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流程

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流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流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流程

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流程范文第1篇

    一、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从2009年开始,我国财政部和水利部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作为重点建设工作,每年投入资金达50亿元,开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取得了较大发展,但是在建设过程的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需引起国家和相关事业单位的重视。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面临建设水平低、工程不配套、缺乏资金投入等问题,在施工质量管理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建设前期的规划、建后的管护工作都不够明确,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

    二、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施工监督管理不到位,建设标准低

    农田水利施工的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施工单位为了赶进度,不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制度进行操作。在施工过程中,一些监理单位为了节省开支,在监管工作中投机取巧,减少监管次数,致使违规行为不能被及时监管。施工单位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使用劣质材料,不按照图纸私自操作,责任落实不清,出现监管互相脱节、施工秩序混乱的现象,如果对这些行为不能做到有效的制止和处罚管理,将会对水利工程建设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导致一些水利工程建设标准达不到要求,工程竣工后管理粗放,水利设施损害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2、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缺乏统一标准和规划

    合理的规划设计是保障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前提,而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水平还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规划方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调查发现,各地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在进行工程验收时没有统一的依据和评价指标可供参考。在工程施工前,缺乏统一的规划,没有制定出合理的规划方案和工艺流程就开始施工,或者规划较为片面,所以导致随意、盲目施工,在实际施工时出现许多没有预见的问题,例如水旱调节功能失效,水利工程效果无法显现等问题,与实际施工脱轨,既影响了工程质量,又耽误了施工进度,影响效率,给工程的建设带来困难,造成经济损失。

    3、施工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人是工程建设的主体,策划者的知识水平、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意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心,都是施工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而我们不乏看到许多施工单位一味追求设备和材料的完善,忽略了人的主体作用,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对人员进行技术和思想的培训,直接上岗作业;而且施工单位缺乏一支较高技术水平的专业队伍,在问题出现时,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施工过程中管理者的素质尤为重要,很多施工单位的管理者都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没有发挥管理者的效能。要想提高整体施工质量,就必须提高参与施工建设的所有人员的整体素质。

    4、缺乏资金投入

    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工程中机械设备老化、却得不到及时的修护和保养,影响施工进度。对于水利工程来说,电费和水费是较大的支出,水利工程运行费用较高,给农户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农田水利工程分布面积广、数量多,所以国家在管理和扶持农田水利工作中存在许多困难,目前来看,国家对其的投入还不能满足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良性运行的需要,设备维护、技术革新、水费补贴等一系列资金问题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5、工程建设不按规划实施,部门缺乏配合意识

    部分农田水利工程脱离了行业部门的规划盲目施工,缺乏技术合理性,社会效益和经济难以实现。水利工程必须在合理的规划、设计和指导下进行,而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我们不乏看到这样的情形:工程没有统一的安排和布局,各个部门各负其责,配合意识差,对实施的项目存在不同的要求;在规划设计方面、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工程纠纷现象普遍,导致规划无序、施工无质、管理无度、科技含量低,严重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

    三、高标准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1、建立管理机制,加强监督管理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工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要建立管理机制,从施工开始到结束,要明确监管目标、制定监管计划、掌握监管内容和质量标准,加强对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工程质量的管理。施工前做好质量监督管理保证一切准备工作满足施工过程的需要;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监督管理主要是对施工方案、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的监督,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解决处理;施工后的监管工作主要是工程验收,以科学的工程方案为指导,对完成的工程质量进行评估。

    2、加强农田水利技术力量,提高施工队伍素质

    水利人才是工程建设的保证,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专业队伍是完成高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保障,所以必须重视水利人才队伍的建设。所有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的人员,上到管理者,下到操作工人,都要进行严格的培训学习。作为管理者,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施工技术知识,掌握工艺流程,才能更好的进行管理;对于操作人员,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和思想培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差错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3、提高施工规划管理水平

    在工程施工之前要有专业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要搞好农田水利施工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前期调研工作,采集数据资料,合理安排人力和物力,用于农田水利工程的规划,为工程的顺利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各级政府应该为工程的规划提供一定的资金投入,确保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专业人员在分析数据和工程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编制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包括具体的管理目标和进度计划等;详细规定各个工序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标准,做好各个工序的协调和衔接工作;最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实行责任制。

    4、加大资金投入资金是农田水利工程顺利完成的保障,国家政府和相关单位应该加大对农田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从长远利益来看,加大资金的投入可以获得更高利益的回报。老化设备的维修养护、先进技术的引进、施工人员的培训、工程质量的监管等各个施工环节都离不开资金的投入,避免由于资金不足导致的施工质量问题,所以说,加大对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是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5、全面加强对现有水利工程的使用管理和维护

    加强对已有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是保证工程长期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对重点的水利工程设施实行重点专人管理,实行管理责任制;向水利工程的收益方征收部分费用,用于对现有工程进行定期的养护,遵循“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做好后期的维护工作;此外,根据各地的地质、气候等具体情况,建立符合各地实际的工程建设监督管理体制,以不同模式进行水利建设和监督管理。

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流程范文第2篇

1.设计片面主观

水利工程的设计不够全面科学一直是困扰我国水利工程设计的一大问题。工程规划主要体现在建设论证和规划设计两个步骤。然而,目前我国的很大一部分工程都难以达到比较完美的设计要求。其不能达到标准的主要体现在:比较盲目,缺乏充分的论证,没有同时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设计比较随意。除此之外,工程的细节设计也缺乏科学含量,无法达到精益求精等等问题。上述的这些重点使得理论与实际脱钩,工程的规划效果无法充分发挥在施工后的成品之中,造成一部分调节功能的失效。

2.工程的施工操作问题

(1)材料质量无法保证

由于整体物价的上涨,特别是建筑行业的原材料价格逐步走高,使得工程耗费的资金量加大。有些个别的施工单位为了收支平衡,获得较大的利润,私自降低了建筑原材料的成本,用一些劣质的原材料进行工程建筑。而目前的原材料检测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一些劣质的碎石,水泥等流入工地之中。原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第一环节,如果第一环节就出现问题,难免会出现层层都有问题的情况,因此给施工质量带来了较大隐患。

