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英语展示

大学英语展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英语展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英语展示

大学英语展示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展示性问题;艺术类大学生;英语课堂

在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们普遍会有这么一个困惑:无论教师在课堂上有多卖力多激情,学生们都会反应迟钝,不愿跟老师进行交流,表现得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课堂气氛相当不活跃。究其原因,一是跟学生的特点有关。艺术类的学生在高考的时候因为专业的特殊性,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成绩要求就比一般学生要来的低,他们相对而言基础功底就会比较薄弱,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就相对不足。另外一个原因就在于授课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主要就是体现在他们的课堂组织,也就是授课过程上。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提问是教师们必须要掌握的一个授课技巧。

在有关于问题类型方面的研究,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做了不少深入的探索和发现。Long 和Sato (1983),Richards 和 Lockhart (1996)以及Brown(2000)等人都试图对教师提问进行分类和研究。而现在普遍所接受的教师提问分类可分为两类:展示性问题(display questions)和参阅性问题 (referential questions)。展示性问题一般指的是提问者知道答案的,或者说是有唯一答案的问题。而参阅性问题则指的是提问者也不知道答案的,或者说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前者主要是用于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后者更偏重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自主思考能力等。因此在这个提倡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的当今社会,更多的专家学者号召教师要偏重于参阅性问题在课堂教学里的比重,多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但殊不知在艺术类大学英语的课堂里,与参阅性问题相比较,展示性问题对学生的影响将会更加显著,深远。

一、增强学生的信心

一般而言,参阅性问题的题目本身,或者所需要的答案,无论是在词汇上,语法上或者是句法上,要求都要高于展示性问题。回答此类问题,就需要有一定的语言功底,所给出的答案也会相对而言比较复杂一点。然而这却正是艺术类学生的弱点所在。他们本身进入大学的时候基础知识就比其他学生来的薄弱,很多词汇或者语法的掌握情况并不是很乐观,让他们用英语完整得说出普通的一句话来都是极其困难的,更何况让他们用英语说出一些有主题思想或者有深度的话来,所以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被提问到此类问题的时候,只会发呆,沉默,或者说句“I’m sorry”。很多时候不是他们没有想法,而是他们不会表达,索性就不说了。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这样他们就会产生逆反情绪,更不愿意听课,跟其他学生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更不会用英语来表达。长此以往,造成恶性循环,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展示性问题则刚刚相反,它们主要是用于检查学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学生们会发现此类问题比较容易回答,答案比较简单,而且也容易在他们的书本或者教材中找到,所以在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他们会很容易就得到教师的认同与表扬,久而久之,他们对英语的畏惧感就会减淡甚至消失,对自己的信心也会不断增强。

二、加大学生的语言输出

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语言输出对他们的学习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衡量学生外语水平的一个标志,语言输出量大,就说明他们的学习效果明显,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果,反之,则说明课堂教学失败,对学生的学习帮助不明显。对很多教师而言,参阅性问题越多,就越能促发学生开口说话,表达他们的思想与逻辑思维,促进学生的二语习得。但是对艺术类学生而言,他们因为自己本身基础知识的薄弱,有限的词汇量或者肤浅的语法知识都可能会成为他们表达自己想法的一个绊脚石,所以他们宁可闭嘴一言不发,也不愿让自己在大众面前出丑。但是在回答展示性问题的时候就不同了,因为问题的难度不是很大,答案也比较容易找到,所以他们对自己很有信心,也愿意在全班同学面前开口讲英语,这个时候,学生的学习动力也会随之被激发起来。

三、增强学生的英语语感培养

大学英语展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拓展课程;课程设置

一、研究背景

2002年教育部启动新世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改革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是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年1月试行稿,2007年8月正式稿)。在该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各所大学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根据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简称《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如何根据该《教学要求》和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将基础阶段的必修课程与提高阶段的拓展课程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对许多高校来说都是个很大的挑战。

二、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1]该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积极主动的个性化教学方式,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识的主动构建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2]建构主义理论成为外语教师设置课程的主要理论依据。构建主义应用于拓展课程教学中,就是要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课程。开设拓展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能构建个人的知识体系和认知体系。

