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科护理的认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1世纪,医学模式正在发生最新的革命性转变,从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环境―社会―心理―生物―工程医学模式,这对护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院努力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旨在通过全面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和服务质量,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的需求,以及提升医院整体形象和社会经济效益。
一、人性化管理的实施办法
(一)全科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1、树立良好工作形象:服饰整洁、淡妆上岗、仪表素雅,面带笑容、热情主动、语言文明,动作轻柔,让患儿及家属在第一时间内对护士产生良好的印象。
2、规范文明用语:即“热情接、耐心讲、细心问、精心做、主动帮、亲切送”,让患儿及家属得到护士的热情周到的接待,耐心和蔼的讲,细心关爱的询问。
(二)规范服务内容,实行全程优质服务:从规范患者入院接待、出院指导、开展健康教育等活动入手,实行全程优质服务,积极创造温馨家庭病房,让患儿尽快适应新环境。执行“患者在我心中,我在患者身旁”的服务宗旨,从患儿来院到离院,加强与患儿沟通,提高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全程、全方位主动为患者服务。
(三)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为了减轻护士的压力,我们坚持每月召开民主生活会,护士把在工作中压力释放出来或者平时护士间存在误会或矛盾,也借助民主生活会,使矛盾通过良好的沟通化解。当工作出现差错时,执行惩罚要注意以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惩罚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当时人分析原因,把差错作为宝贵的经历让全体护士分享,举一反三,降低同类事件的发生机会,让消极事件发挥积极作用。消除或延缓各种磨檫和矛盾,营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工作环境,实现团体的最佳效益
(四)完善监督机构,有效进行反馈:建立完善监督反馈机构,认真实施服务承诺制度,设立意见箱、意见本,公布服务监督投诉热线电话,并及时有效地反馈处理。对出院患者实施电话真情回访服务,提高患儿满意率。
(五)制定考核标准,建立激励机制
1、物质激励对所有出院的患儿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每月总结1次,被患儿及家属表扬次数最多的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2、精神激励 对新护士的进步要不吝赞美,在公开场合给予表演,让其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充满自信,有助于护士的健康成长;对高年资护士可以安排外出学习,让其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既有激励作用,又能把学习到的知识在本科室中开展应用。
(六)合理安排工作由于患儿多元化的需求,以及小儿科的特殊性,护士工作存在一定的不可预知性,经常不能准时下班,护士上班是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的状态下工作,因此要求护士的排班按“新老搭配,性格互补、能力互补”的原则,同时根据季节的变化,各班次的工作量不同实行弹性排班,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同时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二、效果
(一)更新了服务理念,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了真正体现
作为一个新的服务理念的形成,一个新的服务模式的推行,他不是独立存在的,更不是一朝一夕速成的。而是需要不懈的学习,长期的积累。打破了论资排辈,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护士精神上有一种荣誉感,物质上得到了较高的奖金待遇,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全科形成了“比工作、比学习、比进步、比能力、比贡献”你迫我赶的良好局面。作为每个护士,要逐步完善自已人文修养的同时,是人文理念真正扎根在内心深处,贯穿于为病人服务的全程中。
(二)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
随着医疗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及娴熟的操作技术才是赢得患儿的信任、建立和谐护患关系的基础。护士应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通过学习培训、经验交流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应用媒体、网络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的新动向,更新拓展专业及相关学科知识,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护理人员积极搞科研、写论文、开展读书应用活动;学习三基理论及技术训练再掀。护理群体所展现的精神风貌、伦理道德、行事风格,将进一步突出医院的形象,争取医疗市场。
(三)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的工作量越来越大,护理人员紧缺、护理任务繁重与日益增长的人民群众对卫生保健的需求这一矛盾日趋突出。为了使护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必须加大护理人力资源的投入,尽量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形成合理的人才结构梯队,为了减少护士人才流失,医院也重视护理人才的使用,完善激励机制,尊重与理解护理人员,关心护理人员的生活及各种需求,为护理人员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开展向榜样学习,树立真正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充分认识护理人员的价值,从而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最大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一年的实施,护士的工作和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提升。通过人性化管理,在儿科营造良好的合作气氛,培养团队精神,提高护理人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人员的智慧和潜能,大大地提高了护理管理的实效性,这样不仅促进了护士积极学习各种新知识,同时锻炼了护士的管理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护士坚持以护理质量为核心,以病人的满意度为目标,主动关心、询问病人,耐心解释病情,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病人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对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临床儿科优质护理 小儿肺炎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322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286-02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也逐渐关注健康保健和医疗护理服务[1]。