(2)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由于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过硬,施工队的人力资源也无法满足这一要求。个别人员对于设计图纸半知半解,同时无法在施工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处理突发状况,很多细节敷衍了事,这就决定了工程管理缺陷多多,影响了工程的正常投产,同时无法达到工程设计的预期。

(3)工程监理不到位

工程施工把关的最后环节,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就是工程质量的监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前面环节的一些疏漏,造成了一些安全和质量上的隐患。这些隐患如果能够监督管理到位,切实起到实际作用,发挥了该有的作用,那么该工程也可以避免更重大的损失。而由于总体成本的上涨,一些施工单位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因此忽视了监督管理环节资金投入的重要性,降低了监理次数,无法仔细找出工程隐患。此外,很多监理人员本身业务能力也不过硬,不能够及时查找出工程的问题所在,一些工作人员甚至不熟悉监理工作的正常工作程序,也没有国家认定的监理资格证书,无法胜任该项工作。

(4)质量管理体系本身存在漏洞

水利工程施工单位为了保证标准化施工,应有相应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的约束,按照标准化施工程序来工作。但是质量监督体系本身却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一些单位对法律法规了解得少之又少,出现了一些违规操作的现象。甚至是脱离设计进行盲目施工,或者以次充好,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导致施工事故的一再发生。但是在许多类似的事件背后却没有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监管,奖罚不分明,导致诸如此类的事件一再发生。

二、工程检测办法与规定

与一般的质量检验工作相区别,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督管理,不只包括产品的检验工作,同时包括主动去监督管理与控制工程的全面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过批准的设计图纸,文稿以及随后可能产生的修改与变更。

(2)经过批准的施工流程,施工技术,施工设计等各方面。

(3)按照标准的施工技术流程进行操作,满足国家规定。

(4)按照规章制度,合同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工程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种,一种是测量检查,另一种则是旁站检查。首先是测量检查,主要是对所要建筑工程的进行尺寸方面的控制。负责监督管理的工程师应该在工程施工前核定检查,主要是在末班和尺寸方面,通过检查后才能开工。其次是旁站检查,主要是在复杂程度,稳定程度和补救程度。要对需要补救的地方,特别是比较隐蔽的工程细节做完整的旁站检查。例如挖孔桩,进行预制槽身混凝土浇筑等等工作,而对于其他的一些部分进行抽检工作或者部分旁站工作。进行该检测时,一定要对原材料,设备等相关的施工要件进行必要的检查。在检测之前要未雨绸缪,要及时发现问题,尽量预防工程事故,使之尽量不发生。

三、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解决措施

1.提高施工的管理与设计

(1)做好水利工程项目编制方案

设计工程方案,要确定如何部署和管理。要全面考量,如何编制计划,从比较基本的施工手段做起,进行工程时间段的细划。要对设备,原材料,人员等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统筹。这些工程应该在开工之前进行周密的计划。在施工开始之后,要细化施工阶段,比如整体框架,结构,装修等等,要进行好的调整。制定好的设计和编制要选取专业技术人员,由各个负责的部门真正参与,提出各部门困难的问题,集中解决,使其更加标准规范。

(2)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有了标准的施工设计,就要灵活的处理如何进行施工。首先要按照符合工程的标准进行设计:同时要符合各地的标准,选择最优化的经济指标,并且满足灌水,减少农田占用面积。并且对平面图上的沟、路,同时尽量杜绝安全上的问题。必须截弯取直,为未来更高标准的水利设施进行铺垫。同时要准确计算地下水,沟渠灌溉,进行最优化的处理。

2.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优化

(1)选择高标准的原材料,进行恰当的管理

原材料是工程建设的第一关,要更好的把握。要进行三个渠道,尤其是采购,进场,储存三个重点的环节进行严格的把握。首先要对材料的采购进行把关,进行反复的比较和选择,选取质量最好,价格最低的原材料。在购买之前,应该由采购经理或者相关的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合格证,说明书等等进行严格的审核。尽量选择能够拿出合格证明的原材料并具备相关资质的实验室。在材料的储存环节,则要做好分类工作,按照材料的特性分类。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的地点存放材料。例如,沙石则要放在防止流失的地方,水泥则要放在恒温,避免潮湿的地点。

(2)监督管理工程质量

工程的建设质量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在于工程的监督管理。但是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同时将其与施工的进度有机结合,则是一大难题。首先,把握住此项工作的属性,并且熟悉该项工作的任务是一大先决条件。其次,要与其他工作人员特别是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高效的配合,高度熟悉设计图纸,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并且尽量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呈现,实现有据可依。特别要制定好符合实际操作的详细守则,包括工程的前期投资,中期质量,整个进度等重点方面。要有明确的目标,而不是盲目的进行工作。并且项目的总负责人应该起到应发挥出的作用,辅助法人召开监理交底会议。特别是在关键的环节进行前文所述的旁站监控工作,适时抽检,同时要进行有效的预检,平行检验等等,而不是仅仅走形式。