(二)需求分析课程理论

需求分析一直是课程设置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言教学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Berwick对“需求”提出一个简单的定义,他认为“需求”是目前的状态和期望的未来状态之间的差距。Brindley提出了客观需求与主观需求的概念。他把客观需求定义为所有关于学习者对应各种情况的能力需求;而主观需求指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方面的需求。[3]James D.Brown则提出,需求分析一般涉及四类人: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需求分析专家、信息源。在收集和分析需求信息时,必须区别三种不同类别的需求,即社会需求和语言需求、主观需求和客观需求、语言内容需求和学习过程需求。[4]我国束定芳教授将需求分析定义为“社会需求分析”和“个人需求分析”。所谓“社会需求”主要指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有关人员外语能力的需求,而“个人需求”是指学生目前的实际水平与他希望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社会需求也分两大类:一是政府的外交或其他政治目的的需求;二是社会机构,如公司、学校和其他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设置不仅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还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5]

(三)创造力心理学理论

创造力心理学的核心观点是: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个体活动朝着一定目标努力的内部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6]学生只有在学习的动机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时,学习才能激发学生最大的学习热情并达到最佳效果。大学英语拓展课程的开设除了能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外,也与教师的心理预期一致。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能让学生有多种选择,打破了传统外语教学模式的禁锢,使学生从单一的语言知识学习转向提高语言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品种多样的课程选择能在更多层面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期望值,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提高其学习的效率。

三、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实践

大多数高校在面临大学英语改革的发展方向问题时,将如何优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如何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评估体系及教材体系等方面构建出个性化、层次化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构建适合高校发展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进行探讨。

(一)大学英语拓展课程设置改革

教育部在确定本轮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向时强调,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和口语交流能力,尤其是结合专业知识的英语写作和与国外同行英语口语交流能力”[7]。

在此背景下,从2009年开始,韶关学院大学英语课程增设了大类专业的拓展教学模块,建立了“体验英语+大专业群分类拓展”的教学内容体系。课程设置从当初的4-4-4-4变革到4-4-4-2(即,每学期每周四个学时变为前三个学期每周四个学时、第四学期每周两个学时)。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前三个学期为学生开设基础英语课程,大学英语的第四个学期为学生开设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以行业英语为主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例如《职场英语》、《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教程》、《中国文化概况》、《生物工程技术行业英语》、《计算机行业英语》、《经济管理行业应用》、《机电行业英语》等。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涉外职场环境下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并为后续的双语或全英课程学习、提升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课程设置既注重了实用性,又兼顾了趣味性,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对于不同水平、不同专业、不同学习目的的学生提供不同起点、不同类型的课程选择。

大学英语展示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体育院校 大学英语 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245-01

一、体育院校大学英语开展第二课堂的必要性

(一)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的最重要的驱动力。体育大学生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学习英语兴趣普遍较低。英语第二课堂中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学好英语的信心。在第二课堂中,学生所积累的英语知识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能够得到充分展示,这有利于其成就感和自信心的建立,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正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有利于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目前,大学英语公共课只开设在大学一、二年级,有些体育院校又存在减少课时总量的现象。体育院校大学英语大多使用的是国家统一的教材,但由于体育大学生英语水平较低,且参差不齐,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很难完成教材所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更无法满足每一个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第二课堂便是解决这个矛盾的有效手段。学生通过参与第二课堂,不仅可以巩固课堂所学到的基础知识,还能全面培养、提升实际应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二、体育院校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 创新“英语沙龙”

大学校园“英语沙龙”因其具备真实、生动、面对面交流的特点,一直都是大学英语第二课堂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大学生的英语听说水平一直都比较低,因此,在话题的选择上,应尽可能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的、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或国内外热点的话题组织学生讨论。在每次活动前,组织者应该提前选择好讨论的主题布置给学生,这样学生就会事先做好准备,减少用英语交流的胆怯和焦虑。在活动过程中,可以邀请一些外校的留学生参与进来,给学生创造一个地道的听说英语的环境,通过这些与留学生面对面的英语交流,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

(二)举办英语专题讲座

体育院校的大学英语课一般只开设精读课,但真正学好英语只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教材中的语言知识是完全不够的,学生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文化和历史等各个方面。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并正确引导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意识,我们可以邀请一些从事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研究的专家、访问学者、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到英美概况、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文化习俗、英语习语及他们的海外经历、成长过程等各个方面。通过这些讲座,学生们可以获得在课堂学习中学不到的英语方面的知识,同时专家学者的成功经历也会激励学生更加发奋图强、拼搏向上。

