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间文化艺术

民间文化艺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间文化艺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民间文化艺术

民间文化艺术范文第1篇

XX黑陶工艺始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变革中,经历了由粗加工到精深加工的蜕变,黑陶产品也由过去的经济实用型向艺术展示型转变。在几代陶工的努力探索下,黑陶加工品种不断丰富,制作技艺日臻完善,其审美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均有了进一步的提升。特别是近年来,XX县在开展民间文化艺术活动中,不断挖掘黑陶艺术的精髓,使黑陶艺术成为推介XX、展示XX的一张精品名片。极大地促进了XX与外界的文化交流。

一、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XX县在开展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工作中,坚持精神文明和经济发展并重的方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和主题实践活动。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专题研究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抢救和创新工作。组织文化、宣传部门对全县的民间文化艺术形式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归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XX黑陶艺术作为全县民间文化艺术的主打品牌。2000年,县政府下发了《XX县黑陶艺术保护暂行条例》,把黑陶艺术纳入到全县文化建设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并作为“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一项重要内容。县直相关部门还从推动黑陶艺术的发展角度,相继出台了20余项优惠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黑陶艺术的健康发展。县文体局充分发挥行业职能作用,把黑陶艺术作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一项有效载体,常抓不懈。县政府也把黑陶艺术作为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在各类招商引资推介会和文化交流活动中,重点展示XX黑陶的艺术魅力,为提高XX黑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1979年春天,在上海中山公园举办的第二届全国陶器艺术展览会上,被评为全国十大陶瓷名产品之一。1980年获黑龙江省优质产品证书。1984年,XX生产的陶制花盆荣获国家轻工业部颁发的百花奖。2006年,在东北三省旅游博览会上,XX黑陶系列工艺品荣获大会最高奖“最具特色奖”和“最受观众喜爱的作品奖”。同年,被黑龙江旅游局评为优秀旅游产品,

二、活化载体、突出特色,黑陶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

据史料记载,4000年前我国古代的陶瓷制作者就掌握了黑陶加工制作技艺,黑陶艺术也构成了著名的“龙山文化”的一部分。XX黑陶艺术的存在和发展,一方面有力地证明了“龙山文化”传脉至今;另一方面,也使得XX黑陶成为古代黑陶技艺的“活化石”和“活标本”,现代黑陶艺术发展的“标志”。为了使这项彰显浓厚人文内涵、深厚民俗底蕴的艺术瑰宝传承不息,发展延续,XX县广泛地开展了黑陶文化艺术活动,不断创新丰富活动载体,提高群众对黑陶文化艺术是认知率和感同率,有力地带动了全县民间文化艺术创建活动的开展。一是,以“平民化”为基调,实现黑陶文化的高贵神秘与群众文化的民俗气息有机融合。黑陶文化艺术起源于乡土文化,根植于乡土文化,发展于乡土文化。为达到雅俗共赏、藏用兼备的目的,在黑陶制作的种类和形式上,突出了“大众化”主题。黑陶产品既有雍容华贵、价值不斐的花瓶和摆件,又有经济实用,价格低廉的花盆和笔筒;既有馈赠亲朋的高档礼品,又有居家生活的低档物件。近年来,为使黑陶艺术走近寻常百姓,广大黑陶艺术工作者在主题设计、造型式样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在汲取传统民间技术精华的基础上,注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精髓,使得“平民化”的风(欲查看更多精品文章请访问日益凸显。现在民间黑陶的制作基本上脱离了实用性,源于龙山文化向着仿古黑陶、观赏黑陶发展。其特点是:造型迥异。有坛、罐、缸、瓶、文化艺术品等二百余种,有单层、双层、三层、四层等类型;风格多变。有透雕、浮雕、阴雕等,尤以多层透雕工艺著称;纹样丰富。有梅、兰、竹、菊、松、龙凤图腾、吉祥纹饰等纯民间图案近百种;品质优良。具有:“墨如漆,亮如镜,硬如瓷,声如馨”的优秀品质。

黑陶艺术工作者常年深入乡镇村屯,走门入户进行采风,把普通百姓的审美焦点“移植”到他们的黑陶艺术作品中,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而且使黑陶文化艺术增强了群众亲合力。二是,以“普及化”为目标,实现黑陶文化的全民参与和全民共享的有机整合。全民参与和全民共享是开展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提高XX黑陶的艺术活力和发展生命力,黑陶艺术工作者常年深入乡镇村屯,走门入户进行采风,把普通百姓的审美焦点“移植”到他们的黑陶艺术作品中,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灵感,而且使黑陶文化艺术增强了群众亲合力。这个县坚持从“娃娃”抓起,全县各中小学在开展县情教育时,把黑陶艺术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乡土教材中。每名中小学生达到人手一册。通过学校开课,社区办班等形式,邀请黑陶制作艺人讲解XX黑陶发展历史、制作工艺和艺术鉴赏常识。目前,全县每所中小学校全年开课近40余次课时,7个社区开班总计达28班(次)。县职业技术学校还专门开设了黑陶制作培训班,借助黑陶教模为学生们讲解黑陶制作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们对黑陶艺术的兴趣。学校还专门为学生辟建了黑陶制作实验基地,现场观摹,现场制作,提高了学生的黑陶制作实践能力。三是,以“艺术化”为纽带,实现黑陶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民间艺术文化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地域文化的支撑,同样,XX黑陶文化艺术正是秉承了XX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多年积淀而成的一种特色文化艺术。县文化管理部门为了使XX黑陶艺术更具与时俱进的艺术生机和活力,专门成立了由文化馆为主体的XX黑陶艺术制作中心,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4名,定期召开专题研讨会,从强化XX黑陶“艺术化”的角度出发,探讨XX黑陶艺术与地域特色文化的结合。如今,黑陶艺术已与地方剪纸、农民画、版刻、石雕等地域文化有机融合,并形成了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艺术“景观”。目前,当地政府成立了XX黑陶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聘请哈师大、哈工大、绥化学院的专家为研究员,成立了XX黑陶文化研究所,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注册商标。同时利用因特网,建立了XX黑陶网。规模较大的厂家2个。年生产能力达100万件。产品远销到日本、美国等10几个国家和地区。此外,这个县还组织开展XX黑陶文化艺术节,吸引了日本、俄罗斯等大批艺术工作者前来观摩研讨。

