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范文第1篇

作文风向标:调查面要广,统计数据要准确。

审题指南针:1.紧紧围绕身边的生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去作调查,调查内容可以是司空见惯的,也可以是巧遇偶得的……2.确定调查内容之后,要明确被调查的对象,尽量选择不同人群,这样搜集的信息将更有代表性;3.将被调查的对象所获取的信息或数据进行统计,要客观公正,准确无误,为发表个人看法作铺垫;4.调查谈感受,前提条件是统计数据分析要清晰,总结要翔实,感受才真切。

佳作展示台:

零食大调查

江苏省海门市三厂中心小学 陆宇涵 指导老师:施菊芳

施老师就像《神奇校车》里的弗瑞丝老师,总有新想法。星期五中午,施老师又一次带着微笑走进教室,说:“今天,我们来一次零食大调查,怎么样?”同学们一听,都乐坏了。有的抢着说自己最喜欢的零食,有的忙着催施老师发调查表。等施老师交代完毕,我们就像忙着去采蜜的小蜜蜂一样,“嗡嗡嗡”地冲出了教室。

我来到后面一幢楼,碰到一位同学。他正玩得满头大汗。我问他:“能不能接受我的采访?”可是他说:“别吵,我正忙着呢。”我吃了一个闭门羹,心里闷闷不乐。采访也挺不容易的嘛。

但是我一定要完成任务呀。我就来到隔壁班。我碰到了以前认识的一位同学,我心里特别开心,信心一下子涨到100%,他不会拒绝我吧。果然,他很热情地答应了,拿起纸就写起来。我说了一声“谢谢”,又去寻找新的目标。

在六(2)班,我看到一个胖胖的同学,我想他一定超级喜爱零食,也一定会接受我的采访。果然,他接受了。大哥哥一写完,我接过来一看,上面勾的是“每天只吃一点点”,我想出了一个恶作剧。我想,他这么胖,肯定每天吃很多。我就把他勾的擦掉,选择了“每天吃很多”。结果,交给老师后,老师好像有“探测兵”一样,马上指出了我的错误。嗨,我再一看调查表,原来上面没有擦干净。我也明白了,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

这时候,同学们都完成了任务,像小蜜蜂回巢一样,带着调查表回来了。老师把我们的数据进行统计,一共统计了一百多人,居然有70人喜欢吃薯片,38人喜欢吃饼干,还有15人喜欢吃巧克力、汉堡。而不喜欢吃零食的,居然一个都没有。看来我们的想法都一样啊。

彩笔头点睛: 本文调查主题的抛出自然,开篇的调查气氛烘托热烈,可见同学们对此次调查很感兴趣。调查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但情趣盎然。调查结果统计数据较准确,完成了调查的任务与目的,但针对调查结果谈的自己的看法不够鲜明,也不够深刻。 (姜广生)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范文第2篇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卷面整洁、字迹清晰,共76个题。答案详见教材和教师用书。

1.

不知不觉中,我们已成长为朝气蓬勃的(

)。

2.

无论是在学习、运动还是在睡觉中,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

)。

3.

)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女孩大约(

)开始,而男孩要稍晚一些。在这个时期我们的(

)、(

)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4.

一个人的(

)与(

)意味着他(她)将要更加自觉地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7至17岁儿童青少年身高平均增长量,男、女生分别达到了(

)厘米和(

)厘米,体重增长更为迅速,男、女生分别达到了(

)千克和(

)千克。

6.

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在注意个人卫生方面要(

)、(

)、(

)。

7.

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在注意学习姿势与用眼卫生方面要注意(

)、(

)、(

)。

8.

为了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在加强体育锻炼方面,我们可以(

)、(

)、(

)。

9.

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

10.

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

)。

11.

)和(

)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12.

谚语“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就是对(

)的生动描述。

13.

三叶草通常都有三片叶子,大概在10万株三叶草中,才有一株发生(

),从而长出四片叶子。

14.

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就是对(

)的生动描述。

15.

欧洲人相信四叶草的叶子中包含了人生想要的四样东西:(

)、(

)、(

)、(

)。商人们抓住了这一商机,以四叶草为主题,制成了(

)出售。

16.

)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

)。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称为(

)。

17.

)是现代遗传学之父。

18.

)是我国著名水稻专家,他经过多年选育培育杂交水稻新品种,2001年2月,他荣获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

用(

)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如用(

)照射种子。科研人员利用

)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太空椒、瘦肉型猪。

20.

第一块恐龙化石是(

)年被人们发现的,恐龙属于爬行动物。

21.

)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

)或(

),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22.

)分布在不同的岩层中。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岩层比作一本书,那么(

)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

23.