(三)组织校园英语文化活动

为了丰富体育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定期举办相关的英语文化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两发面:竞赛类的有英语朗读、英语演讲、英文歌曲演唱等,通过此类活动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省里乃至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展示类的有英文手抄报展览、英语话剧表演、西方节日晚会、舞会等,这些活动可以使课文中的经典故事得以生动再现,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西方文化。这些活动一方面使学生的表演天赋和才艺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的表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开展英文电影赏析活动

英文电影赏析为大学英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是促进大学英语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行之有效的辅助手段。它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英语的氛围,使其置身于地道的英语环境之中。在观看之前,教师应从电影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的难易度方面精选适合用于教学的英文电影,并布置学生搜集与电影相关的背景材料,包括影片的内容简介、故事发生的背景、影片作者、导演、主要演员、主题音乐以及相关的评论等等。观赏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观后活动,主要包括分组讨论、配音表演与角色扮演、写影评等。英文电影赏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

三、结语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设,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弥补了第一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提高了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目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开展还处于探索的阶段,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中存在诸多不足,期望关注体育院校英语教学的学者、教师共同参与研究,为完善体育院校的英语教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大学英语展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对策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即教师内在专业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既包括专业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娴熟和能力的提高,也涵盖了满意度的转变和情感的发展。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教学经验,还要有对工作的积极情感体验。传统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只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方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其他方面关注力度不够。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国家和社会对大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地方大学的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此,本文先分析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现状,然后根据大学英语教师的现状探讨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希望有助于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当前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

戴炜栋教授认为“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外语学科在本校的学科体系中处在弱势甚至边缘化的地位,使部分从事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处境尴尬,不利于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提高”。大学英语的边缘化,影响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使得部分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育受到质疑,大学英语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英语课程被认为无知识内涵,是空心课程,是高校外语教育费时低效的主要原因,学科属性已经成为影响大学英语教师专业认同及专业发展最为重要的外部因素。”“我国的英语教育受到了公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批评”。地方院校对大学英语教育的忽视,势必会影响大学英语教学,使大学英语失去政策导向,进而影响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发展方向。

2、教师生活、工作压力大,职业满意度不高

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待遇偏低,生活压力大,极大影响教师的职业满意度。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而教师相对短缺,继而导致教师的课时量大,授课门数增多,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工作量急剧扩大,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大学英语教师总是承担相对单一的课程,从事同样的教学任务,长此以往,他们对工作感到厌烦,失去兴趣,进而缺乏工作热情。部分高校英语教师缺少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中不能得心应手,缺乏教学成就感。这些消极因素大大降低了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不利于教师的职业发展。

3、科研意识薄弱

“学术声望对一个学科领域而言就是其‘领域硬币’”。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做好科研也是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些年我国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论文数量呈现明显的增长态势,但是与其他学科门类相比,数量远远不够,尤其是在我国一些地方院校,科研一直是制约我国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例如,科研课题研究成果不高,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数量不多等等。

二、地方院校大学英语专业发展现状原因分析

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滞后,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既有决策层面的外部因素,也有教师自身因素。

首先,虽然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的针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培训项目,但和庞大的英语教师队伍的需求相比远远不够。同时,地方院校由于受到资源和资金的限制,不能为大学英语教师提供足够的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更不能为教师提供交流教学经验的平台。因此,缺乏物质和政策支持的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只能摸索教学。一些从没有接受进修或者继续深造的教师,由于语言功底不扎实,驾驭课堂能力不强,在课上,不能真正地实现语言“交际”,只能实行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此外,由于地方院校中仍然注重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等,很多教师觉得传统的教学方法――“语法翻译法”更能加迎合学校和学生的需求,导致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如“交际教学法”不能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很难将先进的教学理论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创造性的发挥。

和其他学科相比,大学英语发展相对比较晚,这是导致大学英语科研滞后的客观原因。同时,大学英语教师缺乏科研意识,教学任务重,科研时间少,自身科研水平有限,缺乏科研带头人,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学术期刊种类不多等也是制约地方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科研的主观原因。

