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教学 教学改革 高职

1 序言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教育形势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已经转变为以就业为导向、学制改革、订单培养以及职业规划,其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人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主要是培养具备计算机网络系统设置、运营维护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相统一的技术,涉及到现代计算机产业中的智能硬件、软件等互联网应用。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现代互联网发展十分重要。

所以,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改变课程开发的模式,而《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更是高校信息教育最为核心的部分,如何在探讨过程中引入全新技术;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增强实践能力;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教程,让学生掌握有关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同时掌握与计算机有关的基本技能,作为信息类专业的授课教师,在改革教程时必须认真思考上述问题。

2 对专业技术模式进行创新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高校信息教育的专业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安装、高度、维护以及管理方面的能力,培B能够从事实际工作,能够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实干型人才,能够承担网络工程施工、网络设计、网络管理等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2.1 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

在内容组织方面,应当注重把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当对知识的具体应用进行简介,确保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网络原理及相关的网络协议,并且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在组织方面主要以班级为单位,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在多媒体教室开展;还有些适宜采用小组模式,例如网络设备的安装和设置、网络调试与具体布线等,都应当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同时整个网络操作系统、各个网络配件的安排也可以通过局域网完成。

2.2 将培养学生能力当成重点

对职业教育而言,教与学的过程并不是单纯传授学科内容,更多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来培养学生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由于课程具有极强的实用性质,因此应尽量做到“边学边做,学以致用”,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时,应当注重尺度的把握,在实践的同时带入转专业理念,把教、学、做融合成一个整体,确保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全面掌握相关理论。通过案例,可以让学生掌握各项基本技能,从而懂得如何满足客户的需求。

2.3 推行双证制度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性质特殊,因此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实践基地的作用,还可以聘请有经验的专家为学生讲课,或者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企业,让学生熟悉工作环境、熟悉项目流程以及网络的最新技术。从而让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认知更加直观,可以根据工作岗位的需求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倡导学生考取专业的资格证书,从而提升学生自身的竞争能力。学院还应当鼓励学生参加各个企业的专业资格认证考试。从而确保学生有能力更快适应将来的工作,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

3 对技术方法进行创新

多年以来,高校教师对技术方法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基本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课程应当符合就业需求,培养当前社会急需要的人才;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自信能力;在研究中应当尽可能使用先进的技术方法,以增强效果,积极推行双证制,也即倡导学生参加学历证书考核的同时还应当参加各种技能证书的考核,有鉴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方法:

3.1 挑选最适合的教材

学习过程与教材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要想确保整个过程顺利开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挑选合适的教材。在教育学生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前新的动态,应当将主流技术、实用技术以及基本知识、常用工具及重要的应用结合起来。高职院校教材最突出的特征是操作性强,也就是说教材的内容必须实用。所以,教师首先要做的,是选择最合适的教材,同时还可以自行编制教材,尤其是借助于本校环境开展各种实验的教材,还可以向学生及时传授新技术,确保学生的技术知识能够适时更新。

3.2 引进优质资源

学院应当尽一切努力创造优越的条件,同时采用最先进的手段辅助,通过互联网与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基础设施,让学生将学与做结合起来;将学生放置在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积极与各个企业取得联系,运用企业资源,将一些企业专业人才请进课程,向学生传授有关新技术的知识,确保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更新自己的技能。

4 总结

高等职业教育始终应当将学生放在第一位,所有的活动都遵循相应的教育理论,注重激发学生学生兴趣,将培养技能型人才作为总体目标,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掌握所有的基本原理以及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各种形式的方法加以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懂得如何思考问题;还可以与各个企业进行合作,推行“双证书”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对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同等视之,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与应用知识的结果进行考核,从而完成高校职业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孙文清.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6(20).

[2]黄育云.教育学教材教法研究[J].四川出版社,2002.

[3]昌跃明.浅谈网络实验室的设计[J].职业教育研究,2006(9).

[4]兰晓红.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改革探讨[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5]谢希仁.计算机网络[M].第四版.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02).

[6]吕同斌.关于高职教育实训教学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24).

[7]姜大源.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02).

