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现代农业技术介绍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现代农业发展;关系;协调路径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实践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可以促进农业技术成果转化,同时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进而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可以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能力,进而为现代农业构建一个绿色农业新蓝图。
1农机技术推广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关系
1.1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
在我国农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开展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可以实现先进农业生产技术以及先进农业生产机械的有效利用,使农业生产具备更高的效率,转变过去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提供农业生产新技术的同时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要想使农业向着现代化的方向转变,就必须做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工作,在现代化理念基础上大力开展机械化操作,从而使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能够满足时代的需求,使农业经济得以全面建成并且良好发展。
1.2推动农业综合能力发展
要想使农业经济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民获取更高的农业生产能力,对现代化的农机技术进行大力推广,进而做好农业各种先进技术的传播工作,帮助其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使其充分掌握农业生产的特点,了解其规律,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进而使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1]。此外,还需对各种新型的农业技术进行不断拓展以及应用,使过去传统的农业面貌得以改善,进而提高农业创新发展的活力,帮助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
1.3构建绿色农业新蓝图
只有不断转变农业理念,才能使农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对绿色农业需求量明显提升,因而,在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好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对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广泛推广,将自身农业发展观念进行不断转变,从而紧密结合农业生产以及社会发展,将环境污染防治以及农业发展进行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农业理念,打造一个完善的绿色农业发展模式,促进未来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2农机技术推广与现代农业发展的协调路径
2.1融合发展理念
在未来,农业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便是现代农业发展。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理念基础之上所建立的农机技术推广模式,应当与农业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契合,紧密结合农机技术推广的理念,充分考虑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以现代农业技术作为实际推广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对农民做好技术培训工作,为其讲授各种全新的农业理念,对其分析当前农业发展趋势,进而制定一个完善的农业生产计划。结合实际农业生产情况,将农业市场化信息进行紧密结合,对新型农机技术进行充分利用,使生产力得以不断发展,一方面使农业生产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使市场对农业产品的实际需求得到不断满足,使农业生产的经济发展格局得以不断改善,进而促进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2.2拓展农业服务领域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宣传并且推广农机技术,不断扩充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实际内容,对其技术引领方法、技术引领途径进行不断拓展,进而使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具备更为广阔的覆盖面[2]。与此同时,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还需充分利用政策优势以及管理优势,与相关农业部门积极开展合作,进而改善传统推广模式。此外,还需做好农业发展理念的利用工作,对各种有效的发展信息进行不断提炼,在推广时充分考虑农民实际需求,促进农机与地方农艺结合,提高农民使用农机的积极性。
2.3构建新型推广体系
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进行充分利用,从而构建一个全新的农机推广体系,对“互联网+”这一发展理念进行充分利用,通过网络传播农机技术,在网上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同时培养现代化农业机械以及信息化农业技术人才,扩展农机技术推广渠道,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农业推广;农业现代化
1新时期农业推广的涵义
1.1农业推广的概念