三、强化培训、突出骨干,黑陶文化艺术队伍不断壮大。

民间文化艺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民间文化;传承保护

不可否认的是,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及保护始终是与农村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新农村文化建设促动了民间艺术的保护、发展、继承、挖掘。也正因为如此,如何正确梳理并认识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优点及发展现状,如何精准锁定并分析其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及保护成效等,不仅直接回影响到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生产和发展,还将直接影响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

1常态下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的基本途径

近些年来尽管我国极为重视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地区因为对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的重视度不高,传承和保护的技巧、专业人士不足、传承保护环境恶化等导致的传承和保护成效有限的问题。以上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缺乏法律依据,缺乏社会舆论及资金等的支持。基于此,建议如下:1.1逐步完善法律条款,做好民间文化保护名录。建议立足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萌发起点,结合其发展及传承方式以及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保护和创新需要,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以便做到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农村民间文化艺术成果有法可依,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可被有效展开等。具体而言,建议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文物保护法》等的已有框架下,结合各个区域实际农村建设中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利于当地实际情况的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及传承法律,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加大沟通力度,有的放矢的设计和制定方法、计划及措施,并保障监督和执行效率等。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名录可作为辅助各层级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统一管理的基础。同样需要相关部门自下而上的逐层级调查、归纳、论证、补充、撰写等。分层级的归纳和调研工作可同时展开,建议广调研,精准审核,准确评估,及时对外公布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名录。在此过程中,农民的力量需要被调动起来,可发动民众的力量成立农村明见研究会、文艺协会等,鼓励各基层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献计献策,提供资金支持等。当然,各层级政府的力量和优势必须良好利用起来,为挖掘、保护、整理农村民间文化艺术提供基本保障。1.2培养自觉传承和保护意识,建设传承保护队伍。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其关键点就在于保持传承者的专业性及不竭性。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意识及传承人队伍建设,对于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极为重要。从现有的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现状及问题来看,因为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继承者日渐缺失,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不得不出现断层进而导致很多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流失的情况并不少见,以故宫修复为例,纪录片《故宫》中有多集曾提到因为民间老艺人的自然死亡,后继无人,导致很多传统技艺流失甚至消亡,再次依靠传统工艺修复故宫已经很难被期待了。正因为如此,如何通过宣传来提升民众自觉承担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继承、发扬、创新的责任,如何自觉创造和运用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就应该成为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中的重点。对此,建议培养农民群众的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开放性意识,加大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宣传推广力度,使之认识到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此外,还需要将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培养与利润挂钩,使其成为可以为广大农民带来切实利润值的重要元素,如绣品、民族舞蹈、与农村旅游密切挂钩的各类农村民间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等。当农民群众看到并感知到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创新和实用为自己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之后,自然愿意打造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精品,提升农村民间文化艺术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这也是不断丰富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内容,提升民众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

2新农村建设要求下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的补充途径

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作为民间文化运作机制的重要构成,需要以继承为前提,以发展为必然要求。对于农民民间文化的自身发展而言,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创新是内在要求,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继承和传播的过程中都需要贯穿文化创新精神。从根本而言,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创新和传承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之一,同样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故而,作为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辅助,在新农村建设要求下,建议补充途径如下:2.1强化民族记忆,创建各类民间群艺团体。植根于农村的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伴随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吸纳广大农村群众的智慧和喜怒哀乐,民间文化艺术的动态发展与传统文化建设糅合起来,创造出符合各个时代审美特征的民间艺术及传统文化。农民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服务对象,其中的文化能人和民间艺术人均可被树为典型,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组合形式,现身说法并展示其精湛的技艺,用实际效果来感染民众,提升农民愿意参与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创新、传承、发扬,甚至使之进入国际市场中与国外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竞争。此种充分发挥文化能人及民间艺术作用的形式,很有可能造就并培育出一大批来自民间的艺术能人,此过程也是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农民创办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重要过程。具体可借鉴河南汝南县新农村文化建设和民间文化传统优势融合,保护、引导、培育当地民间文化能人,创建群众乐意参与,又符合当地特色和文艺爱好者喜好的民间群艺团体,如乐队、合唱团、曲艺、豫剧群众性团体等的案例。2.2丰富农民民间文化艺术内涵,创建各类民间文化产业。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并非完全保持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一成不变性,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是需要保持其新鲜性和生命力的。建议继续开发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潜能,如借助民间文艺队伍开发群众身边熟识的文化典型,虽然部分民间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如河南淮阳泥泥狗、洛阳的皮影戏和泥娃娃、朱仙镇的木版年画等,以及卢氏木猴和虞城的泥砚,都可以伴随民间艺术的创新及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逐步被提上文化产业的创建议程上。为推进创建各类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可建立起多元化投资融资体制,逐步拓展融资渠道,运用资本市场融资、金融信贷、投资控股以等方式,并逐步改善依靠文化企业积累扩大再生产及政府财政投入等方式,促动并加快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文化投资公司、基金组织及资本市场融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东,李月云.民间艺术传承保护与大学文化建设———以桥马戏、泗州戏的传承保护和宿州学院大学文化建设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3(6):1-4+93.

