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街设计规划

商业街设计规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商业街设计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商业街设计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下商业街 改造 规划

前言

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湖北省北部,闻名于世的编钟出土于此。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由东向西的重要接力站和中转站。

1、背景概况

随州地下商业街开发位置位于随州市区最繁华的商业街解放路,随着解放路商贸黄金圈的逐渐成熟,周边地区的土地资源稀缺同商业用地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而另一方面解放路作为城市主干路的交通承载能力明显不足,现阶段行人和车流混行便是这里的一个生动写照,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车辆通行比较困难,同时对行车的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改善该区域的整体面貌、梳理道路交通组织、进一步提升区域商业核心的重要地位,打造随州市“黄金商圈”,在项目完成后,使解放路商业街区成为随州市亮丽的城市名片,本次规划将对原站前广场至烈山大道进行地下街建设及地面环境综合整治。

2、规划设计目标与意义

2.1完善城市交通体系

目前解放路人车混行现象严重,主要原因在于解放路作为城市重要商圈,聚集大量车流及人流,由于现状街道两侧建筑距离较近,道路拓宽有限难以解决人车混行而相互影响的矛盾,因此地下街的建设可以解决南北向人流同东西向车流的交通冲突,大大改善地面交通状况,另一方面地下街的存在可以吸纳更多的地面人流,缓解地面的交通压力,从根本上解决商业街区人车混行的问题。

2.2提升城市空间环境品质

通过对于解放路的实地调研分析,解放路距离随州城市“黄金商圈”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原因在于街道两侧由于长久的历史遗留问题,众多门面差、质量低的小商铺严重影响了解放路整体商业形象,第二,解放路的路面及两侧街道家具也亟待更新,因此,地下商业街的建设正好为小商铺提供一个绝佳的去处,通过统一规范化的现代管理运作模式,变为地下商业街的一部分,另外,通过地面铺装、绿化、小品、灯饰的整体更新,形成环境优美、景观宜人的街道空间,从而提升随州市整体的环境品质,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兼得的目的。

2.3打造城市“黄金商圈”

解放路作为随州市现状主要商业街,已呈现出商业用地吃紧的态势,纵观国内外优秀商圈的发展历程,多数都在采取挖掘商业核心区潜力的开发方式,一是可以克服商业老化现象、保证商业核心区的活力永续;二是地下商业街不受气候影响,保证商圈在任何季节的吸引力;三是通过地下商业街开发,提供更为丰富的地面及地下环境,从而提升商圈的整体品质及档次。因此,随州地下商业街的开发对于构建城市“黄金商圈”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3、 设计理念与规划策略

在对随州的背景、项目区位、周边业态、交通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之后,规划将随州地下街的开发建设分为两部分主要内容:

3.1 地下商业街整体规划构思

通过细致的业态、交通分析,规划将随州地下商业街分为三个部分:

1、烈山大道以东地段为环境整治区段,现状以小型商品、仓储为主,地面商业业态处于形成初期,规划中重点提升地段的景观环境,本段地下街以小商品、百货、餐饮等中低端消费商品为主;

2、烈山大道至舜井大道地段为完善优化区段,现状商业发育较为完善,地面业态为服装、日用品,商业形式大多为综合商场,因此该地段的规划应保证区域的商业活力为主,通过地下街建设,提档升级,规划业态主要为男女流行服装、鞋帽、娱乐休闲等中低端消费商品为主;

3、舜井大道之至站前广场为潜力开发区段,由于火车站影响,该地段用地圈层效应影响显著,临近车站为酒店、宾馆等商业形式,远离车站为百货日杂、电子产品,随着随州城市建设的不断完善,未来将会进行大范围渐进式的更新,该地段也是未来营造商业核心的绝佳地段,规划业态为男女高档服装、鞋帽、休闲会所等中高端消费商品。

3.2 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1、通过地下街建设,缓解地面人车混行的交通压力,起到过街天桥的作用,同时地下街为顾客提供了便捷通畅的地下通道,不受雨天等不利气候的影响。

2、地下商业街的建设,同时为优化地面环境、美化城市带来了机会,通过地上地下的整合,使解放路的商业环境进一步优化,绿化景观更加丰富,土地价值迅速提升。

3、通过将地面脏乱差小商铺移到地下商业街内,美化了地面的环境,同时为城市留出宝贵的建设用地,此外,地下商业街塑造了丰富的空间环境、休息空间,也为整体的地面商业氛围提升作出贡献。

