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业设计职业规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力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9(C)-0178-02
一、职业发展规划的定义
职业发展整个历程可间断,也可连续,它包含一个人所有工作、职业、职位的外在变更和对工作态度、体验的内在变更。职业发展规划是一个人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技能、兴趣、知识、动机和其他特点进行认识的过程,也是获取职业信息进行职业选择的过程,更是对职业目标、职业发展道路和将要进行的准备工作进行设计的过程。
二、职业发展规划的作用
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必须要认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职业规划活动将伴随我们的大半生,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因此,职业发展规划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可以发掘自我潜能,增强个人实力。
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发展规划将会引导你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帮助你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引导你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使你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引导你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引导你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使你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不断增强你的职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第二,可以增强发展的目的性,提升成功的机会。
生涯发展要有计划、有目的,不可盲目地“撞大运”,很多时候我们的职业生涯受挫就是由于生涯规划没有做好。好的计划是成功的开始,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可以提升应对职位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着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尤其是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加大改革力度,实施“岗位靠竞争、升薪依考核、收入凭贡献”的管理理念。要想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并保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而不少员工,特别是年轻员工,不是首先坐下来做好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而是盲目地干工作、做事情,总想会撞到好运气得到升迁。结果是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与资金,到头来感叹企业是有眼无珠,不能“慧眼识英雄”,叹息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这部分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发展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认为找到理想的工作靠的是学识、业绩、耐心、关系、口才等条件,认为职业发展规划纯属纸上谈兵,简直是耽误时间。这是一种错误的理念,实际上未雨绸缪,先做好职业发展规划,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明确的目标之后再把职业发展付诸实践,这样的效果要好得多,也更经济、更科学。
三、职业发展规划的设计
电力企业员工职业发展规划就是从电力企业的实际及发展要求出发,遵循客观性和科学性原则,并结合员工个人特性,对员工职业目标、职业发展通道转换和将要进行的准备工作进行设计的过程。
1、从电力企业角度进行多重职业发展通道设计企业对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要求既符合企业实际,又起到激励员工发展的双重目的,遵循客观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企业鼓励员工专精所长,为不同类型人员提供平等晋升机会,设计多重职业发展通道、层级,并提供职业通道转换的机会,给员工充分的发展空间。
(1)设计多重职业发展通道。为给所有员工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结合电力企业特点对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置管理系列、技术系列和技能系列等三重职业发展通道,各通道分别设置四个层级,即初级职员、中级职员、高级职员和专家级职员(附注技能系列设置初级职员、中级职员、一级专家和二级专家)。
