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学的效应

管理学的效应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的效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学的效应

管理学的效应范文第1篇

【关键词】激励理论;学校管理;应用

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管理的重点是教职工,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也在教职工。但是怎样才能使教职工充分发挥个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怎样使他们在学校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就要求管理者根据教职工的需求和动机来正确适时地实行激励机制,了解并尽力满足教职工的合理需要,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最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发展潜能。

一、激励机制的有关理论

近百年来,在激励理论这一领域中产生了很多重要理论,并且众多学者在这领域取得许多理论成果。主要有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尔伯格的双因素理论、麦克利兰的激励需要理论等。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成5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人类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等,只有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才可能去获得其他需要的动机。社交需要是人希望与他人交往,获得归属感的需要。尊重需要包括自尊和尊重他人,就能极大地激发个体的工作热情、创造力;就会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积极创造条件发展能够在新的平台上到达一个新的阶段。

(2)赫尔伯格双因素理论。赫尔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实际上是工作激励理论,他认为在工作中,个体产生良好感觉的因素与产生厌恶感觉的因素是不同的。而激励因素则是指与工作内容联系在一起的因素,如成就感、责任感等,这类因素的改善,往往能激励个体实现组织目标发挥其创造性、积极性。

(3)麦克利兰的激励需要理论。美国管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激励需要理论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并进一步发展而来。他强调,人的基本需要有3种:即权力需要、成就需要和归属需要。对权力的需要是指一种想使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即想要影响和控制他人的愿望或驱动力。麦克利兰发现,具有较高权力欲的人,通常比较喜欢承担责任,倾向于寻求竞争性的和领导者地位取向的工作环境,力求对他人施加影响。在学校,教职工也具有较强的权力需要,他们喜欢在小团体内树立自己的威望。

二、激励机制在学校管理中的重要性

激励机制在管理中的运用,是为管理提供更好的手段和方式,是为更好的实现管路的目标。在学校管理中,教职工处于不断地学习、教学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从事活动的动力主要是人的需要,这些需要既包括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又包括高层次的社会需要,是人行为的原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事实上,人的任何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学校的教职工也不例外。

三、激励机制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在学校管理中,激励的方法有很多,如何运用则需要灵活多样。学校是个大集体,教职工有很多,他们的性格、气质、能力、目标各不相同,他们对权力、成就、归属的需要也不尽相同。因此,只有采取多样化的激励方法才能有效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实现学校的目标。

(一)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就是通过设置目标来激发人的动机、指导人的行为,使学校把自身发展与教职工的需要、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激励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目标激励的理论依据就是根据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导致行为,通过行为达到一定的目标。激励的过程就是人的需要、动机、行为、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

(二)物质激励

物质激励法是目前学校采用比较多的、最基本、最简单的方法。适当提高教职工的物质待遇,可以维持教职工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工作精力,提高工作绩效。物质激励包括提高物质待遇,解决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大幅度提高教师收入,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在工作方面,改善办公条件,解决办公室和实验室,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此外,管理者要注意关心教职工的身体状况,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以适应21世纪学校教育的发展。

(三)精神激励

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知识分子的最大特点并不局限于物资方面的满足,而是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社会的承认,也就是精神上得到满足。所以,在物资条件得到满足之后,精神激励便成为激励的主导因素。在学校里人才济济,各类人才具有巨大的精神能量,需要充分开发利用,学校应在肯定物资激励对保护教职工积极性的同时,突出精神因素的激励作用,把精神激励的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统一起来发挥作用。显性因素是指正式的、可感触的精神激励行为,如公开表彰、个别抚慰等。隐性因素指潜移默化地影响教职工积极性的因素,如团结向上的校风,良好的教学科研设备,良好的学术气氛、敬业精神,丰富齐全的图书资料等。特别是蕴含于工作本身的激励因素,包括教学科研成果得到社会承认,晋升职务职称,外出进修提高等。这些激励措施都会使教师和员工坚定事业心和责任感,激发教职工的潜能,使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最大限度满足教职工的尊重需要、求知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四)绩效激励

学校的教职工渴望能够在工作中展示他们的才华,发挥其聪明才智和潜能,所以领导要相信教职工,给与他们自,放权让他们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用结果和数据来显示成绩和贡献,能更有可比性和说服力激励教职工的进取心。所以,在放权的同时,要建立各种考核指标,用绩效来衡量工作的情况,并定期公布考核结果,这样可使教职工明确差距,迎头赶上。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奖励和惩罚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升降激励必须坚持任人唯贤、升降得当的原则。坚持正确的任用方针,唯才是用。首先只对成绩突出者予以奖赏,如果采用“大锅饭”,人人都分,就会伤害努力者的上进心。其次,作为学校管理者,要正确采用升降激励和正负激励,因为奖对一人,就会鼓舞一片,罚对一人,就会教育一片;反之,如果奖错一人,就会冷落一片,罚错一片,就会寒心一片。

