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文化的不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文化;语言;联想意义;翻译
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在进行交流的时候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处理文化问题是最令人困扰的。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反映了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而在语言的诸多要素中,词汇是最基本的一个,它是支撑语言系统的支柱以及传达语言信息的使者。同一个词汇或短语在不同文化中所反映的形象和在头脑中的联想是不同的,这些就是有着不同的联想意义的文化负载词或短语。然而,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解码和编码的过程。由于大量的文化差异的存在。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或短语时就显得困难重重。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具有文化意义的词汇,并对其进行更深层的研究才能跨越语言和文化障碍,尽可能有效地进行文化转换。
1 联想意义的分类
联想意义是语言标志所唤起的想象和形象。在西方社会和中国。有许多词汇或短语有着相同的字面意思,但却因为不同的文化而具有不同的联想意义,这些联想意义可以分为3种类型。
1.1 联想意义在不同文化中意义不同
其实,联想意义的不同就是文化信息的鸿沟。人们由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习俗。对同一个事物通常都会有不同的联想。
在中国文化中。“龙”是财富、权利和活力的象征。曾经有一档娱乐节目深受少年儿童的喜爱,名字就叫“小神龙俱乐部”。然而。西方人却很难想象“龙”这一形象会成为娱乐节目的名字。因为对他们来说,“龙”常常是邪恶的象征,是一种必须被摧毁的可怕的怪兽。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对“龙”有如此解释:如果你称一位女士为龙,那么你就是说她是性情暴躁而令人不快的。
在中国,“东风”是温暖而和煦,能够使万物复苏、草木丰润的。人们经常把它和春天联系起来。这可以从许多历代有名的诗词中看到。比如:“东风变梅柳,万汇生春光。”《西厢记》中的:“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但在英国,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东风却是寒冷的,它更像是中国的西北风。而英国人把西风赋予了美好的事物,想到它,人们就会想到温暖和生命的起源。在雪莱的西风颂中,“西风”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在春天复苏的精神。 在中国和西方,还有许多的词汇和短语激发出人们不同的联想。比如:蝙蝠、狗、红色、数字(4,13)、兔子、老虎和狮子等,他们经常使两种文化中的人们困惑不堪。
1.2 联想意义只在一种文化中体现
有些事物只在一种文化中出现联想意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却没有任何联想意义。
“鹤”在汉语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但西方人对“鹤”并没有任何联想。
另一个例子即“红楼”。在中国,“红楼”通常并不仅仅指红色的楼,它常指上层人士所居住的宏伟豪宅。在传统的中国文学中。人们总把它和“爱情”相提并论。我们可以从李商隐的诗词中窥见一斑:“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此外,《红楼梦》中“红楼”的翻译难倒了很多翻译家。而在英国,这个词却不会使人们联想到更多。同样,兰花、柳树和蓝色等也只在一种文化中出现联想意义。
1.3 联想意义在两种文化中相同
尽管不同文化问存在着文化信息的鸿沟,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是能够找到和谐的一面,否则交流就不可能实现。在中国和西方文化中有—些词汇不仅字面意思相同,联想意义也很相似。比如:鹿是胆小而温顺的、狐狸是狡猾的、驴是愚蠢的等等。
2 文化负载词的联想意义的翻译
具有联想意义的词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负载词。朱光潜曾说在外国文学中最难理解和翻译的就是联想意义。它具有特殊的感情并很难在字典上查到。如果我们对另一种文化的习俗、历史环境等不甚了解,那么翻译这类词汇将有很大困难。事实上,即使我们意识到也理解了对方的文化,也难免在翻译过程中有文化信息的丢失。因此,一些学者认为文化是不可译的,但对于联想意义的翻译,我们还是能够找到一些有效的翻译方法。
2.1 同构和翻译
志为了支持和解释功能对等,奈达提出了同构理论。他认为在源语和目的语中的语言标就像是数学当中的等式。3个数字2-4-8排列形成了系统A,另外3个数字16-32-64形成了系统B。如果想把2从A中取出,放到B中。我们必须把2放在16的位置。因为在A中2的意义等同于B中16的意义。我们可以用这个理论来处理翻译中的文化成分,当然也适用于联想意义的翻译。根据同构理论,我们可以把“西风”换成“东风”,反之亦然。方崇在翻译坎特伯雷故事时就把“东风”翻译成“西风”,以使其两种文化中的意象一致。同样,在翻译“as timid asrabbit”时,我们可以把“rabbit”替换成“鼠”。
2.2 直译和意译
尽管属于不同的民族,英国人和中国人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态度和认知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因此直译是可行的。对于第三种类型的联想意义我们可以用直译法来翻译。比如“as cunning as a fox”可以直接翻译成“像狐狸一样狡猾”。但直译则不适合用来翻译第一种和第二种类型的联想意义,直译加注却不失为有效的方法。Hart教授把《西厢记》中的“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翻译成:
I am saddened hy a myriad petty woes
And,thougII I speak not,
I am angry
At the breeze from the east.
