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如何学好管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中学生;可塑性;管理工作;陶冶情操
对中学生的管理,从方法上看,一是制度管理,二是思想管理。制度管理上,如《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细则》、学校的班级管理制度、团队活动、学籍管理制度、操行评定制度等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管理方法,容易操作。思想管理,政策性、实践性、经验性很强,比较难操作,没有定法。下面笔者就谈谈中学管理的一些看法。
一、抓好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关键
学校是进行系统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课堂讲授知识上,而是必须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手段,通过感化、熏陶等各种途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使初中生养成良好的观念和行为习惯。教育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教育要抛砖引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因此,在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首先要通过提高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明确识别善恶美丑的能力,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同时,还要通过各种课内课外活动, 陶冶他们的情操, 锻炼他们的意志,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信念,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从根本上预防青少年违纪
违法,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中学生法制意识的淡薄,他们有的拉帮结派,组成团伙,与社会上不法青年相互勾结,公然对抗学校的正常教育;有的瞒着家长逃学,聚众赌博,吃喝玩乐,进入网吧、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有的在社会上偷鸡摸狗;有的对低年级敲诈勒索;有的肆意破坏公共财物,几此种种,不一而足。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违法青少年占违法人数的一半,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学校是教育、培养、造就人的场所,从根本上预防青少年违纪违法已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如果再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一批一批年轻的法盲将涌向社会,将导致青少年犯罪越来越多,且越来越低龄化。由此,将危及到人才的培养、教育的效益,危及社会的安定,危及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学校加强法制管理教育尤为重要。
三、学校要坚持“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状况学校要调动校内各方面的力量,创设校内德育的大气候,我们认为学校的每项工作、硬件设施、校园环境、校风校貌等对学生都会起到教育的作用,学校的教职员工对学生的成长都要尽到教育的责任。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青少年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所以全体教职员工的全部工作和整个环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学校无小事,处处皆德育”,根据德育管理的教育性原则和德育过程的影响一致性原理,我们提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学校任何一位教职工对学生有求必应,有难必助,反之遇到学生违纪现象都有权劝阻制止,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四、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获得成功的保证
教师和学生之间每天在校园内外发生着双向、多向的交流、交往活动,构成了两大有着各自年龄、角色差异的群体,一切成功的教育都有赖于和谐的师生关系。传统的教育过于强调师道尊严,教师和学生,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师表情是严肃的,学生的神情是恭敬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的灵性之光难以迸发,学生的思维火花难以闪现。因此,传统的权威式的“师道尊严”应让位于以独立性、互相负责和交换意见为标记的民主式的师生关系,为此,我们要求教师改变形象,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人。同时,还要宽容对待学生。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老师必须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给学生犯错误的权利。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而且所犯的错误大都是小错误。我们对小错误的认真对待是必要的,但如果对小错误尤其是相对而言可以一言一蔽之,说一说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如果一味地揪住不放,不仅不利于他很快加以改正,反而会把小错误变成大错误,甚至于发展到不可收拾的程度。采取恰当的管理方法,避免简单粗暴的指责,杜绝施以侮辱性语言。反之即使学生认错了,也仅停留在表面上,但在他的内心会积起怨恨甚或埋下仇恨的种子。
五、育人先塑己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在自身素质和知识机构、知识水平上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同学们有很大的影响,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通常会把教师当做自己的楷模,正如加里宁所说的:“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我们教师更应该起到表率的作用,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让学生心服口服,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良师益友。以积极向上的品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去影响周围的学生。
【关键词】管理 学校 调动 树立 形成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160-01
做好学校管理工作最终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校教职工的工作积极和主动性,让他们做好本职工作,为教书育人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培养国家需要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心血,但如何才能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呢?
