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婚俗文化研究

婚俗文化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婚俗文化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婚俗文化研究

婚俗文化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婚俗;红色;新娘;良辰;农村

一、抬轿与抬轿人的艺术

中原地区喜好热闹,在婚娶方面内心偏重于古代式的行为,鞭炮与抬轿。将新娘装在轿子里抬到男方家门口,轿子的打扮与抬轿行走的路线都是特定的。

一般家庭选择古式抬轿结婚的轿子,首先要用上好大红色或者紫红色布料将轿子包裹,绣上鸳鸯,四角平整,表示一路顺利。轿子顶端扎上麦穗物,多以绿色和红色珠子连接。轿子内部开两个左右窗口,但是新娘不允许在路中打开,只为通气和伴娘媒婆通知时间或者消息。内设长方形靠背长椅。轿子的装饰根据家庭的富有状况决定,河南婚俗之中,婚轿是一大亮点,装饰精美,寓意丰富。

抬轿人一般选择男方的堂兄堂弟或者表亲,女方上轿由最年长的兄长背上轿子,不允许脚触碰到地。抬轿人的打扮不可含有白色或者黄色、黑色等颜色,胸前需佩戴红色花朵,象征红红火火,一般选择抬轿人服饰均为红色。抬轿人应该是年轻力壮,身体健康且品行端正者,抬轿人在女方家中享受贵宾级待遇,由女方父母讲压轿钱用明黄色或者红色纸或布料包起,塞到抬轿人口袋。一般选择四个抬轿人,站在前面的两位要比后面两位年龄大。

抬轿与抬轿人的艺术,在中原地区,尤其是河南地区,婚俗习惯中是非常有趣的。

二、男方接走新娘的礼节与礼品文化

第一,男方必须在黄道吉日那天早上6点6分出发,装好喜糖,如果在去到的路上必须经过桥和河,需要停下将喜糖洒在桥上和水里,有寺庙必须停止前行拜祭;

第二,男方在去往女方家里必须携带礼金和金色存钱罐,一般定为8888或6666,代表吉利,是一种孝道的体现,意在感谢女方父母养女辛劳;

第三,女方家中如果有未成年姊妹或晚辈,为了体现对女方的重视,一般要携带零食,必须将女方家新娘卧室的半个屋子装满,以示新郎会融入女方家庭,与其他家庭成员和睦友好的愿望;

第四,男方接走新娘需要重重考验,由新娘家的婶婶或者阿姨等年长女性将新娘的鞋子藏起,男方需要在限定时间内寻找到,并且要边找边唱歌。目的是展现新郎对女方的爱和忠心,并且达到活跃气氛的目的;

第五,新娘走到大门口的路程里,如果有露天必须由新郎打伞遮住新娘,以示婚后漫漫长路互相陪伴,为彼此遮风挡雨;

第六、新郎与新娘一起到男方家时,不可以踩到门栏,必须大步跨过。

这些婚俗,只有河南地区才继承的那么完整。对于河南的男女结婚就像一场战争,为了美好的愿景,在许多细节都有规定。在礼节和礼品的准备上需要花心思,一切都以隆重和热闹,吉利为主要目的。

三、婚礼开始的艺术行为

首先,在新郎新娘到达婚礼现场,男方兄弟姐妹将生鸡蛋砸在新郎头上,必须砸破。有“鸡飞蛋打”之称,一方面为了热闹,另一方面寓意深刻,表示早生贵子和多生贵子的意愿,新郎必须顶着满头的鸡蛋去参加结婚仪式;

其次,在司仪朗读婚词时,由男方父母的坐在新婚夫妻正前方接受跪拜,在跪拜礼结束后,父母的兄弟姐妹会将黑色锅底灰涂抹到男方父母脸上,引起哄堂大笑。为了缓解新婚夫妇的紧张感,也向女方表示出婆婆与公公很好相处的意象,黑色的锅灰是表示对和谐家庭生活的希望;

再次,在婚宴开始之后,新婚夫妇必须拿着三种酒杯,一大,一中,一小敬酒,表示对来宾的感激。大的酒杯敬年长的男性长辈,表示尊敬。中酒杯敬给女性长辈,小酒杯与兄弟姐妹互相敬。为了表示尊重,每一桌子都必须去敬酒;

接着,吃过饭后,新娘必须被伴娘搀扶到洞房之中,此时会有许多未成年小孩到婚房讨要喜糖盒红包,一般情况下,都是象征性的行为,如帮新娘拿梳子,扫地端水等,代表喜庆,一般家长会认为孩子受到新娘的红包会大吉大利,健康成长;

最后,闹洞房是河南婚俗的一大亮点。闹新房的人员一般是由男方家里年纪相仿的表兄弟组成,多为语言上的,或者逼迫新郎与新娘做亲密的表现,如同吃一根面条不准咬断等游戏,河南部分地区已经形成文明的闹洞房游戏目录。

婚礼开始之后,对细节的要求甚多。但是却展现了河南人民的朴实与幸福生活。在婚俗上追求简单大气,与物质无关,却十分追求吉利,继承了古代中原地区的风俗。侧重行为的象征,也缺乏合理性。

四、婚后回门的行为理解

第一、一般定为三天后回门,由男方携带礼品回到女方家中,女方父母需要将附近辈分年长的亲戚朋友聚集到家中,欢聚一堂。这代表双方父母对新婚夫妇的认可,并且表示祝福,向新婚夫妇敬酒;

第二、回门宴席有讲究。农村一般为“八八四”,既八个热菜八个冷菜,四个汤水。这只是一般的习惯,实际的要以家庭条件和参加的人数为依据,最礼貌传统的就是“八八四”的宴席模式;

第三,女儿结婚第一次回娘家需要带上一大块肉,农村俗称“离娘肉”,农村说女儿是母亲的心头肉,既然这块肉已经嫁给别人了,就算割掉,买块肉回去算是安慰母亲,并且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