(2)职业发展通道的转换。新进员工通过岗前培训,根据自身专长、个性及特点并结合岗位要求,在相关部门帮助下选择与确定职业发展通道,根据能力、特长及其综合表现,员工在通道内可由低层级向高层级晋升直至退休(根据企业需要,退休员工亦可返聘到相应系列及层级)。由于员工在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其兴趣、特长可能发生转移,企业为符合相应要求的员工提供平等的职业发展通道转换的机会,可以在管理、技术和技能三个系列间相互转换。
2、员工职业发展规划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1)要明确个人职业方向、人生目标及阶段目标、职业发展路径等。主要通过员工个人综合分析评估结果来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发展高度,并制定其生涯规划。在确定了职业发展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环节。员工要对照职业发展目标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并且计划要具体,以便于定时检查执行情况。当发现职业发展规划由于企业或个人原因需要调整时,员工应接受相关部门的评估意见及时调整职业发展目标、通道及实施计划。
(2)结合企业各职业发展发展通道及层级的要求选择职业发展通道。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是根据员工个人选择和企业需要综合协调平衡后确定。员工选择职业发展通道时要充分考虑组织环境及岗位的特点与要求,因为企业是依据各职业通道各层级的相关标准与要求及员工综合表现与绩效考核结果择优选人用人,即岗得其人。
(3)根据自身实际选择通道和层级。员工选择职业发展通道和层级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年龄、专业、专长、资质、业绩表现,以及内部竞争等特点和情况,合理选择职业发展通道和相应层级,即人得其岗。
总之,员工在选择职业发展通道和层级时,要遵循能岗匹配的原则,从自身角度出发防止“小马拉大车”和“大马拉小车”现象的出现。
结束语: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充满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敢于争取,并不断努力,那么不管你从何处起步,你都可以沿着自己所选择的道路登上事业的顶峰。
关键词:国家生态工业园;工业园规划;循环经济;发展分析
Abstract: Through SWOT in the field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s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demonstration zone of Guigang national eco-industries (sugar), and put forward some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demonstration park to evade the risk and the advantage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 National Ecological Industrial Park; industrial park; circular economy; developmen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规划背景
自2001 年以来,国家启动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工作。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作为全国首家批准建设的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其发展一直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国家“十二五”规划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广西“十二五”规划提出发展西江经济带的目标,提出把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南方重要的开发轴带,成为大西江经济带的核心区段,成为大珠三角功能辐射的承接地,成为大西南开发的先导地区。贵港市“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推进西江经济带产业大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工业,创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的目标。
根据《贵港市五大工业园区主导产业布局实施方案》,对市内五大园区之一的贵港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进一步调整,将贵糖产业区、西江产业区和热电循环经济产业区进行整合,纳入整个示范园区之中。示范园区各产业区中除贵糖产业区已形成规模外,其余两个产业区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2、示范园区发展分析研究
通过战略管理领域中的SWOT 分析方法来进行示范园区未来发展的分析研究。
2.1 优势
(1)区位优势
园区位于贵港市区。贵港市是珠三角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与西部区域联系通道上的重要节点,既是西部扩大开放、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通道,也是沿海发达地区企业进入西部地区的重要切入点。
(2)交通优势
贵港将形成铁路、水路、公路良好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由交通“节点”向交通“枢纽”的转变,贵港成为连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珠三角经济区和大西南地区的最便捷通道。这也为示范园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交通条件。