[2]邢海玲.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民间艺术传承路径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52-155.

民间文化艺术范文第3篇

民间文化的产生是以传统民间社会生活为基石的。传统民间社会生活的大环境练就了民间文化的造物理念、生活方式、生产形式、信仰、价值观以及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如:在农耕时代下,人们的思想上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多子多福的期盼、对风调雨顺的期待、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对“佛”“神”的尊崇等,并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将这些思想和文化意识形态蕴含在生活中,产生了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功能的剪纸、年画、皮影、民间玩具等等艺术形式,结出了丰硕的民间艺术果实,这些艺术形式具有“自给自足”“纯手工”“朴素”的特点,与生活紧密相关,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因此,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和形象载体,体现了在农耕文明历史条件下的传统民间文化特质。并且,民间文化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对民间艺术的产生、发展和存在产生着重要影响。正因如此,民间文化的发展和平衡对民间艺术的繁荣具有决定性作用,民间文化生态平衡性可以为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反之,民间文化系统的生态失衡将直接导致民间艺术的落寞,甚至会使其退出艺术舞台。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精神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用上了科学技术带来的高效农具、住上了宽敞的高楼大厦、贴上了时尚的装饰画、玩上了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电子玩具等。从民间文化自身来看,其所处的“自然—文化—社会”生态系统中,自然与社会要素都发生了改变,这使得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下的农耕时代背景逐步消失,因此,民间文化的生态平衡性受到冲击。民间文化的失衡,使得生长于民间社会生活之上并承载民间文化内容的民间艺术也丧失了其生存的土壤,导致了许多民间艺术作品粗制滥造、庸俗、肤浅并且种类在日益衰落、流失。民间艺术失去了广泛的民众基础,不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要么被认为是“落后”的东西退出市场,要么被认为是“古董”束之高阁,失去了原有的现实性和必要性。那么,该如何去拯救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呢?如何让民族文化中的瑰宝重新散发出光芒呢?

二、寻求民间文化及其艺术的发展

1.处理好文化发展,把握文化主流

民间文化根植于广大民众的生活,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等诸多因素发生改变时,人们更快、更方便地接触到各种现代的、外来的文化形式,并快速地被感染和铺开,这使得传统的民间文化受到冲击。因此,处理好文化的发展,建立健康、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是寻求民间文化及其艺术形式发展的根本。民间文化应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发展,这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自身的提炼,即重新审视民族传统文化本身,将封建的、愚昧的、不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的部分进行舍弃处理,将现代文化中的内容融合在传统文化中,实现既有民族传统文化根基,又具时代性和生命力的中国民间文化的主体,形成现代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其次是融合外来文化元素,正确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丰富文化形式和内容,壮大文化队伍,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使多种文化形式融合在文化队伍中,才能形成完善的、适合时代需求的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给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使民间艺术这棵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2.丰富和扩展民间艺术的形式与门类

在构建现代的、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民间文化基础上,丰富和扩展民间艺术的形式与门类,是对民间艺术的延伸与发展。张道一提出“民间艺术是一种‘母性’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根之所在”③。民间艺术的“母性”特点就在于:它以文化根基为养料、具有繁衍发展的能力。这就我们需要抓住繁衍的内在动力,去发展更多的艺术形式。就传统的民间艺术造型形式和内容来看,不管是剪纸、年画、泥塑玩具,还是皮影戏,它们都具有共同之处:是以民间固有的美学理念为审美尺度进行的造物活动,具有艺术性、民俗性,是生活和审美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人民大众的理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真正‘为生活造福的艺术’”④。也就是说,民间艺术之所以具有魅力,是因为其蕴涵着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期盼。那么,就造物物质本身而言,其造型形式、风格、内容、表现的手法、新的视觉形态就可以根据现时代的审美、时尚、甚至是新型材料等等方面去挖掘更多的素材和元素,提升和扩展已有的民间艺术形式美感、丰富素材及主题,使其更符合现代生活内容,更贴近人们的现代生活。这样的民间艺术就再不会是古董和文化遗产,而是民间艺术的再生和繁荣。图一泥塑玩具图二皮影戏

3.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

“民间美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艺术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的设计艺术发展是以本国的民族文化底蕴为背景的”⑤,虽然现代设计产生于大工业时代,民间艺术孕育于农耕社会,但民间艺术和现代设计的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为生活服务,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是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推动力。因此,现代设计与民间艺术都可以看作民族文化的物化形式,它们的物质表象背后都蕴涵着深厚而又悠远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审美思想,这也是民间艺术能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基础。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一方面利于民间艺术在现代生活下的运用和传播,另一方面也利于现代设计呈现出民族特色,两者相互推进。民间艺术和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实践手段也有很多,首先,从文化层面上说,将民族文化中的内涵和精髓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抓住文化的根,让中国优秀文化在设计中散发光彩,实现民间文化及其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结合。其次,从物质层面上说,将民间艺术的造型形式、创作手法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如将传统吉祥图案运用到装饰设计、服装设计中;将剪纸艺术的镂空手法、剪纸图案与灯具设计结合,给现代设计提供养分;或者将传统民间文化的艺术形式进行现代设计的创新改造等等,实现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结合,这样的现代设计才能散发出民族风、中国味,使大众得到审美和文化上的共鸣。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结合,不但使得民间艺术拥有更广阔、更现代的大舞台,也使得我们的设计更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是民间艺术获得艺术新生的重要途径。

