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护理的标准

基础护理的标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护理的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础护理的标准

基础护理的标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出版体例 信息传播 搜索引擎 中美比较

[中图分类号] G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3-0061-04

1 引 言

从事学术写作教学与学术论文翻译一线基层工作多年后,在美国研习第二语言写作研究时笔者发现,凡美国著者和编者们,在写作与出版学术论文时,无不通晓美国国家或者行业的写作与出版体例。如基本体例:芝加哥体例手册——CMOS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作者、编辑、撰稿人必备(简称《芝加哥手册》);美国现代语言协会体例——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Style);美国心理学协会体例——APA(American Psychology Association Style),并且绝大部分美国高等院校、学术界普遍采用MLA,APA和CMOS学术体例标准

同时,笔者发现国内著者和编者们却并不通晓国家制定的写作、出版标准规范——《 GB 7713 》(《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和《 GB 7714 》(《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以下简称《GB》),因此,有人强烈呼吁国家制定中国版的《芝加哥手册》[1]。但事实上,“我们并不缺少关于引文著录的标准性文本,《GB》作为国家标准向全社会颁布推行已经多年……”[2]。

《GB》“鲜为人知”的普及现状与MLA、APA、 CMOS在美国学术写作出版界普及程度很高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使现在“存在”的国标“隐身”, 没有在学术研究的主体中发挥本身重要的作用?

2 研究思路

信息传播学理论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故事都是信息,它是推动现代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由于体例标准具备传递性、共享性、 时效性、真假性、依附性、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Shannon, 1948)等特性,必定属于信息的范畴,所以其构成必定包含信息源、内容、载体、传输、接受者。

1987年颁布《GB》,2005年进行修订——说明《GB》信息在信息源、内容、载体等信息构成中没有出现问题,那么,我国广大著者与编者未接受需要的写作、出版体例信息,就唯有在传输环节出了问题(图1箭头所示)。

所以,本课题组希望通过对比美国标准信息传播的案例,找寻我国《GB》信息传播环节出现的问题,为《GB》信息在我国著者与编者间广泛、深入地普及提供参考性建议。

3 研究起点

众所诸知,一个普通的学术作者或编者,完成稿件后,均需要参考写作或出版标准规范。在多种间接信息获取方式(如图2所示)中,接受者首先会诉诸于互联网搜索引擎的帮助。先获取基本信息,之后才进一步链接到相关学术机构主页、个人主页或者订购电子资源获得更多的信息。所以互联网搜索引擎是信息接受者(广大著者与编者)“首要”并且“最重要”的获取标准的方式。反过来看,互联网搜索引擎也是传播《GB》信息最重要的方式。

通过对比研究互联网搜索体例相关信息的难易情况, 可以发现我国体例标准从信息源至接受者链条上脱节的节点,是如何影响《GB》的普及范围。

那么,互联网搜索引擎搜索我国《GB》与美国体例MLA、APA、CMOS信息排名和数量如何呢?

4 研究步骤

首先,为了保证研究的信度与效度,笔者要选取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的引擎搜索。Alexa排名 (网站的世界排名NNT流量)是当前统计和世界排名较为权威的网站访问量评价指标,每三个月公布一次新的综合排名。排名的依据是用户链接数(Users Reach)和页面浏览数(Page Views)三个月累积的几何平均值。所以,在选取被调查的引擎时,采用网站浏览率Alexa的数据。通过对比研究Alexa公布的2010、2011、2012年3月份美国与中国搜索引擎首位排名,确定我国搜索引擎为百度(3月信誉值(Reputation):4859801),美国为谷歌(3月信誉值(Reputation):363777)。

其次,确定两国使用各自排名首位的搜索引擎后,我们要获取普通作者在搜索引擎上欲搜索体例标准时可能输入的相关关键词。为此,随机在线抽样调查350名作者与编者,得到7个频度最高的关键词:论文指导、写作标准、写作规范、论文写作规范、论文文内标准、参考文献标准和学术论文结构标准。

最后, 2012年3月31日,通过在百度()与谷歌()搜索引擎上输入中文与对应英文的7个高频关键词,分别得到与关键词模糊匹配的多个搜索结果。在搜索结果中,挑出含有与《GB7713》《GB7714》或MLA、APA、CMOS精确匹配的标题(Title tag)或描述的条目,将首次提及、二次提及的排名名次绘制成表1和表2 。