(3)不断优化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优化农田水利工程的关键是在三项工作,一是招投标,二是订立合法有效的施工合同,三是监督管理。第一个环节招标,要保证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择优选择资质好的承包单位。第二点是要订立合理有效,对于投资方和施工方双赢的合同,并且在合同订立后,严格按照合同中所提到的条款进行施工。第三是要定期监督管理,有条件的话要培养专门的监督管理人员,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且训练有素,讲究纪律,能够及时发现并上报工程质量上的问题。我们应该意识到,水利工程质量问题最容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因此要规避工程的漏洞风险,必须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就做好监控工作,确保能及时发现工程的质量问题并且消灭这些隐患。例如在工程整体交工之前有些项目已经初步完成,如果在这段时间内不对这些项目进行保护的话,就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产品的质量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必须加强监控直至工程整体完成为止。我们把这一时段的监控称之为事后监控。事后监控的范围和工作量都比较大,其中包括:(1)对工程技术的再次审查;(2)材料质地试验;(3)班组自检;(4)安排监控人员抽检;(5)验收隐蔽工程项目;(6)使用前全面检查;(7)设置质量管理点等等项目。其中设置质量管理点既属于事后监控也属于事前监控,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提高新技术、质量难点或者是薄弱环节产品生产的质量。在这些重点难点环节设置质量管理点可以进行事前监控,使一些安全问题迎刃而解。要正确的评定质量就必须规范质量评定的管理,保证其全面细致。因此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就是抓住单位工程质量评定,不能简单把单位工程质量认为是一个局部问题,应该从全局来看,认识其作为基础工作的重要性,看到其直接关联工程的整体质量重要地位。

(4)提高施工队伍的水平

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并且订立常规化的检查。在施工现场,针对比较高难度操作的项目,要选取专业人员进行稳定操作。并且保证这些人员都有证件和资格,不能随便挑选人员操纵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工作,酿成工程隐患,耗费资金和人力物力,避免细节上的失误,集中智慧,搞好建筑工作,保证工程保质保量的按期交付。

四、总结

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流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内容;原则;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世纪之交的我国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挑战。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如何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当前必须回答的问题。

人们通常把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称之为城市规划。

国内外经验证明,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首先取决于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并以之为依据,指导城市开发、建设和管理 ; 城市的合理发展,首先必须通过科学地预测和规划,明确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在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下,有步骤、分阶段地实现城市的发展目标。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

1.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内容

1.1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方针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在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在城市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建设的大趋势。在我国城市总体规划中,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尤为重要。

1.2合理布局与环境功能区划

环境问题的地域特征十分鲜明,与城市布局的关系密切。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同时,环境质量标准是根据功能来制定的。不同的区域功能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同。规划要避免将对环境影响大的活动布置在对高功能区有影响的地方,而应将之布置在环境容量大,对高功能区无影响或影响少的地方。环境功能区划是城市布局在环境方面的表述,体现了城市布局在环境方面的要求。环境功能区划,从环境特征或环境容量与经济、社会活动相和谐出发,规划城市环境功能区,协调环境与经济、人的关系。按照高功能区高标准保护、低功能区低标准保护的原则,环境功能区划为确定不同功能的环境目标、制定详细环境规划和实施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1.3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现代化的城市没有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一日都无法运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是指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城市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如城市供气系统、集中供热、集中城市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截留管网,垃圾收集、运输及无害化处理设施绿化等等。

1.4环境保护与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经济发展必然对环境有一定的压力,不同产业结构的环境压力有很大的差异。第二产业的发展,特别是能源、化工、原材料等重污染行业的发展,对环境的潜在压力大,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清洁生产对环境的潜在压力要小得多,产业结构决定了环境保护难易的程度。

1.5污染物总量控制

污染物总量控制要将污染物总量――环境质量――项目――投资四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具体来讲,是以空气和水环境的质量为目标,控制各类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将治理措施落实到具体的项目上,具体的项目还要进行技术经济核算,列出经费需求和规划的筹资渠道,进行可行性分析。

2.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

2.1整合原则。城市规划设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整合原则: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2经济原则。中小城市规划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

2.3美学原则。规划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以构成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美的感受,避免“城市视觉污染”。

2.4 社会原则。所谓社会原则,就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树立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尽量满足市民的各种需要。所以规划设计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和要大力推广无障碍环境设计。

3.城市规划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3.1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保护耕地,节约用地。要严格保护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乡镇企业要相对集中发展。

3.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搞好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公路主枢纽规划,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控制好铁路线路及场站建设用地和机场的发展用地及净空条件。要重视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坚持开源和节流并重的原则,节约用水,在产业结构、用地结构调整方面要充分考虑城市实际供水能力,以保证各项事业顺利发展。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建设好以城市防洪为重点,包括抗震、消防等的城市综合防灾系统,确保城市安全。

3.3严格控制城市工业比例,严格把关工业准入审批流程。特别是针对工业城市中的工业企业。需要从选址、经济指标下线控制等规划手段开始指导工业建设工作。以城市绿化规划为重点。保障城市工业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发展。

3.4做好历史街区及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作。要加强对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街区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要重视城市设计,充分发挥长春市园林绿化的优势,本着尊重自然、尊重历史的原则,精心塑造建筑别致、街景独特、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形象。

3.5逐步改善旧的工业环境现状,逐步规划将市区及周边工业外迁,还原城市绿化,乃至改善之前为城市经济需要所牺牲的环境资源。提升城市档次,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以国家所倡导创建国家环境卫生城市为目标建设城市。

3.6大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要优化产业结构,按《总体规划》的要求调整不合理的工业布局。进一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使用清洁能源的比重,发展集中供热,加强对汽车尾气的治理,综合整治大气污染。加快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要保护好已有植被和各组团之间生态防护绿化带,进一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要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结语

总之,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间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它与很多学科密切相关。近年来,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同步落实,使城市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城市环境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因此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规划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流程范文第4篇

一、背景

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北部,绵阳市东南部,辖区幅员面积2659.38平方公里,辖13个乡、49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932个村、110个社区,全县户籍总人口141.4万人,是全省典型的丘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

囿于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规模,三台县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全县城镇化率为37.5%,低于全省12.9个百分点,相当比例的农村地区人均占有资源少,产业基础薄弱,交通不发达,脱贫攻坚任务较为艰巨。2014年全县共识别贫困人口超过8万,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40个。同时,三台县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全县范围内南北差异、东西差异较大,约30%的贫困村、贫困人口聚集在南路乡镇。

