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技术管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科学管理;措施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规模的不断扩大,为适应快节奏的城市建设进度,建筑企业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体系被以新的标准要求。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建筑企业施工的基础,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质量以及市场竞争力。建筑企业为在施工现场实现科学化管理模式,需要克服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进行实时跟踪,减少相关问题以及矛盾的出现次数,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能够顺利展开。
1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保障工程施工质量能够达到标准,需要在建筑施工阶段执行项目管理措施,保证施工单位的工作效率。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应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建立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通过系统全面化的对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制定管理制度,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达到预期的目标,进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阶段,应遵循特定的管理原则。例如,遵守现场管理制度原则、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施工技术设备引进原则、建筑企业人才引用原则等。基于以上原则,加强建筑企业的运营成本的控制力度,实现建筑企业工程施工的风险评估,提高建筑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科学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制度需要包含建筑施工的方方面面。
2.1施工材料的管理
为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从工程施工的源头上实现质量控制,即加强工程施工原材料的控制力度。建筑企业施工原材料采购时,需要对原材料的数量、类型、质量、产地等方面进行严格筛选,保证原材料采购渠道的正规性。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于原材料的使用情况应进行详细记录。
2.2技术安全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安全问题是工程是否能够开展的基础。在施工准备阶段,建筑企业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工作意识以及施工现场防火措施的管理力度。建筑施工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对建筑工程的施工现象巡视,降低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产生的频率,确保建筑企业工作人员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工程作业。
2.3施工进度的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直接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建筑工程的施工没有在计划周期内完成,则需要建筑企业对工程进行索赔。因此,为保证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可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跟踪,加强各个施工单位之间的配合与联系,提高其沟通效率,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期完成。
2.4施工质量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原材料以及施工技术安全问题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企业可在工程施工阶段,根据实际的工程施工现场环境,设置工程质量管理部门。针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实现细节化管理。将每个施工环节质量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对于工程中质量不达标的工序,需要及时向管理部门报告,并进行问题的处理解决。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科学管理途径
3.1制定合理的管理体系
建筑施工现场如果想要系统化进行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体系。为使管理体系能够涉及到建筑工程的各个方面,需要建筑企业设计人员,在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制定合理的管理条例。建筑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实现监督管理,不仅加强了部门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提高部门之间的竞争性,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3.2提升使用人员的素质
我国建筑行业中,建筑企业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还有不少欠缺,易于在工程施工阶段产生安全问题,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为避免这一现象的产生,需要建筑企业加强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关注度。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需要管理人员对施工人员实现调度作业。针对存在部分施工人员的素质较低,不服从管理人员的安排,影响工程的施工。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阶段,建筑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定期对企业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素质的培训以及安全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例如,教育施工人员安全问题时,可以为施工人员播放安全事故的相关视频,让施工人员明白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以及对个人生命的影响。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施工人员遵循施工现场的制度管理。施工阶段为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可以对表现优秀的施工人员进行升职,让其成为施工团队中的小组长,展现施工人员的领导能力,同时将工程的施工质量落实到个人。建筑企业应定期对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考核,对于不能达标的施工人员建筑企业应为其培训,保证是专业素质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3.3完善奖罚责任的制度
大部分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发生时,觉得与自身没有太大的联系而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不加重视。施工人员仅仅关心自己的工作内容是否达到合格的标准,而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不关心。当施工人员发现问题并且向建筑企业反馈后,仅得到口头表扬而没有任何奖励措施,致使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不利于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为解决这一现象,建筑企业可以建立一套合理的奖罚制度。将建筑工程中的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对于遵守企业管理制度以及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者,建筑企业应给予其适当的奖励。奖励的内容不能仅仅包括精神奖励,同时也要包含物质奖励。如果施工人员对工程施工提出来有效的建议,可使施工人员得到职位的提升。而如果施工人员不遵从管理部门的调度任意施工,则应对其进行严格教育并且予以惩罚。通过奖罚制度的实施,充分调动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合格的基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需要建筑企业在工程施工阶段不断的探索以及完善。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提高建筑企业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完善的工程施工现场奖罚机制,将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责任落实到人,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作者:马海涛 单位:新疆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词 BIM 工程管理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3.014
Effect of BIM Technology on Project Management Teaching Innovation
ZHOU Xiaodong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status BIM technology, and summari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n the country, analyze their impact on the domestic engineering management teaching and points out countermeasures proposed solutions and approaches.