(五)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适时树立一些榜样可以激励教职工的学习、生活、工作积极性,通过具有典型的人和事,营造典型示范效应,让员工提倡或反对什么思想、作风和行为。可以用榜样的先进思想、优良品质和模范行为来影响教职工的思想品德,从富于形象性、感染性和可信性的榜样中受到深刻的教育,这样,教职工就会用榜样的先进事迹来对照自己的言行举止,检查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自觉抵制外来的不良诱因,克服缺点以矫正自己的行为。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管理中至关重要。学校的发展蒸蒸日上,使工作在这里的在教职工具有荣誉感;学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团队文化建设健康向上,处处呈现“团结友爱、亲如一家”景象,这种和谐的氛围无疑是对教职工的一种激励。教职工在学校这个集体里得到归属感,自然便于学校管理者对其进行管理,进而使学校发展得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颜震华,王绍海.教育激励的理论与实践.吉林大学出版社

[2]金南顺,李彤.关于重新构建大连大学教师激励机制的思考.大连大学学报

管理学的效应范文第2篇

然而今天,当我们从教育管理的“知识”中走出,用实践来检验学校管理实效的时候,依然会感受到前行路上脚下的羁绊:过多的制度刚性管理使校园到处充满“压抑”;教师、学生在这样的学校管理环境中得不到真正创造性的发展;过多的激励性管理,使得学校也呈现“耐药性”;一次次的问题得不到彻底解决,处于“亚健康”状态。那么,究竟如何在新时期使学校管理在三年发展规划的导航下科学民主规范地运行呢?

一、决策应有前瞻性

校长是一校之魂,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掌舵人。在新课改的盛行之下,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校长对“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管理进行超前思考,应创新思维,创新工作。衡量一个学校的好坏,要看教学质量和参与各种活动的成绩的高低;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某种程度上说,可能更多的是看其教学质量的高低,最常见的就是看所教班级在学校组织的学科调研中,平均分位居年级组第几。殊不知,班级学生水平良莠不齐,一个教师能上好一堂课,如若课后不去补缺补差,让班中学困生赶上“大部队”,那么他班级的教学质量就是一句空话。再加上班上还有为数不多的“特殊学生”,所谓的智障生,在他身上花了再多的工夫也不见其效,班级平均分因此而位居后列,你难道能说该老师的教学水平低吗?那么,校领导在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中,如何创新思维呢?首先向通过各种平台的学习培训转变全体教师的“唯分数论”的质量观、课堂教学行为。强化教师的理论学习,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抓好教师的课前备课,拓展课堂教学的各种资源,切实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其次,将提高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立足学生发展的高度,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提倡少先队多开展寓教于乐的活动,活跃学生身心,为施展学生的才能搭建平台。

二、决策应有现实性

校长要努力为师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条件和育人氛围。在学校经济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可以想方设法借助外力筹资谋求学校的发展。可以利用教师节、儿童节等邀请乡干部、村书记,以及一些企业的有识之士一起参加学校的庆典活动联谊活动,既增进学校与社会各界的感情,又提高了学校在当地的影响力,还可以使学校经济困难在某种意义上得到缓解,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再者,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是维系管理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如果有了违反制度的行为,就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但是,从人管理的角度出发,我们又需要审视制度给管理对象带来的“伤害”,制度的刚性和管理的人性难免会有冲突。那如何解决过程中的矛盾呢?首先要从制定制度的目的考虑,制度根本上来说是为了“发展人”,而不是为了“管人”。因此,许多限制教师和学生能力发展、无视“人性”的制度都应该在摒弃之列,而是否有利于学生、教师的发展的制度应该是首选目标;其次,制度的建立过程很重要,尤其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教师参与制度的建设过程本身就是教师对制度的认同和接受的起点,而且教师的参与,可以使制度更加适应校情,趋向科学,减少因制度执行而给教师所带来的伤害;最后,要特别重视“刚性”制度的补救措施,这种补救是为了使工作更加透明化。

