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经济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农业经济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1仓储、运输环节冷冻、保鲜技术差,且物流成本较高

我国农产品物流中25%的根类和块类农产品,50%的水果和蔬菜以及全部的肉、鱼、蛋、奶等新鲜易腐烂食品应采取冷冻、保鲜措施。我国幅员辽阔,农产品市场范围较大,因此农副产品的流通量也很庞大,在现实的物流环节,多数农产品都是通过常温和自然物流运输。由于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有超出80%的生鲜食品在仓储环节都是保持常温状态。具体原因为:(1)缺乏专用的运输车辆及工具,冷冻、保鲜、冷藏设备和技术较差。(2)缺乏专用仓库,尤其是冷藏库、保鲜库、立体仓库的建设十分有限。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2%-15%的粮食在产后流通环节损失,25%-32%的水果蔬菜在采摘、配送、仓储等物流环节损失。在西方发达国家,通常水果蔬菜的物流损失率低于5%,而美国仅为1%-2%。我国2011年的粮食成本中仅物流成本就占了40%,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更是高达60%以上,这与世界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成本低于总成本10%的水平相比相差悬殊。统计资料显示,美国物品价格中大约有10%-32%的比重为物流成本,英国物品价格中物流成本的比重大约为8%一25%,而我国货物价格中物流成本的比重却高达20%-60%。由此可看出,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较高已成为了影响农产品物流及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我国农产品在物流环节未得到有效增值

通过分析农产品产业化结构可看出,我国在农产品的生产种植环节投入比重较大,而对农产品的产后加工、流通环节未加以足够重视,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如果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为一体的综合产业,将使农产品在物流环节的附加值大大提高,从而扩大农业经济的利润空间。例如国内出口日本的水果蔬菜,经物流公司重新加工、包装后,拆分为小包装运往超市销售,其价格高出数倍,使得出口企业的利润额大大增长。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产品经过物流环节将获得3-4倍的增值,而我国农产品的物流增值能力仅为1:1或者稍高一些。在国外,水果经过采摘、加工、仓储、运输将增值3.8倍,而我国水果的增值比例仅为1:1.8。我国的蔬菜产后仅有l%实现了商品化,在物流仓储中仅有不到20%经过了保鲜储藏,而经过加工包装的蔬菜却不足10%。由此可见,我国的农产品在销售环节大都还处于原始状态,未能在物流环节得到合理加工、包装,农产品的物流增值能力极为薄弱。

3未能充分发挥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的作用

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是农产品迈向市场的桥梁,将农业经济链中各个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有利于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从全球角度分析,荷兰靠合作社为本国蔬菜提供了75%-95%的销售市场,在日本蔬菜也都是通过农业协会统一上市后进行集中拍卖销售的,在生产环节则采取了分散方式,有超出70%的产品是由批发市场直接过渡到零售环节。美国的蔬菜销售则由几家规模较大的企业经营,各公司在世界各地又都设立了子公司,拥有先进的蔬菜加工、保鲜技术,根据全球各地的环境特点实施不同的运作方式。中国的农业合作社基础较为薄弱,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真正起步于90年代,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规范性发展的时间尚短。我国拥有8亿的农业人口,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及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按目前的组织规模,无法有效发挥其在农业经济中的作用,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物流中介组织的力量及经营规模,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专业合作性以及农业经营效益。

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经验及借鉴

1美国农产品物流

就全球范围而言,美国的农业生产及经济贸易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其农产品物流规模庞大,且物流业务极为频繁。美国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具有高效、快捷、庞大、综合等特点。批发商规模式经营一直都是美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所遵循的理念。长期以来,美国政府在培育较大规模的现代化批发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在其西部最大的水果蔬菜批发市场(洛杉矶)结集了25家大型的批发商,拥有500多种水果蔬菜品种,在美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均占有市场;在其东部最大的水果蔬菜批发市场(马里兰)结集了21家大型的批发商,主要经营水果、蔬菜及水产品,市场主要分布在马里兰周围的五个州。从美国的农产品物流中,可以借鉴以下经验:

