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影响城市未来
2014青岛世园会选址百果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世园会效应”。2014青岛世园会的举办被寄予期望,它对于青岛城市内部的发展一南北均衡发展、城市腹地新经济增长极的形成、城市经济结构的纵深布局、山水资源的利用等等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长期以来青岛市区南北差距较大,有人戏称青岛“只是镶着一条金边”。世园会的举办将进一步缩小南北差距,北部地区利用后发优势,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水平建设,将北部地区打造成大青岛的特色区域,它将进一步带动青岛经济社会大发展、大提升。借助世园会效应能拉动青岛市园艺、花卉产业的新品种开发、进一步扩大营销市场尤其是利用青岛市临近日、韩的地理优势进一步开拓市场,从鲜花到花卉深加工、附属产品等延伸产业链做大蛋糕、做强品牌。
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是青岛发展面临的一个新契机和新支点。青岛世园会园区规划设计一开始就注重着眼于展后利用,世园会的举办只有六个月的时间,而其展后的使用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城市所缺失的功能将通过世园会的举办而得到补充。世园会结束后,部分建筑、设施将会保留下来,使李沧东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前十年完备,大大加快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青岛历来以海滨城市的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城市发展主要是依托滨海区域由外而内地发展,借助世园会举办的机会,将会带动城区北部发展,使青岛真正体现出“山、海、城”的城市特色。世园会的举办使青岛不再仅仅是海滨城市,更将成为具有山水资源的城市。世园会的举办也将丰富城市发展的方式,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通过举办世园会在青岛腹地形成具有纵深影响的增长点,带动周边李沧区、崂山区与城阳区旅游、商住业发展,使城市的发展走向南北均衡、内外均衡。借助世园会打造新的生态旅游中心和城市大花园,建设永不落幕的市民休闲乐园,形成“南有奥帆中心、北有世园景区”的旅游新格局。
独具青岛特色
自1960年在荷兰鹿特丹举办首次国际园艺博览会以来,截至2010年世园会共举办过29次,它的举办地大都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欧洲国家和美国,在亚洲只举行过6次,分别为中国3次(其中在中国台湾举行1次,在中国大陆举行两次),日本两次,泰国1次。目前国内前几届世园会园区均属平坦地型,而临海和依山地型是青岛世园会园区最显著的特点。
与往届世园会相比,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独具特色。首先是它的山形地势,选址以崂山风景区为背景,园内有连绵的山脉,起伏的丘陵,浑厚的岩石,富足的土壤,清澈的水库,茂密的针叶林,错落分布的阔叶林,场地空间开合有度,符合明代造园家计成“园地惟山林最胜”的理论,非常适合造园,风景效果极佳。相对于国内其它已举办过的几届世园会来说,独有的滨海风光以及山地地貌特征是青岛世园会园区最显著的特点:其次是它低碳节约,展园与城市紧密融合,周边的城区建设基本成形,园区各项基础配套设施完备,展园的建设不需要对地形现状、植被、水体进行大的改变,有利于节约办展:最后是它生态环保,园区覆盖着郁闭度较高的山林,山体与连绵起伏的山丘形成了丰富的山石地貌景观,内有多处大小水面,在此造园,能充分体现生态、环保的理念,是科学、理想的世园会展览用地。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世园会还将立足山东,彰显山东特色,做足齐鲁文化这张牌。
山东是农业大省,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果蔬、花卉昌乐蔬菜大棚风靡世界,烟台苹果、肥城桃是中学地理教科书常识,中国台湾近几年在烟台引种的水果取得丰硕成果,微山湖荷花莲藕名扬中国,菏泽牡丹不让洛阳,郯城白果树、曲阜柏树系列都是国家精品……青岛世园会将充分展示山东的特色植物,营造特色园区。
定位“世界一流”
为了实现世园会“世界一流、中国时尚、山东特色、青岛品牌”的目标定位,2014青岛世园会执行委员会办公室编制了具有创意、特色鲜明、景用结合的规划设计方案。2010年8月20日至21日,执委办邀请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亲临青岛,并就上海世博会总体规划及其对青岛世园会园区规划的借鉴进行了《博览・创新・城市》专题演讲。8月25日至26日,组织的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专家高层论坛上,孟兆祯院士等9位专家对世园会承办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在此基础上,执委办向全球公开征集2014青岛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通过专家资格审查,最终确定了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美国SWA公司和广州市城市规划院联合体、法国柏盟项目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和青岛市旅游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体、美国Valleycrest公司、亚洲联合建筑规划设计公司5家具有世园会或相关项目经验的国际优秀规划设计团队,为世园会的成功举办编制规划设计方案。