――水运方面
《广西内河水运发展规划》将贵港至梧州提升为二级航道,中远期将建成南宁至广州的水运高速通道。贵港港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在《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被确定为28 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是西江黄金水道上的重要枢纽,同时也是沿海发达地区辐射和利用中西部区域资源的重要节点。
――公路方面
324 国道、209 国道、南宁至广州高速公路、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在市内交汇。规划建设“三横两纵”高速公路网络。
――铁路方面
国家铁路干线黎湛铁路复线贯穿全境,与南昆线、黔桂线、湘桂线、枝柳线相通,连接贵港与西南和中南地区。新建设的有:南宁至广州快速铁路贵港段、柳州至肇庆铁路贵港段。
(3)政策优势
园区地处西部边疆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广西,享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国家实施新十年西部大开发,明确支持广西西江经济带建设,支持桂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园区是广西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是广西重点发展的地区之一,可以获得自治区层面大量的政策支持。同时园区的建设得到贵港市政府大量的政策支持,而制糖造纸等工业的发展也得到国家、广西和贵港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2.2 劣势
(1)腹地经济相对薄弱
园区所在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与周边其他省份相比,区域竞争力较低,经济发展基础较弱,作为示范园区发展的主要腹地,缺乏相应的支撑力和较强的后盾。
(2)人才、技术等相对落后
就目前贵港市乃至整个广西发展现状而言,人才和技术尚不具备优势,与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示范园区在人才和技术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现状发展更多地依赖土地、原料、资金,依赖信息、知识、技术、标准、人才和管理等还比较薄弱。
2.3机遇
(1)北部湾经济区及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沟通东盟和中国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中国西南地区的中介纽带,加快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将有助于形成广西新一轮发展的产业辐射源,促进全区产业布局一体化发展、基础设施的整体完善和投资环境优化。而随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将加速广西与东盟货物贸易、双向投资,营造服务贸易对外合作的空间,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腹地。
(2)广西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基地建设
随着我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进一步深入,国内产业转移和布局调整将出现新的趋势。从实际情况看,珠江三角洲等发达地区因为产业升级以及获取更低廉成本的需要,产业出现了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从目前转移的路径来看,沿着京广线、京九线、西江干流等路径沿线城市扩散较为集中,珠江三角洲的产业主要向广东北部山区及周边的广西等邻近省份转移。广西正在规划打造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基地建设。如何充分利用这种趋势,通过自身的优势条件吸引转移企业入驻,是园区发展的重中之重。
(3)西江黄金水道建设
按照规划,贵港至梧州河段将建成3000 吨级航道,南宁至贵港河段,2020 年将建成2000吨级航道。西江黄金水道将支撑起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其中贵港港在西江黄金水道建设规划中被列为核心港,贵港也因“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大战略的响亮提出和快速推进,使其位于北部湾经济区“边缘”的区位成为北部湾对外联系的“前沿”。紧邻西江黄金水道的本园区也将从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4威胁
(1)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竞争与风险
随着我国产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步伐加快,这使园区的发展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竞争与风险。首先,湖南和江西南部也利用便捷的交通联系加强与珠三角的紧密联系,贵港不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唯一选择,城市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其次,转移的一般是耗能较大的产业,如何利用先进技术将其负面效应减至最小,直接关系到承接产业的成败与否。