在探究农业推广内涵的过程中,基础工作为对农业推广的概念进行解读与分析,为农业推广内涵打下基础,农业推广概念需要从狭义、广义与现代农业推广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如下。1.1.1 狭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狭义推广的概念是指,在大学以及农业科研院所研发了新的农业技术后,采用合理的方法将这些内容教授给农民,农民在后续的工作中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农业生产,这种农业推广主要集中在养殖业、种植业领域,对其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这种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新型研发技术的应用效率和效果,但是由于研究的领域过窄,对农业的指导效果较为一般。这种方法在当前的发展中国家以及农业欠发达地区被广泛应用,我国当前也主要应用狭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就取得的效果来看,这种方法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要求。1.1.2 广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广义农业推广的概念主体为农民,在该概念的践行过程中,农业推广人员会调查农民的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对农民进行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为讲解相关农业知识,从而让农民能够在务农过程中应用相关农业知识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这种方法不但能够实现对先进农业技术进行有效推广,也能够从根本上提高相关地区的农民受教育水平,最终让农民能够更好地进行务农活动。我国当前已经开始针对广义上的农业推广概念展开了一定范围内的试点工作,就取得的效果来看不太理想,原因在于我国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导致农民对相关农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1.1.3 现代农业推广概念。现代农业推广的基础在于当其的农产品发达,农民能够通过对相关农业技术的全面运用已经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相关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为能够让农民对产生的多余农作物进行合理售卖,以提升农民的经济收益。在现代农业推广体系下,主要推广的内容为各类互联网技术,并向农民提供金融、农业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在现代农业推广概念下,技术推广的重点已经不再局限于农业技术,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各类互联网技术等。在当前的农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全面落实现代农业推广工作,对于我国来说当前还是任重道远。
1.2新时期的农业推广内涵
对农业推广内涵的研究是基于我国国情进行研究的,通过对当前我国各地农业推广形式相关资料的研究,可以我国当前的农业推广形式无法按照上文中的内容进行有效定义,从农业推广形式上来看,我国当前的农业推广形式为一些大学与科研院所逐步提升对农业技术的开发,在农业推广的过程中对这些技术进行讲解,实现对农民的有效教育,保证这些农业技术能够被更好应用。同时我国当前也已经加快了广大农村地区的互联网建设工作,一些农业站的工作人员会向当地农民介绍互联网上的农业资源,并通过相关资料的上传提高农民的整体水平。可以说我国当前的农业推广技术是一种独有的农业推广方式,即将广义、狭义和现代农业推广方式进行合理融合,在提升我国农业发展速度的同时,也能够更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
2新时期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2.1新时期农业推广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促进作用
2.1.1 技术方面的促进作用。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基础内容为各种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比如农耕器具、选种育种等方面,在我国的新时期农业推广工作中,一方面相关大学与农业科研院所当前已经加强了对相关信息技术的研发工作,并在论证完成后将这些技术传授给农民,另一方面也会对农民进行教育,让农民能够从自身角度出发对相关高新技术进行应用。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基本要求就是加大对各类高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提高作物产量,让农民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所以在新时期农业推广体系下,已经能够同时完成在广义与侠义方面的农业推广工作,极大加快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速度。2.1.2 农民素质方面的促进作用。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农民会发挥极大的作用,所以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作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工作内容为提升农民的基本素质。在新时期的农业推广工作中,我国已经重视对农民个人素质的提升工作,这种个人素质提升内容包括让农民掌握各类基础农业知识,让农民能够提高对这些农业技能的掌握程度。另外在当前的一些地区中,已经开始推行农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工作,让农民能够应用互联网进行农产品销售以及学习相关的农业生产知识,就试点区域取得的效果来看,当前的这种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种农业推广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我国的现代化农业体系建设速度。2.1.3 辅助设施方面的促进作用。在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必然少不了相关辅助设施的应用,这些辅助设施包括互联网技术、农业器械等,在我国当前的农业推广工作中,已经基本全面普及了农业器械的应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关注重点为信息化系统建设。由于我国的新时期农业推广体系中已经对这些辅助设施进行了普及,并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所以我国新时期的农业推广工作已经加快了对农业现代化体系中相关辅助设施的建设,在后续的农业推广中,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幅下降,并且农业推广的质量大幅提升,最终形成了农业推广与农业现代化建设之间的良性循坏。
2.2农业现代化建设对新时期农业推广的指导作用
农业现代化建设也能够反作用与新时期农业推广过程中,这种指导作用包括以下内容:1)信息化系统的作用。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互联网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农业推广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对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向农民提供各类农业生产资料,从根本上提升了新时期的农业推广效率与效果。2)农业技术的促进。在新时期农业推广的过程中,一个重要推广内容为各类新型农业技术,由于现代化农业体系不但能够提升农作物产量,也能够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所以在农业现代化的建设中,农民会更加主动地了解与探究农业高新技术,这种现象让农业推广工作能够更好施行。3)基础设施建设。在新时期农业推广中,也包括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讲解,这些内容能够为农作物的生产、销售过程产生助益,在现代农业体系的建设中,将会对这些建设工作内容进行全面推进,对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
