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英语教学的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利用实物,营造良好氛围
初中课本中不少课文可以进行表演,如《The Quwestion Pronuciation.》、《A Telephone Call》、《The Hane and the Tortise》等。在教学中,我和学生一起利用一些实物、面具作为道具,创设一定的场景。如在学《What shall I do?》时,我用课桌摞成街道,并挂起种种招牌如“Hospital”“Post Office”“Sope ”“Bus Stopt”等,派几名“警察”在十字路口“值勤”。通过表演不仅提高了学生们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2.借助阅读,注重个性培养
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但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知识的传授,学生为学习英语而阅读,也为发展智力、陶冶情操而阅读;学生为认识客观事物、丰富知识储备而阅读,也为提高鉴赏能力而阅读,“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应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阅读的目的在于理解和运用,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能力的培养。阅读过程的心理语言模式认为,读者不断地、积极地试图再现作者的信息,进行一番内心的对话,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假设,作出预料,提出质疑,继而澄清不正确之处,将新的信息融于旧的之中,将旧的信息按新的作者修正,从而发展智力。阅读是一个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也是一种创造性实践。英语阅读中,学生不是单纯地接受书面语言信号,而要把这种信号与自己的知识,经验及设想结合起来,追踪作者的思路,与之产生共鸣,积极运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解释新信息和生疏的内容,预测意义,作出推理判断,以达到吸收并消化新知识的目的,同时推敲辨析,剔除谬误,补充不足,激发产生一种新见解、新问题。实质上,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双方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生成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理解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就必须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3.熏陶感染,加强实践训练
英语课是综合性工具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应学以致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应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但我们目前的条件状况却并没有让其发挥的余地,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它的巩固和提高。因此,作为教师就要在日常授课中注意多加强语言使用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英语思维,接受纯英语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听、说、读、写英语形成习惯,这对他们的英语的进步是有裨益的。为此,在日常授课中,应该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加强听说训练,即使一些较难的单词我也尽量用简单的英语解释。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就会发觉学生的领悟能力在明显提高,反映在课堂回答上比较积极活跃,听力测试通过率较高。但缺点也因之产生,学生易产生松懈和厌倦心理,他们要时刻集中注意力去捕捉老师讲的每一点信息,稍有疏忽便可能错过对一个单词或一句话的理解,长而久之便想放弃,于是就懒得去仔细听了,形成恶性循环,成绩便很难提高了。
4.合作学习,激发参与热情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质量
在现在的农村小学中,英语教学也逐渐得到了重视。从最初的语文数学两大主科,变成了语文、数学和英语三大主课。但是和城市相比较,农村英语教学的现状并不是很乐观,存在教学条件差,师资队伍不足,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等很多问题。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去思考如何才能提高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学质量,推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1.提高教师素质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在课堂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然而,在目前的农村小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师资力量不足,这种局面大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就是转变观念。学校对于英语教学给予足够的重视,为英语教师提供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大家一起讨论英语教学的技巧,交流课堂教学成果。校领导还可以在校内举办英语课堂观摩课,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让教师之间相互交流英语教学的方法,教师在上观摩课前能够主动的进行教学设计,准备教学用具,让英语课堂教学摆脱传统的模式,而且,通过观摩课,各个学科的教师也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外,学校要鼓励教师采用新颖的方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会对教学更有帮助,学生也会对英语课堂更感兴趣。除此之外,作为教师,需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平时多看相关学科的书籍和教学设计,吸取其他教师教学的精髓。教师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掌握学生的心理,无论是学习好的学生还是调皮的学生,对他们在课堂中出现的各种状况能够从容应对,让学生从英语课堂中真正的学到知识,并且喜欢上英语课堂。
2.提升学生兴趣
