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生儿的护理

初生儿的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生儿的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生儿的护理

初生儿的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超低出生体重儿 护理 管理

    随着新生儿医学的进展,出生体重<1 000 g的超低出生体重儿(ELBWI)的存活率大为提高。据国外报道,出生体重>750 g的ELBWI的存活率已达80%左右。国内对ELBWI的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我院新生儿监护室(NICU)2003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ELBWI 19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9例ELBWI住院≤3 d者12例,其中自动出院9例,死亡3例。另外7例ELBWI住院21~148 d,平均62.4 d。7例住院时期较长的ELBWI胎龄26~29周,平均27.6周;出生体重700~990 g,平均902.8 g,入院时日龄20 min~8 h,平均每人有6项重要合并症,其中合并感染性肺炎6例,贫血6例,窒息5例,电解质紊乱5例,代谢性酸中毒4例,吸入综合征、颅内出血、慢性肺部疾病、呼吸暂停各3例,败血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视网膜病、胆汁淤积综合征、心律失常各1例。7例ELBWI中4例用呼吸机治疗,平均上机7.3 d,用呼吸机治疗的4例患儿中1例为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宫内感染性肺炎,另1例为吸入综合征。

    2  护理要点

    2.1  保温  婴儿入住NICU后立即放入已预热的早产儿暖箱中,暖箱设定温度:生后10 d内35~36℃,10~20 d 34℃,3~5周33℃,>5周32℃。暖箱内湿度维持在70%以上。

    2.2  进入NICU的最初护理  除保温和必要的吸氧外,生后4 h内尽量保持婴儿安静,维持生命体征在正常范围。除病情危重需要抢救外,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处置和采血。如婴儿病情稳定,生后3~4 h可经鼻饲胃管喂养,先喂1~2次5%葡萄糖水,以后每隔2 h喂1 ml母乳。记录第1次排尿和排胎便的时间和量。

    2.3  早期肠道喂养  对ELBWI 提倡早期微量母乳喂养,如病情稳定已排胎便,生后3~4 h便可开始喂养,第1天喂母乳1 ml/次,间隔1~2 h,总量不超过20 ml/d。如耐受良好,以后每天每次增加奶量1 ml,或每天增加奶量20 ml/kg。ELBWI 早期喂养方案为:初生每次喂奶1~2 ml/kg,间隔1~2 h;出生12~72 h:每天每次增加1 ml, 直至每次5 ml/kg,间隔2 h;出生72 h后:每次5~15 ml/kg,间隔2 h。

    2.4  后期喂养  ELBWI后期喂养可将母乳改为低体重儿专用配方奶,以保证有足够的热量促使体重更快增长。到出生后4周,ELBWI可耐受100 ml/(kg·d)的奶量,此时热量达125 kcal/(kg·d),蛋白质3.2 g/(kg·d),体重增长可达15~20 g/d。

    2.5  静脉营养  生后1~2周,在早期微量喂养的同时,可用静脉营养以补充热量不足。ELBWI 静脉营养选用小儿专用的氨基酸溶液、葡萄糖、脂肪乳,可混合一起24 h内均匀滴入。生后3 d内便可开通中心静脉通道,通常在肘部静脉插入。静脉营养采用低热量,以60 kcal/(kg·d)为宜,氨基酸量不超过3 g/(kg·d),以预防胆汁淤积发生。

    2.6  静脉通道的护理  操作时应动作轻柔,尽量减少婴儿啼哭和损伤。在头皮静脉穿刺时,避免粗暴和反复转动头部,以免影响颅内压和血流。周围静脉通道最好用套管针保留,以减少穿刺次数,保护静脉。经周围静脉输液时,葡萄糖浓度不可超过12.5%,输入高渗或有刺激性药物时,密切观察防止渗漏。开通静脉通道是侵入性操作,易引起感染,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制度。

