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内科病人的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退化,常常出现生理上的障碍和活动能力的降低,主要表现为听力、视力的减弱,记忆力和意志的减退,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降低,免疫力的下降等。造成患者一旦患病,便不易恢复,病程长,疗效差且易复发等。
心理特点老年患者具有一定的心理特点。长期的疾病折磨,加上身体各项机能的下降,使老年患者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和烦躁等负面情绪,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紧张、忧愁、急躁、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自卑以及易怒等,有时甚至变得有点不近人情。此外,还由于患者的各种感官能力的下降,记忆力和想象力的衰退,难以接受新鲜事物,容易对医护人员和家属产生误解,出现敏感多疑,严重的患者可出现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或丧失。
内科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根据老年内科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对其进行临床护理时,主要包括:常规护理、用药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3个方面的护理。
常规护理在对老年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按照要求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内科老年患者由于抵抗力低弱,营养摄入不足等原因,容易发生营养不良和继发感染等,因此,应加强对其免疫力的增强和营养的改善。同时尽量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用药护理内科涉及的疾病种类复杂多变,治疗方法各不相同,且随着医药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药被用于疾病的治疗,也对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要重视用药的各个环节,在用药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使用最适合的给药方式,同时严密监控不良反应的发生,病人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及时进行处理。由于老年人记忆力下降、反应减缓,出现对用药剂量和服用方法等的掌握困难,护理人员应耐心讲解,直到其完全掌握为止。
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对其心理护理显得特别重要。老年患者常对疾病产生恐惧和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安慰和疾病有关知识的讲解,消除其紧张、恐惧、抑郁和颓丧等负面情绪,帮助其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增加治疗的效果。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鼓励其进行散步等不激烈的活动,尽量使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身心都处于最佳的状态。总之,对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和乐观的态度,对其恢复极其重要。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182-02
护理工作是科学、技术与爱心的结合。神经内科危重、抢救患者多,很大一部分病人存在自理、沟通、语言功能障碍等问题,护理工作量大,难题多,如何通过护理以适应患者的心理需要,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使其感觉爱的关照,是神经内科护理工作面临的一项新的要求,现就如何做好神经内科病人的护理工作经验谈几点体会。
1 临床资料
我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1~5月收治住院患者77例,其中男46例,女31例;年龄35~80岁,平均63.2岁。其中脑梗死57例,脑出血20例。
2 护理方法
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护理成功的关键[1]。病人刚入院时会产生陌生感,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护士应主动热情地接待病人,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真诚的态度与病人进行有效的交谈,及时了解其各方面的情况及心理需求,使其得以安慰并适应新生活,建立护患间最初的信任感,对今后做好护理工作打下基础。在病人入院及为病人做检查和治疗、护理时介绍责任护士的姓名、病房环境、同病室病员、有关的工作人员、制度、作息时间及治疗安排等,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适应医院生活。
2.2 满足心理需要 :
神经内科患者多数肢体瘫痪、语言功能及人际关系障碍,生活不能自理,表现焦虑、恐惧、失望、自卑等。护士应了解情绪和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患者正确处理疾病所致的生活压力。采取有效的沟通方法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及时做好心理安慰,使患者内心的压抑能得以宣泄,情绪和心态能得到有效的调整,最大程度地为其解除心理痛苦和焦虑[1]。
2.3 尊重病人 :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尊严,患病后心理防线会脆弱,总想维护自己的尊严,病人在住院期间有人格尊重的权利。重症的脑血管病人晚期意识状态常处于昏迷,对其应与对神清的病人一样,在工作中都应给予应有的尊重,任何操作前后(如输液、鼻饲、抽血、翻身等)都应叫病人的名字,告知其操作的目的、内容,对于躁动或不配合治疗的病人应耐心劝解,严禁训斥,以免伤害其自尊心。