3.3 实施与安全保障策略

3.3.1 分期建设引导

随州地下商业街规划共分为3期进行开发,一期为站前广场至舜井大道,总面积约1.6万平方米;二期为舜井大道至烈山大道,总面积约1.7万平方米;三期为烈山大道至市广播电视局附近,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

通过实地的调研分析,决定施工期间通过南北的道路进行交通疏散,同时利用内部支路使人流和车流能够方便到达地块内部,从而保证对区域的交通影响降到最低。

3.3.2 安全保障措施

1、交通保障措施

地下街施工期间,通过与解放路平行的南北两侧的道路进行区域车流的疏散,在车流高峰期间,组织交通协管员,保证车流的顺畅。解放路两旁的人行道在施工期间保证4米的宽度,局部地段应架设彩钢板,保证解放路商铺的正常运营。

2、环境污染防护措施

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施工现场采取措施,防止或减少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振动和施工照明对人和环境的危害和污染。

3、消防安全保障措施 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用火、用电、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在施工现场人口处设置明显标志。

4、劳动安全保证措施 提供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施工中发生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由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

商业街设计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街;景观规划设计;以人为本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品位及生态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居住区的环境景观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今,居住区内建设商业街的热潮正在兴起,商业街是看似平常,实际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论是景观、环境、功能、建筑外立面、空间尺度、功能分区、景观小品或是视觉识别系统的建设都应该统筹规划,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更具文化与居住区风格特色的景观小品,都成为商业街建设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规模适度的规划设计

规模适度原则是指居住区商业街的长度、宽度、高度以及营业面积都要适度,不能超越界限无限发展。

1、从一般观察角度看,商业街的“有效长度”大多为300米到600米。在一些城市中,城市商业街的道路总长数公里甚至数十公里,但商业的繁华也和一首乐曲一样,不可能全曲从头到尾盈漫,而是有最热点、次热点。一般商业街有短暂的非商业区段夹杂其间,其商业兴奋点段落一般在300米至600米。

2、商业街的建筑不宜过高,一般在2层楼高,个别大商场可到4层。一是逛商店谁也不喜欢爬楼,就是有电梯,人们也不喜欢上上下下地来回折腾;二是过高的建筑会产生压抑感,影响人们逛商店的心境;三是通道狭窄,两边建筑物过高,会产生高楼效应,令顾客无法在街头驻足。

3、商业街的宽度应在20米至30米,不宜过宽。因为人们逛商业街行走规律是走“之”字形折线,即先在一侧走上一段距离,再穿行到另一侧,走一段后又折向另一边。如果街道过宽,会使人们在街两边往来体力耗费过大,抑制观赏、购物的欲望。

4、商业街的营业面积也不应过大。从一般消费者的反映看,一条商业街有20万米的商业营业面积可能是人们体力、心理所能接受的最高值了。一定要考虑人们的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不能使逛商业街变成走马拉松。

总而言之,居住区商业街的主要特点是因商业店铺的集中而形成了室外购物、休闲、餐饮等功能空间,基于商业街的店铺特色,决定了其设计的核心就是让空间有用而舒适。根据调查,一般商业街的尺度,都控制在8-12m左右,而这又是针对两侧都是店铺的商业街,又考虑到车行对人流的影响,利用竖向高差的变化将其划分成两个不同的空间。在根据建筑的轴线在相关节点上设置种植坛形成景观序列,根据建筑的收放控制台阶的收放。

二.道路与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居住区商业街确定适当距离的关键不仅是实际的自然距离,更重要的是感觉距离,通过景观节点的设置,景观设施来丰富人们的视觉感受,单调平直呆板的街道虽然很短,人的心理感受距离却很长。弯曲的街道使步行变得更加有趣,且再见少风力干扰方面是由益处的。变换的街道空间,小型广场的穿插使步行网络的心理距离变短了。人在步行时都爱抄近道,人们走捷径的愿望是非常强烈的。开场空间中的步行线路,横穿空间中心是不舒服的,眼空间的边缘既可以体验到大空间的尺度,又能欣赏到街道或空间边界的细枝末节,令人赏心悦目。台阶是打断步行节奏的破坏元素,我们采用平缓的坡道替代。

