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呼吸科的护理诊断

呼吸科的护理诊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呼吸科的护理诊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呼吸科的护理诊断

呼吸科的护理诊断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多发伤 急救 护理

随着社会文明的昌盛、工业的发展、交通的拥挤及各种劳动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多发伤已成为医疗急诊中常见的急诊之一。多发伤常出现严重的病理生理紊乱而危及生命,其早期处理包括急救、复苏、专科护理等一系列措施,无论哪一个步骤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为此制定和实施了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系列护理和心理营救措施。

1 资料

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本院共收治多发伤患者363例,其中2处损伤102例,3处损伤206例,4处损伤55例。伤后未做任何处理,直接运送急诊科。所有病例均符合多发伤诊断标准。

2 急救护理措施

2.1 评估患者伤情 患者入急救室后按:①呼吸道是否通畅;②呼吸频率;③脉率、血压、末梢循环;④神经系统;⑤肢体活动有无畸形等5个步骤做出伤情的初步判断,明确护理重点,通知有关专科,在急诊科预先设计好的急救护理计划单上做出明确标志,详细列出护理措施,在医生到来之后进行第二次评估伤情,做出最后诊断[2]。

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重多发伤患者常伴有呼吸道阻塞以致窒息,必须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用手向前托起下颌,把舌拉出来,将头转向一侧,窒息可以很快解除。有舌后坠者常规放置口咽导管;呼吸衰竭者行气管插管,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呼吸困难的患者立即给以氧气吸入。

2.3 维持有效循环 本组患者合并不同程度休克者达80%,使用静脉套管针迅速建立静脉通路1~2条,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血压在60 mm Hg以下者,在第一个半小时,输入平衡盐水3000 ml,然后输入胶体液、全血,使其休克得以复苏,为进一步专科治疗赢得时间。

2.4 及时处理活动性出血 控制出血是早期急救护理的重要手段,主要方法有加压包扎、抬高伤肢等。本组四肢开放伤

作者单位:130011一汽总医院/急诊医学科

及皮肤撕裂伤等明显外出血患者73例,压迫出血伤口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及时用加厚敷料包扎伤口,简单夹板固定,并将伤部抬高,显著减轻了出血,仅有5例加用气压止血带。

2.5 观察伤情变化 观察记录患者的意识、瞳孔、呼吸、脉搏、血压、尿量、出血量及伤情变化等,有助于判断伤情、估计出血量和指导治疗,特别是对合并头部伤后躁动不安患者,提示可能为继发颅内血肿、脑疝。本组有29例患者首次扫描为脑挫伤,在观察7~9 h后出现躁动时,经CT扫描证实为颅内出血,及时入专科手术治疗;8例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在观察期发生气胸、血胸,其中有3例在夜间发生张力性气胸,均是由值班护士发现后,立即向患者胸部行穿刺排气,使呼吸困难及时得到改善,然后由胸外科医生行闭式引流而挽救了生命。

2.6 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诊断性操作 对有手术指征患者做好配血、皮试、血气分析、备皮、留置胃管尿管等术前准备,对无紧急手术指征的患者给予监护或一般护理观察。

2.7 实施心理护理 首先使患者知道,其在医院不是孤立无援的,对惊慌的患者说明医护人员会尽力为其治疗和护理,让其放心,以稳定患者急剧波动的情绪,配合治疗、护理。通过5个步骤初步评估伤情,使急救护理的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保证患者伤情的正确评估及分类。按顺序实施急救护理计划,使各项操作快速、准确、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进行,及时解除威胁患者生命的症状,保证患者呼吸和循环的稳定,为急救 诊断、调整治疗提供很好的基础,为专科进一步救治创造良好的条件。有效的心理救护,使患者树立信心,对治疗康复亦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呼吸科的护理诊断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不明原因胸腔积液;内科胸腔镜检查术;护理配合

内科胸腔镜检查是肺科医师或内镜医师应用高科技电视摄影技术和微观腔镜器械设备组合进行的一种全新的胸腔检查的治疗方法。采用局部麻醉或加用静脉麻醉下胸壁单一切口,在直视下完成对胸膜腔的观察或病灶活检[1]。我科自2011年9月~2013年7月对不明原因未确诊的胸腔积液患者实施了内科胸腔镜检查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29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该29例患者皆常规行肺部CT、胸腔穿刺术或是胸腔闭式引流术等,未确定根本原因,其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18~75岁,平均57岁。

