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基础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基础护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基础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础护理;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

基础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反映了医院护理水平以及整体管理质量的高低[1]。因此,找出基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的加以分析,并做出切实、可行、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高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笔者就此加以总结和探讨,以期探索有效、可行的基础护理工作方法,以便更好的提高基础护理工作的质量。

1 基础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

1.1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不高 由于护理人员学历普遍较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导致现有的护理人员素质存在一定的缺陷,职业素养不高。现今医院,护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缺乏热情,不具有钻研业务的精神,不具备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觉悟,相关护理知识跟不上时代步伐,护理知识不平衡,不具备护理专业的特色,并且护理人员工作上缺乏主动性,依从性太强,不能满足新型护理的需要,阻碍了护理事业的健康发展。由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繁琐枯燥,易导致护理人员心理素质太差。有少数护理人员不具备的职业道德,责任心不强,导致患者病情变化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而出现危险[2]。

1.2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措施不到位 目前有很多医院的基础护理工作基本是由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完成的,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措施跟不上患者的需求。资料显示,某家医院的神经外科有1例患者,该患者住院期间由于基础护理不到位,患者的全身多处出现压疮,并且这些压疮护理人员均未在护理记录中记录,所在科室也未就该表现进行讨论分析,更没上报护理部,基础护理措施相当不到位,给患者的康复带了很大困难。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随着危重病患者及长期卧病在床人数的增多,患者及家属对基础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的护理的工作量也就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临床护理人员资源的短缺,一部分护理人员还要忙于治疗及常规的护理工作,因此,患者的生活护理基本上需要依靠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来完成,基础护理质量远远达不到要求[3]。

1.3护理人员思想意识淡薄 现代社会,由于护理人员备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些护士仅片面追求经济实惠而缺乏职业道德,不具备现代新型的护理意识,日常护理工作中,常常淡化基础护理工作,临床经常出现重视临床治疗而轻视基础护理的现象,大部分护理人员仅以完成临床治疗、保障安全为工作重心,传统护理观念认为基础护理是否落实,对于治疗疾病是无足轻重的,护理人员对基础护理缺乏积极有效的心态。因此,基础护理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目标[4]。

1.4护理人员不具有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 由于传统思想的存在,大部分患者对护理人员抱有歧视态度,这些患者认为护士对患者进行的健康教育是不全面的。一般情况下,护理人员只注重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只重视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人员认为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不高,因此,对于患者健康教育的是不利的。另外,护理人员缺乏一定的健康教育知识,这些阻碍了健康教育的发展。目前,很多医院缺乏对护士的健康教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并且知识结构不完整,不能满足对患者进行完整健康教育的目的。即便开展了健康教育,这种健康教育也仅仅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各项检查,并未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患者的体质以及生活习俗的改变而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5]。

2 应对措施

2.1加强学习,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养 医院应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鼓励高职称以上护理人员开展专科护士及护理专家的培养,且对专科护士实行分管制,由带教老师竞争上岗;另外,需要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选派一部分护理人员到别的有名的医院学习。医院应每个月组织一次全院的护理知识讲座,采用多媒体等不同授课方式,多途径、多方位培养护士的讲说能力,并注意突出护理人员的专业特涨,要鼓励护理专家潜心科研。每周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护理质量的自查工作,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及考核制度,并细化护理人员的考核细则,每月进行一次,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措施。随着各项考核制度的建立,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质量[6]。

2.2定期加强基础护理技能的培训 由于基础护理工作内容的繁多,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的技术多种多样,这就要求护士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熟练的操作技能。护理人员通过每月的护理查房,并结合病例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并分析讨论解决存在的护理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护理人员应强化业务知识的学习,定期组织各项基础护理技术知识讲座并加以考核,以期提高护士的基础操作技能[7]。

2.3加强基础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结合护理部的检查、查房结果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曾度等来评估基础护理质量,并将每次检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作为下一步护理工作的目标和重心,并结合自己科室制定相关改进措施,使存在问题得到不断改进,进而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8]。

2.4积极开展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健康教育是基础护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但如何应对患者病情的复杂、严重程度及护理工作繁忙的特点,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有效的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因此,需要开展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知识培训,使其能够系统的学习相关知识,加深其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健康教育的理解,以提高基础护理质量[9]。

综上所述,基础护理作为护理工作中最常用、最普遍的护理手段,是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通过探讨基础护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以期规范护理操作,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完善护理管理体系,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护理人员,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舫.基础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1):330-331.

