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个人德育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促进了学生管理范围的扩大
网络环境的优势在于其不受空间范围的控制,只要有网络,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及时获得最有效的信息。网络条件的改善,加大了教师的学生管理时空范围,这对于大学生管理者来说是一项工作上的挑战。
2.促进管理互动性的提高
在传统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中,教师一般都是通过与学生进行直接互动去了解与解决学生的问题。大学中的师生互动过程,是一种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过程,师生身份的不同与地位的不同,让管理工作变成单方面的活动。在网络环境的支持下,师生之间的沟通限制有了更多的途径,单向的交流变得双向化或者多向化,有利于大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3.有利于管理方法的多样化
单一的大学生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需求,在过去的管理过程中,大学生总是被动接受教师的观点。在网络技术得以普及之后,高校可以更加灵活地选择管理方式,利用多媒体对大学生进行管理与教育。可以通过校园网站以及校园专题贴吧等平台,去重要的信息与文件,宣传学校内的先进事迹。管理方法的多样化,有利于大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二、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管理工作方法
1.加强德育网站的建立网络技术的发展
让大学生有更多的途径与社会进行互动。网络上的信息不全是正面的,良莠不齐的信息很有可能会给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带来负面作用。德育工作的开展,是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网络环境快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学生管理者需要认识到网络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多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促进网络环境发挥其健康作用。教师可以将德育内容放在学校的网站上,或者建立一个独立的德育网站,给学生提供正确的信息,促进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2.利用技术手段,加强网络信息的控制与管理
大学生的自制力不足,在与网络进行互动时,经常会接受到一些不良信息。要加强大学生的管理力度,高校管理人员要重视学生的网络问题,利用一些技术措施,在可管理的范围内对学生接触到的网络信息进行控制。学校要加强机房控制工作的规范,也要严格进行学生个人电脑的管理,通过控制上网时间来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网络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要提供学生安装绿色软件,加强机房计算机与个人电脑的信息过滤,促使不良信息被消灭在源头。只有杜绝不良信息的扩展,才能让网络环境对大学生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促进大学生个人的健康发展。
3.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加强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规范,是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网络环境是一个特殊的文化环境,更是一个特殊的管理环境。在新的教育形势下,高校要加强学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建立起网络环境下高素质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引导与教育。在这个网络学生管理队伍中,应当具有网站建设人员以及网络的专业维护等技术人员,更要有经验丰富的德育教育专家和心理疏导人员。这些人共同组成高校的学生管理小组,在日常生活与网络环境中与学生进行充分互动。辅导员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观察学生的行为,了解学生的信息。与德育、心理专员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与更多的“大朋友”交流。在交流中管理者需要传递正确的信息规范学生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自主规范网络行为,正确解决生活中的烦恼,促进学生学习与生活自信心的建立。
三、总结
[关键词]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
[作者简介]华学成,淮阴工学院人文社科系副教授,江苏淮安223001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5―0168―03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型带来了文化转型,进而促进社会价值体系的重建,这是一次深层次的社会变迁。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德育不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践层面都有了一个大的变迁,其中最大的变迁就是中国德育正从“天国”德育向“人间”德育转变,即学校德育生活化。这种德育生活化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所接受,但尽管如此,德育的实践却仍然未尽如人意,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受教育者对当前高校德育的方式、手段、过程产生逆反心理,致使高校德育工作陷入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德育工作忽视了校外德育途径的作用。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相互隔离,难以产生合力推动高校德育工作的展开。因此,一味地把大学生封闭于校园内,企图在一种净化的环境中实施德育工作,必然使高校德育陷入困境。
2.德育工作严重脱离大学生的真实生活。当前高校德育漠视大学生个体的独特生长环境,漠视他们内心潜藏的愿望、热情等现实生命所指的方向,把大学生作为德育工作的“容器罐”和“美德袋”,造成德育对生活的疏远,德育的内容只注重社会既定的道德规范的抽象知识,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动性,导致学生对德育教学产生抗拒心理。
3.德育教学过程的单向性。任何教学过程都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德育教学也不例外。然而,当前高校德育教学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把德育教学过程看作是对大学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过程,大学生所受的道德影响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大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大学生缺乏自我选择的权力,其实质就是对大学生个体生命的漠视,扼杀了大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4.德育教学模式僵化。以往的德育教学,一般由教师领着学生走进教材,从教材中引出典型事例,引出话题,围绕教材演绎、归纳、感受、感知和练习,并提纲式地把道德观点和行为要求板书,然后借助纸笔考试,再现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点。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停留在知识的道德层面上,而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优良的品德要求并没有在受教育者的心灵中真实生成。
