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学基础导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激励 兴趣 中学数学 学习效率
所谓“激励”,就是激发鼓励人的行为动机,使人做出努力行为,从而有效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也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把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激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这种情况:能力相当的学生会取得不同的成绩,甚至能力差的学生可能比能力强的学生成绩更好。
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由于激励的程度和效果不同所致。一般来说,学生的成绩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能力,二是动机激发程度。他们的关系可表现为: 学习成绩=能力x动机激发程度 从式子可以看出,学生成绩的好坏取决于其能力和动机激发程度的乘积,能力越强,动机激发程度越高,成绩就越好。在这两个影响因素中,能力是个人的心理特征,其提高需要经过一个过程,而动机激发则是较易变化而且可以控制的因素。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成绩与动机激发程度成正比,能力稍差,可以通过激发工作动机来弥补。在学习中,能力不怎么强的学生,通过自己刻苦努力而取得较高成就的例子是屡见不鲜的,其原因就是这些学生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或内驱力。因此,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是如何通过激励调动起人的积极性。能力再强,但若不能进行有效的激励,也难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二.数学教学中的激励原则:
首先,激励要因人而异。由于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所以,激励要因人而异,一些学生的成绩很好,可以激励他们把成绩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给他们制定一个更高的目标;一些学生的成绩一般或者不好,可以激励他们达到一个可以完成的目标。如果学生的目标都是同一个水平,成绩好的学生觉得没有动力,轻松达到目标,进丧失进取心;对成绩差的学生会来说或许是一个遥遥不可及的目标,觉得反正达不到就不想学等。因此,给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目标很重要。
其次,激励要做到奖惩适度。奖励和惩罚不适度都会影响激励效果,如果学生在上数学课无精打采、开小差 、不交数学作业等等,可以给惩罚,但惩罚过重会让学生感到不公,或者失去对数学学习的信心等;惩罚过轻会让学生轻视错误的严重性,从而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学生数学成绩提升很快或者考试考得很好,可以可以奖励。但奖励过重会使学生产生骄傲和满足的情绪,失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欲望;奖励过轻则起不到激励效果,或者让学生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
再次,激励要做到公平合理。公平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学生感到的任何不公的待遇都会影响他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情绪,并且影响激励效果。取得同等成绩的学生一定要获得同等层次的奖励;同理犯同等错误的学生也应受到同等层次的处罚。犯同样错误学生应该同等处理,不要应为好生就可以优待或者特殊等等。
第四,激励要注重时效性。激励要及时地进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励学生。比如某某同学在数学全国竞赛中获得名次,应即使表扬,不要等到该比赛过了几个月了才来表扬。学生的积极性早也大打折扣了,对于表扬无所谓了。
第三.激励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数学是一门很灵活的学科,不能单纯地讲授课本“死”知识,应多鼓励学生去探究,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因此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在数学教育中采用――榜样激励。榜样激励,也叫做典型示范,就是通过榜样 〔先进典型)来教育学生、鼓舞学生、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方法。榜样是一面旗帜,具有一定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容易引起人们在感情上的共鸣。同时,有了榜样,使得大家学有方向,赶超有目标,而且看得见、摸得着,说服力强,号召力大。
(三):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制定一个合理课实现的目标,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由消极学习到积极学习。对于学生达到目标可以进行表扬或者奖励,让学生有进一步努力的动力;如果达到目标什么表扬或者奖励都没有,会造成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丧失信心,难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于达到目标。
(四):开拓学生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要求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这些能力是在不同的数学学习环境中得到培养的。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开发不同的学习场所,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一切有益的学习实践活动,如数学第二课堂、数学竞赛、智力竞赛等活动。鼓励学生平时注意观察,比如,空间想象能力是通过实例净化思维,把空间中的实体高度抽象在大脑中,并在大脑中进行分析推理。其它能力的培养都必须学习、理解、训练、应用中得到发展。特别是,教师为了培养这些能力,会精心设计“智力课”和“智力问题”比如对习题的解答时的一题多解、举一反三的训练归类,应用模型、电脑等多媒体教学等,都是为数学能力的培养开设的好课型,在这些课型中,学生务必要用全身心投入、全方位智力参与,最终达到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结束语
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不仅仅局限用于企业,激励鼓励员工的行为动机,使员工做出努力行为,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有效完成预定目标的过程。可以广泛运用到机关、学校、劳动人事等部门的管理领域。把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图分类号】R11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9-0053-02
消化道出血是脑血常见的并发症,是由颅脑疾患引起急性应激性溃疡所致,具有残废率、死亡率高的特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5月住院206例CT证实的脑出血患者中,并发消化道出血者32例,占15.5%,现将其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24例,女8例。年龄40―85岁,平均62.5岁50―69岁26例,占81%.有高血压病史22例,冠心病9例,糖尿病1例。既往无胃、十二指肠溃疡史
1.1 消化道出血症状: 呕吐咖啡样物者20例,便血者3例,胃管内抽出咖啡物者7例,余2例为合并出现。
1.2 出血时间: 病后1天以内者6例,占18.8%;1周以内者25例,占78.2%;3周以内者1例,占3%.
