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民的栽培技术

农民的栽培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民的栽培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民的栽培技术

农民的栽培技术范文第1篇

*县是农业大县,农村妇女占农村总人口的一半,她们是农村改革和三个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农村之新,不仅要有新环境、新房舍、新道路、新设施、新制度、新风貌,而且最核心、最关键还是新农民。没有新农民,新农村就失去了根本和基础。农村妇女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实现,必须引起我们各级妇联的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妇女的参与、妇女的智慧和妇女的创新,妇女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按照市妇联要求,我们于四月下旬围绕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培养素质高、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女农民的这个课题,对当前农村妇女的素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针对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举措和思考。

一、农村妇女的基本现状

这次农村妇女基本素质的调查发现,农村妇女在社会进步的影响下,整体素质较前几年有新的发展和变化,突出表现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等三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发生新变化。

随着政治经济领域的改革深化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确立与落实,农村妇女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优胜劣汰竞争机制的完善,自身素质对人的生存发展状况起决定作用,这一现象和理念越来越被大部分农村妇女认识和重视,学文化、学科技、学致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当前农村妇女的新时尚。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受到了挑战,大部分农村妇女树立了以经济收入奠定家庭地位、证实自身价值的新观念,参与经济建设的愿望空前强烈。调查的100名妇女中,32名妇女愿依靠土地资源从事种植、养殖业,7名妇女愿进城务工经商,43名妇女愿在农闲时节开辟第二条收入渠道。与经济观念变化同步,农村妇女参与改革的热情也空前高涨,参政意识、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她们积极关注当前社会变革中的热点问题和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方针政策,经常性看新闻节目的妇女占20%,能说出几件国家大事的青壮年妇女占所调查人数的33%,认为国家兴衰与自己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妇女占98%。农村妇女的思想境界有了新的提高。

(二)生活方式体现时代新要求。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村妇女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也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她们已不满足物质上的富有,转而关注自身的生命健康和精神需求,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计划生育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少生优生成为农村妇女的共识,仅××镇龙王庙村就有4名妇女自愿放弃二胎指标办了独生子女证。科学教育子女,越来越被更多的农村家庭所认识,78%的农村妇女愿不惜投入培养子女成才。农村妇女依法维权的意识比前几年普遍有所提高,67%的妇女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识,她们比较关注那些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诸如土地承包、宅基地划分、费税改革、义务教育等法律法规。农村妇女逐渐向追求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方面转变,在吃、穿、住、行方面逐步抛弃了一些旧的生活习惯。近几年,各级妇女组织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了“十星级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创评活动,大部分农村妇女在树立典型、宣传典型的舆论引导下,注重树立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参与经济建设的能力有新提高。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对农业生产者的要求由过去单纯的体力付出转向思想观念、科技信息、身体素质的综合运用,为妇女参与农村经济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和条件。各级妇女组织配合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开展,积极举办各类新技术培训班,发展农村妇女经济协作组织,培养各个领域的带头人。农村妇女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逐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几年来全县已有十万名妇女参加了十项新技术培训,213名妇女取得绿色证书,1802名妇女获得农民技术员职称,98%的妇女劳动力掌握了2—3门实用技术和1—2门高新技术;被调查的100户家庭中,妇女的经济收入占家庭收入一半的达63、5%。全县还涌现出很多大胆闯市场,带领妇女发家致富的女能人。汀流河镇的李述静靠收购牛奶走上了致富路,创办了机械化挤奶中心,带动周边村妇女通过奶牛养殖脱贫致富,05年被唐山市政府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镇的甜瓜种植女能人李维莹,勇于探索新路子,大胆引进甜瓜新品种,并积极组织全村妇女种植甜瓜,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被评为唐山市双学双比女能人。海水养殖女能人陈杰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走出了一条成功的新路子,并被评为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唐山市政协委员。

二、农村妇女素质存在的问题

农村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历史的、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下,自身素质与男性相比、与其他女性群体相比,在一些方面发展滞后,一定程度上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一)思想解放程度与经济发展形势不适应。