回门以后,新婚夫妇算是要按照正常的生活度过自己的岁月了。河南是中原的一块宝地,人杰地灵,人口总多。在吸收先进文化的同时也没有忘记继承。很那农村的婚俗文化展现了河南朴实人民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河南的婚俗比较传统,对婚姻的观念也比较传统,所以有了大兴的轿子接新娘,撒麦麸的庆贺方式,砸鸡蛋的传统等等,河南农村是繁华世界里不够繁华的地方,但是民俗清明,人人之间感情纯正。

河南农村的婚礼,继承发扬了最基本的婚姻观念,吸收了现代文明的礼尚往来。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一块瑰宝。

参考文献:

[1] 《民俗研究》杂志

婚俗文化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家族;婚俗仪式;音乐特色

土家族的婚俗仪式一直沿用至今,这种极具典型的婚俗仪式音乐文化蕴含了土家族的文化内涵,同时,在一些形式上也与其他民族有着不同,土家族婚俗仪式音乐早已成为土家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文化。在土家族婚俗仪式音乐中,最主要的是有哭嫁歌和土家族打溜子(仪式伴奏乐)。以这两种音乐为例,对土家族婚俗仪式音乐的内容、音乐特色及意义进行深入研究。

1 土家族婚俗音乐的内容

哭嫁歌是土家族的婚俗民歌,一般在姑娘出嫁前一个月都要以唱哭嫁歌来表示对于亲人的眷恋、思念之情,同时,还包含自己对于命运的复杂情感,依照风俗习惯,姑娘要哭唱七天到半个月,甚至是哭唱一个月。哭嫁歌的歌词较短,内容精炼且充满生活气息、简单明了。哭嫁歌的哭唱对象因地域情况的不同而不一样,哭唱内容也十分具有特色,如女哭娘、娘哭女、妹哭姐、姐哭妹等。土家族哭嫁歌一般是即兴哭唱,见谁哭谁,哭词也有不同之处,哭的有曲有调、抑扬顿挫,是一门哭唱结合的艺术。由此,可以看出哭嫁歌是土家族妇女集体所创,是土家族一种文化形式。由于哭嫁歌广泛的内容,使得姑娘们在哭嫁时不受拘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个性、情感。将新嫁娘所有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都表达出来,看到出嫁女儿的内心世界。

土家族打溜子既可以用在婚俗仪式上,也可以用在喜庆的节日,通常是表达贺喜作乐,送报平安、祝寿迎嫁的。它是一种土家人喜爱的民族打击乐的形式,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打溜子是土家族婚嫁、寿宴的主要表现形式,尤其是在传统节日上更加离不开土家族的打溜子。通常情况是三、四个人合作演奏,吹打结合,为这重要的日子再添上一分喜庆。土家族打溜子还有一些别称,如打响器、家伙哈以及打挤拍,这也是土家族广为流传民间器乐合奏,它的历史悠久,其内容主要表现自然生活。每当有喜庆节日、迎娶及庆丰收时,土家族都会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土家族打溜子已经成为我国著名的民族打击乐之一,并且走出国门受到多个国家的欢迎,也到美国、俄罗斯等国进行表演。

2 土家族婚俗仪式音乐特色

哭嫁歌的内容丰富、结构完整、演唱方式多变,具有其自己的音乐特色,在形式上说,它是声乐套曲,演唱时有序曲、有还有尾声,其风格主要是哭、唱、语,唱者逢唱必哭,哭到悲伤之处,用带着语言声调的歌声哭唱自身苦恼,表达哭唱歌独有的音乐特色。

首先,喜当悲歌。哭嫁歌里主要突出一个哭字,哭父母、哭姐妹,“骂”媒婆、哭出门、哭上轿等新娘哭嫁的过程,通过哭唱塑造土家族姑娘的典型形象。一般哭唱的人都用真嗓子哭唱,以哭代歌,在唱哭嫁歌时,要注意掌握哭唱中的抖音、叹句等,这早已成为哭嫁歌的主要音乐特色。哭嫁歌一般是边诉边唱,在哭嫁过程中也会出现单唱、对唱或合唱等,通常是坐着唱哭嫁歌,其与别的民歌区别就是在对唱时,除少部分时候是一人先唱,唱毕再由另外人接唱之外,大部分的对唱部是轮唱方式。

其次,独特的节拍韵律。哭嫁歌是边哭边唱。将喜悦伤感集合一体通过哭唱表达出来。它不是单一的诉说、哭泣,将其配上美丽的节拍旋律。在哭嫁歌演唱时,都是规律的歌节与唱词结构。通常都是旋律跟着唱词的内容不断重复。

最后,哭嫁歌有传统的唱词,但是也可以随性创作,具有演唱的灵活性。开始时,一般都在用土家语唱哭嫁歌,其音调较浓,后来逐渐加入了汉语,将二者结合,使得哭嫁歌句式更加自由多变、长短不一、注重文采、语言明快、语调多样繁琐。哭嫁歌有其独特的结构,在唱之前要先称呼对方,然后才唱词内容,一般都是以待嫁者、送嫁者的心情感怀为内容,以感叹作为结束,土家族的哭嫁歌的内容结构和婚礼仪式是同步的,以哭开声点名出嫁主题,这也标志土家族特有的婚礼开始了。哭嫁歌就好像一部叙事诗,从以哭开声表示婚礼开始,到“骂”媒人,再到哭父母、哭哥嫂、哭姐妹,最后哭穿露水衣、哭上轿等,至新娘出门哭嫁结束,也标志整个婚礼即将结束。

打溜子是土家族逢年过节、祝寿、嫁娶等喜庆节日经常演奏的民间器乐,打溜子在走法伤句句相溜,形成规律,故而得名。其中的著名的有《画眉跳枝》、《燕子拍翅》等都很有特色。首先打溜子最显著的就是其节奏灵活多变。主要有一拍一击、一拍二击等等。其次,土家族曲牌主要有头子、桥子、溜子、尾子几部分构成,其结构严谨完整。最后,打溜子具有独特的演奏方法,在传统的枪击、闷击的打法上创新闭钹、擦钹、柔钹等新的演奏手法,通过其多重打击手法,将感情淋漓禁止的表现出来。