民间文化艺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教学;民间艺术文化;渗透策略;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2016)03-0123-02

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精华,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思想,人们通过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学习,都可以从中体会到艺术的美丽,了解人生哲理。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重在培养幼儿基础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发展方向,只是通过枯燥的教学讲解的话很难让年龄较小的幼儿园学生理解,如果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就能够克服传统教育的缺点,寓教于乐。但是如果不掌握正确的渗透措施,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民间艺术文化简述

1、概念

民间艺术文化是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是最直接的来自于生活并反映生活的艺术。民间艺术文化主要来源于生活实践,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逐渐产生的一些生活现象或文化的集合。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并且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种民族的不同的民俗、民风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内容。民间文化艺术是人们在历史生活中发展出来的一种艺术,能够让更多普通的人理解、喜爱并产生共鸣,相比于其他艺术形式,民间文化艺术更适合于用在对低龄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适合于幼儿园教育的民间文化内容

我国的民间艺术文化内容丰富,意义深刻,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于渗透到幼儿园教育中,而是应该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简单易懂、贴近生活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内容。总的来说有以下一些内容比较适合渗透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第一,民间文学,主要包括了一些民间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第二,民间音乐,主要是一些民间的童谣、歌谣、民族歌曲等内容;第三,民间戏剧,包括一些民间戏剧、舞蹈、皮影戏等;第四,民间美术,主要包括泥塑、画画、折纸、剪纸、刺绣、编制等内容。从这些内容中选取一些学生更感兴趣并且适合于学生的年龄阶段的内容进行学习,能够有效地丰富幼儿园教学的内容。

二、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意义

1、增强教学趣味性

由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针对的主要是年龄较小、知识面狭窄的刚刚进入学习生涯的幼儿,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不可能像初高中教育一般更多地使用理论教学的方式,对于幼儿园的学生来说,课程的趣味性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就有了最直接的一种意义,即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学生可以在课程中学习一些民间技艺如折纸、画画、泥塑等,这样的课程对于好奇心较重的幼儿园学生来说比一般的识字课更具有吸引力,能够让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升华教学意义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对幼儿园学生的教育教学也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这一阶段对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塑造往往会在潜意识中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幼儿园教育教学也就具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是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意义的一种补充和升华,将这种教学行为上升到民族和文化的高度,让学生从小就开始进行民族艺术文化熏陶。只有从小让学生接受并理解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学生才能够被培养成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人,主动承担起保护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责任。这种教育与文化的渗透能够让教学不仅意味着教授知识,更意味着文化和思想的一种改变,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教学的最崇高理想。

3、促进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

我国的民间艺术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瑰宝,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有许多艺术文化形式因为得不到传承而消失,这对整个民族来说都是非常惨重的损失,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不仅是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学生如果能够从小就接触并了解民间艺术文化,就更有可能重视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工作,甚至可以从中找到未来某一种民间文化的继承人。这种情况在目前的教育下已经有所体现,例如,我国的戏曲文化目前就有许多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加入到戏曲学校进行更加专业的学习,更有许多学生在国家举行的戏曲文化比赛项目中都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与文化的结合,可以让祖国的下一代充分了解国家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从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为更加优秀的文化继承者,避免一些民间艺术文化失去继承人,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真正成为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继续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具体措施

1、加强对教师的民间艺术文化素质训练

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主要都依靠于教师的引导,教师是否能够进行正确的教学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因此为了促进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首先就要对幼儿园教师进行相关训练。由于许多幼儿园教师是刚刚毕业或者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他们对于民间文化艺术的了解也不是十分丰富,因此首先可以安排教师到专业的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地或者教学地点进行学习,让教师对于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其次要让教师在学习参观中加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改变关于民间艺术教学的传统观念,提高教师的民间文化素质,这样才能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思想传达给学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课程安排较为灵活,因此可以有效地在课程中进行民间文化艺术的渗透。例如,教师在引入课程时,可以通过一小段的民间文化艺术引入,比如说在认识数字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剪纸形式将这些数字制作成漂亮的剪纸形式展示给学生,既能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又很好地利用了民间文化艺术方法;或者是在学习某一个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皮影戏形式向学生还原故事情节,再让学生观看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形式不仅新颖有趣,更能够通过一种更直观的形式让学生记住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如果对于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开设专门的实践课程,在课程中专门教授学生一些不同内容的民间艺术文化,例如专门开设剪纸课程,从基本的知识和技巧讲起,逐步教学生学习剪纸艺术,最后再让学生表达自己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收获。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于课程教学的内容的选择,要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喜爱的内容,从而使课堂更具有趣味性,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习的安全性,尤其是在剪纸等需要使用工具的课程中要保证学生的安全。

