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提升乡村教育质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个体化; 健康教育; 糖尿病; 生存质量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4-0137-03
The Effect of Individualized Health Education on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WANG Jian,LI Ping,ADIL・Yisamidi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24):137-139
【Abstract】 Objective:To provide a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develop effective methods to carry out diabetes education and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individual health education on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Method:100 cas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the therapy of diabetes mellitus, with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patients from the hospital taking a half-year individual health education. SF 36 tabl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results.Result:The scores in six dimensions-mental health, social function, physical health, energy, physical pain, emotional role func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patien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for comparison, which were all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ly improve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Individualization; Health Education; Diabetes;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Clinical Medical School of the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Urumqi 830011,China
随着健康观念与医学模式的日益不同,医疗措施的目的不仅在于延长患者的寿命,更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其身心健康[1]。因而,改变糖尿病患者的不良健康观念及行为习惯,加强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自2010年起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改进,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6-12月住院糖尿病患者100例。入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年龄28~68岁,意识清楚,思维正常,有一定学习能力,能进行正常语言沟通交流,生活能够自理。排除合并严重疾病、急、慢性呼吸疾病、感染性疾病者。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
1.2 方法
试验组与对照组接受降糖药物治疗,同时,试验组对入选患者进行评估,找出影响患者健康及生存质量的症结,针对个别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患者的证型发放糖尿病宣传资料,以投影、播放、录像等形式系统讲解,并演示相关操作实施方法,不少于1次/月,尤其在饮食调护方面,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及嗜好。对照组不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
1.3 评价方法
实施半年个体化健康教育后,分别对两组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调查。调查工具为SF-36量表(生存质量调查),该量表共含有8个维度,每个维度含2~10个问题,共36题,其中情绪角色功能和躯体角色功能的问题仅回答是或否,其他问题的回答分为4~5个等级,每个问题根据其代表的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赋予相应的权重,并将各维度得分转换成百分制,每一维度最大可能评分为100分,最小可能评分为0分,得分越高,代表功能损害越轻,生存质量越好[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接受糖尿病个体化健康教育半年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8个维度中躯体健康、情绪角色功能、心理健康、躯体疼痛、评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研究报道,糖尿病并发症是使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发症使患者的生活、工作以及心理状况受到直接影响,严重并发症会导致残疾甚至引起死亡。因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控制其发展成为糖尿病治疗的一大要素。而患者的生存质量一定程度上同样受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影响,因而患者积极的态度、较好的生活习惯、社会支持、恰当的治疗方式均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3-5]。本试验结果表明,患者躯体健康、躯体角色功能对糖尿病生存质量影响较大,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与生存质量关系密切,与上述研究观点基本一致。
糖尿病确诊后需要长期治疗,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的社交、饮食、运动、体力活动等多方面都要严格控制,生活习惯改变易使患者感觉失去了自由及生活乐趣,加上经济负担、工作能力下降、身体状况欠佳等,常常令患者产生恐惧、压抑、对家庭内疚甚至绝望的不健康心理[6-7]。1978年《阿拉木图宣言》指出:所有医疗卫生问题预防及控制措施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即健康教育,是初级卫生保健任务能否实现的靶点所在,可见健康教育在医疗保健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8]。当前我国由于环境变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谱已趋向西化,各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已经成为主要威胁国民健康的问题。因而,加强健康教育并改善生活方式对慢性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有着重大现实意义。
本试验为期半年的个体化健康教育是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治疗及教育[9]。根据患者证型进行个体化施教,尤其在食疗、锻炼、养生、心理调护等方面着重调整,患者定期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类活动,不断巩固学习效果。适当的健康教育对并发症的预防同样起一定积极作用,患者掌握一定糖尿病有关知识,引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避免许多对病情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而减少并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10-12]。因而,个体化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更加深入,不健康心理明显得到改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本研究表明,影响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以社会、家庭环境以及患者心理状况因素为主。因而,糖尿病这种受生活方式影响较大的疾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同样有很大必要,使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能力,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促进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郑芳.健康教育对门诊糖尿病病人相关知识与行为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8):1662-1664.