2.4 人性化语言进行有效沟通 :语言是护士与病人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尊重病人是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也是护理服务理念的最高境界[2]。医院可制订如接待新入院病人、电话礼仪用语、各种治疗护理操作用语、交接班等贯穿于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过程的文明规范用语。神经内科多为中老年病人,有着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减退,脑卒中病人焦虑、抑郁发病率占全部脑卒中病人的25%~60%[3]。对语言沟通障碍病人应用非语言交流,关爱的眼神、亲切微笑的表情能稳定病人情绪,增强其安全感和信任感。与老年病人交流时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强调细节的处理,进行查对制度时,在床号、姓名后加上亲切的称呼,以拉近护患距离。
2.5 饮食调节 :指导患者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宜进食乳、蛋类、瘦肉、鸡、鱼、大豆等优质蛋白,多吃粗粮、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尽量少吃蔗糖、蜂蜜、水果糖、糕点等,忌吃肥肉、动物油及动物内脏,适当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4g左右,定时定量、少量多餐为原则,忌烟酒。
2.6 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 :环境是影响机体生命与发展的所有外在因素的总称[4]。现代护理观非常强调环境与人的关系,认为环境质量的优劣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并在疾病的发生与机体恢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由于监护病房不允许摆放鲜花等物品,对于神志清楚病人应作好解释工作,让家属拿来小的摆件,放在病人床头;室内保持整洁,温度适宜,通过层流使室内空气流通,光线充足;床单位平整、干燥,均使用气垫床;监护仪等导线摆放妥当,每2小时更换卧位;护理操作时做到四轻;降低监护仪等报警器的音量;抢救同室病人注意拉帘遮挡,尽量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
3 结果
77例患者经治疗和人性化护理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不适得到有效改善,入院4周后患者接受自制问卷调查满意度达100%。
4 小结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以尊重病人的人格、尊严、生命价值和个人隐私为核心,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病人在就医全过程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的一种护理方法。人性化护理体现了护理中的人文关怀,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史莉.神经内科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J].蛇志,2007,19(3):237~238.
[2]常红.人性化护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的运用[J].现代护理,2005,11(21):1817~1818.
【关键词】 神经内科;循证护理,实践
循证护理是一种以有价值的科学研究为依据,经过认真的研究分析,提出问题,在实践治疗中,把理论上的依据与实际治疗方法相结合,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护理的方法。为了提高护理质量,我院以神经内科为试点,对住院病人的常见问题,以护理小组的形式进行循证护理。报告如下。1 研究资料
组织专业的研究小组人员,人数为10人,在2009年-2012年期间,对我院的实际患者进行仔细研究,分别采取般护理、循证护理两种方法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现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在三种不同症状下的患者压疮、血栓性静脉炎、中枢性高热,并且经过研究发现,选出的患者要有代表典型性。年龄最小的12周岁,最大的64周岁,平均年龄为(39.15±3.02)周岁。循证护理小组1次/周总结病房护理工作中发生的问题,把对病人的健康影响最大的问题作为研究课目。
关于资料的查阅利用网络计算机技术,搜索相关的文献,其得出结论的方法,实际研究的过程作为结论的依据。在病房中对患者进行实际的调查分析,得出实践数据,认真详细地记载相关数据。2 护理方法
2.1 关于压疮 循证问题:由于神经内科的特殊性,脑出血、脑梗死的病人较多,卧床时间比普通病人的时间长,经过实际案例发现,在对其病人的护理中,稍有不当便会引起压疮。选择一例。有1例64岁的男性老年脑梗死患者入院8h即发现骶尾部有一块2cm×4cm的红肿区,皮肤潮湿,温度高于周围正常皮肤。
循证支持:小组人员查阅相关的书籍和医学资料,发现当病人皮肤受压循环障碍时,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皮肤温度升高的话,会加快组织代谢。
护理干预:①制作冰垫。用乳胶手套内装自来水扎紧袋口使其不漏水。将其放入冰箱内冷冻0.5h左右使温度降到20℃。②用法:病人平卧时,在其臀部垫气圈,于气圈的中间空隙处放置冰垫,冰敷30min后取出,间隔3-5rain后再更换另外一个冰垫放入。
效果:在冰敷12h后,病人骶尾部触疼明显减轻,红肿范围缩小,皮肤温度降低,24h后,骶尾部压疮完全消失,皮肤温度正常,疼痛消失。
2.2 关于中枢性高热 循证问题:有一例12岁男性被电击伤后心肺复苏成功,继续脑复苏的过程中,出现中枢性高热,体温持续39.3℃以上,体温持续不降。