(1)政府积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为农产品物流创造和谐的运营环境。美国的经济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物流业的发展更是跃居全球首位,美国政府深刻意识到物流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多种调控手段积极发展物流,在努力推进农产品科研、技术推广、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出台了多项有利于农产品物流发展的政策、法规,并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资金投入,为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营基础与环境。据统计,美国政府每年用于道路、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高达300亿美元,这为美国的物流运输设施提供了有利的资金保障。

(2)美国拥有全球最完善的农产品物流运输设备及基础设施。在美国,公路及铁路建设相当完善,每个家庭都有公路相通。美国的现代化物流技术体系尤为发达,拥有现代化的信息服务系统,整个物流过程均采用了冷冻、保鲜技术及设备,使得农产品的耗损率控制在较低范围内。如,在美国蔬菜水果采摘后,经过预冷-供应点冷库-运输冷藏车-批发市场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柜(冰箱),全程冷冻保鲜,将物流环节的农产品耗损率控制在2%以下。

2日本农产品物流

在日本,国民经济的发展已经与物流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日本物流服务具有高效、规范、综合等特点。农产品物流更是环环紧扣,组织有序,衔接恰当,效率高超。日本同样借助于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农产品物流,不同的是,日本物流活动的法律约束力更强。日本政府为了规范物流市场,出台了《农业基本法》、《粮食管理法》、《批发市场法》、《反垄断竞争确保公平交易法》等法律法规,在促进农业经济产业化协调发展,规范市场经营环境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从日本的农产品物流中,可以借鉴以下经验:

(1)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之所以能够有序展开并取得快速发展,关键在于拥有规范化的农产品物流体系,而这些则要归功于日本完善的法律制度。在严格、完善的法律环境中,市场经营、管理得以规范化,从而为经济发展营造更为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日本政府在1921年颁布了《中央批发市场法》,正式将中央批发市场的设立、管理、经营提上法制轨道。1923年日本第一家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设立。1971年《中央批发市场法》更改为《批发市场法》,从此日本各地方批发市场也被推入法制轨道。此外,采取集中、统一的经营管理体制,避免了多头管理矛盾,由农业行政部门对农产品物流实行统一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

(2)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优势。日本属于岛国,人口密度大,国土面积少,为了降低农民个体入市交易的风险和成本,多借助于农业合作组织采取系统化服务,尽量减少分散性生产。日本农协组织充分发挥自身在加工、包装、配送以及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帮助农民将自产农副产品推向市场,大大降低了入市风险和成本,为农民赢得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依托农产品物流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农产品物流发展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依托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将有力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具体可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应进一步加大冷链农产品物流技术投入

农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鲜活性,特别是肉、蛋、奶、鱼等易腐烂产品,而仓储、运输环节的冷冻、保鲜技术是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关键。应加强冷藏车、冷库等运输、仓储基本设施设备的建设,从而保证鲜活农产品质量,控制农产品耗损。只有加大对冷链农产品的物流技术投入才能够促进农产品物流更好地发展。目前,由于农产品加工技术薄弱,限制了农产品的增值空间,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我国农产品种类繁多,产量庞大,运输难度高,产品易腐烂,同时又受到社会、自然等环境影响,具有季节性强、区域性明显、稳定性差等特点。因此,构建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应从运输、保鲜、包装、加工、存储、配送、零售、批发等多环节发展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技术。《中国物流年鉴2011》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拥有保温汽车共3万辆,日本大约拥有12万辆,而美国拥有20多万辆。我国铁路运行车辆共有33.8万辆,其中冷藏车仅有6970辆,占总车辆的2%,仅能满足25%的易腐货物运输,此运输量尚不足铁路货运总量的l%。按目前的需求量计算,我国每年要安排调运4000万t的易腐食品,然而采取冷藏运输的仅有l0%,在美国和日本则有80%~90%的易腐食品保证了冷藏运输。目前,我国绝大部分的易腐农产品的装运活动都是露天完成的,有八九成的水果蔬菜、肉、蛋、鱼等产品是用普通车运输,个别的采取了棉被保温,效果甚微,造成了大量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耗,并且构成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发展农业经济必须加大冷链农产品物流技术的投入。