[2]付阿丹,鲁桂鸣,杨静,等.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8):3268-3270.
[3]苏英娟,黄淑娇,叶焕珠,等.社区干预对糖尿病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3):198-199.
[4]李运智,许秀丽,张晓云,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3):40-41.
[5]武义华,方秀萍,章合生,等.门诊个体化健康教育处方对2型糖尿病干预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4):1-3.
[6]陈朝红,倪信乐.个体化健康教育与集体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828-829.
[7]王云雁,石岩.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门诊患者的作用及价值[J].实用预防医学,2013,20(11):1405-1406.
[8]刘杰.个体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3):121-122.
[9]熊婧,臧晓鹭.结构性血糖监测记录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个体化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0):1689-1691.
[10]孙建华.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并痛风患者的效果观察[J].安徽医药,2012,16(11):1721-1722.
[11]李艳红.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9):86-87.
多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事关民族团结与平等发展,事关边疆稳定。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涉及因素多,如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多样性、学校布局和氛围、教师的语言背景和平等态度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教育部师范司合作在云南腾冲和景洪两地实施的教育项目(2011―2015年),就是在这些脉络下,通过建立以导师制为依托的乡村少数民族教师支持体系,通过倡导和实施语言和文化适切的教育学和教学法,重点关注地理、文化和学业处于边缘的少数民族学生,激励地方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引他山之石,结合本地实际,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促进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提高的机制和模式。通过改进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技能,加入与儿童经验贴切的文化元素,遵循语言和文化适切的原则选择和运用教学法,提升少数民族儿童学业表现和全面发展水平,为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供可推广的经验。
本专题选取该项目中的若干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少数民族教师培训,是促进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变革乡村教师培训模式,使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培训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工作。为此,教育部携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云南省景洪市和腾冲市开展的“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为促进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做出有益的探索。它从少数民族教师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探索语言与文化适宜的教学法,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学业表现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也为改善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积累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副处长
黄贵珍
语言能够成为构筑发展的桥梁,反之也可以成为发展的障碍。研究显示,世界上半数以上的儿童生活在多语的环境中。多语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是当孩子进入学校时,他们瞬间面临着语言的转换。常见的情况是,他们不仅要学习一种全新的语言,而且要用这种语言应对全新的学校生活。教师该如何改变,以期能够使面临双语挑战的孩子从一入学就有归属感和快乐的体验。《中国教师》在此刊登的有关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合作在云南景洪和腾冲两地开展的“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成果介绍,揭示了当教师能够创造条件丰富语言资源和环境,能够将孩子的母语甚至肢体语言作为学习的纽带时,即使是地处偏远的农村学校,也能为孩子的学习,特别是面临双语挑战的少数民族儿童的学习带来全新的改变。