受旧的“三从四德”观念的影响,一部分妇女仍具有依附思想,生活范围局限于家庭之内,满足于温饱的生活,不敢到外面闯闯。有的妇女对周围一部分勇敢尝试并取得成功的女能人非常羡慕,却缩手缩脚,不敢尝试,不从自身素质方面找差距,而是过多地强调资金、技术、信息、资源等外在因素的不足。从调查的情况看,妇女思想解放的程度呈地域性分布,一些经济强村、产业特色村,妇女的思想在经济拉动、能人带动、舆论推动下得到解放;一些以粮食为主要经济收入的村,妇女的思想也相对保守,在农闲时节,尤其是冬季多是聚在一起做针线活、扯闲话,与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大好形势格格不入。

(二)道德观念与全民道德建设要求不适应。

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妇女的社会伦理观念出现逐渐退化的趋势。部分妇女个人主义思想较严重,只看到个人利益,不顾全大局;只看眼前,不顾长远,不利于当前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有些妇女崇尚金钱至上,在处理家庭、邻里关系方面,利重于情,严重影响农村的社会风气。在部分少数农民的意识中依然存在着重男轻女现象,这些都在不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三)科技文化素质与其担负的责任不适应。

近几年,随着男性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妇女逐步成为发展农村经济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农村妇女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农村的经济形势。但部分农村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偏低,不能适应当前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产业化经营方式和高科技营销手段的需要。据调查,农村妇女的学历低,妇女劳动力中,初中以上学历的仅占78%。受文化水平制约,妇女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较差,学到2—3门实用技术的妇女,仅限于机械地运用,而不能结合实践经验,进行有效的总结归纳。大部分妇女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都较差。妇女在家庭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受文化水平和教育经验的制约,大部分农村母亲空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在开发孩子智力方面力不从心。

三、创新思路,努力实现农村妇女素质的新突破

如何找准提高农村妇女素质的着力点,如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及长效性。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拓思路、寻求新径,即明确一个标准、抓好两大重点、寻求三个突破。

(一)明确新型女农民的标准

新型女农民的标准是“思想观念新、文明诚信好、致富技能高、经营能力强”。要按照全国妇联提出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增加观念新、讲文明、重参与。

(二)抓好基地建设和妇女培训两大工作重点

1、整合资源,抓好基地建设。

根据市场的需求,按照农家女+基地+市场的生态农业格局,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引导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巾帼科技致富工程,进一步作为推动“双学双比”活动的深入开展。通过发展妇女技能培训基地:一是呼吁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建立一批,为广大的农村妇女参加正规技能培训提供保障。二是依托各类学校及企业建立一批,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和企业的培训资源优势,到乡镇建立技能培训点,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定向培训、岗前培训。三是壮大现有妇联技能培训基地的基础上,使其规范化,能够成为“阳关工程”定点培训基地,增强为妇女培训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借助各种条件,再发展一批。四是加强与女农民企业家、女能手、女经纪人和返乡务工妇女的联系,建立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致富项目示范推广基地、创业培训实践基地。

2、围绕妇女需要,切实抓好培训。

农村妇女数量的庞大、分布的广泛和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满足培育新型女农民需求的方式和手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开展,在实际操作中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要做到培训内容与妇女需求相结合。要开展调研,明确妇女的培训需求,开展分类培训、分层培训,提高妇女培训的参与度。重点开展六类培训,一是开展创业培训,引导妇女发展壮大,提升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二是开展务工技能培训,促进妇女转移就业;三是开展种养加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妇女发展现代农业的本领;四是开展营销知识培训,帮助妇女掌握现代营销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增强网上销售的能力;五是开展基层妇联干部培训,让她们更好地发挥“双带”的作用。六是开展文明教育培训,新型女农民不仅要有新技能,更要有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这样妇女才能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是做到培训形式与妇女实际情况结合。一是重心下移、服务妇女。把培训地点设在乡村,以方便妇女参加培训,降低培训成本。二把课堂讲授与田头指导相结合,把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的技术,使妇女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三是要培育典型、示范引导,长期以来,农村妇女有很强的从众心理,更容易相信身边人、身边事,用妇女身边的典型来教育妇女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向广大妇女宣传创业典型、致富典型,通过典型户的示范带动,变“要妇女学”为“妇女要学”,提高妇女参与培训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是做到培训目的与创业增收相结合。通过开展定单培训、定向培训、致富项目培训及农业新技术培训等,使妇女培训后能直接受益。我们要确立转移也是培训的理念,继续深化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妇女通过劳务实践,经历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各种实用技术,具备了在城市创业定居的条件,同时也可带动更多的人外出务工;另一方面,一部分务工妇女还学到了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掌握了技术,积累了资金,并返乡创办经济实体,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开拓思路寻求三个突破

