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科护理工作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加强护士在职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1.强化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定期组织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进行规章制度及专业的培训。如遇特殊疑难情况,可通过请医生授课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互相学习促进,并作记录。
2.重点加强对护士的考核,强化学习意识,护理部计划以强化“三基”护理知识,50项护理操作及专科技能训练为主,由高年资的护士轮流出题,增加考核力度,讲究实效,不流于形式,作为个人考评的客观依据。
3.做好低年资护士的传,帮,带工作,使年轻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多学科知识和能力。
4.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优化护理队伍。不断的更新护理知识。
二、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安全工作长抓不懈
1.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调入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切实做好护理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医疗纠纷和隐患,保障病人就医安全。
2.病人的环节监控:新入院、新转入、急危重病人、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要重点督促检查和监控。
3.时间的环节监控:节假日、双休日、工作繁忙、易疲劳时间、交接班时均要加强监督和管理。
4.护理操作的环节监控:输液、输血、注射、各种过敏试验等。虽然是日常工作,但如果一旦发生问题,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作为护理管理中监控的重点之重点。
5.护理部不定期的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检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自身及科室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发生的原因,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与改进措施。对同样问题反复出现的科室及个人,追究相关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
三、转变护理观念,提高服务质量
1、培养护理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把病人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需要作为第一需要,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加强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在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的基础上,提高护患沟通技能,从而促使护理质量提高,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有效。
2、注重收集护理服务需求信息,护理部通过了解回访意见、与门诊和住院病人的交谈,发放满意度调查表等,获取病人的需求及反馈信息,经常听取医生的意见及时的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对护士工作给予激励,调动她们的工作积极性,从思想上,行动上作到真正的主动服务。把“用心服务,创造感动”的服务理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调二次核对的执行到位,加强安全管理的责任,杜绝严重差错及事故的发生,坚持每周进行两次护理大查对。在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我们的护理质量。.
4、深化亲情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能。培养护士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四、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人浮于事的局面
我科的护士比例搭配未达到要求,护士的人员少。工作繁重,护士长应根据科室病人情况和护理工作量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弹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数,全科护理人员做到工作需要时,随叫随到,以达到保质保量为病人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五、树立法律意识,规范护理文件书写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处理条例的颁布,如何在护理服务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护理人员法制意识,已成为护理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严格按照省卫生厅护理文件书写规范要求,护理记录完整、客观。明确护理文件书写的意义,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并向上级医院的同行请教,明确怎样才能书写好护理文件,以达标准要求。结合我院书写护理文件的实际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为举证提供法律依据,保护护患的合法权益。
常说护理工作又苦又累,这话的确不假,但是也会带来很多快乐,你只有亲身投入其中才会对它有深深的体会。在儿科的护理当中,每个患儿都牵动着我们的心,碰到大一些的孩子,心里护理是很重要的,刚入院的孩子,只要我们进入到病房他们就开始哭。我们想办法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才能让他们配合治疗。
面对的是小儿的时候,无论从穿刺、注射到各种用药,都跟大人有很大的区别!在护患关系上也有变化,小孩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所以在每一个治疗上,我们都会跟家长们沟通好!让他们放心,他们才能安心!
在儿科,没有过硬的穿刺技术是不行的,“一针见血”在儿科更显突出,尤为重要,因为患儿都是爸妈的心头肉,打在儿身上,痛在爸妈身上嘛!因此我们勤学苦练,多总结多摸索,“熟能生巧”的道理也在这里得以体现。我们下苦工夫,多学多看多练,头皮穿刺也是容易一次成功的,而能做到“一针见血”在儿科干护理工作也容易多了,轻松多了。
