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早产儿营养护理

早产儿营养护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早产儿营养护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早产儿营养护理

早产儿营养护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非营养性吸吮;早产儿;临床应用;护理体会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38-02

一般情况下,早产儿在出生时的体重较低,其生存质量较差,存活率相对较低[1]。随着早产儿的管理以及治疗的不断完善,解决早产儿出生时生存质量较差、存活率较低的主要难题就是早产儿的喂养[2]。本研究将对100例行鼻胃管喂养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所收治的100例行鼻胃管喂养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38例女孩,62例男孩,所有早产儿的胎龄为28-36周,平均胎龄为32周。利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早产儿的胎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可比性,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Ρ>0.05。

1.2 方法

1.2.1 喂养及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早产儿给予单纯的鼻胃管营养喂养,并对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在此基础上给予五孔橡皮吮吸,并对其适当的护理干预。观察组早产儿在每次喂养前后以及喂养过程中,让其吮吸橡皮5分钟,每天喂养7-8次,其吮吸周期为2周。

1.2.2 配方乳以及营养方案 本研究所有早产儿均选用同一款特定配方奶粉,在其出生后6-24小时开始喂养,根据早产儿的出生体重来对其喂养的次数以及喂养量来进行制定。在对早产儿进行鼻饲前,必须对其胃滞留物的量、性质以及胃排空情况进行观察,然后再根据其残余的奶量来确定新鲜奶液的注入量。在对早产儿进行鼻饲以及回抽过程中,其速度不能过快,以此来避免早产儿出现“胃轻瘫”的情况。

1.2.3 护理 在对早产儿进行喂养过程中,一定要对早产儿的耐受情况进行有效的观察。当早产儿胃内的奶液残留量低于上次喂养的1/3时,就必须将残留液打回,然后在将奶液补充到预计量。当早产儿的腹胀情况较为明显时,必须立即停止喂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早产儿进行适当的处理。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早产儿的喂养情况以及护理情况进行记录、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计数资料的对比用χ2检验,而计量资料的对比用t检验,Ρ

2 结 果

在观察组的早产儿中,有2例存在胃残留的情况,40例喂养耐受,反流次数为(10.7±2.1)次,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为(8.6±4.0)天,48例早产儿家长对护理效果比较满意。在对照组的早产儿中,有14例存在胃残留的情况,9例喂养耐受,反流次数为(14.8±2.9)次,恢复出生体重时间为(11.1±3.2)天,36例早产儿家长对护理效果比较满意。两组早产儿的反流次数、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耐受情况、胃残留的发生率等、护理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

3 讨 论

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3],胃肠运动功能在肠腔内运转、食物磨碎以及食物混合等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早产儿在出生时的体重相对较低,其胃肠功能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了使早产儿在出生后保持与子宫内相同的生长速度,其胃肠的负担相对较重,通常还会出现胃排空时间延迟以及胃肠动力不足的情况。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对出生体重较低的早产儿进行治疗以及管理的过程中,采用非营养性吸吮来对患儿进行饲养并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对早产儿出生体重较低的情况进行有效地改善,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在对早产儿进行鼻饲管喂养护理的过程中,非营养性吸入加护理干预的方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它不仅可以促进胃排空,减少胃食管返流的次数,而且还可以促进早产儿的胃肠动力发育,有助于早产儿的胃肠道营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丁晓华,王松,李胜玲.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0,(07):636-638.

早产儿营养护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非营养性吸吮;早产儿;生长发育

Abstract:The premature infant refers to the age of 37 weeks and less than 28 weeks of neonatal[1],premature infant each organ system development is not mature,the survival ability is poor,many complications.Especially preterm infant nutrition problem also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non nutritive sucking(NNs)refers to the unacceptable by oral feeding of preterm infants and by a nasogastric tube feeding,in the baby's mouth placed no hole pacifiers,to increase its sucking action,without breast milk and formula milk intake[2].

