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居住区; 珠三角; 植物景观; 评价体系; 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641(2016)03-0080-03

引言

随着新常态下“美丽中国”“生态宜居”等思想观念的逐渐增强,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追求已由“生理刚需”转型至“精神品质”,对居住区环境的认识也从“小区有树就行”转型至“住在公园里的家”。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质量,园林植物景观也逐渐成为评价居住区是否宜居的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对居住区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整个居住区植物群落景观的评价,但根据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原则,不同功能分区对植物景观的要求亦不同,以整个居住区为研究对象来分析不同分区的植物景观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本文针对不同功能分区展开研究,构建了相应景观评价模型,乃至整个居住区的植物景观评价体系。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简介

本文以居住区所处城市、规模参数、风格及获奖情况等作为选择原则,并根据统计学最小样本量原理,确定了珠三角地区六大城市,即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共计18个具有代表性的居住区进行实地调研。

1.2研究方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为AHP法)是运用多因素分级处理的方式来确定各影响因素权重的方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托马斯・萨提(Thomas L. saty)于20世纪70年代中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化与层次化并行的分析方法[1]。

课题小组以《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中对居住区绿地的分类原则和方法作为研究依据,并结合调查分析将居住区绿地分为4个空间,即入口空间、道路空间、滨水空间以及中庭空间,以此为单位进行研究[3]。

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和《居住小区技术规范》[4],并综合专业从业者的建议,选取了生态属性、观赏属性、意境属性以及经济属性4个准则层评价因子及20多个因子层评价因子,构建两两判断矩阵。

采用许树柏[5]的原理,对获得的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当结果满足其原理时,则认为判断矩阵具有较满意的一致性,否则需要重新调整判断矩阵,直至通过一致性检验。

2结果与分析

2.1评价模型及评价因子确定

本文以不同功能分区为单位共构建了4个评价模型,即入口空间模型、道路空间模型、滨水空间模型以及中庭空间模型,针对居住区植物景观,进行系统理性的分析。

在确定模型评价因子时,站在需求者和设计者的角度,对不同功能分区植物景观评价因素进行分析,突出了4个模型的共性与个性部分,最终确认了22个评价因子计入评价模型[3](表1)。

3讨论

本文以居住区不同功能分区为研究单位构建了景观评价体系,然后通过对景观案例的具体分析,证实了该评价体系较适用于珠三角地区的居住区园林植物景观评价。在分析获奖项目景观时,对应评价结果较高,进一步证实该评价体系具备一定客观性和科学性。在实际应用中,景观设计人员可按该评价体系中的高占比权重因子进行植物配置,即能获得较满意的植物景观效果。

同时,本文为植物景观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不仅仅在居住区中,在道路、公园等其他植物景观评价时也可按其功能分区进行针对研究,更能突出研究主体的个性化特点。通过评价体系很明显得出,珠三角居住区的植物配置所运用的乡土植物相对较少,但许多乡土树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这就需要园林工作者做更多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郝勇,范君晖.系统工程方法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3.

[2] 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12.

[3] 蔡鑫. 珠三角地区居住区园林植物配置模式研究[D]. 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3.

[4]居住小区技术规范:DBJ15-11-94[S].广州:广东省建委,1994.

[5] 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51-59.

[6] 翁殊斐,陈锡沐,黄少伟. 用SBE发进行广州市公园植物配置研究[J].中国园林,2002(5):84-86.

[7] 翁殊斐,柯峰,黎彩敏. 用AHP法和SBE法研究广州公园植物景观单元[J].中国园林, 2009(4):78-81.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第2篇

摘要: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就是通过生态设计方法促进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工设施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的过程。本文分析了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理论,阐述了生态居住区的基本特征,探讨了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内容,为进一步推动生态居住区的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居住区;规划;设计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design is through the ecological design method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harmony of human and nature, artificial facilities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of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proc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design theor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design content, in order to further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and create conditions.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cological residential area; Planning; design

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当今的主旋律,同时也是我国长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日益成熟的今天,对居住区必须做到规划、建筑、景观同步进行,根据人们的择居动机,居住对象、规划设计现代的居住区,应该是有一定规模的、有良好生境的居住区,是生态型的居住区。生态居住区是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重要体现,更是严格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本文对生态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进行了探讨。

1 生态规划设计的基础理论

生态居住区规划要从自然生态学和社会心理学两方面着手,创造一个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空间,具备优美环境、能诱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高质量的居住环境。生态规划设计是以人与内然整体和谐的思想为基础,应用规划学、生态学、经济学、社会这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去设计和调控生态居住区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体现的是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它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综合空间、时问等要素,协调环境保护、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之问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自然和谐共生。

