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英语指南

大学英语指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英语指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英语指南

大学英语指南范文第1篇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设在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江苏高校同类院系中是办学历史最久、学科层次、专业设置、实验室及硬件设施的一所二级学院。学院成立于 1995 年 4 月,其前身为 1964 年创立的南京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学院现设有新闻系、广播电视系、广告系、新闻摄影系、网络与新媒体系五个系科,拥有新闻学、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三个学术型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两个专业型硕士点和江苏省普通高校的新闻学博士点。另有江苏省新闻人才培训中心、江苏省党委政府新闻发言人培训基地、江苏省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媒介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大众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舆情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民国新闻史研究所等科研、教学机构。学院现有 6 个本科专业,即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

(一)培养目标

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为各级电视台、影视节目制作公司、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机构、广告制作公司、音像制作机构、企事业单位、文艺团体及其他影视创作部门培养专业扎实、技法娴熟、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悟力与创造力的应用型高级摄影摄像人才。毕业生可在上述单位从事影视摄影、影像编辑、后期剪辑、节目制作等工作。

(二)招生人数及学制

2016 年,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面向江苏省招收本科生 20 名(文理不限);学制 4 年。

(三)报考条件

考生必须符合江苏省 2016 年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考试报名条件,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无色盲、色弱,有志于从事影视摄影与制作事业相关专业工作。

报考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考生,须参加由南京师范大学单独组织的艺术专业考试(校考),并按要求进行网上报名(网址:add.njnu.edu.cn/,报名前请先仔细阅读报名须知 add.njnu.edu.cn/home/index)。考生在报名系统完成报名信息填写后须进行网上缴费(2015 年 12 月 10 日起开放缴费)。

建议使用银联缴费通道,目前仅开放储蓄卡(无法使用信用卡)缴费,完成缴费后请点击返回商户。网报截止时间:2015 年 12 月 30 日(2015 年 12 月 30 日 23时 59 分关闭报名系统)。上述工作完成后,须用 A4 纸打印本专业报名表并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该表将作为考生专业考试报到的必要凭据。

(四)专业考试

1.报考说明:报考我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考生需参加我校单独组织的专业加试(校考)。

2.报到时间:2016 年 1 月 22 日上午 8:00-下午 16:30

3.报到地点: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笃学楼大厅(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文苑路 1 号)

4.报到所需材料:考生本人二代居民身份证;2016 年艺术专业考试通知书;专业考试报名表(由网报系统生成,考生本人签字确认)

5.考试时间:2016 年 1 月 23 日

6.考试地点: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文苑路 1 号)

7.考试内容

考试方式为笔试,包括视觉故事构成、影视图像分析、影视摄影基础三个科目。每个科目考试时间 2 小时 30 分钟,每个科目满分 100 分,专业成绩总分 300分。

(1)视觉故事构成考试内容:主考方提供多种图案素材,考生经构思后,任意选择素材中适用的图案进行剪贴组合,构成具有故事情节的四幅连环组图,并在每幅图案下面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对图案所表现的内容进行阐述。四幅连环组图与简要的文字说明构成一个完整的视觉故事。

具体说明:

考生可任意选择与使用考试提供的图案素材(数量不限)进行剪切、拼接、粘贴到试卷中形成组图并可对组图进行加色和绘画。

考生不得自带图案素材,违者按作弊论处。

考生自备画笔、颜料、剪刀、尺子、胶水或胶棒等工具。

(2)影视图像分析考试内容:主考方提供影视作品截图 3-5 幅,并从影视摄影专业角度提出艺术形式、表现技巧、主题思想等方面的问题,请考生回答。

参考书目:

骆志伟:《影视作品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 年出版

李培林:《摄影创作与审美》,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出版

(3)影视摄影基础考试内容:影视摄影基础知识,包括静态图片摄影知识与动态影视摄影知识。

参考书目:

卜新章:《摄影基础——摄影实战技巧》,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年出版

郑国恩:《影视摄影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年出版8.成绩公布:专业考试成绩将于 2016 年 4 月底前公布,考生可通过南京师范大学本科招生网查询,我校将向考试合格的考生发放书面通知。

(五)文化考试

考生须按江苏省招生主管部门的规定参加 2016 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文化考试方案及科目均按江苏省招生主管部门文件规定执行。

(六)录取办法

对报考我校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高考文化分(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 50 分)达到江苏省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专业合格且无色盲、色弱的进档考生,录取时将其高考文化总分与专业考试总分相加形成综合分,按照综合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若综合分相同,则按文化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若文化分仍相同,则按语文、数学 2 门科目的原始分之和从高到低的顺序择优录取。

录取办法以我校在本科招生网上公布的招生章程为准。

(七)有关事项说明

1.我校为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填报全省联考、统考与单独考试(校考)专业志愿时不在同一批次,请广大考生根据江苏省志愿填报办法报考我校。

2.考生报考期间,往返路费、食宿费一律自理。

3.本简章内容如与教育部和江苏省招生主管部门关于 2016 年普通高校艺术类招生文件精神相抵触的,均以教育部和江苏省招生主管部门文件为准。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咨询电话:(025) 83598525、85891023

南京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25) 83720759、83598534

大学英语指南范文第2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浙江 杭州 310053)

【摘 要】近年来,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虽得到迅速的发展,但仍不能满足服务与学校的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基于MOOCs课程的特点优势,提出大学英语后继课程建设中可以借鉴之处。

关键词 MOOCs课程;大学英语;教学评价;教师专业化

0 前言

2015年4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大学英语院长/系主任高级研讨会,会议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了大学英语的改革与发展方向。该指南中提出:“大学英语课程应根据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参照本指南进行合理定位,服务与学校的办学目标、院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指南中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分成基础教学目标、提高目标、发展目标三个等级,并根据三级教学目标提出了三个级别的教学要求。指南中鼓励不同学校、不同院系或不同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在语言技能的选择上有所侧重,突出特色,以满足院系和学生的不同需求。由此可见,确立多元化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差异化、个性化,实施满足学校、院系和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大学英语今后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1 我国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现状及问题

随着高校校园网建设的完成,学生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量的优质电子资源触手可得,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形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近年来,多数高校结合本校的专业设置情况,为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在达到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后开设了一系列为提高他们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实践中,这些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存在以下问题:(1)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开设没有很好的考虑到各种需求,包括国家战略需求、社会需求以及学生需求;(2)师资力量储备不足,缺乏大批合格的后续课程师资力量是开设后续课程的障碍;(3)缺乏必要的后续课程教材。高质量教材的引进和编写是目前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又一个大问题;(4)缺乏有效的评估与管理机制,没有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维持,学习效果欠佳。

2 MOOCs的产生及发展

MOOCs(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由加拿大教育学家Ge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两人2008年完成秋季在线课程CCK08(the Connec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之后创造的。目前,承载MOOCs课程的网络平台主要有美国的Coursera、Udacity 和EdX。MOOCs课程发展非常迅速,根据2013年3月的统计数据,全球约只有320万左右学习者在Coursera平台上注册了课程,以美国、印度、巴西、英国、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俄国为主,占注册人数的58.1%,世界其他国家合起来占41.9%。至2013年9月14,Coursera平台注册者已达1700 万人,分别来自190 个国家,59 万人参与了课程讨论,而最受欢迎的单一课程注册人数达24万人。 MOOCs 的自主性、多样性、开放性和交互性正是新时期教育的产物。时值国家全面建设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程的关键时刻,MOOCs课程对大学英语后继课程的建设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 MOOCs 对我国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启示