科学家们发现,许多化石所代表的生物在地球已经不存在了如:(

)、(

)、(

)。科学家们发现,现在一些生物与(

)很相似,变化不大。

24.

我们称为“活化石”如(

)、(

)、(

)、(

)。

25.

科学家通过对(

)的研究发现,(

)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而(

)、(

)和(

)则依次在越来越晚的地层中才出现。

26.

科学家发现,(

)和(

)身体某些部位的骨骼排列基本相同。

27.

)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在观察、研究大量动物的基础上,于1859年出版了(

)。达尔文的关于(

)的观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学的经典理论。

28.

达尔文认为:①生物最初是由(

)发展起来的,现存的各种生物拥有(

)的祖先。②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适应者生存下来,而(

)则被淘汰掉,这就是(

)。

③生物正是通过(

)、(

)和(

),从低级到(

),从简单到(

),种类由少到(

)地发展着、进化着。

29.

1850年左右,英国曼彻斯特城地区的黑色尺蠖蛾数量要比浅色的数量多,这是(

)的结果。

30.

)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祖先的化石。它们生活的时代为(

)的寒武纪。

31.

)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32.

科学家在(

)发现了一个震惊世界的巨大古生物化石宝库。

33.

我们蓝色的地球是生物的(

),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

),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34.

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的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

)、(

)和(

)所必须的(

)、(

)、(

)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

)。

35.

一棵树可以成为(

)的栖息地。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

)关系或(

)关系。

36.

合作关系的生物有:(

)、(

)、(

)(

)、(

)。

37.

生物为了生存,需要从周围的环境中猎取食物,于是它们之间就形成了(

)关系。

38.

敌对关系的生物有:(

)、(

)、(

)。

39.

)是生活在非洲草原上的典型动物。它美丽的条纹引起了动物学家的研究兴趣。

40.

同一区域里往往生活着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有的是(

)的“伙伴”,有的时(

)的“竞争者”。

41.

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

)的关系,这种关系像(

)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

)。

42.

食物链的源头在(

),终点是(

)。地球上有一类生物专门“吃”动植物残骸或废弃的食物,同时还留下可以被植物吸收的物质,它们有一个荣誉称号----大自然的清洁工,科学家称它们为(

)。

43.

分解者有(

)、(

)、(

)、(

)等。

44.

食物链上除了分解者以外,还有两类生物,即自己制造食物的(

),以其他生物为食的(

)。

45.

自然界的生物种类很多,它们之间的取食关系也很复杂,因此,生物之间就存在很多条食物链。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构成了一张复杂的(

)。

46.

通过(

),就可以发现一种生物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47.

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叫做(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

)、(

)及(

)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

)。

48.

自然界长期形成的(

)和(

)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这些链、网中的任何环节遭到破坏,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灾难。

49.

人类破坏生态平衡的危害行为有:(

)、(

)、(

)等。

50.

)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目前,中国已有(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

)的野生动物和(

)的高等植物种类,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

),绝大多数都在自然保护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

)是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方面。

51.

保护生态平衡、珍惜动物的途径有(

)、(

)等。

52.

)是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通过桑叶养蚕、蚕粪喂鱼、塘泥肥桑,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

53.

能够使物体(

)或(

)的本领叫做能量。虽然你看不见它,却能感觉到它。任何东西只要有(

)、(

)(

)、(

)、(

)、(

)或(

)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

54.

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能以不同的方式被(

)和(

)。

55.

)可以使植物生长,(

)可以将水烧开,(

)可以使电灯发亮,(

)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运动,(

)可以使纸片振动。

56.

如果没有(

),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都将停止。

57.

能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可以从一种形式(

)成另一种形式。

58.

打开电视机,电能就转换成了(

)和(

);搓一搓手,动能就转换成了(

)和(

)。

59.

家中和工业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

)、(

)、(

)等矿物燃料,它们是(

),因此被称为(

);还有一些能源是(

),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它们被称为(

)。

60.

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所需要的总能量中,(

)所占的比重相当大,而这些能源要经过(

)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但是,随着人类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加,这些(

)的消耗速度极快,并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61.

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地球存储的能源是(

),面对日益枯竭的(

)问题,人们正竭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62.

)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源都来自(

)。

63.

)是人类的“能量之母”。无穷无尽的(

64.

不仅给了我们绿色植物,给了我们煤炭、石油和地球上的生命,而且将成为未来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途径。

65.

)的利用已经扩展到了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和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66.

几种有开发前景的的新能源:(

)、(

)、(

)。

67.

)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库。(

)就是在海水的涨落过程中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形成的巨大能量。人们因此称(

)为“蓝色的煤海”。

68.

