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文化对民族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歌演唱;民族特色;表现方式;建议
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歌有着其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民族情感,在我国音乐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经典的民歌在经过各族人民的传唱之后更是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受到各族人民的喜爱。所以对少数民族的民歌进行一定数量上的了解和练习,能够深刻地体会我国音乐文化具有的多元特征,对于歌手驾驭不同风格民族音乐作品并拓宽自身演唱的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歌在演唱中有何民族特色的表现方式,不仅对于歌手,对于我国音乐文化的整体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一、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歌有何重要性
(一)对于普通群众的重要性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各个民族都有着其自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特色,反映到音乐中也就有了各种特色鲜明、风格迥异的歌曲。民歌可以说是最具有民族性的一种音乐艺术,同时可能说是最具有群众性的一种音乐艺术。普通群众在听歌时多是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情感上的共鸣,而包含着民族特色和民族情感的民歌恰恰就具有这种能力。民歌既能满足普通群众在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时有利于普通群众了解各个民族自身的民族文化,也有利于唤起普通群众的民族情感,对于民族团结有着一定意义上的促进作用。
(二)对于专业歌手的重要性少数民族的民歌可以说反映了各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是其社会发展历史利用音乐而成的记录,既蕴含了丰富知识,也有着多学科意义。不同的民族,其民歌的思想主题和演唱方式等有着其自身的特色,例如蒙古族的民族就具有宛转悠扬的特点;藏族的民歌具有嘹亮高亢的特点;维吾尔族的民族具有伊斯兰教的特色;傣族的民族具有佛教的特色。学习这些不同特色的民歌,有利于专业歌手掌握更多的音乐文化知识和音乐演唱技巧,同时也有利于其拓宽自身演唱领域,可以对专业歌手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对于音乐文化的重要性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的脚步也在不断加快。而对于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城市化带来的巨大改变使得传统的民歌面临着令人堪忧的生存状况,因此保护少数民族的民歌成了一个当务之急。只有有效引导民众去了解少数民族的民歌,让人们体会到民歌中包含的感情,明白民歌的重要性,就有利于民族的传承与弘扬。这对于保持我国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各种音乐艺术相互借鉴、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二、少数民族的民歌表现民族特色有何重要性
(一)对于表达歌曲思想主题的重要性不论什么歌曲,都有着其自身的一个主题。就像现代流行歌曲多是表达爱情一样,少数民族的民歌多是歌颂生活或者劳动,当然也有对情感的表达。但是由于少数民族自身文化传统与生存环境的不同,导致各个民族对待同一个事物会有完全不同的行为方式和观念,也就表现出了不同特点。所以,只有准确地对民族特色进行把握,才能准确、顺利地对歌曲思想主题进行表达。就像祝酒歌,藏族多是在亲朋聚会或举办婚宴上才唱,演唱时多伴有舞蹈,歌词比较固定,一般都是表达祝福,而且演唱时基本不离开酒;而苗族多是在喜事的宴席上才唱,往往是宾主对唱的形式,而且歌词多是现编的赞美之词,演唱时基本都不会提到酒。所以,少数民族的民歌只有充分表现其民族特色,才能展现出歌曲表要表达的意思。
(二)对于表现歌曲艺术风格的重要性所谓艺术风格,指得是民歌在其调式和旋律等方面所展现的艺术特色、气派、风貌和格调。少数民族的民歌艺术风格一般都和自身的民族特色紧密地联系于一起,所以想要展现好歌曲的艺术风格,就必然要对歌曲的民族特色进行把握。不同民族,其民歌的音调、节奏、题材、衬词和唱法都不同。就如蒙古族的民歌一般都是长调和短调这两类,长调民歌的旋律悠扬,而短调民歌的旋律欢快,而且一般都会使用颤音的唱法,有着浓厚草原气息,这些就是蒙古族民歌的艺术风格,只有把握了这些蒙古族的民族特色,才能充分表现出蒙古族的民歌艺术风格。