一 用情感管理来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人的管理无非是制度和情感管理两个方面,而制度管理只是一个规范行为的准则,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但制度管理本身不能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和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不能有效地平衡人的各种心理状态,激发教职工做好教育工作的内动力,如果操作失度,会产生负面影响,教职工会失去工作热情。而情感管理却能调整和弥补由于制度管理或操作失度造成的负面影响,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工作中的主动和积极性,人的思维创造性产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而情感管理恰好有利于这种氛围的形成。用教师最真实的话语来讲:“只要学校领导能尊重教师,谁都会把工作做好”,只要学校的管理人员尊重每一位教职工和学生,正确处理好上下级的关系,用公平、合理的制度管理方法,用诚实的情感去对待教职工,那么教职工会主动担负起为祖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也愿意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毕生的精力。
二 有高度的事业心,树立神圣的责任和使命感
管理人员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传达和执行上级领导部门有关决议和要求,制订和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组织教职工进行教育教学、开展各项有益活动,负责全体教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平衡的直接责任人,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策划和参与者,因此,管理人员若要做好管理工作,首先要树立高度责任感,为学校发展着想,关心每一位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将他们凝聚在自己周围,充分发挥管理者的组织、号召和感染力,用心对待他们,使全体教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力以赴的工作,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完成管理人员的光荣使命,遵守工作纪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做到按时上下班,杜绝迟到早退现象,从而影响在校的每一位教职工自觉遵守校纪校规,按时完成每天的教学任务,管理人员的教案要求写得规范、详细、全面和整洁,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新颖教学模式,在工作中对不认真的教职工要指出错误,但不能用偏激的语气和教职工谈心,作为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教师的工作,关心他们的生活问题,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最大能力的调动每一位教师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用真诚的爱心去善待他们,认真处理好学校中的任何事情,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发挥特长、开拓新的教学思路,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和管理好全校教职工和学生。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导主任是校长的参谋和助手,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组织实施者,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一切工作严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离不开教导主任的作用。因此,教导主任必须转变思想,与时俱进,努力抓好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这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
一、完善管理制度,落实教学常规,层层量化管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管理有条不紊,教导主任要按照学校教学工作的要求,制定和完善《教职工业务考核制度》《优秀教研组考评制度》《优秀班主任考核制度》《优质课评价方案》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使制度具体化,有可操作性,本着“抽象变具体,无形变有形,有形变可行”的原则,层层量化分解,定出各项翔实可行的量化考评细则。每学期开学初,把修改完善后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各项量化考评细则印发到各组,利用第一次业务学习时间,专门组织教师学习这些制度和细则,先给后评,让教师明确工作的努力方向,规范教师教学工作。
在常规管理中,重点抓教学常规各个环节的落实、检查反馈、指导改进。教导处可以采用与各组长指导与评价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按照各项量化考核细则的要求进行检查,量化评价。
二、加强领导,把教学工作落到实处
实行领导岗位责任制,采取分线管理,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保证教学上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强化每个人的责任。教导主任应在学校行政会议上积极推行学校领导蹲组制,分配好任务,每位领导负责蹲一个教研组,开展听课、评课等教学研究活动。在活动中,蹲组的领导要率先垂范,集体备课,带头深入教学一线,每学期听课25节以上;带头参加评课活动,做好“传、帮、带”,给年轻教师出点子,指路子,带头撰写教育教学研究论文;帮助年轻教师解疑释惑,使他们茅塞顿开,让他们尝试搞小课题研究,进而达到人人参与,带动整体教风,使学校的教学管理达到一个新的境地。
三、抓好教研组建设,盘活教研阵地
教导主任可把教导处的下属教研机构分设成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心理健康、信息与科学、体育与艺术等组,委任好组长,指导各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精神制订相应的组内教研活动计划,集体备课,落实常规检查、大课间等活动,让各教研组组长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好助手;要把以研促教,以教促研的教研任务落实到教研组长身上,让他们共同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做到互教互学,共同提高;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有突破,有创新,做到备课有个性,上课有特色,辅导有特点,教研有效益。
四、要将教学常规管理入微到“本子”上
这个“本子”,一个是教师的本子——备课本,一个是学生的本子——作业本。教师的本子,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的预设;学生的本子,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另一方面,则反映了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态度。在备课方面,教导主任不仅要制定好备课制度,还要为集体备课制定《集体备课方案》。备课制度要求教案做到“三兼顾、四备、一使用”,即兼顾课程标准,兼顾教材和学情;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具,备学具;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备课制度能不能落到实处,关键在于平时是否对教师的本子进行检查。教导主任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检查,掌握真实情况,及时反馈、评价、总结。
五、加强对教师的管理
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教学为主,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质量的高低归根到底取决于他们,因此,教学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师的管理。而对教师的培训、进修与评价则是教师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对教师的培训与进修的管理方面,应把教师的校外进修与校内进修结合起来。目前,由于条件的限制,让教师脱产校外进修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因此,教导主任应加强校内培训工作,让教师得到更多的培训进修机会,以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校内培训进修的形式要多样化,如新任教师进修、以老带新、个别指导、举办讲座、组织教学研究会等。在对教师的评价方面,要建立评价的组织机构,包括校外的和校内的教师评价机构;要制定各种评价标准,使教师评价科学化;要加强形成性评价,使评价真正起到发现问题和提高教师水平的作用。
六、在实践中创新,在理论中探索
江总书记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培养出创新人才,教育者本身必须具有创新精神。教导主任在教学常规管理中要突出三种意识:(1)树立服务意识,即强调师生关系民主化。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2)树立人性意识,即做到教育主题个性化,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自主性,依据学生的志趣、特长加以引导,培养个性独立,富有创造性和开拓性的人才。(3)树立发展意识,即做到教学方法多样化,要求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之相适应,运用启发式来激疑促思。
一、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理解再记忆,及时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
培养习惯要抓住开头这个关键,学生学习物理是从初二开始的,学生刚学物理都感到很新鲜,最容易接受老师的正确引导,所以在第一节序言课里教师就要对学生提出要求:
1.课前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认真预习,通过阅读自学,初步了解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并把自己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做到心中有数。
2.课堂上老师讲解重点、难点时要做到认真听,边听边思考,尽力去理解,只有理解了,才能准确的记忆,更好地掌握,灵活地运用。