2逐步完善物流各环节,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物流的增值能力

农产品物流链包含了产品加工、包装、装配、运输、储存、配送等多个环节,如果只是开展某一环节的产品增值,收效甚微,然而,如果从物流链整体出发,完善各环节,创造性挖掘农产品附加值,将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增值能力,有利于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借鉴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发展经验,不难发现,有超出70%的农产品产值是经过物流加工、包装、存储、运输等环节实现的。因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升农产品的增值能力。首先,在加工环节增加农产品产值。具体可采取产业化经营模式,对于主要的生产方可实行定向式投入、服务、收购,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与农民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同盟关系,结为利益共同体,实现双赢。例如可以开展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或者公农贸一体化经营,既能够保证产品供应,又能降低入市风险,加速资金回笼,实现产品增值。其次,在运输环节提升农产品物流增值能力。

大量数据显示,我国农产品物流耗损比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尤其是易腐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60%左右。因此,农产品物流运输过程中,应以货运安全、及时准确、保质保量、经济高效为原则,采取科学合理的转运模式,缩减运输环节,选择畅通的运输网络,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最后,在存储环节提升农产品物流增值能力。大多数农产品拥有一定的保鲜性要求,对于存储环节的物流技术要求很高。因此,在该环节应投入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存储设施和设备,并采用现代化的仓储管理模式,科学地对农产品进行分门别类的储存,合理利用存储空间,最大限度降低农产品损耗,提升其增值能力。

3充分发挥物流中介组织的重要作用

虽然我国耕地总面积较多,在庞大的农民人口基数下,仍然面临人多地少的困境,如果农民采取单一形式进入农产品市场,将会面临市场信息闭塞、交易困难、谈判技术差、监督执行成本高等劣势,进而加大农户的市场风险,增加其交易成本,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有效解决小农户入市问题,应充分发挥农业协会中介组织的作用,为小农户提供组织依托,增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第一,要鼓励并支持农民自发的建立协会组织。虽然我国农业经济及农村建设不断发展,但就整体经济而言,农民仍然处于市场经济的弱势地位,特别是在市场信息获取、谈判技巧、开拓市场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因此为农民提供组织依托刻不容缓。

国外农业经济发达的国家尤为重视发挥物流中介组织的作用,例如在日本有八九成农产品要参与到批发市场销售,其中六成以上是由农协组织批发。第二,发展供应链合作联盟,鼓励个体运输户与民营物流企业组成企业联盟,共同发展。双方都具有灵活的经营方式,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能够迅速做出反应,注重企业经营效率,市场生命力旺盛,发展前景良好。但是二者在利益驱使下,容易诱发机会行为,从而产生经营风险。因此,政府应尽快完善法律体系,规范二者的经营行为,指导其健康发展。第三,大力开展农产品“会展经济”。目前,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展经济”在农产品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应鼓励农产品生产基地、物流企业以及各配送站的农产品合作组织均加入会展经济中,相互沟通、交流、学习,拓宽市场信息面。此外还应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充分利用各地的信息资源,开展并完善农产品的网上会展,为农产品物流发展提供现代化的网络交易服务。

4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

农产品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引导、企业的高效运作以及中介组织的密切协调,三者在促进农产品物流稳定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农产品物流业经营与发展包含了生产、运输、销售等领域,需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为基础保障、专业的人才提供优质服务以及现代化物流管理理念作指引,更重要的是需要政府的科学规划和政策引导,来推动其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一是在规划方面,政府应加大农产品物流区域及中心园区的规划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培育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摆脱传统的农产品物流区域模式。

在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销售区域应规划建设专门的物流配送中心或者物流园,充分发挥区域性优势,使得大型农产品产地和销售市场发展成为集农产品、物资、信息、设备、技术、资金、人才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物流中心,发展专业型、联合型配送,争取尽快发展为涵盖全球范围的营销网络以及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农产品生产体系。二是政策方面,政府应对以往不合理的政策进行更改和废除,出台一些能够促进和扶持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可以督促金融机构对物流设备技术融资政策适度放宽以及土地规划部门对物流园区土地使用政策放宽等。粮食物流的政策推动作用尤为明显,例如粮食物流调控组织的设立,能够对粮食生产区域划分以及粮食销售、粮仓分布等起到规划和协调作用。总之,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服务职能将有利于农产品物流的发展。