5 研究结果讨论

表1和表2客观、清晰地反映出我国与美国在写作、出版标准体例信息在互联网传输的差异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5.1 信息排名

为了更清晰地看到两国国家写作、出版标准体例标准信息传输上的差距,我们仅提取表1、表2的排名信息,绘制成表3。

表3反映了相比美国写作、出版标准体例信息,我国写作、出版标准体例标准在互联网上的获取度很低。首先,相比谷歌搜索的匹配条目排名靠前与较小的间距跨度, 所有百度搜索到匹配条目排名整体靠后,而且,首次提及与二次提及的排名间距跨度很大。其次,中文七个关键词中五个关键词的二次提及排名都在50名之后,甚至有极端案例。如:输入“论文指导”关键词时,百度搜索到100名还未有任何《GB》相关信息。所以,基于获取第三条信息很有限的情况,课题组没有再进行第三条关键词的搜索。而谷歌搜索第三条美国体例标准MLA、APA、CMOS信息时,搜索结果不仅是排名靠前,而且信息数量大,出现频率高,间距跨度小。

5.2 信息单位

百度搜索到与《GB》相关的信息单位有:百度文库、百度学术、百度百科、长江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豆瓣社区、个人博客、枫叶教育网等。以百度搜索引擎旗下的网站为主,占到总信息单位的43%。

谷歌搜索到的与美国写作、出版标准体例MLA、APA、CMOS相关信息的单位有:普度大学(Purdue University)、首都社区大学( Capital Community University)、加州大学图书馆(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library)、威斯康星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 科乃尔大学图书馆(Cornell University library)、学生研究服务网站(A research guide for )、心理学相关网站()、试验资源网站 (),以学术研究基层——大学机构为主,占到总信息单位的64%。

5.3 信息更新

相较于更新较快的美国体例标准版本,例如,普度大学公布的是MLA 2009 翻译写作手册,我国体例标准信息的网络更新比较缓慢。我国《GB》2005年修订版在百度搜索引擎上只出现了2次,其余均是1987版。这样,著者与编者通过搜索引擎可获取的标准信息容易滞后。

6 结 语

基础护理的标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对接;

作者简介:鲜于丽(1974-),女,湖北宜昌人,硕士,副教授。

随着我国健康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护理人才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提高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发展规范标准的护理服务的关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深化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积累作用”。但目前我国多数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课程模式创新不足,课程设置多按生物医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缺乏学科的融合和衔接,导致课程教授出现重复、脱节和遗漏[1]。因此,做好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对接,尤其是专业基础与专业技能课程的对接,是提高中高职护生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也是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核心。本课题组拟通过调研护理专业基础医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做好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基础医学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有效对接,提高职业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从事医学教学和临床护理工作的96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基础医学教师16名、临床护理教学教师22名、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58名,具有高级职称39名、中级职称50名,初级职称7名。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

(1)调查湖北省部分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开设的基础医学课程科目、教材、授课计划、理论及实验学时数。(2)调查基础医学课程授课内容在护理专业课教学及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情况。(3)调查各基础医学课程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分值和比重。

1.2.2调查工具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为湖北省某高专院校2014年护理专业开设的7门基础医学课程的授课计划,让被调查人员对调查表中每门基础医学课程的授课内容,按自身工作使用情况分很常用、常用、少用、很少用4个级别进行评价。问卷多次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并进行了预调查,反复修改而成,其中Cronbach’α为0.884。

1.2.3调查方法

(1)统计部分中高职院校2014年中职和高职护理专业开设的基础医学课程科目、教材、授课计划、理论及实验学时数。(2)发放调查问卷前,先进行填表相关情况说明,发放96份,收回96份,收回率100%,收回问卷均为有效问卷。(3)整理2011—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共8套,请具有高级职称从事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的教师共16名(每门2名),分析各课程在试卷考题所占分值。

1.2.4资料处理方法

(1)统计每门课程授课内容分别被评价为很常用、常用、少用、很少用4个级别的次数及占总评价次数的百分比。如人体解剖学共106学时,53次课,96名被调查者给予评价,评价总次数为53×96=5088次,其中“很常用”的评价次数为1788次,1788÷5088×100%=35.14%,从而得出人体解剖学“很常用”知识占授课内容的百分比。(2)统计2011—2014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试卷中涉及各基础医学课程的分值,通过求百分比来了解各课程在试卷中所占比重。所有数据应用Excel2007和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部分中高职院校中职与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设置、教材使用及学时分布情况见表1