1.2方法取健侧卧位,结合B超定位点,切口选择在腋部4~8肋间,常用6~7肋间,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后于穿刺处切开一长约1cm的皮肤切口,用组织钳钝性分离皮下各层至壁层胸膜,沿肋骨上缘垂直插入套管trocar至胸膜腔,拔出针芯,置入胸腔镜,胸水多时可吸出部分胸水,旋转胸腔镜按前、上、后、侧、下顺序观察胸膜腔,发现病灶及时采集并保存图像,对病灶或怀疑处作胸膜活检,对粘连的胸膜行松解治疗。术毕退出钳、镜、套管,常规留置引流管,缝合固定,外敷包扎,妥善连接闭式引流瓶。

1.3结果胸腔积液患者胸腔镜检查后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11例(38%),恶性胸膜间皮瘤3例(10.3%),肺癌胸膜转移11例(38%),乳腺癌胸膜转移1例(3.4%),慢性非特异性炎症3例(10.3%),其中恶性胸腔积液为51.7%。术中活检者活检部位有少量出血,活检时诉疼痛,均可耐受,未作特殊处理,血压、呼吸、氧饱和度无异常,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术后平均3~5d拔出引流管。

2 护理配合

2.1术前准备

2.1.1设备及物品准备胸腔镜为Olympus生产的LTF-240型尖端可弯曲式电子内镜,配套器械设备EVIS-240光源和电视系统,胸腔穿刺套管、活检钳、负压吸引装置、吸氧装置、心电监护仪、胸腔镜检查包、品,带侧孔的硅胶管及闭式引流瓶。准备好急救药品及设备。

2.1.2患者准备①心理护理 由于疾病的折磨及对检查的未知,患者易产生焦虑及恐惧心理,应关心体贴患者,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检查的目的、相关病例诊治效果,安慰鼓励患者,同时告知检查的安全性及注意事项,履行签字手续,取得患者的配合。②指导患者遵医嘱做好各种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动脉血气、肝肾功能,心电图,肺部CT,检查前24h行胸腔B超定位,并作好标记。③健康教育 嘱患者戒烟,保持病室清新,防止受凉,清洁穿刺区皮肤,毛发多者予以剃刮。④术前训练 指导呼吸功能锻炼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⑤饮食护理 告知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食物,提供营养支持。

2.1.3 检查前用药术前30min遵医嘱肌注地西泮5~10mg,杜冷丁50~75mg,予镇静、安神、止痛,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咳嗽明显者遵医嘱予可待因30 mg口服。

2.2术中护理

2.2.1护理 取健侧卧位,腰部垫一软枕,对侧床头放置一床旁餐桌,调节合适高度,将患侧上肢曲肘上举,置于餐桌合适位,可使进针部位肋间隙增宽,又可减少术中上举的疲劳感。

2.2.2做好监测 术中常规予氧气吸入2~4L/min,监测心电、血氧饱和度、生命体征。穿刺及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如出现头晕、出汗、面色苍白、心悸、脉细、四肢发冷等胸膜反应症状,应暂时停止,必要时用0.1%肾上腺素0.5 mg皮下注射。

2.2.3操作配合 护士必须熟练掌握各种辅助器械的性能,根据病灶的具体情况遵照医嘱使用,与术者默契配合,医护间的巧妙配合和交流对操作的成功至关重要。备好胸穿所需用物,灭菌活检钳,品,协助医生穿刺,穿刺部位按外科手术常规消毒、铺巾,取出灭菌胸腔镜,做好连接。观察胸水的颜色、量、性质,吸出胸水时不宜过快、过多,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协助做好标本采集,如胸水、病检组织等。

2.3术后护理

2.3.1一般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发热、呼吸困难;切口处有无皮下气肿、疼痛;敷料是否干燥。

2.3.2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①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②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患者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③维持引流通畅 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60cm,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④妥善固定 运送患者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⑤观察记录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⑥脱管处理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⑦拔管指征 48~72h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⑧拔管后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

2.3.3并发症的护理① 胸痛 因切口及胸腔引流管的位置距肋间神经比较近,压迫肋间神经,壁层胸膜活检及松解治疗所致,可遵医嘱予镇痛剂对症处理。②发热 术后患者发热如小于38℃,多为术后机体对胸腔内积血的吸收所致,如体温达39℃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3~5d应予重视,留取痰标本,做细菌培养监测,遵医嘱用药,做好基础护理。③皮下气肿 多由于胸膜腔引流管不通畅及手术切口皮下缝合过松所致,予中流量给氧,建立有效的引流,气肿几天即可吸收。