2 生态居住区基本特征

2.1 生态住宅

生态住宅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生态住宅区与生态居住区是同义的。生态住宅应当是消耗最少的地球资源,消耗最少的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和居住小区。生态住宅强调的是能源的利用,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注环境保护和材料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减少废弃物,贯彻“节能、节水、节地、治理污染”的方针,强凋可持续发展原则。

2.2 生态居住区

生态居住区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物。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指导,尊熏自然、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生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立足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两大主题,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在一定的时间、形态、空间的尺度内建立起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和良性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人类聚居区。

2.3 生态居住区的基本特征

生态居住区的特质主要表现在生态居住区的功能目标上,生态居住区的规划建设目标可以概括成“舒适、健康、高效、和谐”。从整体上看生态居住区的生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整体性。生态居住区是兼顾不同时间、空间的人类住区,合理配置资源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强调人类与自然系统在一定时空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

②多样性。生态居住区的多样性不仅包括生物多样性,还包括文化多样性、景观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空间多样性、建筑多样性,交通多样性、选择多样性等更宽泛的内容,这些多样性同时也反映了生态居住区生活民主化、多元化、丰富性的特点。

③和谐性。生态居住区融人自然、文化、历史社会环境,营造出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生态居住区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的人居环境,而是富有生机与活力,是关心人、陶冶人的“爱之器官”。

3 生态居住区环境规划

生态居住区环境规划要突出结合自然进行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结合自然设计是指结合建设基地的太阳辐射、热、光、阴影、降雨、水文、风、植物地形等自然条件,在人类居住过程中与自然合作,充分利用自然提供的潜力(当然也包括限制条件),促进、适应自然过渡,使建筑融入自然,与周围自然环境协调发展.保证建筑及其环境与更高层次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努力创造生态小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绿化是分不开的。从规划上看,生态小区的总体布局、单体空间组合、房屋构造、自然能源的利用、节能措施、绿化系统以及生活服务配套的设计,都必须以改善及提高人的生态环境、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和目标。另外,在具体设计上,注重绿化布局的层次、风格与建筑物要相互辉映:注重不同植物各方面的相互补充融合,例如:除普通草本植物外,注重观赏花木、阔叶乔木、食用果树、药用植物和芳香植物等的种植;同时注重发挥绿化在整个小区生态巾其他更深层次的作用,如隔热、防风、防尘、防噪音、消除毒害物质、杀灭细菌病毒等,甚至从视觉感官和心理上消除精神疲劳等作用。而在房屋的建造上,则要考虑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需要,注重节省能源,注重居住者对自然空间和人际交往的需求。生态居住要把健康落在实处。

3.1 结合地彤规划

土地是建筑的载体,地形地貌影响着居住区建筑的布局和形态。结合土地设计主要有三方面,地形地貌、地表土层、表层土以下的岩土。地形地貌从形态上直观地影响居住区的布局与建筑形式,如有依坡就势、层层叠落的布局形式,有爬坡建筑、吊脚楼等建筑形式。建筑或硬质景观设计遵从地形地貌,在生态敏感区尤其重要,对地形地貌的尊重可以说是对土地“文脉”的一种延续。

建筑环境中地表土的保护和还原也显得很重要。土地作为绿色植物的“营养基”,除场地和软质铺地外,建筑间角落、岸顶、阳台、窗台甚至墙面等部位都可作为争取还原表土的建筑环境,硬化是对绿色植物的排斥。但建筑及其环境还是蕴含着广阔的绿化前景,其简单形式为建筑屋面、墙面绿化、立体种植等,可起到保温、遮阳、截水、净化空气等效果屋顶花园是大力发展方向,通过绿化、配置必要的游憩设施(坐椅、茶座等),使屋顶成为仅次于地面的一种新型的积极户外活动空问。如果建筑间通过连接廊相连,将进一步激活屋面的活力,一改灰色、消极屋面空间为绿色、有活力的空间。