表1数据显示,传统中职与高职的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基本相似,虽然所使用的教材为人民卫生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高职规划教材,但从教材内容、授课学期、理论及实验学时分配比较,中职与高职均有较多的雷同之处。这种课程设置使中职护生升高职后,在知识、技能、素质3人方面没有显著提升,不适合各阶段人才培养需求,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要。

2.2统计7门医学基础课程授课内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见表2

表2统计数据显示:基础医学课程中很常用和常用知识所占比例排名前3位的课程依次是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理学,临床很少用的知识排名前3位的课程依次是遗传与优生、生物化学和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人体解剖学排名居中。评价药理学中抗菌药物、病理生理学中发热、缺氧、休克等为很常用的知识的人数均超过80名以上,将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蛋白质的分子组成与结构、核酸的结构等内容被评价为很少用的人数均达到88名以上。由此可见,基础医学课程的部分内容在后续课程学习和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中确实很少用到。如何优化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整合基础医学课程,删除很少用且偏深偏难的学科知识,是进行中高职课程内容对接的重要方面。

2.3基础医学课程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的分值所占百分比见表3

表3显示,所有基础医学课程在护士资格考试中所占分值不超过30%,其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所在比例最大,分析原因是这两门课程涉及到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用药,其他基础课程如遗传与优生、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生物化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所占分值均很低。因此,中职删除部分基础医学课程,高职删除部分基础课程知识点,对中高职护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资格,以及对学习后续临床课程影响不大。

3讨论

护理教育应注重护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注重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应建立以护生为主体,以专业系统知识和核心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观[16]。护理职业教育必须以医院临床护理实际工作需要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任务引领教学实践,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反映到教学中[17]。做好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基础医学课程对接,应遵循“必需够用,工学结合”的原则,应按照人才培养的规律,以临床护理工作过程为核心,整体设计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设置、课程标准、课程内容3个方面对接,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3.1课程设置对接

中高职基础医学课程设置对接应摒弃传统思想,按工作需要创新和重构,以专业提升和从业需求为目标,进行一体化设置。中职基础医学教育应以护生获取护理执业资格证、中专升大专为培养目标,以“必需够用”的原则整合课程,并重视人文素养的提升[18]。高职教育应以护生从事中高级护理工作和专科升本科为培养目标,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适当加深加宽基础医学理论知识,并充分将人文教育融入基础医学课程教学[19],加强知识、技能、素质的综合培养[20]。具体对中高职基础医学课程的创新设置见表4。

3.2课程标准对接

课程标准是学时标准、内容标准和结果标准的统一。目前我国尚无护理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国家应组织护理专家从宏观层面入手,以护理职业岗位任职能力为基础,从知识、能力、素质3个方面制定全国统一的中高职课程目标。并遵循学生从中职到高职认知规律及职业成长规律,将课程标准与工作标准对接,基础医学课程按照“满足岗位工作基本知识需求和后续课程学习需求”的原则,以“护士资格考试大纲、技能高考大纲、专升本考试大纲”确定课程标准[21]。中职基础医学课程标准应密切联系临床初级护理需要,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轻理论重技能。知识目标应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22]。例如人体各系统重要器官的结构、功能与代谢;常见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性;常见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和常见的病理过程如发热、缺氧、休克等;护理用药的基本常识等。技能应侧重于基本操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改革现有的技能教学方法,多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23]。例如找出人体的一些特殊体表标志;如何正确测量和判断人体的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心率、尿量、血压等;如何正确按医嘱给药等相关知识。高职基础医学课程标准应在中职教育的基础上重知识亦重技能,重点学习从事中高级护理工作所需要的较深理论和较难技术。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人体免疫学,心、肝、肺、肾四大衰竭等中专未涉及的较难知识。并尽量避免与中职内容的重复,全面提升护生综合能力。

3.3课程内容对接

基础护理的标准范文第3篇

在计划期限截止之时对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相关负责人沟通,并对后期计划进行补充完善。本科室设有基础护理监督员、消毒管理员、药品和器械管理员、财务管理员、健康教育宣传员和护理文书管理员,分别对相关部分进行质量控制。护士长每个月组织召开本科室护理质量控制分析会,对本月的质量控制进行总结性分析。