Key words BIM; project management; application research
1 BIM的含义
BIM的含义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即在规划设计、建造施工、运营维护的整个或某个阶段中,应用3D或者4D信息技术,进行系统设计、协同施工、虚拟建造、工程量计算、造价管理和设施运维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运用BIM技术平台强大的数据支撑和其他技术支撑,能够提高项目全过程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项目效益。
BIM是由Autodesk所创建的,它是来形容那些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最初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由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建筑与计算机学院(Georgia Tech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Computing)的查克伊士曼博士(Chuck Eastman,PH.D.)提出。其被定义为:建筑信息模型是将一个建筑建设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所有几何特性、功能要求与构建的性能信息综合到一个单一的模型中。同时,这个单一模型的信息中还包括了施工进度、建造过程的过程控制信息。”美国BIM标准对BIM的定义为:(1)BIM是一个设施(建设项目)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2)BIM是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是一个分享有关这个设施的信息;(3)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支持和反映其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建筑行业经过了两次革命,第一次是从甩掉图板,利用电脑和AutoCAD进行的设计,第就是从AutoCAD到基于BIM的三维可视化设计时代。全球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广泛的应用和传播,发展速度不平衡,标准不统一,应用点不同。
BIM技术在国外的研究情况:(1)BIM在美国的应用和研究。追溯BIM的最初发展,可以发现美国是它的发源地,并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趋势逐渐将BIM的这一股风到欧州发达国家、亚洲(日本、韩国等国家),而且在这些国家BIM已获得了一个较大的发展,技术水平在全球来说都属于一个较先进的水平。(2)BIM在英国的应用和研究。与大多数国家相比,英国政府要求强制使用BIM。2011年5月,英国内阁办公室了“政府建设战略(Government Construction Strategy)”文件,其中有一整个关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章节,这章节中明确要求,到2016年,政府要求全面协同的3D・BIM,并将全部的文件以信息化管理。
迄今为止,英国建筑业BIM标准委员会已于2009年11月了英国建筑业BIM标准(AEC(UK) BIM Standard)、于2011年6月了适用于Revit的英国建筑业BIM标准(AEC(UK) BIM Standard for Revit)、于2011年9月了适用于Bentley的英国建筑业BIM标准(AEC(UK) BIM Standard for Bentley Product)。目前,标准委员会还在制定适用于ArchiCAD、Vectorworks的类似BIM标准,以及已有标准的更新版本。
亚洲国家如日本,韩国、新加坡等都在BIM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制定了标准和实施途径。
2 BIM技术在国内的研究情况和水平
纵观全球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BIM的应用已成为建筑行业信息化技术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但目前,我国国内BIM的发展和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对BIM的理解、应用、开发都落后于欧美、亚洲的发达国家。对于智慧城市建设,在我国一些地区也开始进行了简单和初步的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推行经验和成熟做法。BIM进入国内市场大约是在2002年,它是由欧特克公司引入的。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了BIM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重点项目,国家“十二五”规划进一步奠定BIM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信息化的重点研究课题。相应地,除了软件公司外,政府相关单位、科研院校、各相关专家和协会、房地产开发商、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也将目光投向了开发并推广BIM。
BIM在我国的各个部门的应用与研究状况如下。
(1)为了在建筑领域方面能与国际接轨,住建部编制了建筑业“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将BIM作为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连续性模型以实现从设计、采购、建造、投产到运行的全过程集成运用,BIM将会是我国建筑行业接下来应用和发展的主要技术。2015年我国的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城市进行了BIM技术应用于投标阶段的应用规定。
国内的BIM技术应用进展较快,但是普遍水平和层次,基本上侧重于单体建筑物的碰撞检查,对于大型项目的优化技术尚处在研究之中,主要应用于施工企业的招投标活动,三维可视的效果,虚拟施工,并未在项目的各个阶段,不同的使用者之间实现信息互通和共享。目前建设管理部门在BIM 的应用标准方面,还没有出台正式的标准。
(2)应用范围正在逐步扩大,一些建筑软件开发企业做了一些研究和开发。广联达公司和鲁班公司在智慧建造中对BIM的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和拓展应用,广联达公司在Revit基础上二次开发了一些建模与算量软件,比如MagiCAD和建模算量软件,引入了进度和造价的BIM5D产品,用于投标阶段和施工过程。但是因为软件价格较高,且有可替代性,出现同质产品,目前正在进行产品的初级推广过程。鲁班软件公司和广联达软件公司在智慧建造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应用研究。
斯维尔公司把BIM技术应用在绿色建筑模型面体现在其设计的软件中。
