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道路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本文作者:罗洪邵毅明工作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国有公交客运企业营业税按50%比例进行返还,燃油税开征前,免缴车辆路桥通行费。b公共交通服务。主城区常住城镇户口中,革命残疾军人(警察、盲人和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客车;未配备交通车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生予以优惠。市政府依据上述免费和优惠群体乘坐公交车辆的IC卡刷卡数据进行补贴。c专项补贴。国家的燃油补贴;2007年开始,公交客运企业普通车更新为中级车,市政府给予每辆车专项补贴3万元;2008年,给予成人月票卡专项定额补贴3000万元;2010年重庆市对主城公交企业的政策性补贴达3.95亿元;自2011年起,对中级车辆更新改造,由市财政技改经费预算中按8万元/辆标准给予补贴[3]。②道路客运国家的燃油补贴;由全市农村客运发展专项资金购买所有农村客运车辆的承运人责任险、乡镇至行政村以及行政村至行政村农村客运车辆的交强险和部分第三者责任险;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设立本级农村客运发展专项资金,用以配合市级专项资金使用,根据乡镇至行政村以及行政村至行政村农村客运车辆和农村渡运船舶的实际运行和发展情况给予适当补贴。3运营监管①城市公交2006年出台了《重庆市主城区公共汽车客运线路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规范了主城区公共汽车客运线路经营管理;2007年出台了《重庆市主城区公共汽车客运IC卡服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主城区公共汽车客运IC卡的发行和使用行为;2007年颁布了《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主城区公共汽车客运秩序的若干措施》,旨在规范主城区公交城市公交运营秩序;2009年出台了《重庆市公共汽车客运管理办法》,从规划、建设、经营、乘坐、管理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规定[4-6]。②道路客运2008年出台了《重庆市道路客运企业安全考核办法(试行》和《重庆市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服务质量考核实施细则》,规范了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经营行为,提高道路旅客运输服务质量,维护道路旅客运输市场正常经营秩序。2009年,为进一步巩固、规范和鼓励农村客运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客运发展的实施意见》、《重庆市市级农村客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农村客运车辆保险购买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
重庆市先天地理地貌条件不佳(以丘陵、山地为主、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资金难、施工难。要实现重庆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须根据不同区县的现实情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对应一体化同一模式下不同的发展阶段,有序实施,梯度发展[7-8]。结合重庆实际情况,将重庆市分为完善发展区域、稳步发展区域、加快发展区域3个发展区域。1完善发展区域主城九区、双桥区、合川区、永川区、璧山县、涪陵区、长寿区、万州区、江津区共计17个区县,人均GDP为43100元[3],城镇化率平均72.8%[3],公路交通基础条件良好,城乡道路客运需求旺盛,适于发展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如表1所示。完善发展区域已经拥有发展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基础和雏形,针对此类地区以稳定现有市场、强化完善城乡公交系统为目标,推进城乡道路公交一体化运作模式,逐步向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高级阶段迈进,为全市乃至全国树立标杆。2稳步发展区域南川区、綦江县、荣昌县、铜梁县、黔江区、梁平县、万盛区、潼南县、大足县共计9个区县,人均GDP为22200元[3],城镇化率平均44.0%[3],公路交通基础条件较好,城乡道路客运需求较为旺盛,客运发展基础较好的区域,适于发展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中级阶段。该区域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城市公交网络和农村客运网络,因此下一阶段将在完善道路网络、站场等基础设施的前提下,以两网融合作为发展重点,推行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有效衔接、分级实施的运行模式,实现农村客运相关服务指标向公交相关指标的靠拢,形成城乡紧密衔接的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系统。稳步发展区域城乡客运服务质量建议标准如表2所示。3加快发展区域城口县、巫山县、巫溪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石柱县、武隆县共计14个县(自治县,人均GDP为13000元[3],城镇化率平均30.5%[3],公路交通发展水平不高,城乡道路客运发展较为滞后,适于发展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的初级阶段。在加快建设道路网络、站场等基础设施的前提下,以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为目标,加快形成覆盖城乡、有机衔接的城乡道路客运系统。加快发展区域城乡客运服务质量建议标准如表3所示。
系统研究了重庆市城乡道路客运的现状和相关政策,针对重庆市特殊地理形势和经济发展状况,将重庆分为3部分,并分别给出了城乡客运服务标准。
下面,我就基本情况、“十三五”期交通建设取得成效以及“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作如下汇报:
一、基本情况
全局在编干部职工共29人,其中局干部职工17人,交通运输执法大队3人,公路段9人,交通运输执法大队编外临聘人员22人。局班子成员共6人,党支部书记1人(由局长兼任),交通运输执法大队队长1人,副局长2人,总工程师1人,纪检组组长1人。