近年来,三台县针对南部贫困区域发展滞后、诉求多元、问题交织,靠单兵突进、单点改革难以奏效等实际情况,抢抓省农村改革综合试验区、市丘区农村扶贫攻坚示范区(简称综改区)建设契机,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主动探索,集成实施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定向颁发经营权证、“三变”改革等15项省市县改革试点,着力探索产业发展与贫困户增收互促发展新路子,实现了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融合互动。综改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7600元增长至2018年的15166元,保持年均13%的增速,9个贫困村4862名贫困人口提前实现脱贫摘帽,相关改革经验被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专题报道。

二、做法

(一)构建“双区”叠加推进机制,形成市县联动、三方共建的工作格局

坚持综合改革与脱贫攻坚“双区”叠加、互促互动,充分发挥政府、社会、群众三方作用。

一是市县齐抓共建。建立市、县、乡、村、社齐抓共建,五级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市、县分别组建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和前线指挥部,落实2名县级领导任副指挥长常驻前线指挥部一线指挥,选派3批170名市县机关干部到指挥部挂职或村任第一书记(副书记)和乡镇党委副书记(党委委员)。

二是社会各方支援。明确社会投资、群众投入等以奖代补政策31条,策划包装项目180余个,引进铁骑力士、可士可、牡丰、梓商等农业龙头企业18家,累计吸纳社会投资3.2亿余元。与清华大学、中国农大、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院校合作,建立专家工作站和远程教育培训基地,成功纳入中国工程院“村镇规划建设重大课题”调研点,形成专家咨询与技术支撑的“区校合作”新模式。

三是群众主动参与。县财政设立300万元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基金,吸引65名在外务工人员回乡成功创业。制定《综改区项目推进办法》,对村民筹资修建村社道路、维修塘库堰渠、自建农业设施等分别按照一定比例予以补助,明确“村民筹资额度达到项目总投资30%以上的,可采用村民自建方式进行”。

(二)构建“双轮”驱动建设机制,形成规划引领、建管同步的发展态势

坚持规划引领、建管同步,实现“输血”“造血”双轮驱动。

一是多规合一。坚持“丘区风貌、新村功能、农家情趣、现代品质”于一体,聘请清华大学、中国农大等规划机构,同步编制示范区总体规划和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4个专项规划及11个镇乡的总规和控规,明确城镇、产业、生态三类空间布局。开展扩权强镇试点,加快构建“乡—村—社”三级管控体系,推动规划落实。

二是整合项目。坚持资金用途、管理权限、实施主体“三个不变”,采取“一个部门牵头、一张图纸设计、一个标准验收”,授权综改区指挥部“双审双签”全程把控。3年累计整合实施各类涉农项目46个、资金9.96亿元,建成县乡道路74公里、村社道路355公里;整治渠道450公里,新建山坪塘90口、蓄水池60口,新建高标准农田近万亩,实现水网、田网、路网、电网“四网配套”。

三是创新服务。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行土地“三权分置”,探索定向颁发土地经营权证500余宗,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新培育家庭农场、专合社148个,连片建成甜橙、藤椒等基地3.5万亩。探索“互联网+定制农业”,建成1个区域电商创业孵化中心和20个村级电商服务网点,实现电商交易额516万元。开展政府购买水稻植保公共服务试点,作业面积2万余亩,亩平直接创收92.1元。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组建农村资金互助协会5个,累计发放借款260余万元;与农商行合作创设“产业扶贫贷”,落实300万元分险基金,由银行放大10倍进行放贷,撬动社会投入1.8亿元,带动农户1000余户,被评为2017年“四川省十大金融创新案例”。

(三)构建“双带”同步受益机制,形成多方合作、长期共赢的脱贫路径

坚持“带动贫困村发展现代农业、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通过“产业+扶贫”,推动精准脱贫、同步收益、多方共赢。

一是四方分成互惠共赢。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组建甜橙种植专合社,引进可士可公司发展甜橙产业。专合社委托公司代建代管基地三年,盛产后由专合社统一经营管理,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并按1元/斤保底价回收,收益按照农户、公司、专合社和村集体四方“7:1:1:1”分成。目前已建成甜橙基地2000亩,入股农户1200户(贫困户172户453人),盛产后可带动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二是股权量化精准扶贫。采取土地、资金入股等方式组建水产养殖专合社,发展台湾泥鳅净水面养殖。探索创新财政支农方式,整合财政补助资金量化到合作社成员,整合扶贫产业周转金和社会帮扶资金作为贫困户集体股本,集体股本收益80%由贫困户按人分成,20%建立脱贫巩固基金。目前已发展泥鳅养殖和稻鳅共育基地350亩,带动68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

三是代养代管无本增收。与铁骑力士公司合作,在试点村建立以贫困户为主体的合作社,通过综改区“产业扶贫贷”和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解决合作社代养场建设资金,公司提供鸡苗、饲料、设备、技术,合作社负责鸡苗代管代养,鸡苗成熟后由公司按3.15元/只支付代养费,优先安排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参与管理,促进贫困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并实现“无本增收”。目前已建设金鸡代养场6个,出栏土鸡80万只,代养收入252万元,带动农户220户(贫困户200户),户均增收7800元。

四是内股外租保底分红。农户以土地入股成立旅游度假股份合作社,引进四川牡丰公司发展油用牡丹产业,集中打造“九龙山•牡丹谷”乡村旅游景区。利用农村土坯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采取统一规划、政府补助、众筹集资、入股招租等方式,将农户闲置房屋流转整合,建设集休闲、旅游、居住为一体的客栈式居民点或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业。公司支付入股农户400元/亩保底租金,并将当年景区收益的30%按照入股农户、村集体、贫困户“7:2:1”的比例进行二次分红。目前已带动入股社员人均增收1390元。

(四)探索“双盘”联动合作机制,形成资源整合、创新利用的发展模式

坚持“盘活农村资源要素、盘活群众参与意识”,全面开展“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试点。