三、针对现状,提出对策,引导高校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1、国家和专业机构提供政策支持,为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国家应该根据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师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大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制定大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的计划,并纳入政策化轨道,保证实施,为地方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针对外语教学与外语科研脱节的情况,政府和各种机构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地方院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的投入,为教师培训和进修提供保障。通过增设外语学术期刊,鼓励科研项目,支持英语教育博士点设立,增大外语教师培训项目数量等措施,提升外语教师科研能力,通过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反哺教学。

通过专业协会指导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例如制定行业标准指导教师发展,鼓励多出版学术期刊,为教师的学术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

2、地方院校因地制宜辅助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

地方院校要帮助大学英语教师进行教师职业规划设计。通过规划和设计,提高他们做好本职工作的认知度,使其了解职业发展的目标与个人专业发展的规划息息相关,使他们能体会到做一名教师的快乐和幸福,更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

同时,地方院校为了鼓励教师积极工作,可以根据各高校自身情况,对教师进行语言基本功、语言理论、教学理论和科研等的培训。并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激励机制,根据教学成果、科研能力、教书育人等各项指标给予表彰与奖励,以促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学校还可以通过与国外大学校际间合作的形式,派大学英语教师到国外大学参观访问学习,参加国外学术会议,为大学英语教师间的学术交流与沟通创造机会。

3、提高自身素质,关注自我发展

Freeman认为教师培养在任何体制下都是主导因素,且比课程、教学方法甚至教学内容更能决定教育计划的成败。笔者也认为,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即教师。教师对教学持有什么样的情感,影响了教师对教学的态度。教师对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方法,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我们要注重对教师个人素质的培养,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师职业的长足发展。

为了实现大学英语教师职业的长足发展,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提高对教师职业的认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后,才能有积极的工作态度,快乐从教,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满意度。

其次,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并能把所学知识加以提炼并灵活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学。

教育界公认的影响教师教学绩效的三大因素是: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仅仅具备学科知识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依靠教育教学理论对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和表征,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以理解的知识。可以说,教育教学知识对学科知识起支撑作用,是教学成功的保障。所以,教师应加强教育理论及教学方法的学习,为教学实施构建自己的理论框架,为搞好教学提供理论基础,使得教学有据可依。

再次,教师要不断反思学习,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大学教育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重大,只有教师教得越好,学生才能学得更好。(WalbergandPaik2000;Ma-rzano,Pickering,and Pollock 2001)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教学经验不足或感觉对教学方法无法可循的教师,要多听优秀教师的课,对课程进行客观分析,交换意见和建议,使双方都能得到反思。通过反思,不仅有助于提高其他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会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教学反思可以让教师更好地促进自己的教学实践,增强教学效能,加深对教学的理解。张庆宗教授认为“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在重复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现新的兴奋点、找到新的意义,以此唤起和激发对工作的热情和生活的情趣,在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教学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发展,教师反思的成果可以作为教师科研的依据和基础。

大学英语展示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英美文化概况》;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实用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1-0039-02

2007年5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时,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要求》同时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并创造条件,使那些英语起点水平较高、学有余力的学生能够达到较高要求或更高要求。同时,在这一要求指引下,为了适应社会的更高要求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自身需求,各高校纷纷出台相应课程改革措施,其中之一就是为更高层次的大学英语学生开设内容丰富的拓展课程。

一、关于《英美文化概况》课程

《英美文化概况》作为大学英语学习中的拓展课程,是欲成为实用性人才的英语专业学生们的必修课。虽然这门科目走进教学课堂的时间并不长,然而其强大的实用性和生命力,以及其受欢迎的程度都不容小觑。因为,这门课程以一位勇敢质疑并冲击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先驱”的身份来到英语课堂中,旨在打破“为语言而学语言”的传统语言学习模式,它的应运而生,不仅符合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目标,还深化了当今教育体制下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理念。《英美文化概况》的特色之处就在于其内涵盖的知识量很大,且所讲内容在以学习语言文化为目标的前提下,具有实用性强,交际性强的特点。此科目以国外文化特征、传统习俗、地理概况、经济发展情况、法律宗教、社会形态意识、思想特征,等等,为学习侧重点,并且对外国文学中的名篇有所涉及。例如,享有盛誉的黑人“战斗者”马丁·路德金的名篇《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其中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学过程并非充斥着“如何学好英语”的条条框框。这样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之外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的推动力,将语言学习更好地和文化学习融合起来。众所周知,一位优秀的语言学习者除良好扎实的口语技能外,还须拥有广阔的知识面和敏捷的思维,在将来翻译或与英语相关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因触碰民族敏感话题、脱离语境或国情而导致的问题。中国不需要哑巴英语,闭门造车的“标准英语”也已在时代洪流中被淘汰。