结论

农业经济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1、观念上不够重视

首先,职业学校是高等学校录取剩下的学生分数低、学习不好,高等学校常常将职业学校的招生批次排在最后,使社会上普遍认为进入职业学校的都是成绩差、素质低的学生。同时,社会上技能型人才的工资及福利一般不如智力型人才,劳动用工制度仍将学历作为就业和选才的第一标准,社会认识上不将技术工人视为人才,以致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认可度不高,一些用人单位过度追求高学历,也加剧了社会重文凭轻技能的现象。其次,职业学校学风、秩序较差,进入职业学校学习者大多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但动手能力较强,活泼好动,又处于个人心理发展叛逆期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学校也只为了混文凭,管理起来不容易,学生旷课、打架、早恋问题相对普通学校较严重,想要认真学习的学生及其家长考虑到学校这样的情况多会选择学习环境更好的高中或大学。再有,地方政府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对提高农村劳动者职业素质、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作用。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一直处于普通教育的从属和补充位置,以至于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

2、经费投入不足

国家在办学经费问题及在投入机制方面还没有建立起长期的、有效的、稳定的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机制。现行“以学生学费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投入机制致使农村职业院校办学经费来源单一,缺口很大,办学经费困境引起了一系列问题。首先,在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中,政府拨款不足60%。然而,据有关教育成本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村职业教育的成本是普通教育的2.64倍,农村职业教育需要有更大的资金投入,而财政拨款的额度对职业学校一般参照普通高中标准,有的连普通高中拨款标准也达不到。其次,在现行农村职业学校中,学生负担的学费一般为2,000~3,000元/年,高于普通高中500~800元/年的学费。而这造成了大多数农村家庭的沉重负担,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负面作用。大多数职业学校为增加经费只能是扩大招生,造成了学校整体办学质量的下降。再次,农村大多数职业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达不到国家的要求标准,学校的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工资水平较低,教师队伍建设受到制约。待遇低、人才难吸引、编制不到位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农村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发展缓慢。

3、管理上缺乏活力

科学、有序、合理的内部管理是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而我国农村职业学校管理僵化,没有活力。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和普通教育一样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能适应现代事业教育遵循市场化、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模式。浓厚的政治色彩,严重的官本位思想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办学模式上盲目套用普通高校办学模式,或发展成营养不良的学科型学校,或发展成不符实际的技能型学校。总之,职业教育没有与市场很好地结合。

4、就业跟踪服务不到位

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的问题还表现在就业不理想,特别是就业跟踪服务完全缺失。学生从学校毕业,基本上都被学校直接安排进工厂、企业,学校的管理和服务就基本上是交人即交责任和义务,更不谈组织毕业生回农村就业、创业,基本上是回农村即又回到了上学之前的半失业状态。农村职业学校没有对毕业生进行跟踪管理和服务,这与农村职业教育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制度建设不完善有关。无论是政府、社会还是学校,需要对毕业生就业给予更多关心、指导、帮助和政策上的扶持、优惠,要让他们从职业学习到事业发展都有外力的支持和保障。这样才能给予进入农村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和家长一颗定心丸,农村职业教育才能真正良性发展。

二、农村职业教育对策

1、加强职业教育宣传管理

各地应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态势,把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统筹好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条件保障和政策措施等,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支持。同时,通过各种媒体宣传职教政策,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多方位的宣传,使人们重新认识职教的地位和作用。

2、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的农村职业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多渠道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要完善和规范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职业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实施职业教育免费制度改善办学条件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首要性、基础性的问题。政府应扩大面向农村学生,面向涉农专业学生生活费的资助和免学费的力度,吸引更多初中毕业生来学习涉农专业,将国家补贴真正落实到学生本人。另外,应确保农村职业教育办学经费逐年增长,在师资建设、实验实训设备配备及基地建设等方面予以保证。大力支持“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只有这样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从而保障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3、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积极推进公办职业院校运行机制创新、规范学校办学和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职教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真正形成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实体,形成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体制。继续支持产学结合等新的办学方式,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加快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积极吸引民营资本为发展职业教育服务,充分发挥民办职业教育贴近市场、专业体系与产业和职业岗位对接较好的特点,促进职业教育观念、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让更多的农村学生能接受到职业教育。另外,积极开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利用现代卫星、网络等设备推广农村职业教育。

