月25日展出的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图片展、牡丹主题图片展以及具有洛阳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主题展等,这些主题展都有力地宣传了洛阳,增强了广大市民的文化自豪感。

2.2主题展览馆图片的制作

确定展览主题后,制图人员首先到馆藏书库、地方文献书库以及网络查找与展出有关的资料和图片,然后进行拍照及摘抄有关信息。制图人员将这些图片和信息按时间顺序或按事件的发展顺序、又或者按不同地域进行排列等。其制作图片时从大主题中分出每张图片的小标题来进行图片的排版,图片的四周配以文字对图片内容及出处加以说明;为了让展板更美观,其运用绘画的构图原理合理放置每张图片的位置使整体版面达到视觉的平衡,同时运用色彩对比使图片、文字及展板底色达到“美而不艳,艳而不俗”的效果。

2.3开办主题展览馆的效果

自2015年7月开办主题展览馆以来,洛阳市图书馆主题展览馆已经成功地开展了5期展览,有“纪念中国胜利70周年图片展”“中国民俗文化暨洛阳非物质文化专题图片展”等,每天都接待很多参观的读者。截至第5期图片展,共接待参观读者2,000余人。读者在参观主题展时感触很深,如:在“纪念中国胜利70周年图片展”期间,有位年逾花甲的老读者非常激动,其对日本深有感触,更增加了其对现在和平生活的珍惜。在“中国民俗文化暨洛阳非物质文化专题图片展”期间,有些读者看到民间演出的图片时,惊奇地指着图片说:“这个我见过,原来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呢,下次我得好好看看。”这无形中为其带来惊喜及好奇,增加其进一步探究节目背后更深的文化底蕴,对洛阳当地的民俗文化的发展以及传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开办主题展览馆存在的不足

3.1信息资源匮乏影响展出效果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范文第3篇

北大是包罗万象的,中文系也如此。并包而兼容,驳杂而丰富,不歧视,不排他,让诸种学说平等对话、自由竞争,形成百家争鸣、共同发展的生动局面。这就是北大、也是北大中文系的特点。这特点的形成,有赖于北大的历任校长、特别是校长的鼎力倡导。就中文系而言,它在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注意吸收新派和旧派的各式学者加盟。持各种学术主张的学者在比较、对峙、驳难、交融的热烈氛围中,造就了中文系历久不衰的学术优势。在庆祝系庆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当然不会忘记并决心保持和光大这一珍贵的历史遗产。

北大中文系有自己的学术传统。就研究领域而言,它是古今并重,中西交汇的;就学术风气而言,它是既注重考据实证,又注重发明创新的。中文系有严谨求实的传统,更有鼓吹新学,站立在学术的前沿引领新潮、开风气之先的传统。

北大中文系从它建系之日起,就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学术、文化和文学的实际――这包括学术研究、典籍整理、理论建设以及文学创作等方面。当日北大师生的学术视野,甚至延展到范围广阔的语言文字和民俗文化的领域,如文字的拉丁化以及民间歌谣、故事和谜语的研究等。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关怀可说是全方位的覆盖。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诗歌翻译 美学元素 缺失 补偿

一、引言

人类文明始源于文字,借助文字记载的语言使人们能把表现生活感受和艺术想象的诗歌赋予形式并流传下来。如果说语词赋予事物以存在,那么诗歌则是表明人类存在及其状况的最真最纯的文学语言。关于诗歌,林庚先生说了这么一句话:“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奥秘历来为人所乐道,而诗的艺术真谛又往往在可谈与不可谈之间,这正是诗评诗话,千言万语,而未足穷其情,诗学美学,层出不穷,终难尽其意。”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Book of Songs或Book of Odes)记录了周代初年到春秋中叶历时五百多年流传于中原等地的诗歌305首,俗称“诗三百篇”。《关雎》是周南的首篇,也是整个《诗经》的开篇之作,在《诗经》系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关雎》的显要位置,历来受人关注。

二、《关雎》的释义

这首诗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突出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以及他们对正当、自由的爱情生活的大胆追求。原诗如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优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就全文的结构而言,全诗共有五节,可以分为三章。第一章(第1节),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的姑娘,从而引起的爱慕之情和求婚的愿望。第二章(第2、3节),描写小伙子求婚,苦于无法,求之不得,因而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第三章(第4、5节),描写小伙子结婚成梦、梦想成婚的欢乐场景。

此篇本来描写自然景物和禽鸟的鸣叫与求偶活动的,后来转义为代指人间男女的恋爱活动,从恋爱以至于婚姻的过程也包含其中。《毛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赞美“后妃之德”的,以为女子只有忠贞贤淑、含蓄克制,才能够配得上王侯。因此,把这首诗放在《诗经》之首,以明教化。我们认为,对《关雎》应当从诗义和音乐两方面去理解。就诗义而言,它是“民俗歌谣”,所写的男女爱情是作为民俗反映出来的。相传古人在仲春之月有会合男女的习俗。《周礼・地官・媒氏》云:“媒氏(即媒官)掌万民之判(配合)。……中春(二月)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不禁止私奔);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关雎》所咏未必就是这段史事的纪实,但这段史实却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男女相会、互相爱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状态和风俗习尚。文学作品描写的对象是社会生活,对社会风俗习尚的描写能更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使社会生活融汇于社会风习的画面中,从而就更有真实感。《关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恋情作为社会风俗习尚描写出来的。就乐调而言,全诗重章叠句都是为了合乐而形成的。郑樵《通志・乐略・正声绪论》云:“凡律其辞,则谓之诗,声其诗,则谓之歌,作诗未有不歌者也。”郑樵特别强调声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气的诗歌,往往都可以歌唱,并且重视声调的和谐。《关雎》重章叠句的运用,说明它是可歌的,是活在人们口中的诗歌。