人车分流是必要的。同时,要各主要人流入口安排了必要的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位。车行路与步行街交路口实行步行优先原则,尽量保证步行街的连续性,货流与人流分流,互不交叉。 具体的措施如下: (1)车行流线布置在商业街及建筑背面避开主要人流,在部分地段采用尽端式道路,便于卸货与工作性人流出入的需要。机动车流尽量控制在商业街入口附近,减少对步行的干扰。 (2)自行车停车在入口处设集中停放处,沿街结合花坛分组设置部分小型停放处。 (3)为使步行系统连续化,通过地下商场,二层过街道连廊加强不同层面的行为连续。(4)货运:大量集中货运可通过地下层解决,少量常规货运可通过与步行街垂直的支路解决。

三.空间组织与环境规划设计 居住区商业街的布局以线性的步行系统为主,同时与大型公共空间,庭院,以及广场绿化相结合,形成人性化的现代购物空间。

商业街空间的组织又可以景观意境为线索,按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及功能的不同、大小设置几大景观区,它们既相互联系又具统一性,通过轴线的控制来实现,分别满足人们的购物娱乐,休闲的功能,动静分区的过渡功能,人们交流休息思考冥想的静态活动功能。

街区的空间景观轴线与整个居住区景观相结合,统一风格特色,将居住区绿带引入街区,构成有机的形态。根据美国经验,好的商业街不仅能吸引顾客,也能引来商家,根据经验,他们愿出高于平均价格20-25%的租金来租用这些零售空间。步行街属于在一根轴线上水平展开的空间,拟在步行轴线上选择若干节点,将空间局部放大形成小型广场,打破线性空间的单调,有节奏地营造出空间的点。通过不同形式和气氛的广场,营造丰富变化的外部空间。沿街店铺形成尺度宜人、符合购物心理的商业空间。

四.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

停留区域与心理学边界效应理论指出:森林,海滩,树丛,林中空地,建筑广场的边缘,建筑的凹处,柱下等使人们喜爱停留的区域。我们在商业街设置休息的座椅,给人们提供驻足,停留,停下来与人交谈,停留一段时间的动作诱因。爱德华・霍尔在《隐匿的尺度》中指出处于边缘或背靠建筑物的立面有助于个人,团体与他人保持距离,是人们安全心理的需求所致。我们要紧两创造多层的边缘。人的活动是从内部和朝向公共空间的的中心的边界发展起来的,通过孩子们总是现在门前聚集一会,然后在开始游戏并占有整个空间。

据测算,一般消费者连续逛街购物的疲劳时间最多为2小时(可逛1万平方米左右的营业面积的商场),中老年顾客还要低于这个水平,而只有休闲、娱乐、餐饮等才可以增加消费者的滞留时间。因此,应注重商业街休闲功能的完善与改进。要注重广场和座椅的设计,增加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等场所,处处为逛街的顾客提供休息、娱乐方便,必然会延长顾客的逗留时间,增加商业街的活力。

商业街服务对象是人,居住区商业街是为整个居住区业主服务。所以居住区商业街的景观规划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从人的行为、心理、视觉出发,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空间多方位、多层次的需要;注意环境空间的组织和环境设施的安排;以人的视觉、触觉以及由此引起的心理感受为参照,在功能、样式、质感、色彩等方面,强调精品意识,创造优质的商业购物环境,突出景观性、功能性和安全性。如在街道两旁和建筑主体种植树木花草或摆放盆栽,创造轻松、惬意的视觉效果。

在功能方面,设置方便小巧的公用电话亭、美观舒适的休闲座椅、干净明亮的公共厕所、垃圾桶、统一管理、和谐协调的广告设施和标识系统,做到使用方便、造型美观、制作精良。在街道出入口、上下台阶设施方面还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特别是盲人的特殊要求,以及环境保护、防火防灾、紧急疏散的要求等。同时还应采用特殊的照明方式、特殊的地面铺装,使空间、建筑、景观的设置布局浑然一体,并运用好导游图、标志牌、时钟、喷泉、雕塑、小品景观、象征物等等人性化的配套设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景观设计理念。

商业街设计规划范文第3篇

因此,这些年它总是不停地被改造,关于它改造的争论也喋喋不休。尽管改造现状未能尽如人意,但改造思路的调整却是值得关注和赞赏的。人们欣喜地看到政府管理经济的思路正由“计划”转向“规划”。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计划是静态的,而规划是动态的,一切应随天时、地利、人和之变而变,要做到科学规划,其背后的思维方法和原则就变得尤为重要。

对于王府井商业街改造这一重大决策,政府没有闭门造车,而是采用开放式的决策模式,广泛征求社会、专家、学者们的意见,使决策变得公开、透明化。

王府井商业街的改造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成熟更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就现阶段而言,王府井商业街的商业结构亟需改进,功能需进一步整合,距国际著名商业街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