2.3通过新时期农业推广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的措施
在新时期的农业推广过程中,需要从以下方面加快现代化农业体系的建设:1)信息化系统建设方面。在今后的政府部门工作中,可以建设农产品交易网,让农民能够应用网络进行产品销售,在农业推广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对这些互联网的功能进行讲解,从而让农民能够对该信息化系统产生兴趣,从而进行主动了解和探究。2)提高推广人员的从业素质。在我国的新时期农业推广工作中,推广人员需要能够向农民讲解甚至演示各类新型农业技术,这些工作人员需要有很高的素质才能够完成该项工作,所以农业站需要在政府部门的牵头下,定期或不定期对推广人员的从业素质进行考核,保证推广人员能够满足新时期的农业推广要求。3)优化农业推广机制。农业推广机制不但包括应用信息化系统等内容对农民进行教育,也需要能够让工作人员主动提高个人素质,所以在新的农业推广机制优化中,工作人员的素质要与其薪资水平进行挂钩,保证工作人员能够全面完成技术推广工作。
如今,随着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现代农业当中。因此,大力推广农业机械技术,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促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本文结合来宾市农业改革的新形势,介绍并分析来宾市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便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其理解。
关键词:
农业机械;技术推广;新形势;来宾市
农业机械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通过掌握农业机械的使用方法,从而提高劳动效率,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收入。因此,为了让更多农民了解农业机械技术,并使农业技术普及并应用于农业中,大力推广农业机械技术成为重要渠道。所以,来宾市通过大力推广农业机械技术,改革传统农业模式,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因此,本文结合来宾市农机推广的情形,对农机推广方面进行了一定分析。
1农业机械技术的特点及现状
农业机械是在农业生产中,运用高科技农业技术和先进农业工具,使得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其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农业工具的自动化。自动化在农业改革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农业生产从人工飞跃到机器自动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力并且提高了劳动效率。然而,农业机械化虽然在不断发展创新,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但由于我国农业改革起步晚,运用农技的时间比较短,农业技术水平不高,创新力度不够,使之农业机械设备落后,导致农业机械行业的困难重重。其次,我国人口众多,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低,对于新技术的使用有抵触情绪,加上农业机械技术的专业人员不多,大部分农民不会操作,使之对其持有疑惑或不支持态度,这也是成为现代农业机械技术发展薄弱的主要因素。
2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意义
第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技术将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因此,农业机械技术的大力推广,便于消除农民对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困惑,从而引进先进的机械技术,改变传统农业方式,使机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当中。第二,农民是农业的主体,农民对于农业机械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大力推广农机技术,有利于老百姓对机械技术的理解。然而,由于有关部门对于农业的支持度不够,对农业推广工作宣传力度不大,使农民对机械了解少,降低了对农业机械使用的积极性,从而使农业经济发展受阻,因此,相关部门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向农民普及有关知识,让农民感受到农业机械化的优点,从而激发他们对农业机械使用的积极性,加强了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的宣传教育力度。第三,通过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有利于推动中国新农村的建设。农机的推广实质是为了服务于农民,向农民提供并解决农机专业上的问题,帮助农民,服务农村建设,有利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重要渠道,而且,随着社会主义服务体系的不断发展,向广大农村进行农机技术的普及,便于将服务体系用于实践,通过将新型机械与技术的融合,有效的解决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困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着促进作用[1]。
3来宾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新形势
来宾市农业生产受传统农业模式影响,加上地形以丘陵为主,成为制约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发展农业以及使农民能够得到实惠,该市运用农机技术,开展许多土地平整项目,使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加快,提高了农业产量,而且近几年,该市加大农机的推广力度,激发了当地农民购买机器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机新技术的普及和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在农机购置补贴的政策支持下,农民减轻了购买大型拖拉机的负担,促进了对深耕的调解,使之有效缓解了该地区由于气候因素导致劳动力浪费的情况。而且该地区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对农业机械技术进行了大量宣传,使该市大部分老百姓了解农机技术对推动农业生产的意义。来宾市的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必须立足实际,结合当地新农村的优缺点,进行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创新,相关部门要做好带头作用,引导来宾市农民正确使用农业机械技术,对农民们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并和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紧密配合,调动农民使用机器的热情,并把农民切身利益作为建设新农村中心,把促进当地新农村建设作为重要战略目标,把推广农机技术作为来宾市农业改革的重要手段,加快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步伐。