关键词:休闲农业;都市;规划;凤泉区
中图分类号:F590.75;TU985.12+8(614FQ)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0-4570-04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提速和公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旅游业的发展十分迅速。作为重要的旅游经营模式之一的都市休闲农业也受到了公众的普遍喜爱[1]。都市休闲农业是把城区与郊区、农业与旅游、各类产业结合在一起的新型农业,其主要利用农业资源、农业景观吸引市民前来观光、体会、娱乐、休息等;具有改善生态、高效生产、观光休闲、餐饮度假、文化体验、活动参与、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与特征[2],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凤泉都市休闲农业园位于河南省新乡市凤泉区,该园区现状已纳入建设用地规划农田;项目区定位是都市休闲农业园区。园区东临新中大道、北临区府路、西面是新乡市化纤厂,总面积8.2 hm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十分适合农作物的种植。
1 园区开发SWOT分析
1.1 优势
凤泉都市休闲农业园紧邻新乡市,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新乡市是中原经济区内的核心城市之一,经济较为发达,市区人口有100万。良好的城市基础为园区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客源市场。项目区所在的凤泉区为新乡市的风景旅游区,规划面积为12 km2的新凤泉湖风景旅游区位于园区南300 m处,旅游区的建设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园区周边基础建设齐备,交通便利,给水排水及污水处理设施完善,电力与通信设施基础较好。而且新乡市目前还没有成规模的都市农业园区,园区不存在同类竞争。园区场地现为农田,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1.2 劣势
园区的西侧为新乡市化纤厂,属于中度污染企业。厂区排放的有害气体对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近几年来,新乡市化纤厂先后进行了环境保护治理,增添了先进的环保生产设备和污染处理装置,使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工厂景观对园区景观仍然会造成一定的视觉影响,需要进行遮档。尽管园区地势平坦,适合种植,但是缺少地形的起伏变化,使景观显得平淡,需要根据景观建设要求进行改造。
1.3 机遇
2006年3月,《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增加农民收入”内容中第一次提出“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农业,鼓励改变产业结构,发展观光农业”。《河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也鼓励并支持发展观光农业。为此,郑州市专门出台了《强力推进城区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意见》,用以指导都市农业规划,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农业观光休闲需求。新乡市政府在《新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推进农业旅游的发展”。国务院于2011年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3]建设将极大地促进河南省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些都为园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1.4 威胁
准确的市场定位是园区发展的前提[4],因此,必须对市场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了解游客的消费潜力,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需求。项目建设资金是园区顺利开发的保障,资金筹集应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拓展投资渠道,合理分配投资收益,从而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激发投资热情。都市休闲农业园区以有机、绿色和高效农业为目标,在生产设施、生产技术、生产管理和产品营销上都需要专业技术的支持。园区的健康发展还需要高效管理,并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经营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上不到位会使园区的发展受到拖累。园区要通过加强与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食品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的联合来解决智力支持难题。
2 规划原则
2.1 生态保护原则