上述原因归结于一点,就是高校德育工作缺乏生活化。笔者认为,高校德育工作要走出困境,其根本出路就是使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这是因为,从德育的根本目的上说,道德的产生是为了受教育者更好地生活,而不是对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因此,高校德育教学必须尊重生活、创造生活,也就是要从受教育者所处的生活环境出发,而不是从规范价值出发。正如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那样:“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反映在德育工作中,就是要求我们的德育工作必须回归生活。从德育的价值层面看,“生活价值高于道德价值,生活高于道德,不仅是因为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无道德的生活世界,却无法设想一个无生活的道德世界,而且是因为生活或生命在逻辑上的在先性或独立自存性,至于道德价值,并没有独立的存在,其整个存在和本质,都是由生活所规定的”。从社会学层面看,德育工作必须担负起个人道德社会化的功能,而个人道德社会化必须包含着对人及其生活的关怀,“因为在人与社会二者中,人是唯一的能动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手段,借助人的德性发展,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诸领域才得以发展;但人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人促进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为了人生的幸福。在社会道德生活中,人是承受社会道德的客体,同时也是进行道德行为活动、创造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着眼于社会的发展来要求人、要求德育,从长远的客观结果看还是为了人及其发展”。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层面看,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回归生活,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生活方式与内容。受教育者在踏入高校的门槛前,就有了自己的道德思维能力和方式,而且受教育者个体不同,生活经历也不同,道德思维能力与方式也有差异。高校德育工作应当允许发展受教育者个体的道德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尊重他们的发展需要,这正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标志。
二、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要义与特征
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而言的,传统的德育教学模式以说教灌输为主,脱离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盲目追求既定的德育知识,忽视人的现实生活需要。而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就是指高校德育教学的组织、内容、手段等方面必须以受教育者的生活为逻辑起点,必须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必须加深同家庭、社区及受教育者之间的沟通,同时丰富生活化的内容和文化的内涵,促进受教育者道德生命的自由生成,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
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基本要义包含四个方面:(1)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根本目的是教会大学生做人做事,学会生活,使抽象的道德价值与道德规范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心感悟,成为其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2)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应以生活行动为依托,教学过程是对生活的解说,既是对生活过程的重现,但又应该高于生活。(3)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内容应当是引导大学生追求深刻的、不确定的人生知识,这种人生知识应当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4)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要求德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讲究师生间平等对话,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不是封闭性的灌输,而是开放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德育教学生活化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主体性。大学生对道德的认识从服从、适应的层次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层次,大学生对德性的接受将是探索、认识、体验、发展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育者人为的干预过程。(2)开放性。德育教学生活化的开放性特征将贯穿于德育教学的整个过程,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空间和教学评价都将体现开放性的特点。(3)个性化。个性化就是要从大学生的现实个性出发,尊重大学生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正确处理好个性化和社会化、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推动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
三、实施高校德育教学生活化的途径
1.从德育教学理念看,要转变德育教学观念,抛弃传统的以灌输、抽象化、规范化、理想化为特征的教学理念,树立德育教学生活化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要想走出德育教学的困境,必须树立新的德育教学生活化理念。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要求德育工作者以大学生为中心,突出大学生的发展,挖掘大学生的潜能,调动大学生的意念,把大学生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大学生道德的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
(2)树立大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理念。道德教育应扎根于大学生的生活实践,要了解大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生活,这就要求给予大学生参与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或陈述生活中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课余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等方面享受到的喜悦或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烦恼,使德育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3)树立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大学生的发展不仅是知性的发展,还应该包括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2.从德育教学内容看,要突出生活性,要关注大学生自身以及他们与他人、自然、社会和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做事,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新要求。
(1)德育内容要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传统的德育因灌输性而备受指责,造成这种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目前德育内容与学生心理发展不相适应,过于超越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以至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无意地采取了“灌输”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德育课程教材体系,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和规律来编写内容,力求做到教材内容符合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达到教学要求。