3.2 结合当地气候设计

应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避免不同气候条件可能造成对人体的不适。控制阳光辐射、空气流动是结合气候设计的重要内容。对于炎热地区,遮阳、通风、隔热是提高建筑空间舒适的重要手段.形成了深檐、骑楼、敝廊、通透、架空等设计;对于寒冷地区,则以保温、纳阳为上,形成了双层墙(窗)、日光廊道、围护结构蓄热、封闭等设计;而对于温带地区,则需建筑空间具有可转换的灵活性,即空间有开与闭、内与外的双重性。阳光、风还可转化为有用的能,则显示了其另一种价值。水可作循环资源。设计可因地制宜利用水,在建筑环境中引人亲水设施。增添人们可接触的水,可起到调节空气温度、降温的作用,创造理想的微气候:设计中可利用建筑岸顶、水池暂时蓄存雨水.然后缓释到地下或再利用,提高建筑室外环境的渗透能力,或采用透水性铺装等,顺应水循环过程,达到防洪、减少洪涝与侵蚀的作用。

3.3 绿化系统的规划

城市生物,尤其是绿色植物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流和能量交换的载体,绿化的生态功能主要是减噪降尘,更新空气等。规划由公园、湖面形成的绿地斑块,河道、街道形成的绿色廊道,农田、防风林、荒山形成的郊野基质,共同构成一个带形相接的绿化系统形态模式。其次,在植物配置时,还应从植物特性、高度搭配、树冠大小、树冠间距等方面统一考虑和规划。

4 生态居住区道路系统规划

居住区内部道路交通系统是生态居住区发挥正常功效的基础。

⑴内外通畅、人车分流。在生态居住区的道路交通组织中,应限制小汽车进人.小汽车和货车从居住区边缘进入,并在边缘处停车或存车,同时又保证消防、救护、废物收集等车辆的可达性,同时居住区出人口附近应设置公交车站,居民到公共交通站点不超过1O~l5分钟步行距离,使居住区能通过公共交通与外部形成便捷的交通联系。在居住区内部建立完善的步行或自行车系统f包括无障碍系统),避免交通干道穿越居住区,消除车辆与行人的冲突,居住区中心应布嚣适当的公共活动场所,如在建筑平台或屋顶开辟屋顶花园、商店、咖啡馆等,并用连廊将这些公共活动场所连接起来,不仅可减少人们出行量,而且增加了使用可达性,还创造了一种新景观。

(2)满足内部管网布嚣的要求。生态居住区内部道路也是区内给水、排水、供电、通讯等各类管线的主要通道,因此,道路设计不能仅考虑交通、容量、设计速度、通行能力、路面、结构、水平垂直定线等.要综合考虑上述要求。

(3)结合生态廊道规划。道路设计还应与绿线、蓝线也即生态支持系统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是车道和自行车道,使之有更多的自然特性,展示自然环境之美,吸引人们同归步行道中。

5 信息与智能系统规划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居住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信息与智能系统是生态居住区的神经系统,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枢纽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能否通常、灵敏、反馈快速在生态居住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通信系统对生态居住区的正常运行显得尤为重要:还有建立安全、可靠、防止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防灾、减灾设施也是不可少的如现在普遍推广的智能化小区,其智能化系统大致分为三个方面,即系统网络集成系统,为居民提供一个网络信息平台,实现对内外的信息交流目的:安全防范系统,用于安全防卫;信息管理系统,用于物业管理。

6 结语

总之,生态居住区既是一种居住区的规划新理念,又是未来城市追求的远景目标之一,它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意愿。它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漫长的工程,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要求人们不断提高生态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观,需要设计者不断探索出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为生态居住区的发展奠定基础和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居住区规划,交往空间,人车分流,人车共存,街道,步行空间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居住区道路分为车行道、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三种;其组织方式有人车混行、人车分流和人车部分混流三种,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采用的组织方式受城市规模现状、居住区发展定位、住区自然环境和发展历程制约,但是总的说来在当今世界的居住区规划中有多种道路组织方式,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选择和组织方式,对于目前我国居住区规划的道路组织,人车共存和人车部分分流两种人车道路组织方式仍比较普遍。

如何合理的设计居住区的交通体系,尽量减少车行对人行的干扰,使我们研究的重点。现在从人车分流和人车共处两个方面阐述居住区交通体系的设置模式:

人车分流的交通模式

平面系统分流 :

通过对道路的专门化使 用,建立自成系统的专用道路网络,引导各种交通各行其路、互不干扰,从而建构宏观层面上的人车分流体系。这种分流形式一般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居住区,其道路系统规划和交通组织宜与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紧密结合并分期、分阶段实施。

内外分流:

