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科护理技术

儿科护理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科护理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科护理技术

儿科护理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儿科护理;护理技术;实践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研究小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防治和护理,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护理学科[1]。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科护理是医疗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学生不但需要掌握一定的儿科护理基础理论知识,更需具备扎实的儿科护理基础操作技能。“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高职高专院校专业教学中探索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2]。该研究以儿科护理学中常用儿科护理技术操作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且课程学习时间为2016年9月—2017年1月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年龄均在18~21岁,所有学生均为安徽省内生源,均通过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入学,随机分班。前期已经学习了生理学、生物化学、护理学导论等专业基础课程。选取1班和3班为研究对象,经过统计分析,两组学生在年龄、入学成绩、前期基础课程成绩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5级护理高专3班为对照组,59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15级护理高专1班为实验组,62名,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1.2研究方法

1.2.1教材及课时安排

教材均选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儿科护理(临床案例版)》,由于雁、刘金义等主编,教学内容为第4章儿科护理技术操作。两组授课学时均为8学时,其中对照组先进行4学时理论学习,后在实训室完成4学时实训操作;实验组8个学时全在实训室完成。

1.2.2带教老师

两组学生由同一教师授课,该授课教师具有硕士学位,具有“双师”资格,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1.2.3教学过程

对照组选用传统教学方法,即先在教室上理论课,后至实训室进行实践教学,教学过程如下:播放相关操作视频,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并练习,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最后总结并布置作业。实验组则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整个过程都在实训室进行,教师边讲授,边示教,学生则进行同步练习。以蓝光箱的使用为例:首先讲解蓝光疗法的原理及适应证、蓝光治疗过程中对小儿的正确护理措施、停止光疗的时机以及光疗的常见副作用。接着教师讲解操作目的,操作准备以及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紧接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练习结束后教师用PPT展示临床案例并提出问题(问题能将理论和实践内容有机结合),随机选取一名学生进行回答并演示操作,要求其他学生认真观看并于演示结束后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最后教师对学生常见问题进行小结并布置作业。两组学生课后作业内容均为课后自主操作练习。系实训中心每周一到周四课外活动时间对学生开放儿科实训室,供学生进行课后自主练习。

1.2.4教学评价

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理论考核:两组采用同一试卷,同一时间进行闭卷考试。试卷由教研室全体老师共同制定完成,全部为客观题,总分100分。实践考核:对每一种常用操作技术制定完整的操作考核标准,学生考前随机抽签决定考核项目,每位教师负责一种考核项目,将抽中相同考核项目的学生集中进行考核,记录考核成绩。最后将两组同学集中至阶梯教室进行统一自制问卷调查。

1.3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别用(x±s)、[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核成绩

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调查结果

自制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表内容由教研室全体教师充分讨论和进行预调查后确定,旨在了解两组学生对各自教学效果满意程度评价。该次共发放问卷121份,回收有效问卷12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实验组学生较为一致地认为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能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尤其是重难点知识、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间距离、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见表2。

3讨论

3.1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满意

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解决专业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脱节的问题,能使教学内容变得更直观,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能提高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职业认同感,增强职业自豪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3],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它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3.2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更适合专科学生

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动手能力较强,表现为实践学习优于理论学习。因而,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理实一体化教学则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充分结合,把理论教学有效地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去,迎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学生更易接受。同时,理实一体化将临床案例融合在教学中,学生依据已掌握的理论知识,结合鲜活的临床案例,提出正确的护理问题并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护理措施,此过程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3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合理编排教学过程和熟练使用各种实验实训设备的能力,而不会动手操作的教师显然是不适应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勤学习,积极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由此也大大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3.4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促进校本教材开发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紧密结合,因此需要打破传统的理论课和操作课分段讲授的原则,把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带动理论的交互式教学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根据知识面,设立课题,再根据课题来编写教材,将实习授课中用到的理论知识揉和在操作过程中,密切理论与实践的关系[4-5]。综上所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易被专科护生接受,激发护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岗位职业素质,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教师职业素养提高,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是一种值得在儿科护理教学中推广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崔焱.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10.

[2]陈燕,程云,周菊芝,等.理实一体化在高职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7):66-68.

[3]王淑曼.本科《儿科护理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J].全科护理,13(9):853-855.