应患者的要求,医院的护理工作也逐渐从“以疾病为中心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护理观念转变。以前,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通常只关注自己的治疗效果和治疗费用,对治疗过程中的感受关注较少。而现在,患者开始关注自己在就医过程中的感受。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需要在真正情感关心患者,而不仅仅只是一纯粹商业关系。人性化护理是指将患者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以及个人隐私为核心,创造性地、个性化地、整体地、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护理[2]。从而使患者不仅能在生理上得到帮助,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心理和精神上获得满足,降低不适的程度。近年来,人们通过努力在人性化护理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则是通过小儿肺炎这一常见疾病的治疗中给予人性化护理,来阐明人性化护理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120例小儿肺炎患者均就诊于2012年6月-2013年4月,诊断标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肺炎相关诊断标准执行,排除一些肺炎合并其他病症的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5±1.1)岁;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4±1.3)岁。所有患者均在住院部接受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检验比较P>0.05,数据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奇霉素10mg/(kg・d)进行静滴,每天1次,并连续静滴3天作为1个疗程;第一疗程结束后停4天,再连续静滴3天为第2个疗程;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施行专科康复护理等人性化护理。对照组按照观察组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但未给予专科康复等人性化护理。其余常规治疗,包括吸痰、雾化、平喘(激素、氨茶碱)、抗过敏(酮替芬)等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照常进行,分别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愈率和有效率。
1.2.2 护理方法。治疗药物实行专人专用,从而防止交叉感染。每次给予患者服用药物时应洗手,同时确保给药时间间隔合理。对于不同患者所出现的不同症状及时给予关注并及时报告医生,跟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等情绪,使患者心情保持舒畅。同时做到,针对不同的患者,及时提供不同的护理服务,使患者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最佳状态。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记录治疗满意度。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数据采用spass16.0进行统计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组间采用Ridit分析,若P
2 结果
临床研究发现,小儿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之后,与仅仅接受常规治疗患者相比,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83%,97.50%和61.67%,93.33%如表1所示。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5.00%,80.00%,如表2所示。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表1 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影响
注: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经过Ridit分析,P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比较(%)
注:观察组和对照组组间经过Ridit分析,P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小儿肺炎治疗基础上外加人性化护理来观察总体治疗效果。研究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5.83%,97.50%和61.67%,93.33%,可以看出,观察组总体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3];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95.00%,80.00%,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充分体现了开展人性化护理在临床治疗疾病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人性化护理,强化了在儿科中护士的服务意识,同时也形成了追求满意服务的良好理念,这也将大大的调动护理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医护工作者的主动服务意识,实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服务目标,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护理质量。人性化护理服务中最理想的状态是能够敏锐细致地觉察出不同患者不同的层次需求并尽量给予满足。为了能够及时获得患者的需求和建议,可以在每个病房内设立意见收集箱,将患者最真实的心声传达到医院工作人员。同时,还可以实行出院患者回访制度,以便更加深刻了解患者状态。总之,人性化护理在临床儿科优质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效果显著,值得提倡。
参考文献
[1] 朱红艳.儿科开展人性化护理的措施与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8,17(5):98-99
市场-课程-市场的培养模式对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市场-课程-市场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降低高职院校的教学盲目性,并且提升教学效率,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保障。市场-课程-市场的培养模式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模式,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市场调查和分析工作,以确保培训课程内容准确性。首先,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同医院的交流与合作,定期同医院儿科医疗人员进行沟通,以了解医院儿科护理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咨询医院儿科工作的具体需求。同时,高职院校方面应该做好对医院教学意见和需求的统计分析工作,筛选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意见和建议,将相关内容同日常教学工作相结合,有侧重性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加强课程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