一是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在综改区36个村组建集体经济、土地、劳务、旅游(度假)、置业等5大股份合作社110个,吸纳21000余名群众入社。其中,土地经营权入股4500户、25000亩;劳务合作社入社7400余人,承揽藤椒、麦冬、蔬菜、油用牡丹种植采收和泥鳅养殖等劳务业务,实现劳务收入500万元、带动人均增收3134元。

二是激活农村内生动力。以盘活集体资产资源为着力点,建立公司制、股份制、合作制等不同类型的集体经济组织,探索资产运营型、资源开发型、服务创收型、产业带动型、土地经营型等发展新路径。依托五大股份合作社,以“百企帮百村”为契机,投入帮扶资金物资近1200万元,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股东)”模式,吸纳困难群众就近就业9300人次,通过入股分红“找钱”、有偿服务“挣钱”、盘活资产“生钱”三种方式,增强农村造血功能,实现村企共建、互利共赢,逐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三是规范产权交易机制。构建以“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核心、“镇村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为基础的“1+N”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制定农村产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相关配套文件,完善交易规则和流程。开展省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设立300万元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风险资金,发放产权抵押流转收益贷款1540万元。依托产权(股权)交易平台,将资源向全社会推介,综改区流转交易土地11万亩,实现股份制、规模化经营耕(林)地6万余亩。

三、启示

三年多来,综改区用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取得了区域发展历史未有的巨大进步,在基础设施、环境改善,特别是产业发展上有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同时,还需要注意以下破题丘区脱贫、助力乡村振兴的三个核心方面:

(一)着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留守多为“38 61 99人群”,村社干部普遍年龄偏大,且学历偏低,创新发展意识不足、能力不足,加之待遇偏低、杂事繁多,缺乏改革动力。现代农业发展普遍缺能人带头,缺乏龙头企业或种养大户引领。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特别缺营销人才。优秀干部和企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三爱”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乡村振兴的长远发展。

高标准农田规划设计流程范文第5篇

一、突出“五抓”,为烤烟收购奠定良好基础

(一)善始善终抓生产。烤烟生产工作要坚持善始善终,一股作气、一抓到底。在具体工作中,除加强田间常规管理以外,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尤其要加强冰雹灾害的预测和防范,确保不发生大面积的冰雹灾害。烤烟生产中后期最大的危害就是冰雹,今年在预测预报工作方面,通过先进手段得到了加强。防范冰雹灾害暨要准确预报,又要及时组织防雹作业,气象工作责任重大,希望气象部门进一步加大力度,切实做好烤烟生产过程中的预测预报和防雹减灾工作。

(二)抓成熟采摘。成熟采摘是提高烟叶收购质量、实现烤烟生产上水平的关键环节。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成熟标准宣传和采烤制度管理,抓好烟农成熟采收技术指导,采取简单、有效、实用的方法,提高烟农技术水平,使烟农从养好烟叶成熟度中得到实惠。

(三)抓分级扎把。混级别、混色组、混部位“三混”现象是烟厂怕、收购部门难处理的问题,一旦出现了“三混”,就保不住等级质量,就保不住税利。要在分级扎把工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工作责任心,充分发挥“质管前移、入户预检”的作用,加强对入户预检员和烟农的分级扎把培训,扎扎实实抓好烟叶分级工作,保证烟叶把内纯度,切实解决好“三混”问题,提高烟叶交售等级合格率,实现优质优价,真正维护好各方面的利益。

(四)抓科学烘烤。近几年来,全市建成了一大批智能化烤房,为科学烘烤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烟农的生产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烘烤技术和经验对烤烟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小,可以控制住,但决不能因此而麻痹大意,要严格按照“烘烤指导到炉”的要求,加强科学烘烤技术的指导,为烟农增收作贡献。

(五)抓预约预检。分级扎把“三混”问题要靠预约预检来解决,只要预约预检工作抓好抓实了,后续收购环节就会加快。各级必须抓好预约预检工作的落实。

二、严把“三关”,扎实做好烟叶收购工作

(一)严把政策关。一是要宣传好烤烟收购政策。今年烟叶收购价格总体水平将提高10%以上,这在其他农副产品价格下降的情况下,烟叶价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大幅上调,这对我市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宣传种烟的比较效益,增强烟农抓生产的积极性。二是严格按合同组织收购。要维护好合同的严肃性,对“计划种植、合同收购”要做好宣传,并在宣传中把握好、执行好收购政策。三是把握好烟叶等级标准。按照国家和省关于“上部烟叶不低于40%、中部烟叶不超过45%”的要求,这几年我市收购工作主要关注的是中上部烟尤其是上部烟比例,这种观念要改变。上部烟和中部烟客观上存在差别,但差别是相对的,随着收购价格政策的调整,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价格在逐步缩小,这就要求我们要跟着形势的变化转变观念和做法,注意把握好中部烟叶的收购。

(二)把好等级关。烟叶等级总体上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今年市烟草公司提出要把上等烟比例控制在50%左右,我认为这一提法是符合××实际的。五县区的种烟水平不一样,县区内部乡镇之间的水平也不一样,各地方的上等烟比例也就有差距,这是生产水平差异所决定的。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客观分析和看待中上等烟的比例问题,不要互相攀比,只要各项技术措施落实了,烟农把烟种好了,各级领导干部真正用心了,收购中就自然能反映出相应的生产水平。各县区领导要把握好这个度,既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又要考虑好当年的生产问题,具体如何把握值得大家认真思考。今年生产水平提高了,就要按照标准进行平稳收购,真正实现种好、收好。同时,希望各烟叶收购站点的定级员要在等级评定上狠下功夫,进入角色,准确定级;市县(区)烟草公司要认真做好定级员的收购前培训,根据生产情况做好分析。