金街再造已成为政府和商家的共识,王府井商业街第三次改造的序曲已经吹响。

在前不久第五届北京科博会期间,北京东城区举办了王府井国际著名商业街研讨会。来自世界14条国际著名商业街的代表欢聚在一起,他们本着“展示形象、增进了解、交流经验、共同发展”的目的,围绕国际著名商业街在规划、建设和管理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讨。东城区区长陈平用“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八个字,表明了政府在不断吸收世界著名商业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打造王府井国际著名商业街的坚定信念。

“只有做到‘商业与文化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民族与世界的结合’,王府井大街才能成为最能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和商业繁荣的国际著名的商业街。”陈平对记者说,显然东城区政府对王府井的现状并不满意,与国际著名商业街相比,王府井商业所占的比例较大,文化、休闲、娱乐、旅游的功能需进一步扩大,商业结构也不尽合理,有关人士认为,王府井商业街第三次改造将是一场彻底的革命。

革命尚未成功

“王府井一期、二期改造只能说是完成了王府井商业区的骨架,商业结构的调整、功能的整合才是关键”。王府井建管办的李军对记者说。

从王府井大街改造的记录来看,一期改造于1999年9月11日竣工,完成了810米步行街的改造,二期改造于2000年9月11日竣工,只是对王府井大街进行了一次外科手术,王府井一期、二期工程的规划者、北京城市设计规划院城市规划专家董光器教授坦陈王府井改造的不足,认为“规划只能提供空间”,王府井要利用下一期工程改造商业结构,而这“要靠商业部门”。

早在二期工程竣工后,北京市政府就把东城区领导召集在一起,共同研讨王府井大街发展大计,市委书记贾庆林提出了“金十字”的构想,并达成了共识。

据王府井大街建管办的统计数据,王府井日客流量30万人次,节假日能达到50万人次,2001年王府井商业街纯商业零售总额为36亿元人民币,仅上述两个数据与国际著名商业街相比差距是巨大的。

从严格意义上讲,王府井的前两次改造与其说是对商业街的改造,不如说是在某个区域内对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在投入王府井一期改造的10亿元中,8.5亿元用于地下管道的铺设,1.5亿元用于地面设施的修葺,主要是在硬件上的投资,使商业街看起来更加具有现代气息和令人愉悦,而改造在软件方面几乎没有建树。因此,王府井商业街第三次改造的重点应该放在软件方面。

王府井大街的一、二期改造并没有预见到现在零售格局的质变。王府井一期工程后,营业面积增加到30多万平方米,而综合百货却占了80.5%,30多万平方米的经营面积已超出了王府井商业半径所能承受的压力。若购买率和客单量不变,客流量就要相应增加3~4倍,达到45~80万,在这种格局下商家们难免“自相残杀”。

“因此,王府井的当务之急是强化非购物功能”。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李飞教授说。

其实国际著名商业街功能都是综合的,纯商业的比例只占40%,娱乐、休闲、文化、旅游、商务的功能占较大比例。而在商业结构中,综合百货只占30%的比例,专业店的比例占70%。

麦肯锡为改造南京路拿出的咨询报告中,建议投入180亿元人民币重构上海南京路的商业态,麦肯锡在报告中认为南京路的改造第一要考虑到街区的历史,第二要从独特的商业模式角度来考虑,第三要解决南京路功能结构的问题,第四要考虑资助商家的问题,第五南京路要有配套的技术设施。有关专家认为,上海南京路的改造会给王府井的下一步改造提供借鉴,王府井建管办的人员也经常去南京路考查。

另一个令王府井建管办头疼的问题是,停车泊位明显不够多,实际上只能满足需求的1/3左右。“解决王府井商业区的交通问题是以后工作的一个重点”,李军对记者说。

改造方向

现在的王府井所面临的问题并不仅仅是内部的,随着中国的入世,王府井商业街面临城市周边大型购物中心的挑战,面临科技挑战,更面临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考验,根据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背景,首都城市现代化的要求和王府井商业街独特的发展条件,经过深入研究论证,东城区政府适时提出了“王府井升级战略,全面建设国际一流现代化商业中心区”的目标。李军对记者说,我们以后将扩大王府井商业中心区整体规模;加快制定王府井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规划,全面开发地下空间,建设地下王府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数字王府井。

“这次王府井国际著名商业街研讨会的另一个目的是验证我们决策思路是否站得住”。来自世界十四条国际著名商业街的代表们一致认为,王府井大街的环境和设施是国际上一流的,但特色并不明显。李军说,“通过与国际十四条著名大道的交流,让我们坚定了信心,升级战略的思路更加清晰了”。