    2.7  出入液量管理  每日记录摄入液量、尿量、体重,以判断液体量出入是否合理,体重磅秤精确度≤5 g。记录输液速度,累计输入量、剩余液体量,防止输液过快、过多发生意外。记录每次抽血量,如抽血量累计≥10 ml,应向医生报告,必要时输血补充丢失量。2.8  氧疗的护理  ELBWI对低氧和高氧均很敏感,氧疗目的是纠正低氧血症,同时也要防止发生高氧血症,避免引起视网膜病。氧疗时必须有氧饱和度监护,维持经皮氧饱和度(SpO2)在90%~95%,报警值上限设在97%,下限设在85%。通常传感器放置在足部,紧贴皮肤,要求局部循环良好、温度正常、无浮肿。如婴儿生后情况稳定,无呼吸道合并症,SpO2在95%左右,无需给氧;如呼吸稍快,SpO2在90%左右,可面罩(氧流量1~2 L/min)或头罩(氧流量2~4 L/min)给氧。鼻导管给氧增加气道阻力,使局部粘摸干燥,ELBWI不宜使用。吸入氧气最好经过加热湿化处理,记录SpO21次/1~2 h。

    2.9  预防感染的管理  ELBWI应放在专用的早产儿室内隔离,有条件应建立层流病房。安排有经验的新生儿科护士专人专护,严格执行环境消毒隔离,接触婴儿前须洗手,做处置时戴口罩、帽子和无菌手套。强调护理个体化,采用一次性被褥和医疗器械,无关人员不得随意入室、随意接触婴儿。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如气管内插管、脐血管插管等,并尽量缩短中心静脉置管时间。机械通气时加强呼吸机管道和湿化瓶的消毒、更换,注意口腔护理。

    3  体会

    由于生殖医学的发展,国内ELBWI 逐渐增多,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求来住院的很多,成为三级新生儿抢救中心一项重要任务[1]。国外也将ELBWI存活率作为衡量NICU综合实力的最主要指标。许多国家要求ELBWI必须在三级NICU内进行抢救方能保证其存活率。近三年来由基层医院转至我院NICU住院的ELBWI 较前明显增多,部分家长对此类幼小婴儿的存活抱有强烈期望,使医护人员感到责任重大,促使我们加强学习、努力工作来迎接挑战。

    近年来,国外对ELBWI的管理提出轻柔操作、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尽量避免可能损伤婴儿的侵入性治疗手段,如机械通气治疗、脐血管插管、过多的抽血检验和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等;另一方面强调创造一个清洁无菌温暖潮湿适合ELBWI 生存的环境;强调应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改善婴儿自身肺功能[2],进行有效的自主呼吸,而不是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治疗;强调给婴儿早期胃肠道微量母乳喂养,增强胃肠道蠕动和胃肠激素分泌,促使婴儿更好地耐受胃肠道喂养,以达到满意的生长发育,减少对静脉营养的依赖,避免静脉营养引起的并发症等[3]。这些新的理念都需要通过日常的护理工作来实现。事实上,ELBWI 的管理和存活,绝大部分决定于严谨的、科学的、充满爱心的护理工作。本文结果提示出生体重>750 g的ELBWI 在国内三级NICU内经过较长时期的住院管理,也能得到较高存活率。

    早期微量母乳喂养,对婴儿以后耐受胃肠道喂养十分有利,可缩短静脉营养时间,减少静脉营养合并症,如感染和胆汁淤积引起的阻塞性黄疸[3];较快地增加奶量,可使婴儿体重较快增加,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为保证胃肠道喂养顺利进行,早期应注意促使胎便及早排尽,后期应注意不发生便秘,必要时可用液体石蜡通便。

    【参考文献】

    1 李志华,陈超,姚明珠.超低出生体重儿45例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儿科杂志.2005,23(6):375376,382.

初生儿的护理范文第2篇

1、刚出生的婴儿需要注意加强护理,护理措施得当,对于预防新生儿期的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2、如果在新生儿出生的时候有一些危险的因素,就更加需要加强护理措施,密切观察孩子的情况,首先需要注意保证周围环境温度的适宜,避免太凉或者避免太热都有可能会导致孩子不舒服。

3、同时也需要注意按需喂养,孩子有需求就需要及时的喂奶,但是不能间隔的时间太长,防止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4、另外也需要注意观察一下大便的情况,如果大便没有明显的异常就不要紧,也需要注意呼吸的节律以及孩子的哭闹情况等等。

(来源:文章屋网 )