(三)把好平稳关。“平稳”是收购工作的核心,是圆满完成收购任务的关键,市县乡都必须坚持平稳收购,切忌大起大落。一是要起好步,平稳推进。要做到平稳收购,起步非常重要,不能前松后紧,也不能前紧后松、忽高忽低。二是要统一眼光,平稳标准。要按照统一的收购眼光,把握“高纯度、中下限”标准,保持合理的收购价格,做到烟农、政府、市场、公司“四满意”。

三、加强领导,各方支持,确保收购任务圆满完成

(一)加强领导是确保烤烟生产和收购工作顺利有序推进的重要保证。各县区、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烤烟生产和收购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按要求完成。

(二)在收购之前要认真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好经验,全面做好收购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要合理调配人员力量,组织好两支队伍,一支队伍抓生产,搞好田间管理,确保每一片烟叶入炉烘烤;一支队伍抓好收购进程,维护好秩序,做到生产、收购两不误。

(四)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学会说服、教育、引导群众,妥善化解好各种矛盾。

(五)要维护好纪律,不能侵犯群众利益,对各类等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必须从速、从严、坚决查处。

总之,今年的收购工作就是要按照刘刚副市长、何伟经理的要求,做到群众满意、党委政府满意、企业满意、工业满意,以此推进我市现代烟草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强化收购工作管理

努力实现全市烤烟生产新跨越

——在全市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刚

(2009年7月24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上半年烤烟生产工作,安排部署烟叶收购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等工作,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场会议。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7月18日,李市长专门听取了我和烟草公司的专题汇报,并对会议的召开作出了重要指示,会上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领会,在工作中切实抓好落实。刚才,何伟经理对全国、全省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场会的精神作了传达,对当前的烤烟生产和烟叶收购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我完全赞同。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全市上半年烤烟生产情况回顾

今年以来,我市把烤烟生产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保障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紧紧围绕100万担的烤烟生产收购目标任务,认真贯彻“烟叶防过热”的工作方针,强化工作措施,突出抓好现代烟草农业及新烟区的建设发展,切实推进烤烟各项组织管理工作,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为顺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政策措施明确,“烟叶防过热”方针有效落实

“双控”工作是烤烟生产的一项根本政策,也是全市烤烟产业取得稳步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今年的烤烟生产工作会上,认真贯彻落实了“严格控制,适度从紧”的工作方针,努力提高“双控”政策执行力,保持烟叶生产稳步发展,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市政府2009年的烤烟生产意见,对严格执行国家“双控”政策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生产组织管理工作中,各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严格计划合同管理,严肃纪律责任,层层分解计划,逐级抓好地块规划、种烟农户落实,围绕合同种植这一主线,切实把好合同签订、育苗、移栽等重点关口,全市共签订种植收购合同31986份,约定种植面积38.4万亩,实际移栽烟苗3.95亿株,较好地保持了移栽数量与合同签订数量的统一性,种植面积实,为贯彻执行“严格控制,适度从紧”的工作方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突出区位特色,夏烟早植加快发展

夏烟早植生产是充分利用我市地热河谷区域的光热、土地、劳力等资源优势,推动冬季农业综合开发,增加烟农收入,促进地方财政增长的有力探索,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我们紧紧围绕“稳定老烟区适度增长,建设新烟区规模发展”的思路,以现代烟草农业理念为统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夏烟早植工作迈出较大步伐。全市共早植夏烟39872亩,比去年增加种植面积3万多亩,预计可收购烟叶84450担,比去年增加6万多担。

(三)管理机制创新,专业化服务水平提升

今年,全市建立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349个,覆盖了全市96%的烤烟种植面积。实践证明,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这一组织管理机制的创新,有效地调动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村、组干部抓烤烟生产从被动工作向积极主动工作的转变,烤烟种植区域连片集中程度提高。促进了育苗、预整地、植保等专业化服务的开展,实现了管理服务模式转变。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服务进程的推进,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了生产技术措施的落实到位。

(四)突出基地单元,新烟区建设扎实推进

隆阳区、腾冲县两个基地单元建设工作,围绕“一基四化”和“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的目标,以水利为基础、农田为中心、烟农为主体、投入为保障,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新烟区建设与中低产田地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连片推进。认真对烟水、密集烤房、机耕路、育苗基地、土地整治等项目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建设完善“烟田、烟水、烟路、烘烤、育苗、信息化”六大工程,通过综合配套,建成了能排能灌,便于机械作业的高稳农田,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健全“植保、农机、烘烤收购、风险防范保障、烟农培训及科技服务、工商合作与基地建设”六大体系,完善“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四种专业化服务,体现出了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方向,展现出了新烟区建设发展的优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发挥了辐射示范作用。在大田生产期间,国家局姜成康局长、潘家华纪检组长、省政府曹副省长等领导到腾冲县基地单元调研后,对新烟区基地单元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五)工作力度加大,烤烟生产迈上新台阶

各县区紧紧围绕年度生产收购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生产管理,认真组织适时播种、培育壮苗、烟用物资供应、农家肥堆捂等春耕备耕工作,大力推行机耕和机械起垄,全面落实预整地验收制度,严把预整地理墒质量关,及时组织烟农抢抓节令集中移栽,5月5日全面完成了大田移栽工作任务。针对大田初期持续干旱的气候实际,及时组织开展以抗旱保苗、追肥提苗、病虫害统防统治、揭膜培土、防灾减灾等工作,田间管理落实,在机械化作业、农家肥施用、移栽节令、规模化种植以及特色烟叶生产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全面进入中后期管理和成熟采烤关键阶段,烟株田间长势整齐,整体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如后期无大的自然灾害,有望全面完成今年烟叶生产目标任务,较好地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生产中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机耕面积达26.7万亩,占计划种植面积的77%。二是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程度进一步提高,连片面积5000亩以上的1片,6300亩、1000—5000亩的14片、2.33万亩,500—1000亩的41片、2.87万亩,300—500亩的146片、5.42万亩,100—300亩的635片、9.55万亩,100亩以下连片的2896片、14万亩,地膜烟达95%。三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品种结构,特色优质烟叶达到67%以上,其中,红大32万担、k32620万担、no29710万担,全等级出口4.5万担。

