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乡的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乡的民俗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乡的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家庭因素;少数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注民族学生的独特文化背景对于整个教育目标的完成有很大影响。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进入大学在离开土生土长的社会环境后进入到新的生活空间,开始接受除母体文化外的异域文化,一些民族大学生比如会产生由外显到内隐多层次的不适应。决定大学生对异域文化不适应的因素很多,既有家庭、学校、社会的,也有大学生自身的。本文仅就家庭对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力图从家庭的结构、父母的教育态度和大学生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 探讨提升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家庭诸因素对少数民族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

(一)家庭结构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潜在影响

家庭的自然结构是指家庭成员是否完整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子女的心理发展客观上应有一个完整与和谐的家庭环境,子女在完整与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受到成人的呵护,享有父爱和母爱,这是子女心理健康发展所必需的。而残缺和不和谐的家庭则不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残缺家庭是指核心家庭中父母离婚、分居或一方死亡、出走等原因造成家庭成员不全的家庭。英国心理学家调查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家庭后发现,在品德不良的学生中,有58%来自于残缺家庭。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犯罪少年中有1/2~2/3是来自于残缺家庭。研究表明,不和谐的家庭比残缺家庭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消极影响更大,尤其是父母的长期分歧、争吵、敌对,可能会使大学生产生严重的焦虑、困惑、多疑等消极心态,形成不良个性,甚至可能导致大学生产生行为。

另外,由于部分农民进城务工,出现了实际上的家庭结构不完整问题,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可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有研究表明,父母外出打工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家庭结构是家庭生活环境的因素之一, 它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异域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家庭结构,由于家庭成员人数、两代人或多代人的感情交流程度和父母教育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影响着民族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从而影响异域文化的适应。

(二)父母教育态度对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的影响

父母的教育态度是家庭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父母教育态度分为民主、专制、溺爱和放任四种类型。青少年时期是人的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父母的教育态度直接影响其品德的形成, 进而影响其异域文化适应能力能力。。民主型家庭。父母以民主的态度对子女进行教育的,一般都比较尊重子女的想法与行动,对于子女提出的问题,父母一般采取讨论的方法,对子女进行教育引导;并且两代人的关系比较融洽,家庭生活和睦。此类家庭的子女一般比较有主见,自信心强,性格开朗,易于为同龄人所接受。专制型家庭。父母对子女多采取高压政策,子女稍有过失, 就采取打骂等体罚手段。这样做的结果是子女缺乏自尊,不懂尊重他人,同时也造成子女对父母的害怕、疏远甚至厌恶等心理,缺乏家庭依恋之情。在这种家庭环境中,子女不但没有和父母进行感情交流, 而且有时还处在一种对立的情绪中。此类家庭的子女进入大学后,其人际关系不太好必然出现不适应。溺爱型家庭。父母对子女宠爱有加,极少管教,对优点看得很大,对缺点视而不见。面对子女不正确的思想、行为,父母为其护短,结果助长了不正确思想的进一步膨胀,其行为也往往肆无忌惮, 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在这样的家庭中,由于倍受父母的疼爱,子女还容易产生“娇”“霸”二气。在学校,无谦逊礼让、尊重他人的思想意识,唯我独尊,霸气十足。放任型家庭。父母对子女不管不问,子女有进步时得不到鼓励,犯错误时也得不到及时的教育与引导,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子女在精神生活上一如孤儿,性格孤僻、古怪,很难与人相处。

二、改善家庭诸要素,促进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

家庭是大学生的第一生活场所, 家庭因素对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产生深远的影响,只有不断改善家庭因素,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才能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异域文化适应能力。

父母对民族的认同,是启发和教育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的第一步,父母会将自身的民族、文化认同状况在生活当中直接传递给子女,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表现出同样的特点。不同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差异,使子女成长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很大的不同,父母文化程度的高低,对子女民族文化的接受能力、民族历史的了解程度也产生巨大差距,这些都共同影响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能力。

本文系云南师范大学学生工作科研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异域文化适应研究》,项目编码:2014ys37。

参考文献:

[1]姜雪凤,陈.异域文化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调适.西南民族大学学报[J].2010,(7).

[2]曾维希.张进辅.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西南大学学报[J].2007,(3).