4结束语
通过来宾市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措施,在当地并取得一定成效,证明了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所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不仅要大力宣传,而且要结合各地区的实际,实施到各地农业耕作当中,让农机技术推广的实效落到实处,使农民能使用农机技术,不断地获得农业中的机械化专业知识,提高农民们的专业素养,为培养新型农民打好基础,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作者:何越海 单位:广西来宾市兴宾区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站
摘 要:我国农业发展面临又一个突破时期,如何解决科技创新体系脱节、推广机构低效率和农民科技素质差的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还需借鉴国外技术支撑农业发展的有益经验。本文通过对国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模式运行的系统介绍,并加以比较分析,最后对构建适合我国的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现代农业科技支撑模式提出建议。关键词:现代农业 科技支撑 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b)-0143-02农业科技发展是农业效益和经济增长的引擎。农业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对于改良农作物品种,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强化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发达国家农业增收的70%来自科技进步与技术应用,其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85%,而我国只有48%。借鉴国外科技支持农业发展的经验,是突破资源与市场对于我国农业双重制约的重要途径。1 国外技术支撑农业发展模式运行情况1.1 北美模式北美地区经济发达,农业技术水平高。美国和加拿大利用不断进步的农业科学技术,迈入了世界上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行列。美国以大学为核心的科、教、推的高速运行模式,各州农学院是体系中的核心[1]。农业科技服务是美国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系的基础和重心,在于帮助农民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在农业推广方面,两国以农业技术为中心的推广体系已相当完善,内容全面,对象广泛。美国使用卫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手段管理农业生产,使作物恰如其分地得到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为农民带来高效益,而对环境产生较小影响。而加拿大重视科技支撑农业发展,加大对农业的科技和教育投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1.2 东亚模式东亚地区的日本、韩国高度利用现代机械化技术和专业培育技术,实现了农业规模经营和专业化发展。两国资源禀赋先天不足,技术支撑农业发展的特点是通过改良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广泛采用小型农用机械,对土地进行精耕细作,以提高土地产出率为主要目标。日本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体系,从事技术推广的工作人员都是经专业考试选拔的。以政府和农民协会组织为主体的农业推广服务体系是日本模式典型特征[2]。而教育在完善的农业科技研发与推广服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韩国的农业格局是小农户生产经营型的,政府奉行“亲环境农业”的发展理念,全面开展亲环境农业生产的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不断促进各地亲环境农业的建设与发展。1.3 西欧模式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欧地区,技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日趋完善。以法国和荷兰为例,法国和荷兰分别是世界第二、三大农产品出口国,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国。法国以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其技术支撑农业发展是政府与私人部门共同主导的运行模式,并建立相对完善、功能齐全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3]。国家政府重视提高农民素质,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他们较强的接受能力能高效利用先进的农业科研成果,适应国际国内对农产品的需求。荷兰形成网络化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体系,工作组织分明,形成高效的“农业知识网络”。专业化生产,多品种经营,有利于专业化配置,形成规模经济。同时,农业领域推广工作组织结构分明,农渔部和农业企业协调运行。1.4 以色列及南亚模式以色列节约型农业的发展是其技术支撑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以色列节水农业世界第一,平均每立方水可产2~3 kg粮食,是我国的两三倍,水肥利用率达80%~90%,是现代技术支撑农业发展模式的典范。以色列水资源的匮乏决定了要发展节水型农业,必须充分利用高科技,大大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充分利用率。它拥有世界先进的农业技术,如生物综合防治技术、滴灌技术等,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单位面积产量并保证了质量。国内从事农产品研发的私人机构较多,涉及面较广,其科研人员的科研素质高,及时研发针对本国实际情况的技术适应性较强。南亚地区以印度为例,它人口众多,劳动力极其丰富,而土地资源相对不足,由于这种资源禀赋,印度选择了以两次“绿色革命”为代表的农业现代化之路。受自然条件束缚,印度采用“土地节约型”技术,用相对丰富的劳动力去替代稀缺的土地,采用大量生物、化学技术,兼有少量机械化的技术,充分提高土地生产率,并充分利用劳动力,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印度还非常注重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农业教育,构筑结构独特、规模宏大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2 国外现代农业技术支撑模式的比较分析2.1 北美地区模式优势:一是技术先进,经济基础雄厚。