[2]黄永红,黄继菊,胡玉兰.基层医院ICU护理管理[J].中国现代医生,2010,47(13):53-54.

[3]张蓉.基层医院基础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9):391.

[4]张会然.护理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增刊):10-11.

[5]刘春香,熊靖.护理质量控制中的难点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1, 26 (23):2156-2175.

[6]杜美芳,刘润兵.基础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包头医学,2009,33(4):243-244.

[7]孙秀花.循证护理对冠心病PC1术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9,30(8):112-113.

基础护理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危妊娠 护理 监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0年1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产后产妇20例,其中在我院分娩19例,外院分娩以产后出血转入院1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36岁,平均30岁。1例为双胎妊娠,其余为单胎妊娠。分娩方式:剖宫产15例,难产2例,顺产3例。现将临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2临床症状

1.2.1 一般状况 身高85kg者,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增加。

1.2.2 全身检查 如血压>140/90mmHg或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者为异常;注意心脏有无扩大,节律是否正常;检查肺部、肝脏和肾脏有无异常。

1.2.3 腹部检查 测量宫底高度判断子宫大小是否与停经周数相符,过大者应排除羊水过多或双胎,过小者警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羊水过少。通过四步触诊法了解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和胎儿先露部衔接情况,特别注意有无胎位异常和头盆不称。

1.2.4 骨盆检查 注意有无骨盆畸形和骨盆狭窄,及时识别头盆不称个案。

1.2.5 阴道检查 检查外有无静脉曲张、阴道先天畸形、宫颈松弛或瘢痕、子宫肌瘤或先天畸形、子宫脱垂、附件包块等。

1.2.6 判断有无宫缩及胎膜早破

高危孕妇常表现为紧张、忧虑和恐惧。孕妇可因为前次妊娠的失败而对此次妊娠产生恐惧;在妊娠的早期担心流产及胎儿畸形,孕早期用药后担心对胎儿有影响;在妊娠中晚期则担心发生并发症、早产、因医疗指征需要终止妊娠及胎死宫内或死产,并对分娩过程中疼痛有恐惧心理。当妊娠过程中有异常发生时,紧张、忧虑和恐惧的心理会进一步加重。

1.3辅助检查

1.3.1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有无贫血、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减少等情况。

尿液常规:检查有无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葡萄糖和管型。 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

糖耐量试验及检测空腹血糖: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孕妇可于孕24~28周行糖尿病筛查,异常者行糖耐量试验或直接测空腹血糖。

感染检测:主要检测有无梅毒、艾滋病、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虫、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

1.3.2 超声检查 通常于妊娠18周起,定期行超声检查。可核实胎龄、了解胎儿发育情况,羊水、胎盘及胎位,还可及时了解胎儿有无畸形。

1.3.3 心电图检查 检查是否有心律失常或心肌劳损,必要时行心脏彩超检查以排除心脏疾患。

1.3.4 高危妊娠的特殊检测方法 包括:胎儿生长状况的监测、胎儿安危的监测、胎儿成熟度的监测及胎儿畸形及遗传性疾病的宫内诊断。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与孕妇进行交流,了解孕妇的心理状态,告知对高危妊娠应理智对待,要重视但无需过于忧虑和紧张。紧张、恐惧的负面心理有弊无益,应保持乐观愉快的心境,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才有利于母婴的身心健康,只要在妊娠期间按时做好产前检查,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就能转危为安,安全度过孕期,平安娩出胎儿。鼓励和指导孕妇家人参与和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2.2 一般护理

2.2.1饮食管理:嘱妊娠期间增加营养,保证胎儿发育需要。对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发育迟缓的孕妇给予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并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对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则要控制饮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要减少食盐摄入。

2.2.2卧床休息:可以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减少水肿、避免子宫对肾脏的压迫和减轻由于妊娠而产生的心血管系统的负担,有利于胎儿发育,减少胎儿窘迫和发育迟缓的发生率,一般取左侧卧位。

2.2.3 鼓励适当地活动:根据孕妇的身体情况不同,制定不同的活动计划,孕妇进行适当的活动能保持愉快放松的心态,有助于预防各类并发症,降低高危因素。

2.3 加强健康指导对高危孕妇进行高危妊娠有关知识的宣教,教会孕妇自我监测技能(自我监测胎动及自我识别胎动异常),按期进行产前检查,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

2.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注意有无阴道流血、腹痛、心慌、胸闷、眼花、胎动减少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并记录处理经过。产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注意胎心率、宫缩情况及羊水的色、量,做好母儿监护及监护配合。