初生儿的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生儿;颅内出血;观察;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原因是由分娩过程中机械因素对新生儿造成的脑损伤和缺氧性脑损伤,常见的出血部位有硬膜下、室管膜下、蛛网膜下腔和脑室内。围生期内的早产儿极易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致死率较高,并且预后差。现随机选择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并将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1日-2012年3月31日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7例,女33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3.41±1.56)岁;早产儿38例,足月儿62例;有产时窒息病史58例,其中轻度窒息31例,中度窒息19例,重度窒息8例;颅内出血原因:缺氧58例,产伤36例,维生素K1缺乏6例。

1.2 方法 对100例患儿的意识状态、各项生命征、囟门变化和惊厥等进行密切的观察,同时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

2 结果

治愈95例,死亡3例,放弃2例,治愈率为95.00%,病死率为3.00%;出院半年后随访治愈的95例患儿,精神、运动、发育、智力正常86例(90.53%),发生后遗症9例(占9.47%),其中继发性癫痫3例,脑瘫6例。

3 讨论

3.1 病情观察

3.1.1 意识状态 该病患儿的初期意识表现为兴奋、烦躁不安、易激惹、闹性尖叫等,病情进一步发展将出现嗜睡、昏迷及肌张力减弱等。意识状态常与出血的部位、出血量及新生儿自身系统形成有关。所以,当患儿意识状态出现不同程度改变时,应立即报告主治医生,行CT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和范围,以免延误病情[1]。

3.1.2 各项生命征 加强监测患儿的各项生命征情况变化有重要的意义,如体温、呼吸节律和频率、瞳孔、心率等等。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患儿最常见临床表现为呼吸节律改变或者呼吸暂停。呼吸的改变往往提示着病情的进展,如呼吸深大常常提示患儿颅内压较高,呼吸浅慢则提示病情危重等等。本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有34例患儿出现过呼吸节律的改变或呼吸骤停,经及时救治后33例患儿病情好转,2例抢救无效死亡。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患儿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的关系,双侧瞳孔多表现有不对称、固定、对光反射减弱或迟钝。

3.1.3 囟门变化和惊厥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患儿囟门变化可反应颅内压的情况,如囟门紧张、突出提示颅内压升高;囟门平软提示患儿病情平稳或颅内压下降病情好转。惊厥是该疾病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详细记录患儿的发生部位、发作频率和发作持续时间,当患儿出现持续发作是,应立即报告床位医生做及时的处理[2]。

3.2 护理措施

3.2.1 健康教育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患儿病情较重而且病情变化大,若没有事先告知患儿家属患儿病情的特点,或者许多的家属无法在短时间内处理好自身的情绪,而产生医患之间的矛盾。患儿诊断明确后,告知该患儿家属目前的病情、治疗方案、措施和预后等,以获得家属积极配合和理解,同时需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使患儿家属加深对疾病的认识,自觉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3]。

3.2.2 基础护理 基础护理中,要保持患儿合理的室温(26.0℃-27.0℃)、相对的湿度(55%-65%)和安静的环境。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患儿若因分娩过程中机械因素对新生儿造成的脑损伤应注意合理的,以减轻头颅的血肿为宜。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和给氧,如取侧卧位或仰卧位,避免误吸呕吐物引起吸入性肺炎,并给部分缺氧的患儿低流量的吸氧,将血氧浓度控制在50-65mmHg之间。对患儿行一切护理治疗或非护理治疗操作时,都应该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操作过程中要尽量轻柔得当,避免因操作引起患儿的烦躁,影响治疗效果。

3.2.3 康复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疾病后期的有效康复治疗,能减少该疾病带来的后遗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家庭都选择将患儿带回家中行康复治疗,所以在这些患儿出院时,需要对家属进行后期的康复治疗指导。康复治疗的目的在于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疾病的后遗症,治疗的时间大约3-6个月。康复治疗的内容应包含康复训练方法和婴幼儿的基本护理常识,并建议家属定期到指定医院检查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3.2.4 注意事项 首先,婴幼儿在出生前的早期准备和产程中的应对。如建议早产孕妇行绝对卧床以减少宫缩;及时抢救产程中出现缺氧窒息的新生儿;对早产孕妇行剖宫产,避免分娩过程中对早产儿造成脑损伤等等。其次,正确评估已经出现颅内出血的新生儿,行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案,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对患儿行全方位的精心护理。最后,在出院前,对患儿家长进行康复治疗培训,并建议定期的随访,尽可能的降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后遗症,并改善今后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学文.56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情观察与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10(09):23-24.