总的说来,土家族婚俗仪式音乐重要就是哭嫁歌和打溜子,他们尤其自己的独特音乐特色,哭嫁歌主要是喜当悲歌、旋律独特的特点打溜子则是节奏多变、结构严谨、演奏独特的特点。

3 土家族婚俗仪式音乐特色研究的意义

(1)对于世人正确的了解土家族十分有利。土家族是一支历史悠远的少数民族,它位于湖南、湖北、重庆、贵州毗邻的地带。土家族姑娘在出嫁前几天都要唱哭嫁歌,成为哭嫁。用哭唱的方式迎接这一喜庆的日子。哭嫁一直贯穿于整个婚礼,哭的同时用乐器打溜子伴奏,充分表现土家族土特的婚嫁习俗以及其音乐特色。土家族的婚嫁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至今仍保持这一鲜明特点。像是哭嫁、背新娘上花轿、拜堂等等都显示出土家族婚姻的抒情诗。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以及艺术魅力。打溜子作为民间艺术极具民族特色是土家族特有的文化。

(2)对开发民族民间音乐的旅游项目十分有利。民族旅游作为少数名族最具卖点的旅游形式在旅游业的发展下越来越火爆。土家族婚俗仪式又是民族旅游发展的一个核心,它的哭嫁歌和打溜子展示了土家族的独特音乐特色。用适当的形式将土家族婚俗引入进来,吸引了大量的旅游者使得民族旅游得到了开发,也为土家族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和经济效益。

(3)对于土家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十分有利。土家族婚俗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目前情况来看,土家族婚俗音乐只是老辈人们的音乐,在新形势下,年轻人已经把土家族这一传统文化给丢弃了,这使得土家族宝贵的遗产已逐渐消失,所以,为了保证这些传统文化,我们也要注重对土家族这种婚俗音乐的保护。因为,如果随意的丢弃这一文化,它的形式。内容就会被人遗忘,使得整个文化消失。从某一程度来说,这不是个人就能做到保护这一文化遗产的,它是社会工程,我们想要加强对于这种文化的保护,就必须加强当地居民的自身权益和民主意识,从保护婚俗文化的发源地开始,注意土家族婚俗旅游文化的保护开发保护,使得土家族婚俗文化大放异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土家族婚俗仪式音乐特色的研究还没与结束,这里只是以其中的两种方式做了简单的阐述,使得土家族这一文化特质得到更好的文化传承。

参考文献:

婚俗文化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绍兴方言 婚俗词汇 演变原因

中图分类号:G112; H139 文献标识码:A

婚礼,是人生礼仪中最盛大的礼仪之一。随着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因各种忙碌,将婚礼仪式渐渐删繁就简。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古城,现下的一桩婚事仍然基本保留了做媒、订婚和结婚三个阶段,但前两阶段基本流于形式,后者也已基本看不到往日习俗,日益趋向简约。结婚日期一般安排在五一、国庆、元旦或春节等节假日,有集体婚礼或旅行结婚等形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绍兴婚俗文化在绍兴婚俗词汇中可见一斑。在绍兴方言中,娶儿媳叫做“讨新妇”,联姻时两亲家设宴相会叫“会亲”,女方定婚叫“许”,男方定婚叫“定亲”,伴郎伴娘被统称为“傧相”等等,缤纷的方言词汇演绎着绍兴最原味的婚俗底蕴。本文在搜集绍兴城区婚俗词汇的基础上,探究其文化变迁。

1绍兴传统婚俗词汇

媒人:男女婚姻的撮合者,时下称介绍人。绍兴“无媒不成婚”之俗一直沿袭至今。做媒曾经在绍兴带有很浓的行业色彩,有不少以“媒”为业的人,靠谢媒礼维持生计。他们平常十分留意当婚男女青年的各种情况,遇到年龄、门户诸条件相当的,便开始游说双方,尽说对方的好话。巧舌如簧的媒人说得双方同意后,这桩婚事便算有了眉目。现在则趋向于“兼职”意味,媒人纯属帮忙牵线搭桥,撮合婚姻,而绝非重视谢媒礼。跑这行的以中年妇女居多,称媒婆。其中也不乏男性媒人,称为媒公。绍兴青年男女结婚,大多须有媒婆或媒公。当下自由恋爱的情人,一旦举办结婚典礼,必另请媒人(即现成媒:为自由恋爱的男女双方做媒)主婚,以表示明媒正娶。

合肖:经媒人撮合并有意相处的男女双方首先要“合肖”,即核对双方生肖是否“犯冲”,生肖不合则不能相配。如龙与虎、蛇与鼠均会发生争斗,鸡与犬、羊与鼠均属不相和,虎羊相配会“羊落虎口”,羊鼠相配会“羊鼠俱休”等等,因而忌通婚。适婚男女的年龄悬殊及属相亦有讲究。男女年龄相差六岁称“大六冲”,相差三岁称“小六冲”。“小六冲”尚可,“大六冲”则忌婚配。此外,绍兴有谚云:“男子属羊闹堂堂,女子属羊守空房”,即男子属羊命佳,女子属羊运舛。故绍兴男子多不娶属羊女子为妻,属羊女子或嫁命“硬”男子,或屈为“填房”。

合生辰八字:比较传统的绍兴人谈婚论嫁,要“合生辰八字”。这“八字”讲究的是“五行相克”,如“金克木”,“木克土”等等,一般请算命先生来合。生辰八字合,则姻缘初成,否则需经历一番波折,不合者的婚姻大多成泡影。

合姓:绍兴婚俗中还有“合姓”,同族不许通婚,同姓亦不能联姻。如金、刘两姓虽不同姓,据说金姓来自刘姓,故金、刘两姓不得通婚。又如新昌袁、吕两姓为世仇,通婚视为有违祖训,故亦不得通婚。

