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室规划方案

实验室规划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验室规划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验室规划方案

实验室规划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村镇规划;实验设计;优化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经济活动和农村人口越来越多地向集镇、建制镇集中,小城镇人口得以快速增加,加速了小城镇发展建设的步伐。村镇规划也越来越显现出它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村镇规划设计工作时间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目前的国家标准即《村镇规划标准》,从指定的针对性和内容上看,其技术规定是应用于村镇建设规划的。从规划时间上看,亟需加快村镇规划各类标准与规范的编制工作。可是村镇在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不同内容的规划指导远远超出上述标准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因此,在村镇规划实践中,村镇规划所含的各种内容、技术标准都是在村镇建设的实践中进行不断地补充完善,并在规划设计中运用。

一、村镇规划课程实习的特点

《村镇规划》课程相比其他同类课程如《土地利用规划》、《城镇规划》等,其在专业中的地位显然更为重要,所学有关内容更为具体并需要扎实掌握,因此增设课程实验的实践环节极为重要。课程实验是《村镇规划》课程理论教学的辅助部分,与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密切联系。我国高等院校相关专业设置《村镇规划》课程的时间普遍较晚,不仅在课程理论教育,而且在实践运用教育方面均积累薄弱。因此,搞好学生村镇规划课程教学实验,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综合能力,让其掌握村镇规划基本要领,突出专业实践性强的特色,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二、村镇规划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室内外实验环境有待改善。《村镇规划》实验主要是室外调研及室内图件设计,对于室外实习就要求配备较好的实习地点和实习经费,对于室内工作就要求实验室具备良好的计算机软硬件设备,具有高配置、能良好编制图件的实验教学计算机,实验室整体环境有待提高。

(二)学生实践认知不足。《村镇规划》是实践性较强的一门专业课程,但大部分教师认为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只是辅助,重理论,轻实践。因此,村镇规划教学中五分之四的时间都安排在课堂教学。但本课程的实验设计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的调查,对村镇规划以及居住区、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电力、绿化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而实际的调查时间一般集中于一天,远不够学生完成相关资料收集、居民点、道路、绿化带等测量,并按一定比例绘制平面图等工作。

(三)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不够。《村镇规划》实验设计是一门技术操作性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能结合课堂教学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出方案并利用MAPGIS软件编制居民点总体布局图、农村居住建筑庭院平面布局图等图件。传统实践教学都认为实验课附属于理论课,学生按照课堂教学理论学习的方法,并用手编制图件完成教学任务。传统教学方法忽视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得学生在进入实际社会工作后,缺乏结合理论知识,把计算机绘图应用到规划中解决村镇规划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村镇规划实验教学改善途径

(一)科学设计实验计划。在村镇规划实验设计过程中,通过讲述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向学生展示实验设计的预期效果,再通过重点讲解实习流程、要点和难点;利用多媒体教学及视频演示技术,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能快速更新实习内容及要求,实时将专业的新技术和方法融入到实际教学内容中,从而避免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的缺陷。

(二)加强实验过程指导。实验指导教师从准备工作、实践调查、室内编制规划图、编写规划说明书等每一个环节必须得抓好,每一个细节都要对学生好好指导和解释。在实验过程中,力主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引发其创新能力。掌握好各小组学生参与实验并完成任务的情况,对各组提出的优秀方案、构思提出赞扬,使各小组能去长补短,通过鼓励、赞扬学生的方式促进学生实习质量的提高。

(三)编写配套的实验指导书。《村镇规划》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村镇规划设计的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综合设计的基本功。这些基本功主要包括:(1)读图识图的能力;(2)应用MAPGIS软件对底图进行数字化;(3)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区的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现状条件等资料的能力;(4)确定调查区的性质和规划规模;(5)居民点总体布局图、农村居住建筑庭院平面布置图等图纸的设计能力等等。较好的实验指导书的编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以上基本功,还对顺利完成实习十分必要。

(四)分类适时对学生加以引导。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在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差异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科学分类教学,并根据实验过程中的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充分引导学生参与规划设计,针对不同学生学习特点及知识水平结构,鼓励和激发学生各自特点,调动学生规划设计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和研究能力。

(五)改进考核方式。评析学生准备的实习报告、设计图,加强相互间的交流。实习结束后,必须组织师生讨论,并点评各组规划图和实习报告,由各小组同学相互评价和讨论其他组的规划成果。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正。