这种模式以住宅庭院或组团为居住单位组织周边式住宅 区,每个居住单位有一条直接开口于周围道路的尽端式或半环式车行道路为其服务,住宅的后院面向这些车行道,汽车可直接开进后院;居住单位之间是步行道,它连接住宅的前院并通向中心绿地;住宅的主要居室朝向前院和步行道;行人与汽车分别通行于各自独立的道路系统,不产生平面交叉;居 民通过步行系统在内部自由活动,不受外部车行交通的干扰。 尽管这种方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出入口多,既不利于社区管理,又对外部交通产生较大干扰,内部交通得到了解决,却使外部交通趋向复杂化;从周边伸入腹地的尽端路有被堵塞的潜在性;尽端路上排斥了行人,成为单纯的行车和停车空间,缺乏生活气息;如果中心绿地不与公建等紧密结合,其可达性可能会降低,特别是北方地区,居民真正使用大片中心绿地的时间一般很短,大部分时间因天冷而无人问津,变得荒凉、空旷、缺少生机。然而,由于这种方式较好地解决了私人汽车发达时代的人车矛盾,仍然成为人们仿效的典范,是一项划时代的创新。

(3)立体分流 :

通过建设在立体空间不同层面 上的道路系统以实现人车分行的目的。一般有两种情况:①通过架空步行走廊、抬高步行平台、建设屋顶街道和天桥等进 行分流;②在地形比较特殊的小区或与城市中心区整合化建设的住宅群,通过将车行道(或步行道)嵌入地下(或半地下)的方式,或与城市中心的地下交通系统整合化建设的方式实现人车分离。

(4)人车部分分流:

A、道路断面分流 在道路横断面上对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进行分离而形成的一种人车适时分行的道路交通方式。在经济尚不发达,汽车交通量虽有增加但人车矛盾不甚紧张的情况下,这种分流方式既保障了步行安全,又能充分发挥机动车道的效用。同时,在汽车较少时,行人与自行车还可以利用机动车道进行出入交通或其他生活行为。但随着汽车的大量增加,这种方式在安全与环境问题上将会愈来愈显示出局限性。

B、局部分流(不完全专用道路系统) 在人车 混行道路系统的基础上,于住宅和小区出入口、公建、绿地等之间设置局部的专用道路(如局部的步行专用路、自行车专用路等)。在专用道路与混行道路的交叉口处可利用地形采取立体交叉。

人车共处的交通模式

人车共存的道路系统遵循尊重交通组织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选择性,以高效便民为要旨,突出居住区街道亲切、融洽的特性。道路设计应该从道路系统入手,从道路的分级、布置、线型、主次、功能和路程等多方面考虑道路上汽车的使用和影响。

1、道路的重新分级

由于居住区范围和内涵的扩大以及小区作为一级结构的淡化,原来的小区之间和组团之间的道路在通行性质上越来越接近了,可以将它们合二为一,改称为“居住区支路”,宽度为8~12m;进入组团内部的道路仍然称为组团路,宽度为4~6m;宅间通路称为小路,宽度为2.5~3m;居住区的主要交通疏散路称为主路,宽度为20~30m。同时考虑道路设计的适用性和有记性,设计应该保持一定的细度和弹性。

2、道路分级配置

针对小汽车通行量的日益增大,居住区道路的设置按照主路、支路和组团路分三级入手:

①主路

主路红线宽度依通行能力而定,不小于20m,山地居住区不小于15m;道路实行人行、自行车、小汽车、公交车渠化交通,严格遵守“人车分流”以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车行道一般需要9m宽,如考虑通行公交时应增至10~14m宽,人行道宽度一般在2~4 m左右。

②支路

支路在概念上合并了小区之间和组团之间的道路。支路红线宽度一般为10~14m,车行道宽度一般为5~8m。在道路红线宽于12m时可以考虑设置人行道,其宽度在1.5~2m左右。为防止城市交通穿越小区内部,道路宜曲不宜直,通常可采用的形式有:环通式、尽端式、半环式、内环式、风车式和混合式等等,既能避免外来车辆的随意穿行,又能使街景发生变化、丰富空间环境。支路以“棋盘式”构架为主,通过组团的设计强化其可识别性;通过限速设施及法规将汽车速度限制在30km/h之内,形成居住区范围内的“交通安宁区”。

③组团路

组团内道路借鉴“步车共存道路系统”形成6m宽的简化人车共存道。

不同的人车交通组织方式分别产生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在实际选择人车交通组织方式时应视居住区的区位、等级规模、交通结构、建设资金以及居民出行方式等诸多方面的具体情况而定,并在道路系统规划中得以体现。在具体的居住区进行交通规划时,既可以选择某一种交通组织方式,也可以以一种为主,以其他方式为辅或多种方式并存。