项目的成果介绍表明,教师的改变与培训在理念、方法及组织形式等多方面的持续创新、改进和后续支持密切相关。
关键词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撤点并校
迄今为止,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并没有根除“二元经济”的障碍。农村获得的公共教育资源本来就比城市少,现阶段城市化导致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因此扩大了。面对部分乡村学校的生源减少和教学条件恶化,教育管理部门通过“撤点并校”优化教育资源,这激起了人们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的双重质疑。教育资源是否需要从农村向城市绝对收缩?是否有必要在撤点并校的同时给予农村贫困地区“补偿性”的教育资源配置倾斜?如果“补偿”与“收缩”同时并存,教育资源的城乡配置亟待统筹协调,应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对城乡公共服务加以优化配置,破解教育城镇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难题。
一、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非均衡现实
我国乡村地理条件复杂,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决定了农村教育水平提升的艰巨性。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公共产品的提供采取“一品两制”的提供方式,公共服务集中于城市,农村获得公共服务水平甚低,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收入明显低,自治能力整体上孱弱,这使得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发展与城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城乡差距的典型表现为城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差距,集中反映为城乡教育资源在存量和流量方面的严重非均衡现实。首先,在教育资源的存量方面表现为农村学校办学水平低、学校达标率低,校长办学治校能力差、教师学历与职称低、音体美和综合实践、英语、计算机等方面教师尤其缺乏,教学设施更是质差量少。其次,在教育资源的流量方面表现为:对农村学校财政拨款严重不足,生均公用经费、办学经费低;教师招聘难,培训机会少;优质生源、社会捐助少等。再次,农村教育资源不仅存量与流量供给低于城市,而且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特别在城市化、工业化的今天,农业规模不断缩减,农村人口不断流失,农民收入相对下降,农村教育要素和教育资源正经历着不断流失的严酷现实,包括农村教师、农村优质生源不断外流、农村学校减少等。[1]城市教育资源在改革开放之后不断扩张优化,借助于城市化的强大推力,城镇学校不断做大做强,并且对农村教育资源形成了巨大吸力。一方面,城市学校所获的财政拨款、人财物投入、有利政策支持连年增大,使得其校舍建设和办学设备,师资队伍、生均公用经费都在逐年增加;另一方面,城市学校又不断地从农村学校“抽血”,包括优秀教师调入、优质生源引入等,使得城市学校不断地“锦上添花”,做大做强自然是不言而喻。[2]城乡教育资源投入的差距严重存在,而且正在逐年扩大。首先,农村教育资源量少质低,限制了农村人力资源和质量。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比重远低于城市,有些农村还有—定比例的文盲或半文盲,农村专业人才比例很低且容易流失,无法满足农村人力资源需求。其次,农村教育公共服务跟不上,造成农村教育资源不足,而农村教育资源不足又限制了公共服务开展和利用,特别是农村医疗、文化、教育,科技、水利、工程、建筑等方面人才不足,已经让农村的民生保障和基础设施陷入了困境。再次,农村学校办学困难,对农村儿童吸引力下降,学龄儿童辍学率偏高,使得农村居民识字、毕业、升学率均低于城市,无法与城市居民竞争工作岗位,也难以胜任农村当地的农业技术岗位。最后,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乡村文化萧条。改革开放以来,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主导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原本乡村文明(农业文明)蕴含发酵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冲击,面临着深厚根基不断“流失”的严峻现实,大批乡村人口外迁、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不归,儿童随父母进城,以致“空村化”为典型代表的乡村衰败现象有加重趋势。乡村人口不旺,致使大量农村学校既缺师资又缺学生而难以为继,相当数量的农村学校面临被“关”“撤”“并”“迁”。重视农村教育,防止农村教育资源流失,具有社会性和战略发展性的重大意义。[3]
二、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配置的目标
