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科护理发展

儿科护理发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科护理发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科护理发展

儿科护理发展范文第1篇

在做好常规护理即体温测量、脉搏监测、病室空气清新等基础上,及时将患儿家属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能够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积极和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态度温和,注意交流的技巧,关注患儿和家属的情绪;及时给予患儿家属讲解患儿的病情、治疗的预后,不断增强患儿家属的自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要努力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开展护理前认真核实患儿的基本信息,采用熟练的护理操作技巧,增强患儿家属的信任感;护士的交流用语要文明规范,体贴患儿及其家属,多使用“请”、“谢谢”等;语言的使用坚持灵活性和原则性。为患儿和家属的利益为重,注意职业道德,用语要能使患儿和家属乐于接受。用语还要坚持严肃性和亲切感同行。对于一些言行不当的家属要严肃对待,及时劝阻沟通,同时还要让人感到有亲切感。在出院前,要积极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及时告知患儿技术应该注意的事项,保证出院后预后。

2结果

在选取的3560张儿科门诊处方中,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后,患儿用药剂量合格的占到2813张(79.02%),剂量超出的占到416张(11.68%),用量错误的占到100张(2.80%),用药不足的占到272张(7.64)。

3讨论

儿科护理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患儿;儿童理发器;头皮静脉输液;备皮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318-02

1 实验对象

抽样选择本院2009年5月至2010年9月进行了头皮静脉穿刺的患儿2100例,采取随机排号的方式分组为实验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实验治疗组患儿1100人,年龄为20个月到3岁之间;常规治疗组患儿1000人,年龄为25个月到2.5岁之间。对比不同备皮方式后的头皮损伤情况以及患儿家属的满意程度。特别备注:两组患儿无明显病情、年龄体重差异,对比结果具有有效性与参考性。

2 操作方法

本院挑选了6位儿科工作经验10年左右的经验技术娴熟的护士分别采用不同备皮方式操作,实验治疗组的三位护士选用采取儿童理发器头部备皮,方法为:剃发部位以酒精棉签浸湿,为达到理想效果,宜将儿童剃发器刀刃部位与头部形成30~40度角,缓慢推动剃发,若耳后静脉、颞浅静脉这些部位毛发较长,将理发器调节到长发档削去后转为短发档继续备皮,之后行穿刺之前的常规消毒。常规治疗组采取一次性备皮刀常规备皮,患儿需由护士进行头部固定,哭闹不安后则需要两位护士进行患儿头部固定。之后打开盖子将削薄片推回启动进行备皮,适时的调整备皮刀和皮肤的角度,剃发方向无限制但动作须轻柔。

3 结果

试验治疗组备皮时间仅需(0.3±0.1)S,达到了100%的皮肤完整度,患儿亲属也基本满意;常规治疗组备皮时间则是(0.8±0.2)S,只有87%的皮肤完整度,患儿亲属不满意度达到八成以上。

4 讨论

从本院对2100例患儿的不同备皮方式对比结果可见,试验治疗组头皮损伤为0,亲属对结果满意度也达到了99.6%,明显安全快速于常规治疗组(P

结合国内外各项研究,结果显示一次性备皮刀极易损伤患儿皮肤结构组织完整性从而引发感染,即使护理人员技术纯熟也无法彻底杜绝。调差显示备皮刀导致感染HbsAg阳性率的几率刀架为25%、刀片为19%。儿童理发器则可以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据调查平均有80%左右的护士有过备皮时损伤患儿皮肤的经历,且引发了医患纠纷。儿科繁忙且因患儿过多造成的哭闹嘈杂,加重了护士的精神压力,而担心造成患儿受伤是引发压力的一大诱因,例如备皮时患儿头皮损伤。采用儿童理发器备皮则可有效避免医护人员造成患儿头皮损伤,减轻医护人员心理压力,更有利于备皮时心态平和加快完成工作与安全指数;备皮时患儿无损伤还可以缓和亲属焦虑心情,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儿童理发器因其具备的安全高效,操作便捷减低人工的优势,更适用于儿童备皮工作,应当在各地儿科医院大力推广使用,加快儿科人性化服务脚步。

参考文献

[1]黄少娟,潘燕青,郭少英.术前备皮法的改良发展趋势[J].南方护理学报, 2005, 12(3): 32.

[2]张春盛.手术前备皮用具HbsAg污染的调查[J].中华消毒学杂志, 2003, 38(4): 295-296.

[3]李碧娥,李玉肖,王 芳,等.荆州市医院小儿备皮刀使用现状调查[J].护理学报, 2006, 13(12): 8-10.

