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早产儿护理指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早产儿;大隐静脉;护理体会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为患者提供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1]。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NICU中的危重儿和早产儿(尤其为VLBW),其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耐高渗等特点,既可减少了对患儿的过度刺激,又保证了抢救的及时用药和静脉营养的供给。我科NICU于2008年1月至12月共为12例早产儿留置PICC,其中3例经大隐静脉穿刺置入PICC导管,取得了同样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3例均为早产儿,其中1例伴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例伴有新生儿肺炎,日龄分别为2天、1天、3天,胎龄分别为31周、29周、34周,体重分别为1 180 g、1 010 g、1 350 g,双上肢肘部静脉极不明显或已被破坏无法进行置管,病情均较危重。
1.2 置管长度测量
取仰卧位,下肢与躯干呈一线,从穿刺点量至脐与剑突中点再加1 cm即为置管长度。
1.3 置管方法
备BD公司生产的1.9 Fr PICC包。将患儿取仰卧位置于辐射式抢救台上,吸氧,并连接心电监护仪。对于烦躁、哭闹、血氧饱和度不稳定者予鼻饲胃管内注入10%水合氯醛适量(0.5 ml/kg),以减少其耗氧量。助手站于患儿头侧固定肢体,使患儿穿刺侧下肢处于伸展状态,对侧下肢抬起屈膝配合固定,充分暴露穿刺部位,操作者站于床尾。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整个下肢,铺巾,按预定置入长度修剪导管,持导入针以30°角进针,见回血,送导入鞘,继而送导管至预定长度。导管末端连接注射器抽回血通畅,则退出导入鞘,压迫穿刺点后固定,拍X线片确认导管尖端位置。
2 结果
2.1 置管部位
3例均选择在下肢踝关节内侧大隐静脉进行置管。
2.2 置管过程
我们采用边推注生理盐水边送管的方法,第一例在送管时遇阻力,暂停送管并给予热敷,按摩血管,5 min后顺利将导管送入,其余2例送管顺利。
2.3 导管尖端定位
第一例置管后导管尖端位于第四腰椎,即下腔静脉入口处,其余2例导管尖端位于第三腰椎处,即下腔静脉内。
2.4 合并症
第一例于置管2天后出现下肢腿围增加1 cm,考虑到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给予硫酸镁湿热敷及海普林软膏交替治疗24 h后症状好转,3天后症状消失。3例患儿均按计划拔管,平均留置时间长达34天,未发生堵管。导管尖端送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
2.5 体重增长
置管期间,3例患儿体重每天均增长20~30 g。
3 导管护理
3.1 无菌操作
有文献报道,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致静脉炎发生率为3%[2],因此,在进行操作中必须树立牢固的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3.2 加强冲管次数
采用脉冲式正压冲管。在应用氨基酸、脂肪乳或输入血浆及白蛋白前后均用2 cm生理盐水冲管,连续输入TPN者应q8h,用≥10 ml空针冲管,以防发生堵管现象。
3.3 封管
封管肝素液浓度:早产儿为10 u/ml即可。采用方式为:盐水-药物-盐水-淡肝素液,液量为0.5~1 ml/次,正压封管(边推边退)。
3.4 敷料及肝素帽的更换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无菌透明贴膜在穿刺后24 h更换,以后与肝素帽一起2次/周更换。若贴膜污染、潮湿、脱落、肝素帽内有血凝块,应及时更换贴膜或肝素帽(早产儿在保温箱中,温湿度高,易发生感染)[3]。更换时标记时间、日期、操作者,同时注意观察局部情况,测量并记录腿围(膝关节与踝关节的中点)。
3.5 预防导管阻塞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不同药物之间用生理盐水冲管;保持输液的连续性,用输液泵持续输液,速度不小于3 ml/h;每次更换针筒时常会有负压,应按压快进键数秒钟,确定液体已匀速进行[4],并检查导管固定是否妥当;导管不能用于输血和采血;输液时应适当抬高置管侧肢体,尽量避免剧烈活动,以减少回流不畅所致的下肢水肿及导管阻塞、感染等。
3.6 其他
禁止在置管侧进行股静脉采血,并在床旁贴醒目标识,以免损伤导管。
4 讨论
PICC穿刺首选上肢静脉,当肘部静脉条件差时,选择股静脉和大隐静脉置管,这种情况在国内文献中也有报道[5]。考虑到早产儿股静脉置管易被尿便污染而发生感染。而踝关节处的大隐静脉位置表浅,粗且清晰,穿刺、固定和护理相对容易,输入药物不受限制,合并症少,可长期保留。但其静脉瓣多,送管时易遇阻力,且放置后影响同侧股静脉采血,故在选择血管时应首选上肢静脉。而对于上肢静脉条件差的早产儿经大隐静脉置于下腔静脉的PICC途径,安全有效,为日后早产儿深静脉营养开辟了另一条生命通道,同样可达到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新萍.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35.