城乡教育资源的巨大差距不能归咎于城乡自然地理条件,也不能从城乡人口素质方面寻找原因,主要原因在于城乡公共服务存在巨大差距。主要反映在农村义务教育、医疗保健、交通住房、最低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农村供给数量与质量比城市严重滞后。[4]城乡公共服务乃至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等有悖于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也与政府执政为民的宗旨相背离,更难以实现市场经济所要求的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的双重要求。从政治上来说,宪法已经规定所有人民都必须享有一致的公共服务;从法律上说,公民之间的权利应该平等,他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不应该有区别;从经济上说,社会福利的配给应该遵循帕累托最优原则,只有资源的相对公平分配,才能满足资源配置的更高效率要求。因此,城乡居民享有的公共资源以及公共服务的原则、机会、结果都应该大体相等。[5]教育是政府为城乡居民提供的社会性公共服务,直接关系城乡居民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对于城乡居民的身心健康、就业收入、文化水平起着根本性作用,也对城乡之间形成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资源,包括教育资源的城乡合理配置,促进城乡教育的协调发展。首先,应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供给力度。增加投入农村教育资源有着充足理由:一是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2%,从教育经费水平分配公平的需求而言,必须将近半的教育资源投入农村;二是中国农村公共服务长期投入不足,从教育经费垂直分配公平需求来说,也应向农村倾斜,以满足农村教育资源补偿性增长需求;三是农村交通不便、人口分布广、社区集聚程度低,以至于农村学校学生规模小、生师比率低、教育资源的联结度低,学校、教师,教具、教学设施等教育元素基本上是松散分布,使得农村教育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不如城市那么显著,这就更加需要提高农村教育的人均经费标准,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其次,要明确政府为农村教育资源投入的主体。长期以来,将农村公共产品提供者归咎于农民自己。如今,仍然有不少人认为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未必是政府,可以“多元”提供公共产品。当然,公共产品的“多元”提供,从理论上说不是问题,但考虑现实可行则要求社会各个主体充分发育成熟,要求资源配置的社会化程度达到相应水平,还要求有较多数量并且活跃灵动的“NGO”(非政府组织)的存在,这样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才可能成为现实。目前,“政府主导”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典型现象,期待社会各个层面而不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是超前而不现实的设想。况且,政府财政收入接连多年高幅增长,完全有可能支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最后,政府向农村投入教育资源,应有的放矢,讲究实效,避免公共产品配置低效。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体现在总量和规模上,更集中表现在结构和效用上。经过“双高普九”“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各项举措落实,农村中小学的校舍建设基本完成,校舍的生均面积(由于生源流失)甚至高于城镇,农村校园基本设施与城市学校差距不大。城乡办学主要差距体现在师资力量、师资水平、师资结构以及各种教学、实验设备方面,这需要政府像抓校舍建设—样倾力作为。然而,相对于大兴土木,地方政府对抓师资队伍建设往往重视不够也不知如何下手,以至于出台政策和拨款支持的积极性都不大。办好学校、教好学生都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增强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外部引进,师资水平提升也不能听凭个人自然成长,必须通过相应的帮扶举措。师资培养可通过高强度、有针对、可持续、见成效的师资培训来实现,这需要相应的经费,因此政府的财政拨款不可或缺。政府在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硬件设施跟进的同时,应不放松软件改善的力度,特别在师资培养和学生创造力培养等方面应加大经费投入,有效地缩小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方面的差距。
三、教育资源城乡一体化配置的指向