北美地区资本充足、技术发达,人少地多,大力发展精确农业,利用先进的“3S”技术准确地了解每一块耕地的土壤特性和农作物的生长特性,最大限度地优化各项投入,从而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土地等农业自然资源。二是历史渊源。美国于1914年通过史密斯—利弗法案,奠定了美国农业推广工作的基石,经过将近一百年的更新完善,其农业推广体系在制度约束下走向成熟。三是制度规范。美国于1933年颁布第一部《农业法》,随后不断进行修改,成为有关农业生产、科研、教育和推广的主要法律[4];同年,加拿大通过《农业调整法》,对确立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加拿大农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加拿大政府重视保护农业,在立法、制度、政策等多个层面扶持农业发展,为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和指导,其在20世纪60年代就进入了农业现代化阶段。劣势:一是自然禀赋的差异。北美西部高大山脉南北纵列,东海岸也是由山和高原组成的高地,中部是广阔的大平原,地势低矮宽阔。各地区的发展优势差异非常大,难以形成高效统一的农业支撑模式,农业发展不协调。同时,由于这种特殊地势,北冰洋的冷气可以畅通无阻地侵入,再加上墨西哥暖流的影响,北美地区时常遭遇强寒流的袭击,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重大。二是资金耗费多。从获得田间数据,到根据收集的数据做出作业决策,再到机器的操作,这中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发达国家能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但在发展中国家大量分散落后的土地上是难以实现的。2.2 东亚地区模式优势:一是起步发展较早。在发展早期,日本便开始学习西方国家发展农业现代化,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实施农业技术的自主创新研发。随着其工业的飞速发展,农业仍处于战略性地位,更强调现代化“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发展。二是农业生产的规范化。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农业者认证制度、有法律保障的农业协会及食品安全法来规范农业生产。1947年7月制定专门法律《农业协同组合法》建立了农协,并建立从中央到地方一套完整的组织体系;20世纪40年代,韩国政府就加强对农业的干预,规范农业生产。劣势:一是资源禀赋不足。东亚地区的日本和韩国,国土面积小且多面环海,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缺乏。大量先进技术无法实现统一规划、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效率,存在着局限性。二是农业机械化所需成本高。购买高性能机器和大型机具,即使有政府的补贴,但农民自身的投入还是非常高的。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折旧、保养费用不减,也将导致使用农业机械不经济。而机器的污染不容小视。2.3 西欧地区模式优势:一是天然优势。全球最大的温带海洋气候区,地势起伏不大,平原面积广阔,气象稳定,对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极为有利。二是重视教育。西欧地区农业发展在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业企业经营者素质。强调要全面更新农民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更多新型农民,以适应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以及正在兴起的基因农业发展的需要;同时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具有高学历的年轻人进入农业企业。劣势:一是环境污染。大型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农业化学肥料的施用,导致土地生产率的降低及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二是体制漏洞。欧洲农业为次要生产部门,农业现代化对机械化和生物技术都很重视,耕地、劳力都不足。从事农业的人口数量下降,且人口老化,政府对农业的补贴保护有的已成为沉重的负担。2.4 中东及南亚模式优势:一是教育发展农业观念深入。以色列政府在建国不久便采取优先发展农业的策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印度也在独立后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推动特色农业发展。二是先进的技术。以色列农业灌溉主要采用压力滴灌技术,并修建了遍布全国的输水管道,为防止输水过程中受到蒸发和渗漏的损失,对管道密封且实行加压输水,大量节约了水资源。而在印度,信息技术在其国民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对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劣势:一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资源匮乏仍是突出矛盾。中东和南亚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土地贫瘠,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且荒漠化严重。由于水资源等资源的争夺而引发的局部地区矛盾不容小视。二是资金耗费多。以色列近年来在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所需花费的资金是相当多的。同时,大力发展的设施农业对温室、温棚、纱网棚要求非常高,温室、自动化控制设备以及滴灌技术紧密结合,从购买设施到设备的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科技密集型现代节水农业必然也是资金密集型的。3 国外科技支持农业发展模式的启示3.1 大力发展科技与教育教育是立国之本,科技是强国之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源泉,而教育则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在技术支撑农业发展过程中,只有科技与教育相辅相成才能推动现代农业的向前发展。在发达国家技术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中,科技与教育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将农业技术革新的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去,改善生产状况,提高土地的单位产出水平;而教育发达,令广大农民都拥有较高的文化水平,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为学习、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时也使农民更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更快地掌握和运用新技术。3.2 完善政府主导的研、教与推科技支撑体系建立一个以政府投入机制为主导的科研、教育、推广体制相结合的优化模式。