凤泉都市休闲农业园位于新乡市规划区内,将会纳入新乡市城市绿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因此园区的建设应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目标相一致,在建设中除了满足观光农业的要求外,还应发挥城市生态保护的功能。
2.2 复合功能原则
凤泉都市休闲农业园集生产、休闲、餐饮、自种体验、采摘、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走复合功能的道路,以满足城市公众多样化的休闲游憩需求[5]。
2.3 市场导向原则
目前休闲农业的市场需求主要是优质无公害及绿色农产品品牌、绿色旅游品牌、餐饮特色品牌、文化品牌以及反映农耕文化[6]、民族风情、田园文化、乡村风貌、农事民俗等人文景观文化范畴[7,8];必要时应向商务会议、康体运动、文化展示等方面进行延伸。
3 规划设计
根据市场定位、农业生产和景观特色要求,园区划分为设施农业区、市民菜园活动区、果园采摘区、休闲垂钓区和特色餐饮区(图1、图2)。
3.1 功能分区
3.1.1 设施农业区 设施农业区主要从事设施蔬菜的生产,以农业部颁布的《蔬菜标准园》[9]为指导,进行蔬菜示范种植。逐步建设蔬菜生产设施、管理用房和冷库,选择优良蔬菜品种进行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GAP认证的生产,提高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蔬菜产品的营销采用供应本地高档宾馆和超市为主、游客购买为辅的模式。
3.1.2 市民菜园活动区 市民菜园活动区主要是为了使市民能够切实感受田园生活的乐趣,集“休闲、劳作、收获和科普”于一体,是一种全新的休闲方式。市民每年缴纳一定的认种费用后,就可获得18 m2菜地。管理上采用园区管理加市民自理的方式,管理者为认种者提供农具、种子、肥料,并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日常管理。通过在认种的菜地耕种、收摘亲手种植的新鲜蔬菜,锻炼身体,享受丰收的喜悦,让市民们增长农耕知识和种菜技术。
3.1.3 果园采摘区 果园采摘区主要在露地种植桃、樱桃、葡萄等果树,供游客进行采摘。选用名优果树品种,实施绿色无公害管理。果园采用行间套种,进行立体种植,下层种植紫花苜蓿、红薯、花生、辣椒等作物。平时散养鸡、鸭、鹅等禽类,既可以节省养殖场地,又可以除草施肥,还可以形成“果满枝头,鸡鸭满园”的农耕景象。同时,将“绿色”禽蛋产品推向市场,也是一种园区宣传的手段。
3.1.4 休闲垂钓区 休闲垂钓区临近特色餐饮区,可形成“赏翠荷、品美食、休闲垂钓”的特色,主要提供观鱼、嬉水、垂钓、观光等休闲方式。规划设计休闲垂钓长廊、亲水平台、亭廊栈道等垂钓设施。组织开展钓鱼赛事,提供优质垂钓服务,垂钓中心提供鱼竿出租,有各类鱼饵出售,在垂钓池有专门的服务人员提供与垂钓相关的人性化服务。
3.1.5 特色餐饮区 新乡市的长垣县餐饮历史悠久,特色美食名扬天下,被誉为“厨师之乡”,长垣烹饪技艺已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碗、油旋等被列为新乡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这些优秀的地方特色资源建立特色餐饮区,主要汇集河南省各地的名优特色小吃,其中以原阳特色美食为主打。相应地设计有生态餐厅和地方老字号街区,并在特色餐饮区规划一处水景,优化就餐环境。
3.2 空间布局
空间的整体布局旷奥相济,开合有致,将“生产、生活、生态”有机地融于一体。通过流线型设计来组织、引导人们的视线。园内不断变化的游憩线路和公共活动空间,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视觉景观观赏范围,设计时通过视觉范围的收放变化使各个区域的景观有序地组织起来,形成生动的画卷。
3.3 植物景观
植物景观能营造出瓜果飘香、红满枝头的丰收景象,所以园区规划建设特色鲜明的桃园、樱桃园、柿子园、梨园、葡萄园等小园区。园区的景观绿化根据主题特色,多采用本地乡土树种,在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季相和色彩等自然美的同时,结合水体、建筑、地形进行合理配置,使园区四季芬芳、清新淡雅;做到全方位多种类绿化,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乔灌木植物与藤本植物、水生植物与草本花卉以及地被植物等合理配置、疏密相间,使四季植物皆有景可观。
3.4 设施规划
建筑设计突出田园风格,以木石结构为主,采用大坡顶来取得与环境的协调。为了增加景观观赏面,立面采用大面积落地玻璃,塑造内外统一的优质就餐环境。道路由主干道和游步道两级组成,主干道采用彩色沥青路面,游步道采用青石材料铺垫,道路线形流畅,移步换景,时时形成良好的对景。园区给水主要是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生活用水通过管网和市政供水管网直接联通,建设遍布全园的自动喷灌系统;排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排放和污水排放等子系统;通过改造地形,将全园雨水汇集到垂钓池内,并对水量及时进行补给,污水则直接排放至市政排水管网内。
3.5 夜景规划
都市休闲农业园的夜间游览需求高。园区夜景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①高柱式庭院灯,主要分布在主干道路、游步道以及休闲小广场范围;②景观照明,包括园区入口和主要建筑的轮廓照明、建筑小品和景观树木的投射照明等;③安全照明,主要分布在台阶及坡道等处,提供补光照明;④水景照明,垂钓区水系的四周设置水下投光灯,打造优美的水景。灯具尽量采用LED灯以节省能源。
参考文献:
[1] 刘喜波,郭 伟,李建东,等.凡河都市农业区功能定位与规划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0(4):483-484.