三、翻译过程中美学元素的缺失与补偿

作为中国文学中璀璨夺目的耀眼明珠,诗歌自然会为中外学者所喜爱,她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因此,作为东西文化交流的工具,翻译是非常重要的。关于《关雎》的翻译有很多种文本,下面我们选取辜正坤先生的译本进行解读。译文如下:

Ospreys

Hark!The ospreys merrily call,On the islet off the river shore.

The girl is lovely and slenderly tall,Whom the gentleman would adore.

The water plants are long and short,Here and there they can be sought;

The lovely girl is slenderly tall,Day and night he would her recall.

The first courtship comes to bay,He longs for her wildly night and day.

The lingering longing grips him tight,He tosses,unable to sleep at night.

The water plants are long and short,Here and there they can be caught;

The lovely girl with frail appeal,He’ll befriend with zither and zeal.

The water plants are long and short,Here and there they can be stored.

The lovely girl is slenderly tall,With bells and drums he wins her after all.

就汉语而言,一般注家认为“关关”是鸟叫声,其实“雎鸠”本身作为鸟的命名,也未始不是基于鸟叫的声音模仿,即拟声词。这样“关雎”作为诗的名称才有了统一的意思和修辞的根据。诗歌的一个基本规律就是尽量利用语言的声音要素表达蕴含的意思。就篇名的翻译而言,译文一用了英文复数鸟名的单词“Ospreys”作为名称,这是以鸟起兴,表达含蓄的爱情。这是一种静态的描写。就第一节而言,诗的开头用了一个召唤词“hark”(听)然后转向描述鸟欢快鸣叫的状态“marrily call”和在河之洲的位置,而用了英诗中常见的跨行安排,诗意甚浓。关于“窈窕淑女”的翻译,《方言》云:“秦晋之间,美心为窈,美状为窕。”辜正坤先生用了“lovely and slenderly”,显示了内外之美,而且强调了身材苗条。君子为gentleman,具有贵族气质和尊贵的称呼的双管意向,加之用“whom”引出的定语从句表达了君子与淑女的关系,可谓珠联璧合,十分贴切。客观上讲,这一句翻译没有许渊冲先生翻译时直接记录鸟叫“cooing and wooing”的声响效果,和鸟名为“turtledoves”的直奔主题。

与第一节相比,第二节诗翻译得比较平直,特别是“荇菜”具体转译为“water plants”的抽象,在一定程度上减损了原诗的具体而细微的奥妙。把“左右流之”翻译成“here and there”,也有一些损失。比较明显的是后面两句:“The lovely girl is slenderly tall,Day and night he would her recall.”虽然只是文字的变化,但这正是诗经复沓的修辞特点,而recall对前文call的回应,也使译文熠熠生辉。

第三节的变化有趣,且翻译自然。“The first courtship comes to bay,He longs for her wildly night and day.”这两句的翻译有点像纯粹的说明,其实和原文扣得非常紧,不仅“comes to bay”具有双关的意味,“wildly”的加词也很合理。二者在逻辑上也有继承关系。第三行“The lingering longing grips him tight”照应了第二行的词汇变化,而第四节虽然强调了夜不能寐,但符合常情,而“unable to sleep at night”对于“He tosses”则是一个说明。至于为何要把“辗转反侧”简化,其原因不证自明,过分的渲染反而不够朴实,减低了可信度。

第四节译者继续坚持自己的主张,运用《诗经》常用的复沓修辞,只在个别地方改变了一个词:关于“荇菜”从“sought”到“caught”,关于“淑女”,只出现了一个“lovely”,而且“with frail appeal”(希望渺茫)。最后一行“He’ll be friend with zither and zeal.”翻译得很巧妙。“zither”和“zeal”的连用,既音韵和谐,又语义双关,具有英语诗歌的味道。效果上比两样乐器都出现要强得多。

最后一节的翻译,在第二行最后一个词(stored)的变化之后,其他的都是重复。最后一句的翻译虽然很长,但是它通过破格到达了强调的作用。而这一强调(after all)恰好在最后有力的收尾上,还有动词“win”的使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诗歌翻译是文学作品翻译中难度最大的。在诗歌翻译中,既要保留原诗的形式,又要使其内容、意义不增不减,使原诗在另一种语言中得到等值的再现。诗人写诗都追求共同的美,尽管其用意、技巧各有千秋,但是他们都是为了通过自己的诗句引起同样具有美感的读者的共鸣。因此,我们在从事诗歌翻译时,既要注意传译语义内容,又不能忽略形式的移植。评价诗歌翻译的标准不但要注重译文是否符合原文的内容,而且要考虑译文是否具有美感,能否为读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王宏印.中国文化典籍英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范文第5篇