(3)中国大型建筑公司开始逐步认识BIM技术在施工中的重要性,中建和中铁、中交等公司对公司的技术骨干进行了BIM的培训和推广。促进了国内的技术人员对其认识和使用,但是由于建筑施工企业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应用还在处于初级阶段。
(4)目前国内设计咨询行业也正在进行BIM的应用和研究,比如悉地国际设计有限公司(CCDI)在北京成立了BIM研究中心,进行了很多大项目的虚拟设计的应用。北京和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涌现出一些BIM咨询和培训公司。
目前国内也有许多应用BIM成功的案例,如奥运“水立方”、青岛海湾大桥及昆明长水机场等大型工程。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走在了BIM应用和推广的前沿,深圳市政府了我国首例政府公共建筑BIM实施纲要及标准。
3 工程管理专业BIM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
(1)改革的目标,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BIM技术软件的应用,了解数字城市建设项目管理过程和基本程序,了解发达国家的BIM应用基本规范,研究国际工程建设领域关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措施。会使用常用设计分析软件和设计图纸深度,达到建筑领域的BIM技术在建筑部品的生产和使用中的应用。
BIM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①可视化应用。可视化的应用可以划分为设计可视化,虚拟施工模型与碰撞检查等三个部分。通过可计算的BIM系统平台,可以在正式施工前预估建筑的性能,从而获得比2D平面图更为直观全面的3D立体图。经整合后的项目集合数据,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时空的协调利用率,甚至能在项目实施前通过这样的系统平台发现设计中的问题,提前修改。对于目前的建造业,可见可视的设计对预测建筑物、构筑物等成型效果是必要的。②成本预算应用。这些建筑信息能够对相关的建筑设计及施工工作等进行服务:分析结构构成、MEP系统建模、分析建筑物的耗能、管理的规范等等。在建筑过程中,可计算的建筑信息能够支持成本预算工作。采用模型来替代图示时,其所相关的材料的各种属性、性能都能在建模过程中作为模型出现。相对应的该材料的属性和性能也会随改变而改变。预算员可根据更新后的模型进行造价、成本预算,评估风险等工作。③运营维护阶段应用。BIM能够将运营维护阶段所需的信息包括维护计划、检验报告、工作清单、设备参数、故障时间等内容列入模型中,实现物业管理与BIM模型、图纸、数据一体化,BIM的模型信息与实际建筑物、构筑物信息一致化。
(2)课程改革的内容和对教师的要求。了解发达国家的大学在工程建设管理专业领域的教学手段,分析其教学内容和主要的专业课程,了解国外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设计施工中的现代化手段,掌握工程中经常使用和教学中常用的软件类型和基本应用,为的大学在工程管理专业的院校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提供有力的借鉴和指导后能够顺利、熟练地用于教学和科研实验中,指导本科生和研究生,掌握三维立体软件的应用。有针对性的进行BIM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有效地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使大学的办学水平更加贴近国际社会需求,缩短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与国际同行业的差距,使高等学校能够培养素质更高、能力更全面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同时加强我国高校与国际工程管理界的交流,加强高校教师对知识更新和知识传播的能力。
(3)加强实践应用。在智建设项目中的各个阶段比如招投标和施工项目管理等方面,了解建筑施工市场新技术、新工艺和项目管理模式,让学生进行项目的实践练习,激发学习兴趣,侧重实践案例的应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国内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正在逐步的走上建筑设计和施工以及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越来越多的业主和施工企业、设计企业对BIM的认识程度在加强,BIM技术将在未来的项目智慧建造进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逐步在建设行业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和普及。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科学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国家对于基本建设管理工作加大了力度,投资体制改革也随之深化。这些投资是否落实到实处,关乎到了整个的工程建设项目,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在工程建设项目当中,工程造价是较为重要的经济评价依据。对于工程造价的评估结果,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是否顺利实施。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科学技术已经深入到了各个角落。人们享受并使用着科技成果所带来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上的便利。在工程造价管理当中,也实现了计算机信息化建设应用。将计算机计息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相互融合,可以扩展工程造价管理的服务领域,并不断地实现了创新。
一、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
(一)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可以降低成本
在工程建设当中,材料所占有的投资比例往往是非常大的。将工程材料合理地使用,不但可以解决成本,而且还会杜绝浪费。那么,实现工程管理高效化对于整个的工程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采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将所提供工程造价信息都公布到网上。当材料的提供者从网上看到这些信息之后,就可以随时提供报价,在公开、透明的网络平台上实现价格竞争,而工程的承包者则会在不同的价格之间对比,并选择价格较为合理的工程材料。
信息化将工程造价带进了网络服务平台,并将繁琐的工作以便捷的方式处理,既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够省时、省力、降低成本。
(二)在工程造价工作中,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可以减少工作量