(2)北部湾经济区的压力
园区处于北部湾经济区,自治区向北部湾经济区的倾斜使其处于一种“灯下黑”的局面。北部湾经济区因为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吸引众多国内外投资者的目光,而贵港在经济实力、各类发展环境方面不如北部湾经济区,因此,在未来发展方向上要注意发挥优势,错位发展。
(3)北部湾经济区优先发展的集聚效应与贵港中观区位的不利条件相叠合
北部湾作为国家新增长级,集聚了区域内的大量生产要素,对广西全区的带动作用明显。但从中观区位看,贵港属于居中偏东的内陆近海城市,位于北部湾经济区北缘,中观区位条件给贵港发展带来的动力不足,区域地位尚不明朗,极易引发贵港与周边城市对发展机遇的争夺,导致发展的区域支持空间不足,使贵港在北部湾崛起过程中面临巨大挑战。
3、示范园区发展规划对策
为了贯彻实施自治区和贵港市工业发展的有关战略和要求,推进园区协调有序发展,指导贵港规划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的各项建设,规避风险及发展优势的具体对策是:
(1)产业选择――围绕核心产业构建多层次的循环产业链
在产业的选择上,主要是围绕核心产业来选择与其具有较强关联性的产业,保证示范区内的产业在物质、能源等方面形成协作关系,通过相互协作实现循环经济所必须的“3R”原则。园区现状已有的电力、水泥产业和意向中的啤酒产业等规模较大,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能源能够提供给其他关联性产业,这为构建起完整的循环链条提供了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循环体系的构建不仅体现在企业或者园区内部,而是要以点带面,要使产业能够在一个区域内形成循环体系。在园区周边还存在其他产业园区,不同的产业园区有各自的核心产业体系,对于园区而言,应该找准定位,避免与其他园区产业雷同,而应积极利用自身产业特色,寻求与其他园区之间也形成有效的废弃物―资源循环以及能源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带动周边共同发展,以本园区为核心构建起整个贵港市的循环经济框架。
(2)空间模式――有利于产业协作的组团式布局
循环产业体系强调的是产业之间的协作性,因此在空间布局时要以有利于产业协作为主要原则,宜采用组团式的布局模式,使每个组团中的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从而使副产品、废料等物质和能源的循环更加便捷高效。
(3)混合用地――一种低碳环保的用地布局模式
在园区中,存在部分村庄需要保留,可以采用混合用地模式,通过交通组织、产业合理布局以及防护绿带的建设,减小工业的影响,同时配置相应的基础设施,承担部分示范区人口的居住,减少示范区生活的出行量,实现生活的低碳环保。
(4)规划弹性――通过引导性道路灵活划分地块
由于发展存在着不可预见性,这就要求在规划中对于一些不确定的要素使用弹性的处理方法。规划通过引导性道路结合主要路网对地块进行灵活拆分和组合的方式,形成不同形式的工业街坊。在园区未来开发中,入驻企业规模大小等不同,对地块的大小也有不同的要求,而通过灵活的地块划分将有利于这一问题的解决。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其专业领域包括机电产品设计、家居设计、交通工具设计等产品设计方向,包括广告设计、包装设计、UI设计等信息传达设计方向,亦包括展示设计、室内设计等展示与装置设计方向[1]。不同的行业对于软件的使用需求有一定的技术规范,或约定俗成,这就导致具体设计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工具软件种类繁多。比如三维辅助设计类软件,在机电产品工程化方面通用的UG或PRO/E,在车身造型行业Alias、Catia更为普及,而展示与装置设计方面则普遍使用3DMax、Sketchup。另一方面,每一种软件还在不断地升级革新,教学选用的软件随时会因市场的变化而被迫改变。因此,在课程设置时教授何种软件,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是课程规划的一个难题。各个高校根据更加细化的人才培养方向,在计算机辅助课程的设置方式和具体教学内容上差别非常大。
二、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设置和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由于工业设计人才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没有细化且没有特别定向的人才培养方向的情况下,学校在制定教学规划时就有可能安排向学生教授非常多的软件种类,以应对未来的就业需求。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学生需要在“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课程中学习Photoshop和Coreldraw,在“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课程中学习Rhino和3Dmax,在“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中学习UG,在“计算机辅助车身造型设计”中学习Alias,有类似的课程设置的高校并不鲜见。但即使如此,仍无法覆盖学生就业的全部需求。经过对目前毕业生和在校生反馈信息的分析和整理,我们认为现行的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体系中主要有一下几点突出问题:
(1)课程学时较短,学生不经过实际项目练习很难达到应用的学习目标。
(2)学生将就业于多种领域,课上学习的软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就业时的职业需求。