2 骆小京,康继红.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导管在NICU中的应用.中华护理学杂志,2002,34(4):232.
3 孟春英.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25例.实用护理杂志,2003,19(2):4.
早产儿是指孕周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2012年2~2013年5月期间妇产科收治的92例早产儿,除合并先天畸形、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以及综合治疗无效患儿。92例患儿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自主呼吸较弱、吮吸能力不强、进食少、低体温、喂养不耐受等。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中男性28例,女性18例,胎龄30~38周,平均胎龄34.2±2.5周,体重1.00~1.98Kg,平均体重1.42±0.35Kg;观察组46例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胎龄30~39周,平均胎龄34.5±2.6周,体重1.08~1.95Kg,平均体重1.43±0.38Kg。本次调研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且在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下进行,两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体重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46例患儿在监护室期间行常规护理[3],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观察其不良症状,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对其家长进行早产儿相关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于存在紧张、焦虑、抑郁的家长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缓解或消除其负性心理,促进健康教育效果的提高。监护期间可允许家长探望,每天4次,每次时间控制在30~60min,在探视期间,护理人员要趁机告知家长及亲属患儿目前的健康情况。同时详细向其讲解早产儿出生后易发的不良反应,日常护理需要注意的事项,提醒要注重患儿的营养、注意保暖、预防感染等,必要时要对产妇进行床边示范指导,如正确的抚摸方式、喂养的方法、臀部及皮肤护理、如何回应婴儿等。可将早产儿健康教育知识、护理方法通过播放宣传片和发放宣传手册等途径以提高家长对早产儿的认知度和护理技巧,另外,还需要向产妇强调母乳喂养的优点和必要性,尽可能采用母乳喂养[4]。
1.2.2 阶段性护理干预
观察组46例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制定阶段性护理干预的方案,分为住院期间、出院前、出院2周、2~4周以及随后每月1次,制定不同护理干预措施。
1.2.2.1 出院前护理干预
出院前,责任护士要将早产儿在住院期间的早产儿的健康状况及治疗方法和效果详细告知家长,并根据早产儿各自的体质特点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并指导家长在家庭护理中的方法和技巧,重点强调应该注意的事项。指导母乳喂养的技巧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预防感染。另外,告知家长早产儿定期体检及接种疫苗的具体时间[5],并预约家访,鼓励其定期复诊,共同完成家庭个性化护理。
1.2.2.2 出院1~2周的护理
早产儿出院1~2周,在家庭护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会导致早产儿感染的因素,注意卫生、通风、减少强光和噪声对其刺激,在此期间,责任护士要对早产儿进行家访,至少1次,主要检查其脐部是否愈合、黄疸是否消退,同时观察期皮肤和大小便情况,指导家长要不定时按摩早产儿的腹部,提高其消化和吸收能力。另外,观察产妇泌乳情况,指导其如何促进泌乳,提醒家长要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照顾患儿。
1.2.2.3 出院2~4周护理干预
出院后2~4周可通过电话随访或者家访形式了解早产儿的神志、肤色、饮食、大小便情况,同时了解产妇泌乳情况,再次指导产妇抚摸、按摩、视觉刺激、被动运动等的方法和技巧,促进早产儿各项生理机能正常发育。
1.2.2.4 随访
患儿出院之后,前2周至少家访1次,2~4周家访或者电话随访至少1次,以后每月1次,常规测量早产儿身高、体重、胸围、头围等变化,评估其生长发育状况,同时了解家长在家庭护理过程中是否严格遵循护理要点,及时解答其心中的疑虑。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笔者主要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体重、摄奶量、腹泻和感染以及再住院率,评估阶段性护理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对研究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体重、奶摄入量、睡眠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
表 1 两组患儿各项观察指标对比分析
3 讨论