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技术人员,在处理一些数据的时候,需要通过各种工具来计算。
在对施工图纸进行分析的时候,由于每个人的思路不同,能力不同,那么对于同一事物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加之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工程量计算中出现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针对图纸与计算数据不吻合的情况,就需要不断地重复计算和复核,直到可以得出一个较为精确的计算结果为止。如果使用手工计算,或者用传统的计算工具,不但计算不够准确,而且工作量非常大,既耗费人力,又浪费资源。
当计算机软件被运用到工程造价工作当中之后,原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够解决的复杂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甚至于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解决了,而且测算的数据精确。
(三)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引进了大量的信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地发展,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投资主体也相应地出现了变化。最大的转变,就是国家管理计价报价的方式已经摆脱了传统的束缚,而采取了更为适合社会发展的一种的方式,并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
(四)实用信息技术解决计价表套价问题
在将工程量用定额进行套价的时候,通常会有选用定额不恰当造成工程造价虚高的现象发生,这主要是由于错误执行套用定额子目造成了误差。如果重复套用定额子目,往往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从而会对工程资金造成不小的流失。
这种问题如果通过信息技术的处理,在计价定额和软件之间做好相关设置,一旦出现上述的情况,计算机软件就会及时地弹出提示信息。
二、工程造价信息系统
从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在整个建设工程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经过计算机网络的处理,很多复杂而程序繁琐的问题都会快速而准确地完成。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较为合理地分析和利用,可以规避盲目操作的行为,将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都加以大大提升。
(一)工程造价信息系统发展程度
应社会的需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被建立了起来。但是,其功能性还显得单一。网络的真正意义在于,可以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但是,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网站中,能够看到的往往都是一些国家统一规定的政策法规以及计价定额。一些材料价格的参考信息也能够在网站上寻找到。可是,很多的信息都没有实时更新,同时在信息的编制上也没有设计统一的程序,使用户在操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麻烦。
在查询一些信息的时候,如果使用智能化数据库来查找,会方便一些。但是这种共享平台还尚处在建设之中,有待于完善。这就意味着,一些信息系统的建立,相互之间并没有建立有机地结合,依然是各自独立运行。
(二)工程造价信息
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对于信息的处理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首先要采集信息,对这些信息还要筛选并进行排版处理,经过了调整之后,才能将各类的价格信息到网上。整个程序的处理要经过至少半个月的时间,所以,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网上所公布的信息总是会存在着滞后。而信息化的作用是要实时更新,将最新的信息公布到网络平台上共享。如果在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网上所公布的信息已经远远地落后于市场变化,那么建立工程造价信息技术的价值就不复存在了。可见,工程造价管理网络在信息的处理上还需要加强。
(三)工程造价信息系统要与辅助系统交融
由于我国的网络系统起步较晚,即便是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在技术处理上还比较欠缺。信息化,就是要求信息要具有时效性、准确性,而且信息量要足够大,并且实时更新。但是,这些在工程造价信息系统的运行中体现得还不够。
工程造价信息系统与其他相关的辅助系统相互交融,是为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效率提供保证。将计算机辅助设计融入其中,加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配合,就可以实现建设工程从编制投资概算、招标工程量清单、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竣工结算,整个工程造价管理的自动化过程。
网络的运用,打破了旧式的工作管理模式。通过在工程造价网络平台上建立信息库,可以对于一些与工程造价有关的数据进行补充完善和更新,并可对历史数据随时提取加以利用,并比较分析。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在工程造价管理的每一个阶段,参与交融的系统都可以在这个网络平台上共享。不但增强了工程造价信息的时效性,而且还对于工程造价管理过程实现了高效控制。
总结:
综上所述,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工程造价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始终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将工程造价管理与造价信息科学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让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充分地发挥其优势的同时,在信息化技术处理的基础上,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向着高效科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琼.工程造价管理及造价信息科学技术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35).