他直译了这句诗,却加了注:The east wind is symbolic of spring.with its urge to love and mating.
但有时候,译者被不同的文化所局限而不得不舍弃直译而采取意译。意译是试图找到两者在意义上的等同。我们不必把“dragon”翻译成“龙”,而只要找到意义相近的词语。比如:Some-times a person who pre~ntA hiraself as kind and gentle can in private turn out to be a dragon。who breathes fire.可以翻译成:有时,某人在公共场合显得和蔼可亲,温文尔雅,但在私下里却像个凶神恶煞。
关键词:多元文化;文化差异;中西方;护理差异
文化是一定历史、地域、经济、社会和政治的综合反映。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产生不同的行为规范,导致不同的社会现象和学科。护理学是一门边缘、交叉的学科,是以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领域的知识为理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社会发展,护理学已逐步形成以人为中心,研究自然、社会、文化教育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从而逐步进行整体护理的学科[1]。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护理所存在的差异是非常鲜明的,现探讨比较如下。
1护理教育的异同
1.1培养目标护理教育培养的目标包括护理理念和护理能力等方面。西方多注重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实践、持续发展和合作等综合性能力及应对未来能力的培养,特别重视学生人格的健全及职业价值观念,以人本主义思想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使学生具有一颗善良的心,秉承人本关怀对待每1例患者;中国的护理教育则注重从社会需要出发,以教育及培养为主,注重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广,具有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完成临床护理或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1.2教育理念西方国家护理教育的中心理念是关爱,注重以科学认识论为基础,课堂教学形式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护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理念,仍以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形式。明显可见的是,西方多以学科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及综合课程,其课程设置出现短程化、小型化的趋势,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创造性很容易调动起来;中国主要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式课程,多数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及课程中,自然科学及技术偏多,人文学科偏少,缺乏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人才的培养,大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未知,敢于理论实践创新的精神不足[2]。
2护士职业态度的异同
2.1中国护士职业态度在中国,护士由于其临床护理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加之工资和福利待遇普遍较低,护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肯定和理解支持,倒班方式有损于健康、影响家庭生活等,而且护理工作要求精细化、严谨化、科学化和善于观察、分析、判断与解决,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必须投入更多的体力和精力,这些现存和潜在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护士的身心健康,产生职业倦怠,因职业态度的缘故常常觉得很压抑,不能轻松应付工作上的冲突,不能正视自我职业价值,常有辞职不干的想法[3]。
2.2西方护士职业态度Breimaier等[4]研究表明,西方护士的职业态度倾向于较高水平,护士对护理工作有较高的认可度。护理专业学生(包括毕业生和刚进入工作岗位的新护士)的调查显示,10个毕业生中有9个相信他们毕业后的工作应该是非常轻松或者是有些轻松,大学毕业生都是怀着同样的理想加入护理行业的,这将成为他们一生的职业,他们的理想就是帮助别人;调查结果同样显示,临床实践后大部分学生还是同样积极,仍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对职业前景的展望非常乐观。
3护理现实应用的异同
3.1伦理道德医学护理伦理道德研究在许多问题上所体现的纷争,很大部分都可以由文化差异来解释。中西文化差异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家庭主义、强调和谐共同的责任;而西方的生命伦理学建立在个人主义原则之上,强调个人权利。如在医疗护理决策方面,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个人与其家庭密不可分,多主张由家庭或者单位决定,而西方国家多认为应该由个人决定,即生命的支配权在于本人;又如,在对待身患绝症的患者知情权上,在我国一般不将病情告知患者,而是告知其家属、单位[5],而大部分西方国家则主张告知身患绝症的患者实情。