[4]李碧娥,李玉肖,王 芳,等.改良式修眉刀在患儿头部备皮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3): 42.(收稿日期: 2008-05-27)

儿科护理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保健护理;早期儿童;发展;作用

儿童的健康及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重视,"每个儿童有权拥有最佳人生开端",让儿童接受系统保健管理,以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是儿童保健工作者的职责。早期儿童发展是通过对0~3岁儿童家长进行的全方位护理指导、建立科学的育儿知识、促进早期儿童全面健康发展的工作。

1 儿童早期发展促进的基本概念

儿童早期国际上是指0~8岁的儿童,其中0~3岁是发育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儿童早期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体格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促进儿童早期发展(early child develop-ment,ECD)是指针对处于生长发育快速阶段的儿童身心特点,提供适宜的环境、丰富的良性刺激、平衡的营养、满足儿童需要、预防疾病,充分发挥儿童的潜能,使儿童身心全面发展。发展的内容包括:促进营养、预防疾病、促进心理健康等。

2 儿童早期发展促进的对象

2.1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早期干预 针对儿童的干预是一种直接干预,即将儿童送到当地保健机构,由专业人员直接对儿童进行促进认知发育心理刺激,干预强度较高。

2.2以父母为中心的干预 针对父母的干预是一种间接干预,即直接与父母接触,通过改变父母育儿行为,提高父母的育儿技能,改善家庭环境中的社会心理刺激,达到改善和促进儿童发育水平的目的,同时母亲在干预活动中也有所收获。如家庭访视等项目。一项探讨儿童保健与认知和语言发育关系的研究,对来自美国10个地区的0~3岁的儿童进行追踪,结果显示单纯培训母亲与对儿童进行干预效果无区别,早期家庭儿童保健经历比其他类型保健经历与3岁时儿童较好的表现更相关。这种关系未随家庭收入、环境质量、性别或种族而变化。

2.3儿童和父母共同进行的干预 将以上两种干预方式结合起来,一种结合是在家庭干预过程中也同时进行针对儿童的干预;另一种结合是在婴儿时期(12月)以家庭干预为主,如对低出生体重儿或未成熟儿的干预,当小儿长大一些后,再进行针对儿童的集中式干预。

父母与儿童相结合的干预比单独儿童心理发育干预效果好;同样,当将儿童强化教育项目与家庭支持相结合时,比只有家庭支持对儿童心理发育有更强的影响。

3 资料与方法

3.1一般资料 2005年3月~2006年5月参加我中心健康体检的240名4个月~3岁的正常儿童(会员)及家长。

3.2方法

3.2.1建立儿童健康档案 儿童基本信息、生长发育测评图表、智能测评表、体检表。

3.2.2全面体检与评估 ①干预前全面体检:躯体指标,整体发育、营养指标、测试(Ca、Fe、Zn、Hb、微量元素等);②干预前智能测评: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进行发育商(DQ)的测定。

3.2.3发育状况及智能的阶段性评估 每月测头围、身长、体重1次,根据生长发育图并结合儿童身体状况进行发育评估。每6个月进行智能测评1次,针对儿童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认知、语言、社交行为等五大能区发展情况与亲子活动指导老师沟通,并提出活动侧重点,为个性化活动方案给予指导。对家长提出配合要求,确保儿童在各能区均衡发展。针对测评总体状况由儿童保健、营养、心理、早教等领域的专家根据每个儿童的个性化发展特点与具体问题提供专业性咨询指导。

4 结果

对参加我中心早期儿童发展促进活动4个月~3岁的240名儿童在活动前、活动6个月、活动1年这三个阶段采用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诊断量表"进行发育商(DQ)测定。见表1、2。

5 讨论

综上,对五大能区的评估由表1、2可见:活动6个月时,DQ平均提高了11.96分;优秀率提高了14.17%;中上等率提高了15.83%;中等率降低了10.83%;中下等率降为0.00%。1年时,DQ平均提高了21.08分;优秀率提高了32.5%;中上等率提高了35.83%;中等率降低了49.17%;中下等率降为0.00%。结果显示,上述方法极大开发了儿童潜能[1]。在对家长进行科学育儿指导、培训及健康教育中,100%的家长参加了培训指导。通过每周亲子活动后与家长的互动交流及咨询中发现:有90%的家长能够掌握并运用于育儿过程中;5%的家长感觉应用有困难;2%的家长觉得难以掌握;3%的家长认为无所谓,仍按原来的方法育儿。绝大部分家长通过科学育儿使儿童身心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这说明保健护理在早期儿童发展促进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