[4]梁蓓蓓,史恒峰,余江萍.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健康评估》心肺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1):4775-4776.

儿科护理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生儿;护士;沟通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522-01

护患沟通中,护士与患儿家属建立信任关系,是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护士顺利开展护理工作的先决条件[1]。新生儿科是一个相对独立、无人陪护的治疗环境。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及对护理工作需求的不断增强,新生儿科护理工作难度不断增大,风险不断增高。临床工作中,除高超的专业技术、严谨的工作态度、慎独的工作作风和具备一颗仁爱之心外,还可以通过创造更多与患儿家属沟通的渠道、提高护理人员与家属的沟通技巧,创造家属与患儿更多接触的机会等措施,更加有效的提高患儿家属对新生儿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1 创造更多与患儿家属沟通的渠道

1.1患儿入院时,首先运用礼貌用语,向家属自我介绍、与家属一起核对患儿信息、检查患儿全身情况。同时,为患儿家属做好入科宣教及各项护理操作的风险评估及告知,使其对以上宣教表示理解及认同。

1.2制定门卫护士礼貌规范用语。当家属为患儿送母乳或不在规定家属接待时间急于了解患儿病情时,门卫护士应热情接待家属,依照接奶流程正确接收母乳或耐心婉拒家属非接待时间的要求,但对于执意急需了解病情的,也可与主管医生协商满足家长需求。

1.3制定严格的探视制度及探视时的礼貌规范用语。每日安排30分钟至1小时的家长探视时间,探视时,家长通过探视通道探视患儿。由三位迎护士引领,一位负责核对家长身份;一位负责为家长告知患儿床位位置;另一位负责向患儿家长讲述患儿每日的奶量、体重、大小便情况及当日的治疗护理情况,此工作应由负责主管全局的责任组长担当,以利于更加全面,有效的与家属沟通,增加家属的信任度,减少矛盾和误会的发生。

1.4探视时,病区内的护理人员应以面带微笑的面部表情与家长示意,并在家长需要帮助时积极提供,如为距离较远、不能直接看到的家属抱近患儿等。

1.5 病区内可准备一些画面温馨、语言温暖的举牌,如用粉红色底色搭配卡通图案,上面书写一些如:“今天我长磅啦,爸爸妈妈放心吧!”“今天我已经可以吃奶啦,妈妈的母乳真好吃!”“今天我的咳嗽好多啦,妈妈别为我担心啦!”“妈妈,我去照兰光啦,今天见不到我啦!”等等话语,在家长探视时举牌示意以进一步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交流,并增加温馨感人的气氛,从而增加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6患儿出院时,再次与家属核对信息,详细宣教回家后的观察、护理、喂养注意事项及复诊随访的情况,并恳请患儿家属留下利于工作改进的意见及建议。

1.7出院后一周内,电话回访,再次加强沟通交流,特殊患儿,可回访数次。

2 提高护理人员与家属的沟通技巧。

对于患儿来讲,护士扮演着多种角色,如母亲、姐姐、老师、朋友等[2]。对于新生儿来讲,护理人员无异于母亲,语言就更加需要温柔、亲切、诚恳、充满慈爱和同情。护理人员应时刻换位思考,从家长的角度出发了解家属的焦急心情,用微笑的表情、真诚的语言给家长以安慰、信任、鼓励,帮助家属缓解因担心孩子病情、不能见到孩子的急躁焦虑的心情,从而调动家长对护理人员的理解,减少医患矛盾发生,提高满意率。

2.1挑选有爱心、喜欢新生儿科特殊工作性质、最好是已为人母的护理人员到新生儿科上岗。

2.2针对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开展礼仪培训,包括日常礼仪、电话礼仪、语言沟通技巧训练等。

2.3开展“微笑训练营”活动,提高护理人员微笑服务的意识及水平。

2.4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细节,即使面对不能语言沟通的新生儿,也应多微笑,多安慰、多抚摸、多关心,在满足他们疾病需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给患儿更多的关心、理解、尊重[3],从而得到患儿亲属的信任和支持。

3 创造家属与患儿更多接触的机会

新生儿科特别是NICU区均为无陪护病区,家长没有更多与患儿接触的机会。所以,只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创造时机,让家属与患儿尽可能多的接触。