【关键词】企业管理模式 装饰工程技术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3-0026-01
中国在装饰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型人才一直是处于非常紧缺的状态,所以装饰工程技术是各地院校比较重视的一项专业。由于目前中国基本形式的发展,装饰工程技术与企业管理模式的结合运用成为各地院校教学探索的目标,但是目前基于企业管理模式下的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并不成熟,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专业教学探索。
一 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的发展现状
据目前统计而言,中国的装饰工程企业在市场上占据比重非常大,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达20多万家,从事装饰技术的人员数量呈上升趋势,部分院校已增设相应的装饰工程专业课程,但由于学校中学生仅学习了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在实际工程技术应用中缺乏相关的经验,导致学生在就业渠道上受到限制,形成了装饰工程技术市场缺乏综合性人才,而多数此专业的毕业生无法正常输送到就业行业的两极分化的缺点,所以,目前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需要企业管理模式的参与,促进装饰工程技术市场与专业的有机融合,以此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二 企业模式管理下的教学探索
1.依照企业模式构建教学环境
各大院校是企业装饰工程技术人才的培育基地,对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而言,企业管理模式的参与是重点项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训是提高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提高教学水平。
2.专业实训基地的创建
装饰工程就专业单纯的教学理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没有任何积极的促进作用的,所以,教学过程中需要创建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实训基地,为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可以针对校企合作企业的运行模式,在校园中模拟创建小型的企业基地,充分向学生展示企业管理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在加强学生对专业技术理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
3.教学与实习相结合
在企业模式下的装施工程技术的教学中,“教学与实习”的结合是全方面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装饰工程专业教学中可安排好学生的在校学习进程,以在校学习的最后一个学年为实习期,依照学生在装饰工程技术中不同分区的能力输送到合作企业的岗位上,签订实习合同,在实习合同期满后可根据企业与学生的意愿双方进行选择,如部分学生擅长空间设计,可将其输送到校企合作的设计部门,这样学生在校期间可学习设计知识以及积累实训经验,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企业的生活。
4.企业参与教学的课程改革
根据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合作企业单位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课程的改革方向。学校可以邀请校企合作的老师参与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在教学上的课程改革,促进教学内容向实际化方向发展,以便在教学中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运用能力,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
三 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企业管理模式下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取决于对相关岗位职业能力的教学方向,依据学生在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的擅长学科进行职业能力的分析教学,可使学生的能力在企业中得到更好的发挥,所以,技术专业学习方向要依靠于岗位职业的发展方向。
基于社会、企业、学校相互作用的关系,我们要对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中的教学体系进行完善,以社会的需求和企业的满意度为目标,实行装饰工程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在教学模式下进入社会和企业的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学习考核以及实训考核成绩记录到评价机制,以便提升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能力。
四 结束语
在装饰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进行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不断改革,是为社会装饰行业输入人才的重要保障,而且课堂与企业的相结合,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学生对装饰工程技术的理解,同时,可提高学生实际设计和操作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志群.电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经过30余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很多重要的理论和应用,其应用领域占整个计算机应用的70%以上[1]。oracle数据库产品作为数据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市场上占有率超过39%,远高于同类数据库产品。很多计算机软件公司,在招聘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开发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时,都要求求职者掌握或精通oracle数据库技术。但目前,高职专业开设的oracle数据库课程与企业的实际需求脱节,学生在学习oracle数据库课程后,难以与企业需求接轨。因此,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对oracle数据库课程进行改革,以任务为驱动进行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
1职业岗位需求与职业能力分析
在2013年6~9月,笔者通过对前程无忧网、中华英才网、智联招聘、卓博人才网、中国人才热线等专业招聘网站上万份招聘信息和几百个与软件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和网站开发相关职业岗位的调查分析,发现掌握oracle数据库技术是企业招聘条件中的基本要求。根据以上专业招聘网站统计出2013年6~9月数据库人才需求情况如图1所示。
从统计看出,oracle数据库人才需求和sql server人才需求最旺盛。
通过对网上招聘信息分析,数据库相关职业岗位包括信息系统程序员、web系统程序员、数据库管理员和数据库维护员等。同时,我们对软件行业的软件开发、网站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与管理等职业岗位,从oracle数据库从业人员知识、技能和素质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知识方面,要求从业者掌握dbca、oem、sqlplus、sql developer的使用,熟练掌握管理数据库、表空间、表和视图的操作,掌握管理数据完整性和索引的操作,掌握sql语言和pl/sql语言的常用语法及应用,掌握管理存储过程、存储函数与触发器的操作,掌握对用户、角色和概要文件的管理,掌握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操作,掌握oracle数据库的安全性管理等;在职业素质方面要求从业者具有三心:责任心、进取心、耐心;三能:自主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英语阅读能力;三意:质量意识、协同工作意识、沟通意识;在职业能力上要求从业者能进行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开发、设计,能编写数据库设计的相关文档,能管理和维护大型数据库系统等。
