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护理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职医专教育的发展必须要以教学为重点,而教学的重点又要以实践教学为重点。《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要重新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传统意义上,我们习惯认为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和应用,虽然突出了实践的重要性,但从实践和理论的关系来看,还是把实践放在从属的地位。教学改革要颠覆这一观念,提升实践的主导地位,变理论为服务于实践的从属地位。教学做一体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共同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在模拟病房或在示范教室中进行项目化的教学。教师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工作任务),学生分组承担某一个项目,通过自己动手,边做、边学,遇到问题时同学之间共同探讨,老师在必要时给予专业指导或点拨,理论指导完全融入到项目驱动教学实践之中,淡化了理论授课与实训的界限,根据《基础护理学》课程的特点,将课程内容科学性、艺术性整合,使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动脑及动手融为一体。
2实施
2.1优化教学环境,实施一体化教学
教学做一体化强调了做的地位,做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和纽带,教师的理论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都是通过实践实训这一平台来实现。因此,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对教学场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理论教学教室无法满足实训实践的需要,而传统的实验实训室又无法满足理论教学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对实验实训室进行改造,使理论教学教室与实验实训室融为一体,按照现代医院病室,以1:1比例建成仿真式的实训大教室或基地,实现实际护理工作岗位的职业情景,保证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另外配备优质的足够的、先进的教学设备是教学做一体化的必备条件。
2.2强化教学团队,加强师资建设,实现教师一体化
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光有书本理论而没有实际职业操作技能的老师或者只有操作技能却理论知识欠缺的老师,显然是无法满足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的。简单说,教师必须是名副其实的双师,既为能系统讲授理论知识的讲师,又是能规范指导学生实训操作的护师。在国外护理课的教师全部都是硕士以上的学位,担当护理教育者、研究者、社会职业工作者等多种角色。而我校教师除少数护理专业毕业的教师外,大多毕业于医疗专业,缺乏对护理专业系统理论知识及业务水平。我国护理师资队伍的现状,很难适应培养21世纪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因此,加强基护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整体业务素质,已是当务之急!开展进修与培训,分期分批选送青年教师到省、市“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临床护理新知识、新技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定期派教师到实习医院临床实践上班;另外,外聘省级医院护理专家、教授担任部分《基础护理学》课程,以老带新、以传帮带方式、以拜师学艺的形式带领年轻教师实施一体化教学。落实带教措施,定期检查带教结果。建设一支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训操作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于有一支技能一等,艺高一筹的基护课专业教师团队。
2.3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
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将理论融入到实践教学中,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这一教学模式顺应了卫生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基础护理专业教师必须是双师型能手,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过硬的职业操作技能。实训室里不仅有必备的专业实训设备,还配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一体化教室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如理论教学,实验实训,临床见习与实习等。在一体化教室里,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充分凸显出来,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师生围绕一个个具体的教学任务或者项目共同探讨,互相交流摸索,以技能训练与提高为教学目标,提高护理生的理论水平与专业技能,增强实际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
2.4增加了实践考核成绩的比例
要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技能型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以满足医院护理岗位群,又要满足社区护理岗位群的需求,必须修改《基础护理》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将实践考核的比例由原来的30%增加到50%,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起到了积极的督促作用,明显调动了学生动手的积极性;明显加大实验课成绩考核的比例,有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2.5操作项目的综合测评
传统的基础护理课实训操作考核仅根据操作步骤设立评分标准,教师依此判定考核分数。这种考核方法只重视学生的操作技能,忽略了学生整体素质及沟通技巧,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评判思维能力的发展。改革单一考核变为综合测评,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及意义
