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民栽培技术要点

农民栽培技术要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民栽培技术要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民栽培技术要点

农民栽培技术要点范文第1篇

马宏伟

(河南省邓州市种子管理站, 河南邓州 474150)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10-0201-01

1 引言

小麦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历来受到我国以及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视。作为我国小麦的主要产区,我省的小麦种植情况每年都受到主管部门以及市场的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市场需求以及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下,我国的农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作为全国以及我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小麦的种植栽培在我省已经延续了数千年。在这千年里,我省人民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对小麦的栽培技术做出了不断地改进。在新时期的大形势下,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原有的小麦栽培技术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尽管国家相关农业技术部门在我省多次推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但是受限于一些现实原因以及客观因素,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在我省的普及率不如预想的高。因此,本文旨在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中几个要点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介绍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优势所在,以为我省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使用做出一定的影响以及贡献,最终促进我省的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的安全稳定。

2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几个要点综述

2.1 合理选种

我国有句俗语是这样说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在无数的实践中被证明是正确的。具体到小麦的栽培技术中来说,这里的开始一半指的是合理的选种。可以说,小麦的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小麦今后生长的上限。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种子应该符合以下几点条件:首先,从外观上来看,高产的小麦种子,其色泽既不过于鲜亮,也不会明显比正常种子暗淡;其次,从生物性状上来讲,高产的小麦种子一般多经过多带杂交的,这样的种子会保持着优良的性状,而摒弃一些相对较劣势的性状。接着,要根据我省以及我市的水文、土壤等情况来综合选择对环境适应力、环境抗逆性等能力较强的种子,这样的种子一方面能够很好的适应环境,另一方面也能够对自然灾害有一定的抵御能力。

同时,在播种前对种子作一定的处理也是高产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具体来说,首先应该将种子暴露在阳光下晒一段时间,注意不能将种子平铺在水泥地上,否则水泥地的高温会直接使得种子失去生命活力;其次,在晾晒之后可以根据晾晒的情况来决定是否浸泡;接着,使用一些化学试剂或者根瘤菌来拌种,一方面,根瘤菌或是化学试剂拌种的好处是会杀死种子表面以及内部的一些害虫或是病菌,保障种子的顺利发芽和生长;另一方面,会使得种子的生命力得到明显的“激活”或是“加强”。

2.2 合理整地

整地工作对于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来说绝不是浪费,也不是“无用功。”从功效上来说,整地一方面能够杀死土壤中的害虫,为小麦的生长保驾护航,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得土壤深处的营养物质能够被“翻”到表面上来,并且最大程度上支持小麦的生长。从意义上来说,合理的整地工作能够为小麦的高产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合理的整地能够疏通田间的灌溉通道,对于小麦的水分、营养元素的吸收也有一定的正面意义。具体来说,一般整地的深度控制在25~40cm左右为宜,我市部分地区的土壤条件可能要适当的增加或减少整地深度,达到“土壤上半部分松软,下半部分坚实”的种植标准即可;同时,田地的外观看起来要平整,非种植需要不应该有明显的起伏和沟壑,同时,在整地时,应该根据相关专业人员的指导来进行土壤透气透水性的改善,以充分支持小麦的高产栽培的开展。

2.3 合理控制种植密度和播种

小麦的种植密度对于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来说也是一个要点。过大或者过小的种植密度对于小麦来说都不是最好的。一方面,种植密度过大会使得所有小麦都得不到应有的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使得大部分小麦都不能正常生长,到头来会得到“事倍功半”的结局;而另一方面,如果种植密度过小,一方面对于农业资源是一大浪费,另一方面,虽然保障了玉米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弥补了种植密度过大的缺点,但是相应的,会使得农民朋友收不到预期的经济效益,长期以往,会使得玉米种植产业得不到发展,甚至会有相应的退步。

同时,播种的控制在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里也是不能忽视的。合理的播种时间对于玉米的生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我市的实际情况来看,播种时间应该集中在10~11月份,如当年的气候特殊或是其他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适当的提前或延迟播种。