二、“十三五”交通建设情况
“十三五”以来,我县在国家交通运输部、省州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帮扶下,强力推进交通先行战略,实现了建设规模、资金投入、质量效益、管养能力“四个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一条条外联“主动脉”、一条条内联“毛细管”、一条条联运“枢纽线”四通八达、纵横交错,不仅通往了高山峡谷、云端山寨、天际牧场,更通往了民心、带来了富裕、走向了希望,绘就了一张史无前例的交通扶贫民生画卷,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一)累计统筹整合上级行业资金、对口帮扶资金、县级配套资金40.18亿元,完成国道317、548和省道454、455的新改建375公里,建成通乡柏油路131公里、通村硬化路1771公里、各类桥梁101座,农村公路通乡率、通村率、道路通畅率、通客车率实现“四个100%”,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金通工程”州级示范县,打造了“四纵四横七连接”交通运输网络。建设方面,在交通运输部定点帮扶组的帮助下,我们始终把质量监管作为道路建设的“生命线”,结合高海拔实际,制定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技术要求,探索创新推出“打捆招标,影像报备,线上监管、数据把关”信息化监管模式,通过“人工监管+数据监控”和“企业自检、监理抽检、业主复检”监管机制,全县农村公路质量达标率实现100%。
(二)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建成农村客运站10个,村级招呼站129个,开通客运班线、公交班线17条(其中:跨省开通班玛的客运班线),投入客运车辆48辆(其中:22辆“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车辆),构建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枢纽、行政村为节点”的客运网络。
(三)按照“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村都有养护员”标准,构建县、乡、村三级管理养护体系,实行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落实重点路段重点养、干线路段精心养、水毁路段突击养、病害路段及时养的养护模式,建立县农村公路养护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推进养护工作流程化。制发《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明确养护内容,养护工作得到有效推进,路面技术状况指数(pqi)逐年上升。
(四)国家交通运输部定点帮扶情况。“十三五”期间,国家交通运输部将县列为定点帮扶县,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达3亿元,完成定点帮扶项目建设27个,建成民生工程通村路达229.13公里,各类桥梁建设10座,完成乡、乡、镇3处道路雪毁地段挡墙建设,全面完成所有帮扶项目建设,打通了我县交通发展“最后一公里”。在此,谨代表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向国家交通运输部长期以来对的大力支持、倾情帮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三、“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结构优化、高效互联、安全便捷”的公路网络,实现国省干线畅通,乡镇、农村公路连通村组,为交通强省建设提供基础支撑。
国省干线:完成g548线县城至翁达镇段改扩建工程(复线);新建省道1条,县乡至大章乡至青海边界94公里。
农村公路:新建县道4条227.4公里,新建乡道12条256.3公里,通寺道路改造80公里。
道路桥梁养护:国道大中修(g548镇至乡段大中修养护)58公里,路面病害路段治理120公里,涵洞涵桥加固30座。
旅游产业路:建成旅游路(洛若镇五色海旅游环线改建工程)23.8公里,建成产业路(色曲河产业带园区道路)20公里。
灾毁恢复道路:完成灾毁恢复道路建设1.75公里。
通组路:完成全县通组道路建设530公里。
四、近十五年路网规划
一是加快交通道路建设。加快20**年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续建项目***公里建设,力争尽快建成投入使用;按照省、州交通工作会议下达的计划,完成20**年度农村公路“通畅、通达”工程建设任务。
二是认真开展项目前期各项准备工作,积极争取上级立项建设**个农村公路项目,建设里程***公里,其中:申报珠街至**至法利至西林二级公路项目***公路;申报改建***至**、***至*****、*等8个四级沥青公路项目;申报改建***至**级沥青公路项目。
三是加快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坚持“选址合理化、投资多元化、站级多标准、经营多形式”的原则和以满足实际需要为原则,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启动县城新客运站建设,年内争取完成总投资的30%;改造珠街、八宝2个等级客运站,新建完成那洒、黑支果、南屏、杨柳井、曙光、堂上简易客运站和篆角候车亭建设。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客运网络,推进农村客运发展“路、站、运”一体化建设,加快农村客运发展,切实解决广大农村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二、注重公路养护,加强路政管理
一是认真组织完成县道大中修项目和日常养护。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业务指导,完善养护管理制度,积极筹集资金,组织实施县道大中修项目和日常养护。
二是充分调动乡镇参与建成通达工程日常养护的积极性。按***元/年•公里的标准划拨各乡(镇)乡村公路日常养护补助资金,鼓励乡镇积极筹集配套资金,充分发动群众,组织实施农村通达公路的日常养护。
三是切实加强路政管理工作,提高公路服务水平。加强公路管理,加大路政巡查和路产路权的保护力度,提高路政管理水平,依法查处各种违反路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案件,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三、全面推进海事管理工作