求帖、拜贴、允帖:男女双方若生肖和生辰八字合,姓氏没有犯忌,且均愿意结亲,即须互相送帖。订婚吉日由女方拣送,婚日则由男方择定,女方拣定吉日后,男家出“求帖”,连同“拜贴”送至女家;女家则出“允帖”,连同“拜帖”于当日带交男家。拜帖书有“全福”或“正肃”字样,落款为“忝姻年家眷愚弟鬃炊偈壮习荨薄G筇小叭!被颉罢唷弊盅猓砀健熬辞筇ㄔ省彼淖执蠛烨跻恢健T侍肭筇嗤跎细男础熬醋裉薄?男家送帖时,须随送荔枝、桂圆、核桃、红枣、莲子、松子、百子糕、榛子、桐子、青豆等“十全果”。女家循例收受礼物。

发盘:即男家送女家彩礼。女家出“允帖”后,男家开始挑选日子,奉送彩礼订婚姻。男家发盘有“头盘”、“二盘”、“三盘”之分。头盘彩礼,是指姑娘的身价钱,含有偿付女家养育费之意。女家收下彩礼,并设席款待,回赠龙糕、凤饼、袍褂料子、文房四宝、锡酒壶等物,俗称“回盘”。在礼品中,男家必备花雕酒,女家必备茶叶,故有“男酒女茶”之说。此礼仪,即“三茶六礼”。之后,男家发送二盘彩礼至女家,用于置办嫁妆。礼仪与发送头盘时大致相同,男方送红绿帖,分别是安床与合卺日辰。同时,男家须送成双“缎头”(绸布料子)、“衣折”(成衣)等彩礼。少数男家头盘、二盘同时发送,俗称“随盘进”。结婚前夕,男家送三盘彩礼,用于女家置办喜酒。女家如高堂健在,男家须送孝敬钱及礼品。花轿临门迎娶时,还须送“开门钱”、“上轿钱”等。

嫁资:男女双方定亲后,共同为婚事准备的嫁妆。男方要装饰新房,预备“迎亲”礼物,女方则要置备嫁妆。一般平民家庭的嫁妆则尽量紧跟时代,不太落后便可。如果双方皆为富家子弟,嫁妆便大有讲究,父母会置办日常起居的一切所需家具和物品作为嫁妆。现下绍兴人的结婚程序虽已简化、西化,但还有一些传统规矩在流传。比如女方嫁妆中得有子孙桶、银碗银筷、棉被等。

压箱钱:结婚时,女方家人将钱放在箱子里,新娘佩戴压箱钱进入男方的大门。根据中国传统习俗来说是一种吉祥的预兆,代表男女双方在没结婚之前就已经有了积蓄。随着时代的进步,压箱钱既有传统的说法,又赋予了新的内涵,数量上也有讲究,具体数额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来确定,多少不限。

安床:即铺床。婚礼前选定吉日,邀请一位有儿有女的人为新人铺床,铺好棉被,预示着新人福气好。

拦门:迎亲当天,女方亲戚朋友把新郎拦在门外,经过考验才能进来。常规做法便是给拦门的人发红包,数额不限。

哭轿:在结婚当天,女方有“哭轿”之俗,除表达不舍外,还有避免新娘所产子女致哑之意。女方母亲一般坐于房内按“哭嫁调”即兴吟唱,多为劝诫、祝颂之辞。

踩麻袋:新娘穿新鞋与扎“兜脚绸”后,即不能接触地面,以免带走娘家财运。出门后要把麻袋铺在地上,新娘经过便把麻袋拿起来铺在前方,象征着以袋引代,“袋袋相传”,子孙延绵不绝。

踩红毡:新娘在跨入男家大门时脚不能直接接触地面,要顺着铺红地毯的路走,一直走到拜天地的喜堂里。因为绍兴人们认为:天有天神,地有地煞,结婚是件人生大事,如果新娘的脚与地面接触,难免会触犯地下诸神,“踩红毡”就能保证新娘不被地煞所侵犯。

回门:婚后新娘第一次回家看望父母,表达做女儿的“成家不忘父母恩”之意。此时,新女婿必须带礼物随同新娘拜望岳父岳母,这不仅仅是为了沟通两家人之间的感情,更是向他们表达感激之情。同时“回门”还表示了新婚夫妇的幸福和睦,以让女方父母放心。

2绍兴现代婚俗词汇

与传统婚俗礼仪相比,绍兴现代婚俗礼仪大为简化。传统婚礼中的做媒、订婚两个程序在现代婚礼中一般只剩一些剪影,结婚礼仪日渐趋于西方婚礼的简洁化、方便化,男女双方在恋爱的基础上走向婚姻,选择在饭店举行相对西式的现代婚礼仪式,礼仪模式较为简化、模式化。比如传统绍兴婚俗中的“合肖”,认为男女相差6岁为“大六冲”,应忌婚配,时下相差6岁的恋人照常走向婚姻殿堂,婚后生活亦其乐融融;传统的“合姓”主张同姓不能联姻,当下同姓恋人会毫无顾忌地结婚。有些同姓夫妻还会充分发挥同姓的作用,比如有一对“钱”姓夫妻给自己小孩的取名为“钱多多”,其名字来历和寓意一目了然;绍兴传统婚俗会请算命先生合生辰八字,合则姻缘初成,不合则婚姻大多成泡影。如今的年轻人基本没有这个程序,双方父母若比较迷信,也只能私下里给新人合生辰八字,其结果亦丝毫左右不了新人的婚姻。结婚时的“搜轿”、“哭轿”等,因流程的简化和西化,已基本不复存在。随着婚俗礼仪的简化,不少绍兴传统婚俗词汇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3绍兴婚俗词汇现状及原因分析

旧时的绍兴人民比较信奉神怪之说,结婚是人生头等大事之一,因而流传着很多和神怪、迷信相关的习俗,其深信程度是现在的我们远远无法比拟的,但这类词语在当今社会日益水土不服,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经济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婚俗礼仪简化。与传统绍兴相比,现代绍兴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无暇为婚礼的准备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传统婚俗礼仪无法适应现阶段社会要求的简便与快捷,现代婚俗礼仪应运而生,传统礼仪日益简化,其相应的传统方言词汇亦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二是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导致婚俗礼仪日益简化。相较于上世纪,新世纪绍兴人民的文化水平日益提高,其文化思想、生活观念、礼仪模式发生了较大转变,绝大多数人们不再信奉婚俗传说,不再受封建迷信思想的约束,日益追求仪式的简化和西化。原来较为封建、迷信的繁冗婚俗礼仪渐渐淡出,方便快捷的仪式受到了大家的青睐。