(三)对于增强歌曲感染力的重要性增强感染力是任何歌手在进行演唱时都需要做的事情,不论其唱的是什么类型的歌曲。而增强歌曲感染力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充分利用舞台背景、歌手着装的特色或者歌手利用肢体动作等都能增强歌曲感染力。而对于少数民族的民歌来说,增强其感染力的有效措施就是突出其民族的特色。比如藏族民歌的曲调多是宛转悠扬和嘹亮高亢的,这种悠扬和高亢会使人感受到藏族人民犹如雪山一般纯洁的心灵。所以,民歌作品只有最大限度地展现出其民族特色,才能增强歌曲感染力。
三、少数民族的民歌演唱者表现民族特色有何方式
(一)通过各自民族的语言来表现民族的声乐艺术和语言艺术一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民族的民歌艺术就更是这样了,在民歌的演唱中,语言因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民歌和语言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各个民族的民歌在演唱时一般都是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而各个民族的语言在用词、发音和音调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别,有的甚至差别很大,这也就是为何民歌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演唱时能够充分表达其韵味,而改成汉语演唱时就会显得怪异了。比如壮族和傣族的民歌,由于语言因素而带着明显鼻音,可以说这鼻音就是其民歌展现民族特色的一个重要方式,如果鼻音改变了,那么也会失去其民族特色。另外来说,因为语言的不同,将民族语言转换成汉语时,文字上可能会多一些,那么就会改变民歌原来的节拍结构,最终影响其旋律。所以,民歌演唱者想要充分展现其民族特色,那么就必然要使用自己民族的语言来进行演唱。
(二)通过特殊行腔的技法来表现少数民族的民歌一般都是利用调式、音乐旋律和特殊的演唱技法来表现其自身的民族特色。因此,民歌演唱者想要充分表现出其民族特色,就需要通过特殊的演唱技法和音乐旋律来实现。例如,在演唱蒙古族的民歌时,由于蒙古族的民歌或多或少都带有长调的味道,所以就需要特别注意蒙古族长调在发声方面的技法;而在演唱藏族的民歌时,就需要特别注意喉部发出装饰音的技法,藏族民歌必然不能忽视喉头力量,必须有喉音色彩。总而言之,利用行腔技法来表现民歌民族特色,其方法是多样的,但主要是从运用调式、结构、特性变化音和节奏节拍等方面来把握歌曲具有的民族特点,并且在演唱时将这种特点展现出来,以表现民族特色。
(三)通过伴奏乐器来表现我国少数民族都具有其传统的乐器,而且特点鲜明、种类繁多。比如藏族的甲玲、钦、苏那和柄鼓;蒙古族的雅托噶、马头琴、四弦琴和琵琶;苗族的芦笙和唢呐等,而且历史上许多民族都存在着边弹边唱的表演形式。这些传统乐器不论是从外观还是从音质上都具有其民族自身的民族特征。所以,将少数民族传统的乐器作为民歌的伴奏乐器,不仅能够极大地增强歌曲感染力,而且也能充分表现民族特色。
(四)通过服饰艺术来表现我国少数民族一大特色就是其服装的绚丽多彩和五光十色,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标识,服饰中渗透着浓厚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服饰和其生活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反映其民族生活环境、审美观念、风俗习惯和劳动特点等。所以,在进行少数民族的民歌演唱时,身着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对于民族特色有着最直观最有力的表现。当然,服饰色彩和华丽程度等都应当与歌曲的内容相一致,从而在歌曲思想主题的表达方面起到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歌不论是对普通群众、专业歌手,甚至对我国音乐文化都有着重要作用,而表现歌曲的民族特色对于表达歌曲自身的思想主题、艺术风格以及增强歌曲感染力都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歌手应当从演唱艺术的各个方面去把握,从而在演唱时充分表现出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马宇飞.我国民歌演唱艺术的多元化与发展趋势[J].黄河之声,2016,01.
[2]刘兰.民歌演唱与教学之我见[J].江西教育科研,2014,06.