切实加强对水上交通安全的管理,以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为中心,在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省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一是加强坝美、八宝景区水上交通安全的日常监管,做好群众安全宣传和船员知识培训,确保水上交通安全;二是积极协助板蚌电站做好库区水上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切实解决好周边群众安全出行和生产生活需要;三是进一步加大水上运输治理,打击非法水运,遏制库区“三无”船舶非法营运,对库区农用(自用)船只非法营运进行整治,规范水上交通运输秩序。
四、规范客运经营管理,加快农村客运发展
一要结合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完善农村客运管理制度,尽快研究出台《发展农村客运办法》,指导督促乡镇人民政府落实工作责任,进一步做好客运市场的经营管理,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二要加强对农村客运管理,充实运政管理人员,加强对农村客运车辆的管理,全面推开农村客运车辆规范化管理工作,整合现有农村运力,实现农村客运公司化经营管理。三要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行为。切实加强和规范客运车辆管理,重点对农村非法客运车辆和个体业户从事非法运营活动的打击,确保我县道路运输市场规范有序。
五、落实安全措施,强化安全生产监管
1.客运方面:建立农村客运交通安全监管机制,落实安全责任,严格执行营运车辆安全技术“三把关一监督”制度,强化驾乘人员安全意识,杜绝非法运营,逐步改善农村公路安全状况,维护农村客运交通安全。
2.工程建设方面: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要突出抓好企业安全生产、在建工程施工安全,强化安全措施,完善安全督促检查制度,定期不定期组织巡查,及时发现和排除一切安全隐患,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3.海事方面: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省乡镇船舶安全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抓好水上运输安全宣传,进一步加大水上运输治理力度,对非法营运船舶进行整治,规范水上交通运输秩序,确保水上运输安全。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要求,明确州、县、乡人民政府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管理养护职能,理顺州、县、乡、村四级管理体制,把道路交通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真正落到实处。
目标:建立有效利用公路沿线劳动力资源投入农村公路养护的长效、规范养护模式,充分发挥乡(镇)交通管理所职能,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效率。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领导,确保该方案顺利实施,州交通局成立“以奖代补”实施领导小组,组长由州交通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州交通局分管养护的副局长担任,成员由州地方公路管理处处长和各县交通局局长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州公路处,由公路处处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主要负责实施“以奖代补”的具体工作。
各县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本县的“以奖代补”工作。
三、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责任主体:各县人民政府。
四、“以奖代补”实施范围:各县辖区内的乡道、村道。
五、资金来源及管理
(一)资金来源
1.省补农村公路养护资金。
2.州、县人民政府随着本级财政预算收入的逐年增加而适当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补助资金。
3.积极拓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融资渠道,鼓励和吸收企事业单位、个人等社会力量出资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以及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沿线群众投工投劳。
(二)资金使用管理
1.县地方公路管理段以纳入省统计管养里程的乡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元的标准安排“以奖代补”资金,采取先预拨后结算的方式,年终根据考评结果兑现奖惩。
2.“以奖代补”资金划拨到乡(镇)交通管理所,乡(镇)交通管理所要设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3.州人民政府配套的养护资金由州交通局统筹安排,县人民政府配套的养护资金及社会融资由县交通局统筹安排。
4.养护经费使用严格按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六、养护质量标准及要求:按照部颁《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省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省农村公路弹石路面技术标准(试行)》等相关规定执行。同时,各县要签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目标责任书,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完善养护管理机构并配备养护管理专职人员。
【关键词】转变;管理模式;完善;运行机制
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是老大难问题,转变和调整养护生产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农村公路养护运行机制。如何巩固农村公路建设成果,确保农村公路的使用功能与服务品质,充分发挥其投资效益,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显得极为重要,是当前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1. 农村公路养护的现状
1.1公路养护生产组织形式和作业方式。
公路日常养护通过竞争方式承包给公路沿线的村民,实行计量支付和合同管理。公路大中修工程实行工程招投标制度。全区乡村道路都制订了《公路养护生产承包办法》,每年根据养护定额对养护生产任务及经费进行分解,并签订合同实行集体承包。
1.2养护资金来源。
