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装设计的培训

服装设计的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装设计的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服装设计的培训

服装设计的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移动学习 WAP服装销售

一、引言

改革开放的三十几年里,中国服装业在短暂的时间内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服装业更是机遇和挑战共存。面对国外大量做工精致、设计独到的服装产品,我国服装业面临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营销意识逐渐增强。但企业往往偏重于促销方面的事情,而忽略了踏踏实实的销售管理工作。然而,一家服装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壮大,不仅要依靠做工精致、设计独到的产品,而且要拥有一支素质高、精力充沛和创造力旺盛的专业销售队伍,还要这支队伍保持高昂的士气、强烈的敬业意识以及协调高效的团队精神。做到以上这些并不容易,这需要企业不仅要懂得如何去选人、如何去用人以及如何去留人,更需要企业懂得如何去育人。人才是公司之本。

在今天的中国服装销售行业里,服装销售人员的平均年龄普遍偏向于年轻,她(他)们的知识水平普遍偏低,基本上没接受过高等教育。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基本或者是根本不懂得什么销售技巧,在她(他)们看来只要顾客自己喜欢就会花钱买商品,她(他)们不知道自己销售技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的销售情况。而有些销售人员即使想学一些销售技巧都不知道从何学起,这就需要企业给这些销售人员创设一个好的学习销售技巧的平台。

近来,增长最快的网络共同体就是那些经由无线网络用PDA或者手机来随便翻阅网址、检索网上信息的移动访问者。同样的,最近教育技术的发展正在倾向于被调动起来,变成可移动和个性化的。这种趋势正在引导学习模式从传统的教室学习变成电子学习(E-learning)、移动学习(M-learning)或者全方位学习(U-learning)。在这些新颖的学习方式中,移动学习是高效和灵活的;那是因为,移动学习能够克服事件和空间上的限制,可以使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最近,一些移动学习的方案正在被成功的提到课外教室的学习活动之中,比如TensEiTS(一种基于PDA的移动智能家教系统,该系统能知晓学习者的所在位置)。研究者做的所有这些努力都在为学习者提供更快、更有效、更便捷、更不受拘束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能够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娱乐。

二、WAP技术

1、简介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汇集了当今正在飞速发展的两种网络技术,即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和Internet技术。1997年6月,由Ericsson、Motorola、Nokia以及Unwired Planet联合建立了 一个非盈利组织——WAP论坛,着力于建立一个广泛的工业标准,为无线设备提供Internet访问能力。

WAP规范定义用于实现无线Internet接入的协议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现存的Internet协议标准,如:HTML、TCP/IP、XML、SSL,等。WAP的目标是:一方面和现有Internet协议标准的兼容性,另一方面也为减轻开发者的负担。

WAP协议体系由以下几层构成:

(1)Wireless Application Environment(WAE),该层含有微型浏览器、WML、WMLSCRIPT的解释器等功能;

(2)Wireless Session Layer(WSL);

(3)Wireles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WTLS),该层为无线电子商务及无线加密传输数据时提供安全方面的基本功能;

服装设计的培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服装设计;人才;专业培养;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背景与意义

我国居民的收入在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增长,对于服装的要求逐渐提升。因此如何培养出较高素质以及创新性的设计思维是当代每一位从事服装设计工作教育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服装设计不仅仅需要对设计人才的智能培养更需要对他们的技能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可以符合当代服装设计的要求以及人们对于潮流服装的追求。我国服装行业对服装设计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提升是必然趋势。所以,服装设计教育者需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思路进行积极的摸索和探寻,根据时展的要求对应用型服装设计工作者按照厚基础、宽知识、素质高、能力强进行培养,进而建立起适合时代要求的服装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二、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应用型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欠缺实践的动手能力,而且不具备市场机动性的意识。由于以上两点导致了应用型服装设计学生对服装产业的一系列程序不具备足够的理解与统筹的能力。现代服装行业市场具有突变性导致对服装设计者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但实际情况却是很多服装学校在对学生的课程安排上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是安排的课程与本专业无关和时代不符;二是没有充分的了解认识到本专业的行业发展情况。深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生的数量过于庞大,导致很难对正常的课程时序进行实现,这样就会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遏制。此外,我国目前服装设计培训教育还存在一个问题——对艺术的过分强调,导致对工程技术属性的忽视,这一点对于服装设计行业乃至整个服装行业都是致命的。