第一,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增加了趣味性,增强了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拓宽了学生的就业面。第二,从目前学生的素质状态,适合一体化教学来提升高职医专院校的教学质量。第三,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实现了“教学做”三合一的教育理念。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第四,促进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第五,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增加了学生动手练习的机会。例如各种注射法的学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真人亦教,二人一组,一对一的“真人真做”,交换操作。由二位学生分别扮演病人及护士的角色,“病人”角色者亲身感受了注射前的紧张害怕和注射时的疼痛;在扮演“护士”角色时更能理解病人的心情和痛苦,能更好地与病人交流互动,形成了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提高了护士角色的实践操作能力,产生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为她们走上护理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对学生操作能力、爱伤观念、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等综合能力的有效感悟和有效锻炼。
4思考及建议
[关键词]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护理浅谈老年高血压的特点与护理
杨秋云
[摘要]老年高血压有其特有的病理生理学特征,并且患者多有并发症或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因此老年高血压的治疗应考虑其特点。本文综述了老年人高血压发病特点及其治疗进展,提出对于老年人高血压降压治疗应该多方面综合考虑。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特点;护理
1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
老年人在高血压发病方面有以下特点:(1)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老年人血管弹性差,随着年龄增长,其主动脉可硬化至近乎无弹性,心脏射血时主动脉不能充分扩张,致使收缩期血压骤增,而在心脏舒张期动脉无明显回缩,致使舒张压骤降,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但当伴有心肾功能不全,容量负荷增大时也会出现舒张期血压升高。(2)血压波动大。(3)易受变动的影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出现伴随改变的头晕、昏厥等脑供血不足的表现,这与压力感受器敏感性减退也有关系。(4)并发症多且严重。老年患者高血压和动脉硬化互为因果,易出现心、脑、肾等终末器官损害和并发症,心、脑血管意外,肾脏病变、眼底病变等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5)易出现假阳性高血压。因老年人硬化的动脉血管难以被水银柱血压计的气囊所阻断,易得出比实际值为高的血压读数,按此读数降压则易因过度治疗而造成低血压,甚或危及生命。也不少见,采用动态血压监测可更客观地反映血压波动情况。
2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
2.1 指导患者科学用药 多数高血压患者均需口服降压药,降压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保持稳定的血压,切不可血压一降就停药,血压上升又服药,使血压反复波动,对健康极为不利。药物治疗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缓慢、温和、适度降压,药用量从青壮年的1/3~1/2开始,于数周内逐渐加量,2~3个月达到目标血压值。(2)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由于体液量减少,肝肾功能减退,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在降压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服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密切观察。(3)合理安排服药时间,应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服降压药。(4)用字体较大的标签标明药物剂量和服药时间,便于老年人记忆,并避免遗忘服药。
2.2 生活方式指导 (1)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紧张和疲劳,以保持轻松、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精神状态。(2)戒烟限酒:吸烟饮酒可使体循环动脉压升高,血管壁脆性增高,是一重要的危险因素。(3)给予低盐饮食:盐的摄入量应不超过3~5g/d。控制钠盐的饮食,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可用小勺量出具体盐量,这样患者就容易理解接受,自觉使用不含钠盐量较多的食物、腌制品,鼓励患者多吃植物油,尽量不吃动物油。过多摄入脂肪也是高血压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应告知患者合理膳食,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喝牛奶。(4)根据患者情况,建议参加适当的户外活动:如太极拳、慢跑等。但避免参加攀高、举重等剧烈运动,做到持之以恒,使患者有意识地进行自我保健,避免或减缓病情加重。
2.3 做好心理护理
2.3.1 恐惧焦虑型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此类患者应详细讲解高血压病引起的可能原因,正确认识疾病,保持良好心态。护士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叙述,了解焦虑恐惧的原因,利用语言技巧给患者以支持和鼓励。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介绍意志坚强的住院患者与其进行“心理交换”,使患者正视自己的疾病,从而缓解焦虑和恐惧心理。
2.3.2 “无所谓”型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此类患者应积极向其宣传卫生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除了耐心劝告外,还应有重点的对其宣传科普卫生和疾病防治的有关知识,如影响高血压病康复的心理因素,积极治疗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充分了解,形成良好的自我保健意识。
2.3.3 孤独悲观型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此类患者要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通过周到、细致的服务感染患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让患者体会到温暖。
2.3.4 积极乐观型患者的心理护理 对此类患者应向患者讲解高血压病研究的新进展,特别是病因、治疗、保健、康复等,使患者更进一步认识疾病,调动患者的自我调节、自我维持、自我平衡、自我改善系统的能动作用,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医用化学教学;医学知识;护理教学
医用化学基础是医学基础课,为基础医学课程,如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提供基本教学。该课程专业知识性强,内容丰富。由于中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明确,“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且总教学里时程紧,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程,完成本课教学目标,实现与相关课程教学的有效连结,根据笔者十多年的医用化学教学经验,做如下探讨:
一、从专业目的出发,制订教学计划