(2)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适当引进心理教育内容。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人才的首要条件。过去的德育教学一个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心理、人格教育,导致日后一些学生出现心理、人格畸形,马加爵事件就是典型的一例。因此,笔者认为,德育教学要突出正视自我、自尊自信、承受挫折、适应环境、良好情操、健全人格等方面的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改善其心理品质,为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道德品质基础。
(3)德育教学要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教会他们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合作化的社会,学习和人际交往是学生面临的两大重要内容。因此,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给他们有关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让学生学会处理好与他人的关系。在这方面的主题内容有珍惜时间、勤奋学习、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学会合作、珍惜友谊、诚实守信、尊老爱幼等。
(4)德育教学要关注大学生日常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并引导他们适当参与社会生活。从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看,主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消费观、时间观,正确处理劳动与人生、收入与支出、娱乐与学习、时间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从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看,主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通过设计各种活动课,模拟或参与相应的社会生活,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掌握有关原理,为未来的社会生活作准备,避免教条化、说教化。
3.从教学过程看,要以大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课首的导入、课中的展开、课尾的处理都应体现生活化的基本要求。在课首的导入上,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手段唤起、激活、调动学生回忆或体验生活的经验;在课中的展开上,教师要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平台,在活动中生成体验与感悟,使抽象德性规范与价值内化为学生真实的道德情感、道德体验、道德认知;在课尾的处理上,教师要注意总结,画龙点睛,并延伸到课堂教学外,延伸到家庭、社区、社会当中去,使抽象的德性要求转化成具体的生活实践。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表现出来的问题及原因
目前,我校学生三分子二以上是独生子女,表现出自信、活跃、思想观念开放,渴望发展、表现欲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竞争意识等特点,同时也发现了当下大学生思想上表现出的共性问题:
1.“个人主义”思想凸出,缺乏公德意识和感恩意识绝大多数学生在父母的溺爱和众星捧月下成长起来,更多的是接受爱而很少懂得爱的反馈和回报,视父母、老师的关爱为理所当然,以个人为中心,关注个人利益多,集体观念淡化,同学间缺乏包容、谦让,不善于换位思考,不懂得尊重别人,不能主动理解、考虑别人的感受,单凭自己的喜好为人行事。暴露出诸如入学报到时家长肩扛手拿,孩子轻装出行;安排宿舍时,单凭第一印象对其他同学进行评判;打扫卫生时,他们都会问,凭什么打扫卫生的是我等问题。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较模糊,缺乏责任感多数学生特别是独生子女学生以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作为人生的目标,缺乏对社会、家庭、他人的责任感。在社会活动中,对自己评价偏高,只愿当主角,不愿当配角,好高骛远;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轻视和嘲笑他人;对社会、他人要求高,对自己要求低;重权利享受,轻义务履行。出现例如有些同学不知三观为何物;同学间产生摩擦时,把责任推给对方,自己表现无辜等问题。
3.独立性弱,心理承受力和心理素质比较差跨入大学,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大学生须从靠父母转向靠自己。然而他们对事物的认知,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当自己独立面对考试失利、恋爱受挫、人际冲突、恋爱与学业关系问题等会引发焦虑、愤怒、忧郁等不良情绪,会变得手足无措,无法独立思考,也无法正确排解负面情绪,无法对问题客观认识理性解决,往往选择推卸责任,逃避现实甚至沉迷于网络。
4.同学间存在攀比心,奢侈浪费现象严重各种名贵电脑、手机、品牌衣服等出现在大学生身上,生日、过节、朋友聚会更是大吃大喝。日常生活中吃、穿、住、行方方面面讲究品牌、潮流。当代大学生之所以表现出以上问题,特别是高职学生表现出更加严重的问题,归结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社会发展出现的诸多因素导致学生道德价值观迷茫、缺失;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教育模式使得德育教育不足;家庭的娇生惯养使得学生心理发展的成熟度受到制约;网络不良文化的毒害作用对学生价值观产生影响。除此之外,高职学校招收学生的层次不高,素质参差不齐,学习困难的学生增加,使得其与本科学生在思想上有一定差别,存在自弱、心理障碍、自我封闭、情绪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学生较多。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对策
我校为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通过德育创新工作,拓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取得良好效果。
1.搭建实践平台,转变学生在德育中的角色在传统的德育实践工作中以单纯说教为主,即以教师为主体,以课本理论教学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差强人意。我校将以“感恩和秩序”、“执行与分享”等为主题的德育教育融入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把学生从封闭的课堂解放出来。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由被动接受德育的对象变为自己主动接受德育的主体,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感悟。老师们有意识、有目的的设置活动主题,活动策划、实施和总结,由学生独立完成,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组织、策划;配合和服务团队等能力。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于积极主动参加的同学予以鼓励和肯定,对于被动参加活动的同学,赋予他们一些通过努力一定能完成的任务,通过完成任务,体会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潜移默化中改变他们参加活动的心态,变被动为主动。体能训练、挑战自我训练、团队合作训练等挑战性、趣味性的拓展训练应用于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中,由于属于体验式学习过程,易于学生接受。对个人而言,可以认识自己,突破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敢于挑战,从而增强自信心,培养责任感、荣誉感,学会更好与他人沟通、协调,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对于团队,可促进团队成员间沟通,增强团队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培养团队协作能力,相互关爱和相互信任。
