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族文化认同感

民族文化认同感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族文化认同感

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化认同;民族认同;东北方言;二人转

一、东北方言展现特色地域文化

我国的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东北方言在中华语言文化的万花筒中显得十分耀眼别具一格。东北方言在全国范围内有着一定的语言辨识度,一张嘴便可知道何许人也,家住哪里。而他不仅拥有自身独特的语言魅力,同时东北方言在说起来的过程中尽显其干练,利索,简洁,有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感的特点。我作为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东北人,说着一口流利的东北话,自认为这种感觉特别好,并且东北人典型爽朗,大方,豪放,幽默的具有代表性的性格特色,都可以通过东北方言表现的淋漓尽致。很多来自东北题材的影视表演及红遍祖国大江南北的东北明星,如赵本山,小沈阳,宋小宝等,他们别具特色的东北方言以及典型东北幽默爽朗的性格特点,在全国也起到很大的影响力,这种欢迎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东北的方言以及说话时候的那种独有的腔调很受广大人民欢迎和喜爱,这对传播我们东北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作用和影响力。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各具自身特色的方言中不仅可以很好的感受到古语留下的文字魅力,更是对文化遗存通过方言更好的进行传承。不仅是一种情感联系的桥梁,更是一种民族的记忆。更好的想要理解我们东北的方言,前提是对我们的地域文化进行相关的了解,包含着该地区的族群特点,历史文化,生活思维方式,人生价值走向都要有所知道,只有建立在对该区域的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达到共鸣。

作为东北人,我觉得我们地域的认同感是非常强的,在外我们东北三省的人统称为东北人,不论你来自黑龙江省,吉林省还是辽宁省,我们都认为是来自同一个地域的就是东北,相互之间在外也会亲切的称呼对方为“东北老乡”。作为当地人,我们对自己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的非常好,在南方好多人知道我是来自东北的,他们首先会说出“东北三宝”,也会说出很多东北小品中经典的对白和段子,并且会主动的进行模仿东北话,可见东北话很受其他地区人民的欢迎和喜爱。

在南方求学多年,我会发现很多南方人对东北地区和东北人的一些看法和想法都是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其思维定势。东北虽然所处的我国地理位置与俄罗斯接壤,纬度高,四季特点十分鲜明,尤其进入冬季的时候,户外格外的寒冷,冰天雪地寒风凛冽,但是屋内却是春暖花开,热气腾腾的供暖为我们愉快的度过寒冷的冬季,南方地区冬天并没有供暖,冬天的室内温度如多没有暖气对于初次在南方过冬的东北人来说是一个很难的事情,这时候就会有很多人认为,东北人应该是全国最抗冻最不怕冷的人群。东北地区特色的肥沃黑土地,对种植的生长有一定的好处和优势,很多其他地区的人不免的会认为东北的植物比南方高大,同时在南方人传统观念和意识中也会认为东北人长的高大威猛,彪悍人高马大。在很多观念和想法上显得过于想法狭窄,不前进。这都是可以说明他们对我们东北地区的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方面并不是很了解。每当这时候,我们民族地域的那种认同感以及归属感会特别强烈,并及时的纠正他们的古板想法和观念,有耐心的进行讲解。

二、民间艺术二人转尽显地方特色

我国民间有很多戏曲,但是提起东北的地方戏曲二人转,想必没有人不知道的,几乎家喻户晓人尽皆知的一个以说学逗唱的形式进行表演的艺术。二人转流行在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的广大区域。这种广泛性十分突出。在东北地区的各个民族包括汉族、满族、朝鲜族、鄂伦春族、等.很多民族共存的区域,文化特色也很丰富多彩.“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一句歌词了。《小拜年》流传广阔的那首二人转曲目,几乎所有地区的人都耳熟能详了。由于东北地区地处平原地带,并不像我国南方有很多高山的天然屏障.这点就有利于东北地区的各族人民日常联系.正是这种与生俱来的地理位置会使得这里生活的人们在各个方面会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生活习惯,饮食习惯,行为习惯,说话方式等都。“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才会符合大众的口味和审美,才得以发扬和传承,并受到大众的喜爱和好评。

通过二人转可以很好的感受到东北人典型的性格特点。激情似火的观众氛围,豪放不羁的粗旷的演唱方式,整场的氛围可称之为热火朝天。那些机智聪明,诙谐幽默的言语,都可以展现东北人的特点豪爽热情,大方开朗。东北地区由于纬度高,漫漫的寒冬,冰天雪地的户外更是寒风凛冽,刺骨逼人。所以就需要有火一样的情怀和激情来点燃整个寒冷的冬季.