早产儿在出生1月内面临着外界环境各种危险因素,包括体温、疾病、喂养耐受性等多方面问题,出院之后的家庭护理也直接影响着早产儿机体生理机能的健康发育,由此,早产儿护理已经成为新生儿护理重点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6]。早产儿的护理主要是针对其自身的疾病、皮肤、进食以及大小便的综合护理和家长护理,其中家长护理其中极其重要的作用[7]。
早产儿早期护理主要指的是在院期间的临床护理工作,出院之后仅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必要的技术指导,护理人员不会直接参与护理。患儿出院之后由于部分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护理技巧不够专业,存在不能将孩子健康养大的忧虑,对于患病婴儿更是手足无措,进而产生紧张、害怕、忧虑等负面情绪,在家庭护理过程中各项护理措施不当诱发各种早产儿疾病,甚至危及其生命,由此,重视阶段性护理的重要性,对降低早产儿患病率,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8]。阶段性护理在关注患儿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同时还增加了出院后较长时间的随访,更有利于从专业角度更深入了解早产儿的疾病和发育情况,及时指导患儿家长护理技巧和注意事项,进而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早产儿;发生率;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123-01
早产儿(Preterm Infant)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体质量2500g以下的活产新生儿,是新生儿时期死亡的首要原因。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其患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有效的治疗和良好的护理质量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的关键[1]。本研究现对本院收治的110例早产儿的临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选取2009年10月-2010年6月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且资料完整的早产儿共110例,所选患儿均符合早产儿诊断标准[2]:妊娠28足周到不满37周之间终止者,胎龄评分与实际孕周相符合。110例早产儿中,男孩58例,占 52.73%;女孩52例,占47.27%,男女比例为1.12:1。出生体重平均为2.4千克,孕周平均为35.143周,住院天数平均为 14.00天,出院体重平均为2600.00 克。体质量平均每日增加10~30g,出院72 h内生命体征正常,无再次住院者。
1.2 临床治疗方法 患儿母亲入院后立即给予地塞米松10mg/d口服,连用3 d;针对早产儿出生后所患疾病及时给予吸氧、抗感染、维持酸碱液体平衡及对症处理。同时在此基础上增加各种监护仪器及呼吸支持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仪等严密心肺监护,抓好体温、呼吸、营养多项管理,严密监测患儿血糖,预防颅内出血。
1.3 临床护理措施
1.3.1 保暖 早产儿体温较难维持,大多需保暖。房间温度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为防止体温下降出生后应将早产儿置于事先预热到中性温度的暖箱中,根据早产儿体质量不同调整温箱温度。
1.3.2 监测血糖 早产儿容易发生低血糖。对可能发生低血糖症者生后1 h开始喂5%葡萄糖溶液,2-3 h开始喂奶,血糖
1.3.3 呼吸道管理及供氧
早产儿出生后呼吸功能不成熟,呼吸肌发育不全,有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此时应及时给予浓度为30%~40%氧气吸入,但不要长时间、高浓度的给氧,以免引起晶体纤维组织增生,导致患儿引起视力损伤。
1.3.4 预防感染
早产儿普遍免疫功能差,预防感染非常重要。护理人员在处置前要消毒双手、带口罩,避免造成医源叉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换气两次;患儿房间定时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照射l-2小时;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暖箱,箱内用品每周更换消毒一次。
1.3.5 健康教育
早产妇往往有焦虑和紧张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护理和指导。态度要积极热情,加强与产妇的沟通和交流,耐心帮助解决产妇所遇到的困难,使产妇增强信心。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及正确有效的喂哺方法,鼓励她们与早产儿尽早和频繁的接触。指导产妇主动地观察孩子的异常变化,以便及时发现病情。
2 结果
110例早产儿,经及时的治疗和良好的临床护理,最终治愈86例,占78.18%;好转17例,占15.45%;自动出院4例,占3.64%;死亡(因呼吸衰竭)3例,占2.73%。同时治愈或好转的患儿预后良好。
3 讨论