3.1患儿入科时,请家长入接待室,一面核对检查,一面负责任的、详尽的入科宣教的同时,增加家属与患儿接触的时间。

3.2每日开放探视通道,让家属每天都能见到孩子。

3.3家属探视时,病区内的护理人员应尽可能的为家长提供帮助,如为距离较远的家长抱近患儿等,让每一位家长每天都能够见到孩子。对于患儿家属提出的问题和要求,一定要耐心解答,绝不能用激惹的语言激化矛盾,将护患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4]。

3.4患儿特殊病情变化时,临时增加一至两次家属探视。

应用以上沟通技巧,增强了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间的亲和力,取得患儿家属信任,进一步完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达到了与患儿家属的有效交流,提高护理质量。我科现场满意率调查及出院患儿电话回访满意率均为98%以上。

参考文献:

[1] 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3.

[2] 孙晓萍,王艳艳,张华.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体现.吉林医学,2007,28(12):1438-1439.

儿科护理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输液区 护理非安全因素 措施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门诊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共接受1254余人次静脉输液,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41例。

1.2 方法 对41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归类。其中由环境因素引发2例,占4.8%;患儿病情及家长因素引发24例,占51.2%,由医嘱缺陷引发8例,占19.5%;由于药品质量等问题引发7例,占17.1%。

2 讨论

2.1 环境因素 发生2例。患儿就诊时陪护人员较多,个别家长不配合开窗通气、空气消毒,造成空间狭小、空气流通不畅,加之无法严格按病种隔离治疗,易导致交叉感染。

2.2 患儿病情变化及家长因素 患儿有病时家长多愿意选择门诊治疗,但由于患儿机体各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善,有病时多表现为发病急、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快等,在门诊治疗过程中常发生病情变化。其中急腹症9例,传染病5例,高热惊厥10例,均及时转入相应的科室。另外,患儿及家长对输液速度快慢意识不足,随意调整滴速也是一大隐患,据统计,有80%患者自行调快滴速[1]。

2.3 医嘱因素 正确的医嘱是安全输液的基础,本科一年内发生医嘱缺陷8例,分为两种情况:第一,药物剂量与幼儿实际年龄、病情不符。由于药物市场活跃,新药不断推出,名称繁多,存在多种制量、制剂,医生对新药的规格、用药剂量不熟悉。第二,不合理配伍用药。

新药配伍禁忌对照表没有公布,无法查找,造成两种药物接触后发生反应,如,先锋必加入葡萄糖液后出现沉淀;头孢曲松纳与含钙药物相遇后发生混浊;青霉素注射液与双黄连注射液加入生理盐水中出现不溶微粒等。

2.4 药品质量及其他因素 共发生7例。有些药物外包装相似,容易造成视觉混淆,如,链霉素易被当成红霉素发放,地赛米松易被当成维生素B6发放等。另外,个别药物存在质量问题,如,注射液内有杂质,粉剂不能完全溶解等。

2.5 青霉素更换较频繁,在更新批号期间,新老批号用药容易混淆。

2.6 其他因素 小儿头皮剃毛损伤1例、小儿坠床等。

3 对策

3.1 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监督制度 采取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重点教育,使每一位护士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建立每周、月、年安全分析制度和奖惩制度;及时了解新上市药物常识,协助医生把好医嘱关。

3.2 细观察、勤巡视 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及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根据不同年龄和病情,及时调整输液速度,严格掌握药物在有效时间内输入,确保治疗安全和疗效;提示患儿和家长不要随意调整滴速,输液期间不能离开输液区,以免带来不良后果。

3.3 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认真落实消毒隔离的制度;输液区内坚持定时开窗通气、喷洒过氧乙酸,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对不配合、不理解的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尽量按病种分室输液,减少交叉感染;使用剃头刀时,不要使用过于锋利的新刀片,用完后用酒精擦拭消毒。

3.4 严格落实查对制度 护士接到患儿家长递给的注射单和药物时,首先根据注射单核对药物、配伍禁忌、过敏试验的药物批号及结果,与上次使用的间隔时间等,特别是青霉素类药物等,将患儿的姓名、药名、剂量等详细注明在输液瓶上再行加药。然后由另一名护士核对无误后再次与患儿家长正事无误方可进行穿刺。药物发生投发错误时,护士要耐心解释,必要时先用科内储备药垫上,以免耽误患儿治疗及引起家长不满,事后主动帮助协调解决。