1、实现培训与发证同步进行的突破。

县妇联在开展妇女技能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农业、劳动、教育等有关部门联合,按照部门要求开展规范培训,使妇女培训后能够达到相关技能标准,拿到社会认可的技能培训证书,增强学员的社会竞争力,也增强妇联培训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建立职能部门定点培训基地,不断增强妇联培训的综合实力。

2、实现培训与支农、惠农政策靠拢的突破。

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出台实施了各类农民教育的项目、工程和计划,妇联组织要积极了解政策内容,按照要求组织实施好妇女的教育培训,促进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全面展开。结合劳动部门开展的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积极对接,加强联络,为农村妇女提高素质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3、实现培训与城市资源对接的突破。

农村各类资源不足,我们要采取“内引外培”的形式积极寻求与城市资源的对接。在内引方面,要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各类企业加强联系与合作,引进人才、技术和项目,开展妇女的教育培训,同时,有重点的组织妇女参加外出培训,如:科技项目培训、实用技能培训等,带动更多的妇女提高技能和收入。

四、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的新举措

(一)抓好组织建设,完善村级妇联组织

目前,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基本完成,有大部分女干部没有进入村两委班子。为此,我们在王滩镇八家子村召开了村妇代会主任直选现场观摩会,并以此为契机,将妇代会直选工作在各村全面推开。五月中旬开始,各试点村将陆续进行妇代会直选工作,拟在五月底前全部完成。通过直选公平竞争,使一批年富力强、文化水平高、德高望重的女领导干部脱颖而出,使她们真正成为带领本村妇女发家致富奔小康的女带头人。

(二)加强各项考核、奖励制度。

首先,妇联组织要加强培育新型女农民工作的重视,建立目标考核体系,明确培训任务和要求,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到村、目标到人。其次,要建立培育新型女农民的激励机制,建议争取一部分专门用于培育新型女农民的专项经费,用于乡、村的妇女培训基地建设和奖励。

(三)输送网络技术,全面提高科学水平

农民的栽培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玉米 优良品种 栽培技术 推广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11-0186-01

引言

河南鹿邑县观堂镇南北长度大约为10.5公里,东西宽度大约为8.5公里,总面积为55平方公里。在观堂镇的境内有清冰河和白沟河两道主要河道,还包括邬家沟、人民沟、苏家沟等等,当地水源丰富,有利于农业种植灌溉。玉米是河南鹿邑县观堂镇主要的农作物。近些年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玉米的优良品种被研究出来,且栽培技术逐渐推广,不仅促进了玉米农作物的生长,而且还扩大了当地玉米种植面积,玉米的质量和产量都有所提高。

1 玉米优良品种以及栽培技术推广中所存在的问题

1.1 没有从科学的角度选择玉米品种以及玉米种植地

河南鹿邑县观堂镇在玉米种植上依然存在着单一性的问题。虽然部分农民在玉米种植的时候会引进新品种,但是,由于对原有玉米品种长期种植而形成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就导致在对玉米新品种种植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种植所在地的气候环境以及土地质量。玉米新品种种植过程中没有做到因地制宜,从而难以保证玉米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1.2 在玉米种植中的田间管理缺乏科学性

种植玉米的时候,由于部分农民的田间管理意识淡薄,对土地的墒情以及施肥都没有从科学的角度考虑,使得玉米生长并不如预期的好,而且玉米的产量也会有所下降。在对玉米进行田间管理中,虽然农民掌握了病虫害防治技术,但是,由于所使用的药物不够恰当,或者是药物的使用量不对,或者是药物防治时间不够恰当等等因素,不仅导致病虫害防治的成本较高,而且没有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例如在具体操作中,农民在施肥期间不按照规定执行,就会由于施肥不当而导致肥料的效果下降。在玉米田中还存在玉米烂根的现象,这是由于灌溉缺乏科学合理性而导致的。这些操作不当不仅会影响到玉米的正常生长,而且还会影响玉米的质量。

2 推广玉米优良品种以及栽培技术主要措施

2.1 强化农民对优良品种以及栽培技术的认识

河南是农业大省,近年来,鹿邑县观堂镇的玉米生长形势良好,玉米的产量有所提高。但是,从玉米生产的栽种面积和玉米的总产量比例来看,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其中,当地农民对优良品种以及栽培技术的认识不够是重要的因素。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就需要注重玉米的选种和培育,并对相关的栽培技术进行推广,以使得农民的玉米种植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从而提高玉米质量和总产量。