作者简介

张刚(1978-),男,山西省平遥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山西青年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实践和探索创新教学;技术工作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5-00-01

培养创新的思维与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课堂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计算机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作用。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要根据计算机教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方法。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师资力量强,教师中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与省内外网络技术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本专业与神木许多宽带网络服务有限公司签订了人才定向培养合作协议,以订单培养模式联合办班,在学生自愿报名、学校和公司联合考核、择优录取的基础上,采用学校+企业的培养模式,培养网络工程方面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学生入学以后,在校内进行5个学期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学习,从第6个学期开始,进入相关网络服务公司安排岗位实习,毕业时推荐就业岗位。该专业具有条件完备的网络实验室,能够开展多项网络技术专业实验和训练,能够为学生开展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

随着IT产业的发展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及,目前国内对计算机应用方面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这为中职学校创造了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良好机遇。如何在计算机课上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基本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摆在广大计算机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而课堂教学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计算机教学仅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知识及操作技能已经远远不够了.文章结合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对学生良好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的难点是思维教育。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内部规律性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和事物间的内部联系。创新人才应该具备三种思维:基础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过去的十年是电脑时代,现在的十年是网络时代,将来的十年是数字化时代。

中职类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现状:1.学生操作能力低下,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很“清楚”,但却对放在眼前的主板、CPU、显卡、网卡等实物不认识,或虽然认识,但对如何组装一台电脑,却一窍不通。2.专业设置太过笼统,学习计算机的人都深有体会,计算机包括硬件、软件,硬件包括组装、电子电路知识、显示原理、打印原理、扫描仪等多种知识。软件更是包罗万象,既有编程开发又有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等多种知识。计算机知识可谓无穷无尽,而且知识更新快,稍有懈怠就难以跟上最前沿的技术,中职学生利用二年或三年的时间,就想全面地学习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知识根本是不可能的。3.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有些计算机专业学生埋头苦学专业知识,整天沉迷于电脑所带来的快乐之中,忽视了待人接物的技巧的培养。其实作为一名合格的劳动者,良好的团队精神、高尚的个人情操、个人修养、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质有时比专业知识更重要。针对以上现状,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教学要想适应专业设置、适应社会的需求就必须进行专业教育教学的探索与改进。

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地进行,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难点。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把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提出由表及里、逐层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知识和技能。给予学生成就感,从而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满头雾水和一脸茫然的结果,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使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和创新的喜悦。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的职责并非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爱问、善问、会问”的思考习惯和解疑的动手能力,使他们成为创造性的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这要求教师本身要有丰富的知识,并不断积累新知识,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良好思维品质,不断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去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做到融会贯通,得心应手。这一观念要求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找准自己的“导演”位置,引导学生进行“主演”,使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点燃心中的“火把”,培养自主精神,勇于探索,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的过程,应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逐步走向强大。职业中学计算机教育也应针对社会需求,与实际衔接,注重学以致用,问题必能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利用计算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宋晓红

[2]《计算机专业还有几分天下》计算机教育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网络技术专业 实践教学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实践教学的地位尤为突出,那么作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来说,实践教学在教学组成单元中所占的比重就更大。笔者通过对实践教学的长期研究,得出的结论显示,成效显著的实践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还可以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专业技能,让学生未出校门就能掌握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使得学生在毕业时能够较快地适应岗位工作,并付诸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中。这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极大地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赢利。

实践教学能否顺利开展需要实训设备、实训室等硬件设施支撑。为此,我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学院信息工程系牵头,与国内著名的联想三门峡创新有限公司合作办学,创建了三门峡创新网络实训室,在硬件设施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而要使实践教学达到预期的成效,硬件设施投入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师资队伍、实践教学项目的规划、设计和组织、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以及实训成绩考核与平定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组织部分。

一、以就业为导向、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安排实践教学

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核心。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也要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不是为了应付做实训而做实训,而是为了掌握“必须、够用”的专业技术能力,为自己将来毕业时拥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而做实训。我校网络技术专业在专业设置就阐明了始终坚持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并汲取了其它院系安排网络技术实践教学的经验,精心设计相关实训项目,保障专业培养的每项能力均有对应的1-2个实训项目,具体将,主要开设了以下实践教学环节:

(一)网络基础类实践教学环节。这类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网络组建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相关实践教学项目熟悉网络工程的方案设计方法和实施流程,并能够构建小型家庭办公网络。这方面的主要实训环节有:制作双绞线(直通线和交叉线)、ADSL拨号上网实践、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操作、基于宽带路由器开展的多台PC共享上网、交换机的基本配置项目训练、使用交换机划分VLAN、交换机的级联和链路聚合配置操作等。通过这些实训环节,让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网络综合布线及构建小型家庭办公网络等基础性的网络技能。

(二)网络管理类实践教学环节。这类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管理网络的能力。这方面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有:交换机的端口镜像、绑定端口和MAC地址、使用抓包工具软件分析网络数据、配置VPN(虚拟专用网)、分配IP地址、网络带宽的监控维护、基于802.1x的AAA服务配置等。通过这些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使学生基本掌握网络认证、网络设备管理、网络故障及性能管理、计费管理等方面的技能。