(3)软件种类设置过多,学生很难融会贯通,不能进行特定专业方向的规划学习。近些年来对于这些问题的教学研究纷纷展开,“网络化教学平台构建”和“案例教学法引导”是目前的主要探索方向,但是单一的课程内容与有限的学制难以解决人才培养多元化的问题。
三、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模块化建设的思路
(一)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模块化构建的主要方法和目的
模块化教学(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简称MES)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某一阶段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以一定的载体为依托,将相关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模块[2]。该教学方式在技能型学科中应用比较普遍,在工业设计的教学中也有应用。对于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这课程,所谓模块化教学构建的构想是指,通过案例引导的教学单元,对计算机辅助类课程进行整体规划,以未来从事专业方向的要求为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内选修模块化教学单元的方式,完成相应设计领域技能的学习。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课程模块化建设目标主要是:
(1)培养学生自我制定和实现学习目标的能力,而不是某一种软件的熟练程度,以应对未来不断变化的环境。
(2)以未来相关领域设计师的职业需求为导向,完成课程内的任务订单即教学模块的设计,教学资源库的准备和考核方式的设置。
(二)模块化建设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采取的方法
1.课程学制固定,而学生专业方向的侧重有所不同,有着不同的学习需求。如果面对不同设计方向领域,采用完全一致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那么就会导致这样的情况:一个试图以平面广告设计作为职业规划目标的学生,不得不在“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课程中学习三维产品结构建模;而一个以车身造型设计作为目标的学生,却不得不在“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课程中学习如何为照片调色。模块化构建的目标是差异化的自主学习,学生只需学习完自己所选设计领域的所有课程模块,即可完成本课程的学习。教师在其学习过程中需起到引导作用,并做好课前各项工作的准备。但是,基于目前各个设计行业所使用的软件的多样性,如果试图为不同设计专业方向的同学各自建立全部相应的软件教学资源和课程脉络,将是一个非常繁杂的工作,所以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明确三大设计方向(产品、信息传达、环境装置)的共性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制作整理相应的教学资源。
2.很多计算机辅助课程以软件的介绍和使用作为主要内容,结合了一些实例操作训练,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操作软件,并不以学生未来的职业需求或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对不同设计方向的技能进行总结归纳,整理出行业常见的工作订单,以此设计课程模块。课程模块中应既有设计专业领域共性的基础模块,也有不同专业方向的符合职业订单需求的模块内容,由学生选择学习。
3.对学习不同内容的学生的考核方式也是课程设置的一个主要问题。考核方式将会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进程,如果学生学习的软件内容不一致,教师需设置合理的考核标准。在考核设置时可以考虑相同难度级别的、不同设计方向的工作任务,或者难度不同但是在工作量上加以平衡的工作任务。同时,需要设计最后的考核指标。由于课程准备的模块化教学单元的总数远大于某一设计方向技能学习的任务,符合学制的考核指标设置应该围绕着学习能力培养为主线,而不是完成任务的数量。
(三)模块化建设的实践
以“计算机辅助平面设计”课程为例,笔者在课程设置时,考虑到软件基础的共性和行业应用的特定需求,将其课程内容的模块分为3个类别:基础理论模块、基础共性模块和面向行业需求的订单模块。学生在课内需学习完前两个大类别内容,这是固定的学习任务,可采用课堂讲授、辅导,集中讨论的形式展开教学。然后,学生需要选修相应方向的订单任务,修满任意一个设计方向的任务模块,即可根据其平时表现和完成情况进行考评。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通过课下时间来完成设计任务,课上时间则以辅导、讨论为主。当然,本课程设置是基于我校目前的具体环境和师资的,如果环境发生变化,就要调整其中模块组成。
四、结束语
但相较于西方的设计教育该教学方式的应用;我国很多高校的“工作坊”仅仅是停留在教学体系之外的“调味剂”,无法有效的融入系统的设计教学体系。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工作坊制”与系统教学做到兼容并蓄与细化延伸。进而阐述更加有效的运用“工作坊制”的教学方法。