从玉米选种和栽培技术的角度而言,玉米品种如果单一,就会降低整田玉米的病虫害抵抗力,而且较强的遗传性能使得不良的玉米特性被遗传下来,对玉米的正常生长起到了妨碍作用。为了提高玉米的生长能力,就要在选择玉米品种的时候,注重选择抵抗能力强的优良品种,同时向当地农民传授新的、科技含量高的栽培技术,通过提高农民对优良品种以及栽培技术的认识而接受相关指导,并采纳科学合理的玉米种植建议,以提高玉米的质量和产量。

2.2 对玉米种植的区域布局予以优化

玉米品种不同,对生产环境也会有不同要求。农民要根据当地农作物的生长环境选择玉米品种,以使得玉米具有较强的生长能力。比如,新疆甜玉米杂交品种就要求农田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土质具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特别对田地的温度具有较高的要求,即玉米播种的当日,玉米田地的温度为18℃至19.2℃。如果在玉米栽种之前为小麦作物,就要求不存在根茎病害的情况。由于河南地区的春季气候偏凉,在种植玉米之后,使用覆膜的方法人工控制田地温度,还要做好土壤施肥工作。如果玉米被种植在不适宜的环境中,就会妨碍玉米的良性生长,进而影响玉米的质量。

2.3 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农民选择玉米优良品种并采用栽培技术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是重要的内容。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选择玉米优良品种并改良栽培技术,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扩大玉米种植规模,提高玉米农作物的经济效益。优良品种的选择以及玉米栽培技术的推广,要将宣传媒体充分地利用起来,通过深化农民对相关知识的认识,提高他们玉米种植的积极性,同时,政府还要采用补贴的方式对农民种植玉米发挥鼓励的作用,并愿意接受包括广播、电视、报刊等形式的指导而进行玉米种植和栽培。

为了强化农民对玉米的栽培技术,政府有关部门可以聘请专家到田间现场培训,让农民认识到采用科学的玉米栽培技术可以获得的利益,将农民选择优良品种种植玉米的积极性激发起来。此外,政府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机械设备,让农民体验到科学种植玉米的优势,还提高了玉米防灾害能力,以使产出的玉米满足玉米市场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南鹿邑县观堂镇在玉米种植中要选择优良品种,同时还要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以使得玉米农作物的长势良好,且玉米的质量和产量都会有所提高。农民的玉米收成良好,就会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农民的生活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史晓娜.新形势下玉米优良民众及栽培技术推广探讨[J].农业科学,2014(07):50―51.

[2]袁旭,张立胜.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八一农 垦大学学报,2012,11(08):35―36.

农民的栽培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土地翻耕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的发展进程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近年来,有关部门为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专门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使得我国在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很有必要。

1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主要特点

1.1玉米栽培技术特点

栽培技术贯穿玉米培育与生长过程的始终,是促进玉米产量提升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玉米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翻整耕地、选种晒种拌种、播种时间安排、选择种植模式以及施肥等部分。科学翻整耕地可以为玉米的播种与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环境。玉米的生长环境是精细土壤,因此在整地过程中,应注意将大块的整土翻为碎土,方便玉米的根系生长和营养成分吸收;在玉米的选种、晒种、拌种阶段,要选择推广的优良品质,选择合适的温度和光度将种子晒2~3d,经常翻动,防止受潮,用种衣剂、沼液等辅助材料做好拌种工作,降低玉米遭受病虫害的风险;在安排玉米的播种时间时,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选择温度、光度、湿度、土壤肥度相协调的时间进行播种,同时注意在播种过程中做好防寒御暑等应急工作。目前玉米的种植多以机械种植为主,种植密度根据种植品种确定,避免间距过密或过疏造成玉米养分吸收不利和土地资源的浪费;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施肥时间、施肥量及施肥条件等因素,在玉米种植的早期施加磷肥增加其生长过程中的营养成分,改善玉米的生长环境。