初生儿的护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早产 低体重儿 护理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时28周≤胎龄

1 1临床资料 42例患者中:男20例,女22例,胎龄29―35+2周,出

生1小时体重1例为1050克,1例为1350克,余为1750――2300克。

2 护理

2.1保持呼吸道畅通,维持有效呼吸

发生呼吸困难和青紫时,给予低浓度间断吸氧,一般以维持动脉血氧分压50-70mmHg(6.7―9.3kpa)或经皮血氧饱和度90%―95%为宜。一旦症状改善立即停用,以防发生氧疗并发症。对呼吸暂停者给予弹、拍打足底,轻拍后背等物理刺激以恢复呼吸,有痰液者给予吸痰。据报道[1]抚触可有效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吐奶、呛奶发生;对颈肌软弱的患儿,颈下可垫软垫使呼吸道呈伸直。

2.2 合理喂养

尽早喂养,以母乳喂养或早产儿配方奶为宜,对吸吮能力尚可和吞咽协调者可直接由母亲报喂婴儿。对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可用滴管,胃管喂养和静脉高营养。对鼻饲者应在每次鼻饲前检查有无胃潴留,如残奶量超过胃容量25%,则立即通知医生,并暂停鼻饲一次,鼻饲时速度宜慢,完毕后用温开水2-3ml冲管,以确保乳汁全部进入胃内。鼻饲至小儿吸吮及吞咽功能良好,能完成每日所需热量,并无呕吐及呛奶发生,此时逐渐停止鼻饲,改为母乳喂养。每日精确计算液量和热卡,监测血糖,并准确记录,及时增减液体和能量,输液采用微泵24小时均匀泵入,控制水肿、心衰的发生。

2.3 维持体温稳定

环境温度24℃-26℃。将患儿置于温箱中,监测患儿的体温变化,维持体温在36℃-37℃,温箱湿度在55%-65%左右。每日的护理和治疗应集中在温箱内进行,同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必要的操作如腹股沟采血等,应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

2.4、控制感染

护理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注意手的卫生,工作人员或早产儿如患感染性疾病应立即隔离,防止交叉感染;病室应有空气净化装置;室内物品定期更换,每日消毒,防止空气污染和杜绝乳制品污染;做好暖箱的日常清洁消毒工作,每日更换氧气湿化瓶、吸引器、暖箱水槽中的水,防止“水生菌”滋生;加强皮肤、脐带的护理,保证皮肤完整性及脐部清洁干燥;

2.5、注意观察黄疸,防止高胆红素血症

据报道[2]早产儿血脑屏障功能不成熟,诸多并发症可导致其通透性增大,并发胆红素脑病,因此应密切观察患儿黄疸出现时间及程度变化(范围及色泽),发现皮肤黄染,及时报告医生,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检查,及时予蓝光照射治疗。由于早产儿缺乏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出生后应补充维生素K,预防出血症。

2.6、减少声、光、疼痛的刺激

医护人员力求做到“四轻”,及时回应监护仪的报警。暖箱上使用遮光罩,予“鸟巢”位,营造一个类似子宫内的幽暗环境。24小时内至少应保证1小时的昏暗照明,以保证宝宝的睡眠。疼痛对新生儿,尤其是接受大量致痛性操作的早产儿和危重儿,可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抚触、非营养性吸吮(安慰奶嘴)也能减轻疼痛感;必要时使用止痛剂。

3 体会

早产儿由于各种生理功能不健全,故并发症多,死亡率越高,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3]。早产儿病情变化快,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处理,给予精心护理,达到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第一通讯作者:成都市金堂县第二人民医院贺冬梅610404

参考文献

[1]张素珍,孟永勤,丁焱.抚触预防早产儿低体重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0):913-914

初生儿的护理范文第5篇

新生儿抚触是这一种新兴的育婴手法,同时也是当下最流行的护理手法。触觉属于是人类感觉器官中的一种,经过相关权威资料表明:对新生儿采取抚触护理手法可以有效缓解婴儿的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双手的触摸可以让婴儿很大程度的获得生理以及心理上的满足,使其感受到温暖和安稳以及关怀。同时还可以刺激婴儿感觉器官的发育,使其神经系统的感知力得到有效增强。为了进一步分析此研究,以下做了相关实验同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一年之内的新生儿200例,男孩89例,女孩111例,体重分布在3.6kg到5.8kg之间。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观察组中男孩有43例,女孩有57例;对照组中男孩有46例,女孩有54例。并且这些新生儿均为母乳喂养,母子身体健康,无其他病症产生。对于两组新生儿性别、体重、身高、年龄等各方面自然信息所产生的差异对本次实验没有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2.护理方法