三、服装设计人才模式培养的分析

1、教育观念需要明确,人才培养模式需要

优化服装设计教育的生命所在就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拓展学生的潜力。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化、综合化的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经过这一点可以使学生更好的符合岗位的要求。这样可以使服装设计人才具备实践技能和比较宽泛的专业知识。通过以下两点可以对服装设计学生进行专业性培养:教学方法和教学教学内容。服装设计专业的教育者需要对教学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及时的更新,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发展的意识和教育思想。为了使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拥有基本的从业技能需要明确服装设计教学目的,仔细研究本专业的特点从实际出发设计出符合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所以,根据服装设计专业的相关特点,对学生的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尤其是对理论教学的安排。服装设计教育工作者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毕业之后具备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因此需要对教育的观念进行明确并且优化教学的相关内容。

2、培养服装设计人才创新能力的途径

进取是创新的本质,所谓的创新能力就是在一定知识积累的前提下释放思维的能力,它可以通过训练、启发产生。创新人才就是指拥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也就是需要具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能力和创新的思维。对服装设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培训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过程,它不仅使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还是培养创造力的过程。在服装教学的工作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训练还需要对他们的创造性能力进行培养。由于现代服装设计就是对创造能力较强的人才需求。在服装设计教育过程中,应将创新意识深入贯彻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在具体的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对学生课后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在总结借鉴大师作品的基础上去有目的的设计服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主动的进行了学习,而且还提升了他们对当代服装设计认识,有助于他们对以后工作的适应。

3、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与实践学习能力

通过搭建实践教学平台来加强课程之间的联系,由于实践教学是服装设计教育的重要一部分。通过对多年的实践教育探索中发现通过对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学时分配进行适当性的调整可以加强实践与教学之间的联系。例如:根据教学的任务可以用具体的设计项目来对服装设计课进行安排,通过对市场调研对趋势的分析以及对服装的材料、款式、色彩进行研究,将整体的服装设计过程与具体操作进行结合,使学生充分的掌握服装设计的整个流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吸收。

四、结语

现在是市场决定一切的时代,我们必须清楚知道对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重点对设计者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进行培养。在对服装专业学生的知识教学需要重视教学知识的系统化与综合化,这样才会使得服装专业学生在毕业之后拥有服装行业的基本技能,符合岗位的要求。通过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简要的探讨希望可以引起服装设计教育工作者的注意,加强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增加学生面向岗位的能力,使他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岗位的要求,为服装设计产业做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仄.服装设计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2]刘磊.国内的服装教育大观[J].中国服装,2006(5).

服装设计的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设计技能比赛;创新能力 ;指导选拔;管理制度

一、前言

目前很多高校都还存在一种教学现象,就是对理论知识的教育特别重视,却忽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个性发展的培养;这种只偏重理论、而轻视实践以及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培养出当今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的。当今的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类院校,怎么样在教学中改革偏重理论、轻视实践及个性发展的这一教学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以及在实践中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我们改革当今教育模式中值得深思的课题。而“中华杯”服装设计大赛简称“设计技能比赛”就是一条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及推广的经验。设计技能比赛,它颠覆了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参赛者自行把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应用在参赛过程中的实践技能操作中,既检验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个人的独立工作能力,通过设计比赛,在实践中就会发现需要改进的问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将会大大增强,学习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因此,如何让广大学生都自觉地、积极地参与设计技能比赛活动,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院校应如何为学生搭建一个供他们充分发挥个人才能的平台,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本文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服装系设计班学生设计技能比赛为例,阐述了通过设计大赛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等方面起到的作用。

二、 设计技能大赛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设计技能大赛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设计、合作精神的有效形式。大赛中,由参赛者或参赛团队、按照承办方给予的设计大主题、以自选小主题的方式构思制作成一组或一季节5-8套不等的成型系列服装设计产品,设计比赛所涉及的课程内容是一个课程群,而不是单独的一门课程,在整个设计环节中,学生需要懂得合理应用理论知识,在设计过程中分析遇到的问题,构建设计思路和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设计实践过程就是从掌握理论知识到掌握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大大提高和增强了学生的独立学习、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同时很自然地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设计大赛的参赛方式一般分为两种形式进行,一种是以个人名义参赛,一种是以小组或团体的名义参赛。个人参赛,考验参赛者的综合能力;小组参赛,更能体现参赛者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增强创新能力。