3.1 建设全国大规模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群

根据最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要求,不同学校、不同院系或不同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应突出特色,以满足学校、院系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如何才能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需求呢?针对学校、学院、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我们可以建设全国大规模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群。课程包含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学术英语,乃至专业英语同步建设,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需求及兴趣爱好选修相关课程。大学英语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建设实施校际联盟,专业、学科类似的学校共同开发课程。所有后续课程免费向全国学习者开放,平台上的课程不局限于某所大学的学生修读,这样就可以以强带弱,集全国力量开设大量优质的大学英语后续课程。

3.2 借鉴MOOCs 教学评价方式

MOOCs 课程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与学习者的互动模式及有效的评估与管理机制。MOOCs 课程采用“限时作业+同伴评估+档案查询+提供‘课程合格证书’”的教学评价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确保良好的学习效果。大规模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可以借鉴MOOCs课程教学评价的优势:

(1)即时作业 MOOCs 课程每周均有作业,而且要求限时提交,学习者必须按时完成作业,否则无法进入下一个环节。

(2)同伴评价 MOOCs 课程要求学习者必须进行同伴互评,阅读同伴的作业,相互借鉴,否则无法进入下一个环节。学习者要求从多个维度来对同伴的作业进行反馈,被评者可根据同伴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作业,然后再次提交,更多同伴进行复评,并要求指出被评价者问题所在,整个作业评价环节设计合理,确保同伴评价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3)档案查询 MOOCs 课程给学员提供学习档案查询功能,学习者可以查阅自己提交的作业,即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

(4)提供“课程合格证书” MOOCs 课程提供“课程合格证书”,完成全部作业并达到一定要求的学习者会得到任课教师签名的课程合格证书,该合格证书可以通过 Coursera 平台查询及打印。

3.3 大学英语课程教师专业化

目前,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的障碍之一是缺乏大批合格的后续课程师资力量。大学英语课程 MOOCs化后,许多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会发生转变,由以往课堂通用英语教学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支持者、答疑者和管理者。大学英语教师需要经过几年的努力,系统学习某一门课程,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而非只是普通通用英语教师。

参考文献

[1]Moshe Vardi.2012. Will MOOCs Destroy Academia?[J].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2012(11):5.

大学英语指南范文第3篇

参照《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借鉴其他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果,普通医学院校可建立“大学基础英语+EPS英语+大学选修英语”的课程设置模式,并改革相应的教学模式、教材和成绩评价,优化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的医学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

新形势;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成绩评价

国际交往的双向性与跨文化交际的要求是目前英语学习者面临的新形势之一(王守仁,2001)。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以通用英语和通识英语教学为主、学术英语教学为辅(胡开宝、谢丽欣,2014)。大学英语课程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当前的教育理念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地域性差异、生源质量、专业特点、培养目标等进行个性化的课程设计,在加强学生英语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也就是ESP水平和能力。2014年12月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也明确提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要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笔者结合一所普通医学院学分制改革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初期经验,通过查阅文献、借鉴相关院校改革和科研成果,结合社会、学生需求分析,提出一套符合普通医学院校实际、具有较强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一、现阶段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研究特点分析

近几年,各高等院校积极改革探索,提出多种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方案,如山东理工大学(2013.6)基于分级教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南京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方案(2012.12)、河南师范大学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2012.12)等。笔者通过CNKI学术搜索,对学分制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和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改革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以下特点:

1.关于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改革方面的研究比较缺乏。

医学院校的改革成效仍不显著,还未真正开展有医学院校特色的大学英语教学,学分制下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

2.现有的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改革未体现个性化。

医学院校的英语教学大多套用国内其他高校的教学模式,未体现出医学院校英语教学应有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导致现有的此类研究多呈同质性。

3.近几年关于医学院校ESP研究多停留在理论层面。

大多研究未着重于实践运用及研究的可操作性,对于如何以ESP为指导,将专业英语(即医学英语)与大学基础英语阶段的学习有效衔接,因材施教,以及如何满足学生需求,进而提高他们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不足。