四、结语

《村镇规划》课程实验教学的关键是加强教学的前沿性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结合村镇规划专业知识,依托应用MAPGIS软件进行规划设计,是高等学校村镇规划专业培养的主要目标之一。通过综合教学方式,借签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和模式,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和流程,以村镇规划专业背景和知识为基础,逐步完善村镇规划实验设计的教学体系和实验内容,以培养出符合现代要求的村镇规划人才。

参考文献:

[1] 金兆森、陆伟刚等.村镇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实验室规划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色交通;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在当前世界各国大力提倡公共交通的政策下,轨道交通正以其快捷、安全、准时、容量大、能耗低、污染轻等优势成为各大城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追求“绿色交通”的优选方式.由于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巨大、工期长,特别是其线路走向及布置对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格局及城市化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至关重要.其中,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评价是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关键环节,是方案优选的基础.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判定“最优满意”方案的必要条件.

1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轨道线网评价的主要内容

“绿色交通[1]”是一个理念,也是一个实践目标,注重“以人为本、公共参与”的规划原则,最终强调城市交通的“绿色性”,即:减轻交通拥挤,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它基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在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具体体现.

轨道交通网络与道路系统不同,道路无论在何处,都会很快充满交通量,著名的Downs定律曾用“三头齐发”原则来表述这种现象.而轨道线路若规划和选线不当,将吸引不到理想的客流量,而且线路不可能随意更改.如果这样,轨道交通不仅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对资源也是巨大的浪费,“公共参与”更无从谈起.

据国外研究表明,处于不同成长期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产生的作用(改善交通、支持和引导城市发展)不同.我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加速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因此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重视引导和适应城市的发展.

另外,与其他系统相比,城市轨道交通具有环境优化和资源优化两大特征[2].

总之,在“绿色交通”理念的指导下,对城市轨道线网的评价必须注重轨道交通与综合运输、土地使用模式、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生态协调发展,同时考虑可实施评价,以此论证方案的可行性.

2 现有评价体系分析综合分析

广州、南京、大连等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综合评价指标[3],与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轨道线网评价的主要内容相比较,发现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 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忽视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难以体现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乃至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更难以体现对城市发展格局、发展形态的引导性.

2) 某些定性分析的指标缺乏客观性,如促进合理的土地开发,提高劳动生产率等难以确定,规划者在分析时常常融入本人的主观意识,势必会降低它的科学性.

3) 在同一评价体系中,有些指标相互关联,如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指标体系中,公交平均出行时间与平均出行车速相关,线路负荷强度、公交出行比例与日客运总量相关.

4) 忽视可实施评价,除广州市轨道路网评价有所考虑之外,其它城市很少考虑可实施评价.不具有可实施性的方案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必须进行可实施性评价.

可见,目前各大城市的轨道线网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缺乏“绿色性”评价,不符合“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不能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更没有完整的反映“绿色交通”的理念.

3 基于“绿色交通”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评价指标体系

3.1 决策因素分析

以线网方案的评价内容为基础,密切联系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法以及线网的功能定位,针对目前所有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以“绿色交通”为理念,在大量的调查资料基础上,广泛吸收专家的研究成果,经综合分析、归纳、研究对比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4,5],确立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评价决策因素为三个要素,并以此作为评价体系的三个准则层.

1) 城市协调性 从宏观层次上考察不同方案与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吻合程度,考虑轨道交通线网的布设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程度,评价轨道线网规划方案对城市经济、环境、景观风貌及对城市的发展等所造成的影响.

2) 综合效益性 从空间、时间及与其它各交通方式的衔接上综合体现不同方案给城市和城市居民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不同方案对居民出行条件的改善程度等社会效益.

3) 建设实施性 从工程施工、技术方案、投资以及分期建设的合理性角度考察规划方案实施的难易程度,对规划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分析.

上述3个准则层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上反映出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城市发展对交通系统的要求,同时也体现了两者的相互作用关系.另一方面,这三个准则层从规划主体、出行者、运营者、工程实施者四方利益出发,体现出线网规划方案决策是权衡多方利益进行价值判断的多目标冲突分析过程.

3.2 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方案评价的主体指标及其含义

综合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决策因素,利用目标层次分类展开法,从轨道交通与城市协调性、综合效益性、建设实施性3个角度出发,对轨道交通路网方案评价的主体指标及各指标的含义进行分析.