4、加强就业指导

农业经济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血必净;中毒

临床上,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性的威胁。这种疾病具有发病急和进展快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1]。对患者采用抗胆碱能药物治疗,其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对于一些重症患者来说,会出现多脏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死亡。为此,对患者进行洗胃和采用长托宁以及血液灌流等治疗,但是难以有效地预防患者发生多脏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所以,我院对此次所收治的患者采用血必净治疗,取得明显效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的对象为7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时间: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排除患者存在严重性心肝肾等疾病史以及肿瘤等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为39例。治疗组:男性为17例,女性为22例;年龄在19~67岁,平均为(52.0±1.5)岁;中毒类型:敌敌畏中毒7例、乐果中毒6例、氧化乐果中毒 7例、甲拌磷中毒8例、辛硫磷中毒6例、甲胺磷中毒5例。中毒到就诊时间为0.2~4.3h,平均为(1.2±0.4)h。对照组:男性为18例,女性为21例;年龄在20~68岁,平均为(52.5±1.0)岁;中毒类型:敌敌畏中毒6例、乐果中毒6例、氧化乐果中毒 8例、甲拌磷中毒9例、辛硫磷中毒5例、甲胺磷中毒5例。中毒到就诊时间为0.2~4.4h,平均为(1.2±0.3)h。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以及中毒类型等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患者彻底洗胃,并常规使用长托宁以及胆碱酯酶等常规治疗,同时进行导泻和补液等对症治疗。并根据患者的中毒症状使用不同剂量的阿托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必净(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40033,10ml)治疗,加其加入到250ml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滴注。2次/d,连续治疗7d。

1.3观察指标 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血浆胆碱酯酶,并进行比较。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不存在多脏器官损伤情况,AChE活性也基本得到恢复[2]。无效:患者死亡。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有效率采用(%)表示。采用x2或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情况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血浆胆碱酯酶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出现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

2.2治疗效果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4.87%(37/39)与对照组79.49%(31/39)比较(P

3讨论

临床上,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发生中毒之后则很快会发生多脏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3]。然而这种症状则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治疗技术地不断改进,但是,对于合并多脏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患者仍然有较高的死亡率。有关学者对因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而引起的多脏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主要从胆碱能机制以及非胆碱能机制来进行研究[4]。前者是因为有机磷抑制患者AChE活性,进而导致大量的乙酰胆碱在患者体内蓄积,对患者的胆碱能神经造成持续性的作用,使得患者的胆碱能系统功能发生紊乱,导致患者出现缺氧和组织灌注不足以及微循环障碍等情况,最终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而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患者机体产生大量的炎性因子而导致患者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此次研究中,对患者在常规洗胃等方法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这种药物是一种复方制剂,其的主要成分为南红花和赤芍以及川芎、当归、丹参等[5]。患者在使用这种药物后,其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的LPS,并且能够降低患者炎症递质的释放,改善患者微循环等[6]。这种药物还具有化瘀解毒等效果。经过此次治疗后,患者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等出现明显变化,并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此外,治疗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总之,采用血必净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其能够抑制患者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死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焦丽娜,姚咏明,寿松涛.血必净注射液对脓毒症大鼠肝组织凝溶胶蛋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医学杂志,2011,01:14-16.

[2]汪友法.长托宁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02:154-155.

[3]夏莹,徐绍莲.间断反复洗胃联合持续低负压吸引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应用[J].临床护理杂志,2011,02:29-31.

[4]瞿海龙,麻晓静,张冰,等.影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1,11:1243-1245.

农业经济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背景;农业经济;管理措施;管理内涵;现状

农业是农村得以发展的根本,提高对农业经济的重视程度,有利于农业的合理发展。农业经济既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重视农村经济管理,对发展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就是在贯彻落实国家方针政策的同时,充分利用当地市场经济、劳动力资源等多种条件,对市场资源进行再分配,使农业经济发展逐步步入正轨,积极健康发展的管理活动。农业发展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发展与当地经济发展紧密相联,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持续性与科学性,农业经济管理成为了必不可少的调节手段之一。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要求农业经济向现代化、信息化与持续化发展。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