3 讨论

内科胸腔镜检查是一项简单和安全的技术,可由呼吸内科医生进行操作,是呼吸内科不可缺少的一项有效工具[2]。胸腔镜可窥视整个胸膜腔,能发现微小病灶,在直视下活检能避开大血管,清除病变表面糜烂坏死组织及覆盖物,可任取数块组织,不仅能取脏层胸膜、纵膈、膈面胸膜,也能取肋胸膜及肋膈窦处病变,这在经胸壁活检是做不到的,故胸腔镜对胸水病因诊断阳性率高[3]。随着此项技术的开展与逐渐成熟,该技术为更多的呼吸内科医生所掌握,均由呼吸内科医生完成,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表明该项检查术安全性高;与此同时,内科胸腔镜的护理配合也拓展了微创诊疗护理技术,提高了护理水平,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通过胸腔镜检查术的护理配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前全面护理评估和心理护理,术中娴熟的护理配合,早期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均是对手术成功良好的保障。在行胸腔镜检查术后,明确了诊断,提高了确诊率,部分发热、包裹性积液患者症状改善明显。该项检查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疼痛轻、康复快、缩短了病程、降低了费用,得到了患者的肯定。

参考文献:

[1]黄行芝.临床护理实用手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4.

呼吸科的护理诊断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胸腹多发伤;护理体会;急救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交通繁忙,交通事故日益增多。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者逾70万人,受伤者100万~1 500万人。相关的调查统计,我国因胸腹伤死亡人数占全世界10%以上[1],严重的胸腹多发伤也随之增多。该病例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复杂,且严重影响机体的生理机能,数个创伤部位可相互影响,死亡率高。本文介绍我院自2005年7月到2006年6月共急救收治严重胸腹多发伤患者41例的急救及其护理方面的经验。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1例,男29 例,女12 例,年龄18岁~67岁,平均年龄35.2岁,其中以20岁~50岁多见。车祸伤34例,坠落伤4例,挤压伤2例,刀砍伤1例。开放性损伤6例,闭合性损伤35例。受伤部位以胸、腹腔脏器明显损伤为主,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气胸及休克。多发性肋骨骨折27例,创伤性湿肺19例,颅脑损伤3例,肝挫伤2例,脾破裂5例,肾损伤2例,其他部位骨折9例。

2 诊断治疗

2.1 诊断 快速早期诊断,以判断有无休克及呼吸道梗阻。在积极处理的同时,充分了解伤情,可用挤压伤的“CRASH—PLAN ”,即(C—循环、R—呼吸、A—腹部、S—脊柱、H—头颅、P—盆腔、L—四肢、A—动脉、N—神经)检诊顺序,进行全面的检查,必要时进行重复检查。对闭合性损伤,疑有腹腔脏器损伤者进行诊断性腹部穿刺,阴性者可进行B超、CT、X线检查。针对致命的问题,采取边抢救边诊断的原则。

2.2 治疗 在治疗41例中,采用胸腔闭式引流29例,胸壁固定11例,气管插管3例,辅助呼吸6例。

2.3 急救护理

2.3.1 急救护理必须迅速、果断、准确、有效 主要是抗休克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和控制外出血等,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本组中有15例为低血容量性休克,需尽快恢复循环血量,迅速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快速补液,同时进行血常规、血型、血生化、凝血4项、配血等各项血标本的采集,为输血及施行手术赢得时间。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要迅速解开或剪开衣服,立即清除口咽部的血块、呕吐物及分泌物,舌根后坠者可放置口咽管,解除对气道的压迫。对于严重的肺挫伤患者,禁健侧卧位,以防伤侧积血流入健侧支气管引起窒息。血压平稳无禁忌的患者,可取半卧位,休克或昏迷患者应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充分给氧,氧流量3 L/min~4 L/min为宜,可用鼻塞或面罩吸氧,若呕吐物阻塞呼吸道,可用负压细引清除,无效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控制外出血,伤口包扎,局部固定,伤处用敷料压迫加压包扎,配合清创止血。多发性肋骨骨折出现反常呼吸时,用胸带固定,胸部有开放性伤口,应立即用厚无菌敷料封闭伤口,变开放性气胸为闭合性气胸。血气胸者应尽早做胸腔闭式引流,排出积血积气,从而减轻对肺及纵隔的压迫。