三、以“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为例的创新型人才的实践

(一)大赛介绍

“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是经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首批认定的国际性、国家级赛事, 本赛事自1995年始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组委会承办,每年举行一次;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18届,选拔与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如吴海燕、武学凯……等众多中国著名服装设计师都曾以各种方式参与过“中华杯”,本赛事被服装界及时尚媒体广泛赞誉为“服装设计师的摇篮”;其设计宗旨是为提升服装师设计水平,展现设计师的最新设计理念,搭建服装设计师与企业之桥梁。在业界独树一帜,成为最具活力、最有影响、最受欢迎的服装设计大赛之一。本赛事参赛内容包括“中华杯”国际女装设计大赛,其中女装设计内容包括时装类、礼服类、华服类设计等;而男装设计大赛内容包括休闲类、运动类、正装类设计等;国际童装品牌设计大赛;国际内衣/沙滩装设计大赛;该参赛作品的要求是以5-8套不等的系列设计产品,系列作品要有系列整体感,且要求每个系列的服装不能出现男女混搭,如做女装系列内容里不能出现男装。参加该设计创作比赛要涉及服装设计专业的多门课程,如:设计基础、材料应用、服饰色彩、服装工艺、款式设计、图案设计等知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必然会将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融合在一起,这正是我们改革教学模式所要追求的教学效果。

(二)以“中华杯”国际服装设计大赛为例的学生指导实践

1.选拔能力强的学生参赛。参赛前,选拔出能力强的学生作为参加设计创作大赛的参赛人选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选拔开始既要考虑学生平时的综合能力表现,又要不拘一格选人才,照顾到其他方面表现一般但专业知识却表现突出的学生。

2.对设计基础、材料知识、款式设计、服饰色彩、工艺制作、服饰图案设计等课程进行综合的成绩考量;把在这几门主要课程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挑选出来作为参加设计创作大赛的参赛人选,使参赛人选具有代表性。

3.可以借助学生会服装设计协会平台进行推荐,服装系学生会设计协会定期的举行一些相关设计的培训,让参赛者更全面地了解设计创作大赛的有关知识,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掌握参赛的有关知识。

4.推荐挑选。专业老师在挑选时除了参考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意亦是重要的参考因素,在挑选推荐参赛人选时,对流行时尚元素、色彩感悟能力特别强的学生,专业老师要特别推荐。

四、指导和培训

在经过了一系列的竞争,推荐挑选以及系部教研室组织的有关知识技能竞赛活动后,学生的竞争意识、学习热情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这是一种质的飞跃。这时,指导老师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1.前期的指导和培训。在进行前期培训前,指导老师必须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和内容,既要做到科学合理,又要体现设计创作的特点,把握创作的方向,提供施展个人的才华空间,避免走进创作的误区,少走弯路。设计比赛指导培训可在款式设计工作室进行,可以独立或2-3人一组合作完成,学生个人和团队根据参赛项目的要求,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设计前期的信息收集、市场分析、构思设计方向、选主题、分组做品牌风格企划;学生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流行趋势及市场信息,整理资料;进行服装设计初稿构思,构思服装面料、辅料和服饰配件等。

2.中期的指导和培训。中期的指导和培训已经到了初步设计、扩充设计阶段,由指导教师辅导学生绘制服装设计初稿,包括着装效果图及正背面款式结构图;样衣制作,设计方案实施与修改,进行第二次审稿工作,指导教师辅导学生绘制并规划设计正稿,包括着装效果图及正背面款式结构图。通过设计指导教师在规划稿签后确定系列款式。设计系定后,未经设计指导教师同意,不得随意更改。

3.后期的指导和培训。后期的指导和培训是正式设计阶段、展示评估阶段,实物作品制作、成衣产品系列设计的制作;这一部分主要由工艺指导教师辅导学生进行车缝以及制作成型。同时,进行服装作品样衣试身修改。展示与评估阶段主要是进行服装设计作品展示及整体效果评分(即服装设计初赛),由部分行业及老师组成初赛评委团队(7至9人组成)综合评比,量化打分,并选出优秀服装系列作品进行参赛。