二、“工作坊”的实践模式的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以专题训练为依托,以各类课题为基础,在教师和市场人员的指导下,以准市场的方式在指定工作时间内完成专项课题训练。具体做法如下:工作坊的课题评估与流程设计,由一名资深的专业教师与企业实际项目执行人共同主持,其研究课题一般由企业项目执行人与专业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共同的决定。学生参与“工作坊”后,可根据项目课题将该专业方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加深了专业知识专项精度的深学习,而且倒逼学在知识的系统性和宽广度的学习方面进一步加强;有效的为学生的“精”而“专”;“专”而“广”的知识结构奠定坚实基础。工作坊制教学需按教学计划,课题执行团队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需要掌握的不同设计知识来设定“专项工作坊”(可以是实际企业项目也可以是教师的主题研究方向)。在工作坊期间的课题中应明确设计计划、实践过程与知识要点。在课题展开的不同阶段,依据教学目的,工作坊执行团队中的教师团队需分解课题项目,并在设计阶段开始之初,以讲座形式将涉及的知识点,系统地向学生讲解,保证学生能在课题中即学即用。在完成设计课题中包含的各种目标任务的同时,掌握工业设计专业体系的理论知识,提前感受在未来职业中的设计工作基本流程及相应的职业规划。通过兼容并蓄与细化延伸的工作坊课题训练为毕业后更好地满足职业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工作坊教学的教学目标决不仅是完成项目课题,而是学生在参与工作坊的课题项目的时候,项目执行团体插入设计专业知识讲解。
项目执行团队在课题进行的各个节点,对学生作业讲评小结,让学生将所学设计领域的整个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加以运用。当然,在工作坊期间的课题遴选时,执行团队必须清晰本项目要解决学生哪方面的问题,包含具体的哪几个核心知识,并制定具体的要求。经过几个几轮“有衔接性的工作坊”设计训练,学生基本能够掌握完成设计项目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就业能力、提高职业市场的竞争力,满足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人才需求。
四、“工作坊制”教学模式是将工作坊专题训练的教学模式与系统理论教学有机结合。
即以课题训练为依托,将各种与教学相结合的实际或虚拟课题引入工作坊。是一种在实践教学中注重与课题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由于工业设计学科知识的特殊性,在工业设计学科专业知识体系中,隐性知识的成分占很大比重。这些知识仅靠课程制教学的方式已无法完全传授给学生。而“工作坊专题制”的教学方式,是学习隐性知识的较好方式。学生可以在完成各种实际或虚拟的课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吸收和领悟设计知识的真谛和设计行业的标准流程与基本规范。
五、结束语
相对于高中学生留学重点规划时间安排,在校大学生的留学规划需要兼顾专业选择、职业规划和时间安排,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目前出国留学已成为不少在校大学生计划内的事。据了解,本科毕业后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三个方向:读研、就业、出国留学。
事前规划
内地读研每年要花费大约5万元,毕业之后就业的情况在研究生扩招的情况下不见得比本科生好很多。如果按照目前3000元/月的平均工资水平来看,要收回读研的投资需要3-4年。如果选择留学的话,最理想的状态下拿到全额奖学金,每年3.5万-4.5万美金的全奖用于生活绰绰有余,勤奋的学生通过打工,还可以有一定的积蓄。
而选择出国留学,需要的前提是:大学四年优秀的GPA成绩,优秀的Personal Statement(个人陈述)和推荐信,优秀的语言考试成绩。这几项的准备时间,远远超过做简历求职和准备研究生考试。
在校大学生准备留学,除了规划时间安排,更应注重规划专业选择,不要为了留学而留学。准备留学是个艰辛的过程,如果想将来在美国谋求像律师和医生这样的高收入职业,那事前规划的重要性就更不言而喻了。
时间规划
在时间规划上,出现一个矛盾的问题:大三的专业课多,而大学期间的GPA又影响offer和奖学金,如何协调这个关系呢?
若英语基础比较好,可在大二的时候准备GRE的考试。考完GRE之后大三再考TOEFL,就非常轻松了,不用涉及太多的精力。这对大三学生直接阅读原版的专业图书有很大的帮助,且GRE成绩的有效期是5年,考生也可选择在国内读研再出国。
专业规划
留学的目的最终都是为了就业,无论是准备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工作,大学的专业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将来职业的取向。相对于高中学生面临高考需要规划好留学准备的时间,大学生面临着毕业后的就业,最主要的应该规划好专业的选择。
兴趣爱好是首选
部分国外的大学学习强度是超过国内大学的,学生若本身对专业没有兴趣,根本无法完成学业。无论在国外申请大学入学还是导师面试的时候,都会问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这个专业和学生对这个专业的想法。如果学校认为该学生是为了混文凭或者移民才选择这个专业,考试就很可能不通过。
目前部分家长和学生看着技术移民的清单选择专业,但是这个“稀缺专业清单”是会不断更新的,例如今年澳大利亚的技术移民清单就从原来的包含约400个专业大幅减少到100多个,部分为了移民的学生就只能重新转专业了。
职业规划需提前确定
若申请研究生课程,专业最好与国内大学匹配,如医学类背景的还是选择医学类专业,不然签证将很难通过。若大一或者大二打算通过留学转专业的同学,就要及早申请。国外的大学一般到大三才开始进入专业学习。对于目前国内准备留学的在校大学生,建议提前做好职业规划,再选择要读的专业。
具体来说,如果想回国内工作的,金融类、IT类和医学类是国内重点引进的海归人才。而打算留在国外工作,则要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不同国家的技术移民专业清单选择,但是这个清单是会不断改变的,存在一定风险。
专业排名比学校排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