4结语

综观绍兴婚俗礼仪,虽然当今仍保留了一些传统婚俗词汇,但其运作模式和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已悄然变迁,当下模式简便快捷,不再追随传统婚俗的繁冗。随着经济的进一步飞速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解放,日常工作生活的进一步简化、模式化,婚礼程序会否一减再减,直至忽略?虽然无人能预料,但已悄悄在上演。但人生“需要仪式感”,因为一场仪式,很多时候是给我们一个契机迎接一个全新的开始,或是郑重告知自己与一段过往的决裂。尤其是“婚礼”这一人生的重大礼仪,绝不能小觑。因为这一仪式能唤醒我们对婚姻的敬重,让我们认真告别过去,许自己一个充满希冀的开端。正如王小波所言,“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仪式感能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简单的生存。绍兴传统婚俗礼仪正进一步简化,但无论简化至何种程度,希望这种仪式永久存在,让伴侣们从中感受到人生关键阶段的重大洗礼,对未来生活充满敬畏和希冀。

课题项目:2012年5月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绍兴方言词汇特异性之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25196)。

作者简介:王丽芝(1978.7-),女,汉族,江西省安福县人,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徐杰舜.汉族民间习俗[M].北京:中心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2] 杨葳,杨乃浚.绍兴方言[M].绍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3] 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7.

婚俗文化研究范文第4篇

一、婚礼过程

保安族信仰伊斯兰教,教规不允许和非穆斯林通婚。所以,保安族传统的婚姻一般是由媒人牵线,父母包办。结婚后,女方不得提出离婚,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男子手里。离婚后的妇女对再婚享有自由选择的权利。随着婚姻法的普及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保安族的婚姻习俗和观念形态较以往已有改变。但仍保留了保安族婚俗的主要特色和基本特质。这就使得保安族婚俗既有沿袭传统的一面,又有当代婚礼的特点。

(一)说媒订亲。众所周知,一种观念的形成和消失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虽说现今的保安族生活水平和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高。但是许多青年男女仍然无法彻底摆脱旧观念的束缚,他们对择偶问题没有决定权,即使一对男女相互心仪已久,也不能私订终身。理性的做法是先禀告父母,父母再托媒人代向另一方求亲。媒人在保安族村落里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一般是本村中年岁较长、德高望重的男女。他们受人之托后,便去女方家征得其父母的意见,如果女方表示同意,媒人继续双向议定男方向女方家“送定茶”之事。若女方收下“定茶”,则表明双方对这段姻缘有了正式的约定,不接受“定茶”或被退回,那就意味着提亲失败。

两家正式订亲后,男方要向女方送彩礼。关于彩礼的数目和内容,男女双方可以通过媒人进行磋商,依据男方的经济实力而行事。从这一送礼仪式中,我们不难看出古老的买卖婚的遗留。保安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也有少数从事牧业生产,劳动力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姑娘出嫁,减少了女方家庭的人力,因而,要通过送彩礼的方式给女方家一定量的财物,对其损失加以补偿。假如女方将彩礼收下,说明他们对这门亲事很满意,下一步等待择定吉庆的日子,举行婚礼了。在未结婚之前,两家既已结成亲家,就免不了礼尚往来。每逢粮食新获,男女双方要互送一些有特色的食品,叫做“尝新面”。在穆斯林的重要节日,如“尔德节”来临时,还要相互馈赠礼品,即“送开斋”。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尊重和重视。

二、婚礼过程。“保安族的婚礼大多在‘主麻日(星期五,伊斯兰教的聚礼日)或三、六、九单日(保安族认为是吉祥的日子)举行”。婚礼分四个阶段:娶亲、送亲、迎亲和宴席。娶亲当日,以新郎、伴郎、伴娘(习惯中娶亲的伴娘是姐姐,送亲的伴娘以姑姑为先)为主角的亲友组成浩浩荡荡的娶亲队盛装出发,一路兴高采烈奔赴女方家。在媒人的引领下新郎给新娘家族中的长辈们互道“色俩目”问好。随后,娶亲的人上炕人席,新郎和伴郎却必须在炕沿下恭敬从命,等待一个小小仪式。这时,新娘父母当面叫应新郎吩咐:“我们答应你的求婚,并在今天作主将女儿许配与你,一则完成主命,二则将女儿的未来及责任全部交付给你。”意味着女儿从此将以客人的身份往来于娘家。新郎恭敬承领嘱托。接下来是“尼卡哈”仪式。伊斯兰教规定,每一成年的穆斯林都有结婚的义务,这是证婚仪式。这一程序完毕后,小伙子们开始活跃起来,抢红枣、核桃要“羊肉钱”(向娶亲人),拿锅底灰抹新郎的脸面。这是娘嫁嫂子们给新郎的“颜色”,重属恶剧作。一般情况下,新郎有所准备,见势不妙,就会择机而逃。

与男方的娶亲队伍相对应,女方也有一个约二十人左右的送亲队。送亲开始,“护送”人员都争先恐后搬运嫁妆。一位年龄较大的妇女手托一个盛五色粮(麦、豆、大米、青稞、小米)的盘子。一手搀扶新娘一边向院外退去,一边朝院内撒五色粮。撒五色粮的目的是辞别娘家时希望将吉祥和幸福留给娘家。出了娘家门,新娘便跨上披红挂绿的高头大马,在送亲队的簇拥下欢天喜地向新郎家“挺进”。