2.5 做好检查及治疗配合认真执行医嘱并积极配合治疗。帮助正确留置检查标本;按医嘱及时、正确给予药物治疗,并做好用药观察,防止不良反应发生;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做好抢救准备;做好各种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和术中的配合工作;分娩中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及抢救配合工作;为早产儿或极低体重儿准备好暖箱,并做好高危儿的护理。

3 结果

孕妇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掌握自我监测技能。孕妇顺利经过妊娠、分娩和产褥期。胎儿发育、生长良好,无新生儿窒息和出生缺陷。

参 考 文 献

[1]原本旭,钟晓燕,马庭元.高危妊娠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基础护理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后出血;健康宣教;心理护理;预防

近来有研究显示,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与围产期护理活动有效的结合起来,帮助产妇获得产妇与新生儿相关的卫生保健知识,能够有效降低初产妇的焦虑情绪,帮助产妇尽快的进入角色,促进产程顺利,缩短产程,有效的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改善产妇的妊娠结局[1]。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2月对45例单胎头位初产妇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均为单胎头位初产妇,所有产妇均在我院接受正规产检,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⑴产力正常,无明显的高危因素、无明显剖宫产指征;⑵无内科合并症,无妊娠合并症,无早产史、流产史;⑶无乳腺增生,触摸有宫缩。⑷产妇初中以上文化,有正常的思维和语言,无精神障碍。排除死胎、新生儿畸形的产妇,年龄18~42岁,平均(25.4±3.2)岁。孕34~41周。体重53~85 kg,身高154~172 cm。测量宫底高度、腹围或B超估计胎儿体质量≤4000 g。将该组产妇按照床位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2.1 健康宣教

护理人员利用挂图、板报、健康教育手册、温馨提示语等向产妇进行宣教,介绍影响孕妇分娩的因素、临产先兆、自然分娩过程或剖宫产的过程。产后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使产妇由羞怯拒检到主动配合,由不想哺乳到积极主动母乳喂养[2]。告知产妇产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鼓励产妇积极的进行产后锻炼,分娩者在产后6~12 h可起床稍微活动,产后第2 d后可随意做室内活动,教会产妇产后体操,根据产妇的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以有助于产妇的体力恢复、增进食欲、促进排尿及排便[3]。

1.2.2 心理护理

采用一对一双向沟通的方式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每天保证有30min的有效沟通时间,告知产妇不良情绪对自身病情的影响,采用鼓励、解释、保证、情绪转移等方法给予心理支持,帮助产妇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教会患者放松训练,充分应用头颈部放松、胸腹放松及四肢放松的方法[4],使患者充分达到精神的放松状态。还可采用音乐放松法,选用轻松、舒缓的轻音乐为干预材料,让患者听15 min。同时鼓励家属,特别是产妇的丈夫多关心产妇。避免讨论敏感话题,如婴儿性别,经济状况等,以免引起产妇的情绪变化。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程(第一、第二、第三产程的总时间)及产后并发症。分娩方式包括助产、自娩和自然分娩。并发症包括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分娩出24h后,阴道出血量>500ml,采用统一制定的容积法和称重法测量出血量)、产褥期感染、便秘、胀痛等。

1.4 统计学处理

用( ±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用频数描述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比较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总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

注:组间相比,﹡P

2.2 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在产后出血率、产褥期感染、便秘等并发症方面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注:组间相比,﹡P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往往发病突然,来势凶猛,直接危及产妇的生命。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后子宫切除重要原因,而子宫切除不仅使患者丧失生育功能,造成心理创伤甚至家庭问题,也易引发医疗纠纷。因此,探讨预防产后出血的有效护理方法十分重要。产妇在分娩时,因为突然之间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而且很明显的是,在分娩后,子宫肌肉发生了收缩、缩复的状态,所以导致了子宫内出血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如果护理不恰当,就会出现较为不利的后果,可能导致产后大出血的状态,即便是处理得很好,分娩后依然有一个阶段是子宫复旧阶段,子宫内膜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够恢复原来的性能,这个阶段大约在6周左右。所以产后对于产妇来说,依然充满了风险,产后愈后不佳而导致并发症的现象就非常之大,比如在本研究中提出的睡眠质量和子宫出血的问题就是产后孕妇常见的情况。在产妇的整个围手术期或是自然分娩的过程中,护理应该要能够配合医疗的过程,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专门性的治疗。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对产妇的睡眠质量,降低产妇的产后出血率,促进产妇的产后康复,是现代护理的综合干预模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本研究可以提示,护理干预正确,能够提高产妇睡眠质量,以及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可能性。