循证支持:循证护理小组经与医生共同查阅文献发现,冬眠疗法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所以体温降低。
护理干预:遂给予病人5%葡萄糖250ml,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静滴,控制在10滴/min左右,并配合物理降温。
效果:三个小时后,体温恢复正常。
2.3 关于静脉炎 循证问题:由于本科脑血管疾病较多,很多病人表现为头痛、烦躁症状,在治疗上均需降颅压、快速静滴甘露醇。有一倒35岁的男性脑出血病人(出血量约15 m1),人院后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医生给予20%甘露醇q8h加压静滴,用到第3天时发现静脉穿刺部位红、肿、痛并呈条索状。
循证支持:经过小组人员仔细的查阅资料和认真的讨论解决问题发现,造成这种病症的问题有三种。①静滴速度过快可致恶心、呕吐、头痛、眩晕、视力模糊、寒战、高热、心动过速、胸痛、尿潴留、脱水。②大剂量久用,可引起肾小管损害及血尿。③在注射部位可有轻度疼痛,由于甘露醇属高渗液体,对血管刺激性较大,极易诱发局部血栓性静脉炎。
护理干预:①50%硫酸镁的热敷,59溶于温水(41-50℃)中,3-5rain更换1次敷料。②改用静脉留置针,在穿刺时有计划地选择血管。
效果:①通过硫酸镁的热敷,24h后疼痛明显减轻。②采用静脉留置针。其次还减轻了血管静脉炎的发生。③给临床护理提供了更好的实际案例。3 讨 论
经过实际研究得出科学的理论,循证护理比普通护理的治疗效果要好好多。压疮症状要根据不同的病人状况,实际为理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工作人员更好的研究方向和指导,培养了护理人员的医学精神,树立良好的医德。要想更好地实施循证护理的优越性,在未来的实践中,应当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开拓创新更好的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 小寒.循证护理资源的获取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3(02).
[2] 爱梅.循证护理在神经内科治疗压疮中的作用[J].现代护理,2006(02).
【关键词】 内科 老年病人 心理特点 护理
内科老年病人住院后,通常会产生消极的态度,除了常规的临床护理外,对其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病人的心情及病情,将爱心和关怀注入患者的心里,有取得更好的成效。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2010年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54例患者对内科老年病人心里特点及护理做分析,在这54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中,其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在64~86岁,平均年龄为75岁。
1.2方法: 在对内科老年住院病人进行常规的临床护理的同时,对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心里和生理上进行观察和研究,护士和病人建立两哈的新人友爱关系后,依据他们个人的特点,护士对其进行心理上的关怀和护理,具体的心理护理方法如下:
(1)护理人员主动的去和内科老年病人进行接触和交流,谈些病人感兴趣的话题,使自己在病人的心中留下印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且要帮助和扶持病人同其他人的交流,帮助病人们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例如唱歌、下棋等。
(2)对于内科老年住院病人的疑惑和问题,护士进行详细、认真的解释,不但让病人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病情的严重程度,还要提醒患者焦虑会带来的不利伤害和影响,并建议病人做好自我放松和调节。
(3)对于一些意志力消沉的内科老年住院病人,要去除他们心中的阴霾,就要将爱注入到他们的心中,对于一些逃避现实的病人,首先要和病人的家属取得联系,并通力配合,努力让患者清楚的认识到亲人们对他的爱,对他病情的关心,对他康复的期盼,鼓励病人为了家人为了自己与病魔抗争。
2 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有52位的患者和家属对贴心的护理感到满意,即满意程度96%;有2位患者的家属持保留意见。
3 讨论
3.1内科老年病人常见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对于住院的内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进行观察、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内科老年病人常见的心里特点:
3.1.1烦躁不安
烦躁不安是内科老年病人常见的心理特点,基本上每一位住院的患者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来这一特点,在第一次住院的患者身上表现更突出,在住院的第一周表现得最明显,是因为老年人自身年龄已很高,他们对自己的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康复日期都一无所知,对生命的期盼加上对病痛的折磨,所以很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的特点,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也不佳。
3.1.2 孤独落寞
病人们之所以会感觉到孤独落寞,是由于本身病人的性格便不是特别开朗,加之病魔的折磨,不爱言语,不愿意与其他病人进行沟通,对于一些亲属都比较忙,没有充裕的时间来陪护的病人更加常见,病人们每天少言寡语,情绪低落,感觉到孤独落寞。
3.1.3 自暴自弃
内科老年病人有的认为自己年事颇高,身体状况一直不佳,在住院后会有种畏惧和失望的感觉,觉得自己被病魔战胜了,向命运屈服,觉得自己没有指望了,在这种消极态度的驱使下,病人们便自暴自弃,不去主动接受治疗,也不去配合做治疗,而是每天沉浸在黑暗中不能自拔,不对生命满怀期待,甚至会觉得自己是家人的累赘。