早产儿发生率近年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文献报道[3]:早产儿一般死亡率为12.7%~20.8%,患儿胎龄越小,体质量越轻,其死亡率越高。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均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这说明早产儿出生率与新生儿死亡率仍有着重要联系[4]。因此,提高早产儿救治和护理水平是减少患儿后遗症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早产儿临床表现往往病情复杂,变化快,应做到严密观察。护理人员除监测血压、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外,还需观察患儿面色、精神状况、哭声、肢体末梢的温度、患儿进食情况、大小便次数等情况,并将发现的情况详细记录。若发现病情出现变化,护士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做各项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同时对早产儿还要采取一些积极的发育护理措施,以减少后遗症发生率,如皮肤抚摸,被动运动操,视觉听觉刺激等。总之,早产儿的生理功能发育不成熟、死亡率偏高,临床护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密切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及抢救措施,以降低早产儿的死亡率,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7-138.
[2] Ghezzi F,Tibiletti MG,Raio L,et a1.Idiopathic fetal intradterine growth estriction:a possible inhe6tance pattern Prenat Diagn,2003,23(3):259-264.
[关键词] 早产儿;随访管理;出院;早期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5(b)-016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ollow-up management of premature infants and effect of early intervention on the growth. 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58 cases of premature infa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5 to October 2016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admission order with 29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discharge guidance and regular subsequent visit,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adopted the follow-up management and early interven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and mastery of health knowledge of parents were studied. Results The master rate of development, living nursing, feeding knowledge, common problems handing and vaccination in the research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93.10%, 93.10%, 100.00%, 89.66%, 100.00% vs 62.07%,65.52%,72.41%, 65.52%, 72.41%),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remature infants; Follow-up management; Discharge; Early intervention; Effect
早产儿指的是孕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签法,从该院收治的早产儿中,方便抽取58例到此讨论中,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两组,29例对照组和29例研究组。58例早产儿各项检查结果均显示,满足《实用新生儿学》中关于早产儿的判定标准[3-4]。对照组出生时间为1~39 d,平均(15.86±7.14)d;出生时体质量为1.5~2.8 kg,平均(1.87±0.33)kg。研究组出生时间为1~37 d,平均(15.92±6.97)d;出生时体质量为1.5~2.8 kg,平均(1.79±0.34)kg。排除标准:①需氧气支持或先天畸形者;②代谢性或先天性疾病者;③严重感染、核黄疸、产伤;④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者;⑤原发性呼吸暂停者;⑥严重并发症者。两组研讨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早产儿院内护理方法以及对家长健康教育方法一致。对照组:出院时予以出院指导,早产儿出院后,定期进行复诊评估。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出院后采取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主要包括:①家庭生活环境的相关要求,最好居住在阳光充足和朝阳的房间,确保空气清新;②日常护理相关知识,大小便、臀部、脐部、眼部、口腔、保暖、皮肤等护理知识,并指导家长如何对新生儿进行体格测量、呼吸观察等;③喂养知识,最好母乳喂养,并指导正确的哺乳姿势,对新生儿含接姿势、挤奶方式进行讲解,指导其不足之处,还有如何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同时添加强化剂等等营养物质,来增加新生儿的营养;④普及家庭预防感染的方式,向家长普及常见的异常症状表现及其相关处理方式;⑤确定免疫接种、复诊和体检时间,每次提前通知病人。