3.2护理管理中国的传统文化重视主体意识,以重视并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为其特点,在护理管理方面主要表现为:重均同、轻个性的偏向,主张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会出现不同职称、年资、学历的护士承担相同的工作或同等责任等现象,形成较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西方文化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讲究科学、民主,鼓励个人积极进取、勇于竞争,在管理方面则主要表现为:护理人员管理的弹性化和护理工作安排的层次化,不同职称、级别的护士有不同的工作定位和责任。
4护理科研中的思维差异
人类思维方式可以分为逻辑思维(理性思维)和直觉思维(非理性思维或顿悟)两种基本类型,中国传统文化重直觉思维,而西方文化则尚逻辑思维。中国人偏好形象思维,重直观内省、轻实测论证,重直觉领悟、轻理论分析;而西方人注重科学、理性,重视分析、实证,因而往往借助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进行判断、推理[6]。由此,护理科研(论文)的设计上,中国人习惯于先交待研究背景、说明问题的原因,或提出论据再作结论说明自己的观点;而西方人一般则开门见山地摆出观点看法、点明主题,再依次交待研究背景、条件、原因、论据或分析。体现在护理研究中:国内的护理科研以把握整体性、方向性的研究为主,学术文章范围大,而缺乏前瞻性;西方则更注重细节,科研立足于实践、以实用为基础,多是针对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5讨论
通过上述中西护理差异比较,可知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西护理有较大的差别,但它们之间并非是水火不相容、不可磨合的,两者各具特色,各有其长短,可取长补短。因此,我国的现代护理事业,在护理教育方面,要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善课程设置,优化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具体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临床护理方面,在发扬优势的前提下,应完善评价体系,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护理科研上,要转变思维,及时了解国外护理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向纵深化、前瞻性发展;在护理管理方面,要敢于突破已有的经验,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管理模式,博采众长,补己之短。
参考文献:
[1]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7.
[2]张凤,耿桂灵.跨文化护理理论在当代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医学与哲学,2013,34(5):85-86.
[3]张浩,郭燕.护士职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护理杂志,2012,29(9):38-40.
[4]Breimaier Helga E,Halfens Ruud J G,Lohrmann Christa.Nurses' wishes,knowledge,attitudes and perceived barriers on implementing research findings into practice among graduate nurses in Austria[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1,20(11-12):1744-1756.
关键词:《巨人传》;相声;比较研究;诙谐文化
中图分类号:I565.074;I23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3-0124-02
我国的相声艺术起源于清朝咸丰末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年中,相声艺术从天桥的小范围街头演出发展到现在的剧场晚会的大规模正规演出,从起源的仅有北京一地扩展到祖国的大江南北,成为了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百年来,相声的诙谐幽默与辛辣的嘲讽为观众带来了欢笑,同时也带来了思考。无独有偶,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法国,文艺复兴运动著名代表人物拉伯雷的长篇讽刺小说《巨人传》叙述了高郎古杰、高康大和庞大固埃祖孙三代巨人国王的神迹事迹,运用讽刺滑稽的笔锋塑造了理想君主的形象。它以民间故事为蓝本,采用夸张和贬低化的怪诞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反映了16世纪上半叶法国的社会现实。二者虽然产生于不同年代、不同国度、不同的文化土壤之中,但从作品(文本角度)的比较中我们其实可以找到一些相同之处。
相声的表现手法在无意识之中契合了怪诞现实主义的某些特征,并且无论是相声艺术还是《巨人传》的艺术魅力都根植于民间的诙谐文化。所以,本文意欲通过对相声表演中(主要以文本为研究对象)的同《巨人传》相似的内容与表现手法作粗浅的比较研究,借以探求其共同的文化承载背景,并试图对中国的民间诙谐文化与西方的民间诙谐文化作一联系比较。下面,本文将从艺术表现手法和文化背景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怪诞现实主义影响下的相声艺术和《巨人传》的艺术手法