二、普通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内容

笔者通过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成绩评价、教材改革等方面的全面研究以及对社会和学生需求的分析,借鉴同类院校大学英语改革的成果和经验,探索学分制下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可行性及应用性,制定出符合院校实际,系统、完整、全面的普通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方案。

(一)课程设置改革

参照《指南》,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按因材施教的原则设置课程,建立“大学基础英语+ESP英语+大学选修英语”的课程设置模式,英语教学三年不断线,使学生能够依照自己的能力层次学习英语,提高学生ESP水平,即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1.改革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层次进行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实行小班授课,加强学生的基础英语。对具备较高英语能力层次的学生适当进行ESP英语的课程设置。

2.改革专业英语课程设置。

根据专业设置ESP英语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与之专业相对应的专业英语课程。实行两班合班授课,改进授课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改革选修课课程设置。

根据学生对普通英语课程的学习需求设置大学英语选修课程,如通识教育类、跨文化交际类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并使其英语水平达到更高层次。按照学生对ESP英语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设置专业英语选修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教学模式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分级教学+课堂+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实行分级教学,按照学生能力层次进行课程设置,选用教材,确定教学内容,配备师资。根据课程特点确定授课组织方式。新的教学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优质网络资源,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和自主学习软件系统,适当选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方式拓展教学内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实自主学习资源,建立网络资源库、考试题库,逐渐利用网络教学系统,发挥传统课堂教学优势,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材改革

大学英语根据学生学业层次和语言能力,ESP英语按照专业特点选用教材。将选用优质大学英语教材和选用自主编写大学专业英语教材相结合。

(四)成绩评价改革

大学英语和ESP英语的成绩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并针对ESP英语的特点和规律,确定和调整其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内容及方式。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学生提出切合实际的ESP英语能力要求,并进行较为科学、合理的本校ESP评价与测试。

三、普通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预计成果

通过改革可以优化医学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加强ESP教材建设和师资培养,构建全新ESP英语评价体系,有利于普通医学院校结合本校实际和人才培养特色推行学分制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并初步构建符合实际、较为合理、完整、系统的突出专业特色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普通医学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医学复合型人才。

作者:李娟 单位:包头医学院外语系

[参考文献]

[1]王守仁.关于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1):1-5.

[2]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9):4-11.

[3]胡开宝,谢丽欣.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研究[J].外语界,2014,(3):12-19.

[4]束定芳,王惠东.外语课堂教学功能的重新思考与定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8).

[5]王雪梅,徐璐.国际化复语型人才的内涵与培养模式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

[6]曾宪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新思考[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7).

[7]王玲香,李萍凤.医学院校英语教学改革模式的再思考[J].卫生软科学,2005,(4).

大学英语指南范文第4篇

1. 引言

21世纪的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新常态作为经济学术语,是指我国的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阶段。经济上的新常态,给大学英语教学,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2. 新常态简介

主席在2014年5月对河南考察的行程中首次提出“新常态”一词,他讲到:“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作为“习式热词”之一,已成为中国最时髦的词汇。齐建国[1](2015)指出“所谓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发展的阶段、发展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是经济发展特征从一种状态转向了另一种状态。”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亦处于不断深化改革的新的发展阶段。就现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王守仁对“新常态”下中国英语教育总结了五大特点:一、更加多样化,对教学质量的要求更高。二、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的优化;强调大学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三、教学方法的加强与手段的更新,诸如“慕课”(MOOC)作为教学资源的融入。四、课堂教学的传承、改革与创新,诸如“翻转课堂”。五、教师发展。教师在有教学能力的同时,亦要要有科研能力。