1.3 指标判定
了解勺榧页そ】抵识掌握情况(使用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喂养知识、生活护理、感染预防、常见问题的处理、预防接种等),总分100分,知晓为80分以上。观察两组早产儿智力发育状况(社交、语言、精细运动、适应性、大运动)和体格发育状况(身长、头围、体质量)[5]。
1.4 统计方法
将该研究后得出的相关数据整理至SPSS 13.0统计学软件内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组间数据用[n(%)]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x±s)表示,P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家长健康知识掌握状况
研究组的家长在生长发育知识(93.10%)、生活护理(93.10%)、喂养知识(100.00%)、常见问题处理(89.66%)、预防接种(100.00%)方面掌握率均比对照组(62.07%、65.52%、72.41%、65.52%、72.41%)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对比两组早产儿智力发育和体格干预状况
研究组早产儿出院半年后的身长和体质量增长速度均比对照组快,各项智能发育评分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3 讨论
可采用网络调查和访问的形式,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和范围,并按时早产儿的身体各项指标和体质特征[6]。这样,能够增强早产儿相关信息的透明度,以便于家长第一时间知情和掌握早产儿的动向和身体发育趋势,既有利于早产儿的身体恢复,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家长对于那些危重早产儿能够恢复的信心。加强了院方和早产儿家属之间的联系和信息交换,从而共同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早产儿恢复环境,促进了早产儿的进一步恢复及体能锻炼[7]。在早产儿的后期护理中,母亲的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早产儿的恢复状况,这种焦虑情绪如果得不到合理有效的控制和缓解,将会直接导致早产儿恢复的失败,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母亲焦虑――早产儿恢复失败――母亲焦虑。如何化解这种焦虑,及时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让母亲第一时间共享孩子的情况,从而缓解了母亲的不安和紧张,也有利于对早产儿的进一步恢复和治疗。将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应用于早产儿出院随访干预中,明显提高了早产儿家长对早期护理干预知识的进一步掌握,从而促进了早产儿的智能和身体的发育。叶玉清学者[8]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出院后随访管理以及早期干预的患儿在3个月和6个月MDI值变化情况与常规护理干预组的患儿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9个月和12个月时患儿MDI值均比对照组要高,由此可见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智力发育。此次纳入58例早产儿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家长在生长发育、生活护理、喂养知识、常见问题处理、预防接种等方面掌握率均比对照组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将随访管理和早期干预应用于早产儿出院随访干预中,可提高早产儿家长对早期护理干预知识的进一步掌握,从而促进了早产儿的智能和身体的发育,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沈清清,李振香,任香娣,等.早产儿出院后的随访管理及早期干预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3):1227-1228.
[2] 周志勤.早产儿家长对出院延伸护理依从性的调查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1):4829-4830.
[3] 吴丽娟,廖少玲,敖当,等.以微信为媒介的信息支持对早产儿母亲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22):3561-3563.
[4] 冯琪.早产儿出院后营养管理及随访[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30(3):171-174.
[5] 莫静金,范凤仪,高沛云,等.电话随访对早产儿出院后健康促进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21):2964-2966.
[6] 程亚颖,冯琪,王颖,等.三级医院早产儿出院后随访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5,30(6):401-407.