2.3.2 心电、血压、血氧监护 通过动态的观察及早发现病情的变化。本组有1例,经初步检查未发现内出血部位,但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未予与足够重视,行CT检查发现心脏填塞,未及时抢救而死亡。

2.3.3 注意陪检,及时手术 伤情复杂,必须进行辅助检查的患者,要有医护人员陪同前往,并做好急救的准备,以应付可能出现的危急情况。对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安排手术顺序,针对病情,施行损伤控制性手术[4]。坚持“救命第一,保全器官第二”的原则,及时通知手术室及麻醉科做好准备,送患者入手术室。

2.3.4 病情观察 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急救护理等。

2.3.4.1 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及瞳孔、意识、尿量的观察 定时听诊双侧肺部呼吸音,有无呼吸加快、变浅、不规则,有无呼吸对抗,低氧血症,防止发生急性呼窘迫综合征(ARDS)。若患者意识由清醒变模糊,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尿量减少、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提示有失血性休克,应及时处理。

2.3.4.2 胸腹部伤口及体征的观察 观察伤口出血情况,有无气体进出的响声,以及皮下气肿的变化情况。胸部有无压痛、浮动胸壁、反常呼吸、呼吸困难、口唇紫绀,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

2.3.4.3 保持胸腔引流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落 观察水柱的波动和引流液的量、速度、性状。血胸患者若胸腔引流积血排空后,引流血量持续3 h超过200 ml/h,伴有血压下降,提示有活动性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抢救措施。

2.3.4.4 应用呼吸机时要注意观察运行情况,各参数是否合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双侧呼吸音及胸廓的起伏度,及时吸痰,监测血气,根据结果及时调整参数。

2.3.4.5 预防并发症 因损伤脏器多,加之缺血、缺氧,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除严格无菌操作外,应有效及时的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必要时应用皮质激素、利尿脱水剂,以改善换气功能。血压平稳后置于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及腹腔渗液的引流。

2.3.5 心理护理 由于严重胸腹多发伤大多是发生突然的,且病情重而复杂,患者缺乏心理准备,易产生紧张、恐惧、痛苦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其心理状况,与其多接触、多疏导,给予安慰,讲解抢救治疗措施的作用,以减少其焦虑心理,树立信心,同时关心同情家属,向其讲清伤情的严重程度,取得家属的配合。

3 治疗结果

经对胸腹多发伤患者严密观察,积极的救治护理后,治愈的为37例,死亡的有4例。死亡原因:休克未及时纠正2例,ARDS 1例,漏诊1例。胸腹多发伤急救治愈率为90%。

4 讨论

胸腹多发伤不是单独伤的相加,而是指同一伤因打击下,人体同时或相继受到两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严重创伤,因此,如不及时抢救,患者的死亡率极高。我院急救科抢救的伤病员采取快速早期诊断、抢救治疗、急救护理等治疗方法,其治愈率达到90%。因此,快速早期诊断、抢救治疗、急救护理成为治愈严重胸腹多发伤患者的主要手段。在急救护理方面,我们的经验是要提高对严重胸腹多发伤的认识。创伤死亡有3个高峰,第2个高峰在伤后数分钟至3 h内,为提高存活率,关键的一点是要能抓紧伤后“黄金1 h”内的紧急救治[1]。加强救治中的护理环节,提高护士对伤情观察的敏锐性和预见性,主动、及时、有效的进行医护配合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之一[2]。这就要求急诊科护士熟练的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定期进行设备检查,保持抢救物品的完备状态,同时建立抢救预案,急诊报告制度。

参考文献:

[1] 王一镗.大力加强严重创伤的紧急救治[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1,10(2):77?78.

[2] 唐令凤.严重胸外伤急救的护理体会[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0,22(1):23?24.