现在许多学生对学习都有一种厌烦的心理。小学生对英文教材中的单词、句子只是靠死记硬背,他们不是真正的了解知识点,在平时做的题型也不够多,所以,在遇到英语题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会产生很厌烦的情绪,越不会就越不想学的心理。在农村小学的英语课堂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比如:在课本中的对话,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来进行表演;在课堂开始之前,学生们一起唱英文歌曲;学校可以多开展英语方面的活动,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在学校的布置上,要尽量让学生到处都能看到英语;还可以让学生来设计英语板报,然后各个班级的学生来进行评比。这一系列方式都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我们想提升学生英语的成绩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对于学生不会的英语方面的问题,教师要耐心及时的讲解,让学生把不会的题都学会,并且给学生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复习,那么,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也会增加。所以说,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要采用适当的方法,争取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将知识都掌握,课后能够主动的去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数字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兴趣,教师设计了“猜年龄”的游戏,首先教师出示了几张人物的照片,如Kate、marry等,并在卡片的背面写上数字,“Three”、“Four”、“Eleven”等,之后依次让每个小组猜“Is he(she) Three (Four)?”哪个小组猜对了,记上10分。通过这种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都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能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学习到知识。
3.改进教学模式
在农村的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是课堂的主要模式。纠其原因,主要是农村学校的条件有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受到了局限。还有就是教师本身的教学质量不高,课堂教学模式不够新颖。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让课堂气氛变的很压抑,学生都喜欢新颖的教学方式。对于学校而言,校领导要做好教学用具的准备工作,提倡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并且,可以派专业的技术人员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可以熟练的运用多媒体技术。另外,对于教师自身而言,需要在每堂课之前做好备课工作,做好课堂设计,与其他的教师进行交流,探讨课堂教学的好方法。在教学中,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尤其对于英语这一学科,由于英语课本中的课文较多,知识相对其他学科较难,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独特的教学模式来授课。英文课文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学习,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教师也可以对英语单词的背诵采取评分制,调动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性。总之,要想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学校和教师都需要付出努力,让教学效果更加显著,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浓厚。
例如在学习简单的用语时“Nice to meet you”,“This is my…”教师可以针对这些简单的用语,编排一些对话,并创设教学情境,初次见面的学生见面打招呼,这些简单的用语都会用到,而且还可以将以往学过的用语加进去,“Hello!”“I’m…What’s your name?”等等,这样不仅能够复习以前的学过的知识,同时还能够加强对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总结
农村的小学英语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当前的状况,无论是教育部门、学校还是老师都要给予重视。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不仅需要先进的教学设备,还需要教师独特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能够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说,提升农村小学英语课堂的质量,还需要教师、学生以及相关的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语音学习 母语负迁移 教学建议
1 引言
在我国,许多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表达中都含有浓重的中国腔,显得不够流利、地道,甚至会带来交际困难。这种现象,很有可能是受到了母语――汉语的影响,学习者往往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利用母语中近似的音去代替英语中的音,造成发音不准。虽然近年来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现象已经受到了应用语言学家以及广大英语教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然而专门针对母语对英语语音学习所产生的负迁移作用的研究却为之较少。本文将主要对英语语音学习中汉语(在本文中指的是普通话)产生的负迁移作用进行探讨,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期能够帮助教师在语音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克服这种负迁移作用。
2 汉语的负迁移作用
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是指“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Jack C.Rechards,John Platt,Heidi Platt,2002)其中,对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产生促进作用的转移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而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导致错误和困难发生的转移则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Rod Ellis认为,母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的根源之一,母语的这种影响就是它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负迁移作用。(Rod Ellis,2000)他还指出,这种现象在二语的语音学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Rod Ellis,1999)同样地,Allan James也认为:“本族语结构对第二语言结构的影响,在语音方面比其他方面大得多。因为学习一个全新的语音系统意味着学习新的发音和听觉模式。这些模式属于语言行为的生理方面,与语言行为的认知方面来比,它们更抗拒改变和调整”。(高远,2002)因此,研究母语对英语语音所产生的负迁移作用,对帮助学习者排除母语的干扰、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汉语和英语分属不同语系,二者在语音方面差异很大。“由于汉语是声调语言而英语是句调语言,而且英语中有许多汉语中没有的音素,所以造成了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的语音学习困难,这些困难可以归结为汉语向英语负迁移的结果。”(俞理明,2004)由于长期受汉语习惯的影响,中国学生发音不准,语调较差等问题普遍存在。而语音语调对于口语交流又是至关重要的,读音正确与否,语调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交流的成功与失败。因此,研究汉语与英语的语音差别,有助于我们有意识地排除母语的干扰,习得标准的语音语调。