想要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就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创新,建设并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的文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其次在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民族凝聚力,对自己的民族有认同感和归属感。民族认同的最根本上是要对自己本民族文化进行认同,这是最有效以及长远的做法,这样更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凝聚力量。(作者单位:大理大学)

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第2篇

1.1 概念界定

人际关系就是人们在生产或生活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属于社会学的范畴。中文常指人与人交往关系的总称,也被称为“人际交往”,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学友(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如何搞好人际关系也是一门学问。

在编织人际关系网的过程中,民族文化认同无疑是一种强大的武器。它既是走进别人精神世界的一把钥匙,又是与人和谐融通的纽带。可是,民族文化的高认同又会导致文化壁垒的出现,这样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

1.2 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西方关于人际关系的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三类:①一是人际交往理论;二是人际特质理论;三是人际激励理论。

人际交往理论主要包括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论、T组理论等。符号相互作用论也叫象征往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提出的,他认为每个交往者都有自己的一套符号系统,在人际交往中重视语言符号的作用,语言中所含有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都是人际交往的外在载体。这一理论关乎族群的文化认同。一个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形成因素错综复杂,但在这诸多因素当中,文化背景因素和社会背景因素无疑是最为关键性的因素。因为一个民族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文化抑或是一种文明的形成。而文化群体一旦形成了就又通过族群的认同去影响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这就是人际关系和民族文化认同的辩证联系。

2 人际关系建构中民族文化认同的历史溯源

人类的文明演化近万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人类逐渐走上了群居生活。群居生活是多人积聚在一起,进行共同的生产和生活,遵守由习惯形成的生产和生活规则。人际关系中有几对重要的关系: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朋友关系;熟人关系。面对这诸多关系,我们要应用不同的心理战术,但他们有着诸多的共性,绝对有规律可探寻。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特征远不同于西方,这源于其独特的民族心理特质。众多的学者在这方面均做了相应的研究,也发现了众多有价值的理论问题。黄光国提出了华人社会人际交往理论模型,②认为中国人际关系可分为三类:情感性关系,用以满足关心、温情、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方面的需要;工具性关系是强调物质利益的关系;混合性关系主要是由亲戚、邻居、同学、师生等组成的复杂的人际关系。

历史上的人际关系建构体现在很多方面,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过程中,我国各个民族之所以能形成各自的民族文化就源于他们族群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磨合,最终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文化符号。而随着这种文化符号得到广泛的认同,又会在这个族群的内部促成他们人际关系的和谐融通。而民族高等院校是一个民族文化光彩夺目的地方。虽然各个民族的文化在校园内部有着广泛的交流;但在各个民族的内部,依然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圈子。这种人际关系的高度集聚就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在这种文化认同感的指引下,各个民族被困于自己的民族文化小圈子。这样可能影响人际交往的广度,反而对人际交往会产生一种不利的影响。

3 人际关系建构与民族高等院校的文化认同的关系

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但文化认同也是必然涉及其中的知识。现在由于社会关系趋于复杂,人际关系的建构也有一定的难度。

其一,在民族高等院校,构建人际关系首(下转第149页)(上接第84页)先分析对方乃至一个群体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征。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的心理特质均千差万别。这就需要我们找出他们的不同点,按号入座。然后为自己向对方发出交往信号找一个兴奋点。在深交往的过程中,更要深入了解对方族群的性格。我们还要学着去尊重民族文化人的主体性。主体性是“人的那种永远不满足既存的生存机遇而去不断创造新的生命价值”。③所以我们要承认人性是复杂的,人的性格也是捉摸不透的,故我们在人际关系建构中对民族性格的深入研究,尊重主体性。