2.4 合理施加肥料

在现代农业中,施加肥料对于作物的生长促进作用是受到了广泛认可的。因此,在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中,施加农药也可以算得上是一门学问。一方面,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根据情况适当的对氮、磷、钾以及其他微量元素进行添加,以控制其生长的速度以及质量;另一方面,要对小麦的生长进行实时监控,严密监测各个环节,例如生育期、拔节阶段、孕穗开花阶段等,都要施加一定成分的化肥来帮助其生长。

2.5 加强田间管理

在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便是田间管理。从技术上来说,田间管理应该侧重对小麦的生长过程监控以及一些其他事务。具体来说,一方面,对小麦的生长情况以及病虫该做出监控,及时的进行补苗、除虫等措施,使得小麦的生长密度、健康状况都在控制内;另一方面,加强肥料的施加,同时进行灌溉步骤,可以有效保障、促进小麦的生长。

3 总结

从技术的角度上来讲,我省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因此,下一步要做的便是加强对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宣传以及应用,以此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服务于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凯远.小麦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及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4,18:185+174.

农民栽培技术要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65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云阳县栖霞镇的气候较为湿润,且常年气温为18℃左右,气候条件温和,适宜种植双低油菜。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指的是在双低油菜的种植期过后,于春节前后摘一次油菜薹,再于成熟期收获油菜籽。双低油菜的菜苗和菜薹都能食用,且营养价值较高。通过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一种菜的两种吃法,从而解决了特殊时段蔬菜供应的问题。该技术的实施要点有多项内容,包括优选品种、适时早播、控制种苗的移栽密度、合理施肥、防病除虫以及科学采摘等,以此来保障双低油菜的种植获得较高的产值[1]。

1 技术内容概述

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实质上是一种双收策略,即通过适时早播、早栽优质品种的双低油菜,在立春前后采摘一次油菜薹(一般667m2产菜薹250kg左右),另外,在成熟期再收获油菜籽(一般667m2产120kg左右),这样一来,相当于“一菜两用”,为农产品市场提供充足的蔬菜产量,缓解节前供应紧张等问题[2]。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在实施起来较为便利,该技术的应用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基于该技术的双低油菜产值却有了明显的提升,较技术应用以前的产值增长了两倍左右,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升农耕效率。

2 技术要点分析

通过长期实践可知,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的实施要点较为简单,但归根结底无外乎以下几点内容,只有将该品种的耕种及采摘要点明确,才能更好的应用该项技术来提高双低油菜的产量。关键的技术要点为:

2.1 选用杂交良种

选用“双底”(低芥酸,低硫苷)优质杂交油菜种子――油研10号、渝黄四号、福油508等优良品种。

2.2 卡死播期

实行育苗移栽的要求播种必须抢在9月上旬~9月23日(秋分节)前播种,低坝地带最迟在9月30日结束播种;实行直播的在10月15日前结束播种,直播的每667m2植4000~5000窝,留双株,确保基本苗数。

2.3 培育壮苗

育苗移栽的,每667m2需种子100g(即2两),准备苗床一分田块,选择土壤肥沃、避荫、管理方便的田块,苗龄在5~6叶时,抢时、分级移栽,并浇施定根水,确保成活。

2.4 配方施肥、增施硼肥

实行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推广复合肥,增施硼肥;要求施足底肥,早施追肥、早施苗肥,移栽后30d左右施1次肥,以清粪水淋施;早施腊肥,最迟在冬至前追施腊肥,每667m2用尿素5~10kg左右;增施硼肥每667m2用0.25~0.5kg硼肥,分多次施用(移栽时淋定根水加硼肥),于花期进行叶面喷施硼肥,解决“花而不实”的现象。