2.榜样的力量在大学学习阶段,在老师的引导下,有意识的为学生们树立不同的榜样,以他们作为镜子,不断对照,自省,不断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剖析,自我提升。榜样示范法的好处是将抽象的道德规范变成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更加生动,真实。入学期间,希望学生们塑造完美人格,孝敬父母、守礼诚信、文明守纪,与学生朝夕相处的教师,就是学生的榜样。教师为人师表,担负着传授知识任务,也担负着教育学生做人的重任。教师的一言一行,政治态度,思想作风,道德品质,行为习惯,都对学生有很深影响。通过选择名师为他们开设德育教育课程,利用名师的学识与人格魅力打动学生的心灵,用他们自身的品德修养、文化修养去感染学生,润物无声。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在对新疆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展开调研基础上,文章对新疆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实现方面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调查与分析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校期间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大学生实际,对大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走向社会,深入社会、参与到社会发展当中,以达到认识国情、长才干、受教育、做贡献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课堂教育教学的必要延伸,是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不断丰富。高校各级团委在团中央以及自治区团委的指导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暑期“三下乡”、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参观访问等,在不断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的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参与实践的队伍不断壮大;实践活动逐渐规模化;实践管理逐步系统化;组织形式不断完善等。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德育功能是德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时所产生的结果。①一般认为,德育具有适应社会要求的社会和促进个体发展的个体。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也具有社会性德育功能和个体性德育功能,本文主要从社会实践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的个体性德育功能为侧重点。其中,主要是将社会实践的个体性德育功能细化为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国情、社情、民情;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爱国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职业价值观;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从这四个方面探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实现的情况。
二、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实现的现状分析
(一)问卷调研的基本情况1.问卷的设计与数据处理本次调查问卷共设计了37道问题,其中包括7道基本问题,28道选择题和2道开放式问答题,主要是对社会实践开展的基本情况(如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了解程度、参与社会实践的原因与动机、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情况等)以及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在德育方面的影响(如对大学生认识国情、社情、民情方面的影响;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影响;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对大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影响等)。在选择题的备选答案设计上,对于一般问题,备选答案定位为4个,对于较开放的问题,备选答案有的达到了10个,要求学生按程度来进行选择。本次调查问卷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新疆高校大学生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实现情况。在数据整理和处理方面,采用了SPSS17.0系统对问卷中的37个项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37个特征项目的均值可以解释其被接受的程度,所以,本调查的因素项是可以接受的。通过SPSS17.0软件对这37个因素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得到的结果是信度值CronbachsAlpha为0.836,效度KMO抽样适当参数为0.845,信度值大于0.8,效度值大于0.5,说明问卷内容的信度和效度都达到一定的指标,问卷信、效度水平都比较理想。2.基本信息分析本研究采用自编《关于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实现的调查问卷》。主要是采用了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针对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喀什师范学院的在校学生和教师,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72份,回收率96.5%。有效问卷765份,有效率99.1%。调查问卷发放的样本基本信息统计如下表。
(二)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分析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拥有良好的、明确的认知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关于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体现:1.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程度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程度直接反应了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知情况。关于大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了解与否,在本次调查中,有15.2%的学生选择非常了解,72.7%的学生选择了解一些;11%的学生选择不太了解。从学生的选择可以看到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了解,可见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期宣传及普及还有待提升,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及意义更要普及到位。同时,有68.5%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对于自身成长非常重要;有31.5%的学生认为不太重要和不重要。可见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认可度还是比较高的。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大部分都能够认识到,但对于社会实践的内容真正深入了解的却不是很多,可见在对于社会实践的认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原因和动机调查问卷在问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时,有43.8%的学生选择自己一直都希望参加,19.2%的学生选择时因为同学、朋友的鼓动,20.1%的学生认为是因为学校院系的大力宣传而参加实践活动的,5.5%的学生认为看到周围很多人参加,我不参加觉得不好意思,6.2%的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主要是因为实践团队的大力宣传。(具体数据统计见表2)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有强烈的主观参与意向,这对于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问到希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获得什么时,有9.2%的学生选择深入农村,感受生活;有53.1%的学生选择积累经验,为就业做准备,并且随着年级的上升,这个选项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29.4%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能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6.1%的学生想通过社会实践来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还有2.2%的学生选择了综合评定加分和出去玩玩。