其二,在民族高等院校内,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理应合理定位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社会运行有其自身的逻辑,那就是社会地位,个人背景相近的才有交往的可能性和预期性。故与人交往过程中,理应运用这社会心理现象。

4 民族高等院校人际关系建构过程合理运用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至关重要性

人与人之间之所以能发生关系是基于共同的利益诉求,然而我们却不能因此忽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的人类学文化因素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民族文化认同感对人际关系的构建有以下重要的作用。

首先,民族感情的研究有助于寻觅到人际交往的剂。生活是务实的,人的感情是建立在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的。现实生活就是人们的实践活动和现实发展过程。④人是感情的动物。要想交上知己,建立真正的友情,就需要用真情换真心。需要我们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时,有一种开放的心态。

其次,民族人格特征的研究更加有助于巩固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与人打交道时,完全可以细心地观察对方或者一个群体的人格特质。人格特质映射了一个人由于民族成长和个人教育背景不同而形成的因子。在民族高等院校,通晓了某一个人的民族人格特质,也就打通了通向其他不同民族内心世界的脉络。

再次,民族文化特质的探索同样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构建。生活是一种无所不包的活动,那它自然也包括环境的影响。⑤那么,民族文化的认同自然也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双方有着共同的民族文化特质,就很容易产生情感的共鸣。

5 如何在民族高等院校人际关系建构中更好地运用民族文化认同感

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5-0052-02

【作者简介】孙全军,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学校(江苏苏州,215021)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苏州市初中思想品德学科带头人,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兼职教研员。

初中思想品德作为一门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尤为重要。本文以苏人版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的第二课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教学为例,初步探索如何在思品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科学编制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整节课的灵魂,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有规制和导向作用。能否编制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信度和效度。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文本来编制教学目标,使学科课程教学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此,在备课时,我将“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课时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基础上升华民族自豪感与责任心;树立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积极参与多元文化交流等。

能力目标。通过情境体验、经典阅读、视频赏析、案例解读、合作探究等方式学会学习,培养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能够运用教材中的核心知识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出理性的借鉴、判断和选择;提高数字化生存能力,学会搜集、处理、运用信息,学会理性运用现代媒体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等。

知R目标。了解文化认同的含义,知道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理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必要性与要求,掌握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基本准则等。

上述教学目标的编制指向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有机融为一体,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二、激发学生主体参与

新课改要求教师的首要任务不是提供教材文本知识,而是组织学习,让学生真正实践和体验学习的活动过程,并在活动过程中内化知识、发展能力、培育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如在教学“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一课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既涉及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的要求,也涉及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要求。为了引导学生突破对这一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给学生提供了一则新闻――北京有一位青年从21岁起便辞职全力照顾父亲,10多年来不工作、不恋爱、不娶妻、不会上网、没有手机、不与人交往,专以照顾植物人父亲为职责和工作。让学生针对此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学生持肯定态度,认为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也有学生持否定态度,认为这种放弃自主和独立的孝行是一种愚孝,并提及了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中的“卖身葬父”“埋儿奉母”“割股奉亲”等典故。

此时,我又给学生呈现了“新二十四孝标准”,其中“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条目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学生认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们对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既要传承,也要创新。接着,我给学生介绍了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养老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题设计引发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生通过讨论与探究,认识到我们既要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要直面外来文化。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都要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

上面的设计围绕“孝道文化”创设主题教学情境,情境源于生活,关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与课堂学习内容紧密关联,并通过问题引领探究,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体验,并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思想认识。

三、发掘传统思想文化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中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的影响。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的深入解答,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特别是其中关于人的理想、人格及修身成德的思想不仅能够有效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以及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而且对建构我国现代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于是,在教学时,我设计了“阅读推荐”活动,给学生推荐了《用典》一书。在很多访谈与讲话中大量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随后,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古诗词,并请学生思考从中受到的启示。比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一设计既能让学生在对古诗词寓意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又有利于学生在传统思想文化的浸润中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培育家国情怀和理想人格。