二、实用性英语人才培养策略

实用性英语人才绝不可以是“高分低能儿”,和“英语哑巴”。一定要能说、会说。除此之外,作为一名英语学习者,倘若能对西方文化有一个系统性的娴熟了解,必然会给其学习和将来的工作带来便利甚至优势。故而,培养实用英语人才首先要培养其口语能力,其次还应扩宽其知识面,并让其发现英语的美。

1.注重听、说、读、写、等四项实践能力

毋庸置疑,无论是英语或是其它外语,但凡是语言,则其能力必定是在听说读写等具体运用中提升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纸上得来终觉浅”等亘古名句都充分证明了时间的重要性,何况是语言的学习和掌握。故而,在课程的分配上一定要具有合理性和侧重性。换而言之,应把听、说、读、写此四项能力作为授课的重点和练习的重点。

为了增强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学校可聘请外教,并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这样才能及时发现语法、句型以及发音方面的缺陷和问题,以及时纠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用“报听写”形式来锻炼学生的速记能力,或教师报中文,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外语翻译,然后挑选出翻译得最准确、语言最优美且恰当的稿子作为全班的学习榜样。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名师出高徒”这句名言充分说明教师是学生的直接引导人,教师的质量和自身专业素质、道德素质都会对学生的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决定着学生是否优秀。故而,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成为培养新型、实用型外语人才的重中之重。教师应多总结教学经验,可与其他教师以小组形式讨论,也可以笔记或日记形式来记录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和困惑,便于查缺补漏,不断加强专业化水平。并且,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政策的大力提倡,学生普遍喜欢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故而教师必须具备广阔的知识面,从而能在课堂中为学生引入更多源头活水般的相关课外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走入社会之前能有一个“预热”作用。教师可以通过翻阅书籍、上网查找资料等方式为自己充电,校方也可定时定批地组织教师培训,或邀请相关专家教授来校讲座,或指点。[1]

3.灵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若能寓教于乐,则是上上之法则。过多以照本宣科的方式来强调理论,一定不能获得良好预期效果。首先,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必须多引入实例,并且,学校可利用黑板报和宣传栏的方式来构造良好校园环境,从而让学生耳濡目染地增强创新意识。在校庆活动或是节日晚会上,也可把培养创新意识作为主题融入到语言小品或舞台剧的表演当中,让学生在笑声和快乐中树立创新意识。[2]

4.让学生自主归纳知识

简而言之,就是让学生形成学习的自觉性,从“要我学”转化蜕变成“我要学”,这也是目前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提倡重点,在此一笔带过。要做到授之以“渔”,就必须要教给学生自行整理知识的方法,对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作逐步培养。学生在下课后,脑子里满满的都是今天所学的所有知识和句型,想更好、更有层次地吸收知识,就必须对已学知识进行有序梳理,这样不仅让学生对教材有更一目了然的了解和认识,也能提高他们的总结概括能力,并有利于他们的考前复习。[3]

5.激发学生兴趣——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融入审美

审美教育是通过运用一定手法,使人拥有正确积极的审美观和正常的审美角度,是一种精神情趣上的培养。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升人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倘若在英语课堂中融入审美教育,就一定能让学生转变对英语“枯燥乏味,死记硬背”的印象,让学生发现英语中的美。例如,教师可利用音频为学生播放一些著名诗歌作品或文化巨著选段,或给学生播放一些英文电影,让其感受纯正发音的精彩之处。或者,教师还可向学生展示花式英语,让学生看到这种别有一番风味的“书写方式”,从而让其从心底里感叹“英语不仅仅是苍白试卷上咄咄逼人的试题,居然是舞姿绚美的精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程度的不断提高,英语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老百姓的身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英语,现在越来越多地可以在商店、网站和报纸杂志中找到。高校的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英美国家文化的平台,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在生活中的作用。生活中的语言是最贴近文化本质的语言,也承载着更多的文化元素。因此,让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从培养实用人才着手,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深入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平台,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从而进一步推动和完善大学英语改革,可望最终达到培养实用性人才,实现素质教育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Z].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