在访谈的学生中,部分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可以锻炼自己、提升自己,充实自己的大学生活。大部分学生对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大学生在当前的社会背景和较强的竞争压力下,比较关注自己能力的提高,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虽然这些动机和原因主要是出于个人发展考虑,可以加以引导,实现大学生个人理想与服务祖国、服务社会相结合,明确社会实践的宗旨。3.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成效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准备环节。调研了解到新疆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方大部分是学校,数据显示,有30.2%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是由学校统一组织的,有24.2%的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是学院组织的,有18.6%的学生是参加学生社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有20.9%的学生是参加同学自发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可见,社会实践活动基本是学校或学院集体组织进行的,学生自发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比较少。数据还显示出,社会实践过程中有22.4%的学生选择自己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指导老师,并且做了有效充分的指导。有34.6%的学生认为团队虽然有指导老师,但并没有做充分有效的指导。还有没有指导老师的有40.4%。目前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以集中组队和分散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活动的,在这个过程中集中组队的实践活动中有些没有指导老师带队,更缺乏有效的指导。
(三)新疆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实现的调查分析1.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国情、社情、民情的现状分析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直接接触社会的有效方式,它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了解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果,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对祖国产生深刻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调查中,有35.1%的选择会在参加社会实践之前了解国家对于基层的相关政策”,有64.9%的选择不会去了解。而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61.8%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国情、社情以及民情认识有了一定的变化,并且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也有一部分的学生认为参加社会实践对于国情、社情等方面的认识没有太大的变化甚至是没有变化。有50.3%的学生认为通过实践了解到国家农村改革效果显著,农村有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也有43.1%的学生认为效果不明显,需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由此可见,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不仅仅是局限于通过书本、网络等方式了解社会,而是促使学生用心去感受和体验基层生活,亲眼去观察社会发展以及祖国发生的变化,以此来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加深对党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2.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状分析社会责任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其价值取向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对于大学生而言,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从身边事、从小事开始做起。社会实践的宗旨和目标之一就是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卷中有38.7%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增强影响很大,53.2%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社会责任感有影响。问卷也反映出有51.9%的学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与当地农民(或职工)积极主动的交流,有42.2%的学生是因为实践需要才进行交流的。在访谈中,带队老师及指导老师反映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与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相比,社会责任意识方面确实有些不同,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懂得更加的关爱他人;通过深入农村,让学生在认识农村的变化同时明白了自己建设新农村的责任。可见,社会实践活动对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产生了积极影响。3.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分析通过对“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你有哪些改变”的调查,了解到有43.8%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让自己认识了自身的优势,增强了信心,82.1%的学生认为通过社会实践了解了自身的不足,有43.5%的学生认为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还有15.9%的学生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和需求。在了解如果实践活动需要去艰苦地区的时候,有57.8%的学生选择会去,因为可以锻炼自己。也有45%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对自己今后的就业和人生规划会有较大的影响,有31%的学生认为对自己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帮助。同时,有41.5%的学生表示自己会在就业和择业时选择去基层,因为在基层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也有21%的学生选择无所谓去哪里工作,有16.2%的学生选择不会去基层,因为基层太艰苦,想去环境好的地区发展。可见,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更明显。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许多同学对就业、择业都有了较明确的方向。4.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团队合作能力的现状分析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积极主动与团队、队员交流的有49.9%;在遇到困难时,选择迎难而上,积极寻求解决方法,努力完成工作的学生有61.4%;在实践团队遇到困难时,有52%的学生选择会积极帮助团队解决问题;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在培养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较为明显,当学生谈到他们与人合作攻克难关、取得成功时,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增强了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大学生社会实践德育功能实现存在的问题1.