我们学校针对教师的请假制定了严格的考勤制度,迟到、早退、病假都要和奖金、月考核挂钩。制度颁布之后,迟到、早退的现象大为减少,但运行一段时间后,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女教师刚生完孩子,每天都要回家喂奶,每天来来去去十分劳累,时间一长,人明显感到精力不足;有的教师病了也不请假,硬撑着。于是,我们对考勤制度进行了一些修改,对那些体弱多病,家有老人、幼儿,以及中考、高考孩子的教师区别对待。这样,虽然在考勤上“软”了,但在“人性”上却“硬”了,教师也工作得更努力了。

三、决策应注重引领

在学校管理中,或大或小的决策散落在师生员工的相互关系中,散见于学校教学活动中。

首先是感情的引领。我们一再强调要对学生倾注爱,但我们有时根本没有关心过教职工,“工作的冷漠”带来了“教育的冷漠”。于是,我们将对教职工的感情投入作为教师对学生付出“爱”的基石。每逢教师喜事临门,校领导亲自上门祝贺;教师病了,及时探望;生日到了,学校行政则为教师呈上一个精美的蛋糕以表祝贺;每逢传统节日,学校德育办组织每位学生制作一张精美的贺卡送给父母、送给教师等。这些不起眼的感情投入却给了教师极大的触动,让人性深处的情感进一步显现,他们对学生的爱也油然而生,学校的人文关怀意识进一步增强。

其次是文化内涵的引领。在学校管理中,要把简单的事做彻底,把平淡的事做经典。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第一要素是信念、价值,它像一条无形的思想河流,引导着师生的“行为之水”流向社会的“大海”。出类拔萃的学校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优秀的学校展现自身能力、品位和价值的,不是靠宣扬自己的成绩,而是靠具有感染力的教育细节。引领是一种示范,但不是一种追随。在学校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在校园文化建构上,让师生共同参与,是使校园文化“与生活接触、与文明对话、与创造沟通、与细节相随”,实践也证明了它的可行性。

四、决策要蕴涵期望

传说古希腊雕塑家皮格马利翁爱上了一座少女雕像,在他热忱的期望下,塑像成了活人,并与之结为夫妻。对此心理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森也做了的著名心理学实验,被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启迪我们:人只有在期待中,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动机,才能自加压力、敢于进取。

五、决策应有时效性

管理学的效应范文第3篇

非权力影响力是校长能够使教职工自觉地追随与服从的影响力量。是不依赖于或者说主要不依赖于校长在社会的职务权利,而主要是靠这种职务权力以外的,校长在教职工的形象影响力量。非权力影响力来源于教职工及相关人们对校长品质、知识、能力、行为的认识,以及由这种认识而产生的尊敬、佩服、信赖、亲切,因而自愿服从和追随校长。

行为科学认为:作为一个领导者,应尽可能运用非权力影响力,而不光凭地位权力去推进工作。在学校管理中,仅具有权力影响力的校长,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那些企图完全借助职务权力来领导、管理学校是不明智的,其管理效能也只是暂时的,不高的。要实现成功而有效的领导,只强调权力影响力或只强调非权力影响力都是不够的,这两种影响力应视具体情况交替运用。在今天的学校管理中,校长不仅应重视权力影响力的作用,更多地应重视增强自己的非权力影响力,通过提高自己的品性修养,通过努力学习,增长才干,通过与教职员工建立良好的感情,来塑造自己的形象,增强自己的影响力,达到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使其产生目标认同,启动内部活力,自觉而出色地完成任务的目的。

一、校长优秀的品质对教职工具有巨大的号召力、动员力、说服力与影响力

校长的高尚品质不仅是取得教职工信赖形成威信的基础,而且也是根据教职员工的劳动特点、心理特点,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心理动力,必然赢得教职工的信任和支持,将有力的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获得职权所不能发挥的巨大影响力,实现学校的有效管理。

无私奉献,率先垂危。校长是“一校之魂”,必须具有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有强烈情感和“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意识。要以饱满的热情,忘我的态度,科学的精神,优良的作风,投身到学校工作中去。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对工作积极主动、任劳任怨、身先士卒、勇挑重担、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校长的言行是一种无声的命令、无形的教育力量。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将起着“润物细无声”、“无声胜有声”的巨大作用。

清正廉洁,秉公自律。校长要带头反腐倡廉,带头遵纪守法,不符合原则的事坚决不办,集体财务一分一厘不贪占。校长只有这样行得端、走得正,“打铁做到自身硬”,才能使学校这个小环境得到净化,充满清廉之风,古人云:“公生明,廉生威”,教职工自然崇敬拥护。

容人气度,合作精神。虚怀若谷、宽宏大度,有容人的雅量。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古人云:“惟厚可以载物,惟宽可以容人。”对反对过自己的人要热忱,对过头批评自己的人要能谅解,对不实际的责难诽谤要能容忍,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能跑马”的气度,“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静气,不计前嫌,宽厚待人,善于与人共事,善于容纳各种不同特点的人在你身边工作,增大工作的合力。