2量化考核方案

考核以现场监督与私下交流、定期与随机抽查、全面及重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制定质量控制量化考核细则,根据本科室制定的工作标准,从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病人满意度、服务态度、工作完成度、团结协作、药品管理、护理记录、带教情况、治疗室管理、劳动纪律、专科操作能力和应急能力13个方面进行量化考核,满分为100分,如果有一次违反相关规定扣1分,出现一般性的护理问题扣3分,严重的护理问题根据具体情况扣8分~15分,如有病人投诉扣10分,病人表扬加2分,每天有专门的护士对当天的护理质量考核情况进行记录并公布。同时建立个人质量考核记录档案,将其与晋升、奖金和先进评选挂钩。如果连续4个月均被评为第1名,奖励奖金1000元。对连续4个月分数一直在70分以下的护士进行培训,直到合格为止。

3观察指标

两组肿瘤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护理质量满意度。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录入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4.1全面质量管理对基础护理的影响

全面质量管理从环节上控制了肿瘤病人基础护理的各项操作落实,增强了科室全体护理人员的管理及服务意识,提高了肿瘤病人护理服务质量。本研究主要从肿瘤病人皮肤完整度、排泄护理、晨晚间护理、个人卫生协助、床单元整理等方面进行调查,根据科室制定的基础护理服务标准,判断基础护理是否合格。事实证明全面质量管理有效地提高了肿瘤病人基础护理服务质量,所有病人未出现压疮等皮肤异常,病人舒适感增强,促进了病人的康复。

4.2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后,肿瘤病人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各专科护理、基本生活护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提高。基础环节和综合质量控制确保了肿瘤病人住院期间的全程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从各个环节上杜绝和降低了护理失误的发生。在与肿瘤病人的沟通交流中,护士的服务质量受到病人的一致好评,护理纠纷减少。席淑华等[2]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她采用此种管理思想,制定落实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的具体措施,修改护理服务质量考评标准等持续改进护理服务质量的方法,使出院病人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由年初的85%上升至95%。

4.3全面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基础护理的标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护理管理

1组织实施步骤

1.1筹备启动阶段

1.1.1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岗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做好全科护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更好的实施具体措施打下良好。

1.1.2召开科内护士会议,传达卫生部“创优”活动的文件精神,传达我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具体实施方案,解读我院2013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主题,目标及临床护理工作重点。

1.1.3营造科室服务氛围我们在病区走廊内展示优质服务标语与口号,服务明星护理风采,制定规范示范服务标准:文明用语标准,各项护理常规和生活护理操作标准。

1.2组织实施阶段

1.2.1根据优质护理病房评定标准,制定并修改各班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及职责要求,调整护理工作模式,让全员参与基础护理工作,保障基础护理落到实处。①护士进行合理分工、分层使用、弹性排班,减少交接班次数,有利于责任护士对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落实各项医嘱,负责晨间护理、口腔护理、会阴护理、手脚指甲,头发,手术部位的清洁与处理,负责术前指导术前宣教、术后护理,翻身叩背,进行术后活动指导,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出院前的宣教。②简化护理文书,推行表格式护理记录,简化护理记录。③生活护理到位。责任护士评估所包干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病情,根据护理级别及患者的个体性进行生活护理。这样可以提高护士自主性,使每位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但也要求护士有高度的责任心、爱心。

1.2.2护士长每日两次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安全防范措施落实等工作进行督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整改追踪。

1.2.3根据《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及《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将采取种项目集中培训,分步实施,以点带面。①落实每周定期为病人更换床单位,每周二为病人修剪指甲,每天为病人送开水到床头,危重病人的生活护理由责任组长指导和协助陪护人员完成。②由科室护士长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基础护理操作的临床培训、现场考核,通过一边培训一边落实基础护理,达到全面提高整体护理工作水平,夯实全科基础护理,从而让病人得到实实在在的护理服务[1]。③强化健康教育工作,由责任组长实施一对一指导年青护士的健康教育并进行考核,将健康教育融入到护理工作的每一环节中。全面提高健康教育水平,让病人在住院期间获得全面的保健知识,提高病人的保健意识。④每周由优质护理服务检查小组到科室进行检查、督导,严格按照评价标准考核科室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全面细致地逐条反馈。对于存在的分歧,督导组提出指导性意见;每月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情况。

1.3总结

阶段对基础护理服务进行质量评估与检查指导,树立典型,鼓励先进,宣传和推广好的做法,总结经验。2013年底评选1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逐步探索和完善适合的护理管理制度,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使全体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增强,从实质上夯实基础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2护理管理者应做好的几项工作