)也叫原子能,它的巨大能量是从小小的原子核内释放出来的。1000克铀核发生裂变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2700吨标准煤。利用(

)发电的电厂叫核电站。

69.

)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它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例如,沼气是由(

)转换的一种可燃气体,通常可以供农家用来烧饭、照明。

70.

)来自于地球内部,越往里面温度越高。在距地而20-50千米的地球深处,温度为200

℃-1000℃。地热发电是开发(

)的有效途径。

71.

我们要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尽可能(

)到日常生活中去,(

)更多的现象,(

)更多的问题。这样,我们就能像滚雪球那样,知识(

),本领(

)。

72.

不要将(

)对着人。一旦(

)就停止实验。

73.

)是一种本领,能把学到的科学原理应用在物品的制作上是更大的本领。

74.

张衡利用(

)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发明了地动仪。

75.

18世纪英国发明家瓦特根据(

)的原理,制造出了用途广泛的蒸汽机。

76.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范文第3篇

一、直接写出得数 5.5+6 = 8-1.8 = 0.76÷0.4 = 12.5×( ) = 100 0.2 = - = 30÷ = 42+( ) = 100二、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计算的要简便计算 + ÷ 73÷ -37×

1÷(15- - ) ÷[( + )× ]

三、解方程 x+0.5 x = 30 - x = =

四、填空1. 一个电影院去年全年接待观众248600人次,改写成“万”为单位的数是 ¬ 人次。一共收入票款6215000元,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是 元。2. 李红家去年上半年一共用自来水44立方米,下半年一共用自来水20立方米。上半年的用水量占全年的 %,下半年比上半年大约节约用水 %。3. 7平方千米= 公顷 9300米= 千米 0.06千克= 克4. 如果 是一个最简分数,分母在10~20之间。这个分数是 ,最小是 。5. 体育用品商店把篮球打七折出售。原来买12只这种篮球的钱,现在可以买 只(得数保留整数)。

6. 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如果圆柱的体积是1000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大约是 立方厘米;正方体的棱长是 厘米,圆柱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7. 下面是一列动车行驶情况的统计图。

(1)这列动车每小时行驶 千米。这列动车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成 比例。

(2)按这样的速度,从广州到武汉大约1000千米路程,要行驶 小时。(得数保留整数)

8. 一根铁丝长60厘米,如果按长度比3∶4∶5剪成三段,各段的长依次是 厘米、 厘米、 厘米。

五、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1.最接近1吨的是哪一个? 10瓶矿泉水 25名六年级学生 1000枚1元硬币2.钟面上,时针经过1小时旋转了多少度?360 60 30

3.小芳把一个边长3厘米的的正方形,按2∶1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6厘米 18平方厘米 36平方厘米

4.观察右边两个三角形,会有什么结论?周长相等 面积相等 周长、面积都不相等

5.下面式子里的“a”是一个不为0的自然数,哪个式子的得数? ÷a a÷ ×a6.在边长10米的正方形地里,有纵、横两条小路。(如图)路宽1米,其余地上都种草。种草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80 81 82六、画图1. 2.

(1)把圆移到圆心是(6,8)的位置上。 画出O点北偏东50°方(2)把长方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向400米的位置。(3)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七.解决实际问题1.杜娟的妈妈在银行存了5万元三年期的教育储蓄,年利率3.24%。到期后能拿到本息一共多少元?

2.第一小组有10名同学,第二小组有8名同学,两组都收集了废纸12千克。第一小组平均每人比第二小组少收集多少千克?

3.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是700平方米。如果它的底是35米,高是多少米?

4.京沪高速公路全长大约1200千米。一辆大客车和一辆小客车分别同时从上海和北京出发,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在途中相遇。如果大客车的速度是小客车的 ,两辆车的速度各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5.工人叔叔用5块钢板做了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水箱,水箱长、宽、高的比是4∶2∶3。已知水箱的长8分米,做这个水箱至少用钢板多少平方分米?这个水箱最多能容纳多少升水?(钢板的厚度不计)

6.下面是食品厂2008年上半年和2009年上半年生产饮料的统计图。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范文第4篇

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

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

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

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是夜带孩子到田头空地点燃火把,为孩子驱除病邪,边烤边唱:“烤烤头,醒醒脑,烤烤脚,步子矫,烤烤肚皮不拉稀,满身都烤遍,疾病永不见。”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范文第5篇

[关键词]苏教版 小学数学 图形 数的运用 情景设置 思考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2-029

数学教学中,思考题不仅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下面,通过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六年级的思考题进行归纳分类,谈谈几类思考题的指导方法。