在以上三个阶段的指导和培训中,指导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方案,对以个人名义参赛和以小组名义参赛的学生区分培训的侧重点,对以个人名义参赛的学生,重点是发掘他们的创作潜能;对以小组名义参赛的学生,则重点在于引导他们正确理解团队合作的精神,既分工,又合作,在创作中相互帮助,共同面对困难,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五、大赛指导成效

设计大赛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设计师与企业的桥梁”,我院已有多届学生参加设计创作大赛,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检验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融会贯通的实际水平,在创作中还可以不断学习别人的长处,取长补短、增强团队协作意识,真正体会了团结协作的意义和由此带来的成就感,他们的参赛作品不但获得了很好成绩及综合素质的锻炼,还为其他同学和师弟师妹们树立了典范。

通过设计大赛的过程,学生不但锻炼了自身的创新能力,而且还具备了自身的就业方向,服装企业在招聘毕业生时重点关注的能力也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尤其关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践教学环节的锻炼。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很大一部分参加过大赛获奖的学生都很受行业企业的青睐,这些学生不但能就业,而且进了公司后都从事设计师、跟单员、工艺师、服装生产管理等工作,酬金也都比较高,近年来我院服装系大部分获奖学生的就业后工作能力都得到了就业单位的认可,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甚至有部分都自己创业开公司。

六、基于学生设计比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

1.重视师资培养,促进实践教学。要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就必须要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及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否则一切都是空谈,时代在快速发展,教师队伍也要顺应时代潮流,跟上时代步伐,不断的更新知识、充实自己,不断地掌握新的技能,才能适应潮流发展,学院要加大培训教师队伍力度,更要加快建设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速度,保证高素质高技能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稳定是学院工作的重点,也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关键,培养具有生产一线实践经验能力和有技能资格的教师。在此过程中,教师队伍的实践,教学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2.设计创作大赛内容与实验课程互相衔接。在培训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素质的同时,必须对现行的教育方式进行改革,除基础设计课程外,还可以加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专题设计课程,以便强化基础设计与实验课程、设计创作的相互衔接。这一环节在时间的安排上可根据班级的授课进度灵活掌握。建议最好是大二期间,因为学生经过了一年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已掌握了基本的设计理论知识,这时的学生缺少的是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以及专题实践课程的实操。这时提供综合性、有针对性的基础实践课程,将会大大锻炼学生专业能力,并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为他们下一步参加各类设计创作大赛即即将到来的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3.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创造条件。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然后布置大堆的作业让学生回去自行完成,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展的潮流,在当今的高职教育领域是行不通的,学校必须要加强与企业的实际合作,只有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把企业作为实训大本营,并依托企业的优势,制定出一套科学、系统的教学计划,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真正地感受到理论知识与动手操作之间的“虚”与“实”。真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零距离上岗创造条件。

4.把企业作为学校的大课堂。把企业作为学校的大课堂,是当今高职教育值得大力提倡方向,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符合企业直观、实用、快捷、有效的要求,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可以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在学做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完善、消化课堂上的知识,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为日后进入企业打好坚实的基础,企业在合作过程共同利用自身的优势互补劣势,最终达到三方共赢的效果。

5.建立科学的比赛管理制度。服装设计创作大赛是一项体现教育成果的舞台,它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也是教师检验教学成果的平台。通过多年的创作比赛证明,这项赛事可以发掘大批的创新人才。如何让这项赛事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及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就需要我们建立科学的赛事管理制度;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一套完善的、科学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赛事,使赛事不会走偏路,在制度的规范下组织、培训、比赛、评奖等各方面都有规则可依,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当更多的老师和学生都参与这项活动的时候,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局面;笔者认为,激励机制是必不可少,例如:学生在参赛中获奖,学校可适当在奖学金、学分各项奖励中加分,对于特别优秀的学生可以慢慢的进入教师的工作室实习,锻炼自己;学生可以由学校、由老师联系直接进企业工作等等;又如:教师指导学生获奖后可根据学生获奖的级别给予其进行奖励、或作为年终考核加分、评优晋级等条件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七、结束语