3、创造民间艺术文化环境

学习环境是一种能够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因素,尤其是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一个色彩缤纷的学习环境更容易让学生产生积极开朗的心情,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也离不开一个充满民间艺术气息的环境。例如,幼儿园可以建立专门的民间艺术文化展示区,在这里展示一些比较有名的民间艺术代表作品,通过合理的环境结构创造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民间文化艺术氛围的环境;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创造一块学生民间艺术文化作品展示区,将学生自己的作品也融入到整个学习环境中,不仅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艺术文化环境。

4、在交流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思想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阶段,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最为频繁的,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关心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因此需要和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开导,教师在这些丰富的交流过程中就可以运用一些民间艺术文化内容,让学生对于民间艺术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例如,一个学生和另一个学生因为争抢东西而吵架,老师必须要进行调解,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严厉的批评或者说教只会让学生产生负面心理,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塑造一个榜样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例如向学生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学生学习孔融,这种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同时也达到了民间艺术文化渗透的目的,促进了学生思想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仇晓红.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1):61-63.

[2]魏建林.创设民间艺术教育环境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7):35-35.

民间文化艺术范文第5篇

一、民间艺术相关理论与产业发展研究

在我国,具有现代色彩的民间艺术研究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初,在救国图存的社会背景下,一代知识分子注重改造民众心灵,关注现实政治,较具现代色彩的中国民间艺术研究从此开始,并由此形成横贯20世纪的一种文化思潮。20世纪30年代,钟敬文的系列论文在我国民间艺术研究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中,《关于民间艺术———〈艺风•民间专号〉卷头语》(1933年10月18日)、《民间文艺学的建设》(1935)、《〈民间艺术专号〉序言》(1937),是他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文章。《关于民间艺术———〈艺风•民间专号〉卷头语》论及民众艺术的社会功能与研究现状,指出它们对于探索艺术的性质、起源、发展和技能等重要问题的研究价值①;《民间文艺学的建设》首次提出构建中国民间文艺理论体系的设想,并创用“民间文艺学”的概念②;《〈民间艺术专号〉序言》则讨论了民间艺术的功能和存在形式,重点强调了民间艺术在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意义③,虽字数不多,却切中肯綮,至今仍具活力。学者们对民间艺术的早期研究多限于民俗、美学和艺术学等单向度层面,与精英艺术相比,其研究始终处于边缘化状态。现代社会环境下民间艺术面临的困境以及世界话语对民间艺术的关注,使民间艺术研究逐渐从边缘回归中心的舞台。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民间艺术研究的重点。同时,这些研究不再拘泥于原有的美学、艺术学和民俗学的取向,而是以艺术人类学、艺术民俗学、艺术社会学等更多学科交叉,更为宽广的视野对民间艺术进行日渐深入的解读。从相关文献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民间艺术的当代文化生态研究对于民间艺术的生存现状,张道一认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使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西方一些科技和工业发达国家,民间艺术已经不多,特别是在实际生活中,手工制品早已被现代化的机械制品所替代。而中国在不自觉地重复着西方道路,大多数传统民间美术已不再引起人们的兴趣,能否走出困境难以预卜。④吕品田通过对百年来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历程的分析指出,由农业手工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现代潮流,使中国民间美术不可避免地遭受严峻挑战。滋养民间艺术原生形态的“原始生态环境”,已经随着农民精神世界和整个乡村社会的深刻变化而被破坏。百年来,民间艺术的原生形态如江河日下、颓势难逆。⑤然而,民间艺术的衰落并不意味着民间艺术的消亡,而是民间艺术的重构。李砚祖认为民间艺术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原生态的民间艺术,二是市场态的民间艺术。市场态的民间艺术品本质上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间艺术品,而是文化工业的产品。这种市场态存在是20世纪社会和文化变革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最深刻改造,除形式外我们再也难以发现民间艺术那种原生的意义和内涵,它不过是精英文化选择和改造的结果。⑥方李莉通过考察西部传统民间文化,证实了民间艺术在社会转型期的嬗变及其被重构的事实。西部许多民间仪式、歌舞以及手工艺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不仅仍然存在,而且还有所发展,并且其艺术形式更加美学化、专业化。她认为传统民间文化重构来自于多种力量,这种建构促成了旅游与民间艺术的结合、传统手艺的边缘化和新民间艺术的崛起。⑦民间艺术的重构来自于多种力量,政策制度和社会力量的保护是其中的主流力量。全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提出,我们应该做保护民族文化根脉的工作,要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地毯式普查、编辑、整理和保护。⑧刘锡诚提出保护民间文化的具体措施,要在中小学生中加强民间文化的教育;在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间文化博物馆,在全国建立中国民间文化博物馆;要充分估价民间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和对民族文化的贡献。①白庚胜就民间文化传承内涵与手段进行了分析,认为民间文化要传承的是民族精神、民族标识、社会制度、文化传人、学术资源、知识系统等,而这种传承要依靠教育传承、媒体传承、产业、学术传承和民间传承的手段来实现。②黄波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对转型期民间艺术的发展路径予以分析,认为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同构形成的社会网络,是转型期民间艺术发展的促进力量。③民间艺术的乡土语境是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有些学者从关注、保护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环境入手,研究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潘鲁生认为,只有在民众的生活环境中才能深入探讨民间文化的内涵,要保护失落的文化传统,就要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生态环境。④唐家路认为从民间艺术的生活形态和文化生态入手,通过对民间文化的价值观念、自然环境意识、生活方式、造物观念、信仰观念、技术因素、民间社会组织形式以及文化时空发展等内容进行研究,可以全面体认民间艺术,协调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谋求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⑤张士闪从艺术民俗学的视角,以村落为单位,以近20年来我国乡土传统的再造与复兴为背景,对山东中部地区的四个村落进行了实地田野调查。他通过对家族与村落传承中的集体记忆、民间心理和行为叙事等层面的挖掘,深入探讨了村落语境中乡民艺术传统的形成、保持与衰变的内在规律,重新阐释在村落语境中乡民艺术的特征与意义,提供了研究乡民艺术的“家族—村落”传承体系及其当代意义的新模式。⑥孙晓霞认为,政府和学术界引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民间文化自然存在、自然传承方式的特殊性,真正能使文化生存下去的“保护”还要多依靠民间社会的力量。⑦