长期以来,中专护理教学沿用了学科型的教育模式,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基础理论掌握得较好,但不足的是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只有将这种传统的教学跟实践教学有机衔接起来,学生的实际技能操作水平才能提高,上岗就能胜任,就业能力强,适合对现代中专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现阶段中专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知识全面、能力强、素质高并富有创新意识的优秀护理人才。由此带来的中专护理医用化学教学特点为重在培养学生对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够有的放矢,才能将所学的大部分知识点在医学学习中找到用武之地。
二、从学生特点出发,寻找教学突破口
中专护理专业化学教学中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方面主要是中专护理专业的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初中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进入高中而分流出来的,成绩相对落后,学习的内在兴趣不足,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加上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对科学这门功课基础相对较弱,对化学学习的认知能力较低,往往由于听不懂课而不去听;更有部分学生在进入护校以前,面对每个人对医院的日常生活印象,总认为是跟化学没有关系的,一旦进入学校,开学的第一门课就是化学,在心理上不认同,甚至有害怕、恐惧心理。对化学学习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在我校的每一届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月的班主任会议上,班主任老师提得最多的是学生对化学听不懂的问题;在第一次学生的教学座谈会上,学生说得最多的还是化学的问题。但是,作为化学任课老师,当我深入学生中间,具体询问有哪些问题难以听懂的时候,学生往往会说一些什么公式记不住啊,分子式记不住啊等等问题。事实上在医用化学基础课上对计算公式和分子式的要求是极少的。第二方面原因,首先来自现行的医用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医学缺乏紧密联系,更加注重的是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导致医学生对化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说白了就是不明白学习的化学跟临床到底有什么关系,或者说在临床哪些知识中有化学的影子。教师唯有将临床知识中化学的内容加强提炼出来,让学生有个明确的思路,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学校的化学教师又往往大多毕业于综合性大学的化学专业,不具备系统的医学知识,授课常与医学基础、临床课脱节,这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任课老师要将收集到的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实例如何恰当地补充到课堂教学中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
三、用学科前瞻性的视角,引领学生学习思路
针对以上中专护理教学的特点和化学教学的困难,除了进行必要的解释以外,作为教师,我们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改变学生在初中阶段形成的定向思维,迅速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那么,在如何在教学中将医学知识天衣无缝地引入化学的教学便变得尤其重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淡化学科意识,注意化学与医学的联系。
例如,在“溶液”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正常成人体内的血液中血浆蛋白的浓度,正常成人血浆中Ca2+的浓度以及缺Ca2+的话会带来怎么样的表现等等。同样的,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营养特质的运输和转化、代谢废物的排泄等都离不开溶液。让学生能从宏观的感观上觉得原来化学就在我们体内,跟原来学习过程中最害怕的分子式,化学反应方程式有些区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用量出为入的观点,实施无缝联结
虽然化学教学避免不了要讲解到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点,这些也是学生觉得困难的地方,但是作为教师,可以在讲解基本知识点时引入一些医学中较为简单的知识,比如,在溶液浓度的学习过程中引入酒精的相关知识。酒精的化学名叫乙醇,是饮用酒的主要成分。乙醇在医药卫生方面的用途很广。比如,体积分数φ≥0.995的主要用作化学试剂;而体积分数φ=0.95的在医药上主要用于配制碘酊,浸制药酒、配制消毒酒精和擦浴酒精等;又因为体积分数φ=0.75的乙醇溶液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变性,干扰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抑制细菌繁殖,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而临床也可利用酒精挥发时能吸收热量,用含量为φ=0.25~0.50的酒精溶液给高热病人擦浴,从而达到退热、降温的目的。这样在教学中能将比较生硬的纯理论知识渗透医学知识的教学,并且是日常学生接触到的医学知识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真正的教学为临床服务的理念。
总之,化学是一门理论为主的课程,但是,可以将化学教学的目标在医学教学中充分体现其理论的实用价值。从实践出发,通过理论跟医学知识的结合学习,巩固化学理论知识,强化这些知识在医学中所适用的理论,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医学知识的引入,使教学变得具体生动,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为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通过医学知识的引入,可以促使学生提前接触临床,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养老护理;国际化;想法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95-02
2012年春季,钟山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简称“NMIT”)在南京开展由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给予资助的澳大利亚三级护理证书培训,旨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养老护理先进技术与经验。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是澳大利亚在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领域(TAFE)中项目最多、规模最大的学院之一,在课程设计、资深教师和高质量项目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以开放的办学模式、高质量的教学、灵活的学制闻名澳大利亚,具有澳大利亚政府授权的三级护理证书培训与授予资质。本次开展的三级护理证书培训(Certificate III in Aged Care),是澳大利亚养老护理方面的职业资格证书,将根据澳大利亚的职业标准与中国学员特点开展双语教学与技能实训,并对受训者进行考核,合格者可获得澳大利亚通用、英联邦国家认可的证书,经NMIT注册可与全澳院校互相认可教育资历和学分。