3.2.1 城市协调性

1) 与城市发展的协调性 从轨道线网方案的总体结构上衡量方案是否支持城市的发展格局,轨道线网在市中心区形成的客运枢纽站以及与城市活动中心区域相匹配形成的客运交通走廊是否与城市的扩展方向吻合,是否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 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性 体现轨道交通线网的布局线路及场站设置与城市的布局结构、自然地质、人文历史、土地利用、景观风貌、旧城改造等协调程度.

3) 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性 评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建设规模、分期建设与城市近远期经济能力的适应程度,以体现“绿色交通”的根本目标是追求经济的可持续性、社会的可持续性、环境的可持续性.

4) 与城市环境的协调性 评价城市轨道线网在运营以及项目建设期间对城市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如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粉尘、水质等.

5) 与城市景观风貌的协调性 主要考虑轨道交通路基和站点的布局、形态、造型、色彩,轨道与两侧人造、自然、历史景观的协调性,以及轨道布置对城市景观的影响保护.

3.2.2 综合效益性

1) 轨道交通所体现的社会效益 主要考虑由于轨道线网的设置对居民出行条件的改善程度,包括出行时间、出行换乘次数、出行路段的负荷均匀程度.同时考虑对整个城市的交通结构的改善作用,以及对居民及乘客的环境影响程度,体现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目标.

2) 轨道交通所体现的经济效益 主要考察轨道交通的建设给社会或运输企业所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以及吸引大量客流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等,如沿线地面、空间、地下交通和其他经济项目开发的效益.

3.2.3 建设实施性

1) 建设的可能性 主要评价工程建设条件、工程造价、项目融资能力、既有设施利用程度等.

2) 分期实施的可调节性 考虑为适应城市的发展变化,轨道交通设施扩展或缩减的自由程度,分期实施方案的可调节性及组合的灵活性等.

实验室规划方案范文第3篇

一、活动时间

2009年4月8日至2009年4月30日

二、活动目的

查找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听取基层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理清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思路。

三、活动内容及形式

根据我单位实际情况,领导干部带头带题深入基层,问计于基层,问计于专家,清楚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清楚科学发展的新要求,清楚科学发展的新目标,清楚科学发展的新举措。深入实施“百名局长驻百企,化危为机保增长”、“百名专家村村行,脱贫攻坚保民富”、“千名干部下基层,摸民情保民生”、“万名党员奔一线,引领创业保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四保行动”给基层和企业送信心、送关怀、送温暖、送优惠政策,保增长、保民富、保民生、保发展。

1、走进企业和项目,认真落实“百名局长驻百企,化危为机保增长”活动,刘新君局长将深入徐州绿海食品有限公司开展调查研究,重点分析国际金融危机给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了解中央和省市扩内需,保增长促发展方面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排查企业内部管理的不足。通过调研帮助企业增强发展信心,理清破解发展难题的思路办法,用足用好各项优惠政策,促进管理机制创新,结构转型升级,产业做强做大,在应对挑战,化解风险,攻坚克难中保持健康较快发展。

2、深入镇村组,理清发展思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认真落实“千名干部下基层,摸清民情保民生”活动,宋金龙书记将深入我局帮扶村常店镇大李庄村,了解农民所想所盼所需,帮助协调解决农业生产发展方面的困难问题。重点了解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情况;了解农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方面情况;分析研究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体制机制性矛盾问题;了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的存在的问题;摸清返乡农民工的基本情况,分析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方面的实际困难;了解农村基层党组强建设、村务公开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等。要结合民情民意访谈活动,摸透实情,创新举措,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积极为农村办实事、为农民办好事,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实验室规划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东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方案

为了更好地应对能源和环境挑战、推动传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的部署,广东省在未来将不断加强电动汽车产业的促进力度。而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的逐步增加,势必对电网的供电容量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为此制定了相应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建设的总体思路,其中充换电设施业务规划、充换电设施布局、充换电设施建设以及充换电设施运营模式四方面将是重点。

1.广东电网公司充换电设施业务规划思路

电动汽车产业链中业务繁多,广东电网公司应根据不同发展阶段,明确适合电网企业重点开展的业务,主要包括核心业务、服务业务以及延伸业务。

首先,作为一体化的电能运营商,广东电网公司短期内应重点开展以下核心业务:第一,充换电站的规划建设。充分利用输配电网络拥有者的优势,对充电站进行规划建设,形成一定的规模,从而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二,直接充电及电池更换业务。作为输配电网络的拥有者,广东电网公司拥有电能加注业务的天然优势;第三,充电设施研究开发。提高充电设施的研发技术水平,可以有效防止其他潜在竞争者的进入。