城乡一体化的内在本质要求在推进公共服务广覆盖、均权益的同时尽可能整体谋划城乡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所谓“—体化”就是在城乡公共资源分布的主体上公平对待、空间上密切对接、质量上同等待遇、序列上不分先后,真正做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均等化、均衡化。唯有如此,才能克服以往城乡分离状态下公共服务非均衡的格局。[6]今天,我们不仅注意到农村面临着教育资源被城镇过度吸取的危机,而且看到城镇学校由于教育资源承载过多出现的危险。前面已经分析过农村教育资源向城镇迅速转移,出现乡村学校空心化的势头。但是,人们对城镇学校过多承载教育资源而导致教育质量徘徊不前甚至下降的问题认识不足。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下列问题:一是城镇学校生源增长过多、过密、过快。大量涌进的农村生源使城镇学校措手不及,不仅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多,中等城市甚至大城市也有大批农村移民人口,不仅市中心学校人满为患,市郊区也是疲于应付蜂拥而来的农村子女生源。更令人头痛的是,农村生源涌入城镇速率过快,地方政府每年都在城区建学校也难以满足招生的增长需求,这就直接造成了因为教育资源流转而使城乡教育经费更多投在建筑物上面,在城乡学校建设与闲置交替之中难免造成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二是城镇学校的大班额问题突出,牵制了城镇教育质量的上升甚至导致部分学校的教育质量下降。城镇高中学段大班额尤其严重,许多农村家长更愿意让子女在农村家庭附近的学校完成义务教育之后转到城镇学校读高中。三是城镇教育扩容压力过大,地方政府绌于应付建学校、聘教师,无暇于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并且因为扩容而挤占原有的教学资源,使得城市“原住民”颇有怨言。[7]为了协调城乡教育发展,为了农村教育不至于因为收缩过快而出现“空心化”,也为了城镇教育有比较宽松的环境而提高教育质量,近年来各地政府一直致力于教育布局调整与教育均衡推进“双管齐下”。一方面,立足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民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出台了众多措施支持农村学校发展。譬如,农村学校危房改造,农村教师强化培训,城镇教师到农村支教,城乡学校对口支援帮扶,成立城乡学校一体且资源共享的“教育集团”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城镇教育资源向农村流转,有利于城乡教育向着均衡发展的目标靠拢。另一方面,鉴于农村教育资源在空间上呈现碎片化、稀薄化、矮丛化的现状,教育管理部门对农村教育的布局作了收缩的调整,即小学向行政“乡”“村”集中,初中设在镇以上的行政区,而高中则集中在县以上的人口密集区。学校地点变化不仅带来学生上学的地点变化,而且造成了上学的空间距离变化,众多学生必须跋山涉水、翻越重山才能到校,相应带来了交通、食宿和生活上的不便。尽管如此,学校的撤并和集中对农村教育资源的保存既是不得已又是显而有效的,这种布局调整和城乡教育均衡的措施相配合,确实对农村教育提升有促进作用。城乡教育布局调整或称之为“撤点并校”的措施不能只注重宏观效率,还应该为农村儿童创造更好的读书上学具体条件。然而,由于目前农村教育的困局,各地政府既无力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又不能放弃农村的入学儿童,撤点并校不失为一项宏观视角而言具有较高公平与效率的措施。这是因为,农村儿童虽然失去了在家门口读书的机会,但获得了在城镇就读的机会,教育质量因之提高;农村儿童虽然不得不背井离乡,但因之却有了进城镇学校的机会,教育机会获得感增强,此乃公平体现。当然,这种公平与效率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和有限的水平上实现的。为了让农村儿童受教育创造更大的公平与效率,“撤点并校”举措应该具有更大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笔者认为,“撤点并校”应该从以下方面考虑:—方面,相邻学校不远且生源分散、逐年减少的学校可撤,靠近交通要道且进城读书便利的可撤,生源绝对减少且多次恢复办学无效的学校可撤;另一方面,虽不能办完小但可以办初小的暂不撤并,边远山区、海岛、省界地带虽学生人数少但归并难度大的不撤并,少数民族聚居区、革命老区、文化传统力量较强的地区不撤并。这样,就做到了“撤”“并”有道,进退自如,真正做到有理有据地配置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在布局上走向均衡。另外,部分农村中小学不可撤并,也就意味着农村必须留住部分的教育资源,并加以改善,包括改善学校、师资、设备和生源等,使学校办学的实力不断增强,从而接纳尚未流转而留守乡村的学龄儿童,这需要政府的切实支持,特别要求公共服务能够覆盖并以更大力度扶持这些“留守学校”,甚至对这些“留守学校”进行“补偿性”的教育资源倾斜,譬如教育生均财政拨款高于至少不能低于城市教育的生均财政拨款;这些“留守学校”的教师编制不能以学生人数来决定,而应该以偏远地区学校开好课程而定;这些学校虽然学生人数偏少,但教育条件不能低劣,需配备教育必需的图书馆、体育场、实验室等,使这些学校“小而精”,能够担负起农村教育发展的重任。总之,教育城镇化的趋向强化之时,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城市教育资源膨胀、乡村教育资源萎缩的状况,政府管理部门不可听之任之,而要加大公共服务向农村倾斜力度,加速生成农村教育资源,通过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协调举措,让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农村分享。同时要积极看待农村转入协调的教育需求,通过教育供给侧改革而接纳农村学生,提升教育资源配置的实际效率与公平。
参考文献:
[1][2]范国睿.教育政策观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0-32、40-42.
[3]宋乃庆,李森,全.中国义务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38—151.