(三)网络安全类实践教学环节。这类实践教学环节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在网络安全监控方面掌握防范网络入侵与网络攻击的基本技能,能够应付一般的网络入侵和攻击,并掌握网络安全设备配置的基本方法。

(四)网络综合类实践教学环节。这类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网络综合应用能力,满足大中型企业网络工作的需求。

二、科学合理地管理实训过程

由于网络实训基地相对一般教室而言学习氛围比较轻松,学生表现尤为活跃,如果对实训过程不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那么实训课可能会变成自由活动课、教学成效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制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来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服从实训指导教师的统一安排、实训课时间内不得做与实训无关的事情;教师应随时随机抽查各实训小组的进展情况、掌握程度等。通过对学生实训过程的有效督导,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实训存在的问题,以便帮助学生改进。

三、重视对学生实践教学结果的考评

对实训教学结果进行考评是整个实践教学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更是检验实践教学目标完成度和完成成效的重要衡量手段。对网络实训结果的考评形式主要是对学生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的考核。对学生所做的单项实训进行考核,主要是以实训的完成情况与出现问题是否正确解决来进行评判,这部分的考核占整体考评的一小部分。占较大比重的是进行综合实训的考核,通过综合实训的进展情况来考察实训效果,除了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进行基本配置之外,还应该在实训环境中设置一定干扰性问题。

四、结束语

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能力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存在一些实际困难。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有的需要投入经费,有的需要增加课时,有的还需要技术进步才能解决。

作者简介:

刘丰年(1982-),男,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河南科技大学研究生。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66-01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要求也不断提高。从网络基础管理人员到高级网络设计人员,各种不同领域所需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要求各不相同。高职院校如何依据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培养出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需求的网络技术人才,是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第一,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目标模糊不清,基本上是把本科教育的培养理论学术型人才的要求稍微低一个层次来培养高职教育人才。高职教育需要培养在生产一线从事计算机网络工作的专业性技术人才,但在教育教学中轻实践、重理论。虽然目前情况有好转,但事实上理论课仍占重头戏。培养目标并没有真正发挥在教育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第二,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定位太过于宽泛,课程体系过大。许多高职院校开设的专业面面俱到,涉及面宽,深度不够。生源竞争愈演愈烈,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一味追求“潮流”,用“热门专业”来吸引更多的学生,不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盲目开设课程,而师资和实训条件跟不上,教学理论性内容多而深,实训条件无法得到保障。

第三,课程设置更新慢。课程设置不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对技能的实际需求,课程内容陈旧,长期使用传统教材,对新科技、新技能的知识补充迟缓,脱离岗位实际需要,许多学生走出校门感觉所学的知识用不上,要用的知识没学到。

2.实训条件差,实践教学质量跟不上

许多高职院校规模小,教学资源短缺,实训教学设施投入不足,一些计算机网络教学成为纸上谈兵。只有通过实践,学生的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高职院校如果不能根据社会对网络技能人才的需求,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专注于学生技能的培养,高职学生在就业大潮中就将被淘汰。

3.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

教师队伍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许多职业学校纷纷开设热门课程,对口专业教师严重缺乏,优秀教师工作任务过重。新进的年轻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不足,而一些从企业等单位来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践能力强,但学科教学能力欠缺,难以将知识有效地传授和指导学生。

二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对策

1.积极参与市场调研,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时,必须关注学生会干什么,走上岗位后要干什么。这就要求高职校必须积极参与市场调研,关注行业动态发展以及学校所在地区的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情况,收集并分析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等信息,由此为依据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2.以就业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的根本是要让培养的人才适应市场和社会的需求,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就业需求和行业标准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学校不一定要规模大,应该依据自身情况,发展自己的优势和特色课程,培养学有所用的网络技术型人才。

3.创新校企合作关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要培养高技术的网络专业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是关键。“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采取的有效人才培养模式,即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双向互动。企业有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最前沿的技术要求。通过进企业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工作环境,真切地感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型人才的工作、发展方向等,从而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高职院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谋发展、寻求双赢,使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加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依托企业优势进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 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迅猛发展,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把握社会发展进程,了解社会发展对技能的需求,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代人才标准的网络技术人才。实践证明,学校的教育教学只有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去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结合自身的师资条件,创造有生命力的特色专业,才能避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才能使培养的人才在走向社会后真正“所学有所用、所用有所学”。

参考文献

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课程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1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特点