图1数据库人才需求统计
2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设计思想
工作过程是指为了完成一个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课程开发遵循以下步骤:①确定相应的工作岗位;②根据工作岗位,按照职业能力归纳出职业行动领域,提炼出工作岗位的具体典型工作任务;③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构建课程体系;④根据学习领域的教学目标,设计各个学习情境,使学习情境与工作过程情境相似或一致。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步骤,oracle数据库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主要是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系统工程师。因此,我们与企业一道对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抽取其典型的工作任务,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形成相应的学习领域即oracle数据库课程,再按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设计出若干学习情境。学习情境的设计突出高职教学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采取项目驱动、案例引导,由简单到复杂,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做中学”的模式。
2.1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oracle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的主要工作是进行数据库的分析、设计、管理和维护数据库。因此,根据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的职业能力,我们改革oracle数据库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人事管理系统”的开发为例,把系统开发的工作分解成多个任务,每个任务对应一个学习情境进行教学。“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开发分为5个步骤:①人事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明确人事管理系统所需要实现的功能;②对需求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整理,形成概念模型,进行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的逻辑设计;③对数据库进行物理设计,配置数据库环境,建立数据库及其相关表格;④对数据库性能进行优化,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⑤对数据库进行维护。
2.2建立相应的学习情境
当确定了典型工作任务后,我们构建了oracle数据库课程体系,从而建立相应的学习情境。以“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为依据,整合教材教学内容,设计出与职
工作岗位基本一致的学习情境。这样,在真实的项目开发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oracle数据库课程学习情境如表1所示。
3教学方法设计
本课程根据相关职业岗位技能需求,突出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学理念,基于工作过程安排具体教学内容,采取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目标为核心,积极开展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创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在教学中,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驱动+全过程案例实作”的理念,在教学中,以“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对任务进行考核”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个oracle数据库以10个学习情境、35个教学任务、46个案例进行教学,充分满足职业岗位中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要求。全过程的教学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动手实践,同时辅以分组教学,并对团队成员进行考核。
表1oracle数据库课程学习情境
学习情景工作任务技能要求人事管理系统需求分析人事管理系统案例数据库设计要求, 数据库设计规范化要求能对数据库进行需求分析,抽象出相关的数据表oracle数据库的安装与配置安装oracle数据库软件, 基本组件能进行oracle数据库的安装,掌握基本组件的使用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基本操作创建数据库实例 能掌握其建立方法与步骤。人事管道数据表的操作数据表基本操作及管理掌握oracle数据库的基本数据类型,三种方式管理表和对数据表的操作及数据完整性约束人事管理数据库查询查询的基本使用及连接查询、子查询和联合查询掌握简单查询的使用方法,连接查询的思想与方法, 子查询及联合查询的方法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的优化视图、索引、存储过程、游标、事务、触发器的操作掌握建立、修改、删除视图、索引、游标、存储过程、触发器等人事管理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与维护数据库安全策略、用户管理、数据库备份、数据库恢复、数据导入导出等能掌握数据库安全知识,能对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进行管理人事管理系统前台界面及数据库连接实现java平台oracle数据库连接,.net平台oracle数据库连接能利用java平台.net平台进行oracle数据库程序开发 4教学资源建设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习,在对oracle数据库进行建设过程中,我们建立了相应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课外进行学习。
4.1建立oracle开放式精品资源网站
在oracle数据库开放式精品资源网站,我们把oracle项目、实验任务、教学案例、授课课件、教案等全部放在网上,方便学生课后学习,并建立了oracle论坛,让学生通过论坛与同学及教师进行交流。
4.2建立在线实训系统
通过引入真实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我们保留了此信息系统的相关界面及其功能模块,删除了与oracle数据库相关的所有代码,然后注上相应的标记及注释,通过整合、分类,以实训项目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一步步完成实训项目,完成一个真实的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的开发与设计。
4.3编写oracle实训指导书
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需要,组织企业专家和oracle教学团队,利用一年的时间,编写了一本oracle 11g数据库实训指导书,在这本书中,把职业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工作任务,及oracle数据库管理员、oracle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等进行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开发所需要的知
第6期 刘学玉,李博博:教师培训项目效果评估研究软 件 导 刊2014年标题
戴尔“互联创未来”教师培训项目效果评估研究
作者刘学玉,李博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