“国际著名商业街所应该具备品质是浓郁的文化和历史,便利的公共基础设施和舒适的购物环境,完备的功能和商业结构,人性化的设计以及引导消费潮流的商品特色,这正是王府井商业街所要追求的目标。”李军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王府井商业街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着重做好完善功能、调整结构、提升档次、树立形象等方面的工作。”

关于王府井商业街要不要扩建成王府井商业中心区的问题上,争论比较激烈,专家们担心王府井商业中心区的建设又会成为一个房地产项目,商学专家黄国雄认为王府井商业街的改造不是做大的问题,做强、做好才是出路。李军对记者说,王府井商业中心区的建设会在功能上弥补王府井商业街的不足,缓解王府井商业街的交通压力。第三次改造的方案经过多次论证会,采纳了来自多方面的建议。

“当然,王府井商业街的第三次改造刚刚开始,会遇到很多问题,专家们善意的批评也许还会有,商家们的建议也应该吸取,但这最终会完善我们的决策”。

市场化改造

王府井商业街第三次改造的思路已经明确了,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进行改造是关键。

在王府井商业街一期和二期改造中,政府投入了100亿元巨资,但效果如何是有目共睹的。

东城区金宝街的项目为王府井商业街的第三次改造提供了崭新的思路,该项目是1998年北京市赴港招商项目,最终由香港富华国际集团来承建,前不久一家比利时公司与富华集团共同合资兴建的亚洲最大的数码影院项目在第五届北京科博会上签约,香港富华集团聘请了新加坡雅思柏设计事务所对金宝街进行全面规划设计,这个项目的运作为王府井的改造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李军认为,王府井商业区的改造应该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进行,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政府的作用应该是把握正确的方向,政府希望把有竞争力的企业引进来,尊重市场本身的选择。

商业街是城市化的必然产物,是城市商品交易最活跃的场所,是市容市貌中最繁华的景观,是推销一个城市时最引人注目的名片,不管真实情况如何,制作精美的名片总能带来更多的机会。为了提升城市的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政府往往把老商业街列入改造的规划,并在资金上予以安排,有的甚至成为招商引资或旧城改造的龙头项目。

从表面上看商业街的改造是政府行为,就长期而言,这是一种企业行为,企业是否赢利才是关键。

商业街的繁荣取决于其在整个城市商业格局中的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又取决于商业街上每个店铺的竞争力和它们之间的协作能力,而不仅仅是环境的美化和区区几座雕像,企业的赢利来自市场的磨炼,而不是政府的调教。

就目前王府井商业街的业态结构而言,国有的商业企业所占的比例超过一半,以八家大型国有百货为主的结构深为专家所诟病,而外资商业企业的比例较小,目前王府井大街还没有一家国际上知名的百货店或专业店。老字号品牌去留问题是王府井大街改造的另一个难题,从文化的角度,老品牌应该存在,从竞争角度而言,传统的老字号企业创新能力明显不足,这种拖后腿的现状亟需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老企业走出王府井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市场机制应在商业街的改造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本土商业和外资商业将在王府井这个大舞台上公平地竞争,通过优胜劣汰必将给这条街带来生机和活力。

商业街设计规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规划设计制约条件深入解读 平衡解决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项目概况

中建•金象广场项目位于荆门市东宝区长宁大道与象山一路交汇处,为荆门市中心繁华地带,东临长宁大道,南接象山一路,西望城市水系竹皮河,用地现状及规划中的配套非常完善,尤其在商业及文化方面。

项目分一期和二期两部分,两者互不相接,设计条件各异,实为两个独立的项目。一期用地为住宅用地,面积为17089.34㎡,规定容积率为2.92;该地块为旧城改造项目,用地内及周边有大量多层旧有住宅,地块不甚规整,加之旧有建筑的影响、80m的限高要求,1:1的停车位配比,200户的返建户型,都给设计带来很大挑战。二期为居住、商业用地,面积为16871.1㎡,规定容积率为5.5,该地块较为规整,且只有地块西侧有多层住宅,由于该地块与两条城市干道相接,其项目本身的形象及其对城市形象的贡献便成了该项目的设计重点。