参考文献

徐一大.再论我国城市社区及其发展规划.城市发展研究,2004.12

周剑.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李惠栋、李同升等.社区规划的发展进程与多为透视.城市发展研究,2006.6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第4篇

工程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它是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交叉而生的复合性学科。其学科属性是属于管理类,但是,由于其管理对象是建设工程项目,其具有的特殊性需要具有相关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基础。可以说,工程技术知识是其重要的学科基础。1998年教育部进行学科专业调整后,工程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明确定位为“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在建筑施工、工程投资策划、工程规划设计、工程监理、工程咨询等单位以及政府职能部门、金融机构等领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目前在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中,其学科方向分为房地产方向、工程项目管理方向、投资造价方向居多。总体来讲,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均应具备如下一些基本知识和能力:(1)工程建设过程所涉及的有关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等领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2)工程建设全过程所需的综合性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和素质以及相应的知识基础;(3)能够在工程建设、房地产等相关专业管理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职业适应能力;(4)在管理工作中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科研、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要求和必须具备的能力,可以看到,《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掌握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熟悉城市空间形态规划设计知识,初步具备各类用地规划设计与管理的能力,为工程管理专业其他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设置已由城市规划专业肩负指导城市发展的重任转变为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职能。所以,基于其角色转变,在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甚至由于科技的发展,在教学手段上都将发生根本的转变。

二、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特点引发的问题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系统阐述了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城市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规划设计的经济问题,涉及到经济、政治、建筑、工程技术、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城市及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及发展过程有所了解,能够掌握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对城市总体布局规划、道路交通系统、居住区规划、城市公共空间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内容较为熟悉。城市规划原理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技术平台课,涉及到的学科门类较多,具有政策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等基本特点,由此也造成一些学习障碍。首先城市规划原理有关政策性的内容让学生感到乏味。城市规划学科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城市的空间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偏重于城市的物质形态部分,涉及城市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城市工程设施的布设、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等,与政策相关的叙述性、理解性的内容比较多,这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而失去注意力。其次城市规划原理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令学生困惑。课程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地理、技术、法律等多方面内容,呈现出知识面广,体系复杂,内容跨度较大的特点,令初学者往往难以把握学科的框架、体系而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最后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设置缺乏相关实践性让学生只会被动学习。课程中包括建筑设计、中外城市建设史、城市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居住区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总规设计、城市详规设计、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等逻辑性和连贯性很强的知识,这些知识由于压缩为一章或一节,且没有设置相关的实践环节,学生很难通过一门课程的理论学习掌握整个城市规划的学科体系,对城市规划的一些新思想、新理论更是不能理解、不感兴趣。

三、面向工程管理专业的“城市规划原理”教学

要有效提高城市规划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重在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教学目的的确定

综合前述专业特点、课程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多学科性的工程管理专业是以工程技术类知识体系为基础平台,而综合性的城市规划原理又是这个基础的一门入门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在该课程教学活动当中,我们既要看到该学科的基础性特点,深入解析学科的知识点,又要重视工程管理专业的全过程性管理要求,在此基础上理清该学科的脉络体系,从学科的特点和专业的要求两方面寻找平衡点。具体来讲,可以从下述三个方面确定课程的教学目的。首先,要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来消除城市规划的深奥感。使学生深刻理解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城市发展问题而做的规划和计划。其次,使学生能站在宏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角度,通过收集、分析、处理大量多方面的信息,用长远规划的眼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即对待问题能以一定的深度去分析,为后续课程提供知识基础,而不是就事论事只揪住细节不放。第三,通过本课程系统的学习,在意识深处,树立科学的城市发展观和思维方法,如:可持续发展观、低碳经济等,以指导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