提高护理人员预防院内感染重要性的认识平时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尤其注意掌握儿童生理功能特点抓好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严格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制度预防交叉感染做好病房的的管理及病区的清洁、卫生、消毒工作防止空气中细菌污染诊疗器械及患儿局部伤口和用物是重中之重。病室定期用紫外线消毒每次分钟强度≥1PW/cm,有效距离在cm之内。照射时应注意遮蔽患儿眼部。同时每日用食醋熏蒸病室1小时用mg/的过氧乙酸擦床边、输液架、墙、地面及门窗实行一床头柜一毛巾再用含有有效氯mg/的8消毒液湿毛巾扫床实行一床一巾床头柜实行一桌一抹布。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空气中细菌的密度防止感染蔓延。护士应搞好治疗室、操作室的清洁消毒工作进入治疗室及操作室必须戴口罩、帽子各种物品应按时灭菌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治疗室操作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1次由大夜班于早晨6时执行操作完成后用消毒液擦洗工作台、门窗、治疗车、清理物品。
严格执行各项消毒措施。对用过的锐器(针穿刺针等)应放入防渗耐刺的容器内一次性使用注射输液器和输血器使用后先剪下针头部分用含有效氯1mg/的8消毒液浸泡6分钟以上放入专用的收集带一次性使用注射器用后毁形拔下针筒折断可放入专用收集带内由专人负责直接焚烧处理。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输液网套每日消毒浸泡在含有效氯5mg/的8消毒液中分钟后清洗干净晾干干燥保存用毕终末消毒湿化液应用灭菌水。体温表测量后浸泡在1mg/的8消毒液中血压计袖带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最方便、最有效的防护措施是卫生洗手。因为医务人员的手是交叉感染的媒介故要注意手的浸泡消毒病室内应有洗、泡手的消毒液(1mg/的8消毒液)设施特别是工作人员在接触新生儿时先洗手穿工作服戴帽子及口罩用含有效氯1mg/的8消毒液泡手后方可接触婴儿。同时在做注射、输液、采血标本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应先洗手操作完后及时泡手并用流动清水冲净要养成良好习惯。
严格陪住探视制度。做好卫生宣传工作由责任护士一对一的对每一个新入院患儿的家长进行卫生健康教育加强预防感染知识的宣传介绍有关防止交叉感染的方法和措施教育患儿家长对食品、物品不混用不互串病房;病人用过的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分开装运;感染垃圾置黄色塑料袋内由专人管理进行无害化处理。使患儿家长了解倒预防感染的知识的重要性主动配合我们工作减少感染机会。
1.儿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
1.1护理工作人员与护理患者关系的多重性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护理工作的主体是儿童,但是由于儿童的年龄等各方面的问题,导致护患关系并不是直接建立在儿童与护理工作人员之间的,他们之间还有患儿家长。患儿在患病期间,护理工作人员会对患儿进行相应的护理,但是儿童一般都是被父母宠大的,并不会配合治疗,父母在患童的哭闹之下也会对他们没有办法,最后的结果就是暂时放弃护理工作,这样将直接导致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为错过了最佳护理阶段就会对后续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护理工作人员与被护理儿童之间还有的复杂关系就是护理医院的其他工作人员。在护理工作比较繁忙的阶段,除了主要护理工作人员外,其他的工作人员也会伸出援助,但是患儿会对不熟悉的人产生抵抗,这是就会影响工的进程。总之,患儿与护理工作人员之间的多重关系致使儿科护理工作存在风险。
1.2护理期望与现实的差距
儿童的第一责任人是儿童的家长,在护理工作进行时需要家长的全程监护,护理工作也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问,但是由于家长缺乏相应的知识,在护理过程中,患儿会出现疼痛的正常现象,家长会在主观意识里排斥这样的正常反应,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免受这种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正常的痛苦,他们会无意识的组织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患儿家长的潜意识里认为护理工作不能出现这些现象,为就是现实与他们的预期不一致时的正常反应,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样的做法对患儿的伤害,这样不仅耽误正常的治疗,还会对患儿产生不良的依赖心里,会是他们今后的护理工作更加困难。
1.3护理工作人员与患儿监护人之间缺少沟通
儿科护理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无论是护理工作人员与护理患者关系的多重性,还是护理期望与现实的差距,这些的发生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护理工作人员与患儿监护人之间缺乏沟通。这些专业问题上,只要护理工作人员对患儿监护人进行认真的沟通工作,这些问题还是可以避免的,这样,儿科护理风险也可以降到最低。
2.儿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的对策
2.1加强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还有一部分是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欠缺。为了降低儿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在医院进行招募工作室,要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禁止没有真实能力的人滥竽充数,在招募工作结束之后,要对合格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因为知识的快速发展,医院也要对老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2.2患者监护人全力配合医院的工作
在治理工作中出现护理工作人员与患儿监护人之间的矛盾时,应该由院方出面调解,不能让这样矛盾升级,当然更多的是应该让患者监护人全力配合医院的护理工作。俗话说“医者父母心”,要坚信医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患者,并且要相信医生自己以及护理工作人员的实力,相信他们一定会让自己的孩子尽快好起来。如果本着这样的信念,相信他们之间的矛盾会减少,那么儿童护理工作期间的风险也会降到最低。所以极力呼吁广大家长在医院就医时全力配合医药工作人员的工作,只有这样才是能为孩子做的最大的努力。
2.3加强护理工作人员与患者监护人之间的沟通