二 设计构思

通过设计团队的深入解读和分析, 认为两个地块实为两个项目,设计方法和设计重点应区别对待。

对于一期,限制条件较多,各种限制条件反而为廓清了设计思路:将各种不利因素逐个罗列,然后针对性的思考,进而创造性的解决之,那么能够平衡各不利因素的最佳方案便随之而至。

a. 容积率问题

地块较不规整,基地内及周边旧有建筑较多,规划建筑的退让红线距离,规划建筑之间及和旧有建筑的消防间距、卫生间距、日照间距,以及80米的限高要求,都对规划建筑的数量、体量及排布有很大限制,影响总体指标的实现。

b. 日照要求

基地内及周边的旧有建筑较多,规划较凌乱,如何使规划建筑建设后既保证自身的日照要求,又不对旧有建筑的日照造成较大影响,便须要小心求证了。

c. 1:1的车位比

经初步计算,一期项目约需500辆车位,如此大量的车位,在不开挖地下室的情况下如何解决,也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情。

d. 景观资源的巧妙利用

基地西侧有城市景观河流“竹皮河”流经,更有城市景观广场浏河岛隔河相望,如此得天独厚的景观资源,如何巧妙利用,来提升项目的价值,既是甲方的要求,更是设计师的追求方向。

e. 其他设计条件

210户的返建户型需要和销售户型区别设计,并要独立设置;户型产品需多样化,满足市场需求;合理利用基地,注意零散、边角地块的设计发挥。

经分析研究,认为a、b、d等虽各成问题,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应予综合考虑,而c则相对独立,至于e,则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细化的部分。 经过综合考虑给出了两个解决方法针对性的解决:

1在基地的西南角设置一栋折型住宅。

经计算,需要5栋26F的一梯四户住宅方能满足容积率要求,而基地东西宽,南北长皆有限度,既不能排三排,也很能成三列,在基地西南角,两栋旧有建筑之间设置两栋拼接的折型住宅,因地制宜,节约土地,并使建筑朝向竹皮河旋转30°,使得朝向竹皮河的景观面最大化;在解决了两栋住宅后,剩余的3栋住宅便相对容易了,结合日照分析,将一栋住宅分成两个17F板式住宅,置于南侧,是对北侧建筑的影响最小,将2栋点式置于北侧,使对周边住宅的日照影响最小,并将西侧建筑部分户型扭转设计,使取得良好的景观朝向。

2利用基地与东侧长宁大道的高差,设置一层架空,使与长宁大道相平。

基地与长宁大道有5米的高差,一直以来居民出入长宁大道,皆要绕行,十分不便,设计规划了双“地面”层,其中地面层主要解决停车,及车行要求,采用机械停车后大致满足了1:1的车位配比要求,车库顶板上设小区主要“地面”层,为居民步行、休闲、活动的景观庭院,同时解决了小区居民从长宁大道进出小区的问题。

这两点皆一举多得,使得原来列举的问题,都得到了相应的解决。返建户型的设计,交通消防的组织便皆是深入细化的问题。

对于二期,因其不同的设计条件,解读便有所不同:

a. 不同的用地性质

本项目用地,面积16871.10平米,平面呈矩形,南北方向长达195米,东西方向宽85米,为住宅、商业用地,其中商业面积占总面积的20%。

b. 不同的地理位置

用地东接城市主干道---长宁大道,隔路对面为荆门市电信局大楼;南临象山一路,对面为新一佳超市。此区地处城市核心主干道交汇处,商业气氛浓厚,城市交通便利。

c. 不同的设计思路

因本案地处城市核心地带,其日后的建成将对荆门市城市形象产生很大影响,认为本案规划需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入手,着重整体形态的设计,使其形象既能与城市和谐相容,又能成为标志性城市节点,提升城市形象。

因此,提出了几个原则、理念,并在其指导下,多做比较方案。

2.1、城市设计的理念

规划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入手,充分研究城市区位、规划、交通、景观、周边业态、沿江城市天际线、色彩、建筑风格等。

商业的布置要从区域社区商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予以考量,使其与城市商业街道——长宁大道相邻、共生、互动、一体化,既为长宁大道商业街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完善了商业休闲配套,又提升了本项目的城市辐射影响,符合其高端城市文化商业MALL的定位。

2.2、开放城市空间的理念。

尽量营造更多的城市开放空间给市民。开放的商业街道、休闲平台等空间完全成为城市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城市空间相连融为一体,成为沿城市主干道的标志性节点