2.课程构架的梳理与重构

对课程构架的梳理与重构是在保证内容体系完整的前提下,着重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工作要求出发,合理调整与配置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的效率。从一定意义上说,课程构架的梳理与整合重构是决定课程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具体来讲,可以从下述三方面进行:对内容的梳理,首先应保证课程内容体系的完整性,但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工程管理毕业生大多数从事着与城市建设相关的监督、管理、咨询、施工、设计等工作,城市规划知识的传授,主要是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让学生从宏观、整体的角度把握住课程的知识框架,不至于在众多知识点中失去方向。笔者认为可以将课程按主题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及关系,城市规划的工作内容、编制程序和城市发展战略,让学生从历史、宏观和全面的角度掌控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体系,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第二部分讲述组成城市空间各类规划的具体方法和知识。城市用地构成、城市总体布局,这两章对各类具体的城市规划设计起到控制和引导作用,它们是该部分的核心,应注意在教学中把握它们和城市道路与交通、居住区规划、城市工程系统规划、城市详规设计等章节的逻辑性和连贯性的问题。第三部分讲述城市规划的实施和具有的行政职能。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城市规划是一种政府行为,对今后的微观建设行为具有指导和管理的作用。其次,对于具体的知识点,要在课程框架下紧抓脉络、逐层解析各种基本类型,在把握住基本类型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教学,从而做到以点、线带面、举一反三。此阶段可以将案例融入整个教学过程,通过案例设疑、理论讲述、分析讨论、解决方案比选、总结评析这一过程反复训练学生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不但掌握众多的理论知识点,而且利于学生更迅速、更牢固地实现知识、能力和态度三者的迁移。以便今后能够灵活运用,能动性的解决所遇到的城市规划问题。另外,作为教师,还要积极关注新技术的发展在课程中的应用,如地理信息系统等,及时更新教材的有关章节,使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紧跟时展的脚步。总之,课程构架的梳理与重构工作要做到目标明确、体系完整、内容精炼、衔接适合,使之既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适应社会需求。

3.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重点是在上述完整的理论框架基础上,除了及时补充教材内容,将最新的学科发展成果和最新的规划理念引入教学中,还要注意增进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教学互动。因此,在课程构架的梳理、重构的基础上和理清教学内容主次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1)突出规划理念的渗透式教学。如:反映宏观思维模式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总体布局的章节,以及有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章节(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这部分知识以讲授式教学为主,讨论式教学为辅。即针对宏观知识部分,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中间配以一些问题的思考来学习。具体可以通过结合讲课内容提出热点问题,增加个别课堂讨论环节,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可以采用课外调研的方式,有目的的启发学生,思考当代国际城市发展和中国城市建设的基本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把宏观综合的理论理解和消化。

(2)普及规划知识的发散教学,以案例讲述式教学和网络式教学并重,讨论式教学为辅;针对城市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部分,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借助大量国内外城市规划案例让学生了解各个规划阶段的成果内容。如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商业区规划、居住区规划、绿地规划等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由于这部分规划知识与生活联系密切,还应当选择学校所在的城市,鼓励学生实地考察调研,了解各个规划阶段成果的实施情况并进行讨论。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对规划知识和身边社会关系的理解,达到对已经熟视无睹的城市问题能理解与思考的目的。

(3)规划设计的实践教学。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实践对工程管理学生可以采用认识实习、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结合等多种形式进行。实践环节的教学重在过程,而不仅是看结果。具体讲就是要在实践过程引用学生比较熟悉的实例剖析,增强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并积极开展规划实例的课堂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互动取得更好地教学效果。如:用规划的眼光分析学生身边熟悉的环境,可以选择校园、居住小区等,或者是所在城市的绿地、交通等,通过讨论,对其现状提出改进建议。或者,通过做一个简单的居住区规划设计,具体掌握规划中要考虑的几个常用要素。因为小区建设是今后相当一段时间我国建设的重点,也是工程管理毕业生接触较多的建设领域。教师先串讲之后,让学生用规划的眼光去参观不同层次的小区,然后进行交流,再通过一个小区或组团的规划设计课题来实践。在完成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引导,学生通过这种“引、学、练、评”式的实践教学不但将重点知识点融会贯通,也会弥补很多在讨论中无法深入的知识点。

(4)了解规划编制和内容的拓宽教学。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以及不同规划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成果属于了解性内容。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规划是如何从宏观向微观一步步控制并指导城市的建设发展。应该尽量采用讨论式等容易发挥学生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这就需要引导学生课前加强自学,课堂上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并重在梳理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脉络关系,促进学生融会贯通这部分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相关章节还可以聘请校内外有关专家客座授课,丰富和拓展课程内容,效果会更好。

4.教学手段的完善

城市规划原理课程信息量大、图片多,而且多数知识点仅靠语言文字的描述难以理解透彻,配合图片甚至模型的直观展示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有效手段。因此,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促进教学的互动与启发。首先它可以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现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与要求;其次它信息量大,生动形象,易于识别与理解。特别是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现场照片、播放城市建设的录像,能够有效弥补学生缺少现场参观所带来的不足。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网上教学,进行该课程网站主页建设,逐步完善网上教学互动。内容包括:网上的课程概况(包括课程历史沿革、课程简介、各方评价),师资队伍(包括课程负责人情况、教学队伍情况)和教学实践(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介绍;网上的教学热点问题讨论;网上的学生作业递交等。在此过程中可以加宽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渠道,在师生交流中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论构架以及基本内容的深入理解,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获得学生广泛好评。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居住社区;公共景观;生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引言