[4][5]吕普生.纯公共物品供给模式研究———以中国义务教育为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52—54,93—95.
[6]黄家骅,黄丽萍,张祥明,等.福建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38—40.
1.1要利用公共财政为支撑构建前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制度
办学经费不足是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这方面,政府必须要合理的使用公共财政,要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建立起能够支撑学前教育的经费保障制度.首先,政府必须要将学前教育的经费纳入到政府的财政预算当中,对于新增的教育经费要优先考虑学前教育.其次,要加强调查和研究,着力扩大学前教育经费筹集渠道.具体做法是:在政府的管辖范围之内,各个地区的学前教育经费必须要占同级教育事业的经费的8%以上,乡镇地区则可下调至5%以上;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地方教育附加经费中安排学前教育的经费,这一比例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制定,不能够过少亦不可过多;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规范学前教育各项经费的适用范围以及使用方式.
1.2构建完善额教师保障机制,确保学前教育能够有充足的教师资源
教师资源的优劣是影响学前教育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重要资源,政府在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的时候,必须要着力构建完善额教师保障机制,确保学前教育能够有充足的教师资源:首先,要加快并完善公办幼儿园教师队伍的编制和配备,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幼儿园教师的编制核定标准.其次,要进一步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福利和待遇,使其能够更好的投身于学前教育事业.具体做法是:提高事业编制的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吗,使其工资水平和享受的福利能够与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的年人均收入水平相同;对于非事业编制的幼儿教师,要确保其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能够达到现阶段事业编制幼儿教师的水平.此外,还必须要全面地贯彻和落实五险一金.此外,政府必须要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到当地教师培训规划中,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来提高教师的素质,使其能够具备更加扎实的专业水平和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
1.3政府必须要构建扶持民办幼儿园的民办幼儿园发展促进机制
在推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时候,政府不能够只着眼于发展公办幼儿园,还必须要利于发展民办幼儿园,要构建扶持民办幼儿园的民办幼儿园发展促进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学前教育的全面发展.具体的做法是:政府要将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放在同等位置上来看,要确保民办幼儿园在建设用地、减免税收等方面能够享受与公办幼儿园相同的待遇和福利,全面鼓励并扶持社会力量利用符合办学条件的场地来看办幼儿园.其次,要给予民办幼儿园一定的经费支持,以加快民办幼儿园的建设步伐;第三,各个级别的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必须要一定的比例来增加公办事业编制,并确保其能够用于民办幼儿园,以此来充实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队伍,提高民办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1.4要着力构建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教育质量提升制度
在这方面,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落实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来构建并完善教育质量提升制度:首先,要合理地使用优质幼儿园,加强对其的宣传,使其能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辐射其他幼儿园,要加强对新建幼儿园的管理和帮助,做好新建和薄弱幼儿园的相关工作,确保其能够在优质幼儿园的带领下快速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其次,要积极地推动城乡共建,要让城市的优质幼儿园与乡村的薄弱幼儿园建立起“手拉手”的关系,以此来不断地提高乡镇幼儿园的办学质量.第三,要不断地提高学前教育的科研水平和教研水平,要在市区和乡镇正建立专职于管理学前教育的管理和指导机构,并要安排专职的干部和教研人员,以此来强化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管理和领导.
1.5要构建起有效地监督和评估机制
监督和评估机制能够有效的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障.在这方面,政府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政府必须要加强对各级部门的监督和领导,要将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纳入到考评指标体系之中,确保其能够保质保量的履行所肩负的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职责.其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开展学前教育达标活动和创强活动,并要做好监督和领导工作,确保活动能够推动学前教育的发展.