以服装设计大赛为载体,围绕着培养创新人才这一教学核心主题,开展教学新模式的探索。在如何组织学生培训,如何组织设计大赛,如何在设计大赛中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如何在大赛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这些是值得我们在教学中去总结和探索的。在服装设计创作大赛健康运行发展的道路上;在激励机制的促进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会主动参加到这项赛事中来,并且会表现出极大的参赛热情,从而促进赛事不断地扩大规模,提升赛事的水平,这种模式符合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企业需求的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瑞军等.基于学科竞赛平台构建的创新人才培养[J].2010(3).

2.赵书朵.浅析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201112(6).

3.叶红玉.浅析学生技能比赛对创新人才的促进作用[J].2012(12).

4.庄冠英.基于学科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2010(8).

服装设计的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服装工艺 服装设计 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日趋完善,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企业岗位为目标,从而在相关的教学与培训中以培养适应于市场发展需要的技能型、实用型、综合型人才为目标,这也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高校必须结合当前形势,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上不断创新,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最终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所以,对学生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项长期、系统的任务。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并综合各种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服装设计教学现状

调查显示,由于受到各种传统因素的影响,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有些学生片面地认为服装设计只要构思独特,效果图画得潇洒,时装画得技法掌握熟练,所画出来的作品就是优秀的,这种想法使得学生对服装的工艺技术了解不深,只能画图却不会工艺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毕业后许多学生到企业总想着搞理想化设计,虽然设计图画得很好,但是由于忽略了客观现象所设计的款式采用率并不高。此外,当前我国的服装设计教育过于注重艺术性,轻视工艺技术性,这不利于我国的服装业发展,所以,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吸取国外先进教学经验,让学生更多地掌握全面的结构设计、款式设计和服装工艺设计。只有这样,随着中外合资、独资及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企业用人才能尽可能选择技术较全面的能手,而且是上岗后能很快在一线独当一面的应用型人才。

由此可见,服装设计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授予学生较先进、科学的结构设计理念的同时,还需要给学生多练、多实践的机会,使其真正了解服装设计的本质,确保在服装的款式设计出来后,就将它们融入工艺设计中。

2.服装工艺与服装设计结合的教学内容

(1)服装结构设计

服装设计教师应在学生上交的作品中挑选出2―3款有代表性的服装,通过与成衣课程的结合,运用服装的原型比例对制图方式进行裁剪,从而由浅入深地进行服装设计的学习。采用结构制图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对服装的结构制图进行训练,从而使学生对各种服装形成制版打板的技能。通过服装结构设计在款式变化应用,与作缝加放、放缝与样板的要求相对应,衣片纸样各部位线条的调整等实际纸样的有效训练,加大学生在作业,以及服装结构灵活变化应用量比,实行1:1建材,采取看图打板、自行设计打板和结合样衣打板的模拟训练,从而使学生切实掌握服装技术技能。

(2)服装设计

服装设计注重对学生实用服饰的市场调查和研究,通过服装的设计定位,服装设计的图画表现、色彩的搭配等方面的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商品意识和经营观念,从而正确认识服装设计及相应设计工艺之间的关系。通过从将绘制好的衣服款式图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裙装、衬衫、女式春秋装,虚拟平拍或是企业进行服装设计的具体实践训练,为服装结构设计做好充分准备,促进学生有效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3)服装材料工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让学生根据设计题目选用面料,进行面料、辅料及其他服装材料方面的知识学习,讲授有关各类服装面辅料的服用性能、织物结构、特点、风格特色及成型状态等。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将面料知识的学习与使用工艺效果联系起来。确保缝制工艺过程中的每个部位制作都让学生按要求独立操作。例如,缝制一套礼服,先依照1∶1纸样进行排料留出放缝量并剪裁,然后按照所给的工艺流程完成裙子的缝制,此时确保缝制线条顺畅平整,拉链处平整且线路均匀等,达到专业基础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各种优良的教学方法,从学生最好理解、最能直接感受的思维方式由浅入深教学,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翁志珍.服装工艺与服装设计多视角结合的教学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2]黄坚.跃动在实用和创意之间――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林姿含访谈录[J].职业,2004,(10).