在言语交际中,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音位。音位分为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两种,前者包括元音和辅音,后者则指重音、节奏、声调、语调及音渡等。
因此,本文拟从音段音位和超音段音位这两个层次来探讨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所产生的负迁移作用。
2.1 音段音位层次上的汉语负迁移作用
2.1.1 辅音。首先,英语的辅音中有的音位在汉语中空缺,如/θ/、//、/∫/、/t∫/、/v/等,学生往往会用汉语中相似的声母发音来替代。例如很多学生直接用/s/、/z/代替/θ/、//,把thing[θiη]读成sing[siη],breathe[bri:]读成breeze[bri:z],在交际中很可能会影响词义的传达而造成误解。而英语的/∫/和/t∫/和汉语拼音中的/x/和/q/的发音听起来颇为相似,因此许多中国学生就用/x/、/q/来代替英语的/∫/和/t∫/的发音。另外,不少学生说英语时常用/w/代替/v/,把very读作['weri],这也许是汉语的声母/w/的发音习惯迁移的结果。
其次,英语的辅音多数是清浊成对的,如/p、b/,/t、d/,/k、/等共有10对20个;而汉语的声母(辅音)多数分为送气和不送气的清辅音,如/p、b、t、d、k、、j、q、x、zh、ch、sh、z、c、s/等,而浊辅音只有/m、n、l、r、n/5个。(喻云根,1994)因此,中国学生对清与浊的特征并不敏感,在发音时常常忽略了清、浊的区别,造成对英语清浊音发音、辨音的困难。
再者,英语与汉语的辅音在音节中的分布规律和组合方式各有特点,差异较大。汉字发音一般不以辅音(声母)结尾,大多由声母加韵母构成;而英语辅音在音节中的分布与组合却较为自由和灵活,大部分辅音既可出现在元音之前,也可出现在元音之后。(方文惠,1990)因此许多中国学生会习惯性地在英语中以辅音结尾的单词末尾加上一个元音,如把hope念成[hǝǝupu]。在读辅音连缀时,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学生常常在辅音之间加进一个元音,最常见的就是加/ǝ/,如grow念成[gǝrǝu],recognize读作['rekǝgǝnaiz]。显然,这些都是母语语音负迁移作用的结果。
2.1.2 元音。英语元音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汉语的元音分为单韵母和复韵母。英语的单元音数量比汉语的单韵母要多,而且分得细。由于汉语中没有长短音之分,而英语的单元音则有长元音和短元音的区别,所以学生最常犯的英语元音发音错误便是长短音不分,将/i:/和/i/,/u:/和/u/混淆起来。例如,对于sheep[∫i:p]与ship[∫ip],fool[fu:l]与full[ful],有的学生一律含糊地读作某个中间音,听不清长短,看不出口形大小,从而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Ʌ/、/æ/、/e/等单元音在汉语中空缺,因此中国学生在发这些音时很难到位,在读cart[kα:t]与cut[kɅt]、bad[bæd]与bed[bed]时基本没有什么区别。
另一方面,汉语的复韵母与英语的双元音在发音方式上也有区别。复韵母前后两个音之间滑动较快,口形变化小,两音浑然一体,听起来像单元音;而英语的双元音则滑动明显,两者相对独立。(李银仓、周军平,2005)由于这种差别,母语的负迁移作用就在所难免。受汉语复韵母发音习惯的影响,许多中国学生在读英语双元音时因滑动幅度小、过渡不明显而导致发音不准。例如,把I[αi]与“爱”(ài),how[hau]与“号”(hào),go[gǝu]与“够”(òu)等同起来,带有浓重的中国腔。
2.2 超音段音位层次上的汉语负迁移作用
汉语的双音节词、多音节词的重音大多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且重读音节多,轻读音节少,而英语的多音节词通常只有一个(少数有两个)重读音节,重读音节少,弱读音节多,而且重音的强和弱形成明显的反差。(洪明,2004)于是,受母语的影响,学生常常会按照汉语的重音习惯来读英语单词。如把interview['intǝvju:]读成[in'tǝvju:]。此外,许多学生不了解英语词重音具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如increase、permit等词,作名词时重音在第一个音节,作动词时重音却在第二个音节上。学生对此常常把握不准,有的则干脆不分轻重音节,一律重读,从而对交际的进行产生了影响。
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学习者对节奏的把握也是一大难题。汉语的节奏是音节节奏,而英语是重音节奏。汉语中每个字的音节长度都差不多,语句的长短基本上是按音节数计算的,是以音节计时的语言。英语则是以重音计时的,其节奏的基本倾向表现为各个重音节之间的时距大体相等。因此,受母语负迁移作用的影响,学生习惯把每个音节的力度平均分配,强弱不分,长度趋同,以致很难说出一口地道的英语。
汉语与英语在语调上也有着很大的区别。汉语是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而英语属于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这是汉英两个语音系统的重要区别之一。(喻云根,1994)汉字的发音主要靠声调的抑扬顿挫来区分,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组成的“四声”和轻声。句中的每个字都有固定的声调,句子的语调只在句末最后一个音节的声调上进行调节,整个句子的语调升降起伏的幅度并不大。然而在英语中,语调在表达语义上有相当大的作用。同一个句子由于重音位置的不同往往表达了不同的意思。例如,“We heard Mary singing.”如果重音落在we上,强调的是我们,而不是别人听见玛丽在唱;如果重音落在Mary上,强调我们听见玛丽唱,而不是别人在唱;如果重音落在singing上,强调我们听见玛丽在唱歌,而不是在做别的什么事情。(王钢,1988)可见,说英语要根据所强调的内容的不同而在语调上有所区别。然而,中国学生往往习惯用读汉语的语调去读英语,语音缺乏连贯性,几乎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地读出来,听起来像在读单字单音的汉语一样,语调生硬而不自然,甚至有可能在交际中造成对方的理解困难。
3 教学建议
如前所述,在语音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在发音还是在语调方面,母语的负迁移作用都是在所难免的。如果这种影响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它将会影响学生的口语交流,造成交际障碍。因此,外语教师在语音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这个问题,辅导学生分析英汉语音的差异,帮助其理解负迁移作用,从而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让学生掌握正确地道的语音。