家乡的民俗文化范文第2篇

一、收集我们身边的民俗。

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我们自己身边的民俗文化时,我们惊讶地发现,这是一个“富矿”,我们的乡土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宝藏,稍加提炼,便能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而这种从生活中来的、原生态的、接地气的文化,更具有文化理解和传播的价值。2014年刚过完春节,我们老师和同学们便一起开始了“家乡年俗”主题的调查和整理工作,通过自身参与和走访等方式,我们整理了家乡年俗的内容:1、冬至一过,就开始腌制腊肉,灌香肠,杀年猪。2、腊月八吃腊八饭。3、腊月二十三除扬尘,用长竹竿绑扫帚或竹叶打扫房顶的蜘蛛网。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有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说法。5、除夕这天吃团年饭。6、贴春联、贴门神、贴“福”字祈福。7、除夕夜,大脚盆洗脚。8、初一早晨吃汤圆。9、正月十五闹元宵。除此之外,我们还整理了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这些和生活紧密相连的民俗。这些民俗让我们特色文化的构建有了生长的土壤。有本之源,让我们根基更加扎实。

二、理解民俗,提纯民俗为文化元素。

长久以来,我们都习惯了身边事物存在的方式,很少用心去感受和理解他们,而这一次不同,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始关注自己身边的民俗文化,全身心地投身到民俗活动中去,参与大大小小的活动,充分的浸润在民俗文化之中,受其薰陶,其感受是充分而深刻的。在老师的启发下,同学们用文字和绘画的形式将这些活动记录下来,表达自己对民俗活动的理解。同学们的这一行动,为提纯民俗文化收集了大量的素材,让民俗活动升华为具有少年儿童特色的文化元素,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在这一过程中,美术老师将构图、比例、疏密、透视等基本美术知识和技能渗透在同学们的绘画活动中,让美术教育与民俗文化的理解,在同学们的手里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创作出优秀的少儿绘画作品。也让民俗外显为有特色的文化元素。

三、深挖民俗文化,充分理解,创特色文化。

民俗活动是同学们广泛参与、印象深刻的一类活动。同学们的理解和感受将成为创作特色文化作品的源泉,教师因势利导,根据同学们用绘画记录的民俗活动,精选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画面,从构图和主要人物动态等细节方面进行修改、表现、再修改,经过反复的锤炼,在充分理解民俗的基础上,画好创作稿,教师再和同学们一起试验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看看哪一种方式更能彰显民俗文化的特色,能更好地传递民俗文化中的真、善、美,指导学生实施。创作美术作品的整个过程便是同学们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深层次感受民俗文化的过程。有了这样的感受和知识的增长,倘若是在国际交流中,孩子们将会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来支撑其清晰的文化表达。在2014年上学期,我校六位同学创作的版画组图《年》,获得成都市学生艺术节市级一等奖,正是在美术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成果体现。

四、理解民俗文化,让同学们更爱生活,爱家乡。

家乡的民俗文化范文第3篇

一、环境推进

1. 以钟村镇各村历史文化为素材建设“钟秀园”区域

原钟村镇辖下有钟一、钟二、钟三、钟四、胜石、谢村、诜敦、汉溪、石一、石二、石三、石四、韦涌、大洲、屏一、屏二、都那等17条自然村。各村都各自的文化特色,因而我们开辟了“钟秀园”,用于展示原钟村镇各村优秀的历史文化。通过师生对各村历史文化的感知,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从而激发师生向上的动力。同时配以“钟村八景”图,增强师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2. 以钟村民俗文化活动为素材建设“钟俗园”区域

原钟村镇辖下各村有较多的民俗文化活动,钟村镇上有“康公出巡”活动;诜敦村“孔子诞”活动;屏一、屏二村有“甲子诞”活动;谢村村有“方帅诞”活动;钟三村有“李八恩公诞”活动。这些节庆活动都有着广泛的参与度,深受村民的推崇,而且每一节庆活动都饱含着有正能量的故事,因而我们把每一节庆活动介绍挂贴于“钟俗园”,让师生更好地认识钟村这些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同时这些民俗文化活动背后的故事都会对师产生从善向上的积极影响。

二、活动推进

1. 以村民俗活动为资源开发学校社团活动

钟村街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活动资源,这些活动广泛而深刻地植根于广大民众。如:作为“全国龙狮文化之乡”,有着深厚的龙狮文化底蕴,此区域的龙狮文化活动广泛植根于民众,历久不衰。因而,我们开发“龙狮文化”活动社团,让师生在活动中感悟和践行 “团结协作,向上从善,顽强拼搏,勇攀高峰”的“龙狮文化”精神。