迎亲是保安族婚礼中最热闹的场面,也是最能体现保安族婚趣的地方。当新娘的送亲队即将到达新郎家时,却被新郎村上的青年小伙子组成的“人墙”拦住了前进的道路。执意让送亲队将新娘抱进婆家,送亲人也不甘示弱,你推我搡,坚持让娶亲人将新娘骑马送进去。俗话说“好汉打不出村去”,新娘的哥哥或其他兄长只得迅速抱起新娘向新郎家跑去。从表面上看“哥哥抱妹人洞房”有失文雅,这是最能代表保安族婚俗特色的地方,意蕴着妹妹人生阶段的结束和新生活的开始,是父母之命终结的地方。

保安族的婚宴有“转客”的习俗。送亲客人在新郎家简单用餐后,被请到家族各户去吃饭,以显示新郎的家族势力及内部的团结和睦。“转客”之后,宴席才在新郎家真正开始。“保安族的宴席比较丰盛,也比较讲究。”先上的是“放有冰糖、桂元、葡萄、杏干、茶叶的三炮台盖碗”,再次上的是核桃、瓜子、花生等瓜果,接着上油炸馓子系列、糖肉包、花卷馍等面食;最后端来的是“八碗”、一锅子。筵席能充分展示保安族独特食品和热情的待客礼仪。结婚是每个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仪式,是人们人生礼仪的重要阶段,历来受到各族人民的普遍重视。保安族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在提婚、议婚、结婚的不同程序上,保安族独有的经济文化生活特点都有不同程度的展示。“尝新面”的习俗,“撒五色粮”的仪式以及用马娶亲和古婚俗中赛马的风俗,都体现了保安人对粮食作物和马匹等牲畜的高度重视,表明保安族以农业为主,农牧兼营的生产方式特点。蕴含浓厚人情味的“转客”习俗,不仅显示了保安人热情好客、团结和睦的民族性格,而且展现了该民族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特色。蛋皮核桃、瓜子、花生等瓜果多种多样,应有尽有;馓子、肉包、花卷馍等食品色香味俱全,其中有不少是保安族有代表性的土特产和民俗小吃。通过新郎、新娘的打扮装饰,我们可以看到保安族的服饰文化特点。另外,按照传统习俗,保安族在娶亲日子里要唱宴席曲,曲调优美抒情,从中可以了解保安人的情感世界。所以说,我们可以从一个民族的婚俗中看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先有婚姻后有家庭。所以,结婚对个人、家庭、社会乃至整个民族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于是,人们总是在结婚的过程中将自己民族的精神信仰、文化传统和民族特点以不同的方式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来。可以说,婚俗是了解和研究一个民族或俗民群体的极为重要的“窗口”,通过它,可以窥见该群体生活状况的基本概貌。

二、保安族婚俗的构成

“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文化。”一种风俗包含一个民俗模式,也即当某种行为变成风俗的时候,也就是行为形成较稳定模式的时候。保安族的婚礼由一系列阶段组成,形成了一套在保安族地方普遍适用的模式。

一、民俗质。“构成民俗事象的最原初、最基本的质料,简称民俗质”。@保安族的婚礼活动中,所有能看到的、听到的、想象到的与婚俗有一定关联的事物,都是这一婚俗的民俗质。比如,一颗红枣或核桃,是自然界树木上的一个果实或种子,没有什么民俗意义。但是,它们被保安族人用在婚礼活动中了,便具有了象征爱情和幸福的意义了,因而也就成为婚俗的民俗质了。可以说,凡是婚礼需要的布料、食品、器具、马匹等等,都是婚俗的民俗质。然而,“任何单一的、孤立的民俗质本身不可能成为民俗,只有当两个以上的民俗质相结合,同时显现出一定的民俗含义时,才能构成一个民俗单位,才能被用来传递民俗信息。”保安族婚俗中有“打公公”的习俗。新娘一进院,婆婆、公公就被小伙子们请出来,公公趴在一条板凳边受婆婆的“打”,这一风俗意味着公公必须尊重婆婆了(因为在此以前妇女得不到丈夫的尊重),这里板凳、逗笑声都是与婚俗具有相关性的民俗质。它们共同营造了一种热闹喜庆的气氛,成为一个婚俗单位,并被人们赋予专门的民俗名称——打公公。多种多样的民俗质是保安族婚俗不可或缺的最起码的因素。这里需要提出的是,构成保安族婚俗的基本质料——民俗质,并不是俗民凭自己的主观愿望任意选择的。无庸置疑,民俗质必须与保安人这一俗民群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密切关联,但更重要的是,这一民俗质必须与特定的民俗活动——婚礼有某种显性或隐性的关系,离开了同结婚这一特定主题的联系,任何材料都不能充当婚礼中的民俗质。比如,一匹活生生的马,当马游离于婚礼之外,与婚礼活动毫无瓜葛时,它仅仅是一匹马,尽管它可能是其它民俗单位、民俗活动的民俗质,但不是婚俗的民俗质。然而,当人们给马披红挂绿,用它来充当迎娶新娘的交通工具时,就成了婚俗中迎亲仪式中的民俗质了。