3. 新常态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新常态的大环境在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挑战的同时,亦给予了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极大的机遇。王守仁[2](2016)指出了近年来英语教育发展“过热”的问题;并指出在新形势下中国英语教育的转型:粗放型向精细型的转变、大学英语的通用英语到“通用英语+”的转变等。汤冬冬[3](2015)总结了新常态下大学英语的教学特点,诸如: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优化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更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教育工作者更高的要求等。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宋玮[4](2015),马青霞、刘丽[5](2016),刘苗、何娟[6](2016)均不同程度地提到“新常态”使高校英语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挑战;并指出如何在实践教学中实现教师的转型与发展,做到特色化教学。董永义[7](2016)提出在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应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教学;英语教学应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2015年暑期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颁布,《指南》指出:“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的目的:―方面是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影响,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培养国际意识,提高人文素养同时为知识创新、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基本工具,为迎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机遇做好准备”。简单来说,《指南》对于课程的目的,不仅提到了国家与社会的需求,同时提到了学生的专业学习需求、工作就业需求以及未来发展需求;并且强调了大学英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以服务于地方及周边地区经济为宗旨,在人才供给与需求发生深刻变化的经济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其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篇文章正是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个性化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4. 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经济的新常态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王守仁[8]2013提出在“新形势、新要求、新挑战”下,要“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一、对过去十年(2003-2013)大学英语教学成效的肯定,二、大学英语兼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充分认识,三、科学、完善的大学英语综合评教体系,四、英语与母语、其他学科的关系的处理,五、教学质量的提升是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建设30条意见》就提高大学本科的“教学质量”“实践教学”和“实践育人”提出了具体要求:“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由此可见,大学英语实践教学是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亦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尤其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讲,实践教学更是重中之重。

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大学英语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提升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构建科学有效的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必须要做到:

第一,充分认识需求变化,构建新常态下课堂教学的实践模式。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曾在一次外语教学座谈会上提到:“我们的普通外语教学,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学到大学二年级,花那么长的时间,从一个普通大学毕业出来,既不能看,又不能听,也不能讲……费时较多,收效较低。”虽尖锐,却是事实,充分说明了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大学英语作为各高校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多以四、六级作为衡量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标准,其毕业生必然难以实现社会经济发展对各行业人才外语能力的需求。

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需要的是各行业的综合性人才,其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面临的新挑战。许国璋先生[9](2015)指出:新时代的外语教学需有“根本性变化”――“从过去培养翻译干部为主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培养各行各业掌握外语的人才”。也就是说新常态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单纯的通用英语教学向“通用英语+”的方向转变,“通用英语+”即“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跨文化交际。”[2] 这一教学型式的转变是以经济发展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的;同时体现了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指南》就大学英语的课程定位明确指出“就工具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主要目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也体现在专门用途英Z上,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与专业或未来工作有关的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

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充分考虑地方及周边的经济发展,依据自己的教学定位、办学宗旨,进而确定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创建特色化的课堂教学实践模式。自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各高校生源的基础阶段的英语运用能力并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生源,其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则更为薄弱;再加上其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宗旨,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目标为在夯实基础阶段的英语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渗入专门用途英语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能够胜任未来职业需求的英语语言能力即可,而非高精尖的英语专业人才。

因此,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将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听、说、写的能力为重点,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及方法:诸如翻转课堂、任务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对比教学、模拟仿真、角色扮演、项目研究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力求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模拟的真实环境中,在语言的实践中实现听、说、写能力的提升。

第二,新形势下迅猛发展的网络技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的第二课堂便成了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第二课堂提供了更多的免费的大学英语的网络交互平台。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设备以及无线WIFI的快速发展,微信、QQ等网络交流手段便丰富了我们的网络交互平台。因此,微信群、QQ群便成了当下较为鲜活的网络交互平台。“交互”除了指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互之外,还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交互手段,使用小组讨论、项目研究等方法,使学生在英语语言的实践中逐渐提升其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校内外实训基地亦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内外实训基地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依据社会发展所需,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关键性场所。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为学生提供了英语语言的能力基础,校外实训基地为社会所需人才提供了人才培养标准,由此,院校便有了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的依据;教学便有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方向;学生便有了英语学习的目标与动力。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在增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又要顺应当前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