Key words:Non nutritive sucking; Premature inf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本文将我院自2012年1月起入院的80例早产儿的喂养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分娩的体重符合孕周的产后转入新生儿科住院的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男16例,女24例,胎龄(31.4±3.5)w,出生体重(1589±210)g;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胎龄(31.5±2.9)w,出生体重(1600±212)g。两组患儿均符合以下条件:①出生体重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采用早产儿配方奶粉,奶量根据体重而定,体重1000g者50ml/kg・d。喂奶间隔时间为2 h,每天每次增奶量体重1000g者每天每次增奶量2ml/kg。①观察组患儿开奶后,于喂奶前30min给予NNS,6~8次/d,15min/次。②对照组患儿人院后,间断胃管喂养,喂奶前不给予NNS。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以下情况:①生长发育情况,观察两组患儿入院第6d及第13d的体重增长状况。②喂养不耐受及呼吸情况。出现胃潴留,即胃残余奶量大于前次喂奶量的1/3[3];出现腹胀、呕吐及呼吸暂停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儿生长发育情况 见表1。从表l可看出,观察组恢复出生体重的时间为(3.5±0.5)d,而对照组为(8.0±2.0)d,较对照组短,人院后第6d及第13d的体重增长分别为(98.1±3.0)g和(280.1±2.5)g,明显优于对照组(47.1±3.0)g和(210.±3.0)g,两组比较P

2.2两组患儿喂养不耐受及呼吸情况 见表2。从表2可看出,观察组出现喂养不耐受及呼吸暂停共6例,而对照组22例,P

3讨论

近年来非营养性吸吮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于对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中,早产儿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差,加之各种疾病的影响,导致胃肠功能紊乱,造成喂养不耐受,影响生长发育和生命质量[4]。董梅等[5]报道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55%,尤其是早产儿中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较易发生喂养不耐受。本研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患儿体重增长快,睡眠时间长,出现喂养不耐受及呼吸暂停的情况少。本研究提示NNS可使早产儿安静,容易进入睡眠状态,从而减少不安活动,增加能量储备,促进了早产儿体重的增加,减少了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讪.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59-65.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86-89.

[3]张家骧,魏克伦.薛辛东.新生儿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6.

早产儿营养护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早产低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308-01

早产低体质量儿(LBW)是指早产且由于母体营养不良等因素导致的出生后体重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选取2009.03-2011.09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出生且接受干预治疗的LBW患儿90例,其中男48例,女42例,生产方式:自然生产53例,剖宫产37例。根据临床干预方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和干预组(综合护理)各45例,组别间患儿在上述基本资料上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比较研究。

1.2 护理方法:两组均进行药物治疗联合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常规组采用普通胃管间歇喂养方式。干预组则由经专门培训护士按以下步骤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1)非营养性吸吮(NNS):每日胃管喂养前取无菌奶嘴置入患儿口中,诱导其进行NNS,每隔2h1次,5-10min/次。

(2)微量泵间断喂养:用无菌注射器吸取患儿所需奶量后连接在胃管上,使用微量泵匀速喂养,喂养时间0.5-1h,每3h喂养1次。

(3)护理:喂养结束后将患儿置于专用卧垫上,放置前先往水囊中注入35℃温水约2500ml,然后将患儿放置入双侧布套内,最后将卧垫连同患儿置入经过预热的暖箱内。患儿取俯卧位,依据患儿体长将凹形枕放置在合适位置上,将小枕凹口调至床垫外面,以便增加患儿俯卧的舒适度。患儿头部要置于凹形槽内以确保其安全[2]。

(4)抚触护理:患儿每次喂养前均要仔细抚触,2次/日。具体操作方法为:用婴儿专用润肤油手掌后,依次轻柔、均匀地抚触患儿头部、面部、背部、四肢,最后抚触腹部,并轻轻活动患儿四肢,用手指腹轻揉患儿左侧小腹部6-10次,开始时用力要轻,其后稍加力,注意抚触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反应,若患儿哭闹、躁动则立即停止抚触。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2组胃管留置时间、达到全肠道喂养时间及日增加体重,记录喂养过程中的喂养不耐受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2 结果

干预组患儿胃管留置时间、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均明显早于常规组,日增加体重明显高于常规组(p

表1 组别间干预效果比较(s)

注: *与常规组相比,p

表2 组别间喂养不耐受情况[n(%)]

注: *与常规组相比,p

3 讨论

与正常新生儿相比,LBW出生后的营养需求更高,且对患儿的正常生理、智力的发育至关重要,因此加强LBW的早期护理干预极为重要。本文综合护理组在常规药物和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以4项护理,其具体作用为:NNS能够强化并训练患儿的吮吸、吞咽等功能,从而为经口喂养创造条件。微量泵持续间断喂养则能有效避免传统一次性大量喂养对患儿胃肠道的压力、胃粘膜的刺激、胃内容物反流等,而且能够加速消化,促进胃内部排空。喂养后患儿取俯卧位则有助于加速吸收,促进胃部排空,避免腹胀等,且能给患儿带来舒适感,避免患儿餐后躁动影响消化。抚触则能有效刺激胃酸分泌和营养物的吸收和消化,加快患儿体重增长[3]。