另一位宋朝诗人王禹俏写下的诗歌《清明》则更加强调花和酒在清明节时的作用,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一个被民俗学家们多次强调“严肃点,中华民族过清明呢”的节日,在古代诗人笔下,却是一个已经非常世俗化的节日。

这也正是现在社会上许多人所担心的: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前期的一些人往往还有过学校组织给烈士扫墓的经历。而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许多年轻人,再也想不起“红领巾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了。

在今年的清明节。河南郑州的打算是通过公祭黄帝把全省人民凝聚在一起,顺便为“炎黄二帝像”争取游客。为此郑州的公务员“清明小长假”一律加班。河南要把公祭黄帝争取过来,之前的黄帝一直是由陕西省进行公祭的。

除了黄帝、炎帝,女娲、伏羲、老子、孔子也都有人祭祀。如果单看清明一天的新闻,人们会有这样一个错觉,中国是一个宗教国家,全国人民都在祭祀几个神话人物和两个思想家。

宗教庆典式的公祭无法让清明真正深入人心。单纯的追思。使得这个节日很难吸引年轻人。年轻人正在寻找自己认可的清明。

美食的清明

北京“稻香村”食品店在卖青团,这被认为是清明独有的一种食品:这种绿色糕团做法是先将嫩艾、小棘姆草等放入大锅加入石灰蒸烂漂去石灰水,揉入糯米粉中,做成呈碧绿色的团子。青团主要是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清明节节日食品。

周作人在其散文《家乡的野菜》中提到过一种清明食品:黄花麦糕,是菊科植物鼠曲草嫩叶,捣烂去汁。和粉做糕。当时很受儿童欢迎。他还提到了清明的野菜――荠菜和马兰头。

无论青团还是荠菜,都是应时之物一由新鲜植物制成的。 “饭统网”的电子杂志上,清明前专门推出了一期素菜专刊,清明吃大鱼大肉似乎不妥,不如吃点蔬菜清一清肠胃。

尽管用美食来吸引人们建立一种新的清明习俗是一个好主意,吸引周作人的美食也许今天再也无法吸引周杰伦――这没有经过饥饿的一代人。

“把清明变成中国感恩节”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民俗研究室主任萧放教授的主张则是:“通过提倡清明节来恢复中国人的感恩精神。”

在萧放看来,祭祀祖先正是古人对祖先表示的感恩,祭祀并不是要痛苦流涕。 “古代的规矩也是,哭新坟不哭旧坟。”

“我们可以把祭祀的内容扩大,不仅是对家族的祖先,还有整个民族的祖先,有意识地提倡对先人的感恩,中国没有感恩节,但我们有清明。黄帝就是个象征,中华民族要祭他,传说他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我们要感激他。”

萧放认为现代的中国缺乏这种普遍的感恩意识:“日本人会把煮茶用的茶筅(竹子做的茶刷。形状很像今天的鸡蛋搅拌器)埋起来,还有盲杖,叫做盲杖冢。他们对物品都有敬重感激之心。”

萧放认为清明也可以赋予环保的意义,环保本身也是一种感恩: “环保人士是敬畏自然,追求人和自然和谐共处。传统节日不应该流于形式,要用心去体会它所蕴含的情感。”

这种今天看来颇为奢侈的敬畏和感恩之情,在过去的中国并不罕见。过去有一些规矩,比如“敬惜字纸”,写过字的纸就是对文化传承立功者,不能乱扔和污损,要好好地烧掉。

新的祭祀方式和生死观

人们正逐渐修正着自己的生死观,死亡变成了一种并不遥远的事,谈论死亡的忌讳越来越少。2000年身患绝症的陆幼青写下了《死亡日记》,让人们突然明白,在这种人人早晚都必须经历的一关面前,人可以非常勇敢。

过去北京人忌讳八宝山,如今八宝山附近的楼盘一样能卖出好价钱。都市紧张的地皮和高昂的地价让人们的忌讳越来越少。这点让北京越来越接近东京――在寸土寸金的日本,坟墓是建在城市里的,自然也无法像许多地区“活人墓”那样铺张。

这和过去中国人的观念已经不同了。过去的死者都是埋葬在城池之外,生者居住在城里,号称“内外有别”。年轻人对死亡更加豁达。他们倾向于在网上祭祀自己的先人,或者清明期间写篇博客怀念自己故去的长辈。

在清明节到来之际,一些网站推出了自己给自己写墓志铭的服务:

小事招魂,大事挖坟

请不要偷吃我的水果!

等我在天堂混熬了再接你们过来。

老子终于不用怕鬼了

我觉得我还可以抢救一下!

“s!”――芙蓉姐姐

陪聊,提供夜间上门服务

感谢政府解决了住房问题。

挖深点,这样我就住到美国了。

生前是胖子,现在和邻居们一样骨感。

年轻人用这样的方式来解构死亡,更多的是在面临压力时用自嘲的方式加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