2. 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进行钟村民俗文化调查

原钟村镇内有古庙5间,祠堂36间,古墓3座,私塾1间等古迹,这些都是我们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的资源。我们通过组织学生走进村落,进行实地采访调查活动。一方面为了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另一方面为了通过与村民沟通交流,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3. 以社会实践的形式参与钟村民俗文化活动

原钟村镇每年都有5项大型的民俗文化活动,期间万人空巷喜庆祥和,每到此时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不但让学生参与活动其形式,更让学生理解活动其本身的内涵及意义所在,更好地培育学生从善向上的精神。

三、课程推进

1. 以“人文教育”理念灌输于教学的全过程

我们以钟村民俗文化为主线建设校园文化,目的是建设学校与村社和谐的教育生态场,共筑家校协作教育氛围,更是引导师生构建的“和谐共处、和谐共生、和谐共进”的课堂生态。课堂上既要求注重知识本身的教学,也要求注重知识所依托的人文价值,营造师生和谐的教学生态场。

2. 以“人文教育”理念灌输于教育的全过程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六大素养之一“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我们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强调教师与家长和学生交往中,重视人文教育,多一点人文关怀。不但关心学生的学习,更需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加强人文情怀的培育。

家乡的民俗文化范文第4篇

民俗是一种在历史过程中创造,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并得到民众认同的、成为群体文化标志的独特的生活方式。[1]4当前,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民俗文化存在的根基正逐渐被吞噬,民俗文化正逐渐被边缘化,有的甚至正在慢慢消失。民俗文化作为一种乡土文化、一种生活文化,最能给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民俗文化是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文化以其不断传承来延续其生命和意义的特征决定了教育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与文化共生共存,无论其形式如何变化,其作为文化生命的机制的功能是永恒的。[1]42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故此,只有当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学校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一、民俗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

从民俗文化的功能来看,总体而言,民俗文化功能可以概括为认同、教化、规范、维系、调控和记录等六大功能。一方面,学校如果能够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但另一方面,从民俗文化的特点来看,民俗文化具有“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神秘奇异,巫术性强”“礼俗混同,封建味浓”以及“丰富多彩,注重实用”的特点。因此,从教育立场出发,站在学校角度,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时,应谨慎甄别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1.挖掘民俗文化的正向价值

民俗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体现了特定区域特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民俗文化“神秘奇异,巫术性强”和“礼俗混同,封建味浓”的特点表明,并非所有的民俗文化都是精华,都具有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其中也不乏糟粕。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是非曲直特别是价值判断能力相对较弱,需要正确引领。因此,学校在选择何种民俗文化资源作为学校课程资源时,必须衡量其可能对学生带来的影响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故此,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需求汇聚师生智慧,甚至在必要时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民俗文化促进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的价值予以充分论证。

2.挖掘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民俗文化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伦理道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但同时,民俗文化“稚拙古朴,源远流长”的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学校在利用民俗文化资源开发课程时,需要考虑到其当代价值。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方面,民俗文化在保持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民族认同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全球化时代,学校既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意识与能力,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唤醒其文化意识与文化自觉,为学生构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民俗文化也展现了劳动人民在探索自然和社会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的实践智慧。当然,随着时代的变化,古人的智慧需要立足当代,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为当代社会服务。因此,学校要思考民俗文化对当今社会生活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开发出具有生命力的课程,更好地为学生发展服务。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所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学校民俗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而是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民俗课程建设只有与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相匹配,才能更好地与学校其它课程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民俗课程也才能更好地彰显出生命力。

二、学校民俗课程设置的主要类型

民俗文化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民俗、人生交际民俗、岁时节日民俗、生产商贸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信仰民俗、娱乐民俗、语言民俗和民间文艺等。[2]可以看出,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而不同内容的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教育价值不尽相同,各有侧重。从学校立场出发,学校更关注贯穿于民俗文化中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选定不同的民俗文化内容,将学校民俗课程主要划分为知识类民俗课程、技能类民俗课程以及活动类民俗课程等。

1.知识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谚语、谜语、诗歌、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往往反映了广大民众的集体智慧,同时也能反映出民众丰富的思想和情感等。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想象力的丰富,也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以谚语为例,民间有些谚语对人们的生产实践有很强的预测和指引作用,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自然和人们生产活动的常识。