[关键词]民族地区图书馆;收集民族文献
我国是多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文明古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边疆各族人民也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精神财富,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多以民族文献的形式流传下来,收集、整理、开发和利用民族文献,是民族地区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少数民族的课题研究,民族调查,经济发展,文化提高等都有很重要意义。目前,民族地区图书馆为了使存世的民族文献很好地发挥作用,其工作的着重点仍然是抓好民族文献的收集工作。
历史上,我国少数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和古老的璀璨文化,它不仅表现在民族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方面,也表现在民族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各个方面,因此,民族地区图书馆从事民族文献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工作,不仅是民族地区图书馆的职责,也是民族地区图书馆民族特色的最重要体现。这里浅谈一下关于收集整理民族文献方面的问题。
1.收集民族文献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而大部分少数民族居聚的西部地区却发展相对滞后,这更突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的重要性。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又受到了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原有的经济发展基础、传统的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显现出民族地区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为了使少数民族地区适应全国经济发展的大势,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深入、全面、综合地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区情地情,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而加快图书馆快收集、整理流失的民族文献资料,正是为全面深入了解、研究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服务,为民族振兴服务的基础性工作。
语言文字通常是民族感情的纽带,是民族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播的桥梁,是民族存在的重要特征,是显示文献民族性的重要标准。我国是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很多民族都有着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有许多能够反映本民族历史、经济、文化、政治、科学技术等多方面的文字,这些就是民族的文献,它代代相传,成为民族的精粹。正因为少数民族文字的文献珍贵,它的史料价值、保存价值和利用价值也就更高。因此,民族地区图书馆收集、整理流失的民族文献资料不仅是大有可为的,也是本馆工作特色的重要体现。
2.民族文献的特征与范围
民族文献是记录有关少数民族在不同时期,不同学科,不同地域以不同方式进行社会实践的知识和经验总结的所有载体。从微观的方面来看,凡是涉及到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教育、宗教等方面的知识载体都属于民族文献。
收集民族文献时不仅应注意到民族文献的载体、形式、文种和出版等方面的特征,更要注重民族文献同发达地区文献存在着差异。因此,收集民族文献时不应受文献载体形式局限,不能局限于出版物及成册的资料,凡能够说明民族历史、各种专业史以及民族产生、发展的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形式、不同时代的史料和现代资料、汉文还少数民族文字撰写或出版的各种知识载体,不论其论述哪种学科门类,也不论其文字现在是否使用,也属于民族文献的范围。从宏观的方面来看,凡是论述各少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史志、风情、地理、医药、教育、科技、人物、宗教等方面的知识载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中文还是外文的都属于民族文献的范围。
3.收集民族文献的措施
民族文献内容极其丰富、形式多样、文种多种多样。近年来,许多民族地区图书馆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民族文献资料,但是由于民族文献具有重复使用价值特征,收集民族文献工作时将出现与某些相关部门之间的矛盾。它突出表现是:民族地区图书馆与博物馆,文物部门之间以及档案馆之间的矛盾;民族文献收集者本人与图书馆之间的矛盾。充分发挥地区图书馆的作用,采取切实可行性措施处理好这些矛盾,已成为目前收集民族文献工作的关键性问题。
3.1.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
向当地主管部门或领导反映收集民族文献的重要性,提出具体办法,制定统一的收集方案,要争取主管部门或领导的支持,民族地区图书馆应集中精力收集各单位编印的一切书刊资料及内部资料,民族文字资料、各种志书和报刊等,把现有的、能收集到的先收集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民族文献的征集制度。
3.2.进行广泛的宣传
让整个社会都关心、支持和了解图书馆开展民族文献收集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图书馆人员的一项职责。在图书馆购书经费严重缺少的情况下,通过宣传使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等出版单位愿意主动将自己的出版物及时送到图书馆来,同时以奖励的方式号召个人和单位收藏者捐赠或得以复印他们的收藏。
3.3.加强各单位间的联系
1.民族音乐有利于形成审美情操
民族音乐是我国艺术上的瑰宝,对其的了解就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理解,是对我国民族精神和情感的体悟。我国民族音乐在审美上追求意境、韵味、领悟的融合,这与传统的西方直接而持续激烈的音乐情感表达存在着鲜明的对比。只有指导学生通过大量的民族音乐的欣赏和学习,才能更好的体会到民族音乐中隐藏的细腻的清高。此外,了解各个时期的民族的不同的音乐能够了解到各民族的风情、人文以及习惯风俗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意识,培养民族精神,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心态的培养。
2.民族音乐有利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一个民族的音乐会涵盖住这个民族的思想和灵魂,是民族的智慧和艺术的结晶。故而,传承民族音乐就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教师通过音乐教学,将民族音乐传递给学生,学生从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中发现和了解这个歌民族,从而喜爱上民族音乐,推动学生进一步对民族文化的了解,进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髓。因而,民族音乐的欣赏教学时进行学生爱国主义教学的重要桥梁,在传播音乐知识的同时有利于传递爱国主义思想。
二、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
目前,大多数的学校都不够重视民族音乐的教学和欣赏,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学存在一些的问题。
1.音乐欣赏教学有“非音乐化”倾向
音乐通过音响进行传播和发展,故而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注重音乐的欣赏教学,尤其是民族音乐,更应该通过聆听教学生如何欣赏音乐的美妙,体会音乐带来的陶冶和意境。但是,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习惯性的用语言来向学生解释音乐,反而忽视了学生对音乐的聆听和欣赏,最后留给学生的只是大篇幅的语言记忆,而没有对音乐本身的记忆。