1.3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者23例,占71.8%;双侧椎体束征者17例,占53.1%;瞳孔散大或缩小者5例,占15.6%.去脑强直者4例,占12.5%;呼吸不规则者9例,占28.1%.合并症多见,包括肺炎,心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血糖升高等占82.6%
2 观察要点
2.1 注意消化道出血先兆:呃逆是消化道出血的一种信号,频繁呃逆预示消化道出血将要发生。出现意识障碍加重,体温持续升高,心率快,血压降低,周围血象升高及眼球浮动或震颤,肠()动增加时,说明病变波及到下丘脑或脑干,提示有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2.2呕吐物的观察:脑出血患者由于颅内压升高多伴有呕吐,应注意观察呕吐物性质,如出现咖啡样呕吐物,应警惕由于应激性溃疡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若发生此现象时,除对症应用止血剂外,重要的是应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同时应用正肾冰盐水50―100ml(8mg正肾溶于100ml盐水),经胃管注入胃内(首先抽净胃内容物),每4小时1次,其止血效果比较满意。
2.3 对排便的观察: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颜色性质、气味和量。若患者有消化道出血,血红蛋白中的铁与肠内硫化物结合未硫化亚铁,挡出血量在50ml以上时,大便呈柏油样,要及早处理。
2.4 意识的改变: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指征,观察患者是否神志清醒、()睡、朦胧、昏睡及昏迷,以估计患者的病情及愈后,以便及早抢救,防止意外。
3护理要点
3.1 降低颅内压:抬高床头10―15°C,头部置冰袋,双足置温水袋。脑出血患者常有颅内压增高,此时由于静脉回流受阻,脑血管阴力增加,脑血流减少,常引起脑组织的代谢障碍及脑水肿,且有形成脑疝的可能。采取头高脚底的,有助于降低颅内压,使头部静脉回流得到改善。
3.2 早期放置胃管以减少出血:与消化道出血的早期放置胃管,通过胃管观察胃液颜色及出血量并监测胃液PH值。将胃液PH值增高到3.5以上,有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作用。同时可通过胃管注入冰盐水及血管收缩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8mg放入5―10%葡萄糖液100ml中,可使胃粘膜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出血。
3.3 保持呼吸道畅通: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多伴又昏迷,头部位置不当,常引起窒息。患者应取侧位,头偏向一侧,经常拍背,使呼吸道分泌物引流通畅。如发现呕吐物或痰液阻塞呼吸道,要及时用吸引器清除或用大注射器抽吸。对浅昏迷患者吸痰时,注意不要引起呕吐,并注意防止舌后坠,影响呼吸。深昏迷患者咳嗽反射消失或呼吸暂停者均应立即行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和人工呼吸机,速率16―20次/分,并调整容量,使动脉PaO2>10.00kPa, PaCO2在4―4.66 kPa。
消化道出血是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是由颅脑疾患引起急性应激性溃疡所致,具有残废率、死亡率高的特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5月住院103例CT证实的脑出血患者中,并发消化道出血者16例,占15.5%,现将其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2例,女4例。年龄40―85岁,平均62.5岁,50―69岁13例,占81%,有高血压病史11例,冠心病4例,糖尿病1例。既往无胃、十二指肠溃疡史。
1.1 消化道出血症状 呕吐咖啡样物者10例,便血者3例,胃管内抽出咖啡物者3例。
1.2 临床表现 有意识障碍者、双侧椎体束征、瞳孔散大或缩小、去脑强直、呼吸不规则,其他合并症多见,包括肺炎,心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血糖升高等。
2 观察要点
2.1 注意消化道出血先兆 呃逆是消化道出血的一种信号,频繁呃逆预示消化道将出血。
2.2 呕吐物的观察 脑出血患者由于颅内压升高多伴有呕吐,应注意观察呕吐物性质,如出现咖啡样呕吐物,应警惕由于应激性溃疡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2.3 对排便的观察 观察并记录排便次数、颜色性质、气味和量。
2.4 意识的改变 患者的意识状态是判断病情变化的重要指征,观察患者是否神志清醒、嗜睡、朦胧、昏睡及昏迷,以估计患者的病情及愈后,以便及早抢救,防止意外。
3 护理要点
3.1 降低颅内压 抬高床头10―15℃,头部置冰袋,双足置温水袋。脑出血患者常有颅内压增高,因静脉回流受阻,脑血管阴力增加,脑血流减少,常引起脑水肿,有形成脑疝的可能。采取头高脚底的,有助于降低颅内压,使头部静脉回流得到改善。
3.2 早期放置胃管以减少出血 与消化道出血的早期放置胃管,通过胃管观察胃液颜色及出血量并监测胃液PH值。将胃液PH值增高到3.5以上,有预防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作用。同时可通过胃管注入冰盐水及血管收缩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8mg放入5―10%葡萄糖液100ml中,可使胃粘膜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以减少出血。