(1) 新的需求造就了大量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随着网络建设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核心业务应用都依托于网络运行管理,过去由于人才缺乏,企业过度依赖提品的厂商和提供实施咨询服务的咨询公司,随着企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企业对网络的建设已经从以前的“别人上,我也上”的一窝蜂变成了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理性的构建自己的网络信息系统,不同的企业对自身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需求也会多种多样,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自己必须有自己的高级网络人才。从IDC的统计数据来看,未来在亚太地区高级IT人才将继续严重短缺。

(2) 对网络专业的技能有了更加专业的需求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专业化、细分化、复合化是这一轮互联网发展技术的趋势。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对网络协议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同时要求能够熟练应用网络操作系统、进行数据库服务的管理、配置和信息系统的开发。同时职业技术资格认证仍然是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有力保障,特别是细化的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如网络存储、防火墙、VOIP等的技术认证尤其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3) 企业对于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非常看重

过去几个月网络工程师仍是所有招聘岗位中待遇最为丰厚的岗位之一,但真正符合要求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许多应聘者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理论知识,但是在技术面试中却不能满足工作要求。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过程

不同于本科教育宽口径、厚基础,突出学生后续发展能力的办学理念,高职高专教育应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具有高新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校与企业间的无缝连接。但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系统偏差,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现行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与高等职业教育特点之间存在差距。

因此,我们在专业培养方案制订中,注重树立现代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培养方案制订包括四个环节。

(1)“头脑风暴”。指借专家委员会的脑对职业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掌握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职业能力。分析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工作任务分析的成果形式是“网络技术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表”。专家委员会成员包括从事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行业技术专家及熟悉相关岗位工作任务的专家。

(2) 职业行动领域分析开发。由课程专家和有本专业实践经历资深的专业教师,在“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表”基础上,梳理、归类和整合职业行动能力,凝练出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与行动能力,形成行动领域与职业行动能力域分析表,提交行业专家评审。

(3) 研讨确认。行业、企业专家研讨上一阶段的形成的专业职业行动领域和职业行动能力域分析表,并根据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判断学生经过三年培养在掌握这些职业行动能力后,是否能胜任本专业所涉及的岗位群的工作任务;这些职业行动领域是否能覆盖本专业岗位群的所有职责任务;完成这些典型工作是否能胜任本专业岗位群的所有工作,然后提出合理化建议。

(4) 决策和计划。由课程专家和有本专业有实践经历的资深专业教师对每个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完成任务所需的职业行动能力域进行分析,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加工”。即“解决为什么教”、“教什么”、“教给谁”、“怎样教”和“如何评价”等问题并进行课程方案设计。

这个环节要完成课程设置、课程排序、课程教学设计、制定课程标准、学习情境的开发、学习情境的设计、单元课程的设计并构建课程评价体系。

3网络技术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及对应的能力要求

目前大专网络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面向的岗位群主要有:

网络工程与设计:此类岗位主要指网络工程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主要从事网络工程项目的设计、招投标、项目实施、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要求从业者具备网络硬件配置、工程施工、服务器调试等技术能力。

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此类岗位为一般企事业单位的网络管理人员,比如我院的网络中心技术人员。此类岗位人员主要从事所在单位的局域网和信息系统维护,并能够进行小规模网络的组建,需要的知识能力包括计算机和网络硬件的调试能力、网络故障排除分析能力、服务器的维护能力、数据库基本管理能力,个别特殊岗位需要信息系统的设计能力。

网站与信息系统开发:此类岗位主要采用流行的编程语言或脚本语言进行信息系统和网站开发,从业人员除具备相关的网络基础知识外需具备网络数据库的操作与管理、网络服务器的管理、基于网络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和TCP/IP协议编程等能力。

信息安全及网络应用程序开发:此类岗位主要从事信息安全与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对网络操作系统及其特性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深入掌握TCP/IP协议及其编程技术、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

各个岗位群对于网络专业知识能力的要求如表1所示:

4高职高专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存在的不足

综前所述,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注重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同时,要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目前

本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由课内实践环节、独立实践课、毕业设计等环节组成。

目前很多高校的网络技术专业十分重视实践课程,实践课程的比例很多达到了50%甚至更高。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也能够根据网络技术领域的发展潮流适时作出调整,保证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应该说,在这种模式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能够对网络及其相关技术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但在笔者亲身教学过程中和与兄弟院校的专业教师交流时发现目前的教学仍然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