呼吸科的护理诊断范文第4篇

1 病例资料

我科自2013年3月~2015年1月接受肺功能检查患者共计1250例,其中男性患者760例,女性患者490例,年龄10~90岁,平均年龄为60岁,患者以呼吸科住院患者为主,其他包括外科、妇产科术前、与呼吸系统疾病有关的慢性病鉴定、以及其他科室需做肺功能检查的患者。

2 护理体会

2.1检查前的护理 护理人员应保证室内开门窗通风,增加自然风的流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室内的温度适宜,不宜过高或过低。接通电源,打开仪器,检查仪器的性能,常规定标后,准确测量患者身高和体重,输入患者资料并保存。告知患者,肺功能检查不会有任何痛苦,热情接待患者,消除焦虑情绪,说明检查的目的、 解释检查的方法、注意事项及检查对治疗的重要作用,取得患者的配合。对需要做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患者,须停用舒喘灵气雾剂6 h或口服12 h,检查前患者静息15 min,待呼吸平稳后再测试,耐心指导患者如何吸气、呼气,并做示范动作,要求患者努力配合,满意后再正式检查,以减少患者的体力消耗。

2.2检查中的护理 患者取舒适(端坐位或卧位),向患者讲解操作方法及要点,检查中告知患者配合操作者口令,用鼻夹夹住患者的鼻子,嘱患者用嘴呼吸,使用一次性纸质口件,用吹口哨的口形含住,保证检查时不漏气,尽最大努力做出呼气和吸气动作,不要保留自己的力量。呼吸科行肺功能检查的患者大多年老、体弱,耐受力差,检查中可出现胸闷、憋气、咳嗽等症状,患者需要休息数次才能完成整个检查,随时鼓励和支持患者,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各项检查。教会做支气管激发检查患者,雾化吸入乙酰胆碱的技巧:平静呼吸、间隙深呼吸;缓慢深吸气,将药液尽可能吸入下呼吸道内。

做支气管舒张试验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的教会患者正确的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的方法(将吸入器的盖帽取下,在吸入前用力的摇动吸入器5~6次,使吸入器中的药液充分摇匀,将吸入器向上,患者的头部稍微后倾,慢慢的呼入气体,患者应用口含紧吸入器嘴部使不漏气,在患者做深吸气的同时,应用手按住定量吸入器,慢慢吸气到最大,使喷出的药物可随吸气而进入患者的下呼吸道,随后取下吸入器,紧闭口唇,应屏气10 s以上时间,然后缓慢呼气,连续吸入 3揿(300 mg)每次间隔1 min)。检查中要密切观察呼吸、脉搏和面部表情,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检查,予以患者卧床休息、给氧、吸痰等急救措施,以防患者发生意外。

2.3检查后的护理 检查后,视患者的病情轻、重,有体力消耗多的,需要休息片刻再离开,必要时扶患者回病房休息,必要时吸氧。对于做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患者,要告知及时漱口,以防不适。支气管激发检查可出现咳嗽、咽痛、头痛、面红等轻微不适,告诉患者休息30 min左右可自行缓解,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消毒好传感器和肺功能仪,一次性纸质口件的毁形弃去,检查室紫外线照射30 min后开窗通风。

3 讨论

3.1肺功能检查是一种物理检查方法,对身体无任何损伤,无痛苦和不适,具有敏感度高、重复监测方便和患者易接受等优点。适应症有:①判断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呼吸功能基本状态,明确其有无通气功能障碍、类型、程度,根据此区别阻塞性、限制性肺病,辅助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激发试验、扩张试验)及慢性阻塞性疾病的判断;②评价各种平喘药物疗效;③胸外科患者术鉴定:选择手术适应症,预测术后呼呼功能;④呼吸衰竭的肺功能监测:确定机械通气时机,监测机械通气是否恰当,决定何时脱机;⑤职业性肺病劳动鉴定;⑥工业卫生监测指标及流行病学检查,研究大气污染、职业性有害气体监测。肺功能检查的局限性:①主要反映呼吸生理功能变化,不能单独据此确定病因;②某些检测指标个体差异大;③某些指标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重复性差。禁忌症: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肺功能严重减退者,高热剧咳,自发性气胸,2 w内有咯血者,均不宜行肺功能z查。

3.2肺功能检查的原理 是将患者检查时吸入和呼出的气体全部吸入肺功能仪器,经电脑进行分析诊断。在使用时,患者应用嘴含住一次性纸质口件,并且要呼吸平静,最大吸气量、最大呼气量、最快最大吸气量和呼气量,将气体输入肺功能仪,才能做出准确的肺功能诊断。因此,患者规范的呼吸动作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密切相关,由于大多数患者不会做肺功能检查时所要求的规范呼吸动作,导致肺功能结果的准确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增加了肺功能检查的难度,尤其是患有较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因为该类患者有时持续续多次的检查都很难获得较为满意结果,这就要求相应的工作人员要耐心的指导患者,并反复的进行现场示范,避免患者在检查时消耗过多的体力,另外,护理人员应不断鼓励患者,缓解患者的情绪,消除患者情绪的干扰,进而提高检查的成功率和结果的准确性。