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足,影响了德育目标的实施首先,部分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到位。根据调研发现,部分学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高校德育工作以及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在宣传社会实践活动时没有进行正确的宣传引导。受传统的“重智育,轻德育”的理念影响,很多时候更重视社会实践对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影响,忽视社会实践的德育功能,忽视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思想道德及综合素质的影响。由于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到位,影响了德育目标的实现。其次,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全面。调查中仅有15.2%的学生非常了解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清楚社会实践的意义,在访谈辅导员时,他们认为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党员与学生干部更为积极主动,很多普通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党员或学生干部,所以就没必要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全面,影响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也影响了高校德育目标的实施。2.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薄弱,影响了德育功能的实现第一,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指导。调研中发现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有指导老师,并且做了有效充分的指导。部分学生认为团队虽然有指导老师,但并没有做充分有效的指导。还有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没有指导老师。由此可见,目前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还不到位,缺乏充分有效的指导。第二,社会实践活动没有形成合力。有54.9%的学生认为完善活动的管理体系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是比较重要的。调研中发现,很多高校认为社会实践是团学部门的事,学校各部门单位没有参与其中,一般都是学校倡导,校团委牵头组织,院系落实,学生参加。没有建立齐抓共管、分工协作的领导组织机构,也没有形成一套规范的管理体系,使得共青团组织往往在“单打独斗”地开展这项工作。第三,社会实践缺乏充足的保障。问卷中有55.4%的学生反映要更有效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就要健全活动的保障机制(经费、政策等),访谈中部分老师认为当前社会实践活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经费短缺,导致活动草草结束。很多实践活动由于经费的制约,导致社会实践活动的投入有限,行动与预期设想的会有出入,从而影响社会实践的效果。3.社会实践的考评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德育功能的实现总结当前社会实践的考评方法,很多高校对实践结果往往难以给出有效地考量。在考核实践项目成果时,缺乏相应的监督、制约、激励机制,往往通过成果申报表、接收单位意见、单位加盖的公章和撰写的社会实践心得进行考核,使得一些学生存在弄虚作假、敷衍了事、抄袭拼凑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实践的实效,同时也影响了社会实践德育功能的实现。
三、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识首先,学校应加强宣传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要正确认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和意义,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加强领导。学校在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应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并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现在的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起实践活动反而更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对走出校门,接触社会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各级管理组织都要相互配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意义。例如,利用海报、校园网、微博、微信等多途径来广泛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和内容,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社会实践活动,从而增强学生投入的兴趣。学校还可以举办经验交流会,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优秀个人来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实践的魅力,提高他们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
(二)强化对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首先,建立规范的导师指导制度。针对一个实践团队可以配备两名或更多的指导老师。其中一名专业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一名从事专业知识教学的老师,使指导老师可以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充分有效的指导。其次,建立专门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规范组织领导体系。高校可以建立以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领导为主的社会实践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统一领导。共青团组织、学生处和教务处要围绕德育目标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将社会实践纳入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认真做好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最后,经费的有效保障是社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保证。学校要建立专项资金,保证经费的合理利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吸收更多的资金。建立专门的经费管理制度,由社会实践领导小组进行专门的管理和发放。
(三)完善对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机制针对完善社会实践活动的考评体系,提出了以下两点建议。一是要形成可操作的评价体系。高校应出台相应的条例与管理办法,规范社会实践的考评体系。其中包括社会实践的信息收集与反馈、记录社会实践的各项资料、学生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及实践单位的客观评价等。要综合考虑大学生社会实践前期、中期、后期的成果,避免弄虚作假。二是突出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高校可以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重点考察,运用学生自评与集体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在这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提高其判断是非的能力,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仕民,德育功能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2]胡昌荣.浅析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J].科技咨询(科技•管理),2012,(10).