[2] 邓键剑,范俊芳.湖南休闲农业园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分类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2):16-19.
[3] 王永苏.试论中原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J].中州学刊,2011(3):73-76.
[4] 孙娴娴.湖州太湖“渔人码头”休闲渔业旅游改造项目的SWOT分析和市场定位研究[J]. 生产力研究,2011(4):110-112.
[5] 孙晓刚,郝立群,万 友,等.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示范观光园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920-1924.
[6] 徐筱婷,王金瑾.生产性景观演化的动因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2):141-143.
[7] 孙白露,朱启臻.试论中国农业文化的价值及保护[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5):173-177,182.
一、规划编制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对“4·20”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的部署和相关工作安排,我县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13年7月编制完成了《县灾后恢复重建城乡体系规划》(2013—2020)和《县城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2013—2020),我县在体系规划和总规的科学指引下,确立了“一县两城、以城带乡、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发展格局,将镇、镇同时作为县城,新增城区面积3.39平方公里,就地吸纳转移农业人口数1.5万人;确定了317个灾后重建项目,现正按照科学的规划进行实施,确保2014年4月20日前全面开工,实现的跨越式发展。
我县坚持“产城一体、两化互动”,以中心城市为主导,加快中心城区现代化,充分发挥中心城区在统筹城乡、以城带乡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镇原有工业园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基础,构筑农民就近就业、自主创业、承接产业转移、城市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的载体。
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方面,确立了“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提出了“三年跨越发展,五年实现小康”的重建目标,结合全县新村安置点的同步推进工作,有序并顺利的进行了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区域基础设施、城镇住房、产业集聚、城镇综合防灾体系、生态环境保护、风景名胜区恢复重建等建设,实现城乡服务均等化。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会同规划院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具体的实施措施一是合理利用新增的城镇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城乡居民住房、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绿地与避难场所和产业用地;二是加强重点发展节点、聚居点的重建规划实施的监督力度,定期评估和分析城镇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指标,健全重建规划效能监察机制。
二、工业园区规划管理情况
2012年1月,我县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委托攀枝花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确立了园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完善了园区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规划等内容。《县城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规划按照组团化、地域化、生态化的原则,将北部产居融合片区定义为我县的产业中心。工业园区由工业集中区管理委员会会同重建委、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对园区的规划建设进行管理。园区内的建设项目选址、设计方案均需通过县规委会审查后方可实施,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企业厂房建设,从场平到竣工的各个环节都需接受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的监督。