2结束语
统筹规划,扩大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总量
科学规划区域学校布局。根据区域实际,基本形成“一镇一所初中、一所小学,较大镇一所中心小学下辖一至三所完小”的办学格局,高标准创办26所寄宿制学校。城区公办园由2011年的8所增加到13所,各镇均建有中心幼儿园,全区公办园比例达77.14%(农村地区公办园比例达93.18%)。
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在全市率先实现光纤宽带网络“校校通”、交互式多媒体“班班通”。全面启动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建成远程视频教学系统、教师资源库、视频点播系统和教育资源搜索引擎等,推进网络学习“人人通”工程,使广大师生不出校门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十二五”期间,密云区连续四年被评为“北京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先进区县”。
实施学区化管理。按照“就近就便、深化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质”的工作思路,实施“学区化”管理模式,以密云水库为中心,划分“城区、库北、库南一、库南二”四大学区,以学区为单位定期开展联合教研、区域培训交流等活动,集中教研、集体备课,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建立城乡联办校。建立15对城乡联办校,通过师生校际交流、一体化管理、城乡结对评价等措施,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推动区域内中小学共同发展,有效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和学生综合素养,扩充了全区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提升区域优质资源共享水平。
构建中小衔接的特色发展项目。逐步分区域推进中小学衔接的特色发展项目,实现校际间深度合作,打造区域特色品牌。目前,已开展足球、篮球、花样跳绳、民乐、马头琴、管乐等特色发展项目。通过师资力量、设施设备共享,促使中小衔接特色发展项目校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质。
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启动高岭镇、大城子镇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强化区域教育资源统筹管理机制,进一步探索各学段衔接的有效机制,为适应新的中高考改革、提高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奠定良好基础。
借助外力,深化对外合作与交流
抓好区域间教育合作。密云教委与海淀教委以优势互补、互助共赢、共同发展为目标,建立“一对一”区域教育互助合作关系,在学校管理、教育科研、队伍建设、考试辅导等层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整体提高全区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密云四中、密云镇中心小学分别成为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密云分校、朝阳实验小学密云学校。本部和分校实施一个法人、一体化管理,在教师培训、教研活动、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在总校的全方位支持下,密云分校的社会声誉日益提高。
实施名校办分校项目。建立了北京市育英学校密云分校、161中学密云分校、黄城根小学密云分校,分校和本部在资源共享、师资培养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有效提升了合作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加强友好合作校建设。有近20所中小学主动与市区名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双方围绕质量提高、课程改革、特色建设等内容,共同开展课题研究、教学辅导、经验交流等活动,借助名校优质资源,促使干部教师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师资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引入教育集团办学经验。密云三小加入北京实验二小教育集团,全面学习集团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经验,办学水平稳步提升;以密云三中、密云六中为基地校,与新东方教育集团开展合作,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依托高校资源、教科研机构和社会力量加快发展。分别与北师大、首师大、北京教育学院等高校和教科研机构合作,先后实施了“农村基础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学校发展提升工程”“校本培训基地校建设”等项目;积极推进“高参小”工作,与中央民族大学、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广播合唱团等单位合作,发挥高校、社会力量的资源优势,深层次开展体育、美育工作,促使体育、美育工作全面发展。
内涵发展,打造优质的干部队伍
阳光选才、科学用人,严把干部入口关;实行干部任期制、干部交流制、干部诫勉督导制,规范干部使用关;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健全表彰激励机制。力求用多种途径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团结高效、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
以党建工作为统领,提高党员干部政治素养;启动“校级干部发展工程”,提升校级干部领导力;启动“中层干部提高工程”,提升中层干部执行力;启动“后备干部培养工程”,提升后备干部内驱力。启动“中学校长研究工作室”“小学校长研究工作室”“学校发展提升工程”“校本培训基地校建设项目”四个工作室,优化校长知识储备,更新校长教育理念,用校长能力提升带动干部群体素质提升。
完善机制,促进乡村学校教师队伍稳定发展
职称评聘和骨干评选向乡村学校倾斜。统筹区域职评工作,适度倾斜乡村;在区级骨干教师评选工作中,设置乡村学校专项指标,提高乡村学校骨干教师比例,保证校校有区级骨干教师;城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晋升中、高级职称和参加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评选,须有在乡村学校任教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