2.1农民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认识不足

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求农业经济向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将目光放长远,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央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为健全农业经济管理,中央相继出台了多部文件,然而,由于部分农民素质不高,对新农村背景下管理农业经济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很好的响应和配合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很多中央文件得不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执行力较差,部分农业经济发展仍处于家庭作坊模式,相互竞争激烈,不懂得合作共赢,无法团结在一起共同发展进步,无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贡献最大的一份力量,一定意义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2.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管理尚未形成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配套的管理体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不能最大化的发挥农业经济的优势,不能很好地将农业经济管理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不能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与发展方向,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我国新农村的更好建设。为此,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亟待完善与健全。

2.3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执行力较差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较低,对农业经济管理的意义认识不足,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与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这就必然导致了他们执行力较差。农业经济得不到有效管理,单纯依靠农民自己薄弱的力量难以形成较强的凝聚力,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发展,对建设新农村贡献的力量也是微乎其微。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3.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农业经济也逐渐转型,农业经济管理已经渗入到新农村农业经济活动中的各个环节,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始注重食品生产是否安全、是否健康。对此,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是不能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农业经济的发展更是商家良心的体现。转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模式,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

3.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

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的现代化也应用到农业经济管理之中。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即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农业经济实行科学管理,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农业经济的生产与管理中运用现代化技术,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化与可持续性发展。

3.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提高农民农业经济管理素质

农民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主体,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科学性。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农业经济也已不是闭门造车,需要与时代同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农民素质,有利于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可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基本问题,减少走弯路,减少资源的浪费,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4总结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仍存在许多问题,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现代化科技水平,都有利于弥补与完善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中的缺陷。

作者:张晶 单位: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石人镇政府农经站

参考文献

农业经济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一、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不足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要求尽快实现农业经济产业化,推动农业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必须将农业发展的目光放长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了健全和完善农业经济管理,政府出台了很多文件,然而由于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多数农民对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不够,因此不能积极配合政府提出的政策与方针,这种情况下很多政策都得不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加上地方政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不高,使得农业经济发展停留在家庭式作坊的层面上,不能实现共同发展进步,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不健全

虽然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远发展,但是始终缺乏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视,因此农业发展远远比不上工业发展,尚未建立起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符合的管理体制,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也不能与农业整体社会结构相适应,农业经济管理体制严重滞后,从整体上来看农业经济管理活动缺乏执行力。这对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来说极为不利。

(三)农业经济管理中专业管理人员缺乏

在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首先应建立起一支专业的、高水平的管理队伍,然而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根本不具备该条件,所以要想更好的展开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急需解决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缺失的问题。我国农村不管是从经济条件、地理条件还是从管理水平上来看,都不能和城市相提并论,所以对经济管理方面人才极度缺乏,对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来说是一个硬伤。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如何开展农业经济管理工作

以上问题直接影响了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要想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我们必须针对上述问题拿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这样才能使农业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转变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随着社会与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农业经济也在逐步转型,当前农业经济管理已经与新农村建设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相结合,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人们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食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上。所以,农业经济发展不能再继续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更重要的是商家们良心的一种体现。从整体上来看要想实现农业经济发展目标、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积极转变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进而与我国市场经济建设要求相符合。

(二)完善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体系

要想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降农业经济管理工作做好,首先需要在现有经济管理制度基础上进行完善和优化,顺应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建立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使社会经济变化要求得到满足。与此同时,农业经济管理思想的转变也非常重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及时更新农业发展观念,完成新型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工作,这样才能不断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试的转变。此外,还要充分重视对农产品的深加工,促进农产品多元化发展目标的实现,切实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三)重视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

农业经济发展与经济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管理人员应充分重视农业经济发展,充分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明确管理人员自身应具备的管理职责与任务,并利用规范的方式管理各项工作。现阶段国家正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这种情况下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地方政府应充分重视农村经济发展,明确农业经济管理的价值,定期举办农业管理培训及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培训合格才能正式上岗,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和教育使管理人员清楚农业经济的重要性,了解农业经济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四)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管理产业化

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经济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为其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并积极从外地引进现代化设备,吸引高素质、高水平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合作社,充分重视对原料的生产与深加工,切实将原料加工基地规划工作与特色产业园建设工作做好,进而满足当前我国建设新农村的需求。农业龙头产业要重点扶持,加强市场、企业与农民之间的联系,此外,相关部门应该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优化,利用政策指引促进其发展,将专业化合作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终不断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