为实现居住区景观空间的合理化设计,设计过程分为前期调研,设计策划,具体施工维管。而设计应该满足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就应该本着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原则,实现人本关怀,为住区居民提供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居住区空间景观是城市空间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和大多数城市交往空间一样,具有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人群行为,生产生活方式,民俗宗教)以及空间属性(围合朝向)。[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居住需求已从仅满足最基本的住宿生存发展到强调住宅成套、从仅关注社区内部居住环境发展到重视社区外部的周边环境配套、从仅享受私有性的家庭氛围发展到重视公共性景观的形式、功能与品质。

2 居住区外部公共空间的特点

2.1 公共性

居住区外部空间是一个居住区或一个组团内部人员共同使用的场所,向所有居住在附近的人开放,虽然应具有一定的私密性,但居民应该在其中自由的交往,交流与互动。

2.2 多元性

居住区中,单体建筑――住宅提供人们庇护场所,其群落间隙――居住建筑所围合的外部空间――景观空间,则让人们或行或止,动静各异的从事交通、交流、休息、锻炼和嬉戏等各种户外活动;另外,在同一场所,人们在其中的活动目的各异,逗留时间长短不同,行为丰富多彩,这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活动场所的多元特性。[2]

2.3 生态与人文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小区规划不单是小区功能、道路系统等较多单一意义的设计,更是小区生态与人文的多重含义的综合设计。

3 国外居住区发展的特点(以德国为例)

3.1 在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

在欧洲国家,住宅一般为私有。其形式、风格、装饰色彩和特点等等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面貌。同时由于体量、形式相仿,房屋之间也共同构成了生动、活泼的居住区环境景观。即使在大面积统一兴建的住宅区中,也十分注重建筑形体的组合和建筑立面的变化。(图1)

图1 建筑风格体量各有特点

3.2 室外空间的灵活性

居住区室外空间是由居住建筑围合而成的,是景观设计所依附的场所。德国居住区内建筑规划布局灵活多变,也构成了多种形式的室外空间,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心理感受,产生了变化丰富的景观效果。

3.3 环境景观的生态性

德国住宅区中重视保持自然环境的本色,充分利用地形和当地植物等来营造环境景观,避免过多的人为因素而改变居住区的自然环境,并强调利用自然环境调节居住区微气候。[3]

3.4 景观设计中先进的技术性

设计人员和开发管理部门都十分注意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以保证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景观的超前性,特别体现在新型生态技术和生态材料的应用上,并将各类基础设施与环境景观设计相结合,塑造出有特色的室外空间和景观。

图2 显著地民族化特色

3.5 景观设计的可参与性

德国景观设计中环境的可参与性主要体现在设计和决策过程中,居民可以直接参与并提出意见,如举行听证会,设置民众信箱,广泛接受居民意见,使环境景观的建设更符合居民要求。

3.6 设计风格的独特性

德国景观设计的风格历来具有一定的特色,从形式上看,抽象的纯粹的几何形式与自然、自由的风景结合在一起,使环境景观既具有自然风景的活力与动力,又赋予景观以意义和秩序。

图3 风格独特的犹太建筑

4 国内居住区发展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进程加快,许多居住区拔地而起。而这些居住区档次良莠不齐,带来了各种问题。与此同时,开发商为了牟取利益,忽视人的生活需求,如片面追求绿地率,忽视生态环境的营造;缺乏户外活动场地,或场地的位置选取不佳,利用率很低;北方大面积引水,忽视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既浪费了人力物力,又得不到良好的持续性景观。现以青岛市城阳区万科城市花园为例,剖析新时代我国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现状。

4.1 公共性景观的实用性缺乏考虑

只重形式,缺乏对人在场所中活动的行为体验和心理感受的仔细推敲,或只是将景观小品、设施放在那里,而不去想到底有多少人使用它,喜爱它。花费重金和人力打造的活动场地,看似很华丽,其实并没有充分实现它的功能。

4.2公共性景观的设计单调

公共性景观在于提供给人一个户外活动、逗留的场所,不仅要求舒适,安全,还要便于赏景,美观丰富。小区景观的设计在图纸上往往表现的美妙绝伦,事实上亲身置身于施工完的景观现场,完全体会不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由于缺少对细节的考虑,图纸上大尺度花哨的平面布置,现实中的装饰美化效果并不理想。