3.3 保持呼吸道畅通 脑出血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多伴又昏迷,头部位置不当,常引起窒息。患者应取侧位,头偏向一侧,经常拍背,使呼吸道分泌物引流通畅。如发现呕吐物或痰液阻塞呼吸道,要及时用吸引器清除或用大注射器抽吸。对浅昏迷患者吸痰时,注意不要引起呕吐,并注意防止舌后坠,影响呼吸。深昏迷患者咳嗽反射消失或呼吸暂停者均应立即行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和人工呼吸机,速率16―20次/分,并调整容量,使动脉PaO2>10.00kPa, PaCO2在4―4.66 kPa。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班主任;心理辅导
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最为频繁,对学生的影响也最大。好的班主任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之余,还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使学生能够健康、无忧地成长。以下是笔者关于在班级管理中加强学生心理辅导的一些心得。
一、运用策略,分类辅导
1.青春期心理问题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对于友谊和爱情有着美好的憧憬,对异性由于好奇而产生梦幻的情感,渴望得到异性的关注,得到师生的认可。对于上述青春期心理问题,可以采取主题班会、个别谈话的方式进行辅导,如通过“青春期烦恼大集合”“青春期性教育”等主题班会,让学生吐露心声,了解自我,能够积极地面对身体和心理上的变化,懂得成长就是在得与失之间反复交替的过程,在得失之间要首先学会放弃,才能看到人生路上更美丽的风景;再如,通过“战胜生活中的困难”主题活动,可培养学生迎难而上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面对、解决困难的能力,使学生热爱、珍惜生活。
2.情绪问题
产生情绪问题是由于消极情绪对生活、学习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教会学生克服消极情绪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1)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激励
压力当前,许多学生会缺乏自信,自我怀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自我激励是压力的缓冲剂,让学生不要轻言放弃,每个问题都有一把解决的钥匙,要相信自己。
(2)为学生的未来指引方向
心理压力常使学生对前途一片迷茫,此时,班主任可为学生设定一个合理的目标,使学生为了这一目标继续前行,不懈努力。
二、运用“同感”技术,使学生自我感悟
1.班主任在为学生作心理辅导时,要掌握技巧
班主任不能将心理辅导看成是谈话或进行思想教育,不能仅用对与错来定性学生的行为,要尽量用“这样是否合适?”“这样还是那样比较好?”让学生进行辨别。
2.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要想办法让学生表述自我感受
在谈话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加学生的信任度。适时运用同感技术,使学生认为教师是与自己站在同一立场。如:对于知错并主动认错的学生,可以对他说:“你觉得这件事做得不对,不过你已经主动面对了,下面让我们一起解决吧!”“不要担心,无论后果是什么,老师都会和你站在一起的。”
三、找到症结,耐心辅导
在进行心理辅导时,要经常对学生发问,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应运用一些策略,使学生自己明白应该如何去做。如,有些同学喜欢抄袭他人作业,在辅导时可问同学:“你不独立完成作业是不会做的原因?”学生:“是。”教师:“这种作法好吗?”学生:“不好。”教师:“遇到不会做的情况,是否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让学生积极思考,找到解决办法。思索过后,学生回答:“上课认真听讲,请教同学或老师。”如果学生意识不到应该这样做,教师应适时对学生作些引导。在清楚解决方法之后,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该学生进行强化训练。首先,让学生每次独立完成一题,不能抄袭他人作业,在完成后,教师应给予一定表扬;其次,让学生完成两题,完成后同样使用一些激励措施;最后,让学生在独立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评价,使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要富有爱心,具有正确的教育理念,采用科学的心理辅导方法,才能使学生健康、快乐、阳光的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呼吸道管理;急性脑出血;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章标识码] A[文章编号]
The experience of airway manageme nt treating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Li Sheng-long (Jiangyou city, Sichuan province,621700)