健康宣教通过良好的保健知识教育和示范,给予产妇持续的心理上安慰、感情上支持、生理上帮助,提高孕产妇对分娩的认知,满足其对妊娠、分娩、哺乳等方面知识需求,减轻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减少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3]。心理护理是人性化护理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整个治疗活动中关键的一环,它通过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觉、认识、情绪、行为等,减轻或消除引起患者痛苦的各种紧张因素、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有研究显示,良好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消除患者的顾虑,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增加产妇的分娩信心,提高自然分娩率[5]。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结果显示,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产程显著缩短,产后出血显著减少(P

参考文献

[1]李雪,罗磊,辜定纤.孕产期健康教育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1,32(5):748-750.

[2]叶小丽,龚红燕,谭健梅.孕产期健康教育对分娩结果的影响分析[J].右江医学,2011,39(4):453-455.

[3]廖玲.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0,32(1):87-89.

基础护理措施范文第4篇

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

结果:经悉心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结论:通过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病情,制定全方位的综合护理措施,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恢复具有显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319-02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而引发的自发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突然,常见于中老年人,且致残率、死亡率高。因此,脑出血急性期的救治与护理对于挽救患者生命、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8例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31例,患者年龄为53~7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经过CT或MRI确诊,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公布的诊断标准。患者入院后及时给予降压治疗,保护脑细胞功能,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等。

1.2护理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用药一致,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护士如实向患者家属讲述病情,以及可能产生的突况,使患者家属做好充分准备。遇到不能处理的情况,护士及时通知主治医生。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采取综合护理措施。①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急性期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血压、心率、氧饱和、瞳孔、体温等方面的变化,如意识是否从无到有开始恢复,还是病情加重,瞳孔是否出现形状及大小的变化,心率是否减慢,呼吸是否均匀等,并做好相应记录,以便医护人员随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状况。②呼吸观察与护理。急性期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进而导致血压波动,形成再次出血的风险以及肺部继发感染。护士要及时为患者清除口腔的分泌物及呕吐物,吸痰动作要轻柔,帮助病情稳定的患者拍背翻身,方便患者排痰。当患者呼吸出现困难,护士要做好切开气管的准备。若患者气管已经切开,应注意保持人工气道的湿化,及时为患者吸痰,严格执行无菌操作。③口腔护理。按时为患者清理口腔,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护士也应尽力为患者做好清洁,防止细菌入侵使患者发生炎症感染。患者嘴唇干裂时可使用维生素E涂抹保护。④褥疮的预防。患者住院期间长时间卧床容易产生褥疮,护士应注意为患者更换,保持床单干净整洁,定期为患者按摩热敷,防止患者皮肤破损。⑤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护士要为放置尿管的患者定时排液,防止逆行感染,定时更换引流袋和尿管,为患者进行尿道口清洁,用生理盐水为患者冲洗膀胱,清洗会阴。⑥亚低温护理。患者发病6小时内给予局部亚低温辅助治疗有助于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局部亚低温治疗应持续48~72h以上。⑦并发症的预防。患者住院期间,护士要注意防止患者因情绪波动、用力过猛导致再次出血,此外还应注意对脑疝以及脑水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⑧心理护理。为促进患者恢复、预防并发症,护士应重视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多讲述成功经验,鼓励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对患者给予贴心的照顾;对患者各种不良情绪要耐心疏导,努力缓解患者的压力和顾虑。

1.3疗效判定。临床效果分为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死亡。①痊愈:患者神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病残程度为0级。②显效:患者神经功能显著恢复,病残程度为1~3级。③好转:患者神经功能有所好转,但低于一半。④无效:患者神经功能未发生好转,或病情加重。以痊愈、显效、好转为总有效率计算的依据。

1.4统计学分析。运用SPSS18.0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临床效果采用百分比表示,以P