我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认真贯彻并严格执行了市局关于行政权力下放的相关文件精神和要求,未出现规划管理权违规下放的情况。
三、城乡规委会的设置和运作情况
我县至成立了城乡规划委员会以来,共召开了39次会议,2012年以来,我县完善了《县城乡规划委员会章程》,由于人动,相应的调整了县规委会的组成人员,并适当的增加了公众代表的人数。每次召开规委会,均邀请了公众代表参与县规委会讨论并无记名投票决定方案是否通过,其后向大众进行公示,充分征求大众的意见和建议后,最终形成会议纪要。
四、村镇规划的编制实施
“5·12”后,我县3镇6乡均编制完成了镇(乡)总体规划,镇和镇编制了控制性详细规划。“4·20”震前,我县委托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县域新村总体规划》;震后,我县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泸州宏吉设计院编制了各乡镇的新村安置点和聚居点,共计29个,目前,各点正同步进行建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创新办法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把相关重建政策与受灾群众意愿有机结合,解决好“要我建”与“我要建”的思想转变。
五、镇乡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和人员落实情况
2011年1月,我局向各乡镇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各乡镇抓紧落实承担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职责的机构、编制和人员及相关工作,并将各乡镇的落实情况汇总上报市局。在日常工作中,我局定期组织相关村镇管理人员学习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新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目前,各乡镇的管理人员认真负责,全身心投入在新村聚居点等灾后重建工作中。
震后,泸州对口援建人员和我县特殊人才的引进,为各乡镇灾后重建的顺利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六、执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
(一)遇到的问题
执法办事意识不强,依法行政观念淡薄。个别乡镇在农房审批过程中,碍于情面,未会同县级相关职能部门会商、审批,便擅自批建,导致个别夹道建设等低水平建设情况的出现。
地域性差异,导致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是虽已明文规定要求乡镇设置规划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但个别乡镇缺乏规划管理人才,现有的人员也是兼职身份;二是个别乡镇对规划管理重视程度不够,配备的人员为村官等“三支一扶”人员,人员稳定性差,加之人才流失,新人接手后上手慢,导致管理无序。
一、“五个二”工程监管模式产生的背景。
____县在大力实施“主攻项目、决战四区、差异发展、打造强县”发展战略的道路上,在吹响全面深化县域经济和社会民生改革的号角下,在“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的思想搅动下,尤其是该县在全省率先提出“城区当景区建、园区当城区建、乡村当小区建”的全新建设理念后,陆陆续续上马的项目遍地开花,涵盖园区、城建、旅游、文化、教育、科技、水利、农业等民生领域。然而进入改革深水区和攻坚期,经济也相继进入加速转型的快车道,社会形势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全县有些项目出现围标串标、明招暗定、工程质量不过关、政府投资工程资金浪费、领导干部插手工程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导致招投标的恶性竞争,造成严重影响,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____县认真总结分析了政府投资工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程设计方案缺乏前瞻性、科学性和融合性,工程项目设计没有进行整体谋划和通盘考虑,造成“各敲各的锣、各拉各的股”的现象;二是对标前预算的评审方式单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和增加工程量的签证的要求把关不严,造成预算不科学,存在泡沫;三是工程建材的价格询价定价方式单一,没有可比性,造成询价定价机制存在漏洞;四是工程竣工验收草率,工程后续管理和质量保障机制不健全,导致一些工程成为烂尾工程或短命工程,严重损害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和公信力;五是政府采购制度不健全,其中存在大量的水分,容易造成“权钱交易”和采购得回扣的现象。针对上诉问题,20__年以来,____县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认真谋划有效规范和监管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的新路径。