一、证书培训内容概况
培训分为前5周理论实践与培训和后3周技能训练与评估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培训由澳方派出具有丰富的国际学生培训经验的教师,每周25节课时,通过理论讲授与技能实训相结合,示教示范与小组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中方派出翻译老师全程协助,并每周开设6节课用于语言方面的指导与帮助。现第一阶段的培训已经顺利结束,学生们反映良好。
二、培训的评价与分析
(一)评价
根据参加首期培训班30名钟山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10级学生的问卷调查表(见表1)可得知。
(二)分析
从学生的问卷调查,让我们老师很清楚的看到今后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外教丰富的肢体语言,形象的教具,技能展示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同时,我们应该不断吸收国外老年护理方面的前沿知识,编写相关教材,力求培养出符合国际标准,国内一流的老年护理人才。注意双语化的推进,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养老护理专业英语的开设是开展老年护理人才国际化培养的先决条件,教师也需要从自身出发,查漏补缺,拓展知识领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
三、想法
(一)国际化需求日益扩大,就业前景广泛
随着全球人口结构的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护理人员的严重短缺成为了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未来十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发达国家急需200万以上的护理人才,养老护理人才的需求尤为明显。中国的老龄化现象日趋明显,新青年一代信息渠道多,信息量大,容易接受新想法新理念,对于赡养老人方面,更愿意接受高质量的养老护理服务,这就更给老年服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二)英语学习的行业化趋势明显
教育部于2009年1月制定了《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讨论稿,明确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性质和目标。行业英语以行业文化和工作场景为依据,进行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语言技能的训练。如果提前进行护理行业英语的学习,此次培训过程中突显的专业词汇不足,口语表达欠缺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夯实培训基础,巩固已有成果
经过5周的理论实践与培训,澳方培训课程安排了15个Online Tasks(在线课程任务),其中包括9个Quizzes(测试),4个Assessments(评估),通过个个突破,循序渐进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培训的核心内容。在Online task中,外方老师还向学生展示了澳洲以及许多西方国家与老年服务相关的网站,学生通过自我阅读,回答问题,找出难点,通过邮件反馈给老师的方法,开阔了眼界,了解了很多国外先进的养老服务理念,操作技能,实施方案等,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化的培养模式。之后还有3周的技能训练与评估,在这之前,我们理应巩固已学知识,定期组织学生复习,测评,尤其对于一些关键的医学词汇和实际操作中频繁使用到的口语表达进行滚轮式复习,加深记忆,为之后的培训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仍旧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观念的亟待改变
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事实上一旦老人出现生活不能自理或是重病缠身的时候,这会给整个家庭带来很大的困扰,养老院无疑成为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普通养老院可以很好的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高端养老院还能提供相应的医疗保障,让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如今老年服务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工作是集康复师,心理咨询师,护士,护工为一体的高端服务人员。“老吾老及人之老”,从事养老服务的护理人员理应得到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在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下,老年护理人员的薪金待遇理应得到提高。
(二)师资力量提升的迫切
护理专业英语属于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范畴。在公共英语学习的大环境下,很多学校的护理专业英语课仍由公共英语教师承担,问题逐渐突显。首先,公共英语教师缺乏护理专业知识,无法结合实用性,在教法上延续传统的任务型教学法,单从应对考试的角度浅显的讲授语言本身。专业词汇量的严重缺乏,造成备课负担增大,使得一些老师不愿意涉足新领域,形成教学的恶性循环。因此,培养专业英语教师迫在眉睫。老年护理作为护理专业的一个专项性分支,在教师的培养方面就更加具有导向性,需要教师更多的关注养老护理方面的知识,学以致教。
(三)养老护理法律法规有待健全
在这次培训中,我们了解到澳大利亚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养老护理机构人员管理评估体系,早在1977年就出台了Aged Care Act(老年护理法规),1985年出台了Home and Community Care Act(居家社区养老法规),之后又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laws(职业健康与安全法),privacy laws(隐私法)等等,用来规范养老机构和养老护理人员的义务,保障他们应有的权利。养老事业在中国被称为夕阳红的朝阳产业,但相关的法律法规仍处于空白或商议试行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界定养老机构纠纷和养老人员权益保障的难度,因此迫切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立法界定养老机构的责任,推行强制保险制度,保障养老机构和人员的权益。
五、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加之西方老龄化社会问题的突显,对于高端国际化老年护理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老年护理专业的国际化培养更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占领市场先机。首期澳洲养老护理三级证书培训的顺利开展,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坚定了老年护理专业高端化国际化培养的路线。通过此次总结反思,也为今后更好的开展此项合作培训奠定基础,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老年护理专业的国际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建.初探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下行业英语的渗透\[J\].中国成人教育,2011,(15):189.