二、民俗素。具有明确民俗含义的最小民俗单位是民俗素。“民俗单位是整个民俗的最基本的‘要素”,它“有一组表现或鲜明或隐晦的含义的事物,这些事物的展示形成一个民俗表现形式,传达一个民俗意义或象征一个民俗意义”。㈣保安族完整的婚礼有五个阶段:提亲、娶亲、送亲、迎亲、宴席。每个阶段展开的过程中都有若干个民俗素。第一个阶段中,媒人提亲、送定茶、送彩礼等三种礼仪就是三个民俗素。娶亲时父母配婚、阿訇证婚和要羊肉钱三个民俗素使婚姻获得了三方面的民俗含义:真主之命、媒妁之言(父母包办)社会认可。新娘撒五色粮也是个很有代表性的民俗素,这里新娘子是该民俗素的实践者和表达者,她把一个个民俗质联结起来,构成一个民俗的意义单位的民俗素(其意义前面已提到)。当然,作为组成保安族婚俗基本要素的民俗素,有些表现形式是可能变异的,这是由构成民俗素的材料的变化或不同而造成的。比如,订婚时送彩礼仪式,这是个典型的民俗素,是必须有的一个程序。不过,彩礼的内容和价值就会有很大差别,不同时代各有差异,同时代不同经济实力的家庭也不同。解放前,保安族的人们送彩礼时,主要是送些布料、衣服、茶叶之类的东西,数量依男方家庭的经济实力而定。现在,随着保安人社会经济(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曾经成为彩礼内容的自行车、缝纫机又被彩电、冰箱等更现代化的东西取而代之,而送彩礼的礼仪仍然保持民俗素的单位存在于保安族婚俗之中。民俗素消失的情况,在保安族的婚俗中也是存在的。古俗中,有新娘、新郎两家小伙子赛马的习俗,现已失传。不可否认,外来民俗素的直接传人,有意引进或潜移默化地吸收对保安族婚俗现状和发展趋势都有着重要影响力,这与保安族的来源和形成的复杂性有关。根据有关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推论,保安族是以蒙古民族为主,融合了汉、土、回、藏等民族成分而形成的一个民族,他们与当地的各民族长期往来,文化上、精神上相互影响和融合是必然的,表现在婚姻上,保安族古婚俗在形式上与汉族古代的“六礼”基本一样,内容上则以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风俗习惯为主。当今社会,现代西方婚姻形式对包括保安族在内的各民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对传统婚姻习俗的冲击十分明显。

最后,看保安族的结婚民俗链。乌丙安先生说:“‘民俗链’完全可以概括若干民俗素联结,排列构成的一连串密切相关的民俗组合关系”。保安族婚礼的五个阶段,可以看做一个婚俗链。婚俗中所有的民俗素严格按一定的时间顺序依次出现,彼此密切联系,环环相扣,结成为“链”的组成关系。有关民俗素先后出现的顺序是:a提亲;b送定茶;c送彩礼;d择吉日(举行婚礼的时间);e娶亲;f证婚活动;g送亲;h迎亲;i哥哥抱妹人洞房;j‘亮嫁妆”;k“转客”(又称叫客);l吃宴席。以上民俗素排列组合成有序的线性结婚民俗链。这就是当今保安族人结婚时普遍套用的婚俗链。在这个婚俗链的每一个环节上,都“发散”出蕴含喜庆祥瑞、幸福美满意义的民俗素,保安族人就是这样用这个有规则的婚姻民俗链来展示他们丰富多彩、热闹非凡的婚俗生活的。“民俗链在民俗传承中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并不是刻板的一成不变的,它在特定的民俗情境下往往是常变的。”与此相适应,保安族婚礼中的民俗链具有稳定性和调适性的双重特征。一方面保安族婚俗是保安族人世世代代集体创造、享用和传承的一种重要的生活文化,它的变化是缓慢的,往往滞后于保安人现实生活上的重大变革。另一方面,大量创新物质产品涌进保安人的生活世界,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充实保安人的心灵空间,拓展他们的精神世界,使得保安族婚俗中的基本质料和基本单位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新变化。民俗质和民俗素的变更,必将促使婚俗民俗链进行自我调节,重新建构,以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运行。当代保安族婚俗既大致遵循传统的仪式程序,又追求现代时尚潮流,这是保安人既强调传统又重建自我的结果。

婚俗文化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彝族婚俗;地方特性;存在意义

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雅砻江下游西岸,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县内彝族居民属“圣扎”支系。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婚俗与现代婚俗相互接轨,形成彝族原生传统婚俗文化与外来婚俗文化相互碰撞、融合的共生局面。

一、婚姻习俗

(一)民族内婚

奴隶社会民族内婚观念十分牢固,必须严格遵守。“民族内婚,是指婚姻的缔结必须限制在本民族的范围之内,严格禁止彝族同其他民族结婚的现象”。彝民族不能同其他任何民族通婚。若彝族与异民族通婚,所生子女就不是纯正彝根。

(二)等级内婚

彝族有四个等级,分别是“黑彝”、曲伙、阿加与呷西。婚姻缔结只能是在同一等级之间进行,不同等级之间一般是不能结婚的。特别是作为统治者的黑彝绝对不能和其他任何一个等级结婚,甚至恋爱、婚外性关系也是禁止的。

(三)家支外婚

家支是以父子连名制谱系为纽带联络每一男性成员的父系氏族血缘集团。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里,实行家支外婚,是通过家支外婚的婚姻缔结关系,建立不同家支的政治联盟,联合阶级力量,对外进行冤家械斗,掠夺财物,而不是体现男女择偶意愿。

(四)姨表不结婚和姑舅表优先结婚

在凉山彝族人的观念中,姨母就像自己的母亲,姨表兄弟姐妹就相当于同胞兄弟姐妹,因此严禁姨表兄妹相互结婚。习惯法规定:姑母女儿生下来就是舅舅儿媳;姑母女儿首先必须征求舅家纳聘,舅家不纳才可以嫁别人;同样舅家女儿也对姑家有上述义务。

(五)买卖形式婚姻

买卖形式婚姻,是指男女双方结婚时,男方要给女方一些“俄撒哲”作为代价。凉山彝族的买卖婚姻,其实质是维护等级制。“在过去,各个等级的女子身价相差很大,奴隶主女子的身价如此之高,被统治等级一般是不能支付的。曲伙女子的身价,一般的阿加和呷西也是付不起的,就是付得起也是不允许的”。

二、婚礼习俗

笔者于2011年7月20日至8月25日参加了盐源县白乌镇长麻村举行的一次婚礼。它是曲伙与曲伙之间进行的,新郎诺尔伙卡,新娘海来果果。这次我以个人访谈、参与结婚仪式、观察与记录结婚仪式的方式获取第一手资料。

(一)订婚

现在自由恋爱的彝族男女青年越来越多。但这种“自由恋爱”需要在确定婚姻关系前要让双方见面。见面的场合一般都是非正式的,比如,赶集日,双方在朋友亲人的陪同下,彼此装得若无其事地在大街上闲逛,其实眼睛都在暗中搜寻着或躲在角落里偷偷地看。当双方都满意时就开始商讨“吾让木”的吉日。