[3]练琪,李延.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07,(11).
[4]方静雨.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其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7,(9).
[5]顾国盛.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术探索,2012,(3).
关键词:大学生 感恩教育 感恩意识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笔者将感恩教育定位为德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而恒久地存在,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要在个人的条件允许,符合社会规范的情况下报恩和施恩。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的现实需要,高校应注重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加强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
一、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的原因分析
从人的道德形成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人类道德发展的第一个摇篮,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机构为个体的道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规范指导,而社会上价值观念又对人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今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由于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感恩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情感冷漠,责任心不强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1.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当代大学生多出生在八十到九十年代,多处于独生子女家庭。传统的家庭观念,导致父母过分溺爱孩子,不仅为孩子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条件,更为他们提供了众星捧月的生活氛围。只要儿女过得好,父母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根本不求什么回报,孩子在这种家庭教育观念的驱使下,渐渐对父母给予的爱习以为常甚至麻木,而忽略用爱去回报父母。在望子成龙、盼女成风的强烈愿望需要实现的背景下,父母对孩子最大的希望就是学习成绩优异,认为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就是有出息。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更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很少涉及精神领域,更不用去谈深层次的道德教育以及下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因此,孩子过分依赖父母,使他们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无法去体味父母的辛劳,养成了惟我独尊、骄横任性的坏习惯,学生在学校常常是需要用钱才想起往家里打个电话。正是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在学生道德形成的第一阶段就没有得到良好发展,感恩意识淡薄,养成了冷漠、事不关己的处世态度。
2.学校道德教育过于僵化。近年来,高校大力推进大学生道德教育,“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感恩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然而,“两课”的教学效果不明显,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原因在于,过高的道德教育目标脱离了现实大学生道德诉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是采取枯燥的讲授方式,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缺乏一个学生反馈与老师评价的师生互动过程。这说明,学校的道德教育过分注重抽象的道德原则和道德目的的灌输,忽视学生的思想、心理实际,以至于学生在上课时木然地接受道德的条条框框,课下却对其嗤之以鼻。在此种状况下,学生也难以形成应有的感恩意识。
3.社会存在负面效应的不良影响。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奉献社会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报答等现象,给涉世之初的大学生带来了不少负面效应。目前,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各种新旧体制和观念混合交错,导致了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这些必然引起社会经济利益与道德观念的变化,导致人们价值观念上的多元性和模糊性,在行为选择上出现无所适从或随心所欲的倾向。道德失效、诚信缺失和假冒伪劣等种种丑恶现象,使得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改变,那些不良的文化、网络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给感恩意识以很大冲击。许多文学作品呈现出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美化丑恶及宣扬个性解放、反传统道德的现象。这些价值的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从而造成感恩意识的缺失。
4.学生忽略自我道德教育。当代大学生接受能力很强,对于来自学校的道德教育与感恩教育,大都能够将道德原则与道德标准“内化”,明白什么是值得提倡的道德行为,什么不是。但是,学生忽视了自我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能够将“内化”了的道德标准“外化”成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行为,往往是对别人说得在情在理头头是道,却不能真正的付诸实践。部分大学生存在心理偏差,常伴随较多的自卑感、自信心丧失、意志薄弱、孤僻等,认为一切都是社会的不公所造成的,对自身缺乏反省,因而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失衡导致了感恩意识的缺失。学生作为道德教育的主体,更应该端正道德观念和心态,加强自我道德教育。