3.5 规范青霉素的使用 做青霉素试验前要详细询问患儿本人及父母药物过敏史,当患儿父母一方有青霉素过敏史时,要慎用;对青霉素过敏试验阳性者,用红戳在门诊病历封面印上“青霉素皮试阳性”字样,以示醒目,并告知患儿及家长;当药房需要更换青霉素批号时,要提前1-2天通知科室,以便对正在使用青霉素的患儿做好宣传和重新做青霉素皮试的准备,防止差错;青霉素试验的结果和批号要记录在门诊病历本上,试敏结果要留在科室以便必要时核查。

3.6 做好安全防范宣传工作 输液前护士要对每个患儿及家长交代好输液当中的注意事项,以便家长即时了解;输液区内配有电视,以便满足部分患儿输液时希望,使其保持安静,配合治疗,减少由于躁动造成的脱针现象;室内各床配有护栏。

4 结论

随着医药发展,新药层出不穷,新药配伍对照表无处可查;医疗制度的改革造成医护人员精简、临时聘用人员增多;患儿病情变化特点,病人的维权意识增强;儿科护理工作相对繁琐,家长要求较高,经济回报少,使得护士心理压力大,部分护士工作不安心或简化工作程序,这些都导致不安全因素的存在。通过分析原因,制定相应监控措施、加强管理、改善环境,并提高护士们的安全意识、责任感和进取心,能够显著降低护理工作中缺陷的发生率,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儿科护理技术范文第4篇

门急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和与患者接触的桥梁,但由于其工作量大、节奏快,而且患儿家长层次不一、患儿配合度低、环境嘈杂,门急诊输液室是各类护理投诉的易发地。因此,正确分析输液室护理工作中的隐患,制定对策提高输液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减少医疗投诉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我院纪检办公室、护理部接到门急诊输液室输液的患儿家属的各种护理投诉12例,主要投诉方式为口头和电话投诉。我们根据各部门对每起投诉的详细记录,采用回顾性研究分析,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投诉患者年龄0~14岁,其中婴幼儿8例占投诉量的66.66%,4-7岁儿童2例占投诉量的16.66%,7-14岁儿童1例占投诉量的8.33%。投诉人群中,患儿年龄在三岁以下的婴幼儿比例最高,占到了总投诉数量的一半以上。这说明随着患儿年龄的增加,投诉的数量呈下降趋势。投诉高年资护士2起,低年资护士6起。不同职称护理人员被投诉率比较,护士及实习护士的被投诉率明显高于护师、主管护师职称者。

2.2 投诉原因

静脉穿刺未一针见血4例占36.36%,排队等候时间过长、输液室环境差3例占27.27%,,护士服务态度差、解释欠详尽沟通不足3例占27.27%,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致配错药、换错静滴药、误拔针1例占9.09%,。

3 讨论

3.1 护理技术需进一步提高

从资料分析结果上看,穿刺注射未能一次成功所引发的投诉占到第一位。尤其是低年资护士和实习护士,护理操作技能熟练度低,静脉穿刺技术不过硬,心理素质差,遇事容易慌乱,使患儿家属产生不信任感。儿科输液,家属要求高,部分家长在配合静脉穿刺时不能按照要求固定患儿头部或肢体,导致小儿静脉穿刺困难,甚至多次穿刺失败,从而引发投诉。

3.2优化就诊流程 改善就医环境

门急诊儿科诊室、门急诊药房、门急诊交费处的标识不够清晰、明显,家属心情焦急的情况下,没有仔细看标识,没能在第一时间找到窗口;等候输液病孩多,排队等候时间长;输液室内人员密集,环境保洁不及时,导致家长心情烦躁。

3.3医疗服务意识有待提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病人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医务人员的服务要求日益提高,而医务人员的服务观念、服务行为没有因为当前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期望的提升而改变。一方面,在工作繁忙时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回答不够耐心,解释不够仔细,有的甚至推诿患者。第二方面,门急诊输液室任务较繁重而护理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无充足时间与患者解释、沟通,导致患者不满而被投诉。第三方面,年轻护士业务知识欠缺,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对患者家属提出的问题,回答简单,态度生硬,不能有效化解矛盾,也会引发投诉。