四、探索有效评价方式

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第4篇

1.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需要。

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很多少数民族开始汉化,许多珍贵的民族文化濒临失传。学校教育是文化保存、传递的主要渠,而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内容大部分以汉文化为中心,少数民族文化极少得到体现,对于幼儿,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来说,会渐渐丧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接纳与认同感。幼儿园要探索利用本土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幼儿园课程内容,使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这是幼儿园发展教育的责任,也是幼儿园应尽的义务。

2.增强幼儿民族认同感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在社会领域方面的发展目标提出,让幼儿“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这些文件体现了本土民族文化和幼儿园课程结合的重要性,也提供了政策保障。幼儿园课程内容应当同时体现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不仅让幼儿增强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让他们在了解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学会去尊重、包容其他民族。

3.园本课程开发和幼儿园发展的需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施素质教育”,为园本课程的开发建设指明了方向。园本课程,是立足于本园实际,体现本园特色,符合本园社会文化背景的,以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其办园特色,包括在办园质量和效益两方面。而幼儿园的课程和教学工作是创建幼儿园特色的关键。因此充分利用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形成园本课程特色,是促进幼儿园发展的重要途径。

4.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丰富了幼儿园课程内容,使其更多样化,另一方面能够更新教师的课程观念,提高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而不是一味依赖于教材来组织教育活动。对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包括了搜集素材、筛选材料、合理组织材料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中并实施评价等一系列活动。这不仅改变了教师教材至上的观念,拓宽了教师教学工作的操作空间,也是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二、幼儿园课程中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

从广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来看,有丰富的民间文学,比如神话传说、富有哲理的寓言和歌谣等,还有独特的民族风情、节日习俗,形式多样的音乐舞蹈、民间工艺等。如何筛选出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呢?我国学者吴刚平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提出了三点原则:一是教育哲学,即课程资源要有利于实现教育的理想和办学的宗旨,反映社会的发展需要和进步方向;二是学习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儿童学习的内部条件相一致,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满足儿童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三是教学理论,即课程资源要与教师教育教学修养的现实水平相适应。开发本土民族文化课程资源需要遵循上述原则,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幼儿园教育的现实需要。以下从民族性、兴趣性和教学价值三个方面谈谈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1.能让幼儿获得民族文化知识和增强民族认同感的资源。

什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应该是能增加幼儿对自己生活的地区和社会文化认同感,获得与生活经验相关的民族文化知识的资源。广西是壮族自治区,除了山歌,还有铜鼓、壮锦、民族服饰等都是壮族特色民俗文化。南宁市作为广西的首府,社会文化中蕴含着浓郁的壮族文化特色,在建筑和城市建设方面也突出了这一点。比如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主体建筑外形便取材于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铜鼓,在城市内也随处可见铜鼓造型的装饰。南宁市的幼儿园在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融入课程的过程中,便可以选取以上与幼儿生活经验贴近的内容。比如组织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参观民族博物馆,参观完之后可以就“铜鼓”这一壮族特色开展一次教学活动。这样可以让幼儿进一步获取生活中有关本土民族文化的知识经验,在感受民族文化的优秀的同时体验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2.让幼儿感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的资源。

幼儿园教育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切入点,才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学习的内在动机。兴趣来源于生活,因此幼儿园课程内容需要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回归孩子的生活世界,教师对活动的设计也需要向真实的生活情境转化。幼儿生活中耳闻目睹的本地民族风俗、饮食、歌舞和传统节日等都是幼儿园课程中可利用的重要教育资源。比如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不仅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共同节日,除了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外,还举行祭祀宴饮等活动。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这个节日里家家户户都要做呈黑红黄白紫五种颜色的糯米饭,寓意农家当年五谷丰登。即便是在南宁百色等现代化的城市里,大街小巷也会卖这个节日所特有的五色糯米饭。教师可以从幼儿生活中出现的五色糯米饭入手,开展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和了解广西“三月三”节日的风俗。