用法律法规固定科、教、推三位一体化,规范整个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的运行。实现科研、教育、推广有效结合,政府的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政府在扮演参与者的同时,还需加大对科创经费发放到位的监督,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支持可市场化运营,并建立鼓励机制对采用新技术生产的农户进行激励。加大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接洽力度,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和有关企业这三大技术优化系统在技术创新上的协调发展。拓宽农技推广渠道,完善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加快“两型”农业技术推广。重要的是,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转变为生产力,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3.3 强调多中心治理模型的运用发达国家现代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体系中,精细化、机械化和专营化等对资金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而在发展中国家,本身经济基础并不牢固,经济和技术都没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政府能给予的补贴也非常有限,所以更强调以较少的投入而获得较大的利益。强调农民在技术支撑农业发展多中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我国目前仍属于个体农户经营,这很难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农民由于有限信息、知识水平低、组织性差,单个孤立的农民无法解决新技术应用的问题,这时便可大力发展新农合组织等第三部门的积极作用。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让组织规范化运行,宣传介绍新技术,实行自主技术改良,讨论交流经验,让农民有足够的空间发挥自身才能。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农村合作社组织的建设,农业经营规模化、市场化,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提高农民的抗风险能力,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参考文献[1] 刘智,李冬梅,吴海春.国外农业现代化技术创新道路的经验与启示[J].世界农业,2009(6):10-13.[2] 李凤梅.国外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1(9):57-60.[3] 丁自立,焦春海,郭英.国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经验借鉴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1(5):55-57.[4] 徐峰.国外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制度保障与启示[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9(3):563-566.
1.1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含义
农业科技通道的建设是指建设一条顺畅、高效的途径,使农业科技从科研机构研究成熟后,经过农业专家有针对性的采用,农技员将技术规程后,最终被广大农户接受并掌握这些技术,使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的整个过程建设。新型农业的科技通道建设不仅包括农技以最低成本顺畅的到达农户手里,而且还包括农技推广被农户掌握之后的一系列农技服务和农业知识的更新问题。
1.2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是农业技术快速转变为现实生产率的主要途径,农业科技的迅速转化急需高效、便捷的科技通道。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农业发展的成绩和速度,所以,农业科技通道的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农业要发展,农民要增收,农村面貌要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等等有关“三农”问题的解决都需要科技的力量,而农业科技要成为生产力,必须要为农牧民掌握,通过农牧民具体运用于生产过程中,取得农牧业发展的新成果。现在青海省农牧业亟需用现代先进的科技知识发展农业,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是发展青海现代新型农业,用科技推动农业发展,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根本途径。
2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2.1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基层农业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实施,青海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取得了重要成绩。启动了农业科技服务的建设工作。农业科技服务通道建设是指农业科技研发成功后,经过专家、农技人员推广到农牧民手中的顺向推广过程。目前,青海省通过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能够将农业科研院所针对农牧业发展需要研究的技术,经过专家和农技人员迅速推广农户手中,被农户掌握并用于生产实践,各补助项目县农技推广率达到95%以上,农业实现了大幅度增产,农民获得了收益,取得了成效。农业反馈通道建设有待建设。农业科技反馈通道是指农技被推广到农牧民手中,农户应用于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并反馈到农技推广的相关部门,试图得到解决的过程。目前,青海各补助项目县还没有很好的建成这种反向的农技推广过程。农技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农牧民遇到的新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现象还普遍存在。评价通道建设还需要完善。评价通道是指对农业科技的评价和农技服务有员的评价途径。青海各补助项目县正在努力建设和完善由政府、农技管理机构和农牧民三方考核的评价机制,建设农技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