3.1.4 极度恐慌
9极度恐慌的心里特点,主要表现在首次住院的患者或者治疗过程中病情加剧的患者,在癌症患者中也比较常见的一种心里特点了,他们会突然间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会认为自己的病情在恶化,是死亡在向自己宣战,这个心里状态的病人一般求生的欲望会消减,失望悲观的情绪会滋长蔓延,产生极度的恐慌。
3.1.5 固执猜忌
固执己见的心理特点在内科老年病人中也比较常见,具有这种心理特点的病人通常情况下都是只相信和执着于自己的观点,比较顽固,他们不去相信除了自己和亲人以外的任何人,不但在沟通上不能与病友建立良好的桥梁,而且当稍微感觉到自己的身体有一点小不舒服时,便会肆意猜忌自己的病人一定加重了,一定治不好了等等,这类病人容易轻易的下结论,而且大都是悲观的结论。
3.1.6 依赖他人
内科老年病人大多数都有依赖他人的心理特点,其依赖对象主要是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具有这类心理特点的病人,不是自己不能做,而是自己本身不想去做,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在别人悉心照顾下生活,便不愿意自己努力去尝试做些什么,经常时间的不去活动舒展筋骨,其实对于病人来说,是没有好处的。
参 考 文 献
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的加床患者96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加床患者均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措施,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并分别对两组加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结果:研究组加床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服务很满意的比率和总满意度分别为60.42%和91.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1.67%和68.75%,并且两组间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心血管内科加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改善和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适于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加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17-01
目前,伴随着亚健康人群的日益增多,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导致住院治疗的患者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迅猛趋势[1],其中以心血管内科表现最为明显,特别是在一些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其大部分医疗机构的心内科都会有加床现象的发生,从而使患者和家属以及医护人员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2]。因此,本研究为进一步规范对心血管内科加床患者的日常管理工作,积极探讨护理干预对策在心血管内科加床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从辅助治疗的层面最大限度提升心血管内科加床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笔者特对我院心血管内科的加床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并显现出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内科的加床患者96例,其中男51例,女45例,年龄为28~75岁,平均年龄为50.36±8.42岁。所有入选患者均通过心血管内科相应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明确诊断,其中高血压患者94例,冠心病患者72例,心力衰竭患者25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7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并且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以及病情危重临床等一般资料等方面比较,其差别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2研究方法。两组心血管内科加床患者均采用常规基础护理措施,而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具体措施包括:①完善排班制度,合理安排工作:医护人员应全面掌握疗区内加床患者的实际病情,在遵循满足患者需要的原则下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顺序安排各班次的工作内容。特别是在加床患者的密集时段应及时采取积极的人力调配方案,切实制定和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在为加床患者进行护理安排时应做到科学合理、职责清晰、分工明确、紧密衔接,有效避免护理过程中脱节现象的发生,严格确保护理安全。②制订护理流程,规范护理标识:由于加床患者往往无固定的床位号,故应加强对其床位号和床头卡的管理,尤其是在迁床时更应及时更换各种护理标识,严格避免迁床后床头卡漏换或缺失现象的发生。医护人员可根据心血管内科的护理工作特点,全面制订和实施规范的加床患者护理工作流程,并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中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不断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有效杜绝各种护理隐患的存在。