3.4护士素质有待提高

不按操作规程要求工作,如三查七对不严格,部分护士为贪图工作方便,简化操作程序,使查对流于形式。配错药、换错瓶,检查巡视不到位,未及时发现意外情况,当出现输液速度过快、过慢、液体外渗,液路不畅、药物过敏等情况时,往往是先由家属发现再提醒护士,这样容易引起患儿家属的不满。另外,实习护士在临床后期,带教老师认为学生的基本技能已经掌握,把学生当成减轻工作的帮手,放松了对学生的安全护理意识的管理,带教不严,放手放眼,而其因缺乏经验,在单独操作时出现护理差错,导致患儿家长投诉。

4 对策

4.1 完善规章制度,优化输液护理流程

对原有的工作流程实施重建,对原有工作环节进行整合、重组、删减等,形成以提高整体护理效应、减少意外为核心的护理流程。针对儿科输液区的特点,将儿科门急诊划分为以下区域:二岁以下患儿输液室、二岁以上患儿输液室、注射室、雾化治疗室、抢救室,各区域指定一名高年资护士负责,主要负责督促、检查、沟通、协调、指导护士。

4.2加强基本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穿刺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护理操作之一,也是给予病人有效治疗的一条重要途径。小儿静脉穿刺技术是儿科急诊护士的一门很重要的基本功。护士长合理排班,新老搭配。注射班的护士安排2~3名,以一名穿刺技术好、心理素质好的护士为主,另安排1~2名导注护士固定患儿肢体,护送患儿到床旁。科内成立了“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穿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和好的建议进行分析总结,以不断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

4.3加强护士自身素质训练,提高服务质量

护士作为操作过程的行为主体,应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慎独精神、良好的语言修养等高层次的素质。护士的每项操作都关系到患儿的安全,加强护理人员的常见疾病的基础护理操作的培训,根据毕业年限的不同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护理培训模式。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鼓励护士参加院外的各项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4.4加强工作责任心抓好关键点,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儿科护理技术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心理护理; 手术; 应激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0087-03

The Effect Analysis of Double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thod in the Surgery of Stress Level among the Patients in the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HUANG Li-li,ZHENG Zi-qun.//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4,12(3):87-89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ouble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thod in the surgery of stress level among the patients in the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Method:94 patients in the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jectiv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The traditional plan were used in all the patients.The objective group used double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thod additional.The perioperativ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level,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situ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There were better results in the comparison of perioperativ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level,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situ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life,nursing service satisfaction in the objective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It can get a satisfaction effect to double psychological nursing method in the surgery of stress level among the patients in the general surgery department.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Surgery; Stress

First-author’s address:Longgang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172,China

手术对于任何患者而言,都是一个应激源[1]。其会对患者的机体和心理产生巨大的刺激,导致患者体内生理指标及心理状态发生重大改变[2]。目前认为,这种生理和心理的波动对于手术治疗是有负面作用的[3]。如何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应激刺激,使患者生理和心理都能处在一个较为平稳的状态,是临床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4]。心理护理二联法是近些年提出的一个新的护理概念,其中心思想在于将术前和术后心理护理结合起来,使之前后呼应,进而起到互相促进的效果[5]。本文以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5月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就心理护理二联法在普外科手术中对患者应激水平的影响做一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1月-2013年5月外科收治的94例各类手术患者,其中男54例,女40例,患者年龄32~71岁,平均(53.29±12.84)岁,所有患者均为择期手术,为保证研究对象同质性,排除恶性肿瘤、器官移植、姑息性手术患者等,并要求所有研究对象最近5年内无手术史。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原发病和术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术前准备与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二联护理。此护理内容着重强调两方面,即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首先,在患者入院时即对患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距离择期手术时间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需求,在此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患者的人格特征及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切不可使用同一标准要求所有患者或将同一方法使用在所有患者身上。在健康教育内容方面,要贴合患者实际需求及已有认知水平,尽量不要有多次重复情况出现。在此过程中,会给患者设定问题卡,此卡内容包括患者疾病可能会经历的流程及这其中所涉及的问题。在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此问题卡将成为进行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线索和患者回忆起干预内容的重要依据。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一定知识水平的患者,此卡可以内容详实一些,但对于文化水平较低或缺乏耐心的患者,则应以最简单的语言对问题卡中的问题进行标注,并向患者提供实时咨询服务。