2.1充分认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对促进护理工作的现实意义,把握契机,为推动活动的有序开展,达到预期目标,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作为护理管理者,要深刻领会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精神实质,充分认识活动的开展对促进现实护理工作持续改进提高的重要意义,建立起新型的护患关系,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将实际护理工作推向一新的阶段[2]。

2.2依据考评机制,认真考评,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好总结改进提高工作,为下一步优质服务工作在全院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依据考评细则,对示范病房工作进行阶段性考评,及时发现影响示范工程工作的不利因素及需改进的不足,同时综合患者、社会各方面的工作意见及建议,召开阶段性工作总结分析会,该改进的工作及时改进,不断促进优质服务工作稳步推进,为“示范工程”活动在全院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3小结

本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并将此次活动作为全院抓服务、树形象的契机,视为全院共同的工作目标,通过科学管理、积极引导,真抓实干,使护理人员主动工作优质服务意识发生了明显改变,护患关系更加融洽,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提升,达到了开展活动的预期目标,此次活动的开展,夯实了本院基础护理工作,护理优质服务工作进一步改善,对树立行业新形象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基础护理的标准范文第5篇

开展基础护理服务面临的问题

对加强基础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理念不到位,基础护理是各临床专科护理的基础,是护士观察病情的、与患者沟通的最好途径。生活护理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是护士最基本的实践操作,也是患者最基本的心理、生理需要。调查有50位护士认为生活护理降低了护士形象和自身价值。

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维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危,特别是在诊疗措施更加复杂,护理工作量加大,人性化的服务要求日益高涨,对护士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轻护士多,聘用护士50人,护理队伍稳定性差,人力配置不能满足患者护理需要。

护士长的管理水平不高:护士长是护理学科、护理队伍的带头人,但有些护士长忙于事务性工作,同时对此项工作认识比较模糊,存在不主动,等待观望思想。

开展基础护理服务实践措施

成立组织,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考评机制,为活动的启动、实施、扎实推进提供有力保障。为确保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作为护理管理者,要立足本院实际,围绕“示范工程”活动主旨,成立专项工作领导组织,完善制度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和考评机制,逐步加以实施,为活动的启动、实施、推进提供保障。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护理部于2010年3月26日召开“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动员大会,医院党政领导参加并作动员讲话,从上到下形成合力,共同进行“示范病房”氛围建设,示范病房护士长在大会上做倡议发言。在病区醒目的位置悬挂明显的示范牌,公示服务项目及服务监督方式等,编写“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手册”内容:护理服务程序标准、活动方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通知、分级护理制度、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表。下发到每个护理人员,要求各科护士长组织学习,积极营造优质护理服务氛围,迈好活动的及时启动、稳步推进、有效开展关键的第一步。

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正确评估不同时段基础护理的内容和强度。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小组责任包干制,责任护士对其负责患者所有护理工作全面负责,在改变分工方式的基础上弹性排班。

在病区建立了住院服务指南,详细讲解基础护理服务宗旨和内容,同时将分级护理标准公示上墙,通过公示护理服务内容,完善护患沟通、监督的渠道,以此取得患者满意。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强化落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实施过程中,护士长定期组织全科人员总结、分析、完善护理工作中不完善的方面,不断对护理工作细节和流程进行改进和优化。为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我们根据各科特点制定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落实记录表、健康宣教表、危重患者巡视卡,压疮、跌倒、过敏、输血等标识,要求责任护士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护士长每天按照各项工作要求进行督促、指导护士落实到位,并依据各种表格记录对各级护士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护理部根据“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标准,制订了各护理级别基础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表,住院患者对基础护理实施效果评价表。依据考评机制,认真考评,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做好总结改进提高工作,为下一步优质服务工作在全院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要依据考评细则,对示范病房工作进行阶段性考评,及时发现影响示范工程工作的不利因素及需改进的不足,同时综合患者、社会各方面的工作意见及建议,召开阶段性工作总结分析会,该改进的工作及时改进,不断促进优质服务工作稳步推进,为“示范工程”活动在全院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体会

患者的感受:虽然护理工作很辛苦,但是每个护士都很贴心、很周到、有责任心和风险意识,与患者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尤其是部分生命已进入倒计时,任何治疗都无法带来转机的患者,护士的陪伴和临终守护让备受病痛折磨的身心能够感受到温暖,让最后的生命能够获得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