③强化消毒隔离制度,严防院内感染发生:医护人员应尽量减少家属陪护的人数以及在疗区内滞留的时间,以有效缓解病房内已经由于加床而造成的人员密集现状。为保障病房内的空气清新程度,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并且保证单次在一小时以上。严格实行湿式扫地的方式,并定期采用含氯消毒液对地面、床位以及病房内的其他设施进行擦拭。全面督促加床患者不要互窜病房,以严格避免由此而引发的院内感染现象的发生。④改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应通过宣教而使加床患者充分意识到自身休息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意义,针对加床病房环境复杂的特殊性,更应做到定时通风和消毒处理,严格控制病房内的温、湿度,并全面督促患者及家属自觉维护病房内的秩序,最大限度保持病房内的安静与清洁,积极为疗区内的加床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和谐的住院环境。⑤做好后勤保障:由于加床属于一种机动性的医疗预案行为,故应依照疗区内床位的历年使用形势而提前做好后勤物资储备。确保加床患者享受同等的医疗保障和支持,力争做到生活用品充足、药品配备齐全。再加之心血管内科疾病的特殊性,还应确保疗区内加床患者使用的吸引和吸氧设备,从而严格避免由于而产生的护患纠纷。
1.3评价指标。分别对两组心血管内科加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比较和分析。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进行评定,具体调查内容包括医护人员的基础护理、健康教育、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护理主动性等五个方面。调查问卷的满分为100分,每项20分,其中:①很满意:为得分在90分以上;②满意:为得分在75~90分之间;③基本满意:为得分在60~74分之间;④不满意:为得分在60分以下。总满意度为很满意与满意之和。
1.4统计学处理。本次临床研究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并以P
2结果
两组心血管内科加床患者经不同模式的护理干预后,其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有所改善。研究组加床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服务很满意的比率和总满意度分别为60.42%和91.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1.67%和68.75%,并且两组间比较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等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以及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进一步健全,其基本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也全面扩大,再加之人们对健康要求的大幅度提高,促使住院患者数量的急剧攀升,疗区内正常开放的床位数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现有的需求,最终导致疗区内加床现象的频繁发生[3]。也正是这种加床现象的不断出现,使临床护理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机率进一步增加[4]。因此,如何采取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护理干预措施已成为心血管内科加床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心血管内科疾病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其护理工作的特殊性,使护理工作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护患关系的紧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低等一些列问题依然存在,也在某种意义上给患者临床治疗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护患矛盾和纠纷进一步增多[5]。而心血管加床患者则更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完善排班制度,合理安排工作;积极制订护理流程,全面规范护理标识;强化消毒隔离制度,严防院内感染发生;改善住院环境,并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本研究特对我院心血管内科的加床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通过本次临床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服务很满意的比率和总满意度均显著提高,分别高达60.42%和91.67%。由此可见,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心血管内科加床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改善和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适于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胡霞.病区加床护理安全管理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10):2755-2756
[2]鲁娟.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08-109
[3]李培彦,张容,朱桂花,等.舒适护理在加床患者中的应用[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2,27(5):50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