分别对两组婴儿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抚触式护理,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护理。

2.1常规护理:(1).环境方面:新生儿的房间要保持清洁明亮,阳光充足,室温保持在22度到24度之间,每天定时通风;(2).生活用品:婴儿的衣物餐具等生活用品保持干净整洁,存放于单独的位置,每天对其进行消毒;(3).衣物护理:婴儿的衣物选择柔软的布料,尽量宽松平整,避免伤到婴儿,对储藏过久的衣物提前进行晾晒,避免发生细菌感染;(4).进餐护理:在喂母乳时,保持好母亲的个人卫生,提前对相关部位进行擦洗。(5).皮肤护理:小婴儿的皮肤很薄且柔软,医护人员要时刻注意保持其卫生。每天用温毛巾对其进行擦洗,尤其便后更要及时清洗。在婴儿脐带未脱落之前不可使用盆浴,洗澡时选择刺激性小的婴儿专用香皂,必要时浴后擦少量爽身粉。(6).五官护理:清洁好婴儿的鼻孔以及耳道,切记不可随意挖,如若出现堵塞状况及时用棉签擦除。而且婴儿口腔黏膜比较脆弱,不能随意擦洗,以免伤害婴儿。(7).预防感染:尽量让婴儿远离患有呼吸道疾病的人群,避免引起细菌感染。

2.2抚触护理:(1).护理前准备:在进行抚触护理前,先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首先要调节好室温,保持适宜的温度。确保室内安静整洁,准备好舒缓悦耳的音乐与色彩艳丽的图片以及护理过程中需要的毛巾、润肤油等等,要保证在抚触护理前一小时进行喂奶。同时医护人员要保持双手干净。(2).抚触过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婴儿实行抚触护理。首先医护人员的双手要保持干燥温暖,然后将婴儿慢慢轻柔的托起放入卧具内,之后将润肤油缓缓的涂在婴儿身上,同时伴随舒缓悦耳的音乐,从面部开始轻柔触摸,然后继续往下额头、两侧太阳穴、脸颊、下巴等部位都要进行按摩,往下到胸部,再由肋骨向上轻柔按压,一直到肩膀。之后再对婴儿的胳膊进行抚摸,从肩膀一直到手指,再继续往下倒婴儿的腿部,脚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婴儿身体的灵活性还可以增强婴儿的感知力。而且对婴儿的腹部进行顺时针抚触,可以有效促进婴儿体内的胃肠蠕动,但是一定要注意手法要轻柔、适度,因为婴儿身体比较脆弱,力度掌握不好很容易会使其产生不良反应。最后一点就是背部的抚触,力度要适中,可以促进婴儿的肌肉发育。在抚触的过程中,医护人员一定要注意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操作,时间要控制好,最好保持在10到20分钟,不易过长,每日进行两次。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时刻观察婴儿的反应,出现不良现象一定要及时停止手上的动作。同时对产妇进行相关知识以及手法的普及,让其可以自己动手对婴儿进行抚触。抚触结束后每天都要对婴儿进行相关数据的记录,包括:体重、身高、睡眠情况以及进奶量等。

3、护理效果评价标准

1.从两方面进行评定:(1).睡眠时间:良好:睡眠时间大于20小时;一般:睡眠时间为12小时到20小时;较差:睡眠时间小于12小时。(2).睡眠天数:优秀:两个星期内有12天以上时间处于睡眠状态;较差:两个星期内睡眠时间不足9天。

2.统计学方法:对本此实验张所产生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最终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检验,P

4、实验结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中有55名婴儿睡眠时间在20小时以上,32名婴儿睡眠时间为12到20小时,睡眠时间在12小时以下的有13例;对照组中睡眠时间20小时以上的有29人,12小时到20小时的有46人,12小时以下的有25人。同时观察组中睡眠质量优秀的婴儿有73人,较差的有27人;对照组中睡眠质量优秀的有52人,较差的有48人。

相关期刊更多

文学自由谈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合成技术及应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百姓生活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金盾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