肺功能检查结果是判断患者的气流受限的客观指标,也是最为直观的方法,为呼吸道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数据。肺功能检查结果的质量取决于仪器、工作人员、患者三方面的因素,因此患者的努力配合及工作人员良好的宣教、沟通、示范是检查成功的关键。

呼吸科的护理诊断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气管插管;胃癌术后;肺部感染;因素;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43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153-02

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在感染病例监测中发现肿瘤科肺部感染率有所上升,且大部分属胃癌术后感染,故对本院肿瘤科2010年3月――2011年3月共实施胃癌手术148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发现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0例。笔者重点对20例感染病例资料进行了分析、对比,从而找到了引发感染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0年3月――2011年3月本院肿瘤科收住胃癌手术适应症患者164例,实施手术148例,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61例,年龄55-82岁,平均72岁。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依据国家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1.2 调查方法 根据本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上报的院内感染资料调取和查阅病例,进行分析,设计表格,内容包括麻醉方式、术前准备、有无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有无吸烟史等。

1.3 统计方法 率的比较采样卡方检验,P

2 结 果

2.1 肺部感染率 148例胃癌手术中发生肺部感染20例,感染率为13.51%。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后肺部感染高达18例,感染发生率15%。

2.2 危险因素 胃癌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与麻醉方式有密切关系,术前准备、插管时间、吸烟、有无基础病等因素相关,见表1。

3 对 策

3.1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指导工作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吸烟者嘱其戒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长期吸烟者由于烟粒及有害气体的刺激,可使支气管粘膜的纤毛受损、变短,影响纤毛的清除功能。指导患者术前两周戒烟。指导患者有效呼吸和咳嗽及正确的咳痰方法。

3.2 积极治疗慢性呼吸道疾病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不全的病人术前持续低流量吸氧,改善组织供养,增强手术的耐受性;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者等彻底治愈后再行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确保各引流管道通畅,防止堵塞、折叠;防止膈下积液和感染,以免影响呼吸运动引起肺部感染。

3.3 注重手卫生 将手卫生贯穿在医疗护理的各个环节,为减少医院内病原体在医疗设施上的交叉传播,正确进行手部卫生工作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医院医疗护理工作中,正确的手部卫生工作对于减少感染和耐药性病原体的交叉感染的作用均已得到了共识。并且,据文献记载不正确的手部卫生工作方法是引起许多感染爆发的重要因素。所以医务人员应注重手卫生,自觉把手卫生贯穿在对病人的各项医疗护理操作中。同时,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手卫生教育。

3.4 加强消毒灭菌工作 认真执行消毒技术管理规范。应用麻醉机进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是目前医院手术麻醉中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也是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胃癌手术患者由于长期进食不足营养缺乏,多数抵抗力低,侵入性操作容易引起损伤,极易造成和加重细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的可能[1]。调查发现插管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所以,全麻病人插管应严格执行消毒技术管理规范,对麻醉喉镜、呼吸机管道等进行认真的消毒处理,保证一用一消毒,熟练操作技术,注意插管技巧,减轻插管对呼吸道的损伤;注意麻醉深度缩短插管时间。在日常护理操作中亦应做好无菌技术操作。

3.5 加强口腔护理,及早拔出胃管,术前术后进行口咽部消毒 口咽部定植菌吸入是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途径[2]。为防止患者声门下分泌物积聚,口咽部形成细菌贮存库,我们采用手术前后3天用3%双氧水+0.02%呋喃西林液进行口腔擦拭护理,每8小时1次,可有效降低口咽部细菌寄居数,从而预防气管插管肺炎的发生[3]胃癌术后往往留置胃管进行胃肠减压,患者的吞咽反射手影响,同时刺激咽部易引起恶心、呕吐及咳嗽,从而使胃腔内细菌的逆向定植引起口咽致病菌定植,从而形成由胃腔―口咽部―呼吸道的定植次序并导致肺部感染,所有应及早拔除胃管,手术前后应加强口腔卫生,做好口腔护理。研究显示术后口腔护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肺炎发生率降低60%。

参考文献

[1] 黄秀霞,罗秀,詹若燕等.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1):1578-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