2.教学模式方单一机械
在具体的教学时候,教师通过民族音乐的音响资料进行教学,让学生整堂课的进行单纯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单一而机械的,会阻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得学生长期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中,逐渐学生会音乐课失去兴趣,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和对抗性心理。因而,音乐欣赏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层面,在学生欣赏民族音乐的同时留给学生自己思考和理解的空间,鼓励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带领学生走近民族音乐,体验的同时进行自我的创造和理解。
3.教师个人素养问题
民族音乐的欣赏以及教学不同于其他的通俗音乐或者是西洋音乐,教师除了要对专业的音乐技巧和技能方面有着较高的水平外,还需要对民族音乐的历史文化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灯需要有足够的了解,这样才能够真正读懂民族音乐的内涵,能够欣赏出民族音乐的美妙。但是,现在的音乐欣赏教学的教师往往没有扎实的综合基础,可能音乐专业水平方面可以,但是对于历史、文学等领域缺乏足够的知识水平,故而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来感化学生,多数只能通过多媒体设备等对学生进行填鸭式单调机械的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提高民族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措施
其一,在进行民族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的进行情景的构建以及音乐独特出的突出,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所提高。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的在音乐创作出形成了不同音阶、不同旋律、不同调式、不同节奏各具其民族审美特点的音乐结构,因而,在进行教学时只有突出各民族音乐的独特处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其感受到民族音乐与其他流行或者通俗音乐的不同,方能刺激其欣赏学习的欲望。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乡土美术,它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育上有着非凡的意义。只有将乡土美术教育做好,才能够向世界更好地展现出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但是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没有结合当地的乡土美术来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识不够充分,在创作过程中无法将这些乡土民族文化元素加入其中,使得我国美术发展历史上失去一笔宝贵的财富。
1 乡土美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
1.1 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历史的发展中各民族形成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且他们将这些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乡土美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它包含着许多民族文化元素,能够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可以说乡土美术是民族的精神记忆。以往的乡土美术传承都是通过世袭来实现,所以乡土美术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而且对当地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深刻影响。人们通过对乡土美术的分析,可以找到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分析出民族的发展历史。尤其是对于我国少数民族来说,他们自身的乡土美术承载着许多民族史诗和历史神话故事,并且这些乡土美术世世代代在传承,从而为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2 能够提升民族文化心理稳定
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这些语句无不包含对乡土人情的眷恋,而乡土美术作为乡土民情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以更加固定的形式来进行传承,从而增强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认同感,为民族文化心理稳定奠定良好基础。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将人类现有的文化分为外在文化和内在文化,乡土美术作为外在文化的表现,同时它对内在文化也有较大的影响,它可以对人的心理产生引导,使他们的人生态度、情感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道德情感等都发生改变,从而使其更加贴近本民族的心理,在民族文化上有更深的认同感。所以说,乡土美术在民族文化传承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可以提升民族心理结构的稳定性,能够团结民族人民,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
1.3 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乡土美术教育与其他教育存在一定的差异,它有着自身的特点,需要教师站在民族角度上分析问题,找到与美术相对应的民族文化,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美术作品,从而提升民族美术教育质量。进入新时期以来,乡土美术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它的传承与发展不仅关系到本民族的发展状况,同时还会影响到国家的文化安全。通过乡土教育,人们可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而乡土美术教育,可以让人们对所属群体进行肯定和认同。只有将乡土认同上升到一种民族认同,才可以保障整个社会的稳定,才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例如,蔚县剪纸,它作为河北省汉族乡土美术的代表之一,采用明快绚丽的色彩来展现出北方民族豪放、热情的民族性格,同时该种乡土美术作品还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情感表达上能够给人更多的想象,对于大部分汉族人民来说,它有一种淳朴的气息,让人感到亲切,从而更好地实现民族认同。在几百年的历史传承中,这种乡土美术成为一种古老的技艺,但是它也在不断吸收新鲜血液,从而为它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正是千千万万这种乡土美术的组合,才构成了我国多彩的民族文化。因此说,乡土美术教育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2 乡土美术教育内涵分析
2.1 为现代美术教学提供科学借鉴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美术教育,它都源于民间美术的发展,也正是民间美术形式的多样化,才为世界美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元素。乡土美术教育的绘画理念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有着自身的特点,通常情况下它的造型比较夸张,在色彩运用上比较鲜明,而且色调之间的对比效果也比较明显,在表现上一般会呈现出多角度、多时空的状态,从而给人更多的遐想,在情感的表现上更加自然。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乡土美术的创作特点,结合本土民族美术形式,将其融入现代美术作品中,使其在现代美术与民族美术表达上有更加良好的表现。尤其是对于我国这样的历史文化大国,在进行现代美术教育时,应该要充分体现我国的民族特点,充分运用我们的民族文化和乡土美术,提高我们本民族美术教育的质量,为今后我国美术发展提供更多思路,增强我们的乡土美术的艺术性。