1.2玉米病虫害的显著特点及防治办法

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虫害问题有玉米蚜虫和玉米螟,玉米蚜虫是一种黑色小虫,数量较多且聚集,繁殖速度相当快,对植株危害性也比较大,可以用步行虫和瓢虫等生物天敌或者敌敌畏、马拉硫磷乳等化学药物进行防治。玉米螟是一种褐色飞虫,主要依附在玉米叶上,可以钻到植株内部,对玉米穗及其他部位产生破坏,有较大的危害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种植质量,可以在植株中心部位喷洒新硫酸乳剂,控制玉米螟扩散。常见的玉米病害包括黑粉病、小斑病和纹枯病等,不重视对田间麦秸和作物的处理会导致黑粉病,选玉米种时不慎选择感染了黑粉菌的玉米种子也会导致黑粉病,可用粉锈宁对种子进行搅拌,同时选择抗黑粉病的玉米品种、注意营造良好的种植环境和收割环境,有效控制玉米黑粉病,降低感染率。7、8月份天气炎热潮湿,是小斑病高发期,要及时施加有机肥,重视种植过程中的通风和排水,选择对抗病能力比较强的玉米种,或者对病原体进行有效控制。纹枯病会影响玉米的养分和水分吸收,降低玉米的产量和种植效益,在病发初期,在玉米植株上喷洒井冈霉素多菌灵等药物,能够有效防治纹枯病的传播。因此,在玉米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要结合具体虫害问题,对症下药、科学防治,有效提高玉米的产量和种植质量。

2玉米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土壤翻耕深度不够

玉米的植株体积较大,根系是支持植株的根源。如果土壤翻耕深度不足12cm,土壤比较松散,不利于玉米扎根,造成根系不发达,植株的水分和养分就会严重缺乏,尤其是顶部的部位无法吸收到水分,一旦有暴风雨来临就极易出现倾倒,导致玉米无法正常生长,从而降低玉米产量。

2.2玉米栽培方式粗放

玉米不仅仅是一种粮食作物,更是一种经济型作物。虽然农业相关部门在不断培育高产量的玉米良种,但优良玉米品种的数量和种类仍无法满足生产需求。目前,玉米栽培管理依然采用粗放式的农业生产模式,机械化程度较低,大水漫灌,劳作效率和玉米产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应注重玉米栽培的精细化,确保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高产量的玉米。

2.3栽培技术落后,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农民们大多还是凭借祖传和积累下来的经验进行农业生产。农民播种玉米时,往往错过玉米播种的最佳时期,或者为了盲目追求高产,种植密度过高,不合理的施肥,大大降低了玉米平均吸收的营养成分及土壤肥力。玉米品种很多,传统的种植观念会严重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环境和种植制度,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栽培技术、种植不同的玉米品种,提升玉米产量。

3进一步改进玉米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策略

3.1认真翻耕,打好根基

玉米主要利用发达的根系在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玉米生长状况的好坏与根系息息相关。为确保玉米根系的茁壮生长,在选择和处理土地的时候,应该注重土壤的松散和肥沃,在翻耕土地的时候确保土地翻耕深度不小于12cm,为玉米创造一个更加适宜的生活环境。认真翻耕,打好根基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法宝。

3.2正确选种,科学栽培

科学合理的栽培技术包括选择适宜的土壤和优良的玉米品种,对种植土地进行探究和分析,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理环境选择最适合的玉米品种,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配以合理施肥和合理灌溉,科学管理田地,根据玉米的不同生长期做好各阶段的养分保持工作和病虫害防治工作,选择合适的时间收获,保证玉米高产。

3.3政府参与,切实提高农民科学种植素养

农民群众是玉米栽培的主体,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玉米种植技术的培训教育,做好农业咨询服务工作,定期开展农业知识讲座,深入田地指导农民群众做好玉米栽培前中后期栽培管理工作,保证科学播种、科学施肥、科学防治病虫害,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切实提高农民群众的种植水平,确保农民群众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种植素养。政府部门仍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继续加大农业现代化建设,为玉米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3.4科学预防玉米病虫害,切实做好病虫害防控工作

在玉米栽培过程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进行防治病虫害。在玉米的整个种植过程中,出苗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且免疫能力较弱,种植人员在预防病虫害的时候,应将重点放在出苗期,提高成活率。在初期的时候可以通过生物防治来完成预防工作,规模较大或危害较为严重时,采用化学防治方法。适当时机还可以利用食物链中的天敌来防治病虫害,实现更理想的效果。对于玉米病害的防治主要选择周边环境干燥,温度适中的地段种植,选择抗病品种,通过轮作、深耕等措施防止土壤细菌的增加,同时加强田间管理工作,保证玉米透光通风,减少玉米的病害影响。对于玉米虫害的防治主要有选用优质抗病毒能力强的种子和利用药剂进行防治这两种方法,提前根据玉米苗不同的生长阶段采用不同的驱虫方式,做好防御工作,加强玉米的栽培管理,提高玉米的抗虫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的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在未来的种植过程中,要结合现有先进技术,进一步完善玉米栽培技术,打好土地基础,科学预防病虫害,合理栽培,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提高玉米产量和玉米质量。

参考文献

[1]董大会.玉米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家科技,2016(12):37.