[Abstract]To provide evidence that proper effective standardized airway management might reduce the incident rate of respiratory accidents and complications, as well as mortality of emergency before entering hospital, by the arrangement and analysis of 210 clinical cases of applying proper airway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Key words] airway management;acute cerebral hemorrhage
引言
脑出血(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指原发性非创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其发病率为60~80人/10万人口/年, 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约30%~40%[1-3]。该病为急诊的常见病,病情变化险恶,窒息、呼吸抑制等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和致死率均高。因此,正确的呼吸道管理是降低病死率的有效途径和成功救治病人的先决条件。现对我院及时运用呼吸道管理方法救治的210例急性脑出血病例整理分析及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月―2009年2月抢救的急性脑出血患者210例,男性120例,女性90例,年龄45-79岁,平均63.6岁。生命体征:体温正常或略高168例,39℃以上42例;呼吸24次/min以上126例;心率110次/min以上122例;舒张压均在120mmHg以上。所有患者诊断均参照“全国第4次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
1.2方法
在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科室制定并形成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流程及呼吸道管理操作标准,对所有急诊医师进行培训,使其能熟练掌握气道开放技术等呼吸道管理方法。
1.2.1常规内科治疗及护理常规内科治疗,予以鼻导管给氧,防止误吸,随时吸痰,口腔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
1.2.2呼吸道管理方法 依据患者病情、神智、呼吸功能、呼吸道并发症等选用不同的呼吸道管理方法:①常规处理,不予以气道开放;②口咽通气管;③预防性气管插管;④人工呼吸或机械通气。
2 结果
2.1 呼吸道意外和并发症
急诊脑出血呼吸道意外和并发症12例,死亡6例,主要为:①窒息,因分泌物或呕吐物所致,15例经吸引器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后缓解,5例作紧急气道开放并人工通气,其中2例死亡;②窒息,因严重舌后坠所致,20采用仰头抬颌法后缓解,10例给予口咽通气管后缓解,30例给予气管插管,其中3例死亡。③呼吸抑制,2例作紧急气道开放并人工通气,其中1例死亡。急诊脑出血呼吸道意外和并发症发生率5.56%,入院前的急诊死亡率2.86%。
2.2呼吸道管理方法运用情况
总共有112例(约占53.33%)急性脑出血患者,予以呼吸道管理方法配合急诊处理。接诊53例患者意识障碍程度较轻和自主呼吸尚可,予以气道开放的呼吸道管理方法;接诊判断为舌根后坠的10例患者,予以口咽通气管;对于痰多或频繁呕吐15例患者予以气管插管,对于CT提示出血量大、脑干出血以及深昏迷27例患者,予以气管插管;对于通气无效、窒息的7例患者,予以紧急气道开放。
3 体会
急性脑出血患者多处于昏迷状态,死亡率高,而呼吸道管理不善,窒息、呼吸抑制及呼吸器官的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诊呼吸道管理的目的就是维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呼吸道意外或并发症导致的低氧血症,赢得下一步治疗时间,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
笔者在接诊患者的过程中发现:①部分急性脑卒中患者(约20%)病情较轻,意识清醒,自主呼吸尚可,可予以保持正确呼吸道,不建议气道开放,因为气管插管等对机体是一个急性刺激,可能加重病情,如引起呕吐、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甚至颅内压升高等严重不良后果。②部分颈部粗短、矮胖体型的患者,应考虑舌根后坠的情况,予以口咽通气管或者预防性的气管插管。③预防性气管插管,应综合考虑病情轻重、昏迷程度、转运时间等多方面因素,如颅内高压的患者,可进行预防性气管插管;如频繁呕吐的昏迷患者应作气道开放后再转运;如Glasgow昏迷评分≤8分,可进行预防性的气管插管[4]。有研究者认为[5]最有效呼吸道管理措施为预防性气管插管,并且对于急性重型脑出血患者,施行气管插管宜早不宜晚。事实上,急性重型脑出血常常伴随有大量口腔分泌物滞留和呕吐物误吸等情况,而且患者吞咽及咳嗽等防御反射减弱或消失,发生呼吸道意外事件的几率大大增加,及早进行预防性的气管插管,将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有利条件、赢得宝贵时间。
参考文献
[1]易俊, 张清忠.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的临床应用[J].临床荟萃. 2002, 17(7):434.
[2]陈志, 刘群, 冯野,等.小脑出血83例临床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 22(5):419-421.
[3]赵冬冬, 赵文京, 黄光富,等.高血压小脑出血的外科治疗[J].华西医学. 2005, 20(2):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