2.技能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剪纸、刺绣、糖画、捏泥人、口技、变脸、皮影戏等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既能满足民众的各类生活需求,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审美价值。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其审美能力。以剪纸为例,剪纸不仅要求学生要动手、动眼,还要动脑构思和设计,学校可以以剪纸作为美育载体,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活动类民俗课程

此类民俗课程主要包括赛龙舟、舞龙、舞狮等民俗节庆内容,还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游戏等趣味性比较强的民俗文化内容。这类民俗事象反映出广大民众的精神面貌与传统习俗,有些还能折射出普通民众的价值取向。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类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还有利于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与认同。以赛龙舟为例,赛龙舟主要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而兴起的,此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爱国精神。同时,赛龙舟也是一项体育活动,学生通过参与这项活动还能强健体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类仅仅是为便于学校开发和组织课程内容而划分的。实际上民俗事象往往是立体的,并没有如此清晰的界限和功能划分,其内容既可能内含某些方面的知识,也可能包括一定的技能,还可能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展开。因此,学校在开发民俗课程时,亦不能完全拘于上述几种类别。如可以以某一民俗事象的相关主题为基础,综合开发学校民俗课程。

三、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

民俗是一种生活文化。只有学生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相对持久、自然地重现民俗生活方式的时候,才真正意味着对民俗的传承。[3]尽管笔者将知识类民俗课程作为学校民俗课程的一种类型,但这并不就意味着这一类课程就可以采取简单的知识授受的方式加以实施。如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某种节日礼俗、风土人情等民俗文化,看上去知识授受的方式来得更为直接、高效。但实际上,把民俗文化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只是传授了部分关于民俗的知识,并不是传承了民俗文化。因此,从民俗文化的传承以及民俗文化对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发展价值来讲,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1.活动体验

以活动体验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掌握并认同民俗文化,继而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例如,要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节日礼俗、风土人情,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家乡寻访”的活动,利用当地的古迹、博物馆等资源进行实地考察,或者走访当地的民众,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2.实践操作

以实践操作方式组织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技能类的民俗课程,如剪纸、捏泥人等。这一类课程的实施有时候可能会受制于师资问题,学校可以以外聘形式,招募相关民间艺人进行有偿或志愿授课。

3.经历感悟

有些民俗文化,在平时的环境中很难感同身受,只有亲身经历了某一过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针对这一类的民俗课程,学校可以组织类似的活动,营造出相应的氛围,甚至可以根据当地习俗适时组织学生亲身参与到有关活动中去,让学生亲身经历,从中感悟。有必要指出的是,学校民俗课程以外的其它课程实际上也蕴含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容,如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中的民俗文化并不是单独作为学校民俗课程来实施,学生只是通过了解其中的民俗文化来更好地理解相关学科内容。当然,教师也可以以此为契机,将民俗文化融入学科教学过程中。

四、学校民俗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

学校民俗课程实施效果如何,这就涉及到了民俗课程的评价问题。如笔者前面所述,从学校教育来看,所谓学校立场实际上就是学生立场。基于学校立场的民俗课程评价实际上就是从是否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来看学校民俗课程的实施效果,这是学校民俗课程评价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从学校工作的角度来讲,学校民俗课程实施的效果到底如何,更多的可能以表现性评价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为宜。根据民俗课程的主要类型以及主要实施方式,笔者认为可供参考的主要评价方式有但不限定于以下几种:

1.体验感想

知识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在活动体验过程中记录下自己的体验感想,形成寻访记录,评价者通过调阅此类记录做出相应的评价。

2.成果展示

技能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实施,学校可以在课程结束时集中展示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留下的作品,如剪纸、泥人等。评价者可以据此做出相应的评价。

3.竞技比赛

活动类民俗课程主要通过经历感悟的方式实施,评价者除了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想记录来评价,还可以在学校组织相应的竞技比赛活动中,通过现场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来做出相应的评价。目前来看,学校民俗课程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方式与标准,对学校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也为学校探索出更多民俗课程评价方式提供了空间,但学校在探索民俗课程的评价方式时,需要把握好一个最为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原则,即课程是否最终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作者:崔春华 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室

参考文献:

[1]陈文华.民俗文化学[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4.

家乡的民俗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思考

检 索:.cn

Abstract :The uniqueness of Chinese folk culture has decided it to Chine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paved the way for development of far-reaching, and folk culture also needs to introduce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is new culture protection concept, innovative research approach to expand the protection of folk culture, improve the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ulture study of folk custom, continue to study the folk cultur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based on this research, the two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development have a great role.