二、加强统筹协调,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

建设现代烟草农业既是全市烤烟产业持续稳步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步的重大举措,其重要意义和作用,超出了烟草产业的自身发展,体现了全局性、长远性的战略意义。全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经过近两年的试点,取得了明显效果,根据国家局、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要求,建设工作将从试点向全面推进转变,进入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新阶段。各级要按照“总结经验、精心规划、全面推进、提升水平”的总体要求,以整县和单元推进相结合的方式,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以县为单位整体规划、综合配套、明确标准,以单元为单位系统设计、细化项目、认真实施,通过整合资源、有机集成,规范运作、有效结合,整体推进,加快全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在全省烟叶收购会议上、省烟草公司宣布腾冲县将作为全省17个实施整县推进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县之一。

(一)注重推进工作的整体性

按照全省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总体部署,我市腾冲被列为整县推进县,其余四县区要在坚持做好整县建设规划的基础上,以条件成熟的单元为试点进行推进;辐射带动实施条件暂不具备乡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分步实施,明确工作进度,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一是整体工作思路明确。按照现代烟草农业的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在规模连片种植前提下,对烟田基础设施、生产组织形式、专业服务方式和生产流通管理等进行整体设计。二是综合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烟田、烟水、烟路、农机具、育苗、烘烤、防灾减灾设施要达标配套,建立地理信息档案,基层工作站点要有效整合、整体加强,信息化手段要发挥实际作用。三是优化整合业务流程。根据生产组织形式、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变化,调整标准化的业务管理流程、业务工作标准和运行规范。四是配套综合措施。要根据基本烟田片区规模、烟叶配套设施建设情况,引导发展覆盖全过程、适应生产实际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加大组织引导、教育培训力度,提升服务质量,挖掘烟农的内在动力。五是强化管理服务。积极探索,切实转变管理服务模式,按照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注重规划设计的系统性

我市山区比例达92%,烤烟生产布局以山区为主,基础设施薄弱,特别需要加强。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山区特点,因地制宜做好基本烟田规划、烟田水利设施规划、烘烤工场和育苗工场规划、机耕路规划、烟草农业机械规划。要在整县规划的基础上,以单元为单位系统设计、组织实施,细化项目设计方案,科学安排机耕路、灌桩、育苗和烘烤工场、基层站等设施,以县区为单位高水平做好建设规划。一是保持基本烟田规划布局稳定。各县区、各种烟乡镇,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本烟田规划落实,建立以烟为主耕作制度,科学安排轮作,加强土壤改良,保证烟叶种植区域稳定。二是充分体现规划工作的全面性。要在规模连片种植的前提下,按照隔年轮作的要求,围绕烟田、烟水、烟路、农机具、基层站点、育苗设施、烘烤设施、防灾设施“八个配套”,重新审视近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高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水平。三是确保项目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坚持规划和设计相统一,以县或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设计,在一个单元内有机集成各种要素,统一规划图表,统一基本烟田布局,统一规划标识,确保规划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在不突破规定建设标准和补贴标准范围内,努力实现烟田基础设施和烟叶配套设施达标配套,有力推进烟叶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发挥整体功能作用。

(三)注重资源整合的综合性

县区、乡镇党委政府要把烟草农业融入大农业,以现代农业为背景,拓展工作思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形成了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整体合力。一是整合资金资源。积极整合农业、国土、交通、水利、农机等国家职能部门涉农资金,开展土地集中整理,配套建设烟叶生产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整合土地资源。完善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机制,开展土地集约经营。三是整合基础设施。按照普惠共享原则和长期得益的要求,加强已建成基础设施的管理,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作用,探索研究“以烟为主、多种经营”的经营思路。四是整合技术资源。提高烟站技术人员整合力度和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加强烟叶生产技术力量,努力做到一个单元有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实施队伍。

(四)注重建设体系的集成性

整体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要围绕按基地单元划分的新理念,以单元为单位对生产、流通、技术等要素进行有机集成。一是统筹配套建设。要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出发,着力提升建设区域的道路、沟渠、水源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改善薄弱环节,有目标、有计划、高质量、高水平地实施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发展。二是完善组织体系。要充分利用专业合作社的新机制,发挥烟叶烘烤工场和密集烤房群对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推动作用,积极构建现代烟草农业的生产组织体系。三是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围绕供种、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重点环节,建立健全与生产组织方式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体系,综合配置人力资源的,加强服务队伍的技能培训,建立统一的作业流程,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提高作业效率。四是建立完整的标准化技术体系。要在种植品种、耕作制度、壮苗标准、移栽规格质量、田间管理操作、机械作业标准、测土施肥、统防统治、成熟采收、密集烘烤工艺、设施设备标准等方面,形成统一的生产技术框架。五是健全管护长效机制。要明确管护主体,保证管护资金,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项目持久发挥作用,确保烟农长期受益。

(五)注重工作方法的创新性

建设现代烟草农业,是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全面变革的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在推进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在探索完善中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建设工作水平。一是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要在完善基础设施和基本模式基础上,以运行机制、服务机制等管理创新为重点,提高精细化生产管理水平,真正实现烤烟生产的产业化、现代化。二是进一步加深对规模种植的理解和认识。要处理好基本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使用权合理转让相结合的问题,分类指导土地租赁经营和土地合作经营的健康发展,规范土地流转流程,有效解决分散种植、零星种植问题,推进规模连片种植。三是进一步增强生产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按照服务社会化、价格市场化的原则,提高烟叶生产主体和服务组织的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烟农主体地位作用,真正使烟农愿意干、主动干、积极干,激发烟农生产活力。