2.5 合理密植,确保基本苗

一般667m2植8000~10000株。实行宽窄行栽培:宽行为40.0~50.0cm,窄行为33.3cm,退步20.0~23.3cm的栽单株;宽行为50.0cm,窄行为40.0cm,退步26.7~30.0cm的栽双株;直播的667m2植4000~5000窝,宽行为50.0cm,窄行33.3~40.0cm,每窝留双株。

2.6 加强田间管理

重点是打好“四沟”理沟排水防湿害,加强中耕除草和及时防治病虫害,以防治蟋蟀、蜗牛、青虫、蚜虫及菌核病、霜霉病和白粉病为主。

3 采摘过程的要点分析

对于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技术的应用过程而言,科学掌握采摘标准与时点极为重要,也是保证农业增产技术实践效果优良的关键步骤。菜薹的最佳的采摘时间在立春前后,当菜薹高度达到10~20cm左右时,便可以进行采摘,菜薹鲜嫩,软和口感好,商品价值高,同时,经采摘后的油菜分枝增多。一段时期过后,一般在当年的5月中旬,便可以收获油菜籽。至此,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技术的支撑下,完成一个周期的双低油菜种植采摘过程,并且,提升了农业生产的实际能效。

4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对于农业增产项目的研究越发热衷,因其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提升我国农业总产值。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的实际应用极为简单,仅仅是在立春前后摘1次油菜薹、成熟期再收获油菜籽。该技术产值一般比传统油菜种植高两倍左右。可见对于农业生产领域而言,要能够顺应作物的栽培及成长特性,采用与之配套的科学技术,便可以实现增产增收,进而提高我国农业的总体产值。

参考文献

[1]易湘涛,李俊凯,高登东,李新桃,肖致远.浅析油菜“一菜两用”有机农业模式试验效益[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12(24):175-176.

[2]吴安平,殷少华,熊飞,胡海珍,阮祥金,夏起昕.优质双低油菜“一菜两用”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01(01):181-182.

农民栽培技术要点范文第3篇

      

        园林花卉

        (1)攀西地区荚蓬属植物资源 潘天春 李佩华 梁剑 罗强

        信息荟萃

        (5)重庆市财政突出“五大重点”耕作美丽乡村 无

        园林花卉

        (6)自贡彩灯公园规划设计探析 张军昌 张建林

        信息荟萃

        (12)重庆市农产品将建“户口档案” 无

        园林花卉

        (13)城市绿地对热岛效应的缓解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邹敏 刘奕清 先旭东

        信息荟萃

        (16)重庆市南川区全力打造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无

        园林花卉

        (17)升钟水利工程废碴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探讨 罗建碧 邱建华

        (21)华北地区盐碱地白玉兰栽培技术 桂炳中 徐现杰 马晓辉 黄韬 及瑞芬

        信息荟萃

        (23)重庆市永川区扎实推进六大农业产业发展 无

        园林花卉

        (24)影响市街桂花开花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马跃 刘华敏

        栽培与植保

        (26)乌皮樱桃大棚避雨栽培效果初报 唐元华 张敬

        (29)浅谈全膜玉米在榆林市榆阳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高飞宇

        (31)马铃薯晚疫病综合防控示范效果初报 张亚东 胡成香 周远秀 袁文斌 谭监润 冉峰

        (32)“水稻-大蒜”轮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许洪富 杨秀洪 郭忠印

        (35)我国菠萝水肥管理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郑良永 郑龙

        (38)水稻主要病虫害为害特点及防治措施 杨淑兰

        (41)云阳县花椒栽培技术要点 李大成 黄丙春

        产业发展

        (42)重庆技术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设对策 唐双福 史思茹 黄永东 唐维超

        (46)柳江县青花梨产业现状、优势分析及发展对策 梁志全 喻忠刚 韦初举 韦启光 梁丽梅

        (50)重庆市永川区粮油产业化发展思考 彭南飞

        信息荟萃

        (52)重庆市农委五项措施确保蔬菜供应不断档价格稳 无

        产业发展

        (53)梁平县黑花生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方绪彪 刘兆俊

        农业经济

        (56)垫江县全力推进“五点三区”特色效益农业的思考 黄晓容 周杨 王金涛 张东 黄静

        (61)试论重庆市南川区农业品牌建设与保护 程勇

        (65)从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视角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 樊兴丽 布海东