2.文化产业化视域下的民间艺术研究民间艺术的产业发展古而有之,只是呈现分散的、个性的、小规模的状态。在现代社会转型期,某些民间艺术品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呈现出的良好态势和民间艺术“生产性保护方式”的提出,使民间艺术的研究不再停留在单纯的记录和圈护阶段,民间艺术产业化渐入视野,并掀起了理论研究的热潮。“艺术民俗虽然产生于乡土社会,但又是一种‘活的民俗’,它完全有能力在脱离了乡土语境之后继续地表达自己、实现自己。这要求我们换一种立场去看待‘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艺术民俗现象。从新的语境来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应该是传统民俗从神圣空间向公共领域融入后,因适应公共领域的经济属性而表现出的新的文化属性,是其自身‘活的民俗’属性的激活与生长。”⑧从主张民间艺术的现代适应性这一角度出发,张胜兵等提出作为文化符号的民族艺术可以作为宝贵的文化产业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并就产业化途径进行了探讨。⑨刘锡诚认为,产业化是一把“双刃剑”,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走适度的产业化道路。瑏瑠张士闪认为民俗文化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提倡民俗文化产业的有序开发,有益于我国现有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城乡互动。瑏瑡王松华、廖嵘撰文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通过产业化手段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环境下传承与传播的市场空间,并借市场化的机会扩大规模、集聚资金,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与发展的良性循环。①王文章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工艺性、记忆性项目,进行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性保护,使其成为提供就业机会和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行业,能给项目保护带来可持续性的长远发展。②作为重要文化资源的民间艺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日益成为重要力量。但是,产业开发中的盲目滥用行为,使民间艺术资源遭受很大损害。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中的矛盾,带来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并积极探求解决路径。顾江等编著的《文化遗产经济学》③综合文化学、历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在对文化遗产价值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探索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及不同的开发模式,书中以批判性的态度指出那些为了追求眼前经济利益的开发经营对文化遗产具有“毁灭性”,指出文化遗产经营开发的目的,是使其保存时间延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合理经营中实现更好的保护。王会莹指出,民间艺术如果只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创作,结果可能会抹杀民间艺术固有的乡土味,成为形式单一、缺乏内涵的商品,这是民间艺术商品化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同时,审视过去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还必须在产业化的同时,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后的评估、监测、规范等管理机制与收入分配体系,要在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下,积极寻求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④另外,刘建华的《手工艺文化产品营销传播的新华村模式》⑤、胡晓蕾的《民艺产业化的品牌建设研究———以谭木匠为例的实证与规范分析》⑥等文章也提出了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问题。

3.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区域和个案研究还有许多学者以区域或者个案为视角,由小及大,展开对民间艺术产业化的研究。有学者选取民间艺术单个品类进行深入研究,以探寻民间艺术传承与开发中的个性与共性。个案研究涉及在享誉国内外的“映像”系列歌舞的编创和产业化探索,如《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等;在演艺业和影视艺术业不同凡响的郭德纲相声、东北二人转;民间工艺品类的保护与市场开发,如风筝、鲁锦、泥塑、丝绣等等。区域民间艺术研究,大到省市、小到一个民间艺术流传的县乡,提出民间艺术区域保护和开发的构思与设想。学者们从民艺个案的传承保护入手,以不同的研究视角关注这些民间艺术在现代市场中的动态流变,对民间艺术的深刻细描使民间艺术更加立体丰富。随着社会对于民间艺术的重视不断加强和其经济文化价值的不断彰显,文化产业界面上的“民间艺术之舞”正在华丽登场,这已是学界的普遍共识,并在文化产业的实践中获得了验证。