2结果

经悉心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高血压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患者随着年龄升高自身抵抗力下降,活动量减少,加之饮食、情绪等方面的影响,长期的高血压使脑细、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以及纤维素性坏死,当血压突然升高时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高血压脑出血不仅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高,且致残率和死亡率也很高,因此,急性期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要在及时救治的基础上开展科学的护理,这关系到患者的生存以及今后的生活质量。护理期间,护士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按时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预防褥疮及泌尿系统感染,控制并发症,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心态,促进病情好转。本组68例对象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实际制定综合护理措施,其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基础护理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全面急诊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效果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人数正在不断增多,大多数患者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尤其是一些中、大量脑出血患者更需要接受急症手术治疗,加之该病具有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对人类生命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1]。本次研究对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全面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对整个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0年8月――2012年8月抽取78例急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6例;患者年龄42-86岁,平均年龄(61.2±1.6)岁;脑出血发病时间1-8小时,平均发病时间(2.7±0.8)小时;高血压患病时间1-16年,平均患病时间(4.7±0.6)年;观察组患者中男22例,女17例;患者年龄44-87岁,平均年龄(61.4±1.7)岁;脑出血发病时间1-7小时,平均发病时间(2.6±0.9)小时;高血压患病时间1-14年,平均患病时间(4.9±0.5)年。抽样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几项自然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一步进行科学比较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式采用脑出血急诊常规护理模式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

1.2.2观察组护理方式采用全面急诊护理模式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基本内容为:

第一,康复期护理。首先,帮助失语的患者进行语言训练,由单词、单字的发音逐渐过渡到短语或短句。其次,中药外洗。对于关节僵硬、肌张力较高的偏瘫患者,可行中药煎剂外洗患肢治疗,以恢复期僵硬肢体的活动能力。中药外洗方剂为:30g羌活,50g桂枝,50g桑枝,50g伸筋藤,用水煎煮2次,留取2500ml混合液,每天进行一次患肢清洗。最后,脑出血后早期康复训练。早期的康复训练能够对患者脑细胞产生刺激,进而有助于其神经系统联系的恢复,提高机体的康复速度。对于急性期患者,应以预防为主,患者保持肢体功能位,每天定时按摩患肢,由大关节逐渐过渡到小关节;对于恢复期患者,则由被动运动起,由床边坐位练习逐渐过渡到走路和站立练习。

第二,心理护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会存在程度不同的失语、偏瘫等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同时,由于其生活自理能力会有所降低,进而以导致患者发生恐惧、焦虑和急躁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使其形成对疾病的正确认识,缓解不良的心理状态,避免对其临床治疗效果造成影响。

第三,基础护理。①营养支持。营养支持治疗有助于患者脑部功能的恢复,通常情况下,在患者禁食的24至72h内,适当实施静脉补液治疗,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可行静脉输入或鼻饲补液,保证患者体液和营养均衡。②二便护理。临床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大小便顺畅,防止过度用力导致血压升高,诱发二次出血。对于明显排便障碍的患者,可适当应用缓泻剂。③皮肤护理。每天2次帮助患者擦拭身体,每隔1至2h翻身一次,对受压部位进行定时按摩。④口腔护理。护理人员每天应分早晚两次帮助患者清理口腔,及时彻底清除口腔内呕吐物,但口腔护理过程中避免患者吸入药液和棉球。

第四,病情观察。对患者呼吸、血压、体温、瞳孔和意识状态等生命体征情况进行严密监测,其中,意识状态是患者预后和病情变化最为重要的判断指标。对于存在烦躁不安和意识障碍症状的患者,需注意其引流不畅、高热、颅内高压、血压升高和二次出血等问题。瞳孔变化也是临床上常用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监测指标,因此,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瞳孔光反应情况、是否等圆以及瞳孔是否等大等情况进行严密监测。若患者出现持续性血压升高症状,应综合考虑颅内继发性出血的可能;对患者是否存在共济失调、呕吐和头痛症状进行观察,以及时确定脑疝的先兆症状;密切监测患者体温的变化情况,从而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染性高热或是中枢性高热症状。患者一旦发生异常症状,需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1.3观察指标将两组研究对象的高血压脑出血病情治疗效果、病情控制时间、住院总时间等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治疗效果评价方法临床治愈:症状表现彻底消失,血压水平和颅内检查结果均已恢复正常;有效:症状表现明显减轻,血压水平和颅内检查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已有大幅度改善;无效:症状表现没有任何好转,血压水平和颅内检查结果与治疗比较没有任何改善,或进一步加重[2]。

3体会

患有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护理人员应该随时注意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保证患者始终正确,肢体及末梢的血液循环充盈,及时发现并处理肌肤色泽变化。部分脑出血患者可能会合并存在脑血管畸形或脑动脉瘤等症状,手术操作过程中易发生大出血,要求护理人员在手术操作中与麻醉师密切配合,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4]。

参考文献

[1]刘茂才,黄培新,梁伟雄,等.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救治方案建立的思路[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8(12):111-112.

[2]胡珍芬,滕灵方.闭合性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护理配合[J].浙江创伤外科,2010,14(16):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