[2]徐海云.玉米栽培新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下旬),2015(3):83.

[3]侯晓东,王蕾.论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中国农业信息月刊,2015(2):24.

农民的栽培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豆种植;生产效益;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123

在黑龙江绥化地区,大豆种植较为普遍,然而,大豆种植业经常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难以提升大豆种植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应用合理的栽培技术,逐渐提升大豆种植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1 大豆种植基础栽培条件分析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大豆栽培基础条件主要包括温度条件、水分条件等,黑龙江江绥化地区的水分条件、温度条件与土壤条件等较为良好,可以有效提升大豆种植经济效益与产量。大豆品种的选择也是影响大豆种植效益的关键因素,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种植人员需要因地制宜的开展大豆种植工作,科学合理的选择大豆品种,逐渐提升大豆种植生产经济效益,增强大豆生产效果。

2 提升大豆种植生产效益栽培技术要点分析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生产效益较为重要,必须要合理选择栽培技术,通过完善的技术措施提升大豆种植经济效益,达到预期的栽培目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2.1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需要结合黑龙江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合理开展大豆种植工作,保证可以提升大豆种植经济效益。需要开展实验研究活动,执行轮作研究工作,促进大豆植物的长远发展。可以将花生与玉米等农作物与大豆轮作种植,提升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土地利用价值,合理调整土地结构。需要根据土壤内部特点的分析,合理调整土壤机制成分,增强土壤机制含量,降低复合肥的使用,提升有机肥的使用质量,保证可以提高大豆种植经济效益[1]。

2.2 科学选择大豆种植品种

需要科学选择大豆种植品种,提升种植工作经济效益。需要根据黑龙江省实际情况的分析,选择优质的品种,在此期间,技术人员需要积极推广优良大豆品种,扩大机械化种植范围与规模,购买成本较低、质量较高的大豆品种,促进大豆种植效益的提升。需要合理选择种植基地,根据大豆品种种植要求等,科学设计种植计划,还可以从国外引进一些优良大豆品种,逐渐提升大豆的种植经济效益。需要积极应用区域化与规模化种植技术,提升大豆种植效率,加快大豆种植速度,拓宽大豆种植规模,还要保证大豆运输与收割效率,增强大豆种植效益[2]。

2.3 遵循科学栽培原则

必须要遵循科学栽培原则,合理优化大豆种植体系,避免出现影响其经济效益的问题。需要合理选择种植品种,在密植的情况下,保证大豆苗的茁壮成长。还要剔除一些带有病虫害的大豆种子,提高大豆的发芽率,进而增强其发展效果。此时,可以将密植密度O置在2万株/hm2左右,优化大豆密植工作体系,达到提升大豆种植效益的目的。需要保证豆苗水分与养分的充足性,合理开展施肥工作,改变农民传统的大豆种植习惯,提升其种植效益,例如:在大豆结荚过程中,可以将氮肥含量控制在35kg/hm2左右,并且利用磷酸二氯钾药物喷洒在叶面上,剂量控制在300mg左右,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需要科学开展防鼠工作,减少大豆中的鼠类,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类病虫害或是鼠类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避免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3]。

2.4 制定完善的产业化模式

需要制定完善的产业化模式,提升大豆种植效益与价值,减少大豆种植中出现的各类问题。需要推广深加工模式,将农民与种子基地等作为联系依托,建立完善的种子加工模式,在产业化链条实际发展的情况下,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可以与大豆收购公司相互合作,在政府的带领之下,建立诚信、友好的合作关系,保证可以为农民提供销售渠道,提升农民的经济效益。应该辅助农民完成大豆种植工作,合理控制盲目性种植问题,积极推广各类大豆种植先进栽培技术,在优化农民大豆种植产业化模式的情况下,合理开展各类种植工作,进而提升大豆种植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

3 结语

在黑龙江省大豆种植生产过程中,栽培技术人员必须要重视各类栽培技术的应用,科学选择各类栽培品种,优化大豆种植栽培体系,制定完善的栽培方案,提升大豆种植经济效益,为农民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松影.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5(8):46.