为保证实际教学质量,提升儿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训效果,高职院校方面必须要重视教学课程的改革,构建全新的教学体系,满足实际教学需求。目前儿科护理专业的课程内容较为分散,课程群划分并不明显,因此必须要重视对课程群的划分,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比如,儿科护理课程体系应该划分为基本素质课程、人文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四大部分,基本素质课程主要是由基础的教学教学课程组成,如化学、政治、体育、应用和计算机应用等等,这些课程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人文培养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工作责任性和责任感,提升学生的工作意识,端正学生的工作态度,具体包括了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等等;专业基础课时针对于儿科护理工作技能的培训课程,这些课程是学生今后工作过程中需要运用的重要知识,包括了人体机构学、营养学以及病理学等等;专业课则是针对于儿科护理工作的专业类科目知识。
三、开放实践场所,保证实践质量和效率
高职院校儿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要以临床服务能力水平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因此,对于儿科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来说,实践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也是提升学生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工作主要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但教学是较为有限的,学生必须要利用实践来不断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够确保自己的工作能力。为此,高职院校必须要为学生建立开放的实践场所,除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医院实习机会的同时,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配备和引进更多先进的实践设备,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补充学生的学习实践,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综合教育水平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加强对儿科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同时,必须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老师是现代教育教学的基础,老师的能力和个人素质将直接决定着院校的教学水平。就当前部分职业院校来说,由于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师水平同高等院校存在相当大的差距,高职院校教师能力问题成为危及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重大因素。为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高职院校必须要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综合教育水平。首先,高职院校应该适当提升教师待遇水平,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制定较为合理的教师待遇,以吸引更多的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加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对于儿科护理专业来说,临床服务水平是学生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在不断为学生创造实践场所的同时,应该适当引入具备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老师,以保证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高职院校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制定全面的培训流程,定期要求国内优秀的护理人才和专家参加培训活动,帮助教师了解和掌握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确保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为儿科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五、结语
【关键词】责任制整体护理;小组责任制;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
责任制整体护理是基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根据责任护士能级分管不同的病人,每位护士负责病人数量根据病情动态调整,以护理程序开展工作,护士长对责任包干实行扁平管理。我科自2011年1月以来根据优质护理服务的需求结合儿科护理工作特点,改变了原来的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实行了护士长扁平管理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大包干,实现人人都是责任护士,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科室资料 科室开放床位40张,护理人员19名,床护比为1:0.46,护理人员年龄21-44岁,平均28岁。职称:主管护师3名,护师8名,护士8名。护理本科以上学历8人。
1.2方法
1.2.1 对照组
1.2.1.1工作模式 在传统早、中、夜班模式下开展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将全体护士分为两大组,设护理组长2名(白班),责任护士3名(早班)每月轮换,助理护士2名(白班),轮班护士8名(中班、夜班),主班护士1名(白班),机动护士2名(替休班),护士长一名(白班)。共19名。
1.2.1.2 工作职责 护理组长负责本组工作安排,落实环节质量控制,负责解决本组疑难问题,负责对助理护士的带教及对低年资护士进行业务指导,负责重点患者的护理工作。责任护士负责患者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工作、及时完成治疗及病情观察、健康教育、护理文书的书写等。助理护士在责任组长的带教下进行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工作。主班护士负责处理医嘱及药品的领取。
1.2.2 实验组
1.2.2.1工作模式 实行APN派班、护士长扁平管理模式下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实行责任制护理大包干,落实人人都是责任护士。
1.2.2.2 APN派班 A班7:30-15:30;P15:30-22:00;N22:00-8:00. A班6人,P班4-5人,N班2人。派班时兼顾护士的意愿。每个班次均有1位年资高的护士任组长,负责解决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分管危、重及重点病人。