        (68)酉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现状及发展思路 黄修文 冉强

      &nbs

p; (71)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及对策 喻小倩

        城乡统筹

        (74)巫溪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思考 王继平

        品种推介

        (77)双低杂交油菜‘种都油998'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 石有明 邓武明 周燕 文凤君 黄华磊 唐尚同

        信息荟萃

        (78)第三届重庆采茶节开幕 无

        品种推介

        (79)杂交一代新品系‘惠丰'苦瓜栽培技术 谷九益 胡道荣 陈兴瑜

        农事月历

        (81)重庆市3月农事建议 无

        无

        (84)陕西扶风县瑞欣果树苗木专业合作社 无

        编委/专家风采

        (85)编委风采 无

        (85)专家风采 无

        无

农民栽培技术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油茬稻;免耕抛栽;优势;发展对策

油茬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是集免耕高产栽培、秸秆还田、无盘旱育秧、抛秧栽培于一体的轻简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新模式[1-2],是水稻栽培技术上的又一次革新。近年来据邱村镇前路等村的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充分显示了省工、省力、增产、增收和保护耕作等优势,深受广大农友的欢迎。

1油茬稻免耕栽培技术应用发展的优势

1.1耕作方式的有利条件

邱村镇是广德县粮油主要产区之一,全镇拥有耕地5 633 hm2,其中水田面积4 900 hm2,占耕地面积的87.0%,种植方式主要有稻—油或稻—麦等,常年水稻种植面积4 900 hm2左右,油菜种植面积1 800 hm2,小麦种植面积2 130 hm2,油菜、小麦共计面积约占水稻面积的80%。习惯的耕作方式资源、可利用面积之大是发展的有利条件之一。翻耕抛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时间长达10年,常年抛栽面积占水田面积的1/5之多,应用技术较成熟,尤其是塑料软盘秧抛栽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这对促进油茬稻抛栽模式的推广应用又是一个有利基础条件。

1.2气候、水资源优势

广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日照时数占可照时数的49%。水系配套,水源充裕,可利用水资源2 000万m3,其中旱涝保收面积3 000 hm2,约占水田面积的61.2%,自流灌溉面积4 000 hm2,约占水田面积的81.6%。泵站机灌面积533 hm2,约占11.0%。另外,本地农田耕作历史悠久,水耕熟化成度高,同时该地还是国家农业综合项目治理区,有相当部分的田块已建成或正在建成田成方、路成网、渠沟相通、函桥等配套的灌排自如系统。这里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既有利于麦(油)水稻耕作栽培,更有利于油茬免耕抛栽或直播发展。

1.3省科技园区落户邱村南阳村优势

正在建设中的省科技示范园区项目,其立项内容主要含有良种良法示范、免耕高产栽培、免耕保护性栽培、免耕抛秧栽培、农作物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植物保护等多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尤其是免耕栽培和免耕高产栽培技术为这一新模式推广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这为邱村镇发展推广新技术开辟了展示新平台,尤其是大力推广油茬稻免耕抛栽新技术模式,提供了学习、观摩、效仿的好样板和好场所。

1.4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优势

全镇已具规模发展的有“安徽家乐米业有限公司”等4家省级粮油龙头企业。一是有“公司+农户+基地”和“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运行模式,二是土地快速流转效益作用,以“天生米业”张寅虎流转约266.67 hm2耕地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全镇已流转土地超过666.67 hm2,其中“天生米业”的粮油生产基地,2009年度已示范应用油茬稻、麦茬稻免耕抛技术13.33 hm2,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预计2010年将继续扩大示范面积。龙头企业超前的经营理念和应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培育利用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路径,已成为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趋势和骨干力量。