其次,在做好核心业务的基础上,广东电网公司在中短期内可以围绕核心业务开展相应的配套服务业务。服务业务具体包括:①咨询服务。着重做好用户对于电动汽车电池使用和保养中各类问题的咨询及用户对燃油汽车改装的技术、价格等方面指导和建议;②订单服务。保证充换电服务能够为用户提供电池保养、更换的预定服务,使预定用户实现“随到随换”,节省用户等候时间;③招待服务。注重对充电站场地环境和设施的设计,以便用户能够愉快地度过等候充电、电池更换的时间;④保管服务。充换电站应提供代客泊车、电池性能检测、电池保管等服务内容;⑤应急服务。提供电动汽车的应急救援服务,为路途中电量耗完或电池损坏的电动汽车用户提供及时的电池更换服务。

最后,从长期来看,广东电网公司未来可以联合整车制造商和电池厂商形成产业联盟,开展延伸业务。具体包括电池研发业务、汽车制造/销售业务、电池制造/销售业务、金融衍生服务等。

2.广东电网公司充换电设施布局思路

(1)借助广州、深圳“十城千辆”的发展契机,发展初期布局广东、深圳城区内充换电基础设施网络,重点加强对公交车、出租车以及公务车的充电站/桩的建设,使示范城市充换电设施初具规模。(2)推进珠三角地区一线城市的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建设,重点针对电动私家车建设小区内充电桩及适合各类车型的公共充电站,启动换电模式。(3)随着广东省电动汽车发展出具规模,重点城市之间将具备发展电动汽车城际交通的条件。在重点城市之间的高速公路、国道等公路干线上建设充换电设施,实现城际间的点、线、面扩散式发展,并形成向周围中小城市的辐射效应,初步形成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4)建设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管理系统,根据电动汽车跨区域充换电服务运营交易的实际需求,建设层次合理的运营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主要实现客户服务管理、计费管理、资产管理、物流配送、有序充电管理、分析决策等功能。

3.广东电网公司充换电设施建设思路

(1)建设资金来源

在建设初期,广东电网公司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补贴,要求政府加大对充换电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中期可以辅助以银行贷款的方式,拓展资金渠道。随着充换电站的运营,后期可以降低对政府补贴的依赖程度,通过在充换电费用中增加建设附加费的形式为充换电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来源。

(2)建设用地问题

广东电网公司可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建设用地问题:一是通过向政府申请,通过政府审批的方式规划建设用地;二是利用石油企业加油站网络的优势,采取合作运营的方式租赁其加油站点。在初期建议广东电网公司采用向政府申请的方式,拓展建设用地;在城区建设用地饱和后,考虑采用和石油企业联合运营的方式。

(3)施工建设方式

广东电网公司在充换电站建设方式上可以选择第三方工程建设公司建设也可以成立自己的工程公司负责充换电站的建设。选择第三方工程建设公司建议采用公开招标的形式,降低建设成本,保证建设质量。在积累一定经验的基础上,可以选择组建工程公司,负责充换电站的建设。

4.广东电网公司充换电设施运营模式

确定合理的运营模式是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可持续运行的重要环节,运营模式主要包括盈利模式、定价策略以及渗透策略。

(1)盈利模式

广东电网公司充换电设施盈利模式可以分为充电模式和换电模式下的广东电网公司盈利模式。充电运营模式在运营过程中首先是广东电网公司通过向工程建设公司支付一定的建站费用来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用户在充电站对电动汽车充电时向广东电网公司缴纳一定的充电费用,从而实现公司自身的盈利。广东电网公司的充电站利润值=(用户的充电费用+政府部门建站补贴)-(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费用+电站日常运维费用)。换电模式下广东电网公司充换电设施运营模式的参与主体与充电模式下是一样的,但该模式下,广东电网公司的利润=(用户所用电费+电池租赁费+废旧电池回收所得利润+政府部门补贴)-(电池购买费用+换电站建设费用+换电站的运维费用+电池维护费用)。