Keywords :Folk Cultur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New Thinking

Internet :.cn

当今社会是经济、文化的兼并与包容时期,特别是独特的地域文化很容易因外来文化的强势侵袭而对本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固有生活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进而会严重威胁到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对于地域文化的削弱,更有可能因弱化过大而被历史所淘汰。这是相关研究者不愿看到的,在现今一体化的实际格局和全球文化多元化的意义重大的局面下,加强二者的互通,对保护我们独特的文化,将产生极深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将传统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互通分析,二者就像孪生兄弟,代表着中国的古老文化,若想真正的研究和保护它们,就必须结合发展,分开研究,民俗文化孕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得到了社会与国际的认可和了解。如,杨柳青年画的是民俗文化中对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景,天津的黄会、天津的妈祖信仰也是因为民俗中对神明的崇拜和对信仰的推崇而发展壮大,甚至成为天津的名片,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民俗就像树根,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树的枝叶,没有根持续不断的营养供给,枝叶是不可能发展的这么迅速,所以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一、中国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总结出的文化用词,以前的研究者一直将中国的一切古老而传统的研究内容称之为民俗文化,因为两个概念的内在联系太过复杂,外在表现形式又很相似所以相当一部分人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混为一谈。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者认为所研究内容已经包括了民俗文化所以新的领域可以代替超越旧的方向,新的研究方向更加的鲜明生动,贴近现代人的生活环境与思维习惯,所以民俗文化的研究意义不大。而一直致力于对中国民俗文化研究的专家们则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不过是托生于民俗文化,而且与之相对的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在民俗文化之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是将一些民俗文化重新命名,重新归类,所做的研究工作都是重复民俗文化的研究,一切从五千年文化传承下来的文化都属于民俗文化的研究氛围,无出其右者,而且比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于民众的艺术性研究,博物馆式保护,民俗文化代表的最广大人民最喜闻乐见的文化表现形式,它更加贴近生活,也更加的丰富多彩,更加自由,发展与传承以民众为主。民俗文化的主人从来不仅仅是传承人和专家的私有财产而是来源于生活,润泽于生活,完善于生活,民俗文化的研究者只是把它们提取和归纳起来,只是让大家不要忘记中国曾经的文化存在形式,它的目的是将其归还给普通大众,让曾经的辉煌与精彩再次绽放光芒。民俗不是固态的,而是一种活态的生活文化现象,它以广大人民为载体进行活态传承,民俗是我们本民族的文化根源,代表传统文化的本态,它就像空气,一直弥漫在人民周围,为民众提供生活的规范,是民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基础。任何人,只要是生活在人群中,就脱离不开民俗的影响。民俗依托于劳动生活,如天津的黄会、天津的妈祖文化信仰、天津的茶楼文化等,现代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极快,以工业文明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冲击,我国传统社会文化发生了很大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内容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已经存在千年的民俗文化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慢慢开始衰败,民俗文化的存在状态每况愈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为了将有形的文化遗留与无形的文化传承区别开来,国际统一运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词语,顾名思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一定是以技艺、环境、表演形式等存在的,它的特色是一切的保护都以传承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最重要的就是传承人的保护,现在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已经在慢慢从博物馆式的保护为主体,转变成以传承为目的的保护主体。越来越多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开始走下神坛,它们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人才学习与传承,很多旧的手工艺人,改变旧有思想,利用互联网,利用现代的表现形式将本来已经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重新焕发了青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创新,活态的传承,它的一切存在形式都是非固态、非实物,内容以传承人的存在与发展为一切研究的基础,如果对传承人的保护与研究不到位,就意味着一切的研究都是妄谈,只有将传承人的保护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才有意义与作用。现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主要是保证生活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让传承人得到普通大众的认可,他们的技艺得到民众的尊重与了解,并且也让古老的技艺融入现代的生活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的民俗文化项是中国的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存在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者普遍认为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就是民俗文化但这与中国的民俗文化研究者对于中国民俗的注解有极大的分歧,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本质上的不同,所以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相存在意义是,它们的差异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所研究内容的确定性与理性的研究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内容注重对历史的展现、对文化的再解读、科学的研究。而民俗文化的研究内容更加繁杂,它的特点是事无巨细、包罗万象、既有新的文化传承也有其封建守旧的一面,民俗文化的研究特性注定了它的复杂与变化,两者的不同还体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内容既有大众也有传承人;而民俗文化的传承全部来自于普通的劳动人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是非物质性,而民俗文化的内容则包括物质与非物质。相同点是二者都是以人为本的保护原则、传统活态程式化的特殊发展原则,而且都面临着失去既定生存环境的危险,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及时解决。