二、实施大学生感恩教育的可行性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的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笔者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个人这四个方面探讨实施有效感恩教育的可行性对策和途径。
1.在家庭中营造早期感恩教育氛围。家庭教育是感恩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一环,学会感恩要从学会感激父母开始,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情感力量。转变家长观念,让家长明白德育与智育同等重要。感恩也应该成为家长必修的课程,家长本人的感恩行动与对子女进行“感恩”教育要结合起来,在同子女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同时要给孩子感恩的机会,利用亲子关系互动来构建家庭教育中感恩的体系。家长要树立平等交往主体的观念,合理地主张自己的权利,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图报,使孩子理解、接受。家长同时应该注意正确地运用强化手段,只有正确地认识与实施强化才能使施恩图报发挥感恩教育的作用,纠正孩子对家长图报的无知与偏见。
2.学校应从情感层面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情感使人的道德认识处于动力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感恩本身来自于社会生活并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且与人的情感、意志和品质交融在一起。因此,要从大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未来需要出发,培养良好的感恩行为习惯。创建生活化的课堂情境,改变抽象化、空洞化的说教式课堂教学,化说教为行动,要以活动为载体,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呆板说教的形式,让大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在现实行动中把感恩意识和个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合在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在教育内容上立足于社会生活,使感恩教育增添时代源泉和生活的活力,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乐趣,从中学会知恩、感恩和报恩。培养学生树立感恩意识,从个人而言,会使其心胸恬淡,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从社会而言,会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
3.社会立足改善感恩教育环境。感恩教育环境除了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外,还有社会环境。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不可避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果整个社会感恩氛围良好,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就会对学生产生良好的熏陶作用。针对当前大学生感恩意识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在继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随着时代的发展,突破传统,更新模式,多管齐下,使青年树立起积极的人生观和符合现实的理想。让他们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更好的审视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报效国家、回馈社会。这对于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4.大学生构建自我教育体系,外化感恩行为。首先,学生自己应当注重认真学习理论,学习感动人物的先进事迹,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能有行动上的坚定,才不至于随波逐流,附和错误潮流,逐步克服自我中心主义,培养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其次,深化感恩教育的“自省意识”,凡事学会换位思考;反思一下自我在发展过程中的偏颇现象,有助于形成厚德载物的宽广胸怀、提高感恩意识。崇尚感恩教育的“慎独精神”培养自立意识,坚定道德信念;不因有他人监督而行善,也不因为无人监督而作恶。最后,坚持“身体力行”实现感恩行为通过学生自己的切身体验主动养成良好的德行,避免了空洞说教的呆板教育,实现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地培养起健康向上的道德行为。
当今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正处于重构整合的阶段,因此推进大学的道德教育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必然路径,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同样也具有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正修.当前高校德育中感恩教育之思考. 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5期
[2]吴殿峰.大学生感恩教育理论与的实践探索.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6
[3]袁春平,匡茜. 感恩教育:一种德育的新路径. 教学与管理,2007年15期
[4]周朝飞. 高校德育中感恩教育刍议.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5]李雄. 关于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的思考. 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 08期
[6]赵艳红,范雯婧,郑治. 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彭春丽,张宝. 论感恩教育缺失问题. 求索, 2007年 09期??
[8]钟铧. 施恩图报:内涵、依据与策略——家庭感恩教育的视角. 学术论坛, 2009年 07期
[9]王雪梅.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的缺失及培养[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3)
[10]胡荣. 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实施. 教育评论,2007年 04期
[11]张韩. 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归因及其培育探析.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9年 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