4.3景观设计重平面忽视立体

如果只重视景观平面的规划设计,忽略立体,那么该设计的实际效果就极可能索然无味,合理的景观规划应摒弃华而不实的大范围的平面构成,以满足功能为基础,将立体设计与平面布局有机结合。例如,设计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起伏(必要的可进行人为塑造)来塑造多变的、具有趣味性的空间,也可以利用树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等造景元素来塑造立体效果[9]。同时,立面设计也应考虑到动态的视觉效果。

5 改善的措施

5.1 设计者从居民需要出发

小区的景观设计必须要结合小区周围环境的特点,突破传统围墙式设计,涉及更大的范围[8]。景观设计者应该把握中心设计思想,在设计中把实际情况和平面图纸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一开始就能从居民实际需要的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并时常以小区中普通居民的身份和视觉角度来审视和修改自己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才能散发出勃勃生机,才能具有和谐之美[5]。

5.2 注重人文气息的展现

小区设计以人为本,自然不能不以人文为背景。应该多在景观设计中添加人文因素,让居住环境中不仅具有良好的硬件设施而且有浓厚的人文气息。人文气息包括多种方面,可以展现地域文化,传统习俗,也可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思想道德文化熏陶等。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如在与自然环境结合的前提下,注重时代特征的彰显,典型情景的再现,历史文脉的重组等。

5.3 请居民监督,发表意见

居民是小区的主人,在小区环境设计时应该主动邀请小区居民参与设计,听取意见,不但可以集思广益,有利于获得更好的设计方案,更重要的是加强小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更加热爱小区,自觉维护小区的环境,有利于小区的长期管理和发展。

6发展趋势

6.1尊重自然,因地制宜

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均能享受这些共享资源[4];其次要营造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具有归属感的良好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祥和的居家环境。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现。

6.1.1 充分发挥场所特性

通过社区中细节的营造加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形成稳固的文化联系网络。比如通过空间的重组建立起场所感,追忆场所记忆;通过元素符号化,运用简洁的形式直观的表达间接的意义,以及将单个景观符号重新组合等手法,使传统形式得以再生。

6.1.2 院落空间为居民提供不同的空间层次感

社区庭院不仅为居民提供公共的开放空间,通过院落的围合与开敞,还能形成半私密与私密空间,户外私密空间是家庭室内空间的延续。这样是住户从室内到室外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私密逐步走向开放,建立有节奏的空间序列。

6.2功能设施景观化

对于小区景观,人眼所能达到的区域都应该是和谐美观的。有些功能性构筑物如围墙,挡土墙等在满足其功能的同时,应该积极利用起来,让其为小区景观的美化出一份力。正所谓景观设计是感性与理性的交织,为满足其多义性的目标,应遵循集约化的原则,营造复合性景观,用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效益。

6.3注重创设高程

居住区的高程变化可以产生有趣的景观效果,使层次更为丰富。对于原有地形就有高程变化的基地,需要在规划中因势利导充分利用[6];对于较为平坦的基地适当地进行一些土方调配,有意识地在高程上寻求一些突破。

6.4未来绿化的趋势

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室内绿化等逐渐成为绿地景观生态系统规划设计的内容之一。底层架空造绿,将有限的不可再生的土地用于绿化和户外活动,是现代生态住宅的发展方向。通过调查研究,最大限度的合理绿植以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土地等资源的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优化,实现生态效能的整体提升,最终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性景观环境。

6.5人文营造是重中之重

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区建筑和环境景观,开始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居住区的设计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与文化的延续性。空间承载记忆,通过对空间的感知,包括生态与地域(如气候、地貌、植被、乡土材料等方面),建立起场所感,同时艺术的表达历史,在尊重历史的同时创造历史,在更新的过程中发展景观环境文脉。

结语

总而言之,营造居住区景观,要符合自然法则,遵循生态学原则,尊重和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大树、水体及人文景观;尊重艺术创作规律,追求建筑、园艺、建筑小品和设施等的和谐一致,同时又各有侧重;要经济实惠,低维护,安全可靠;要有主导姿态,而非人云亦云,同时贯彻居住区设计之始终,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规划与建筑的设计,拓展成重建其中的场所次序,挖掘和赋予特定居住区的特定景观的独特理念和精神,追求自然、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鲁山,居住区环境设计.住宅 科技 .1998(10)

[2]李汉飞,环境为先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中国园林.2002(2).

[3]姚永正,中国园林景观[M]. 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4]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5]邓述平,王仲谷,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6]王受之,当代商业住宅区的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7]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建设部住宅产业促进中心,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9]张吉祥,园林植物种植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

[10]刘少宗,见习园林植物[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