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自治区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公路实行养护资金补贴,按公路的行政等级、地理位置不同,实行不同的补贴标准:
1.2.1根据自治区的实际,县(市、区)道养护资金暂由自治区汽车养路费全额列支。
1.2.2乡道养护资金,在地方财政列支的前提下,自治区汽车养路费补贴标准暂定为:山区2000元╱年·公里,川区1900元╱年·公里。
1.2.3村道养护资金,在地方财政列支的前提下,自治区汽车养路费补贴标准暂定为:800元╱年·公里。
2. 农村公路养护存在的问题
(1)近年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飞速发展,农村公路建成后的重点工作就是维护与管理。然而,由于管养体制的不健全,责任不明确,资金来源短缺以及采用过低的技术指标,导致了农村公路维护与管理的混乱,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2)固原市原州区100%的建制村通了公路,但从其公路等级和路面结构形式来看,整个农村公路网的发展水平较低,通等级路率较低,路况较差。这主要是受到地形条件及投资限制,多数采用低技术指标,线形不规范,从而导致公路病害多,抗灾能力差。修建农村公路的资金主要来源有交通部门的补助和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因此就会出现路修好了,却无人养护的现象。即使有专人养护,但由于劳酬、技术、政策等原因,农村公路的完好状态很难得到保证。因此,资金是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一大瓶颈。由于资金等原因,当地交通部门没有足够能力购买养护机械,养护机械落后、陈旧,致使养护质量差,养护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此外,维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缺少专业化的维护队伍,队伍配置不合理,技能型人才少,甚至没有本行业的专业人才。
3.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对策
我国现行的公路管理体制是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以及“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多年来,这种体制较好地发挥了中央和地方投资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在公路规划、建设、养护、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建立适应市场规律的运行模式,保障农村公路快速健康发展。为提高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经过本人多年来一线公路养护工作经验,提出了以下公路养护的对策。
3.1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为了建立科学高效、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公路养护管理机制,我区通过修订和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办法、养护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养护定额、养护质量评定标准等行政管理规章和技术性规范标准,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现了规范化和标准化。
3.2深入调查,确保农村公路“有路必养”。
宁夏交通厅根据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在对全区农村公路通达情况开展专项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宁夏农村公路列养技术条件》,对全区符合列养条件的农村公路,进行了里程核查、规则编号、规划示意图的绘制,将符合列养条件的农村公路全部纳入正常养护。
3.3群专结合,构建乡村协管站的养护新模式。
为了充分
发挥乡镇人民政府的作用,各县市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养护管理模式。在乡镇成立了以乡(镇)长任站长,各村支书或村主任为成员的农村公路养护协调管理站,实现了“乡乡建起协管站,村村都有管理员”,聘用公路沿线农民参与公路养护,协助公路管理段做好本乡镇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同时,协调管理本乡镇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为了克服农民养路工专业技术不强的弊端,我区采取“农民工日常养护、技术员随时指导、专业化全程跟踪”的办法。工程技术人员带领农民养路工上路,手把手地教方法、讲技术、传经验。每年利用冬闲生产淡季,举办各种业务学习班,重点学习与日常养护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养护知识以及操作规程。部分市县还印制了《农村公路养护手册》,对全县乡镇、行政村农村公路的路线名称、里程长度、技术状况、养护经费、公路站及人员情况进行公布,使农民群众手上有了“明白卡”、心里有了“一本帐”,哪些路属于专业养护、哪些路要尽养护义务,一目了然。
3.4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养护质量。
为了做好全区农村公路的检查指导工作,我厅委托宁夏公路管理局制定了《宁夏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评比标准》,要求公路管理局每年对各县市公路管理段养护管理工作实行百分制考核。各县市也加大检查力度,分别制定了《公路养护生产管理考核办法》,对各公路站的养护工作及职工出勤情况进行考核。各市、县(区)交通局每年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目标责任书》,制定《养护质量月度考核检查评比制度》,实行月度考核,按月兑现奖罚。同时,还聘请当地人大代表、村镇干部和群众代表为监督员,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的监督。
3.5积极推行企业化管理。
按照“上岗竞聘化、用工合同化、分配多元化”的原则,加大人事用工和工资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在人事用工制度上,大量使用农民工,不仅降低了养护资金中人员经费的支出比例,还增加了公路沿线农民的收入。在工资分配上,实行工资总额宏观控制,内部分配推行岗位工资、浮动工资、定额工资等多种分配形式,建立起工效挂钩的分配办法。实行工资浮动制,根据生产淡忙季劳动量的不同,计发不同数量的工资。对新增列养公路的养护全部采用农民合同工,并且制定了《用工管理合同》。