3.与主题活动相关的资源。

主题活动是指幼儿园围绕某个中心内容,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参与的具有一定时间跨度的系列学习活动。从幼儿的学习特点来看,主题活动打破学科、领域之间的界限,更符合幼儿的经验和身心发展规律。幼儿园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本土民族文化选择主题活动资源。比如每年的三月三从2013年起已经成为广西的法定节假日,幼儿园可以在节日前以“三月三”为切入点,设计一个民族特色主题活动。这个节日里壮族男女有赶歌圩的传统,除了对唱山歌,还有抛绣球、打铜鼓和抢花炮等民族特色活动。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可以设计以下几个二级主题活动:“对歌乐”、“赶歌圩”和“铜鼓舞”。这样的主题活动在引导幼儿了解民俗风情的同时,让幼儿感受广西山歌的魅力,激发爱家乡的美好情感。与民族传统节日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认识了解本土民族文化的契机。

三、幼儿园课程中本土民族文化资源的应用

1.融入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

幼儿园课程的实质就在于提供适宜幼儿的又能促进幼儿发展的知识、经验和活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首先必须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依据,符合幼儿的知识经验和原有水平,还要着眼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其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因此,广西幼儿园课程可以适当融入一定的本土民族文化内容,反映一些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知识经验的少数民族文化传统、节日习俗等。在语言领域,可以包含民间神话传说、儿歌、寓言、谚语等内容;在社会领域方面,可包含节日、民族风俗、礼节等内容;在艺术领域,可包含音乐、舞蹈、服饰、工艺等内容;在健康领域,可包含饮食、民间游戏等内容;在科学领域,可包含建筑、民间工艺、历史人物等内容。在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体现本土民族文化资源,使教育内容和幼儿生活得以接轨。

2.用于主题教学活动中。

主题活动选择主题的依据是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经验,能引发幼儿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本土民族文化与幼儿,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幼儿的生活紧密相关,可以为幼儿园主题活动提供生活化的素材。幼儿理解和接纳文化不能简单地通过老师的“说教”而达成,而是要在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广西的幼儿从小或多或少都会从生活中见闻、从成人口中或电视上了解到壮族人节日对唱山歌的传统,自然对广西的山歌喜闻乐见,想听想唱想表演。基于幼儿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幼儿园可以以“歌圩乐”为主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包括观看经典电影《刘三姐》对歌片段、让幼儿了解山歌对唱的民族风俗以及表演对歌的场景、改编歌谣等。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实际情况调整课程内容,把幼儿不感兴趣的、脱离其生活经验的内容加以修改或删除。

3.用于幼儿园环境创设中。

民族文化认同感范文第5篇

民族音乐在各族人民的生活中、劳动中,满足人们的精神诉求,表现着他们的文化审美观,传承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意识。但是,随着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它的生存空间受到强烈的挤压,使得其在传承发展的空间越来越边缘化、碎片化。高校承担着文化传承、传播、创新的重任,大学生作为国家文化发展的后继力量,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遗产应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应在传承民族语言、传承民间艺术和培养专业人才三个方面发挥不可或缺和替代的重要作用”(樊祖荫,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音乐研究,2006:1.)然而,当下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认识还停留在流行、网络、摇滚的层面上,他们知道李宇春、王力宏而不知道王洛宾、刘天华,会唱《死了都要爱》却没有听过《小河淌水》;他们喜爱吉他、贝斯但是却不认识琵琶、古琴,熟悉欧美流行音乐却对中国各地民歌知之甚少,长此以往民族价值观、文化观从何建立?民族精神如何培养?民族音乐文化正从他们的生活中一点点地遗失,这使得民族音乐文化想取得广泛青年一代的支持,培养青年的文化自觉意识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公共民族音乐课程在高校的开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开设公共民族音乐课程的意义

1、发展学生的民族音乐审美能力

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民族音乐能够体现该民族共同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和审美,它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认同感。通过民族音乐教学,学生能够从中感悟到各个民族历史的厚重性,审美的独特性、民族性格的稳定性、音乐文化的多彩性等。通过对其民族音乐的学习,学生能够从中管窥到其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质,逐渐养成一定的民族审美能力,还可以发展其独特的民族艺术思维能力,扩展他们的民族文化学习空间。