服装设计的培训范文第5篇

一、普通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现状

1.传统教学管理思想不符合现代服装设计教学的需要。目前,很多普通高等院校都设立了服装设计专业,但在对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管理上,却缺少必要的适应性。很多院校在开设服装设计专业后,没有深入了解该专业的教学特色,仍然按照普通的理工科或者文科专业的教学管理方式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管理,对服装设计教学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实际上,服装设计专业实战性强,但管理思路没有根据现代服装设计的教学特色予以特色化的管理和指导,反而加入了一些限制,导致服装设计教学大多数仅局限在课堂教学,无法按照本身的需要实施必备的实战训练等,学生毕业后很难直接满足市场需求。

2.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服装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和锻炼,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掌握服装设计的方法和技术。但受传统教学思想影响,以及缺少实践机会、教师实践经验缺乏等客观原因,很多普通服装院校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首先,许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大纲的设置存在一定的误区。如部分学校的服装制版课程,在大学一年级到三年级均有安排,总计一百多课时,但采用的教学方式大多数都是将制版理论直接从课本上照搬打到纸上。制版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学生一定要在具体的服装制作过程中具体操作、并与服装制作工艺课程结合学习才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而教学大纲却没有考虑这一点,没有将制版课程和服装制作工艺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统筹安排。这样学生在完成制版课程的学习后,未能掌握制版的理论,不了解所设计的服装版样用布料做出来是什么效果,不知道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方面可能会存在什么问题。其次,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导致教学过程中实践指导的缺失。大多数学校在教师的引进上主要看学历和毕业院校,如普遍要求是硕士学位和国家重点院校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忽略了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考察。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必然会导致教学过程中在实践指导方面的不足,削弱实践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应有的比重和地位。再次,在校学生缺少直接参与服装设计实践的机会。部分普通院校尤其是地处内地的院校,由于周边环境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学生较难通过兼职、课余锻炼等方式在生产企业进行服装设计实战,导致学生无法获得真实的、与生产相结合的服装设计实践经验。

3.教学内容与流行元素脱节。服装设计除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外,还是一门与当前流行元素密切相关的专业,当前的服装流行元素很大程度上会左右教学内容。因此,服装设计的教学内容应根据服装的流行趋势有所变化和调整。大多数教师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都逐步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面游刃有余,但随着教学时间的增长,经常会疏于及时掌握最新的服装设计的潮流动态,在某些与流行元素结合较为紧密的课程的教学上显得力不从心。如服装材料课程,许多教师感到较难讲解,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市场上不断出现新型服装材料,但教师由于信息途径、关注力度等原因无法及时掌握,从而很难给学生讲授,甚至可能会面临无法解答学生疑问的尴尬处境。同时,对服装流行元素了解不足,也会导致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造成教学内容与当前服装流行元素的脱节。另外,学校与生产企业缺乏互动也是导致教学内容有脱节的原因之一。由于学校对生产企业的需求了解不足,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与真实的生产需要不一致,经常出现毕业生在公司就业时又要经过企业的再次培训才能上岗,造成学校教学资源和社会企业培训资源的双重浪费。

4.缺少实践教学有效评估和反馈提升手段。目前,虽然有学生问卷评估、匿名调查等方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师进行评价,对教师改进教学方式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这种调查和评估形式比较原始和单一,没有形成系统性、完成性的评估和反馈手段,如评估问卷经常都是课堂气氛、课堂纪律等笼统性的调查,没有针对服装设计专业的特点设置问题,对于教学过程中实践课程的覆盖程度、学生掌握程度等鲜有涉及,从而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升。此外,学校缺少有效的学生就业评估与社会意见反馈体系。许多高校在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统计上仅关注就业指标,缺少学生是否从事服装相关工作的统计,以及选择其他工作的原因分析。学生在校学习的知识是否有用,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就业学生,学校对就业学生通常缺少长期跟踪和联系,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