2.2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一,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机构设置和布局不合理,乡镇农技站所职能定位不明确,农技推广员管理体制不顺;激励保障机制缺乏弹性,人员编制不合理,不能激发农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绩效考评机制不健全,已有的绩效问题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第二,组织能力不得力。很多项目补助县还没有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存在人员人事管理与业务管理隶属于不同的部门,出现多头领导,一些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农技创新人才队伍培养,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队伍素质不高。对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缺乏规范的管理和引导,降低了工作效率。第三,人员队伍素质不高。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服务质量整体不强。总量不足的农业科技人员缺乏专业性的农业知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第四,技术、资金保障不到位。农牧民亟需的技术还没有形成或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硬件建设滞后,推广经费缺乏,服务手段落后,许多农技推广、科普工作无法开展,导致科技转化受到阻碍。第五,宣传工作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渠道较少,很多农户不能及时得到科技知识和农技人员的指导。
3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问题的探索
3.1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目标
科技能被农牧民迅速掌握并运用于农业生产,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双向沟通,农牧民对科技的需求能迅速反馈到相关部门并及时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农业产业效率、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重点发展区域性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促进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
3.2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内容
技术创新是中心任务。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应该以围绕科技创新为中心,不断研究出新的适合农牧业生产需要的技术,解决农牧民遇到的技术难题。队伍是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核心。大力提升人员队伍素质,使之适合农技发展的需要,能够有效解决农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因人员素质问题而使农业科技通道建设受到阻碍。制度是农业科技通道的保障。建设好有关农业科技的制度,明确科技通道中的各主体职责,是农技通道建设的最根本保障。资金保障是根本前提。农业科技通道建设需要大量的人、财、物的参与,需要建立长期的有效机制,资金保障是建设科技通道的根本前提条件。
3.3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原则
经济高效原则。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要充分利用有限资金,建设低成本的结构简明的短距离科技通道,同时,这条科技通道还需要操作简便、易于监管的、高效顺畅的通道。双向互动原则。科技通道建设应的两个方向,包括自上往下推广,还包括自下往上反馈需求的通道建设,即“政府—专家—农技人员—农户(示范户、辐射户)”和反向的反馈通道,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农牧民对科技的需求,促进农业的发展。弹性原则。科技通道建设应该充分考虑到农业科技传播的多元化主体,同时还要满足在具体条件下科技推广的灵活性,注重达到科技通道的目的,淡化中间的具体操作过程。创新原则。科技通道建设要注重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过程创新、技术创新等,以适应当地实际需要。
3.4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目标
建立以“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为主结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首先,必须加强主管部门的组织领导。农业主管部门必须精心组织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所需的各种资源,加强对科技通道建设工作的领导,使之能够高效、低成本建成;其次,制度保障,明确产权,理顺体制机制,完善管理,改革体制以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职能,建立灵活的机制以激发相关人员在农技推广方面的积极性;再次,资金支持,确保专款专用;最后,人员队伍素质保证科技创新和高效的农技推广。
4青海省新型现代农业科技通道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4.1加强制度建设
农业科技通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受到多方行为的博弈,只有建立有效的制度,明确各方人员职能,规范各方工作,才能保证科技通道的顺畅和适用,取得预期成果。
4.2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
青海各地生态环境相差甚远,东部是农业区,青南地区则是纯牧业区,能够发展的产业各异,加水人员素质各异,各民族聚居在不同的地区,文化差异大,所以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选择适合当地的农业科技,建立当地人支持的农业科技通道。
4.3加大技术服务力度
为了做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采取多种手段层层抓好技术的培训和指导。组织科技人员下乡,直接向农民传授技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提高科技人员及农户的知识水平,解决实际的技术问题。通过电视广播、演讲、印发科技手册等手段向农牧民介绍各种应用技术、推动生产技术科学化。
4.4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
聘请专业对口的农业技术指导员,根据科技知识水平及能力大小,量才使用,合理安排项目,注重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强化科技人员的组织结构,开展全员性培训。
4.5强化农业科技入户工作
通过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动员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农技推广和技术服务,做到技术人员入户、研发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以集中开展与分散组织相结合。入户与农时相结合的科技培训、农业新成果试验示范等主要方式,整合资源,推动科技下乡,发展农牧业。
4.6建立多元化信息传播途径和教育服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