1.2.2.3 责任管理 根据护士的学历、职称、工作能力由低到高分为N1、N2、N3、N4四个层次,人人都是责任护士。护士长进行扁平化管理,每位护士平均管病人不超过8人,每天根据病房病人及病情进行动态调整,实现能级对应。护士长每天查房,对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参与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定期组织专科护理查房和危重疑难病例讨论,同时,人人参与病房一级质量控制,成立一级质控委员会,进行责任包干,每两周进行一次护理工作点评,及时讨论整改,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1.2.2.4 工作职责和工作方法 根据护士层级分别制定工作职责和各班工作流程。责任护士每天评估患者,掌握所负责患者的病情和诊疗护理信息。负责患者从入院至出院所分管病人健康评估、入院介绍、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及时准确完成各项治疗,认真观察疗效和用药后反应,适时进行入院宣教、疾病知识宣教、用药指导,及时送达辅助检查单,并认真告知相关注意事项,指导标本的留取,关注辅助检查结果,及时与医生沟通,按照护理级别巡视病房,全面掌握病人的病情动态,了解病人的心理,必要时给予心理疏导,康复期给予康复指导,出院前一日或出院当日给予出院指导。责任护士对病人实施全面、全程、连续的整体护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
1.2.3 评价方法 比较两种护理工作模式下病房患者、医生、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满意度统一采用护理部制定的对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调查表。护理质量采取河南省一级质控表。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3 讨论
3.1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有利于提高患方的满意度 在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下,实行责任制大包干,我们对全体护士探索实施了分层管理,按照层级从低到高分为N1-N4四个层次。护士长进行扁平管理,每天根据病人动态和护士层级进行分管病人的动态调整,每一名护士管理6-8名患者,每一名患者都有一位责任护士对其全面负责,护士工作职责明确,标准量化,考核透明,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感,改变了小组制一名患者有几名责任护士管理、患者缺乏安全感的现状。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连续的整体护护理。护士不仅关注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更关注患儿的心理,从患者的需求出发、以家庭为中心实施个性化的健康宣教,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3.2 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有利于提高护士的满意度 我们儿科病房面向农村,留守儿童多,农村患者多,患者存在心理、生理问题多,而患儿家长又缺乏科学的健康育儿知识,患儿住院,不仅需要我们精湛的技术使患儿恢复身体的健康,更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健康知识。通过深入分析,我们提出了“用心服务,用情呵护”的服务理念,引领护士用心工作,培养护士的爱心和责任心,病人的满意和肯定增强了护士的工作成就感,使护士转变了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
3.3 护士长的关注引领是关键 对照组小组制护理由责任组长每天对组内工作进行安排,而护士更是注重治疗护理措施的实施,习惯了执行医嘱和完成任务,很难主动发现问题和关注病人的身心,主动服务意识不强,而实验组实行护士长扁平管理,护士长每天评估科室全体患者,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对护士合理分工,实现能级对应。护士长每天查房,督促指导责任护士工作的落实。护士长直接参与危重病人护理,工作中更注重环节质量的控制,及时发现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护士沟通,了解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讨论,及时进行整改,才能实现责任制整体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4 专科理论和技能的提高是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保障 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有效实施,要求护士不仅要有精湛的专科技术操作能力,还要有很强的沟通能力,要在病人需求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关注病人的心理,这些就要求护士要具有深厚的专科理论知识。我们开展了护理查房、病历讨论、理论讲座、晨间小讲课等多种形式的业务学习,进行专科理论和技能的培训。
4 小结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开展以来,各医院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护理工作模式,综合医院的儿科病房的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特点,两年来我们根据住院人群的特点及儿科专科特点,不断探索改革护理工作模式,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极大的提高了患者、医生、护士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临床护理质量更适合以“患儿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艮娇,关莹,叶柳红. 层级全责护理排班方法的实施与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7,7(5):45-46.
【关键词】 责任包干制; 层级管理; 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护理学的发展,护理工作的范畴与内在意义不断拓宽。护理工作正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这些转变也催化护理工作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即由功能制护理向小组制护理,再过渡到现今的责任制护理。
责任制护理是一项新的临床护理制度,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大改革,是以患者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身心健康进行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整体护理。作为责任制护理的延伸,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强调的是对患者实施连续的照顾,即责任护士对其“承包”的患者全面负责,包括生活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康复和健康指导等。责任护士不仅对患者的机体进行护理,还对患者的心理、社会关系和家庭生活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配合患者康复需要,给予最佳的护理。责任制护士还配合医生寻找出患者的生物致病因素与社会心理致病因素,以便彻底消除病因,取得最佳治疗效果。本文旨在探讨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较,在儿科病房中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所取得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科有床位31个。护士9名,护理师4名,主管护师3名。其中,大专学历10名,中专6名。