巴赫金认为,怪诞现实主义的一个主要特点是:贬低化,亦即把一切崇高的、精神性的、理想的和抽象的东西转移到整个不可分割的物质层次。在相声《西征梦》中有这样一段:“郭德纲:我很喜欢你们这行,相声好啊,弘扬真善美。于谦:对!郭德纲:霍香正气。”这是相声艺人对自己艺术的贬低化处理,这里我们非但没有感到对相声、对艺人的可恶,反而顿时拉近了与相声表演艺人的距离,共同享受到欢乐。在《巨人传》中夸奖庞大固埃读书用功、学习能力强时写到:“庞大固埃读书十分用功,学业大有长进,想必你们有目共睹,因为他有很强的悟性,记忆容量车载斗量,装得下12大桶橄榄油。”作者把一个国君的用功学习的精神和聪明才智做了典型的贬低化处理,这样的写法正体现了民间诙谐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取笑的,而且往往极力贬低的却是贬低者想要极力宣扬的。巴赫金认为,民间诙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这种诙谐也以取笑者自身取笑。”这同样在我国相声艺术和《巨人传》中有心照不宣的表达。在相声《我要上春晚》中郭德纲自嘲道:“我冲进公厕,对着镜子说,‘郭德纲,你会成功的,祝你幸福。’一出门结果看见打对面走出一个男的。”于谦:“敢情你进的女厕啊!”这便是相声艺人经常用的自嘲以抖包袱的典型例子。并且,相声常常是全篇所讲的故事都采用自嘲的表现手法。而《巨人传》的前言就写到:“出名的酒徒们,还有你们,尊贵的脓包们――我写的东西不是为了别人,而正是给你们看的。”难道作者真是写给其中所说的“出名的酒徒们”的吗?当然这只是作者一种自嘲的表现手法而已。我国相声表演中有时把血腥的战争场面演绎成了欢乐的场景以博得观众一笑的手段更是和《巨人传》中描写战争场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在《巨人传》中,在描写约翰教士在修道院葡萄园打斗的场面时是这样写的:“……修士出人意料的向着他们冲过来,使出古代剑法,横七竖八,一阵好打,跟打猪猡似的把敌人打的落花流水。有的被打破脑袋,有的被打的断胳膊腿,有的打掉了颈项下面的脊骨,有的打坏了腰,打塌了鼻子,打瞎了眼睛,打裂了下颚,打掉了牙齿,打脱了肩胛,打伤了大腿,打脱了后胯,打碎了骨头。看见一个想藏到浓密的葡萄秧里,他更像打狗似的拦腰一棍打过去,打断了他的脊骨。一个想逃命被他从后面沿着‘人字缝’一棍子打碎了他的脑盖骨。另一个往树上爬,心想那里一定稳妥,被他一棍子从里捅了进去……”这个场面描写的是如同大家宴饮狂欢喝醉了酒,手打着鼓点舞蹈嬉戏一般。而在相声《西征梦》中在讲述“我”遭受袭击时说道:“不把军事家当回事么?我去,推开我这龙虾盘子,迈步来都楼上,远处硝烟弥漫,这可不行,我什么都没带啊,万一伤着我怎么办呢。一回头,地上有一钢盔。德国钢盔,帽大沿小白地红花,拿起来扣在脑袋上,呵,这子弹打过来,当――当里个当(山东快书)――我高兴啊――杀呀――冲呀――加里得得(日语)。”这里也如《巨人传》一般,全无枪战场面的血腥恐怖。
二、民间诙谐文化对于相声艺术和《巨人传》的影响
巴赫金认为:“是生活本身在狂欢节上表演,而表演又暂时成了生活本身。”《巨人传》中的狂欢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诙谐,就是一种民间诙谐,这是毋庸置疑的。我国的相声艺术起源于民间,它不同于戏剧艺术,戏剧艺术有固定的、几乎一成不变的套路,并且采取的是舞台表演的极正规的形式,观众无法参与到戏剧表演之中。而相声艺术则是起源于街边表演,它没有一成不变的像戏剧似的几乎僵化的套路,它可以随着听众的现场反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求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并且,相声表演中观众和相声演员是平等的,相声演员只是讲述故事的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表演者。也就是说,相声是由听众和相声演员共同完成的,并且相声是诙谐的,是来自生活的,甚至就是生活的本身,它是一种互动的艺术。相声和《巨人传》有如此多的切合之处并不是偶然,而是共同基于民间诙谐文化的结果,采用怪诞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狂欢生活、演绎生活的必然。也就是说,二者都是生活的本身,是暂时取代生活的诙谐。
巴赫金认为怪诞现实主义最重要的特征是“深刻的、本质的双重性”。这一特征不仅表现为在文学作品中的怪诞形象以多种形式显现变化的两极,更体现在其戏谑、夸张的语言背后深刻的讽刺意义。《巨人传》和相声都具有讽喻的本质,但由于所根植的文化土壤不同,两者在贬低、颠覆的程度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中西民间诙谐文化源头的差异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
三、两种艺术所表现出的民间诙谐文化的历史渊源
《巨人传》狂欢中所体现出的诙谐,从其历史来源来看,可以追溯到远古宗教仪式上。在中世纪欧洲的宗教仪式上,人们通过羞辱和耻笑,迫使参加仪式的人洗心革面。这样的笑是针对崇高的事物,如针对人间最高的权力,针对最高的天神、太阳神和其他神灵。宗教仪式上的笑围绕着死亡和复活的主题展开,同人类的生产联系紧密。宗教仪式上的笑是针对种种的危机――太阳活动的危机、天神生活中的危机、 人们生活中的危机,是一种融合了讥讽和欢欣诙谐。在中世纪的欧洲,针对崇高的事物,随意的笑是合法的在当时,诙谐和笑是对自由的追求,更是对官方和教会的专制禁忌和恐吓的挑战。于是在笑的掩饰下,便产生了一些出于讽刺目的文学作品和仪式。创作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传》,就是通过狂欢式的诙谐表达觉醒的自我意识。
相较于宗教仪式上的“笑”发展起来的西方诙谐文化,我国的诙谐文化则显得更凝重、深刻。在相声出现之前,俳优是与其有一定渊源的喜剧性艺术。其特征可以概括为:谈笑讽谏,善为笑言,然合于大道。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的优孟谏阻楚庄王以大夫的规格葬马的故事。“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致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楚庄王省悟,接受了优孟的意见。古人把这些聪明、机智又不失幽默感的艺术称作俳优。而这一喜剧性形态直至今天仍在相声以及其它民间喜剧艺术中反复出现。俳优的诙谐与政治讽谏密切相关,其寓庄于谐的特点成为我国民间诙谐文化的一大特色。