二、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互研究分析

近年来普通大众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同时也慢慢对精神生活有了一定的要求,其中最能给大众带来文明认同感的传统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开始为人们所关注。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得到了地方和国家的大力扶持,因为它们代表中国民族性,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更应该深入的进行交互性研究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民俗文化的意义是它将民俗文化中的精化部分提取,让传统的、古老的民俗文化开始慢慢吸引现代人的目光进而喜欢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保护更不能抛弃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独立存在,独特的传统文化可以最好的区分中国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发展与传承的特色,不会形成千城一面的情况,不同的环境必然带来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背景,地方特色是研究的重点,研究者必须正视和解决这个问题。

(一)许多民俗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仔细深入的研究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会发现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叉点非常多,传统民俗古老而庞大,不可避免的也包括了我国古代的封建迷信内容,但其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它代表的是中国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自然的敬畏,其中不以物质形式存在的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内容。中国民俗文化的历史性决定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于世界之林,传统文化并不覆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内容,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伊始的存在面目的确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与传承的变迁而渐渐区别于之前,近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关注的同时,传统文化的研究也大众化、现代化,两者的存在都是为了将我国传统民族特性保持下去。民俗文化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国家、民族、家庭、人群、锅碗瓢盆、房前屋后、江河湖海、山川日月、文化信仰、怪力乱神,柴米油盐、生老病死,只要涉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精神文化,都包含于民俗文化,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必然产生于这样的文化环境中,也必定会被民俗文化所影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来自于民俗文化,具体包括观念、知识、信仰、道德、情感五方面的影响,题材、形式、内容的具体影响。

(二)民俗文化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我们热爱生活所以我们歌颂生活,我们热爱祖国所以我们歌颂祖国,我们热爱家乡所以我们歌颂家乡,这强烈的表达意愿决定了我们一定会对其进行研究,将自己的民族文化表现出来的意愿。具体解释就像是中国的民俗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存在,毫无疑问中国的民俗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先决条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代表了民俗文化在现代生活环境下的表现形式,民俗文化就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DNA,也许我们并不能清楚的描绘但它一直都在,并且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进方向,也因为民俗文化一直都在研究发展中,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才不像无根的浮萍,无论外来文化的冲击如何巨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改进,我们一直都记得它本来的样子,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具有传承伟大中华文明的意义与价值。

穷则思变,变则思通,这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定律,中国一切传统文化的出路都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贴近时代的脉搏,吸引年轻人的目光才能让传统的文化找到新的出路,变不是抛弃旧的文化而是为了更好的继承。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基因,代表中国的价值观,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关于其的研究一直着眼于保护与传承,但是在推广为目的、以实践为原则的特色文化实体表现方面做得很不够,结合民俗文化的灵活性,将之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中国的文化表现重心,意义十分重大。提升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地位与民族意义,增加媒体重视度,在电视荧屏上通过电视剧表现古琴演奏的美妙,就是完美的提升了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度,转化成具体的影响就是古琴培训班人满为患,使古琴重新走进民众的生活,旗袍制作也是中国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色彩斑斓的道具服装为其做了一个最好的宣传保护,高级服装的定义也由晚礼服向中国古典旗袍转变,比如东阿阿胶桂圆羹不知让多少人口水大流,山东东阿阿胶是山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走进人们的餐桌,成为进补的首选佳品,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转化就是将居于庙堂的文化遗产走进我们的生活。

结语

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生存环境中都存在同样的问题,那就是急需加大传承保护力度,作为同源的存在又代表中国最民间的两种文化,如何让这“旧时王谢堂前燕”真正的“飞入寻常百姓家”,协同保护是最好也是最事半功倍的办法。分而治之不如和而同之,在保存两个学科特性的同时,利用重合部分,互通研究,深入保护,深入研究的意义十分巨大,应该引起我们更大的重视,这也是民俗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趋势。

本文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京津冀地区民间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与传承研究”研究部分,项目编号:12BG062

参考文献

1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32-50.

2 [德]卡西尔著.人论[M]. 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1-35.

3 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