(2)定价策略

电动汽车充电费是连接广东电网公司、电动汽车用户以及各参与主体的利益纽带。电动汽车充电价格的确定对广东电网公司的经济效益具有较大影响,同时,制定合理的充电价格对于推动电动汽车的推广及电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依据广东省现阶段电价水平及未来市场环境变化情况,按照近期、中期、远期分阶段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具体方案如图1所示。

在未来不同阶段,考虑广东省电力市场供求关系,在由于特殊原因(由于跨区输电线路阻塞导致三峡水电无法可靠供应、电力负荷增长超过预期)造成电力供应短缺的情况下,应采取特殊电价策略,例如制定移动电价短期内提高充电站内电动汽车充电价格或限制电动汽车充电电量上限(通过车载通讯系统提示用户当前充电环境变化情况),通过市场手段降低电动汽车的用电负荷,缓解电力供求不平衡。

(3)渗透策略

通过对未来重点客户及业务模式的分析,制定广东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渗透策略。根据不同客户需求,分阶段定客户、定区域,从城市公共服务用车入手,逐步实现向企业、私人用户转移,形成培育-推动-成长-收获四个阶段发展过程,如图2所示。

5.结论

合理规划布局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对促进电动汽车发展,缓解能源和环境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广东电网公司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方案,本文从核心业务、服务业务、延伸业务三个方面提出了的业务规划思路,结合不同地域特点提出了布局思路,从建设资金来源、建设土地来源以及施工建设方案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思路,从盈利模式、定价策略和渗透策略等方面提出了运营模式,较为细致全面的阐述了方案制定和实施的过程及注意要点,可作为广东电网公司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布局规划充换电设施的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

[1]韩锦瑞,左郑敏,李晨,等.广东电网公司规划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2,12(10):162-166.

[2]唐敏,徐解宪,顾月蕾.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与运营的模式研究[J].华东电力,2011,39(2):

0203-0206.

[3]周逢权,连湛伟,王晓雷,等.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模式探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

38(21):63-66.

[4]龙云凤.广东省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政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S2):201-206.

[5]康继光,卫振林,程丹明,等.电动汽车充电模式与充电站建设研究[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9(9):64-66.

作者简介:

实验室规划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新上本科专业;土木工程;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4-0023-03

Exploring and Practicing of Building New 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Major Lab//CHEN Shuqing,SHAO Jinhua

Abstract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in building new 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major lab, which can serve its majo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However, several factors restrict the establishing of major lab, such as starting from a low base, no sufficient fund and poor management experience, and lacking of teachers. This paper selects civil engineering major lab establishment as an example, several existing problems, building methods and counter- measure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new established undergraduate major; civil engineering; lab building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及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是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新上本科专业作为学校的一支新生力量,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水准的顶层设计,做好实验室发展规划及实验室建设工作。本文就滨州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新建实验室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总结,为相近专业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

1 新上本科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挑战

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对实践条件特别是实验室软硬件条件要求较高。作为新上本科专业,实验室基础薄弱甚至一穷二白,建设起点较低,实践经验缺乏,资金不足、体制不顺、队伍不强等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实验室的建设。

硬件基础薄弱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战略,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不断优化系院布局,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筑工程系在以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等理科专业为主的基础上,2011年新上土木工程专业。因此,土木工程专业相当于“空降”本系,软硬条件十分薄弱,相关实验室建设更是零起点,基础配套设施、仪器设备条件均不具备。

经费投入不足 随着学校专业发展的转型和生源扩招,学校的发展迈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给学校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压力。各方面资金需求日益膨胀,致使仪器设备、实验用房、配套条件等硬件设施陈旧落后或配置不全。作为一个新上专业,实验用房、仪器设备等配套资金更是庞大。滨州学院作为曾经的地方本科院校,资金较为紧张,开源难度大,对新上专业只能逐步投资。因此,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在建设初期捉襟见肘,困难重重。

建设经验缺乏 新专业实验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统一的借鉴模式,只能根据本校办学定位、师资条件、实验条件等,制定相应的建设规划目标,采取合理建设策略。土木工程专业新上之前,学校无相近专业,无相关专业教师,也无专业设备和实验场所。新进教师教学和实践经验缺乏,对于学科发展和实验室建设更是懵懂。购置哪些仪器设备,其台套数、技术参数如何确定等问题成为一大难题。实验室建设的方向不明、思路不清,完全处于学习、探索阶段。