基于怪诞现实主义背景下的中西两种诙谐文化的载体――法国的《巨人传》和我国的相声艺术都根植于本国的诙谐文化的土壤,其运用语言和表现手法的相同之处显而易见。对于我国相声艺术和法国《巨人传》诙谐文化的比较研究,为理解这两种艺术开拓新的视野,对保护和传承这两个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参考文献:
〔1〕拉伯雷.巨人传[Z].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2〕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巴赫金.哲学美学[M].晓河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4〕程正民.拉伯雷的怪诞现实主义小说和民间诙谐文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
概述
千百年来,符号以一种鲜活的形式承载着人类文化的传播,构成了文化的多样化。东西方不同的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蕴涵着民族的哲学、艺术、宗教、风俗以及整个价值体系的起源。
从古至今,生物一直都是所有文化群体中最直接、最有力的象征源泉。从古代传统装饰纹样到现代标志设计都隐含着生物符号的缩影。NBA球队中,有相当一部分球队的队标是以动物符号为主设计的。人类与生物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世界各个民族宗教也都有自己的生物图腾,有些生物在历史演变发展长河中已经具有一定象征意义。
不同文化背景下符号意义的变化
同一个生物符号出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出现大相径庭的性质,它所指称的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或意义。这种符号的两重性格称为符号的变异,实际上反映的是人对物的认知态度的区别。东西方文化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为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建立在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的基础上,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思维为主要特征。不同的文化地域和思维方式,造就了东西方的人们给同一种生物符号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1. 龙的不同意义
世界各地的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中国传出去的龙,因受中华文化的辐射和影响,是国民崇拜的对象;一类是西方世界出产的所谓“龙”,象征暴力和邪魔。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符号文化自成系统。上古神话传说中的、三皇五与龙有密切关系。这些诡异的传说,其中一部分经过历史学家加工,再植入儒、道的理想,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龙是许多种生物和天象多元融合的产物,其神性丰富,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符号。人们把龙看做幸福、活力、健康的象征,其象征性和凝聚力是很大的。东方人对龙的感情是崇敬而积极的。
在西方,龙代表人类原始的属性,基督教把龙作为极端邪恶或魔鬼撒旦的象征。同时西方龙只是对少数生物的集合,神性小而单一。而西方传说中的屠龙勇士都是英雄,因此龙与骑士在西方便成了邪恶与正义的化身。
其实从根本上来说,这两种生物虽然都叫做“龙”,其实没有什么实际联系。当然,龙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生物。在这里笔者将龙理解为自然,将神理解为人类的精神,东西方的人们都是尊敬自然的,但内心深处也有着人定胜天的信念和理想。
2.鱼——吉祥,亦或基督
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鱼是象征吉祥的重要题材。鱼获得这种象征意义可从上古历史文化考察:最初,中国人的谋食方式及对鱼神的崇拜使鱼成了丰收富裕的象征,而由水生殖信仰演化来的鱼生殖信仰及鱼本身繁殖力强的特性,使鱼在传统文化中染上生殖色彩,成为婚姻、爱情的象征物。
鱼在西方世界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鱼形纹大概是已知的使用历史最悠久的基督教象征符号,早在十字架作为基督教的象征之前,早期的基督徒就以鱼来象征基督和基督教信仰。最为可信的一种说法是,希腊语中的ICHTHUS(鱼)是各取希腊文中IESOUS CHRISTOS THEOU UIOU SOTER(耶稣基督,上帝之子,救世主)每个词第一个发音字母组成的。 因此初期基督教徒借鱼形符号作为信徒之间联络的暗号,以逃避当时罗马帝国和异教徒的迫害。
今天,鱼形纹的象征符号更加丰富,比如著名的“达尔文鱼”。它是进化论的象征符号,刻意采用耶稣鱼形的原因正是为了对抗基督教的创造论主张。双方支持者或出于不满,或出于好玩,继而在原有的符号基础上创造了更多揶揄彼此信仰的衍生符号。
3.亦正亦邪的蛇
作为一种爬行生物,一方面,蛇因为其反应灵敏,生存能力强,被奉为智慧正义的化身,而另一方面又因为其阴险狡诈,被认为是残暴、邪恶和死亡的代名词。在东西方文化发展的漫长历程中,蛇这一具有双重特性的生物就是亦正亦邪的。