结合本文研究结果可知,对LBW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儿胃肠活动和消化吸收,加速胃部排空,从而能有效减少胃管留置时间,促进体重增长,提高喂养耐受性,进而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朱璐兰.不同喂养方式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胃肠道发育的影响[J].护理学报,2006,13(10):1-3

早产儿营养护理范文第4篇

【摘要】:目的:分析在早产儿护理中发展性照顾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小儿科收治的80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传统护理与发展性照顾护理,同时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出生后第7天,观察组早产儿的体质量和摄奶量均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早产儿;护理;发展性照顾

发展性照顾是指把每个婴儿作为一个生命个体,在护理过程中充分考虑需要的差异性,注重婴儿行为上的呼唤和周围环境对他们生长发育的影响,在护理工作中除了传统的治疗护理外,还应根据每个早产儿的个人情况进行个体化护理,最大程度地提高早产儿的存活质量。2011年4月起,我科对80例早产儿进行了发展性照顾护理,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科收治的早产儿80例,其中女42例, 男38例,胎龄为33~34周45例,30~32周20例,34~36周15例,平均胎龄为(33.8士1.17)周,体质量为l 380~2 500 g,入院日龄为分娩后的10 min~1 h,Apgar评分为1 min 5~10分,5 min 6~10分,将此80例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给予常规传统护理和发展性照顾护理。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对于观察组使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方法,具体为:

1.2.1 减少噪声对早产儿的影响

调低医院各种仪器的报警音量,对于各种报警,医护人员应快速反应并及时关闭,还应控制说话的音量,关门、开门以及开关暖箱门时动作应轻柔,禁止在暖箱上放置仪器,目的是减少仪器振动对早产儿的影响,另外对于查房和各种护理操作也应动作轻柔,声音要低。

1.2.2 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影响

调节病房的室内灯光,避免照明光线直接照射患儿眼睛,在保暖箱外应加盖深颜色厚布,为他们营造暗室环境,以避免他们受到不必要的光线刺激。

1.2.3 模拟子宫环境

根据早产儿的日龄和体质量,暖箱保持相对无菌状态,适当调整暖箱内湿度和温度,使早产儿的体温维持为中性温度,每天用灭菌用水擦拭暖箱,每周更换暖箱一次。把早产儿置于暖箱内,暖箱内的环境特制成鸟巢状,以柔软的绒布圈围成类似于子宫形状的椭圆形“鸟巢”,可以让早产儿像在子宫中一样有一种依靠感,有利于患儿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维持屈曲的姿势。

1.2.4 抚触

在早产儿安静、清醒、不疲倦、不饥饿的状态下可进行轻微抚触其背部、头部、胸腹部的皮肤,同时也可以进行轻柔的语言交流。

1.2.5 喂养

在早产儿有吸吮动作时,就可以进行早期的微量喂养护理,并在进行喂食前或喂食后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喂养护理必须在早产儿状态清醒的条件下进行,尤其是避免在其睡眠状态下进行唤醒喂养。

1.3 护理评价指标

观察和记录两组早产儿的每日摄奶量、体质量增长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等变量。

2 结果

对两组早产儿入院时的摄奶量以及体质量进行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摄奶量和体质量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后在出生后的第7天进行检查,可以看出观察组早产儿的摄奶量以及体质量都要优于对照组早产儿,其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也得到显著得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也就成为了当前医学研究的热门课题,由于早产使胎儿提早出生而处于和子宫完全不同的环境中,早产儿会接受各种治疗刺激和其他来自环境的刺激,这些刺激可能会会导致早产儿出现睡眠不佳,周围血管收缩,心率增快,生长激素水平下降等现象。

另外,由于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尚未发育成熟,胃肠喂养不耐受,尤其是吸吮吞咽功能差,从而不能使自己得到充分的体质量增长,因此在护理中需要建立早期微量喂养和非营养性吸吮,也就是在早产儿出生后24 h内建立母乳胃肠内营养,就是利用它的生物学作用的信息,对胃肠道产生一种刺激,能够刺激胃肠激素的释放,反射性地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能促进消化功能早期建立以及促使其进一步发育成熟,这对于促进早产儿的胃肠道蠕动功能夜是一种正向作用。