\[2\]泮昱钦.中澳护理课程合作教学模式的实施及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0,10(9):889-890.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息;护理措施;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36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409-02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1]。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出血量与速度,并与患者出血前的全身状况如有无贫血及心肾肝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临床上给予肝病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至关重要的,笔者现将33例肝病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收治的33例肝病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在39-84岁,平均年龄在(56.29±2,01)岁,其中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临床表现为呕血的患者有19例,黑便以及柏油样便的10例,腹痛腹胀、反酸的患者4例。
1.2 护理观察
1.2.1 病情变化的观察 肝病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易诱发肝性脑病和出血性休克。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熟练的掌握严重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改变、意识变化等要注意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早发现、早救治。
1.2.2 出血量的观察 一般来说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出血量在5-10ml每天;出现黑便表明出血量在70ml以上;胃内积血量到达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出血量在400ml一下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出血量大于400ml时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出血量超过1000ml可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症状,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
1.2.3 出血性休克的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性期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神志等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留置尿管观察患者每小时尿量,尿量能直接反应组织灌注情况,[2]尿量每小时应维持30ml。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以及四肢湿冷、大汗淋漓、呼吸浅快提示微循环不足,提示发生休克,立即通知医生配合抢救,使患者去中凹位,吸氧保暖,遵医嘱进行补液,增加组织灌注量,及时配血进行输血。注意在抢救患者时的输液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引起急性肺水肿的发生。[3]
1.2.4 肝性脑病的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的出血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意识改变,若患者出现表情淡漠、嗜睡、谵妄应立即通知医生,测量血氨浓度。诊断诱发肝性脑病应控制水纳入量,限制蛋白入量,以减少血氨的生成,给予弱酸性导泻液进行灌肠,以减少氨的吸收,禁止用肥皂水进行灌肠以免加重肝性脑病。
1.3 护理干预
1.3.1 急救护理措施 立即给予面罩吸氧4-8L/min,提高血氧饱和度,以改善机体缺氧状态。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道,均使用留置针,同时急查血标本:血常规、凝血四项以及血交错等检查并通知化验室紧急备血。将抽血液放置室内,观察血块的凝聚以及收缩的时间,快速确定凝血机制是否正常。遵医嘱迅速的给予抢救药物治疗。合理安排输液顺序,严格执行失血性休克用药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快速补充血容量及时纠正失血性休克。在最初的15-20分钟内快速输入晶体液约1000ml,第一小时至少达到2000ml。迅速输血,当休克症状改善后,及时调整输液速度,防止发生肺水肿,最好行中心静脉压测定(CPV),当CPV15cmH2O说明心脏负担都比较加重,将输液速度减慢。
1.3.2 一般护理措施
1.3.2.1 绝对卧床休息,禁食水,对于清醒的患者告知头偏向一侧,对于昏迷的患者给予侧卧位,头偏向一侧,头下放置橡胶单,利于呕吐物的处理。
1.3.2.2 对于肝病伴腹水的老年患者体质较差,应卧床休息,增加肝脏血液循环,量腹水可取半卧位,使膈肌下移有利于呼吸利。患者体抗力低下容易发生感染,应保持病室的清洁,每日进行空气消毒,减少可能发生感染的各种因素。
1.3.2.3 饮食护理 病情好转的患者应注意饮食营养饮食高热量,高植物蛋白,清淡易消化,忌辛辣刺激性之食物,多食软食,忌食过硬食物。肝硬化的患者避免诱发肝性脑病应限制蛋白质或禁食蛋白质、含钠的食物限制盐量。
2 临床护理效果
此组患者经住治疗与护理后,显效率是指5天以内出血停止并无并发症发生病例;有效率是指10天以内出血停止的发生并发症并能够积极处理的病例,无效率是指临床死亡或者放弃治疗的患者,见表1。
3 讨 论
肝病合并消化道出血起病急,变化快,合并症多,常年肝病的患者体质弱更易导致失血性休克,循环衰竭,并发症等危及生命。对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生积极配合处理,积极补充血容量,采取有效的止血方法并实施护理,争分夺秒的抢救生命.
参考文献
[1] 倪福琴,王红蕾.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12(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