____县委、县政府广开言路,向社会征求意见,积极采纳县纪委、财政局、审计局、住建局、环保局、交通运输局、发改委和招投标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建议,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号脉会诊,提出具有专业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20__年以来,____县按照“城乡建设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思路,不断总结完善,着力在“实用性、规范性、长效性”上下功夫,创新和完善政府投资工程建设体制,以部分重点项目试点,逐步在全县推开,成为该县政府工程建设常态化监管机制。
二、主要做法
一是规划设计方案二次审查。该县成立由规划、建筑、旅游、交通、绿化景观、市政等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对拟在县城规划区以及乡镇集镇规划区内实施的工程建设项目,包括居民私人建房的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各项目建设单位按照专家咨询委员会审查提出的意见修改后,再提交县规划委员会审查,审查通过的最后由县政府批准,修改后经再审仍未通过审查的一律取消该项目。
二是工程预(决)算二次审计。在工程预(决)算中严把标前预算评审关和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和增加工程量签证关,明确规定政府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的预算,由财政部门进行监督审查,招标控制价未经审查的,不能进入招标环节,对所有设计变更和增加工程量,由施工单位提出,监理和建设单位认可,监察、审计等部门现场核实,依次签证生效。在此基础上,严格实行结算评审。由财政部门负责,再次核实增加工程造价项目是否符合签证管理里要求,提出结算意见,未经财政部门评审的工程,不得进行决算。
三是工程材料询价二次复核。在工程材料询价工作中将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独立出来,首先由建设单位及 主管部门对工程中需使用的特色建筑材料、设备进行市场询价,提出询价报告和定牌定价意见,再由纪检监察部门组织相关行政监督部门进行询价复核。
四是工程竣工二次验收。对工程竣工实行二次验收,第一次验收按照建筑法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有关规定进行,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支付总工程款的70%,其余工程款留作质量保证金。一年后(绿化工程两年后)进行第二次验收,验收合格后一周内向施工单位付清工程款。自该规定实施后,大量无施工管理经验和无经济实力借用,挂靠施工单位及人员的建筑企业被阻挡在市场门外,净化了工程市场环境,至今未发生一例因工程质量不合格而导致二次验收未通过的事件。
五是政府采购双轨并行。对采购金额在20万元以下的货物和服务,实行“机构采购”与“采购单位市场询价采购”双轨并行的定标模式。
三、工作成效
整合了监管资源,让规划设计步入合理渠道。____县实行“规划设计方案二次审查、工程预(决)算二次审计”的监管机制,紧紧围绕“城乡建设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的理念,在最大程度节约工程项目资金和利用现有生态资源的情况下,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整合多方力量,形成有效监管和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的强大合力。
提高了工程质量,树立群众心中阳光政府形象。实行了“工程竣工二次验收”的做法,让项目业主单位占据了主动权,变施工单位牵着业主单位的鼻子走转化成业主单位牵着施工单位的鼻子走,力争做到无论是工程的前期设计还是中期施工抑或是后期维护,给项目施工单位戴上紧箍咒,给工程建设的进度加码,对工程进行一条龙负责,落实责任主体,确保工程质量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设计;水景
Abstract: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idea and method of Fengze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The Fengze garden landscape design associates the nature -like with the rule -like as design method. Provided the dual function of viewing and using by landscape were guaranteed.