2.2 丰富美术课堂教学内容
在以往的我国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现代美术知识的讲解,从而忽视了乡土美术以及民族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导致我国的美术创新能力较低。所以在今后的美术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该要重视乡土美术与现代美术的结合。例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美术课堂上为学生展现一些乡土美术作品,感受到这些作品与现代美术作品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乡土美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当地民族文化活动中,让学生去感受到民间艺术文化气息,让他们认识到乡土美术形式的多样性和民族性,并且能够将这些民族元素在以后的美术创作中应用其中,增强自身作品的艺术魅力,使其更具有民族色彩。同时在这样的教学中,也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校的美术教育增添更多活力,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水平。
2.3 使美术教育更加贴近生活
美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创作中需要学生深入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更具有灵性。乡土美术作为历史的产物,它既是历史的承载者,同时也是历史的展现者,所以它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而且还有这浓重的地域色彩。当前我国大部分的美术教育都在学校的课堂上实现,这样使得学生无法真正去观察生活,他们只能够在教师的讲解下去完成“创作”,长期在这样的状态下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不利于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通过乡土美术形式的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提高自身观察力,为学生以后美术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而全球化浪潮也使得占主导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将他们的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生活方式等大量地传输到世界各地,进而对各民族的传统文化造成了强烈冲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善其自身建设,使之适应全球化时代要求,更好的促M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精神保障和智力支持。
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优良。而传统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家为基本出发点。以其他文化作为补充的多元文化结构,也是古往今来中国大地上,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相对于现代而言的一切文化成果,而继承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对于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又具有重要意义。
指出,优秀的传统文化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以及道德理念等。既可以启迪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也可以启示治国理政。加强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而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更体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对策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文化全球化也不可避免的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甚至使其面临严峻挑战。不仅如此。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疏忽了精神领域的完善,使得传统文化失去了它在社会中的巨大整合功能。与现代生活之间产生了分离,使原来的伦理价值以及规范体系与现代社会生活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不适应,造成当今社会不少人价值观的偏离以及道德的缺失:多少人还记得“舍我其谁”的历史使命感?多少人还记得“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执着精神?多少人记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节俭精神?多少人还记得“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真心真情?又有多少人还记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将祖国传统文化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资源,构建中华民族的现代精神。
优秀传统文化有其固有的独特性。既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主体性、延续至今的连续性、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以及与时俱进的时代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扬弃地继承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既要汲取其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内涵,又要认真分析、综合思量,将其创造性地转化和发展。
首先,要充分重视对广大青少年以及高校学生传统文化方面的教育。当下,很多年轻人信仰迷茫、道德缺失、价值观扭曲、诚信意识淡薄、传统文化知识素养差、道德精神默然,这就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优秀历史和思想文化精髓。将其融入到时代价值中,坚定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有能力抵御多元文化中不良成分的冲击。要以青年人的“中国梦”为纽带。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与院校思想教育的深度融合,进一步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青年人的道德修养;加强例如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等教育平台的建设工作,发挥好其文化育人的功能;还可以以名人讲堂、讲座、演讲等各种形式,邀请文化名家进入校园,进入课堂,更好的宣传传统文化,培养青年人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就是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化发展。既要保留其合理内核。又要借鉴和吸取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使传统文化更好地与多元文化相融合。保持强大的活力,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当下倡导的时代精神,为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利用好历史名人故居、博物馆及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名胜古迹等一切社会文化资源,作为古今中外文化传
承发展的教育纽带,做到古今结合。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