[7] 王小娟,刘晓梅,韩宇枫,等.微信平台在早产儿出院随访干预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4):130-13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0例早产儿,男6例,女4例,其中体重1450g 1例,胎龄33周;1500~2000g6例,胎龄34~35周;2000~2500g3例,胎龄35~36周;早产儿窒息的1例,肺炎2例,呼吸暂停1例,新生儿硬肿症2例,生活能力低下者4例。
1.2治疗一般常规给予鲁米那5mg/(kg•d)共5天,对预防颅内出血有帮助。另给予每日维生素E5mg,维生素K 2mg/(kg•d),共3天。生活能力低下并有黄疸者给予白蛋白静脉滴注。产后第2周给予维生素C及D,根据需要给予氨基酸、脂肪乳剂静脉高营养治疗。
2护理
2.1维持体温稳定 由于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较强;而新陈代谢相对较低,产热不足,使得早产儿很容易出现低体温[ 1]。因此早产儿娩出后即擦干全身,用温暖柔软的小衣物包裹全身,外用热水袋保暖。复温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复温过快会导致全身内脏缺血缺氧。一般早产儿在红外线下复温后置于暖箱中。箱温根据患儿体重和出生天数决定,体重越轻,箱温越高;定时测早产儿体温,使体温保持在37.4℃左右,昼夜温差不超过1℃;暖箱中湿度保持55%~65%。各种操作尽量在暖箱中进行。等到早产儿体重稳定增长,体温能够维持正常,吃奶良好,则可以出暖箱,出暖箱后仍应该密切观察体温。
2.2呼吸道护理 早产儿娩出后立即清除口腔、鼻腔的黏液和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性肺炎和窒息。给予间断性吸氧,氧浓度保持在30%~40%,时间不应过长,防止引起早产儿肺间质纤维化和视网膜病变。如发现呼吸暂停即给予托背刺激、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复苏工作。
2.3喂养 为了保证早产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足够热量和营养,精心的喂养是十分重要的。喂养前应先试喂糖水,以了解早产儿吸吮能力,从而决定开奶时间,能量不足者由静脉给予,不能吸吮者给予鼻饲滴管喂养。对腹胀的病例可用胃管进行胃肠减压,药物和各种维生素也能经胃管注入。鼻饲液以母乳为主,从少到多,少量多次,循序渐进,速度不宜过快。根据体重给予鼻饲,体重在1000~1500g,每1.5h 1次;体重1501~2000g,每2h 1次;体重在2001~2500g者间隔3h 1次。鼻饲应从1.0~1.5ml开始,根据患儿具体情况逐渐增加,最多不超过25ml。严密观察并且记录24h摄入量。每天定时称量体重,以了解早产儿的生长情况。
2.4预防感染 早产儿从母体中获得的抗体相对减少,而皮肤的防御能力差,易受外界致病因子的侵袭而发生感染。我科采用75%酒精每天擦拭脐部2次,及时更换尿布;每天更换衣被,保持皮肤与脐部的清洁、干燥。在接触早产儿前后均应正确洗手。暖箱每日用1000mg/ml有效氯擦拭,暖箱水槽内的蒸馏水每天更换。限制探视,保证病房的清洁、干净。病房内每天用紫外线消毒2次。密切观察患者脐部及注射部位有无发红、分泌物及体温不稳定等感染征兆,如发现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2.5其他 (1)早产儿应尽量保持安静,在护理过程中,动作轻柔,密切观察早产儿体温和呼吸,有无青紫、呼吸暂停、体重增减、吸吮能力、黄疸进展消退程度及皮肤黏膜等情况,并做好床头交班。(2)积极热情的对待产妇,耐心鼓励产妇与早产儿尽早接触,指导产妇掌握抚触方法,每天2次,每次15min,以增进母子感情,促进血液循环。有效指导产妇掌握喂乳的方法。指导产妇合理的饮食结构,为母乳充足做好准备,从而保证早产儿的母乳供应,最终保证早产儿健康成长。
3小结
早产儿的护理中,我们要积极掌握保暖、喂养,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感染这几个重要环节,从而保证早产儿的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