1.5粮油高产创建和劳力资源优势

全国粮油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离不开优良品种、良种良法、科学施肥、耕作制度优化、免耕抛秧高产栽培等新技术作支撑。邱村镇劳力资源充足,男劳力2.8万人,女劳力2.1万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虽然对技术要求较高,但对于强劳力要求不高,很适用于当前强劳力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妇女、年老体弱和轻度残疾人等耕种操作。

2发展对策

2.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水平

油茬稻免耕抛栽模式是一项农业综合配套技术的应用。实践证明是粮油生产中节本增收、增效的有效手段,是减轻劳动强度、保护土壤、保护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这一栽培新模式有利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优质化发展,有利于提高产业化经营效益。对此,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网站、报纸等多种媒体途径宣传。提高广大干群和农友的认识水平,让更多的人群了解、学会应用这一新技术,争取领导支持的决心,增强推广人员的信心,启发农民朋友的热心,使农民操作起来省心、放心、开心。

2.2加强组织领导,争取政府部门支持

油茬稻免耕抛栽模式是水稻栽培中的重大改革措施。一是各级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和支持力度,县、乡、镇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加强组织领导,做到上下结合,分工明确,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二是政府财政上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宣传、培训和对现有的示范点、片进行扩大发展,予以物质补贴或以奖代补贴[3]。在投资渠道上,政策上予以倾斜扶持;立项上争取国家支持;农民投资和龙头企业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上下联动,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三是建议涉农部门以农业项目实施为平台,在推广这一新技术中,把粮油高产创建、科技入户、农民培训、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等多项目进行整合和结合起来,发挥核心区的示范样板效率的最大化,创造有利条件和机会,充分调动农民主体作用的积极性。

2.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水平

农民是当前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技人员是骨干,为了促进油茬稻耕抛栽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议涉农部门采取印发技术资料、拍摄VCD播放,政府部门组织专题讲座[4]等形式多样的技术培训。并在培训过程中采取课堂讲座与田头样板现场结合、专题讲座与实际操作结合、专家授课与科技带头人传授经验结合,让农技人员和广大农民真正掌握这一推广新技术的优点和技术要点,以提高普及率和到位率。

2.4抓典型示范引路,促全面推广普及

油茬稻免耕抛栽技术要得到应用普及,一是必须建立好示范基地,抓点带面,进行示范引路和辐射带动,通过示范田、样板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克服观念观、技术观;二是利用好示范基地,使其成为科技讲堂,组织召开交流会、现场观摩会,让更多的农友来了解,认识、学会、掌握新技术、应用新技术;三是通过示范基地的建立,培育一批典型户、专业户、农业闪光点,尤其是要树立好种植业大户走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路子;四是不断总结经验,摸索相应的配套技术和措施,不断完善,稳妥推进。

2.5强化科技服务,加强新模式推广进程

为促使油茬稻免耕抛栽技术快速推广普及,配套的科技服务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施实工作中应以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关键,以培训示范户、科技带头人为抓手,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农民急需的科技、信息等实际问题,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良好氛围。

3参考文献

[1] 万锐.小麦免耕栽培技术[J].湖北植保,2009(6):45-46.

[2] 秦增亮,钟保增.谈小麦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J].当代农机,2009(8):73-74.

农民栽培技术要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玉米;交替休闲;侧垄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114-1

玉米高密植是当前粮食创新高产的主要栽培技术措施。通过近几年试验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上看,玉米交替休闲对侧垄栽培技术是在玉米大垄双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操作简单、非常适用、增产增效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 玉米交替休闲对侧垄栽培技术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1.1 选择优质高产耐密品种

要重点选用目前生产中抗旱、芽势强、高产、优质的玉米品种,所选种子的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4%。主要选择先育335等系列品种作为主推品种。