二、服装设计当前市场需求分析

公司求才观:不唯学历重能力,不唯资历重业绩。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技能方面市场不仅需要设计师掌握较为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以及对当前社会流行的服装潮流和趋势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甚至具有一定的市场流行元素预测能力。其次,市场更需要的是服装设计师了解企业的方方面面,包括对市场的调查、产品定位,设计过程中对面料、款式独特的把握,以及产品用何种形式宣传、营销等。因此,服装人才的培养与当前市场需求是紧密相连的,不能关起门来教授和学习服装设计,应以鼓励开放和动手实践的方式鼓励教师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不断从当前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中提取最新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对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全方位培养。这样学生在参与工作后,可以充分利用学校所教授的学习内容,迅速投入到所从事的服装设计工作中去。

三、服装设计实践教学方式改进探讨

1.根据服装设计教学的特色适当进行管理方式调整。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与其他传统学科和专业的教学存在共性,但其专业的特点也决定了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实践性、潮流结合紧密等方面。从这点来看,服装设计专业类似于一门生产技能课。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教学管理方面应进行适当改进,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勇于创新,在实践中带领学生学习和掌握服装设计的相关技能。对学生的管理也需要有所调整,除要求学生完成传统的理论学习外,还需要为学生创造实战条件,在可管可控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锻炼。

2.增强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实践是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并不亚于理论教学。但在当前的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由于主客观因素影响,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因此,增强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动手能力已经势在必行。

第一,在课堂教学实施环节,可以根据服装专业的特殊性进行必要的课堂改革,针对课程的需要,利用较为集中的专业课时间,由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市场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如服装材料课程除了部分理论知识在课堂内学习外,其余内容可以由教师带学生直接在面料市场内讲解,针对不同品种的面料进行现场分析。这样的教学模式既生动又直观,既避免了理论授课过于抽象化的弊端,又让学生实时掌握了面料市场最新的流行动态及信息。

第二,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很多教师都是从服装院校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缺少实践经验,因此可以定期委派现任教师深入服装公司进行实践设计锻炼,让教师亲自参与服装设计生产和销售的流程,丰富实践经验,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具体标准,这样后续在对学生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传授。也可以从服装设计公司中聘请长期从事服装相关工作并具有丰富经验的服装设计师、制版师、工艺师为学生授课,传授具体的实践经验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操作,丰富学生的课程知识和实战经验。

第三,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除校内的课堂教学实践外,学校还可以通过与生产企业建立合作培养关系,引导学生参与到服装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去,体验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从而促使学生将自身的学习与企业的项目相结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完成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掌握流行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获得真实的生产经验。学校还可以与企业联合举办设计比赛,一方面给学生提供展示设计能力和锻炼的机会,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借此机会征集到好的设计作品投入生产并形成效益。另外,学校可以通过设计比赛让社会和市场来检验学生的设计作品并给予指导。如邀请企业管理者、设计师、制版师和工艺师等来做比赛评委,从服装板型、制作工艺、款式设计、整体搭配、形象设计等方面全方位对学生作品进行综合评判和提出改进建议等,使学生明确下一步学习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开展实体服装设计创业活动,如指导学生通过开淘宝服装网店的方式直面社会与市场,让社会和市场对学生的服装设计综合才能进行全面检验,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总结,真正满足市场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

另外,学校应鼓励教师和学生广泛参与全国及全球的各类服装设计大赛,提升教师和学生整体的设计素质。可以将比赛作为教师和学生与外界交流的互动平台,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创意思维在紧张的比赛氛围中不断升华,无论最终能否获奖,都可以使每个参赛者获得许多课堂上所接触不到的经验与知识,为教师和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更为深厚的基础。

3.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及时性。由于服装具有流行趋势变化快速的特点,服装设计教学的内容必须与当前服装流行趋势紧密关联,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教师在保证自身理论教学基础素养的基础上,应注意对新的服装流行元素、制作工艺、服装材料和服装机械等密切跟踪,并根据流行信息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及时性。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当前发达的计算机网络,了解各种最新的服装设计相关流行信息,掌握服装设计的潮流动态;另一方面,在保证教学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通过鼓励教师创业或者深入服装公司参与设计工作的方式,让教师有机会接触到当前主流的服装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促进教师对所掌握的服装设计知识不断更新,更贴近当前市场的需要。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定期安排教师外出短期考察或进修、参与各类服饰博览会和会展的方式,让教师拓展眼界,及时掌握服装设计的流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