2.3、资源利用最大化的原则。

本案最重要的资源为商业街道与西侧沿河景观资源,如何最大化利用资源为本案规划的核心。

2.4、生态、绿色、健康的理念。

商业沿街设退台式屋顶花园 ;商业街以开放的绿色景观街道、广场为核心交通 内庭,自然通风、采光,减少了空调负荷。设计形成立体的、多层次的生态、绿色、健康空间系列。

2.5、紧凑、经济、适用的原则。

各业态建筑形式简洁,体型工整,功能布局紧凑、流线便捷、结构形式经济简单,各居住建筑平面使用率高,使本案高度适用,而成本低廉。

最终选择了三个设计方案讨论:

第一个方案,三栋板式住宅南北排列,东侧向长宁扭转45°,以获得良好的景观视野;三栋建筑造型相同,形成连续完整并富有韵律的城市立面;但此方案中间一栋住宅因考虑消防问题,会打断底层商业的连续性,不利于形成大型的商业格局。

第二个方案,南北为板式住宅,中间为一梯六的点式住宅,同时南侧板式住宅考虑城市立面的影响,面向路口扭转45°,此方案点板结合,临长宁大道的建筑间距较大,对城市街道的压迫感较小,同时底层商业能够贯穿,容易形成大的商业格局。

第三个方案,三栋板式住宅那被排列,布局占满用地南北长度,沿长宁大道面最大限度展开,通过与前后排“L”型板楼相互之间转角错开,完全避免了住宅楼之间南北方向的遮挡,使住宅获得了最佳的阳光、视线、景观与通风。商业集中设于沿城市道路一侧,规划成Z字形折线形商业内街和外街两条街,是商业界面最大化的设计,并自然形成连续的商业广场,与象山一路南段现状商业自然承接,并与最标志性的城市商业街道——长宁大道相邻、共生、互动、一体化,即为长宁大道商业街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完善了商业休闲配套,又提升了本项目的城市辐射影响,符合其高端城市文化商业MALL的定位。 在建筑立面上,采用“住宅建筑公建化”的设计理念,大开大合的虚实对比,形成规整的沿街立面。

(方案三鸟瞰图)

三 结语

商业街设计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旧城改造;城市设计

旧城之所以要改造,并非仅仅是房屋破旧,而是有内在的城市发展综合需要。一般来说,现在的旧城即为原来的整个城市,原有的居住、商业、行政、工业等各种城市功能都集中在旧城内。过去在经济水平和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相对落后的情况下,旧城作为城市中心区对于生活和工作仍相对方便;旧城作为极小有机体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核心,其经过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良好的社区邻里关系和深刻的人文因素也有十分巨大的吸引力。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旧城除了原有物质设施的水平低下和自然老化外,更为严重的是旧城功能的过于集中和用地结构的不合理,使旧城人口膨胀、居住紧张、环境污染、资源消费等一系列问题越发难以解决,而且在工业离开市中心、居住向外疏散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旧城出现功能和结构的衰退问题,亟需进一步配置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及必要的交通和市政设施,提升城市中心区的服务功能。同时自国家实行国有土地批租重大改革后,旧城的土地使用和功能配置要受级差地租的支配,也需要进行优化。旧城改造是按照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合理调整旧城功能和用地结构的过程,也是按照土地级差地租优化配置旧城土地资源的必然。显然,改造旧城并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改造危旧房屋并不是改造旧城的着眼点,而是突破口,即通过旧城改造调整原来不尽合理的用地结构,增强旧城在整个城市的功能作用,实现旧城土地的最大价值。

一、关于城市设计的含义

城市设计对于城市规划的深化和营造适用、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具有深远的意义。城市设计的内容是广泛的,对于城市设计含义的理解也是广泛的,国内外不少研究者对城市设计下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都涉及到城市的空间环境问题,而空间环境是由城市物质实体和空间这对互为依存的因素而组成,具有三维的概念。由空间和物质实体所组成的环境是显性的,可被感知的。不应忽略的是,城市设计应和经济建设联系起来,应以有利于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城市希望通过改善自身的形象以吸引更多的人投资、购物和工作。城市设计的目的在于经济的振兴和发展。同时,城市设计也是为了管理和控制城市发展,使城市的发展与原有部分和谐融合,以维护城市环境的质量和特色。当今的城市设计涉及的环境质量内容,除城市“美”外,正越来越扩展到其他方面,进一步的涉及到城市的物质层面,尽管这种影响也许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但这种观点无疑为我们开拓了视野和思维。