西方神话传说中的蛇极少以正面形象出现,蛇所伴随的往往是谎言和欺骗。如希腊神话中的美杜莎,如圣经中让夏娃偷食禁果的蛇。在很多原始文化里,也因为蛇看起来高深莫测,甚至奉为神。蛇因此象征着人性中蠢蠢欲动的欲望,与深不可测的力量。西方人对蛇的恶感比东方人深一些,但是在西医中,“蛇杖”又是医神的标志。这说明蛇又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象征。
在东方的神话传说中,蛇有时被赋予美好的、善良的性格。在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半人半蛇的伏羲、女娲是人的始祖。除此以外还有白娘子这样美丽善良的艺术形象。至今尚在部分地区,人形蛇神还是受到信奉的。西方关于蛇的传说中缺乏这些内容。
结 语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传统节日;体现
中西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各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各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形成第过程。节日是具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而需要纪念的日子,是各个国家、各个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该民族的每个民族节日, 都具体地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反映该民族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中西传统节日习俗差异直接体现中西文化差异。
一、中西文化差异在传统的民族节日中的体现
1、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不同。除了共同的节日,如新年、国际劳动节等,各自还拥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等。西方国家有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狂欢节、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
2、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起源不同。中国古代在生产力和农业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十分重视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因而有:“春雨贵如油”、“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勤劳的中国人民在终年劳作的过程中掌握了自然时序的复杂规律, 总结出四季和二十四个节气, 形成了以节气为主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再有,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西方国家由于长久受基督教的影响,传统节日与宗教有关,例如,情人节是纪念名叫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复活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复活,圣诞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西方文化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3、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庆形式不同。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以家族、家庭内部活动为中心,讲究合家团圆,带有等级制、封闭式、家族式的封建社会特征例如中国的除夕夜,。全家要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只是家人团聚,不会邀请外人。而西方的节日,经常会邀请朋友共庆节日,表现出互动性、众人参与性、狂欢性,崇尚个性张扬,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等都是如此。
4、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礼仪不同。中国的节日宴席,家族长辈或贵客一般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团团围坐在饭桌旁,有等级区分。餐桌上酒、美味佳肴是必不可少的,大家一起吃、喝,相互劝菜、夹菜和劝酒,有一种浓浓亲情的气氛。而西方人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有“女士优先”的习惯,用餐时讲究坐姿端正,吃饭优雅,吃饭发出声音被视为粗鲁了。
5、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观念不同。吃喝是中国节日的永恒主题,中国人对生命的追求是以健康长寿为目的,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良好愿望,认为通过饮食可以实现。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信奉上帝,祈求上帝保佑,节日习俗以玩乐为主题,主要是因为西方人对生命的追求以健康快乐为目的,并通过宗教和娱乐活动来实现。
6、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饮食不同。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将吃看作头等大事。节日更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而且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特色食品要求,以区别于其他节日。如春节吃饺子,元宵节吃饺子、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注重食物的营养,西方节日食品主要是烤火鸡、牛排、水果沙拉、甜,主要目的在形而不是吃。