1.3 研究指标及评价方法

本文研究指标包括四部分。(1)对两组患者手术当日清晨心理症状水平的比较,此部分使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包括焦虑、抑郁及人际关系敏感三个维度,满分5分,分值越高代表心理症状问题越严重。(2)对两组患者手术当日清晨体内应激指标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在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SOD活性检测使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比色分析法,MDA水平的检测使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使用罗氏公司UV2754型分光光度计,所有试剂盒由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3)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第3天的生存状态进行比较,主要包括睡眠情况、情绪状态和手术疼痛情况,使用《幸福感评价量表》进行,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情况越积极。(4)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进行比较,使用《住院患者生活质量调查量表》和笔者自制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卡》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患者如上指标间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Epidata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前心理症状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前清晨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心理症状比较 分

组别 焦虑 抑郁 人际关系敏感

观察组(n=47) 2.11±0.46 2.05±0.38 1.97±0.41

对照组(n=47) 2.54±0.35 2.50±0.49 2.35±0.32

t值 5.10 4.98 5.01

P值

2.2 两组患者术前体内应激指标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体内SOD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应激因子水平比较 mmol/L

组别 SOD MDA

观察组(n=47) 92.48±3.23 6.41±0.73

对照组(n=47) 85.65±2.34 7.17±0.97

t值 11.74 4.29

P值

2.3 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生存状态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睡眠情况、情绪状态得分高于对照组,手术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3 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生存状态比较 分

组别 睡眠情况 情绪状态 手术疼痛

观察组(n=47) 81.12±6.58 85.46±4.35 81.38±4.33

对照组(n=47) 76.59±6.27 81.12±3.07 87.66±4.78

t值 3.42 5.59 6.68

P值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分大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临床护理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对患者进行医疗性护理,还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行为干预护理等多项内容和任务[6]。以往的心理护理只强调对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进行干预,通过讲解、倾听等方法使患者不良的心理感受可以疏散,进而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7]。首先应该肯定的是,这种心理护理模式在临床中是有一定作用的,其确实可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患者心理波动幅度,对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是有积极意义的[8]。但同时也应认识到,每个人的情况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位患者,在不同的病程阶段,其心理特点和健康教育需求都是不同的,虽已有心理护理模式强调个性化,但这种个性化是不连续的,无法从始至终的完成对患者治疗全程的护理,且有研究显示,随着心理护理开展时间的延长,其效果是下降的[9-10]。在本研究中,笔者将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项目在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了有机结合,将患者自身疾病的病程发展作为心理护理的线索,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清晰明朗的健康认识道路,使患者对于已接受的心理护理知识和健康教育知识能够融会贯通,并更快的将之反映在生活中,使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对疾病的认识真正得到快速提高。而且笔者认为,这种方式下的心理护理模式,将不依赖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的引导,所以对患者在院外的康复也有积极作用。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分

组别 住院期间生活质量 护理服务满意度

观察组(n=47) 83.42±6.59 86.57±5.37

对照组(n=47) 72.66±5.66 78.22±5.38

t值 8.49 7.53

P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前清晨焦虑、抑郁和人际关系敏感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心理护理二联法能够有效降低普外科手术患者机体及心理应激水平,改善患者术后康复能力和生活质量,对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彭聿平,邱一华.手术应激与免疫抑制[J].生理科学进展,2006,37(1):31-36.

[2]郑志水,黄杰,林慧庆,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开胸肺切除术后应激状态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8):3095-3098.

[3]赵军.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外科手术患者对其应激状况和预后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3):608-610.

[4]陈拥军.手术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20(5):180-181.

[5]王红霞,鲁秀远,宋应红,等.心理护理二联法对烧伤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J].中华烧伤杂志,2011,27(4):305-306.

[6]何映红.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78.

[7]张永怡,余小萍,张娴,等.国内外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上海护理,2012,12(5):62-66.

[8]冷佳俐,胡增祥,刘艳,等.不同护理模式对脊柱侧弯手术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4):585-588.

[9]戴秀菊,杨金娟,周志虹,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