2、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族认同感也是民族认同意识,它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每一个民族的成员都应感受到族属的亲近感和文化认同感,它能够维系各民族文化的稳定性并使其具有共同的心理素质。在当代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增强民族认同感来保持和发展民族文化传统是一条非常有利的途径之一。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尤其对于少数民族来说,音乐在记录民族发展历程、塑造文化内涵、建立民族精神等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是非常有利的一种途径。通过课堂上对其民族音乐的赏析和文化的学习,使其对本民族有着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找到自己所应有的民族归属感,强化了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归属感。学生认识到音乐背后的民族文化底蕴,能够主动自觉地承担起传承、传播、创新民族音乐的责任。

3、有利于传承与保护地方民族音乐资源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除了要关注现有优秀的民族音乐之外,更应把目光投向本地区的民族音乐文化,更大限度地开发与利用教育资源。如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份,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如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布依族铜鼓十二调等,为了保护和传承贵州省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贵州省民委和教育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在我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实施意见》(2002.10)文件中指出,民族民间文化被正式纳入到各级学校教育体系中。《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委关于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见》(2008.2)中指出,开展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是构建贵州特色民族教育的需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开设民族民间文化课程,培养民族民间文化的专门人才。这些文件的颁布促推着地方学校开发、继承、发展本地区的民族文化资源,高校音乐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充分挖掘本地区、本民族优秀的民族音乐教育资源,有效地传承和保护地方民族音乐教育资源。

三、公共民族音乐课程的教学策略探析

由于公共民族音乐课程是面向无音乐基础的学生开设的,因此在教学中应遵循以音响聆听为载体,以表演实践、音乐采风为依托,辅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角度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了解。

1、以音响聆听为切入点,感知理解民族音乐文化

音乐是以音响为载体的艺术形式,对音乐的理解必须通过反复的聆听才能实现,没有聆听所有的音乐活动都是纸上谈兵。“倾听、倾听、再倾听。只有不断倾听,才会感知音乐、认识音乐、理解音乐,进而产生共鸣,诱发联想,进入艺术审美的最高境界。”(尹绯,试论音乐实践对于高校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性[J].北京:艺术教育,2007:6.)在教学中让学生聆听更多的民族音乐,首先从音响层面进行音乐的感知,感知民族音乐的旋律、节奏、调式、音色、演唱形式等,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自觉主动地聆听民族音乐作品。由于民族民间音乐中承载着深厚的文化信息,因此对其的欣赏不能仅仅停留在音响感知的层面上。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之上,对作品进行文化的分析和阐释,使其对作品的风格特征、地域特征、民族内涵、文化和作品的意境等方面进行体验理解,从而深化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避免“代替”学生理解作品,这样会囿限了学生想象力的空间,无法达到学生理解民族音乐文化的目标。

2、加强表演实践教学,体验民族音乐文化

民族音乐大多有着很强的表演性,民歌可以表现一定的情景,舞蹈能够再现节庆的热闹,而器乐曲则可以为舞蹈伴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多给予学生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进行民歌演唱、舞蹈展示、器乐表演等,在实践中体验民族音乐文化。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参加民族艺术活动,学生将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外显有助于他们对民族音乐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另外,来自于少数民族聚集地的同学,让他们在假期、节庆时参与到本地区特色的文化活动中,真切的民族音乐生活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他们对本民族音乐的认识和理解。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进行艺术的二度创造,促进民族音乐创新化发展,能够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气质。

3、以音乐采风为依托,扩展民族音乐教学内容

高校所处的地方都有独特的地域民族音乐文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民族音乐采风实践,聆听民间艺人的演唱,观看民族特色的演出,参与民族节庆生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民族音乐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还对课堂教学内容知识的扩展起着极大的补充作用。如贵州安顺地区有丰富的花灯、苗族、布依族民歌、铜鼓十二调、地戏等音乐文化,通过采风实践不仅使这些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得到了搜集和整理,还将其纳入到了教育体系之中,对其的传播、传承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4、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