本研究对观察组早产儿使用发展性照顾护理的模式,也就是以早产儿为中心,模拟子宫内的暗环境,暖箱内的环境特置成鸟巢状,减少光线的刺激,减少各种噪声,集中操作,相对减少了刺激,增加了安全感,避免了过度刺激,也可以保证了早产儿能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从而促进早产儿体质量的增长,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最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早产儿出院前,护理人员应指导家长出院后尽早开始视、嗅、听、触知觉以及语言功能等的早期教育,向家长讲解发展性照顾护理的重要性,做被动操,从而使早产儿在各方面得到合理的训练,应告知家长应在出生后第4~6周或者纠正胎龄的第32~34周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检查,减少各种原因导致的早产儿发育障碍,提高早产儿各方面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周传鸾.实施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体质量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5

[2] 肖梅.早产儿消化系统的特点及喂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

[3] 翠霞,岳晓红,薛辛东.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血胃泌索与胃动素及胃排空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7

早产儿营养护理范文第5篇

近年来我们基层医院,无陪新生儿病房的建立 及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 早期适量喂养改善了早产儿营养和预后 使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成活率不断提高。 

1资料 ;2010年1月 ----2011年6月我科收治245例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其中体重最低的两例 分别为;850g , 800g 在我们精心的治疗与喂养护理下,患儿健康 地成活了下来。 

2,喂养 

2.1喂养方法;结合患儿成熟情况与病情,根据医嘱采取合适的喂养方法和喂养奶量

2.1.1吸允及吞咽反射良好者,生后3h即尽早试喂养清淡一点的早产儿配方奶。 

2.1.2吸允,吞咽能力差者,生后3h用温开水蘸温的棉签刺激患儿吸允与吞咽功能。出生后24h吸允吞咽功能力仍差者,尽早开始间歇鼻饲适量喂养,用注射器依靠重力缓慢自动流入或用微量泵输入,每次鼻饲前加强患儿非营养吸允,锻炼患儿的吸允吞咽功能。

2.2护理

2.2.1喂养时,要根据患儿情况 , 间歇喂养 ,以免劳累患儿 。同时应注意观察,如出现面色紫绀,呛咳,恶心,呕吐等应停止喂养 ,使患儿右侧卧位,轻叩背部,必要时予吸氧。

2.2.2 喂养后,要密切观察患儿呼吸,肤色,腹部情况尤其是进行性的腹胀,注意有无恶心呕吐等,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暂停喂养。或清理呼吸道以防窒息

2.2.3鼻饲前抽吸胃内是否有残留,如有残留,则应抽出残留奶后,再注入新鲜奶,如残留量超过喂养量的20%则停喂一次。注奶后用温开水冲管,防止奶液变质,每次鼻饲前必须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避免误入引起窒息。

2.2.4鼻饲患儿保持口腔清洁,用蘸温开水的 棉签,轻拭口腔黏膜, 湿 润口腔,鼻饲应遵循无菌原则,鼻饲用注射器每次更换,定期更换胃管。

3;讨论;

早期营养支持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的重要环节,早产儿心肺,肝,肾,胃肠等功能不成熟,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高胆红素 血症等,对营养支持的要求条件较高,在基层医院 一般没有营养中心的设置,又缺乏小儿专用的静脉营养种类,加之一些特殊化验检查的缺失,仅靠医生的人为估算等,因而常常难以全面均衡补充各种营养素。经过我们一年半对245例 早产儿的早期适量喂养与加强非营养吸允,大大改善早产儿的营养与预后。

3.1早期适量喂养和非营养吸允有助胃肠道组织结构的完整及消化功能的成熟,能刺激胃肠蠕动和胃肠激素的分泌,减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胃肠喂养不耐受﹑ 低血糖等发生。 缩短了病程。 使患儿体重明显增加,缩短静脉营养和达足量喂养时间或不用静脉营养。

3.2经胃肠补充营养,尽早肠道喂养,对患儿胃肠道生长发育,防止菌群移位具有重要意义,对患儿免疫防御功能的正常发育和完善建立非常重要。早期适量喂养,使患儿正常肠道菌群较快建立,有利于加快分解胆红素,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胆红素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