为了改善我国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现状,提高英语语音教学水平,本文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3.1 重视教师自身的素质培养。首先,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常常被学生当成是学习的典范。尤其是语音教师,学生会通过模仿老师的发音来学习语音。如果教师本身的语音就存在问题,那么很可能会给学生的发音带来顽疾难除的后果。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自身的语言输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平时要加强对英语语音知识的学习,经常视听和模仿地道的语音作品,找出和分析自身的不准确的发音及时进行纠正。通过类似的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语音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示范作用。另外,语音教师不仅本身的语音要好,还应注重对教学方法的钻研。要加强对英语语音教学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总结,掌握其基本规律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例如,对于那些在汉语中没有的而在英语中又是比较重要且抽象的语音规则(如强读、弱读、连读、重音、语调等),教师可以尝试把语音教学从孤立的语音形式过渡到连续的语言上去,提供一个完整的语境,这样会更易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3.2 强化英汉语音的对比分析。由于学生的语音错误大都是因为没有仔细把握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习惯性地用母语中的近似发音来代替英语中的发音而导致的,因此在语音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培养学生对英汉语音系统差异的敏感性,以尽可能地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发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对照发音器官图的方式,让学生找准发音部位发音,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另外,对于那些在发音上相似但又有区别的音素,教师应具体讲清楚其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的不同, 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让学生不仅能够分辨它们,而且能够准确地发音。
3.3 创建积极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发音习惯和规律,及时发现学生的语音语调问题,并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教师应当意识到,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负迁移作用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正确对待学生在语音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在目前我国的英语语音学习环境下, 学生还难以就自身的语音错误进行自我发现和自我纠正,所以教师对学生进行纠正还是很有必要的。然而,纠错时教师应讲究策略,要把握好分寸和时机。如果差错一出现就纠正,不仅会打断学生的正常交际,影响学生的语言流利程度,还可能会伤其自尊。因此,教师更多的应当是给予学生正面的鼓励,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保持兴趣并以积极的心态继续学习。除了课堂教学外,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和提供一些课外的有利的语言环境(如英语角和英语晚会等)以及语言素材(英语语音材料,如课文朗读、影视对白片段及英文歌曲等),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接触真正外语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模仿和学习,帮助他们改正语音语调上的毛病。
3.4 采用合理的语音练习。在语音教学中,练习作为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应当受到教师们的足够重视。有效的语音练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正确的发音习惯,同时还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纠正。首先,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选取适当的语音练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操练。例如,针对连读现象,可训练学生将一组组意义和语法结构联系紧密的词或短句连起来读,碰到辅音和元音的连读时,可将它们视为一个单词进行拼读,帮助学生改掉以一字一字地读汉语句子的方式来读英语的习惯。训练学生的节奏感时,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句中哪些单词应当重读,哪些单词不用。这样才能为节奏训练扫除障碍。另外,教师还可以辅导学生画出语调图进行语调训练。而对于受母语干扰严重的发音问题,教师可以通过绕口令等方法,分别针对像/θ/、//等一些学生感到有困难的音素进行发音练习。只有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发音习惯,克服母语带来的干扰。另外,在英语语音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听音辨义训练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练习方法。要提高学生的语音水平,除了发音练习外,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音辨义训练,可以把一些容易混淆的音素组成词对让学生进行听音辨义练习。如:hot/hut;think/sink;life/knife等。学生通过听音来辨别其特征,从而能够更有意识地去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这对于减少英语语音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作用,会大有帮助。
3.5 利用母语的正迁移作用。母语在语音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迁移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对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中,不仅要重视母语负迁移的作用,还应探索正迁移的途径和发生过程,以更好地利用语言迁移的正面作用来帮助学生的语音学习。教师在讲授汉语和英语的语音差异时,也要讲授他们之间的共同点,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机。如果只片面强调两种语言的差异和怎样防止母语的负迁移,学习者就会认为母语在外语学习中只起阻碍的作用,进而加重学习者的精神负担,从而不能充分利用两种语言的共性进行学习。因此,语音教学中,教师在将汉语和英语语音系统进行分析对比的同时,应结合教学实践,善于发现那些与汉语语音现象一致或虽不尽一致但未超出习惯允许范围的英语语音现象,充分利用其正迁移作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