举贤重道,知人善用。校长在启用人才时要有视才之眼,爱才之心,用才之胆。“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不因为一个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和短处就嫌弃他,“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那样,势必使自己变成孤家寡人。绝不能求全责备,吹毛求疵,做到知人善用,用其所长,用其所学,使各方面人才愿“为知己者用”、“士为知己者死”。

二、校长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业务本领及一定的专长,能引起教职工的信赖,增强感召力、影响力

办好学校,培养学生,需要校长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通晓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知识就是力量”,因此校长必须是一个勤奋学习、善于学习、勇于进取的人。不断提高、完善自我、与时俱进,努力学习政治理论、科学管理和各学科的文化专业知识,见多识广,眼界开阔,具有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观念和改革意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这能引起教职工的钦佩和信赖,足以使下属心悦诚服地接受领导和影响。

政治理论、国情知识:具有马克思注意基本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中国近代史和国情基本知识。

教育政策法规知识:在实践中领会、掌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基本精神与中学教育法规的基本内容。掌握与教育有关的法规基本知识。

管理学的效应范文第4篇

1.目标管理应用的步骤。目标管理又被称之为“成果管理”,它是一种以目标作为导向、人作为中心以及成果作为标准,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前,目标管理已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作之中,同样学校管理工作也不例外。一般而言,目标管理应用的步骤主要包括三步,即制定目标、组织实施以及成果分析。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对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教学管理进行分析。首先,在制定目标时,教师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来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科学的制定。同时,还应打破班级意识,并通过采用规划责任人的方式来对教师进行综合管理和定期考核。此外,还应将目标进行内化,以此来确保学生向已制定好的目标方向进行发展。其次,由于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可能对目标的实现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在这个阶段,应注意能够影响目标实现的相关因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行处理。最后,当工作结束后,要立即分析并总结结果,这既能有利于成果的巩固,又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问题。

2.目标管理应用的优点。当前,将目标管理应用到学校管理工作中的优点有很多。但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对学校管理工作中的教学管理进行分析。一般而言,目标管理应用的优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由于目标管理是以学生作为主体的,这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对目标的向往和追求。若制定目标科学、合理,则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从而有利于学生运用技能的提高。除此之外,目标管理还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兴趣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能够实现学生全面的发展。在本质上,目标管理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是一个不断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基于此,在不同时期或阶段,教师可以学生具体情况为依据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从而能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能够及时地发现并改善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由于目标管理的应用不仅强调了成果本身,而且也分析了影响成果的因素。因此,这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并改善教学工作不足之处。基于此,当每个阶段的工作完成时,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对本阶段的学习目标成果进行分析。

二、目标管理各功能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策略

目前,目标管理因满足了创新学校管理工作的需求而被广泛应用于其中。同时,目标管理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其功能作用。一般而言,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目标管理的应用主要发挥了其三个功能方面的作用,即激励效应、自主效应以及成果效应。这不仅充分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而且也有利于和谐关系的建立,从而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此,各个学校必须将目标管理充分应用到教学管理工作之中。

(一)建立并健全教学管理组织机构。由于教学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各学校要将目标管理充分应用到教学管理之中,首先应建立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进行健全。其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学校应建立并健全相应的组织体系,并将业务过硬的专业人员纳入其中,以此来使得管理职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有利于确保教学管理的规范化,进而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第二,学校还应建立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如建立教学委员会、教学质量评估与督导委员会等;第三,学校还应建立并健全教学督导小组,以此来对基层单位的教学管理进行监控等等。

(二)教学管理工作目标与学校总体目标必须统一。由于学校管理工作的主体是教学工作,且具体由教务处来进行组织实施。因此,教学管理部门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要求,并结合学校发展的规划来对教学管理的总目标进行确定。在此基础上,教学管理的总目标必须与学校的自身定位、办学特色、总体发展目标保持一致。同时,由于教学管理工作是由教务处负责的。因此,教务处的各个科室必须承担起相应的教学管理责任。要做好这一点,不仅要将教学管理总目标横向分解为教学管理、教研管理以及教材管理等部门的目标,而且还应将其进行纵向分解。此外,在制定目标时,既不能过高,又不能过低,并避免其空洞无效。