农民的栽培技术范文第5篇

浙江省水生蔬菜产业的大发展,与一个人深深地联系在一起,他就是金华市农科院院长郑寨生研究员,他是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蔬菜产业创新团队带头人、中国园艺学会水生蔬菜分会副理事长,他就像一粒种子,奉献社会、无怨无悔,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送到农民家。团队建设一直倡导并实践着一个目标――做科研排头兵,当三农贴心人。

采访中,郑寨生告诉记者,他们利用创新团队这一载体,根据浙江省水生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的现状,及时组织科研力量,调整攻关重点,加大关键性、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加大实用技术攻关,加大跨学科、多专业的横向合作,开展水生动植物共生高效栽培、水生蔬菜种植与加工新技术研究及新产品开发,引导产业发展由“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

围绕产业提升做科研“排头兵”

一直以来,浙江省水生蔬菜团队立足生产实际,秉承品种创新、技术创新的总体思路,促进水生蔬菜产业提升。要求团队的科研人员围绕水生蔬菜产业提升的着力点(新品种选育)、关键点(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保障点(确保产品安全)、支撑点(基础理论研究)和落脚点(成果转化与推广),开展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的攻关与创新,走在水生蔬菜科研的前头。如针对各地水生蔬菜主产区主要以栽培当地品种为主,地方特色明显,但总体表现为产量低、品质一般,种植效益不高的实际。2000年以后,团队成功育成适于山区栽培的高山茭白“金茭1号”、耐高温特性的冷水茭白“金茭2号”、赏食兼用子莲“金芙蓉1号”及特早熟田藕“东河早藕”等。通过建立示范基地、组织技术培训等措施,大力推广水生蔬菜新品种。设施栽培是浙江省水生蔬菜的亮点,通过对设施栽培中覆膜时间、温棚调节、水位控制和需肥特点等技术细节的研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双季茭和双季藕的设施栽培技术,促进第一季茭白、莲藕早熟,分别比传统栽培提早20天和1个月上市,市场售价较高,经济效益显著。围绕“金芙蓉1号”开展了鲜莲适采度、叶花果的调控和连作莲田优质高产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鲜食子莲高效栽培技术,亩产鲜莲蓬达到6800只,相比较常规通心干莲加工,不但效益好,而且节约大量的劳动力成本。浙江省水生蔬菜科研创新团队研究形成设施栽培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先后总结出单季茭“一茬双收”栽培技术、双季茭“三改两优化”栽培技术、莲藕“五改”早熟栽培技术、菱角“带果移栽”长季栽培技术等,并在产区得到大面积推广,取得明显成效。

注重农民增收当三农“贴心人”

多年来,浙江省水生蔬菜科研创新团队围绕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示范推广、基地建设、产品开发等进行创新,特别在品种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栽培技术和模式的创新,着力提高农民的收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直是团队的奋斗要求,团队成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真正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民家,当农民的贴心朋友。由于水生蔬菜种植效益突出,深受农户的喜爱,近年来新品种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迅速推广,许多品种成为目前水生蔬菜产业的主推品种,特别是部分特色茭白品种由平原向山区发展,提高了山地资源的利用率,并改善了山区贫穷落后的现状。如团队完成的《茭白、莲藕品种选育及其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项目实施期间,累计组织培训191次,共1.4万人次参加培训,编印、发放技术资料3.4万份,积极培养种植大户,集中散户、小户,鼓励并扶持组建合作社,创建了东河早藕、翠都高山茭白,武阳夏雪冷水茭白等一批较有知名度的名牌。同时新增4万余个就业机会,在浙江省推广水生蔬菜新品种新技术102.8万亩,新增产值10.88亿元,新增纯收益9.22亿元,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2009年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承办第三届全国水生蔬菜产业研讨会,农业部科教司领导莅临指导,对大会的举办给予高度评价。2009-2012年,水生蔬菜科研基地接待了无数的农民,并多次接待省内外各级领导的参观考察,2011年浙江省现代农业“两区”现场会上得到与会的省领导的高度评价,对水生蔬菜科研基地建设和科研工作给予了肯定,特别是对团队通过建设水生蔬菜种业新高地,带领农民奔小康的做法给予高度赞赏。

强化团队建设创服务“新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