4 结语
对于在汉语环境里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汉语对英语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学习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已获得的母语知识迁移到外语学习中去,因而中介语中或多或少地都会留有母语的痕迹。其他方面的母语痕迹还相对易于消除,但语音方面的痕迹却是根深蒂固的,需要经过有意识的反复校正才能消除。因此,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不容忽视。针对这种负迁移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应就英汉语音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提高学习者对语际差异及其影响作用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的英语语音学习。
本文仅就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分析,并尝试性地对语音教学提出一些建议,其中难免会有不足和偏颇之处。然而,希望本文所作的初步探讨能够对英语语音教学有所帮助,并希望在我国广大英语教学研究者们的共同努力之下,中国学生能够尽可能地克服母语干扰,习得纯正地道的英语语音。
参考文献:
[1]Jack C.Rechards, John Platt, Heidi Platt. 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 Applied Linguistics[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Rod Ellis.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Rod Elli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方文惠.英汉对比语言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5]高远.对比分析与错误分析[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
[6]洪明.英汉语音差异对英语语音习得产生的母语负迁移作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7]李银仓,周军平.英汉音段音位系统的差异与母语的负迁移效应探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6)
[8]王钢.普通语言学基础[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关键词:话轮创编;语言情境;话轮辅助语;综合语用话轮中图分类号:G63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120-011.现状分析及课标要求
课堂观察表明,我国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普遍不够高。教师在课堂中往往满足于学生能读会说教材内对话内容为目的,不能将对话引入深入,进入深层次交际,因交际的完整性得不到实现,交际的深度达不到要求,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得不到高质量的培养。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非常清楚地告诉我们,各种语言知识的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高学生"用英语做事情" 的能力服务(教学建议二),即语言知识教学应该以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
2.对话教学中语用话轮
对话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交际活动,在对话中不断地感受、吸纳、批判、反思、重构和创造的过程。所谓话轮,是会话的基本单位,是人们日常对话的基本结构,是交流得以持续进行的语言范围和自然交流的内容框架。正如萨克期(H.soaks)等指出,人们的交谈特点是轮流说话,一次会话至少由两个话轮(turn)组成;A先说,停下来后,B在接着说。任务后的综合语用话轮是对对话知识运用的一种反映,是对话知识运用的提炼和升华。运用外语会话的能力是外语的话语能力的核心。
3.综合语用话轮创编的问题及建议
问题一:情境不真实贴切,任务不突出,生硬对话对话是在一定情景下的习惯性语言,是自然而生成的交流。脱离了情境,对话交际也就失去其意义。波兰的人类语言学家Malinowski最早提出了语境的概念,他认为,"话语和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笔者观察到教师在对话教学中只满足于学生能读会说教材内对话内容为目的,让学生生硬地用本课的重点目标语句来问答,对话的情境不贴切,任务无意义、不真实,不能引起说的欲望,学生的对话产生得牵强、机械、枯燥!如,在PEP6 Unit5 Look at the monkeys. A Let's talk中,本课的语言功能是让学生学会用"What's the monkey doing? It's jumping/running...."询问并回答动物正在做的动作。教师在教授这一课中,最后的综合语用任务是让学生互问动物正在做的动作。课件中呈现一幅动物园中很多动物在做动作的图画,让学生用"What's ....doing? It's ...."来相互问答。笔者观察到课堂中学生对于教师的这一活动,问答的兴趣较低,机械问答。这样的话轮情境不贴切且没有信息差,所创设的任务不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让学生失去了思维理解和体验的一个过程。
建议一:融入真实的语言情境,以生活化的任务为驱动。
人类学家马林斯诺指出:"如果没有语言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词语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对话更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自然而生成,语言的情境是对话的源头,是激发人产生对话的初始动力。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抓住对话文本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情境。并提出生活化的任务,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话内容;以任务为驱动,这是对话产生的结构框架。在这一课中,教师可以创设的语境是动物园正在举行运动会(多媒体呈现运动会场面的动画及背景声音),让学生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动物运动会中。教师介绍一只盲松鼠也正在听运动会,她看不到,只能问身边的小动物那些运动员正在做的事情、动作。教师提出的任务是当盲松鼠的运动会解说员。在此情境及任务下,同学们分小组来语用本课的知识。一个人当盲松鼠,其他三人当她的运动会解说员,话轮框架应运而生:
Blind squirrel: Hey, what's the monkey doing?