第四,大学英语教师是实践教学活动的关键。

“国际化人才主要不是由外语专业培养,他们的英语是通过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和大学的公共英语课程学习掌握的。”[2] 由此可知,大学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大学英语教师。

新常态下大学英语教学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必须做好角色的转换,以社会需求为主导,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在学习资源多样化的新挑战下,要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起到良好的组织、指导、帮助和督促的作用;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的丰富与完善自己,使自己在熟练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熟练运用英语语言的同时,还要具备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进而实现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5. 结语

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给大学英语的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坚持科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观,在实践中探索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进而最终服务地方及周边地区的经济。

参考文献:

[1] 齐建国.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语境解析[J]. 西部论坛, 2015

[2] 王守仁. 谈中国英语教育的转型[J]. 外国语, 2016

[3] 汤冬冬. 新常态下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特点及应对对策[J]. 亚太教育, 2015

[4] 宋玮. 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探讨[J]. 海外英语, 2015

[5] 马霞青, 刘丽. “新常态”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定位研究[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6

[6] 刘苗, 何娟. 浅谈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师转型[J]. 英语广场: 学术研究, 2016

[7] 董永义. 新常态下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探究[J]. 大学英语(学术版), 2016

大学英语指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英语听力 英语口语

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外语教育的最主要内容,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重点。大学英语教学的主体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这五项基本能力中,听力和口语这两种能力更具实际应用性。为了满足并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不仅需要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更需要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创新。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方式、办法与途径,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学生学的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与统一。教学方法关注教学方式和教学活动,更关注学习方式和学习活动。教学手段是开展教与学时使用的工具、媒体或设备,在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已成为外语教学不可或缺的现代教学手段。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要求为高校大学生提供优质外语教育,最直观的理解就是通过大学英语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听力和口语能力。

1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

在把英语作为外语进行教学的环境中,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听力是学生英语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听力水平的提高是口语能力得以提升的前提。然而大部分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并不涉及听力能力的培养,所以大学阶段听力技能的不足成为了学生的短板。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运用上,首先就是要满足学生的听力需求。

信息化时代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方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学期初利用网络调查获得学生的个人信息,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认识,尤其是与听力课相关的兴趣等。在听力教学过程中,选择不同水平的听力材料;提供不同水平的听力活动,如借鉴口译训练的“影子跟读法”,复述所听内容,听写句子、总结大意、续讲所听故事、解决问题以及就所听内容进行小组讨论等;提供真实听力材料,激发学习兴趣,结合学期初的网络调查,选择学生喜爱的自传、新闻、广播、电影、电视剧、TED演讲、有声小说等。教师起到讲解者、促进者和帮助者的作用。

2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与手段研究

口语是一项输出性技能,英语口语表达能力高低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大学英语教学中对口语的训练比重不断加大。从早期和听、读、写、译融合的隐性口语教学逐渐变成显性英语会话、英语视听说、英语演讲、英语辩论等口语课程。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对话材料、小组讨论、结对子、戏剧表演、讲笑话、讲故事、模仿电影电视剧片段,重视朗读、背诵、组织演讲、辩论、口语比赛,熟悉口语句型、习语、绕口令,模仿快语速语言材料,情景训练、校园采访。此外,采取微课、慕课等新型教学手段也有助于学生在课前课后深入认知所讲内容,如文化习俗等。教在各类口语活动中观察、倾听、记录学生不能清楚表达的语言点或所犯错误,活动结束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反应,给出准确评价。

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互动式、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使课堂多样化、趣味化、高效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建多元的教学与学习环境。利用网上优质教育资源改造和拓展教学内容,实施基于课堂和在线网上课程的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向发展。使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进而满足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需求,提高听力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Harmer, J. How to Teach English[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2] Wallace, S. Managing Behavior and Motivating Students in Further Education[M]. London: Learning Matters Ltd.,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