1.2 方法
1.2.1 舒适的住院环境 为了使患儿减少心理上的恐惧感,特别营造出一个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笔者所在科增配了绿色植物,并在墙上张贴活泼动感的漫画,病室窗户墙壁使用适量色彩鲜艳的墙纸装饰。允许患儿的父母白天一起陪护,晚上可由父母任意一方陪床。
1.2.2 层级管理护理人员 为了能合理调配科室人员,笔者所在科实行责任包干制护理。科内实行责任组长-高责护士-责任护士层级管理制度。护士长按照能级对应关系,不同级别的护士护理职责不同。责任组长每日督查患者基础护理落实情况并进行全方位的护理质量评估,对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高责护士指出,要求其提出改进措施并监督落实。高责护士每日密切留意病危、病重和一级护理患儿的病情变化,对病危、病重及一级护理质量标准,包括基础护理、导管护理进行评估,指导并督促本组护士完成相关的治疗护理工作,确保工作的落实。责任护士负责一切基础治疗性护理操作,内容包括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并建立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包括晨晚间护理、口腔护理、舒适护理、皮肤护理和分级护理。
1.2.3 重新分配岗位职责 按照护理工作量和病情危急状况,将病区分为两大区域,分别为重病区和普通病区。重病区的患儿病情危急,须24 h专人看护。疾病多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小儿肠炎合并重度脱水、脑病、癫痫持续发作、小儿哮喘发作等;普通病区多为病情较为稳定的患儿,多见于单纯性腹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根据这2个不同等级病情所需要的护理需求,按照笔者所在科护士人数,将16名护士分为两组。其中每组各8人。责任小组根据护理人员的职称年资、学历、实际工作能力、经验和责任心进行新老、强弱合理搭配,按照每组护理工作量和病情危急情况,设2名责任组长。每组分管11个床位,并实行分层不分等制度,人人参与基础性护理。
1.2.4 APN连续排班 为了避免过多的人力资源耗费,减少不必要的交接班次数及时间的浪费,将原有的排班制度改为以责任包干制护理为单位的APN连续排班方式。A班8:00~16:00,P班16:00~23:00,N班23:00~8:00;责任组长8:00~12:00,14:30~17:30,夜班后休息2 d。休息期间责任护士分管患者由其高责护士代管;高责护士休息期间,其分管患者由本组年资高的组员代管,护士工作时间得到合理调整,休息时间更为集中。
1.3 评价方法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科2010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患儿病历560份,对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实施前后的服务质量,包括患者满意率、基础/专科护理落实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医护关系满意率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取 字2检验,P
2 结果
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实施前后各项指标情况详见表1。
P值
3 讨论
3.1 提高了患者满意率 从表1可以看出,在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实施后,患者满意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2 基础/专业护理落实率大大提高 实现责任小组包干制整体护理后,基础/专业护理落实率大幅度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2.1 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模式中,高责护士带领责任护士一起做好患者交接工作,并重点掌握本组危重患者、新入院患者及病情有变化者的情况。责任组长指导高责护士和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拟定护理计划,制定并落实护理措施和评价护理效果等。难度较大的护理操作由年资高的护士来完成,并让低年资护士在旁观摩学习。高责护士对责任护士的工作进行检查分析,对出现的错误做到“早发现早纠正”。责任组长在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起到了监督作用,保证了本组组员的工作质量。相对于低年资护士,高责护士在操作技能上更加娴熟,经验也更为丰富,在技术上对低年资护士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护士长、责任组长和高责护士层层把关护理质量,将护理缺陷的发生率降至最低。责任护士与患者建立了一一对应的责任关系,护士更加清楚地知晓自己所管患儿的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效果和心理状况。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实施后,避免了护理缺陷的发生,护理质量上去了,同时也避免了医疗事故和纠纷。
3.2.2 层级管理又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宗旨,充分发挥了各层级护理人员的作用,还促进了小组组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帮助,最终全面提升了护理操作的落实率和质量。层级管理更与APN连续性排班相辅,在处理危重患儿及难度系数较大的护理操作时,新老护士的搭配充分发挥了年资高护士的丰富经验,不但很好地配合医生的抢救工作,而且减轻了低年资护士的心理压力。
3.3 提升了健康教育普及率 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后,责任护士健康宣教更为积极主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4 医护关系的满意率升高了 医护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责任包干制护理实施前,由于护士没有固定管理的患者,医生经常不清楚医嘱的执行者,护理措施很难一一落实;实施后,责任组长每日与医生共同查房,详细掌握病情,了解诊疗计划,及时沟通信息,制定护理方案,使医生和护士共同围绕患者,完成各项诊疗、护理工作,增强了医、护、患三者的沟通。护理工作质量上去了,医生、护士的关系融洽了,医护关系的满意度极大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是为所负责的患者提供连续、全程和有效的护理模式[2]。笔者所在科在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后,实现了患者从住院到出院、出院后全程护理,初步建立了以优质护理服务为目标的长效运行机制,切实保障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不仅家属放心,而且病房医生也放心,同时也意识到,完善各项后勤保障和各级护士的绩效考评的必要性。在这个问题上,笔者将自己的意见与本院护理部继续探讨研究,在工作质量、制度执行、服务满意度等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基础上,增加对护士基础护理工作量的考核评分[3],让护士劳有所得,优劳优得,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使护士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广东省2011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S].2010.
[2] 董兰菊,钟佩红.床位包干制管理在临床护理中应用的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9):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