参考文献:

儿科护理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学校;儿科护士;评判性思维

当今,儿科护理人员是儿科医疗保健队伍中的关键成员之一,在实践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如护理计划者(Planner)、护理管理者(Manager)、健康教育者(Educator)、健康协调者(Coordinator)、护理研究者(Researcher)等。随着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和护理服务方式的变化,要求护理人员能快捷有效地运用护理知识技能,满足病人需要和为病人服务。这需要学校加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的培养,而评判性思维能力则是高素质的护理人才的核心和关键,也是目前教育的关键目标和任务。而现实中,儿科护士离开学校进入工作岗位后,机械地执行医嘱,缺乏独立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为病人提供高效的报务。为此,本文以儿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针对如何培养儿科护士独立判断的思维能力进行常识性探析,进而培养高素质的儿科保健护理人才。

1 儿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内涵

“评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在我国早期还是一个颇为陌生的词语。直到1997年,评判性思维引入了我国护理界。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其很多定义。Watson和Glaser(1964年)认为评判性思维是由质疑的态度,正确推理、概括的知识的技能; ternberg(1985年)认为评判性思维是人们用来解决问题、作出决定和学习新的概念的智力的过程; Halpern(1994年)认为评判性思维是促使人们有可能得到期望的结果的技能;Scheffer和Rubenfeld(2000年)认为评判性思维是一种思维习惯;罗清旭(2001年)认为评判性思维是个体对产生知识的过程,是自我调节性判断的一种个性品质,等等。在护理学中,评判性思维是以护理目标为导向,以护理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在实践过程中作出合理的评估判断和自我反思推理过程。儿科护士评判性思维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认知技能(cognitive skills)和情感特质(affective dispositions)两个方面。

2 儿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对护理专业的重要意义

评判性思维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与建构主义学习和教学理论的兴起密切相关。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人们在信息时代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有利于消除迷信和盲信,加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要求人们不但有评判性精神,还要有进行评判所必备的心理技能。在医院护理发展早期,护士是一种不受人尊重的职业,传统观念认为护士从事的是遵照医嘱为病人提供生活护理的简单工作,而今天的护士逐渐承担着为病人提供护理和疾病预测、管理和健康指导等多重任务。护理的宗旨、服务的范围等都在不断地变化。同时,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使护理护理服务方式更加多元化。这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敏锐地觉察到关键问题,有效地做出正确的判断,并选择正确可行的处理措施。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为护士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专业方面的保证。因此,培养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培养儿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主要对策

3.1 儿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策略 在学校,对儿科护士进行判断性思维的培养时,可以采用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教学策略。第一,直接讲解及练习的策略。如某一具争议性的报告或主张,交由学生进行交流和研讨。第二,营造评判气氛的方法。教师选定一个特别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讨论与综合意见的研讨活动。第三,设计会触发评判性思维的学习环境。教师设计好一项具开创性的活动,让得学生运用创新的办法来解决。除此之外,在培养学生判断性思维能力时,可以通过安排异质成员的合作学习方式,不同的学生组合在同一个小组中,要他们共同完成一件实验设计工作。在执行过程中,要注重问题的整体尺度,而不是在吹毛求疵,这样才能够使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到训练而增强。

3.2 促进儿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活动 在判断性思维能力培养时,只靠合适的教学策略是不够的,需要有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本文对此对几个教学方法进行简单介绍:Taba教学法是借助不同的情况,让学生参与收集资料,进行推理,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反思日记法是要求学生将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以日记方式记录下来。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思维进行判断,促进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访谈法是让学生在访谈中,观察、搜集被访问者的资料,去发现被访问者的健康问题,挖掘出产生其问题的根源;以质疑为基础的学习法是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目标选好病例进行讨论,让学生始终围绕病例来思考,启发学生对病例进行评判性思考并提出问题。学生分头查找资料进行讨论,形成对病例的完整护理计划,在形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3.3 促进儿科护士评判性思维培养的教学技巧 教师的教学技巧是培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方面给予学生充分讨论的空间,另一方面又要掌控活动流程,以免流于散漫或形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合作学习”的环境,营造安全、自由而热烈的讨论气氛,忍受分歧及耐心等待,有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增进。

除此之外,教师作为儿科护士的榜样。教师在教学中,说话要有系统且合乎逻辑,应以理性及科学的态度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意见,有耐心的倾听学生的发言。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扮演引导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武宏志.论评判性思维[J].广州大学学报.2004.3(11):10-16.