A: It's jumping.
Blind squirrel: Cool! And what's the rabbit doing?
B: It's running.
Blind squirrel: Wow. What's the ... doing?
C:It's....
Blind squirrel: Great! And the kangaroo?
A: ......
在建构主义思想的引导下,此话轮是通过真实的语境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在此情境中的对话是自然,让学生有言可语;以生活化、真实性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又言又语的兴奋剂,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将语言体系和功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感悟对话,习得语言。越是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贴近实际的情境,学生越是能积极有效地开展对话学习。
问题二:只有重点句,目标语句。
通常教师在备课是,最先把握的就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课的目标语句是什么?以致其眼中只围绕着重点句型转,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完全是当堂所学的教材文本,既缺少与旧知融会贯通,又缺少了对新内容的创造性运用。如在PEP3 Unit5 What would you like? A Let's talk中,本课的语言功能是学生学会使用"What would you like? "来询问他人喜欢的食物,并用" I'd like ..."来回答及表达自己喜欢的食物。教师创设的情境是去餐厅点餐,最后的综合语用任务是点餐大调查,了解朋友们喜欢的食物。教师创编的话轮是:
A: What would you like?
B: I'd like .... What would you like?
A: I'd like ....
Food
NamericebeefvegetablesfishmilkeggNina√√本课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设置点餐大调查的任务能很好的让学生语用本课的知识。但是综合语用任务中,教师所创设的话轮只有孤立的两句目标语,不符合日常生活中对话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形成口语表达能力和英语的思维能力。
建议二:添加话轮辅助语,让话轮更丰满、有韵味。
话轮辅助语犹如对话教学中的"油"! 在创编话轮时,基于教学目标,在真实语言情境的前提下,及生活化的任务驱动下,添加对话辅助语就好比让话轮有了油能自由地转的起来,让学生展开自然、生动的对话。比如在这一课中,可以添加"Cool!" "Great!" "Fish is yummy!"等话轮辅助语,让对话生成得更自然、自由。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创编后的对话轮:
A: Sally, what would you like?
关键词:活动式教学;英语课堂教学;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1-0226-01
早在2001年我国在小学开设英语课时就强调要活学英语,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创建以活动课为主的教学模式,学习重点是培养学生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小学英语教学不讲解语法概念。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侧重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和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唱、演的能力。”以下几点就是笔者对活动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的对策建议:
一、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大胆使用英语,对他们的失误和过错采取宽容和鼓励态度;同时,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活动设计要尽可能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表达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智力和个性、展现才能。教师应有计划地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英语课外活动,如朗诵、唱歌、讲故事、演讲、表演、英语角、英语墙报、主题班会和展览等。教师要善于诱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活动设计要满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苏联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困难发展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思考。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与发展是一种社会和合作活动,它们是永远不能被“教”给某个人的。它适于学生在他们自己的头脑中构筑自己的理解。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促进者”和“帮助者”的角色,指导、激励、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设计英语活动教学时,其难易程度一定要符合最近发展理论,这样才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活动教学中,完成英语教学任务。
三、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学生只有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并取得优异成绩。消极的情感不仅会影响英语学习的效果,而且会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具体而言,英语教师要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将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四、英语活动式教学要积极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五、活动教学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国外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