一、图形类思考题

1.平面图形思考题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第62页中有一题要求将三角形分成面积比为一比一的两个部分,或者分成一比二的两个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性质、三角形的面积求导以及深入探究平面图形的结构,使学生通过观察与推理,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培养学生利用直观观察与空间结构分析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平面图形这类思考题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熟悉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能够熟练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解题。如三角形的面积求导是底面积与高乘积的二分之一,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图形间的联系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图形的结构,然后让学生举一反三,将三角形面积缩小一半。通过这类思考题的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立体图形思考题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第25页中的一题,提供了一个由很多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所组成的物体,该物体中间被挖空了若干个小正方体,然后问物体中还剩多少个小正方体,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补充画图等活动得出结论。学生在观察图形特征后,根据组合体上表面、下表面、侧面边长长度,推算出组合体还剩多少个单位小正方体。在解决这类思考题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脑海中构建一个立体空间结构,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教材工具模拟出题目内容,让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与分析问题。这里,学生利用空间想象力,对所观察的图形进行推算与想象,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图形想象思考题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第93页中的一题,要求根据正方体展开的平面图形找出与之相对应的正方体。这类题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构成感,并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旨在引导学生建立三维空间结构。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这类思考题时,可先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找出自己认为可能的答案,然后通过实践验证答案是否正确。这样可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思考有哪些不足之处,加深学生对立体图形与其展开平面图形两者之间的理解,帮助学生深入感受图形的特点。

二、数的运用类思考题

1.整数的相关性质运用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36页中的一题,问既是40的因数又是5的倍数的整数有哪些,本题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运用整数的相关性质,通过因数、倍数的性质进行解题。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这类思考题时,要注意对相关概念的性质进行详细解释,让学生读懂、读透,然后可以举例说明。如上面这一道题,让学生解释40的因数有哪些,哪些又是5的倍数,然后鼓励学生再举出另外符合条件的整数。在引导学生寻找符合题目要求的整数过程中,既丰富了学生对整数相关性质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使学生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

2.分数的加减乘除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39页中的一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列举七个分数并将这些分数填入题中所示的圆形框里,使得每条线上圆形框内的分数乘积为1。这类题目比较有趣味性,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合理安排每个分数的排列,从而达到题目的要求。在指导学生解决这类思考题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尝试,让学生有规律可循,不至于胡乱猜测。例如,要三个分数的乘积为1,那么这三个分数要满足其中两个分数的乘积要与另外一个分数互为倒数的条件,教师可以此为突破点指导学生观察与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周全性。

3.数的排列组合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第105页中的一题,要求学生根据题中表格所举数字的排列规律,用含有字母的表达式将规律表达出来,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逻辑思维。在指导学生解决这类排列组合的思考题中,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有方向地进行观察。如第二排数字分别是2、4、6、8,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组数字的特点,即从数字性质上来看它们都是偶数,从数值上来看它们之间的差都为2。同理,再让学生观察下一列数字,学生可以仿照前一列数字的思考方法找到其他数列之间的规律。通过这类练习,增强学生对数字的认识,提高学生用字母表达数的能力。

三、情景设置类思考题

1.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材第52页中的一题,要求根据题中所举小明与小红两人金鱼条数的关系,求得小明与小红各有多少条金鱼,已知条件有“小明金鱼比小红多8条”“如果小明将自己金鱼的八分之一给小红后,与小红金鱼条数相同”。这类题型中所列的关系和条件比较复杂,学生解题有一定的难度。在指导学生解决这类思考题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理清题中所列的关键条件,可以引导学生设置未知数,然后代入已知条件所示的关系中,通过列出关系式解题。如设小明金鱼数为a,小红金鱼数为b,那么就有a=b+8、a-1/8a=b+1/8a两个关系式,通过两个未知数一元一次方程解得a和b分别为多少。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绘图、模拟等方式进行指导,让学生能直观地理解题中的变量和变换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合理安排问题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96页中的一题,要求学生从所给数量足够多的不同规格的长方形铁皮中选出5张,焊接成一个无盖长方体冰箱,并将所选方案填入表格中,要求算出冰箱的容积。解决这类思考题,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熟悉相关长方体等图形的特征,了解它们面积计算、容积计算的原理以及熟练运用相关公式。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建立一个立体模拟图形,或者通过课件构建一个比较形象的模型供学生参考。题中需要制作的冰箱没有上表面,所以学生在解题时需注意长方体底面的选择,只用选下底面即可。这里,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读题,依照题目意思解题。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建立数学模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论论证类问题

例如,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98页中的一题,题目出示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要求将其中一个正方形的顶点固定在另一个正方形的中心点上,问旋转后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有没有发生变化,并说明其理由。这类思考题具有一定的难度与挑战性,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这类思考题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到图形间的联系,即重叠部分与整个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带领学生利用旋转等图形特征方面的知识进行解题。这样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结构美,又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几何思维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