(1) 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学校的教学内容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滞后,这是因为最新的成体系的技术要发展得较为成熟,并经过充分消化形成大纲、教材且形成具备一定实力的师资队伍后,方能在教学体系中引入这些技术引入到学生的培养体系中。因此,目前高校学生培养过程中出现新技术上的滞后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2) 实验实训课程效果参差不齐。高职高专院校的网络技术专业普遍安排了大量的实践实训内容,但从教师得到的反馈信息来看,学生能够完成课程中布置的作业或实验任务,但对知识的把握程度距离融会贯通还有很大的距离。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

由于学校内相对封闭的实验实训环境造成的。尽管从大纲和技术内容上看实验实训符合网络技术的主流,但内容的组合上和实际的工程项目应用会有一定的出入;

实践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先修后续课程没有找到很好的连接点,学生感到某些课程没有用,不能为后续课程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

(3) 目前很多院校针对网络技术专业需求的特点,规划了多个专业方向,如网络工程、网站开发、程序设计、系统集成等等。由于目前的IT行业中大多数技术都是基于网络支持的,但另一方面使得课程主线过多,导致学生学得多但不精。

5网络技术专业改革探索

根据以上问题,几年来本专业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探索尝试。

5.1坚持进行课程体系优化工作

这项工作不但包括在培养方案中适时增加符合技术发展方向的课程,删除过时的课程,还包括根据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对课程教学大纲的优化和更新。目前,我院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网络工程,主要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设备配置与维护、C#编程基础、网络工程与设计(网络工程项目管理、综合布线、网络故障诊断、排除)、网络工程师认证实训(HCNE认证体系课程)、网络操作系统(Linux)、网络数据库(Oracle)、TCP/IP协议编程;另一条主线为网站设计开发、网络编程,主要课程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C#编程基础、TCP/IP协议编程、网页及图形设计、Web应用程序设计()、PHP、网络操作系统(Linux)、网络数据库(Oracle),两条主线中的核心课程均能紧跟目前IT技术发展前沿,使学生毕业后即能融入行业主流。两条主线的设置使本专业学生能做到两手准备、两种选择,可硬可软,可解决目前大部分院校网络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过于偏硬,而大部分女生不愿意从事网络工程相关工作的矛盾,增加生源。

5.2注重课程群建设

在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相关课程课程群的建设,做到核心课程均能纵向形成体系,两条课程主线形成两个课程群,在每个课程群中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以核心课程为龙头,实现各门课程内容互相渗透、知识融合贯通,探索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网络工程课程群中,网络设备配置与维护作为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为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网络工程与设计、网络工程师认证实训、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数据库、TCP/IP协议编程为辅助课程。网站设计开发、网络编程课程群中,Web应用程序设计,TCP/IP协议编程作为核心课程,网页及图形设计、C#编程基础为先修课程,PHP为知识拓展课程。

借鉴目前IT培训学校实践教学体系经验,课程群制定统一的具有延续性的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群教师开发了相对稳定的具有衔接性的试验项目,例如:“Web应用程序设计”课程中涉及的所有后台页面的前端开发在“网页及图形设计”课程中完成,此种做法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明确了每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5.3考核方式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设计+答辩

本专业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除学期中常规验证性实验外,建立均采用课程设计+答辩的方式进行考核,具体做法为:(1)学期末任课教师根据工作任务分解产生的课程设计方案,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包括对课程设计题目、方案、技术实现、达到效果等各方面的具体要求,涵盖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的知识点,学生在课程设计中能做到融会贯通,并能体会到巨大的成就感。(2)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增强学生总结及表达能力。(3)答辩阶段,采取一问一答形式,增强学生思辨能力,引导学生纵深思考。

此考核方式目前已在我系实行多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反馈意见表明其效果远远大于一张试卷。

5.4注重知识前沿性

针对实践教学内容不可避免出现的滞后性,我们首先稳定核心基础课程,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新知识往往较为零散,新知识的讲授可以采用专业课程中穿插、专业知识讲座或培训等形式对某个专题进行讲解,学生已经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这种单点突破的模式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特别是相当数量的热门技术,本身并或直接指导学生的某些实践环节,无法成为一个非常独立的课程体系,只需要很少的课时就能够满足要求。另外,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师生走出去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校外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到学校给学生开展讲座。在实验室的建设上要充分考虑技术水平的前瞻性和可升级能力,在建设或升级时要进行充分的论证。最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项目实践机会,并鼓励学生在任务中采用新技术。

6结语

网络技术人才目前仍然是目前企业需求的热点,但企业对于人才的选择已经非常理性,企业需要的一线人员不再是通才而是有所专长能直接上岗为企业服务的人。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体系已经日益成熟,培养目标也符合人才市场的发展需要,需要做的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优化课程培养模式和体系,让学生在实践环节有所作为,才能满足新形势下企业对网络技术职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