师资力量薄弱 土木工程专业成立时,所有专业教师都是刚刚由学生转变为教师,教学经验缺乏。关于学科专业发展和实验室建设也是处于摸索阶段。实验教师队伍不强,就不可能建设出高水平的实验基地。另外,实验教师由理论课程的教师兼任,专职实验教师缺乏。实验技术人员多为非土木工程专业,难以承担专业的实验教学任务。同时,学校对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参加技术交流、培训、学术会议等方面重视不够,直接影响到了实验教学改革的力度和深度。

2 新建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 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规划遵循“统筹规划、先急后缓”“资源共享,提高利用效率”“前瞻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等原则,做好实验室建设的统筹工作,加强实验室软、硬件建设,建成布局合理的,多功能、多层次的,高水平、高效益的,开放式的实验室体系,实现实验室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实验室总体建设目标设定为: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实验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树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观念;建立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满足现代实验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2]。建设初期,先建设本科实验教学亟需的建筑材料、力学、土工实验室,通过五年的逐步建设,使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成为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科学论证,构建专业化实验教学平台 在实验室建设上,多种措施并举,确保实验室和购置的设备满足教学实际需求,符合学科发展方向和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又具有较高的利用率和投资效益,实现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在土木工程专业成立之初,聘请省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对专业学科发展和实验室建设进行充分论证,并多次到省内外高校进行实地学习考察。从实验室设置、设备采购、利用开发和日常维护等方面进行充分论证。仪器设备种类、台套数、技术参数也进行了多次考察、论证,力求科学、合理、高效。系院领导积极争取学校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先后争取了2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投资及近3000平米的实验用房,保障了实验室建设的顺利进行。

强化制度建设,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 根据实验室建设需要,不断完善实验室、实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教学及管理行为,并充分利用计算机手段实现管理的程序化和数据化。实验中心制定严格的建设经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专款专用。项目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实行责任人目标负责制,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责任人的项目完成情况纳入个人工作业绩的主要考核指标;大型仪器设备有专管专用;采取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验室建设,改革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科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实验室建设、仪器设备高效利用的有力保障[3]。因此,在建设之初积极鼓励教师,尤其是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每年有一定的时间进实验室,承担实验教学工作,参与实验室建设。自2011年以来,先后引进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四名、博士一名、高级工程师一名。另外,充分利用学校政策,从省内外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承担本科教学工作;每学期派出教师外出转岗培训、定岗锻炼,以科研带教学。同时,倡导学科和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室建设,将实验室建设与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4]。

完善培养方案,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在2011版培养方案的基础上,2013年对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进行重新修订。结合专业特点及实验室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在多方考察、借鉴和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改革。围绕培养目标,构建“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核心”三大课程平台+实践课程+职业素养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实践学分、课外科技活动等创新能力培养纳入培养方案,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的实验教学体系。

实验教学体系由实验教学、专业实践、综合实践、科研创新等模块组成,包含基本、提高、研究创新三个层次。实验教学模块由基础型、提高型、创新性实验组成,增加提高型、创新型实验项目比例。另外,在实验项目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锻炼等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整合校内外资源,实现共享共赢 根据专业特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滨州学院建筑工程系实际,实施全方位的开放型人才培养战略。广泛与企事业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人员交流、资源共享,进行共建实验室、共建课程、共建专业。先后与滨州市建筑设计院、滨州市规划设计院、滨州市勘查测绘院及滨州市各建筑、检测公司等单位共建合作。由共建单位专家带动年轻教师发展,发挥设备资源优势,面向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增强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另外,与本校其他相关专业加强合作,整合校内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在师资、仪器设备等方面实现共享共赢。同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面向校内外开放场所和设备,最大限度发挥实验室的使用效益,成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服务教师、服务地方的重要基地。

3 结语

通过近四年的建设,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室已日臻完善,200余万元的仪器设备已全部到位,配套设施改造已完成,基本满足本科实践教学需要。通过培养方案和实践课程体系的修订,学生实践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实验室开放力度日益加大,在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绩。2011级土木工程专业六名学生分获“山东省大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三等奖和优秀奖;在2013年“山东省测量技能大赛”中,五名学生获“优秀奖”;在2013年“山东省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中,五名学生获第四名。实验室开放及各种大赛的举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张志远.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0):44-47.

[2]陈淑清.自然地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实验师科学,2012(2):29-31.

[3]刘国瑜.大学科研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0):140-142.

[4]鲁广平.关于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国水运,2008(2):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