1.2 采取种子包衣技术

种子包衣剂是防治地下害虫、苗期病害及提高种子芽势的主要措施。目前市场上种衣剂品种繁多,良莠不齐,项目田在选择时主要选用了“三证”俱全吉农3号、黑穗净、黑炮、黑虫双全等几个型号的种衣剂。

1.3 搞好整地

第一年要对地块进行全面的灭茬旋耕。整地必须在秋季进行,有条件的可以在田间施入农家肥。采用一次性施肥的,在耕整地的同时,根据土壤肥力的不同,一次施入适量的底肥。第二年,只需对宽行也就是头一年的休耕带进行旋耕。整地后,当表土有1厘米左右干土层时,使用双列V型镇压器进行镇压。

1.4 抓好起垄、播种

当耕层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6-8℃,含水量20%左右时,开犁播种;土壤含水量低于18%的地块,则在地温稳定通过5℃时进行了抢墒播种。根据地力土壤状况和施肥等栽培管理水平,播种密度一般在7.5寸-9寸,公顷保苗株数一般5.2-6万株。播种方式用手动播种器在垄的一侧手工播种,脚踩镇压。播种第二条垄时在第二条垄靠近第一条垄播种的一侧手工播种,脚踩镇压。播种第三条垄时,在第三条垄远离第二条垄播种的一侧进行手工播种,脚踩镇压。播种第四条垄时在第四条垄靠近第三条垄播种的一侧手工播种,脚踩镇压。以此类推,这样第一条垄和第二条垄行距较近,一般在30-40厘米,第三条垄和第四条垄之间垄距30-40厘米。而第一二条垄和第三四条垄之间垄距80-90厘米。对于每2垄玉米来讲,每垄玉米总是处于较强边际效应范围之内,用广大种植户的语言来讲:就是垄垄是边行,株株是地头,这样有利于玉米通风透光,便于生长发育。

1.5 防治病虫草鼠危害

防治玉米苗期病害:当玉米苗4-5片叶时发现病害,如玉米花白苗病、细菌性病害时,及时用0.1-0.3%硫酸锌溶液和农用链霉素喷洒1-2次,两次间隔4-5天;防治玉米螟: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公顷放蜂量为22.5万头,当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往后推11天为第一次放蜂期,蜂量为10.5万头,第二次在第一次后5-7天后放蜂12万头,首先将蜂卡撕成小块,每公顷选15-30个点,将蜂卡固定在玉米植株中部叶片背面,用秸秆签别好;抓好田间灭鼠:当农田鼠密度超过5%时,选用0.005%溴敌隆毒饵或0.015-0.02%氯敌钠盐毒饵等慢性杀鼠剂及时进行防治。

1.6 及时进行化控处理

在玉米8-12叶期及时进行化控处理,增强植株韧性,防止倒伏。后期正常田间管理。

2 玉米交替休闲对侧垄栽培技术的优点

2.1 增强边界效应

每两垄形成通风道,每垄玉米总是处于较强边际效应范围之内,就是垄垄是边行,株株是地头,这样有利于玉米通风透光,便于生长发育。

2.2 增强抗旱能力

采取玉米高密植栽培技术,亩保苗较常规玉米田增加了43.69%,耕地表面覆盖率也相应增加。尤其遇到了高温干旱季节,可减缓土壤水分散失的速率,有利于保持土壤中的水分。

2.3 降低病虫害发生

由于2垄玉米有较强的边际效应。首先,为玉米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玉米生长健壮,增强了抗病虫害的能力;其次,形成的环境条件不利于病虫害生长发育,从而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的机率。

2.4 增大保苗株数、提升玉米产量

由于通风透光好,适当增加玉米种植密度,公顷保苗株数5.5-6.0万株,比常规种植增加保苗株数5000-10000株,平均提高单产10%左右。

2.5 易操作、适用性强

该技术对栽培技术、操作方法、自然条件等因素,基本没有特殊的要求。广大农民群众容易掌握、简单适用,有利于项目推广。

3 玉米交替休闲对侧垄栽培技术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