7、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色彩不同。在中西传统节日中颜色的象征意义在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更大。红色, 是中国文化中的崇尚色,象征喜庆和吉祥之意。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而西方文化中的红色, 是“火”与“血”的同义, 象征残暴与杀戮。白色,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常有悲凉之意,常用于丧葬礼中。而西方, 白色的象征着纯洁、高雅、无邪, 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不同文化之间的颜色象征意义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的产物, 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
8、中西文化差异体现在节日的目的不同。绝大部分中国人在传统节日都拜祭祖宗。祭祖活动、烧香拜佛是中国节日重视的传统祭祀节日内容,祈求祖宗保佑全家老幼平安,出入顺顺利,长命百岁。西方节日最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是敬神,感谢上帝的恩惠,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于人类。
中西传统节日及其习俗有明显的差异。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主要源于岁时节气,烧香祭祖,祈求吉祥幸福,以吃喝为主要内容,追求健康长寿,红色为节日的最爱。西方的节日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信奉上帝,以玩乐为主,注重于情感友谊,追求健康快乐,通过宗教活动和娱乐形式来实现。不同民族传统节庆的形式,是由该民族的文化体系的生存形态和生活方式决定。
二、中西文化相互参透
传统民族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发挥着传承文化的积极作用。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但较为封闭蕴含有太多的伦理色彩。西方传统节日的节日氛围上很好,节日娱乐性强,但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但不论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差异,中西文化传递的都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朋友的祝福。如西方人上午见面说:“Good morning! ”,祝愿时说:“Good Luck!”。西方的新年,人们说得最多的是“Happy New Year !”,中国的春节,人们相互祝福“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中国有七夕节,西方有情人节,中国有中元节,西方有万圣节,中国有敬老节重阳节,而西方有父亲节、母亲节。中国有除夕夜,西方有平安夜。中国有农历新年,西方有圣诞节。中西之间有着不同之处也有天然相同之处,两种节日文化互相渗透、彼此影响。随着中西文化、经济交流日趋频繁,西方节日越来越受到中国年轻一代的欢迎,特别是圣诞节、情人节,而中国的春节、中秋节等同样得到世人的青睐。
三、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对中西交流的意义
在经济、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中西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文化差异成为了中西传统节日跨文化交汇与移植的最大障碍。通过了解中西传统民族节日折射出的文化差异,在国际交流中克服文化差异,避免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达到更有效的融合。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中国正在崛起,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开始走出国门,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魅力,中国人也开始了解西方节日文化的迷人之处。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要坚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克服陋习,在适当吸收西方节日文化精华的同时,既不崇洋,也不固步自封,不迷失自我。在“全球化”的今天,为我们展开中西文化对话,为中西文化交流更健康快速的发展,为积极参与人类现代文化共构,为人类平等、自由与和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於奇.世界各国节日比较[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
[2] 李露露.中国节[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3] 吴锋针.中西习俗文化“冲突”[ J ].绥化师专学报,2003,( 1 ).
[4]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