3.课后要求学生结合听课情况,再次认真阅读课本,及时进行梳理、复习和总结,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总结有多种方法,每节课总结、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等,在学习过程中坚持下来,时间长了,所学知识就能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建立一定的知识结构。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提问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养成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初中学生受年龄和知识面所限,又受所学知识的难度所限,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地去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我在讲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学生提不出“凸透镜成像情况与物体到凸透镜间距离有什么关系”的问题时,我增加了凸透镜在各种情况下成像情况的演示,让学生观察到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改变了,所成像的情况也随之改变的现象,使学生顺利地提出了我所期望的问题,再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顺利地引出了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1.初中学生在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解答物理问题、认识物理现象时,往往是凭直觉,而不是讲物理道理。例如: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加紧用力蹬几下脚踏板,是为了什么?有相当数量的学生都会说为了好上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答案也无可非议。但没能从物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为什么好上坡。所以,在物理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用物理语言讲道理的习惯。
2.初中学生在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时,往往是直接下手作答,不做事先的分析,这样的解答往往是不完整、甚至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物理过程的分析,以例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逐步养成先分析再解答的思维习惯。
3.初中学生在根据物理概念与规律分析和解答物理问题时,不仅要有正确的分析思路,而且还要有完整、准确的表达习惯。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示范,讲例题时板书要规范,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指导学生。在学生练习时,及时指出不足加以改正,还要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通过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既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又是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在初二年级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创造条件去开展大量的课堂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动手做实验的习惯。在进行演示实验时,要教会学生观察物理实验的一般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逐步学会观察现象的主要特征,观察对象发生变化的条件等。实验后,还要再组织学生对观察前提出的问题逐个讨论,得出结论,以防止学生把思维只停留在好奇新鲜、图热闹上。时间长了,学生就会自动按要求观察演示实验了。对于分组实验,在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的基础上,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教师在旁指导。这样才能养成学生想动手、敢动手、爱动手的实验习惯。当然,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异常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地记录,师生共同分析解释出现此现象的原因,这样也可以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五、培养学生及时反思、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1. 要了解学困生的成因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做好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首先要了解这些学困生落后的原因。他们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复杂和长期的,只有找到了病源,通过有针对性地教育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才能“药到病除”。
2. 教师对学困生要尊重和接纳,倾注一片爱心 “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往往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去喜欢他所教的课程,而不会由于喜欢一门课程而去喜欢一个老师。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调动学生学好的强劲动力。当师生情感处于十分和谐状态,学生就会感受到上数学课是一种“欢乐”和“享受”,从而也乐于倾听老师的讲解。差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经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师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差生有一个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对差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融洽的师生感情是转化差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比如,在课堂上,老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差生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等都会在他们心中掀起波涛.老师心中有“差生”,“差生”心中才会有老师,师生感情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
3. 善于鼓励,给学困生以动力之源 由于学困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多,挫折也多,因而常常对学习感到灰心丧气。俗话说“哀大莫过于心死”,当一个学生对学习彻底失去信心时,任何说教都是难以让他接受的了。因此,教师应善于发现并肯定学生的每一个优点,及时表扬其在学习中的每一个微小进步。教师更应该多与后进生谈心,让他们从自己的优点、兴趣、爱好中获得自信,从而鼓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同时,教师还应善于把学困生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和对他们的表扬之辞及时转达给家长,让家长分享子女进步的喜悦,使后进生感受到来自老师和家庭的温暖和爱护,使他深信自己能够学好,从而将这种信心转化为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精心组织,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 学困生认识前提差、思维能力差,因此根据教材的不同特征,教法上要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讲课时要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尽量降低学习坡度,分散难点,给予模仿性练习的机会.还要加强变式训练,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情况及时得到反馈.讲授速度要适合差生的接受情况,必要时应该放慢镜头.讲课语言应尽量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另外特别应加强直观教学,凡能利用直观教具的应尽量利用.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学困生要优先提问,优先辅导,优先检查评价.评价时,特别应注意学困生的进步处和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耐心激励学困生上进,增强学会的信心。
5. 培养兴趣 ,提高“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调动起数学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他们上课注意力涣散的状况,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应善于结合课堂教学讲些这门课的发展史,介绍最新成果和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可以巧妙设障,营造悬念;可以进行教学的再创造,再发现,再探索等等,使得学困生在愉快的教学诱导下激发起对数学的兴趣,有些知识点的新课引入应尽量以学生摸得着、看得见、有亲身感受的生活实践作引例 ,使学生明确身边处处有这门学科,生活中也离不开它,以引起学生对学习的重视和兴趣 ,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6. 从日常生活入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恐怕是大部分学困生的通病。叶圣陶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引导学困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好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教育,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把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加强对学困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的督查和辅导。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谆谆诱导的方法,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完成学习任务,让他们逐步提高。
7. 从家庭教育入手,加强家校联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影响显然大于他人的影响。因此,加强家校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帮助,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转化学困生是极其重要的。
8. 加强思想教育,培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力 一般说来,学困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他们往往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经常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也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意志,更缺乏学习的信心,认为“努力也学不会”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因此,对于学困生学习动力的培养和激发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应结合所学内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介绍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逆境成才的故事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激发他们为祖国四化建设而学好数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