二、民间艺术的经济文化意义

民间艺术具有经济功能,这是文化与经济的同体共生关系决定的。生存于村落文化视野下的民间艺术一直起着满足审美需求、丰富艺术生活、抚慰乡民心灵、营造民俗氛围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使商品交换成为可能。以实用为创生基础的民间艺术,逐步成为民间艺人谋生的手段。“因为艺术作为一种生产活动,其产品即艺术作品也内在的具有商品的属性。”⑦民间艺术在其发展中,逐渐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为民众获取生活资料的一种手段。许多民间艺术历经社会变迁、淘洗,发生了由产品到商品的质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才能鲜活地存在。民间艺术的经济意义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民间艺术以灵活的形式和丰富的艺术特质,成为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民间艺术起源于劳动和由劳动构成的原始经济关系,在其发展承传过程中,始终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原始工具、装饰物的产生和进步,是艺术不断创新的过程。艺术在运动变化过程中,起着促进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生产形式的作用。艺术本身所有的特性鼓舞着人们的生活追求,刺激着生产和流通。艺术成为经济构成,表明区域社会有着较高的文明程度。例如,大汶口时期的陶器、石器是原始时期的例证;元明清至近现代的手工艺、戏剧、曲艺等说明民间流布以追求美、精巧、省力为目的的民间艺术活动,使民间艺术流布区域生产力更趋生气和活力。并且,由于民间艺术的介入而引起的人们物质消费文化和经济生产文化的观念变化,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作用力,制约和推动着生产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符号和表述,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些历史状况。民间艺术的发展形态随着社会经济形势而不断波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反衬了经济的变化。战国时期,齐国经济的强盛,直接体现为齐国民间工艺美术、音乐、舞蹈等形式的繁荣。凡是民间艺术品类繁多,体系完备的区域,在总体趋向上该地区也呈现经济历史的繁荣景象。以山东为例。虽然山东经济呈现农耕经济文化的特点,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态为主,但是山东民间艺术从发展初期就显示了其商品经济的特点。春秋前,山东就出现了以民间艺人为骨干的手工业者队伍,它们的艺术产品不断地流入市井,成为商品进行流通。后来形式不断完备的民间戏曲班社,其管理、组织完备,对现代都具有借鉴意义。比如,著名的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本身就是一个民间艺术行业,其产生或存在与明清时期民众的基本生活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当时从事年画制作的人员主要有两类,难以自给的农民和作坊艺人。当年的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并不是兴起于市中繁华地带,而是在潍坊老城区东部15公里开外寒亭地区的杨家埠村。当地的民间口头传说与家谱资料表明,一些四川移民于明初迁居该村时,这一带土地贫瘠,地少人多,仅靠农业难以维持生计。于是村民中有掌握刻版技艺者,开始利用一技之长,以家庭为单位,翻刻复印当时已十分流行的年画,并拿到市场上出售。①后来村民们发现这种行业投资少,收益多,制作和经营的周期短,于是纷纷操此行业。在杨家埠村的带动下,周围数村很快出现了多个年画作坊,并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民间年画产地之一。可以说,山东民间艺术在社会功能指向上,是超越了传统小农经济形势的,同时,民间艺人也充当了传统经济的叛逆者和新兴经济的弄潮儿。可见民间艺术的商品性质是民间艺术的特性和惯性使然。

三、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是对民间艺术价值的重构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1986年《资本的形式》一文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文化资本理论。布迪厄认为,资本可以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基本形式。在这三种资本形态中,他对文化资本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尤其关注。他认为,文化资本也分为三种基本的形态,一是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体现的具体的状态;二是客观的状态,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图片、书籍、词典、工具、机器等等)形式体现;三是体制的状态,以一种客观化的形式体现。②文化产品,是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统一。文化本身具有价值并能转化成经济价值。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是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文化资本有利于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文化资本是一种经济现象,文化价值能够产生经济价值,并在产生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提升原来的文化价值。文化生态系统支撑着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让文化遗产在文化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自行衰落,而不进行必要的投资来维持和增加这种无形文化资本,这种忽视文化资本的行为很可能会导致文化体系的衰落甚至崩溃。民间艺术是一种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是对民间艺术价值的重构,是民间艺术资源资本化的过程。民间艺术资源转化为可资利用的文化产业资源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资源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二是资源转化的成本是可控制的;三是要具有市场竞争力。不是所有的民间艺术资源都可进行产业开发,只有满足上述条件的才能实现由艺术品、实用品到商品的转化。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首先要转变思维,树立民间艺术不仅仅是文化“艺术瑰宝”,而且是一种可转化为商品的潜在资源的理念。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就是要把某些过去私相授受、零散学习的民间技艺形式,变成艺术商品并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自由企业经济形式,且达到相当规模,创造利润的过程。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也是在民间艺术所惯有的属性上,予以规范、创意,用现代化的市场理论和经济理论,使其更加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1.提升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从民间艺术创生流变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民间艺术出自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实用目的,在社会变化发展中,不断调整自身存在状态,逐渐成为调节装点人类生活,为生产主体创造审美情趣和经济效益的物质或精神存在。这说明民间艺术具有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功能,它能够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自身的生存样式,以求逐步完善和更新。在现代社会中,某些民间艺术品类的消亡正是自身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结果,外界力量的挽救和保护只能保存其历史存在的事实,却无法挽回其弱化到消亡的脚步,因为这种民间艺术品类已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失去了欣赏和需要的受众。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实质上是其自身和外部力量双重作用的结果。民间艺术在其发展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经济效益,出现过商业化的萌芽。比如宋代就有了专门供戏曲演出的商业场所“瓦舍”,而到了清代,戏曲的商品性越来越强,京剧更是发展成为拥有巨大商机的艺术形式,许多人投身京剧艺术,并不仅是出自对于艺术的热爱,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许多民间艺术品类的辉煌时期也正是它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时期。民间艺术历经时代的沧桑变迁,洗尽铅华,还能露出其本真的美丽,这就是其强大的生命力所在。或者任其随波逐流,或者只是单纯的框护,都不可能实现民间艺术的当展。只有让其与现代生活接触,让其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应有的位置,实现其价值,民间艺术才能持续传承。在产业化过程中,会有这样与那样的不足,会有一些与乡土语境脱离的变化,但是,哪一种民间艺术不是在不断地适应社会,不断自体更新的过程中坚持走到了现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民间艺术的产业发展首先是对自体的保护,是对自身发展的扬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商品化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许多地区的政府、企业都看到了民间艺术潜在的商业价值。但是,不考虑资源的承受能力的盲目、重复开发,凭空猜想、粗制滥造造成硬质景观的堆叠,使伪民俗大行其道。这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以牺牲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开发手段,使民间艺术产业化走上了工业社会先发展、后保护的老路,偏离了民间文化资源生态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也是许多学者反对民间艺术商品化的根源所在。民间艺术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关键是看开发者对开发的认识和由认识所决定的开发行动。要正确认识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必要性,它不但能给当下带来客观的经济收益,在方式方法科学得当的前提下,还会弘扬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使之得以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完成文化的传承与优化。如果片面强调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在全球化的发展大潮中,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容易使民族文化淡化和边缘化,甚至在强势文化的冲击和掠夺下,民族文化生活被逐渐遗忘,甚至消失。在此意义上说,开发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益,还是对文化的另一种保护,产业的发展就是文化的发展。对于适应产业开发,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民间艺术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使更多人了解民间艺术的生存状况,认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意蕴,使之与当地民俗文化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民间艺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化艺术创新,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题材和技巧,而是挖掘出新的主题,创造出更多的经典作品,使民族民间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民间艺术产业开发不是对于民间艺术的曲解,不是对传统直线性的继承,而是一种发展中的求舍,是在民族传统中融入现代意识的再创造,也正是回应了文化随时代变迁而流变的本质面目。