二、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的重要性

1.城市设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经济复兴中传统工业急需调整,投资环境、人口回归都有待改善,城市设计起着一定的作用,它提供了一种城市中心土地和生产投资的界限,它通过一种正确的刺激来激发开发的潜力,创造一种条件,引起人们对市中心开发的兴趣。城市设计对于促进城市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至少反映在:建筑业可以成为主要的经济支柱,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间接经济效益也十分巨大。当然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又能为城市开发提供良好的条件,如城市有能力投入资金建造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和公用事业设施,然后,这一切又促进了城市设计的进一步发展,这样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设计构成了良性循环。

2.城市设计促进文化复兴

城市文化复兴常常以大众文化艺术、社区和经济政策等形式表现,即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法,形成一种充分体现城市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突出主题,提升城市品味,打造城市特色,城市居民自身素质得以提高和发展,城市创造力和创新性继续保持和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实际操作中,许多用来实施文化复兴的手段并没有标准,其改善的过程也不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城市设计实践与艺术和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一种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易见性的手段。

三、关于旧城改造的实例分析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时间推移,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严重老化,建筑结构老化,道路破烂不堪,商业、居住功能逐渐衰退,当地居民动作、生活环境恶劣,社会矛盾非常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面貌,急需进行改造和更新。

1.城市设计现状

(1)用地现状分析。①居住用地是古城区的主要用地,严重影响社会经济效益和空间环境效益;②主要的商铺用地集中分布在道路两侧;③道路狭窄,交通不便,车辆和行人的通行不便利;④市政基础设施严重不足。(2)道路交通现状和分析。①城市的公交路网系统不完善,功能也不明确;②公交服务水平低,无人售票还没有广泛推行,效率低下;③没对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场地进行规划,城市内占道停车问题非常严重;④交通和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城市废气和噪音污染得不到合理的改善。(3)城市建筑物现状和分析。①作为体现城市历史风貌的物质基础条件保留相对完整;②商业街区具有良好的商业发展潜力;③具有突出的文化特色,集中体现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历史面貌。

2.原有的旧城城市设计带来的负面影响

(1)街区建设的乏力加剧了现代社会结构的矛盾。①建筑格局新旧杂处、中西叠加,缺乏统一风貌和建筑风格;②建筑物的建筑质量低下,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要求;③产权复杂,街区住户的利益矛盾尖锐。(2)历史建筑物的保护不利加剧开发城市建设冲突。①城市规划功能分区不尽合理,专业规划难以到位;②商业性开发强度进行,人为地加大了历史建筑物保护的压力;③城市道路网结构不合理,城市道路等级不完整、支路密度不足;④现代城市理念的不与日俱进,导致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街区和建筑遭到严重破坏;⑤城市设计美学品位低下,导致新建筑的造型同周边整体环境、历史建筑非常的格格不入。(3)文化内涵的忽视严重破坏城市建筑形象。在旧城改建中,很多历史建筑在开发保护中过度注重建筑物外在表面的修缮,而忽略了文化内涵的发掘,甚至有些历史建筑物的修缮工作还没有严格遵守传统建筑的法式和尺度,这种忽视文化内涵的旧城改建工作严重破坏了历史建筑物的建筑文化形象,玷污了历史文化的整体氛围。

3.为适应城市发展所需做的城市设计重新规划

(1)城市设计规划原则。①遵循上一级规划的整体要求;②历史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③充分利用城市建筑现状的基础条件:城市设计规划在用地选择、项目设置、空间组织等方面上应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自身的用地、设施等基础条件,在基础之上创造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④城市设计的统一规划与分期实施相结合;(2)城市设计规划目标。城市设计规划的目标确定为:延承历史文脉,重现历史风貌,紧跟时代潮流,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城市功能,并充分发掘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展现旧城区的历史风貌。(3)城市设计规划理念。①营建高品质的历史文化环境:营造优美舒适的开放空间和历史环境、规划亲切宜人的休闲场所、配置完善齐全的服务设施,创造优雅活泼的商业文化氛围,以适应城市活动新的发展要求;②组织高效而安全的交通体系:合理组织规划区与周边地区相关道路系统和交通组织,保障城市交通的高效与安全。在规划中注重步行交通、公共交通和静态交通的组织与安排;③策划具有吸引力的开发项目:规划区的开发建设、规划的建设实施需要各种社会资金的投资参与,在规划过程中注重策划具有吸引力的开发项目和空间形式,有利于实现规划的整体意图和开发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总之,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城市设计正引导一种可持续城市发展模式的形成。同时,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保护、利用与更新、发展等都需要具备更高的城市设计观,创造一个既适应现代生活需要、满足市场机制要求,使文脉得以流传、品质得以提高的新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龙生.旧城改造中城市设计原则.邵阳学院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