三、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抓好烤烟生产收购工作

烤烟收购是一项重要工作。今年全市的烤烟收购工作将全面开始,由于总体生产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整个烤烟收购组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县区要牢牢把握生产形势,准确理解政策,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制定有力措施,严把好收购总量、上等烟比例、等级合格率“三条红线”,确保生产收购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今年全市烟叶收购的目标任务是:收购烟叶100万担,产值7.5亿元,烟叶税1.65亿元。全省收购会上明确,今年的收购工作一是要严格收购计划和合同管理,二是要严格执行上等烟收购比例,三是综合合格率不低于80%,四是收购价格调高10%(上等烟4.6%,上中等烟16.26%)。

总体看,今年的烤烟生产形势良好,特别是进入7月份以来,前期受旱情影响较重的种烟乡镇旱情得到全面解除,烟株进入旺长期,大田烟株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目前,已进入烟叶收购的关键环节,烤烟收购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直接关系烟农利益,并影响来年的烤烟生产。各县区政府充分认识收购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对烤烟收购工作的领导,把收购工作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抓落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注重研究全局问题,重点解决突出矛盾,强化责任落实,统筹协调组织好烤烟收购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抓好合同管理。要准确把握烤烟生产动态变化,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进一步强化计划观念,层层落实责任,细化服务措施,严格执行政策措施,切实把合同制这项根本性和基础性工作抓好落实,严格按计划、按合同组织烟叶收购,维护计划与合同的严肃性,确保“烟叶防过热”工作任务的落实。二是要着眼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烟草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烟农、企业、政府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在收购工作中,要找准三者利益的平衡点,处理好烟农、企业、政府的利益关系。在工作中既不能有片面的群众观点,成为群众的尾巴,也不能有片面的业务观点,置烟农实际情况于不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坚持长远发展的观点,在收购工作中体现各方的关注,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按李市长去年在收购工作会议的要求:成熟的领导就是要能够从业务中看到政治,从政治中把握业务,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工作在上一年的基础上都有进步,尤其是要在抓当前工作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明年,还要考虑未来更长远的发展,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卓有成效。

(二)强化措施、指导到位

今年全市烤烟生产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由于工作扎实,移栽节令提前,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烟叶长势好、质量高,但如何在收购环节上体现烟农效益,各县区要认真研究。好烟不是收出来的,而是种出来的,我们在生产环节上已经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如果最后没有一个好的效益,我们就对不起广大烟农。因此,今年,一是要在分级扎把工作上有新的突破,烟草部门的技术员、辅导员一定要指导好烟农分级扎把,切实解决好“三混”问题,做到不混部位、不混色组、不混级别,把握好纯净度。二是预检预约工作要前移,预检预约是抓好分级扎把、解决“三混”问题、提高把内纯净度的前提和基础,要预检、预约、预定工作的有效开展,把“三混”问题解决在烟农家中,做到“有问题、不出门”,烟草部门要研究探索长效机制,切实抓好预检预约工作。

(三)坚持标准,平稳收购

在收购的整个过程中,一是要按照生产水平、符合客观实际,把握好收购等级质量的“度”,既不抬级抬价,又不压级压价,提高烟叶等级认定的科学性、准确性,严格控制在市烟草公司下达的上等烟比例内,确保烟叶等级质量。二是要统一标准,平稳收购。烤烟收购标准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烟农很敏感,收购中可能出现的人为因素有很多,因此,要加强对验级人员的教育培训,做到统一标准,统一眼光,前后一致,坚持到底,既不能前紧后松,也不能前松后紧,更不能因人而异收人情烟。

(四)加强领导,抓好收购秩序

烤烟收购工作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履行烟叶生产组织责任,明确职责,集中力量,以抓好烟叶成熟采收、科学烘烤、分级预检中后期管理工作的落实,促进烟叶质量的提高。切实加强对烟叶收购工作的领导,积极协调公、检、法、工商等部门组织力量,严厉打击倒烟贩烟等非法行为,维护好烟叶收购和流通正常秩序,确保烟叶收购平稳进行。市、县区烟草公司要完善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制,深入田间地头,确保技术服务到位;要推行质量管理责任制,规范烟叶收购工作流程,加强收购等级质量监督检查,严肃收购工作纪律,做到质量管理制度化,提高烟叶收购工作管理水平。

(五)加强中后期管理,突出抓好质量效益

对今年的烤烟生产,从目前的长势看,同志们都很乐观,但我要提醒大家,切忌盲目乐观,农业生产不确定的因素多,变数很大,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果说中后期管理不到位,烤烟的产量和效益都会出问题,因此抓好烤烟中后期管理是提高烤烟田间质量的最后环节。“三分种,七分管”,切忌“重栽轻管”和“前紧后松”,必须一抓到底。如果此项工作跟不上,产量、质量和效益都将受到严重影响。今年入汛以来,我市降水较历年偏少,预计全年70%的降雨量集中在7、8、9三个月期间,这给烤烟中后期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各县区、各种烟乡镇要引导烟农管好每一片烟、烤好每一片烟、交好每一片烟;要引导烟农向大田管理要质量,向烘烤管理要效益;要以防洪防雹防病虫害为重点,以适时封顶,彻底打杈,养好成熟度为中心,以科学烘烤为关键,以提高烟叶质量为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注意防灾减灾。要加强田间理沟排涝和肥水管理,为提高烟叶内在质量奠定基础;要切实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同时,要做好人工防雹工作。今年人工防雹点达到62个,高炮20门,火箭发射器76具,持证作业人员120人,投入经费350万元,准备各种炮弹6000多发,今年初,市政府投资100万元,新购置的数字天气雷达已投入运行,在技术上有坚强的保障。各县区要进一步重视防雹工作,特别是经费投入上,重点解决防雹点的建设。二是要切实做好打杈工作,在打杈方面要求在及时、彻底上下功夫。三是要养好成熟度,做好成熟采烤工作。要把养好成熟度、降低烟碱含量作为提高烟叶内在质量的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烟叶成熟采收技术指导工作,确保成熟采收,坚决杜绝采青抢烤现象的发生。

(六)超前谋划好明年的烤烟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