(三)实行相应的目标考核制度。虽然目标的逐层分解不仅有利于激发各个环节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也有利于完成教学总目标,但是,对目标各环节的横向与纵向分解,均应签订相应的教学管理目标责任书和考核标准。同时,当责任期结束后,学校应根据具体实际的情况来对考核的标准与内容进行确定,并将考核的结果与奖惩结合起来。换言之,应在实行目标考核制度的同时,实施相应的奖惩机制。这既能有效激发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又能规范其职业行为,从而最终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目标管理法旨在通过目标的制定,使得学校各级工作人员权责明确,工作有“法”可依,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可以做得好。在做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及时对教师进行教育,帮助其主动自觉达成目标。同时,教师在目标完成过程中,及时反馈,合理整合,调整后更好地实现目标。从而提高教师的积极性,更好地焕发初中教师活力,这也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应该做到的。

三、结语

管理学的效应范文第5篇

关键词:柔性管理;策略;小学;人事管理

一、柔性理念和小学人事管理结合

1.柔性管理的意义。柔性管理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刚性管理,是用规章制度来管理和约束员工。而柔性管理更具有灵活性,在以人为本管理的基础上,采用柔性的手段,从员工内心深处来激发员工的潜力,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员工心情舒畅地为事业做贡献。柔性管理注重内在,注重身教,注重务实,着重于打造员工的主动精神和自我约束能力。让员工不受强制性的约束,自觉服从公司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主动参与公司的组织和管理,为公司提供辅助和创造价值。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满足人的需求,同时为了将小学人事管理工作做好,我们有必要将柔性化管理应用到小学人事管理工作中,用比较柔性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柔性管理具有非强制的特点,让老师在内心自觉形成一种意识,进行自我约束和管理,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为教学工作用尽全力,同时积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全面配合学校展开的各项教务活动。2.柔性管理与小学人事管理工作的结合。柔性管理是非强制性的管理工具的一种,旨在为教学工作营造一种相对轻松、舒适的氛围,培养积极向上的教学风气,让每一位在岗教师从内心深处热爱教学事业、忠于教学事业,让他们通过学校的关注和关爱,自觉建立主动意识,提升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帮助学校提高教学水准,提升综合素质。在全校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研究环境、为师生创建主体性平台是学校引入柔性管理的最终目标。

二、在小学人事管理工作中实施柔性管理的意义

1.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往的刚性管理在于对教师的硬性要求,体现在用制度对教师的行为进行督促、约束和管理,严重制约了教师的自觉性,挫伤了教师的自主性,让教师和学校关系变得疏远,以至于对教师进行思想工作时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学校应该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柔性管理不仅能激发教师的潜能,还可以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2.推进教师管理制度的建立。科教兴国是我国的一项发展战略,它的实施给教育工作和教师人事管理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育工作和教师人事管理工作也是全新的挑战。学校的人事管理对教育发展及教学质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不容小觑。教育是要给人的生命赋予意义和价值,教育应该首先着眼于教师的全面发展,发展教师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创新意识。因此,将柔性管理带入教师人事管理中,对教师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实施柔性管理教育能更好地为教师服务,为教育服务,为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服务。

三、提升小学人事工作柔性管理效果的有效策略

1.加强组织协调,全方位进行柔性管理。柔性管理的涉及面广,所以并不是一项简单的管理工作,需要领导和思想上的高度统一。一方面,学校在工作和组织上都要加强协调,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另一方面,要全方位进行时间和空间的调配。两者统一,才能更好地发挥柔性管理的有效性。2.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实行目标化管理。教师人事管理中,要鼓励教师自主地定制教学目标,并对其进行监督和评估。同时生活中,要进行环境管理,包括教师的人文环境和心理环境。尤其要注重心理管理。教师的良好心理是教学的关键,要建立一个积极温馨的校园环境和氛围,让教师有个良好的工作环境。3.提高认识,促进教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言传身教。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人格品行,这样才能充当合格的领路人。学校在帮助教师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帮助其建立一个完善的自我认识体系,帮助教师准确定位,设计符合自身发展的轨迹。在教育和管理的同时,要注意情感互动和沟通,培养彼此之间的信任。4.建设学校文化,塑造学校精神。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会对学校教师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帮助教师提高自觉性,更好地规范教师的行为意识,让教师对生活和工作产生动力,帮助学校教育工作的实施更进一步。这样,才能让柔性管理发挥作用。柔性管理作为现代化管理的一种手段,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加贴近被管理者的需求。柔性管理应用于小学人事管理中,为学校提供了一个更科学和合理的管理方法,也为教学的提升提供了一个上升的平台。学校要注重柔性化管理,合理应用柔性管理。

参考文献:

[1]王静波,瞿健萍.柔性管理策略在小学人事管理中的应用[J].学园,2015,(9):151-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