儿科护理发展范文第5篇

目的:探讨在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措施和成效。方法:2016年1~7月期间,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300例儿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各150例,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增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和(或)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儿科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后,明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满意度。

关键词:

儿科;优质护理;措施;成效

为响应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我院儿科也开启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重视人文关怀,为患儿提供安全、有效的优质护理服务。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注意个人操作措施及言行,不断控制护理质量,提升护理服务水平[1]。针对儿科患儿年龄小、缺乏自主表达及自理能力,以及患儿家属爱子心切等因素,这些都会增大儿科护理的难度,因此,儿科护理工作强度大、难度高、工作时间长,也增加了儿科护理管理的难度[2]。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6年7月期间,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7月期间,我院300例儿科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各150例。150例对照组中,男94例、女56例,年龄3月~10岁,平均年龄(6.5±1.2)岁;150例观察组中,男97例、女53例,年龄3月~10岁,平均年龄(6.4±1.3)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入院后耐心讲述病房环境及主管医护人员信息,使患者尽快熟悉病房环境,完善入院的各项辅助检查,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及时汇报主管医师,协助其给予相应处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3]:①科室召开优质护理服务动员大会,使病区护理人员真正意识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重点及意义,针对患儿的心理及行为特殊性,做好儿科病区环境布置,使患儿更好融入到病房环境中,减少其哭闹及烦躁情绪,更好配合治疗及护理。②集中培训护理人员,并集中学习护理制度及岗位执行流程,强调基础护理的工作要求,并以测试方式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③针对儿科特点,设计护理满意度调查表,由患儿和(或)患儿家属自行填写,对护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来整体评定护理服务,使护理人员真正意识到服务观念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④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根据护理人员资历、学历、能力将其进行分级管理,病房划分责任区,做到责任明确,护士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分配其管理患儿数量,同时,还要做到管理和监督。⑤根据儿科病区特点,合理定岗定人,结合患者需要及生活规律,实施弹性排班制度,确保患儿的护理质量,改进护理排版模式,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以过硬的操作技能及服务态度,赢得患儿家属的信任,从而提升患者护理服务满意。⑥在加强基础护理基础上,根据患儿病情及认知能力,提供分级护理服务,由责任护士评估患儿病情后,助理护士提供各项生活护理,另外,减少陪护人数,维持病房秩序。⑦根据患儿特点,进行分阶段的健康教育,针对患儿家属提出的相关问题,及时给予专业性解答,并对特殊病情做好记录,耐心指导患儿家属,减轻其内心压力,增强患儿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

1.3观察指标

护理部每月一次科室专项检查,就基础护理、制度执行、护理病历书写等方面进行儿科护理质量评分,并将问题及时反馈给科室,对整改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护理质量评分的分值为0~100分,分为3个等级,<70分、70~90分、>90分[4];出院时,由患儿和(或)患儿家属自行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护理满意度针对护理技术、护理态度、健康教育、巡视病房、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评分,评分为0~100分,分为非常满意(85~100分)、满意(70~84分)、不满意(<70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5]。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70分及70~90分的例数均明显降低,而>90分的例数显著增多,整体的护理质量明显增高(P<0.05)。见表1。

2.2两组患儿和(或)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非常满意率明显增高、不满意率显著降低,患儿和(或)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见表2.

3讨论

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减少护理服务工作中的问题,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服务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果表明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儿科后,护理核心制度得到了规范执行,各岗位工作流程也得到了严格执行,尤其是分级护理制度及查对制度,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巡视病房,及时掌握患儿的病情进展,动态监测生命体征,严格遵医嘱执行护理操作,确保了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强化基础护理,从而真正落实基础护理的各项服务,使患儿处于舒适的病房环境,继而改善病房管理中的问题。正确应用护理标识,做好交接班的护理工作,给予患儿及患儿家属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使其了解护理标识的重要性,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减少护理差错及护理缺陷等现象的发生。加强科室护理质量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执行能力,减少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并做好不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公示,并与年终绩效考核相挂钩,提高护理人员对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减少护理工作中的问题。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服务过程中,耐心与患儿和(或)患儿家属交流,及时解答其关于疾病的疑虑,以高质量服务赢得患儿及家属的认可,从而改善患儿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徐丽华,赵婷婷,唐姗姗.国际儿科护理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5-8.

[2]孙小莉.细节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9):117-118.

[3]周荣荣,周婧.优质护理在儿内科开展的方法及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8):247-249.

[4]王洪玲,江红霞.儿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14(28):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