2.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有益资源文化品牌,对于一般产品来说,是指具有明显的文化附加值,它能给消费者提供额外的精神享受;而对于文化产品来说,就是它能充分提供某种特定的文化消费和文化服务,使消费者的特定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化品牌实质上是具有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并具有独特标记的产品。①文化品牌是经过市场检验,被消费者信赖的产品。一个国家、地区,所拥有的文化品牌越多,它的文化竞争力就越强。文化品牌以特定的文化为灵魂,文化品牌的打造首先是文化资源的提炼和利用。打造民族文化品牌首先必须发掘、整理、总结、提升民族文化资源,把民族文化资源中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符合时展需要的因子发掘、整理出来,并进行总结、提升,重新编码。②民间艺术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富有深沉的文化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艺术思维观念,是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载体。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无比灿烂、丰富,其中经典的艺术符号数不胜数,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魅力资源”。开发民间艺术资源,从民间艺术中汲取精神营养和灵感,为文化产品打上鲜明的民族个性标签,塑造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提升文化竞争力。民间艺术产业化的过程,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的过程,同时又为民族文化产品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特色民俗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盘活民俗文化与现代工业的关系,发展民俗文化产业链条中的信息服务业,改善工业生产的生态文化环境,实现民俗文化与现代经济之间的张力性共存。

3.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生力量通常认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技术条件、制度、区际贸易因素等。而对于不同区域来说,其深厚的文化资源积淀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地域特色文化渗透到区域经济中,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从而形成不同区域的特色产品。民间艺术具有显著的地域特性,特色鲜明,又极富自然与人文内涵,显示了巨大文化差异性,在区域内往往有广阔的市场和受众,也会成为吸引域外消费者的主要产品。民间艺术作为历代先民们创造的极其丰富的和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个性特征的重要载体,其所蕴含的文化符号可以成为区域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品的符号价值的生产提供原材料。民间戏曲可以进入演出市场,实行产业化运作;民间工艺可以进入制造业,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区域民间艺术资源禀赋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比较优势。虽然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在学术研究中尚有争论,但是民间艺术产业化实践已经走得很远。随着区域民间艺术产业实践的深入展开,民间艺术产业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文化经济水平提高等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彰显,尤其是对于农村文化产业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将显示出强劲的推动作用。民间艺术产业,是传统文化资源同现代审美、创意、科技以及市场共同打造的产业,它可以是单纯的影视产业、制造业、旅游业、演艺业、出版业,也可以是将所有产业串成链条的内容因子;它可以是促成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因素,也可以成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腾飞的有力支点。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遗传密码,在当代社会正以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被翻译、被注解。

四、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几个问题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层次开发模式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是对民间艺术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提升,但是不适宜产业开发的民间艺术品类也不能扔进历史的故纸堆。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民间艺术保护和开发的机制,要建立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的金字塔模型,即民间艺术资源层次开发模式。在充分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将民间艺术资源根据其性质、留存现状和产业开发适宜程度进行分类。不适宜产业开发的民间艺术品类,处于整个模型的根部,通过建立民间艺术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习、立法命名等方式进行静态记载,由政府出资或争取社会资金的注入,以及民间艺术博物馆的自身收益来维持其发展。这部分民间艺术资源是民族民间文化的根基,记录和保留其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可以使这些民间艺术资源得到有效地传承,也为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寻求历史的足迹和文化的滋养。中间层次是可以在社会中流传生存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其乡土语境中有广泛的受众,但是体现较强的文化地域性,可在其流布区域内进行产业开发,使之创造经济效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得到文化的传承。最上层是民间艺术中较为活跃的部分,可塑性和可变性比较强,甚至可以说是从民间艺术中抽离的艺术元素,置入现代文化产业语境中,大力开发,实现规模经营,成为区域间、国际间可以广为交流的文化产品,成为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核心元素。这种保护与开发模式在民间艺术各门类中形成资金的良性循环,也在区域内形成文化产业的新增长点。这种金字塔的保护与开发模式,对不同性质、不同品类的民间艺术资源区别分类,统筹配置,合理利用,从而保证民间艺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