如果在一开始护理工作人员与患儿监护人之间就能有良好的沟通时,那么后续的这些都不会发生,所以护理工作人员与患儿监护人之间在护理工作刚开始就要保持沟通。关于患儿的治疗方案,治疗用药,治疗周期都是双方协商好的,也是双方最满意的。与此同时,患儿监护人也要配合护理工作人员对患儿进行思想工作,让他们全力配合护理工作人员和医生的工作。
关键词:儿科护理;新技术;新理念;综述研究
1 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
唐珊珊[1](2012)对国际上的儿科护理新理念和新技术进行了综述研究,特别指出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非语言的沟通对于小患者的精神状态影响较为明显。通过借鉴商贸管理中的服务流程管理,使得护理人员在于小患者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加强非语言沟通的标准化和细节化管理,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小患者的焦虑情绪,护理操作过程的事故率明显降低。
潘学彬[2](2011)也就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做了临床报告分析,通过1132例患者的分组研究,可以看到采用了加强非语言性沟通的一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
2 风险量化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
医疗过程往往需要介入患者的身体,而大部分的医学护理操作可能会造成一系列的身体反应,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造成患者的致残或者致死。特别是在儿科护理中,不少小患者的心理素质不强,配合性不好,可能造成因为小患者个人原因造成的针头移位脱落、呼吸管受阻、引流管拔出等事故。所以,在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我们需要对护理工作的整体风险和步骤风险进行评估,对于高风险的操作要尽量避免进行,对于可以降低风险的操作配合应该强制执行。
蔡晓燕[3](2011)对于护理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要素分析。奚丽蓉[4](2011)对于儿科护理行为的风险管理的分析方法和干预方法进行了研究,制定了儿科护理的多维模型,以从量化管理方面对儿科护理风险进行约束和控制。吴利平[5](2011)同样研究了儿科护理的风险要素,但是其研究更加倾向于管理学的角度,其研究成果可以与医院的计算机辅助管理方式充分结合。
3 心理素质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
因为小患者的哭闹给护理人员带来的思想压力较大,小患者的不配合使得护理工作的难度也增加,以及部分家属的不理解、抱怨甚至与护理人员的冲突,都使得儿科护理工作在医院护理工作中属于较大难度的工作。
刘彩琴[6](2014)研究了心理素质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文章通过在医院的临床护理实践,分析了加强护理人员相关工作集体心理辅导前后的护理成果变化,最终结论得出心理素质的训练是提升儿科护理效果的一项重要措施。陈艳姣(2008)通过分析86例儿科护理纠纷事件,得出了51.2%的儿科护理纠纷事故的主要原因来自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问题。
4 环境细节在儿科护理中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医院都对儿科病房进行了全面的改造,通过使得儿科病房更加贴近儿童心理的预期环境,使得小患者可以更加乐意的在儿科病房中接受治疗,使得治疗过程的患者配合度得到提高。但是,儿科护理单元的设计远不仅仅是贴墙纸贴画和变换墙面和家具颜色那么简单,不完善的儿科护理单元设计甚至会加深小患者的条件反射,使得小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损害。
刘红霞[7](2012)从建筑工程的角度分析了儿科护理单元的人性化设计,提出了一整套儿科护理单元的环境艺术设计和功能设计的具体要求。郭志芬[8](2011)提出了在儿科护理单元管理中医院方的精细化管理要素,以及通过临床护理试验的方式,分析了试验病房和普通病房的实际效果比例,试验病房的患者满意度超过普通病房13.7%(P
5 情景联想及反思在儿科护士培训中的作用
实践证明,儿科护理工作与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相比,有着其特殊性。所以,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对儿科护士进行加强培训和职业培训。因为在加强培训和职业培训之前,儿科护士已经具有了护理资质,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护理技术和业务知识,所以,加强培训和职业培训的内容,主要是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邹华[9](2012)设计了联合培训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具体课程,并且通过教学实践报告的形式为我们详细阐述了儿科护理加强培训的具体效果。经过儿科护理加强培训的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投诉率明显降低,比没有经过儿科护理加强培训的护理人员投诉率低21.3%。马洁[10](2011)对儿科护理教学工作的课程设计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于儿科护理教学的课程升级,使得儿科护理学员可以更加快速的在单位适应儿科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通过各个环节的单方面提升对于儿科护理的实际效果提升作用都是存在的,而通过综合化的儿科护理业务提升,就会使得儿科护理工作效果得到较大程度的改观。
参考文献:
[1]唐珊珊.国际儿科护理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护理管理,2012(08):15-17.
[2]潘学彬.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04):201-203.
[3]蔡晓燕.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1(01):55-57 .
[4]奚丽蓉.对儿科护理行为实施风险管理的分析与干预[J]内蒙古中医药2011(12):151-152.
[5]吴利平.儿科护理的风险要素分析与应对策略[J]中国医药指南2011(06):230.
[6]刘彩琴.心理素质在儿科护理中的重要性[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02):28.
[7]刘红霞.医院儿科护理单元环境设计研究[D]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硕士.2012.
[8]郭志芬.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0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