Keywords:residential district; landscape design; waterscape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常州处于美丽富饶的长江金三角地区,与上海、南京两大都市等距相望,有着十分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水陆空交通条件。全市水网纵横交织,连江通海。属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丰富,温和湿润,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气温15.3℃-5.5℃,年日照2073-2132h,无霜期220-225d,年均降雨量1107.5mm。农业资源丰富,土壤类型多样,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越。该居住区位于常州市的天宁区,总面积达68000多平方米,规划定位为立体化、设备齐全的高档居住小区。由三排建筑组成,砖混式结构,近300套经典住宅,小区用户在10000人左右。
本设计方案我们设计了两条景观轴线,一是以主路、中心广场沿线为主景观轴,二是以水体为轴的副景观轴,两条轴线成十字交叉状,各功能分区均沿线而设:老年活动区、儿童游戏区、中心游览区、安静休息区、观水区以及水体部分。
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考虑与整体环境氛围的创造、季相时序的变化和规划用地对种植的限制。小区的大部分绿地基本上是地下车库的顶部,在植物材料上以浅根系,落叶的灌木、小灌木为主。同时,利用构架结合绿化,用攀援植物增加绿量。小区内采用常州市的市树——广玉兰作为行道树。
老年活动区
在该区内绿化中除了种植骨干植物洒金侧柏、白玉兰和红花檵木外,根据区内绿化景观的要求,还配植了具有园林观赏性能的药用植物,如:“芳香”药用植物野牡丹、“色彩”药用植物天香炉、“食用”药用植物芦笋、“保健”药用植物山茶等,以此形成本区园林绿化规划的一大特色,以体现对居住人的关爱,对在这里活动的老人们身体有提高免疫力的功效。
儿童游戏区
构图上自由和规则两种要素互为补充、核心构图为周边采用低矮灌木组成规则直线,整体上形成东南角密集,面向中心广场开阔的空间效果。考虑到的儿童的安全性植物材料选用树、叶形或花形独特、无毒、无刺的树种。创造轻松活泼的气氛,因此,配置了紫薇、合欢、蒲包花、丁香、春鹃、夏鹃、桂花等树种。
中心游览区
区内绿化从整体环境、绿化功能要求出发,运用植物各自的生物学特性,有机进行组合配植,通过植物群植的体块、色彩、肌理的对比,创造独特鲜明的园区绿化景观形象。广场上的绿化主调树种选用日本冷杉和茶花。广场周围环绕种植黑松,樱花,深山含笑,鸡爪槭等,使广场生机盎然。
安静休息区
该区域植物材料选择球型的灌木为主,配植时按景观生态学的理论进行布置,建成符合自然生态、群落的景观,通过具体的乔、亚乔、灌、亚灌、地被、草、花等相互间的搭配,最大限度地增加绿视率和绿量,提高生态质量,满足居民休闲需要。在绿化配置中,除表现了绿化四季季相景观要求外,重点突出春季绿化景观,在建筑周边、林荫下、道路旁、草坪坡地、林缘下、大块面地配植花灌木色带、流线型的色带,随弧线型道路的引导,犹如彩色起伏的水浪,流畅而奔放,富有动态感,运用绿化植物材料模拟水面涟漪的春天。
绿化主调树种选用杜英、香樟、红枫、龙爪槐,配有瓜子黄杨球、丰花月季等花灌木。草坪和地被植物采用高羊茅、红花酢浆草等。湖边配有成排的垂柳。
观水区
该区陆地上的绿化基调树种选用了水杉、池杉、垂柳等喜湿的树种。水陆交接的浅水区域,采用了香蒲、水葱、旱伞草、泽泻;人工湖里种植了睡莲、芡实、荇菜等水生植物,湖中还不时游过一群群锦鲤,使人们犹如来到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
经济技术指标
本次规划设计用地面积68000㎡,绿化面积28737㎡,绿地率42.3%。
表1经济技术指标
6结论
过于集中的绿地虽然能带来宽阔的绿化视野和活动空间,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居住模式和居住习惯已发生变化的现实条件下,也带来诸如景观性与功能性相冲突等弊端。针对上述情况,本方案绿化设计采用了带状、块状绿地均匀分布,加强宅前楼后的绿化深度和功能层次,明确使用归属的设计方式,并结合原小区规划的平面结构,区分出景观(生态)性与实际使用功能性两种绿化区域的概念,有效地提高区内有限绿地的使用效能。
人工湖面宽阔的视野,宅前楼后能就近使用的实用性绿地构成了绿化宅间形态的对比,同时也构成了小区室外绿化环境的显著特征,人们可以在空间绿地中很方便地进行锻炼、休闲、交往和观景,儿童活动场地、老年人活动区域设施,采用多点分散设置于离用户较近而使用方便。宅前均有坡地草坪、树丛、花灌木、构成宅前绿化“平台”,不仅使人在居宅中能有良好的室外绿化景观立面,而且真正使亲近自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小区内景观环境追求自由活泼的风格,与小区内错落有致的建筑形态形成呼应,水畔宅间置以花草片石,林荫树丛,绿茵草地,廊柱亭台,名贵花木,充分展示了区内绿地环境的艺术底蕴,还原大自然的生活环境。
【参 考 文 献】
[1] 刘卫斌.园林工程[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4-55.
[2] 陈秀中.京味新园林[M].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0-21.
[3] 赵世伟,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108-109.
[4] 陈孝青.校园环境生态景观规划模式探讨[J].中国园林,2001,43(1);3-4.
[5] 胡长农.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01-102.
[6] 孙成仁.城市景观设计[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