7月20日,男方诺尔伙卡与女方海来果果在朋友的陪同下在白乌镇街上见双方。双方觉得满意,并商定订婚时间为7月24日。

7月24日男方诺尔伙卡邀约男性19人,带着部分联姻金去女方家中喝订婚酒。“泼水”是彝族订婚中并不可少的一个习俗,也是迎接男方贵客的最先见面礼。等男方家一到,海来果果家的姑娘们把一瓢瓢清水向客人泼去。男方用衣服或“瓦拉”蒙着头,冲破姑娘们的一道道防线,猛冲进屋。

进了屋,就让客人们烤火饮酒。女方家杀猪宰羊,非常热情。订婚一般要宰两只以上的牲畜,海来果果家宰了一头两百多斤的猪和一只一百斤左右的绵羊。在杀猪时,有个老者取出猪的胆囊占卜吉凶,之后将内脏切成坨坨肉,丢进火塘里烧,等到肉烧熟,女方家就用一只矮脚木盔把肉盛上和搁一杯酒,并请一位年高德重的老者端到门外,站在屋檐下念祝辞敬婚神。

念完祝辞后,老者将烧肉端回来给客人吃。客人把烧肉分吃完后,将事先备好的部分身价钱3万元放在一扇空筛子里恭恭敬敬地端给主人。主人接了筛子,把钱拿了,随手抽一份回赠给客人,表示他们只收下了自己女儿的身价钱,而并没有把男家的财神一起拿来。主人家数了钱之后,长辈们就商讨剩余的钱。商讨好身价钱双方就开始商讨结婚日子,结婚日子商讨完,坨坨肉的宴餐就开始了。

(二)咱果、摸亲

婚期临近时,新娘要节食禁水,彝语称“咱果”。禁食时间根据路途远近而定,若新娘属远嫁,则婚礼前七天或五天就开始节食。近嫁者则在婚礼前三天禁食。

8月23日,婚礼前一夜,村中男女老少近50人前来女方家祝福。欢聚在新娘家饮酒对歌。村中妇女们全都集中到新娘身边,通宵达旦地唱婚礼歌。

8月24日清晨,姑娘们将新娘扶出门外,请村中一位多子多福的妇女为新娘梳妆打扮,然后由姑娘们护卫至房前果树下坐下。接着一场抢新娘的和留新娘的争夺战开始,姑娘们紧紧把新娘围在中间,随时防备前来摸亲的迎亲者。迎亲人得有耐心,在打不还手骂不回口中设法摸亲,只要迎亲人摸到了新娘头上的彩带,她便算夫家的人了。

(三)迎亲、歌舞、婚宴

送亲人到距新郎家不远处的一山坡停下。待太阳落山时,送亲队伍就把新娘送进新郎家门。新娘入门后,新娘和主要客人坐在锅庄右上方。待客人坐定,新郎家选派与新娘生肖相合的少女为新娘揭头盖、梳妆。梳理完后,少女与新娘同食一口酒和肉。新娘饮食完,男方家就大摆婚宴。

夜幕降临时,主客双方解除白天拘束,准备斗智斗勇,赛歌赛舞,通宵达旦,尽情欢乐,一醉方休。

主客双方各选一个代表,一人一段的诵唱词,大都是相互问候和祝贺。当晚男方家派出新郎的叔叔诺尔阿卡,女方家选新娘的舅舅阿瑟木国,他们一人一段诵唱词。相互之间你不让我不让你的诵唱着,听得在场的人很兴奋。接着,由双方知识渊博者说唱“克智”。诵唱与克智一完,赛舞开始。人们欢快地跳着盐源彝族舞蹈和泸沽湖摩梭舞。

(四)喜追新娘

翌日晨,新娘起身回娘家,婚礼接近尾声。也有夫家要求新娘在夫家住几日,与夫家人举行一次宗教仪式后再走。如有这种情况,一般只留一两个客人陪新娘,其余人当天上午回家。夫家为新娘举行迎魂仪式,把新娘的“灵魂”从娘家迎到夫家,使她成为夫家的一员。仪式中须请毕摩献神,祈祷平安。很多夫家找借口挽留新娘。吃过早饭,新娘海来果果悄悄带着部分送亲的客人逃返娘家。新娘的姑子们发现了,并挽留她,但没能挽留住。新郎与小姑子巫呷就陪同新娘与送亲的人,背酒、肉到新娘家回拜,第二天他们返回了家。

三、彝族婚俗的存在意义及反思

(一)存在意义

彝族婚俗是几千年彝族人民传承下来的习俗,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具有区别于其它民族的特色。

(二)反思

彝族婚俗具有一些明显缺乏现性的因素,例如婚姻制度的等级性、封闭性和包办买卖性、姑舅表优先婚、节食禁水等陈规陋习都是缺乏现性因素的表现。当代我们应该把新的文化内容注入到彝族婚俗之中,使彝族婚姻文化突破等级和种族联姻,并朝婚姻自主等现代、开放方向努力。虽然它还未能成为当前彝族婚姻生活的主流,但无疑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代表了未来发展趋势。

其次,凉山彝族婚姻文化的某些基本形式虽变化不大或没有变化,但其婚姻的社会发展阶段性却因时代的不同而呈现出了不同的社会性质。如彝族传统的婚姻以家支延续为最高的目的。到现代社会,对儿女后代的要求已不同于过去一味要求忠于家支、孝顺父母,而是更为开放、多元。

如今,凉山彝族地区还处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之际,整个婚姻环境正面临着一场深刻而广泛的震荡,这将对彝族婚姻文化产生划时代的影响。我们应当理性认识彝族婚姻文化中的去留存废、弱化陋习、选择吸收,达到存优择良,以图发展,使凉山彝族婚姻适应时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巴莫姊妹彝学中心.黑虎的后裔──彝族历史文化源流[J].中华儿女(海外版),1998,(01):4

[2]张艳娟.彝族婚俗[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4):6

相关期刊更多

丝绸之路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西北师范大学

东南亚之窗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省历史学会东南亚研究分会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